渤海大学工业催化研究生分数线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渤海大学工业催化研究生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包括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渤海大学工业催化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渤海大学工业催化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学校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渤海大学工业催化考研录取分数线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工业催化的研究生。【手机访问

Add 渤海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真题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关注微信公众号:【考研派之家】,了解第一手考研资讯,免费领取考研学习资源。

渤海大学工业催化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渤海大学工业催化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渤海大学工业催化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渤海大学工业催化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工业催化的研究生。

渤海大学工业催化考研考试科目
工业催化 [081705]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渤海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7]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催化剂工程(02)催化材料(03)催化化学
招生人数: 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45)物理化学
备  注:

一、培养目标

1.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化学化工专门人才。
2.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新型催化剂和催化反应过程设计、开发的能力,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化工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和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表征测试技术。
3. 具有运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中、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催化剂工程:主要从事催化剂的设计开发、组成结构、制备生产的研究。
2. 催化材料:主要从事催化剂制备方法、催化剂材料结构设计、催化材料性质与反应性能方面的研究。
3. 精细化学品催化合成: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合成过程的新型催化剂设计、绿色催化过程、催化剂回收再利用等研究。

三、学习年限

1.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6个学期)。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为六年。个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个学期进行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从事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一年
2. 提前毕业与延期毕业
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均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在达到毕业要求时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最低不能少于两年。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完成论文者,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不得超过最长修业年限的规定。申请提前毕业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研究生提前毕业审批表》,经导师及所在学院同意,报研究生学院审批通过后,且论文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程序。申请延期毕业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研究生延期毕业审批表》,经导师及所在学院同意,报研究生学院审批。研究生学院受理延期和提前毕业申请的时间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毕业研究生的学费应按学制规定基本年限(三年)缴纳。

四、培养方式

1.培养过程坚持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训练并重。
(1)通过经典文献阅读夯实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研究生入学后,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与研究生共同制订其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的总学分、必修课和选修课、每学期的学分分配、学习和考核方式、教学实践、文献阅读、科研工作、学位论文选题范围等做出总体安排。个人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后3个月内完成。
(3)课程学习注重硕士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硕士研究生应根据个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4)强化科研训练,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需要在省级及以上学术刊物上至少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篇,作为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论文。资格论文必须在答辩前刊出,否则不允许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采用导师个人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充分发挥导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注重发挥专业导师组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3.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实践领域,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扎实的实践问题解决能力。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不少于36学分(含36学分),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和盲审等环节。研究生可在导师指导下跨学科和专业选修相关的课程。在同一一级学科内跨专业选修课程,可计入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的基本学分;跨一级学科选修的课程不计入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的基本学分。本专业课程设置详见课程计划表(附后)。

六、成绩考核

课程学习与教学环节,按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进度进行成绩考核。成绩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考试课程以百分制计算,所有的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且学位课程的成绩达到75分为合格(其中公共必修外国语课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非学位类型课程成绩达到60分或及格为合格。学位课程的考试必须全部合格,才能修得相应的学分。非学位类型课程,可以根据其成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记录,主要依据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期末测试及读书报告撰写水平等评定成绩。教学实践、专业实践、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及预答辩、学术活动等培养环节采取考察方式进行。考察成绩按合格、不合格评定,由导师及有关教师写出评语和考察结果,进而确定所得学分。

七、开题报告与中期考核

1.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期初进行。这一环节重点考查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开题报告中应该呈现课题研究和撰写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核心观点、内容框架、创新之处等内容。
2.中期考核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期末进行。在学院学位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负责,所长(教研室主任)、导师、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进行全面考核。由审核小组按优秀、合格、不合格评定成绩。
3.预答辩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五学期期末,考核结果为优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进行学位论文撰写等后续工作。对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组提出,经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研究生学院,主管校长批准可中止学习,按肄业处理。

八、科研训练与学位论文工作

1.科研训练
硕士研究生必须学完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完成教育实践活动,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含36学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单位为渤海大学)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专业类学术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与其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以标准16开为基本单位,版面原则上不低于2版;若以标准32开为基本单位,版面原则上不低于3版)。或者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最新版本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来源期刊(以发表论文年度的最新版本为准)、SCI及EI收录的专业学术期刊(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项,相当于在SCI、E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篇)上至少发表1篇与其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至少1篇国际会议论文被CPCI-S收录(第一作者必须为研究生本人或导师,如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署名单位为渤海大学),作为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论文。学位论文送审前,资格论文如未刊出,必须提供用稿通知,否则不允许参加论文外审。
2.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经专家评议修改后,可以正式进入学位论文撰写环节。硕士研究生投入到学位论文撰写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半。硕士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进展报告,至少接受导师组的两次审核第一次为第五学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为在第六学期的前三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应恪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学位论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0万字。论文格式参照《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及论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1.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的审议和答辩安排在第六学期,按《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执行。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答辩委员会需要由5人(或7人)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外单位专家。一个学科内应尽可能统一组成一个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成员由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当职称(含具有导师资格)的专家担任,其中至少有3名研究生导师,答辩委员会主席应为外单位专家。答辩人的导师可以列席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导师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可向答辩委员会介绍论文作者的情况,但不能代替论文作者回答委员们的提问)。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答辩会由学院组织且应公开举行。
2.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答辩通过,报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方可授予相应专业的硕士学位。学位论文未通过者,经修改合格后可于第二年再进行一次答辩,并按有关规定收取相关费用。

十、专业书籍与期刊

(一)参考书目
1. 甄开吉. 催化作用基础(第三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2. 王延吉, 赵新强. 绿色催化过程与工艺[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3. 王尚弟, 孙俊全. 催化剂工程导论(第二版)[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4. 韩维屏. 催化化学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5. 赵建宏. 催化剂的结构与分子设计[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8.
6. 辛勤. 现代催化研究方法[J].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7. 吴越, 杨向光. 现代催化原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8. 赵地顺. 催化剂评价与表征[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9. 李玉敏. 工业催化原理[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2.
10. 曹声春. 催化原理及其工业应用技术[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1.
11. 赵九生, 时其昌, 马福善. 催化剂生产原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12. 朱炳辰. 催化反应工程[M].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1.
13. 孙锦宜. 环保催化材料与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14. 黄仲涛. 工业催化剂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15. 田部浩三, 郑禄彬. 新固体酸和碱及其催化作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2.
16. 陈诵英. 吸附与催化[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二)参考期刊
1.《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爱思唯尔出版公司主办,化学工程类权威期刊,周刊。
2.《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主办,化学综合类权威期刊,周刊。
3.《Journal of Catalysis》,爱思唯尔出版公司主办,化学工程类权威期刊,周刊。
4.《Chemical Reviews》,美国化学会主办,化学综合类权威期刊,半月刊。
5.《Chemical Communications》,英国皇家化学会主办,化学综合类权威期刊,周刊。
6.《催化学报》,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催化类权威期刊,月刊。
7.《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合编辑室出版,中国化学会主办,有机化学类主要期刊,月刊。
8.《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主办,化学学术综合性刊物,月刊。
9.《应用化学》,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主办,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
10.《合成化学》,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主办,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
11.《化学通报》,中国化学会和中科院化学所联合主办,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
12.《化学学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合编辑室出版,中国化学会主办,化学类权威期刊,月刊。
13.《化工进展》,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工学会和化学工业出版社共同主办,综合性科技期刊,月刊。
14.《化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化学部、文献情报中心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共同主办,学术性期刊,月刊。
15.《化工学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工学会和化学工业出版社共同主办,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工业催化     专业代码:081705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介绍

四川理工学院为例
081705 工业催化
工业催化:以近代化学和物理为基础,并与材料、能源、环境、食品等多个领域密切联系的理工结合学科,催化反应技术是化学品、燃料、材料、医药、食品等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支柱科学技术之一,它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可缺少的科学技术。主要研究与能源、环境等相关的催化新材料和环境友好的催化新反应。
研究方向:01绿色催化技术  02催化剂工程

专业点分布

北京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化工研究院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常州大学 江南大学 江苏大学 淮海工学院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 郑州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汕头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昆明理工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延安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4 所,本次参评51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4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56 天津大学 A+
2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A+
3 10003 清华大学 A
4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5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6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9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A-
1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A-
11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2 10610 四川大学 A-
13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A-
14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5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1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1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8 10286 东南大学 B+
19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0 10295 江南大学 B+
21 10384 厦门大学 B+
22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23 10459 郑州大学 B+
24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B+
25 10533 中南大学 B+
26 10611 重庆大学 B+
27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0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31 1014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B
32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B
33 10216 燕山大学 B
34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B
35 10285 苏州大学 B
36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7 10386 福州大学 B
38 10427 济南大学 B
39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0 10530 湘潭大学 B
41 10532 湖南大学 B
42 10593 广西大学 B
43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B
44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45 10108 山西大学 B-
46 10110 中北大学 B-
47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B-
48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B-
49 10183 吉林大学 B-
50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B-
51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52 1025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B-
53 10292 常州大学 B-
54 10385 华侨大学 B-
55 10403 南昌大学 B-
56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B-
57 10755 新疆大学 B-
58 10759 石河子大学 B-
5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60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61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62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C+
63 10082 河北科技大学 C+
64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C+
65 10256 上海电力大学 C+
66 10280 上海大学 C+
67 10299 江苏大学 C+
68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69 10422 山东大学 C+
70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71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72 10589 海南大学 C+
73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74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C
75 10255 东华大学 C
76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77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78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79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80 10558 中山大学 C
81 10657 贵州大学 C
82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83 10705 西安石油大学 C
84 10730 兰州大学 C
85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C
86 11072 江汉大学 C
87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C-
88 10145 东北大学 C-
89 10152 大连工业大学 C-
9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91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92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93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94 10431 齐鲁工业大学 C-
95 10475 河南大学 C-
96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97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C-
98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C-
99 10622 四川理工学院 C-
100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C-
101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C-
102 11065 青岛大学 C-

工业催化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1物理化学
或803化工原理
或804有机化学(II)
(以浙江大学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工业催化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1物理化学
或803化工原理
或804有机化学(II)
(以浙江大学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工业催化考研参考书:
《基础物理化学》,王新平,王旭珍,王新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基础物理化学解题指导》王新葵,王旭珍,王新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孟长功、辛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工业催化专业研究生就业:
工业催化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
催化技术对于现代化学工业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技术,至少80%的石油化工过程涉及催化科学与技术。所以理论上催化技术的前景广阔,但由于催化的工业成果研究周期长,有的甚至长达一二十年,所以其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考生慎重考虑。但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还是会有很好的工作机会。毕业后有以下几个工作方向:
1、 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及设计院所、企业集团(如石油化工系统、精细化工厂、制药厂、化肥厂等)从事本学科及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设计和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如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等三个用人单位对本学科研究生的需求量就很大。
2、 本学科研究生也可直接到国内外继续学习深造,进一步攻读有关专业博士学位。
工业催化相关职位
工程技术员,催化化学研究员,催化工程师(工业),催化研究,消防安全工程师,催化剂研发工程师,复旦生物质热化学科研助理,复旦锂离子电池科研助理,煤气化催化剂研发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