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9 16:01:2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浙江海洋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浙江海洋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浙江海洋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浙江海洋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浙江海洋大学官网来自浙江海洋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浙江海洋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浙江海洋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官网:

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


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简介:
船舶与海运学院组建于2020年6月,是学校为更好地对接海洋经济大发展、服务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而调整组建的一个二级学院。由原港航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和原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的部分学科和专业组建而成。
学院现有教职工9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9人,硕士生导师48人,拥有博士学位的师资36人,省钱江学者1人、省“万人计划”1人、省优秀教师3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教坛新秀2人,同时聘请了一批高级职称专家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系、轮机工程系、航海工程系等3个系,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航海技术、交通管理、轮机工程(轮机管理与船机修造2个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8个本科专业,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与俄罗斯合作办学);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省“十三五”优势专业,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为省“十三五”优势专业、省重点专业,轮机工程专业为省“十三五”特色专业,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专业为省应用型试点专业群。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船海与港航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浙江海洋学院-扬帆集团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学院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点、交通运输专业硕士学位点;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480人,研究生240人。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抓好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提高职场竞争力;积极组织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对在校本科学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培养“纪律严明、作风正派、素质过硬”的行业人才。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院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和条件,建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2个省一流学科,有先进的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轮机模拟器、船舶拖曳水池、MTS加载试验机等实验仪器设备,为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和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长期开展船员培训和社会服务工作,具备浙江质量监督局授权检测资质的船舶安全与性能测试中心1个。国家海事局许可的船员培训项目有:船长、大副、三副、轮机长、大管轮、三管轮、GMDSS操作员、值班水手、值班机工、电子电气员、电子技工、海船船员基本安全、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高级消防、精通急救、船上医护、船舶保安员、保安意识、负有指定保安员职责船员、油船和化学品船货物操作基本培训、油船货物操作高级培训、化学品船货物操作高级培训、液化气船货物操作基本培训、液化气船货物操作高级培训、高速船船员特殊培训等25个培训项目,年培训社会船员5000余人次,为地方海洋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俄罗斯、挪威、波兰、新加坡等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今后,学院将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开拓创新,不断进取,进一步提升专业学科建设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院办学水平。

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Tel & Fax:0580-2550401

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学科设置: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术硕士学位点介绍
本学科自2017年开始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方式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长培养年限为5年。
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主要围绕船舶与海工产业发展需要,在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建造工艺力学等基础理论上对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水声工程、海洋工程等应用领域开展系统研究,解决数字化设计与建造、船舶综合节能、海洋工程设计与建造、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等工程技术难题。
本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支撑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与省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点;建有浙江省近海海洋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江海通达新船型研发中心;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工程教育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科现有教授17名、博士20名,兼职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36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省教学名师2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名,省151人才工程人才7名;获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6项。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省部级及其他项目3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亿元;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3项;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SCI、EI等收录300余篇。

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82401
本二级学科主要从事船舶设计、建造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开发新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船型与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船舶性能与结构的评估方法以及船舶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如下:
①船舶现代设计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解决各类船舶的总体论证、环境荷载、动力响应、结构强度、振动与噪声、可靠性理论以及工程系统分析等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重点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环境载荷与流固耦合、可靠性全寿命风险评估与决策、疲劳极限强度、船舶碰撞以及船舶振动与噪声等研究。
②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解决各类船舶的数字化生产设计、水火弯板、冷弯加工、切割加工、船舶涂装、焊接工艺、精度安装以及船舶下水等生产制造中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重点开展数字化生产设计、成型工艺、腐蚀余量控制、涂层控制、工艺焊接以及精度安装等生产技术问题研究。
③船型开发技术研究
主要开展新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研发、船舶水动力性能研究以及船舶节能设计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基于粘性流数值模拟技术和实验方法的船舶阻力与船舶推进器水动力学研究、基于船舶的操纵运动水动力性能与倾覆机理的高性能船舶航行性能研究。

2)轮机工程082402
本二级学科主要从事现代船舶动力工程及配套设备、船舶电气及其自动化、船舶安全与污染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液货船、江海联运船、LNG动力船等特种船舶的安全营运、节能减排、风险评估以及污染控制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如下:
①船舶动力工程及配套设备
主要以船舶动力装置与系统以及辅助设备为研究对象,科学研究主要涉及船舶柴油机性能优化与匹配技术、动力设备与系统优化设计、船舶机电配套设备开发、船舶节能减排与新能源应用技术、船舶动力系统的远程机务管理模式、船舶动力系统监测与诊断方法和多对象的信息融合技术研究等。
②船舶电气及其自动化
主要以船舶机械设备与系统为研究对象,科学研究主要涉及动力设备与系统参数检测与运行优化、船舶推进系统控制、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建模仿真及控制研究、船舶集成软件开发和测量系统等技术环节。
③船舶安全与污染控制
主要以船舶航行过程为研究对象,以“绿色船舶、安全航海、清洁海洋”为目标,科学研究主要涉及船舶柴油机排气后处理SCR技术、船舶设备安全防护、溢油污染控制、压载水处理及港口大气排放控制等技术环节。

3)水声工程082403
本二级学科主要从事船舶及海洋结构物的水下噪声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和海洋声学仪器装备的研发,探索嵌入式技术在海洋声学仪器中的应用。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如下:
①海洋声学仪器装备
基于水下探测的实际需求,利用电工电子、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水声换能器、多波束声呐的最新成果,同时结合水下定位、通信、遥测的具体要求,从事水听器、水声通信网络等海洋声学仪器装备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②水下噪声检测与控制
主要研究船舶及海洋结构物水下噪声的检测理论和评估,包括机械噪声、螺旋桨噪声、水动力噪声的产生机理和测量方法以及船舶及海洋结构物水下噪声对航道测量、水文观测、海洋生物的影响和控制技术。

4)海洋工程0824Z1
本二级学科主要开展海洋工程结构设计、海洋结构物水动力分析、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等领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如下:
①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分析
主要研究解决各类海洋工程结构物的总体性能、环境载荷、动力响应、结构强度、振动与噪声、可靠性理论以及工程系统分析等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海洋工程结构物的环境载荷分析、全寿命可靠性风险评估与决策理论、疲劳极限强度分析、结构非线性与动力分析、实海测试与分析技术以及振动与噪声等。
②海洋工程结构水动力分析及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
主要开展海洋工程结构物与海床地基的相互影响分析、力学性能和对应的结构耦合响应研究。内容包括:海洋平台的水动力响应分析、海洋工程结构物与海床地基的相互作用、近海构筑物与海床及流体冲淤的耦合作用、海洋立管和悬空段输油/气管线的涡激振动等。
③近海绿色能源开发与利用
主要开展海上风能、潮流能和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基于海洋流体动力学和能源转换的基础理论研究,进行水动力参数附加质量、阻尼、环境荷载等的耦合匹配优化设计,研发高效的潮流能与波浪能发电装置。
 
交通运输专业硕士点介绍
交通运输属工程技术学科领域,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属交通运输一级学科。交通运输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与本校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交通管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物流管理、油气储运、港口与航道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都具有学科交叉的色彩,其主要领域覆盖了海上航道、交通安全与环境、港口和运输等设施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等。根据交通运输学科内涵,并结合区域行业人才需要和学校办学定位,本学科重点设置以下4个研究方向:
1. 海事安全技术:主要研究船舶操纵与避碰技术,船舶运动与控制技术,海事安全与海事调查,通航环境分析与通航评估,船舶航行节能减排技术,船舶动力系统优化与匹配技术,船舶新燃料应用技术,船舶排放物控制技术,船舶废气排放后处理技术以及压载水处理技术等。
2.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主要研究海上交通管理与规划,江海联运技术,物流优化配置技术,物流信息技术,港航综合服务体系与国际物流岛建设,以及集装箱多式联运等。
3. 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主要研究港口航道规划与设计,航道疏浚与维护技术,港口结构工程,以及港口航道安全管理等。
4. 油气储运技术:主要研究油气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油气储运工程施工技术,油气储运安全环保节能技术,以及天然气液化和输配技术等。

 


添加浙江海洋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浙江海洋大学考研分数线、浙江海洋大学报录比、浙江海洋大学考研群、浙江海洋大学学姐微信、浙江海洋大学考研真题、浙江海洋大学专业目录、浙江海洋大学排名、浙江海洋大学保研、浙江海洋大学公众号、浙江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浙江海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浙江海洋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