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7 16:56: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云南中医药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云南中医药大学官网来自云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云南中医药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官网: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简介:
       中药学院沿革于1977年成立的中药系,是云南省内最早开展中药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院系,办学43年来共培养了9500余名医药专业技术人才。经过建设发展,目前是我校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目前设4个职能科室、12个教研室。主要承办中药类、药学类、制药工程类四年制本科专业和中药学类、药学类硕士研究生教育。
  学院以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为核心,汇聚了一大批学风端正、爱岗敬业、学术技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56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71人;博士学位教师84人,硕士学位教师48人;拥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人、“万人计划”8人,“千人计划”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2人,优秀人才的汇聚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师资保障。近年来,教师参加编写各类教材77部,其中副主编以上27部,编委50部;近3年,教师主持国家级课题61项、省部级课题143项,科研经费共计6728余万元;发表核心论文225篇,SCI(EI)118篇;获专利授权30项。
  目前,中药学院有9个本科专业: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卫生。其中,中药学是国家级重点专业、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设有特色教改班“兰茂班”;药学是省级一流专业;制药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均为省级特色专业;制药工程专业为云南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在校学生2100余人。
  为给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好的实验实训条件,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职业岗位适应能力的有紧密合,学院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实验室和科技平台建设工作。目前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云南省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科研实验平台、团队、院士专家工作站等22个,教育厅和昆明市的科研平台6个,以及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制药工程训练中心,为研究生培养、本科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实验实训条件。另外,学院重视提升学生实习实训的能力,已与省内外研究机构、质检部门、医疗单位、知名药企等共建了52家实践教学基地,包括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云南白药集团、昆药集团等科研院所和知名药企。优良的实践教学资源有力地保障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办学理念,办学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就业前景好。重视强化实习实训和提高就业能力,广泛联系社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多实践、早实践、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和提高工作能力。近3年来学院各专业就业率均未低于98%,其中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等专业的就业率接近100%。毕业生有的选择继续升学深造,到国内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有的进入药物研发、药品检验监管或医疗单位成为行业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有的进入国内外医药相关企业,成为公司开发、生产和产品营销技术骨干,并逐步成长为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医药行业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中药学院的发展已进入黄金时期,全体教职工精诚团结,全力以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改善教学条件、深化教研教改、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兢兢业业培育莘莘学子。我们将以培养高素质医药专业技术人才为根本目的,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创新发展,创造更为辉煌的明天。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联系方式:
0871-67495503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学科设置:
     中药学专业学位点
2010年获得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并于2011年开始招收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1年中药学被云南省列为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中药学专业学位点结合中药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主要开展中药材优良种源选育、质量控制与评价、中药制剂与工艺等研究,具有专业知识交叉性、实用性、针对性强的特点。
学校为加快云南省医药产业发展,依托分子生物学、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毒理学等学科,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医药防治疾病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开展了云南省珍稀、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鉴定、优异基因发掘、药材质量标准制订等研究。在金铁锁规范化生产(GAP)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基于物质基础的云南制黄草乌质量控制研究、何首乌生发乌发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天麻抗老年痴呆有效部位的研究、药用植物优良种苗繁殖生物学研究及中药作用机理的研究、中医药学与免疫及微生态相关性研究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学校重视、鼓励产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研究,近年开展了青叶胆、黄草乌、红豆杉等优势药材资源利用研究、云南50多个道地药材质量标准研究、20多个中药饮片的炮制及质量标准研究、19种生熟异用中药饮片临床规范使用研究、昭通天麻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等,其成果获得多项专利,成果还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
 1、导师队伍建设
中药学专业学位点具有专业的技术队伍和合理的学科梯队,共有导师49人,其中企业导师33人,31人为高级技术职称,10人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分布在云南省大型制药企业、医院及科研型事业单位,专业涵盖中药学各研究方向:化学、药理、药剂、分析、生产、栽培等。校内导师16人,全部具有高级技术职称,13人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不论是校内的专业实践平台还是校外的实习基地,均具备良好的实验研究条件和所需的仪器设备,校内外导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及企业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多项,已形成明显的学科优势和稳定的研究方向。
2、研究方向
(1) 中药优良种源选育
(2)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
(3)中药制剂工艺与生产


   中药学学术学位点建设
1986年获得中药学硕士学位授权,1987年开始招收中药学硕士研究生。2009年列为云南省立项建设博士授予单位。
1.学科的定位与目标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术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培养高水平研究生为根本,増强团队精神和事业 心、责任感;在发扬学术民主的同时,建立学术道德规范;有计划、分步骤地鼓励和支持一批学术基础扎 实、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在科研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教师创 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以强化并突出学科特色为重点,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坚持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 科研平台建设紧密结合,根据云南中医药事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我院学科建设的实际,使学科成为国 家立项建设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培养中药学高层次人才的教育的重要基地,成为中药学 相关领域科技攻关的研发基地。
2.学科人才培养目标
遵循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和中药人才成长规律,根据“注重基础,训练思维,强化能力,综合发展” 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内涵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的有机结合,着力培 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中医药思维和坚实的中药专业知识、技能与实践创新能力的科学思维。全面提升 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中药人才。
3.学科方向设置
学科方向一: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方向二:中药活性成分及质量标准。
学科方向三:中药药理研究与运用。
学科方向四:中药现代制剂研究与开发。
学科方向五:临床中药学。


 
     药学专业学位点建设
2014年获得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并于2015年开始招收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以化学、医学、生命科学和制药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监管和药学服务等相关领域开展产品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应用,药品生产经营、质量控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专业工作,面向社会医药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学科依托部门药学院设有药物化学、药剂学、分子药理学、药物分析、制药工程、临床药学和药事管理等教研室,药物制剂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有药学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云南省高校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与功能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中药民族药质量标准重点实验室。建设有包括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中试生产中心、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白药集团、云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等20余家联合实践基地。
 1、导师队伍建设
     药学专业学位点具有专业的技术队伍和合理的学科梯队,共有导师20余人,90%为高级技术职称,分布在云南省大型制药企业、医院及科研型事业单位。
2、研究方向
   (1)临床应用药学
    (2)药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3)现代制药技术
   (4)药物分析与检验
 
    药学学术学位点建设
在我院1986年获中药学硕士学位授权的基础上,2006年获生药学硕士学位授权,2010年获得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
1.学科的定位与目标
以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为目的,以创新能力建设为龙头,学术团队建设为核心,学科平台建设为基础,运行机制改革为保障,强化优势与特色,全面提升药学重点学科的建设水平。加强优势特色的现代研究,加强研究与“云药”现代产业发展的结合,进一步凸显地方和民族特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建成药学省级“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将药学学科建设成为云南省省级高原学科,实现学科研究“顶天立地”的目标,提升我省现代药学技术手段更好地为“云药”产业及大健康产业服务的能力,助力我省医药产业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一颗闪烁的明珠。
2.学科方向设置
(1)天然活性成分发现与结构修饰
(2)云南天然药物资源及评价研究
(3)天然药物作用及机制研究
(4)药物制剂新技术与给药系统
(5)云南民族药研究



添加云南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云南中医药大学报录比、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群、云南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云南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云南中医药大学排名、云南中医药大学保研、云南中医药大学公众号、云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