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5 17:29:2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右江民族医学院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右江民族医学院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右江民族医学院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右江民族医学院官网来自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右江民族医学院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右江民族医学院考研报考有用。

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官网:

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简介:
右江民族医学院一直关注和研究药学教育,于2003年开设了药学专科、2009年增设药学本科,2012年增设中药学专科(高职高专),2013年增设中药学本科,2019年增设中药学本科(产教融合班)。药学院目前有药学本科、药学专科,中药学本科、中药学本科(产教融合班)、中药学专科等专业,在校生1200多人。学校于2007年成立药学系,2013年更名为药学院,是桂、滇、黔三省交界唯一一个本科高校药学院。药学院2013年获广西高校药物化学重点学科1个,2014年获广西高校右江流域特色民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2015年药学专业获评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2016年获民族医药教学团队和应用型药学协同育人平台项目。药学院不仅拥有培养高素质药学/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师资及设备,还拥有三甲医院、药检所、药厂、医药营销企业等多元化的实习教学基地,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多年来我们在不断地进行药学专业建设,优化及完善药学/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确保药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临床药学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临床教学,增加临床实践内容,适应现代医药学教育的发展。
我院拥有知识结构合理、梯队明显,教学力量充足、具有发展潜力的药学/中药学专业的师资队伍,药学院现有药学专业课教师48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16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36人,占75%)。
药学院目前有教学场地面积3000平方米,科研场地面积450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数432台,总价值1398.51万,实验实训室6个,实验实训教学基地面积1000平方。建成了药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分别设有药理、药效研究室,药理毒理、分析研究室,天然药物研究室,药物提取、分离研究实验室,精密仪器室,电子天平室,液相、气相、荧光、紫外等精密仪器室。预计2021年9月搬入右江民族医学院百东新区,届时将获得教学场地8000平方,科研面积760平方的升级。
近五年来,药学院承担各类科研课题5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厅级科研项目32项,获发明专利2项,发表科研论文150多篇;承担广西教改工程项目24项,出版教材8部、专著4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国家级教学竞赛奖2项,省级教学竞赛奖9项。
药学院加入了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药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联席会并成为理事单位,这标志着我校药学专业与全国药学同行的联系已经正规化。此外,我院教师及学生还获邀参加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同时,药学院开展了三项与学生就业岗位相关的学科竞赛:药品营销策划及技能竞赛、药房岗位知识与技能竞赛、药学专业基本技能竞赛。通过这些竞赛提高了我院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我院首次组织药学本科生参加全国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荣获一、二等奖,是我校历年来在大学生竞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
药学院以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毕业生在实习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右医精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掌握药学相关知识,而且在各实习单位要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经过几年的培养,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的药学人才。
 
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学科设置:
广西重点学科药物化学
学科队伍
本学科共3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副主任药师)12人,讲师(实验师)13人;博士3人,硕士14人。高级职称占53.3%,博士、硕士占56.7%;成员年富力强,知识结构合理、优化。有3人获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
科学研究
本学科充分利用我区地域特色,植物、矿产资源丰富,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与环境特点,开拓了天然产物分子生物学活性研究、分子与中药药理研究、民族民间中草药开发利用与药物分析研究、药物设计与计算化学研究等四个稳定的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开展了积极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些重要实质性进展。
1.天然产物分子生物学活性研究团队充分利用我区地域特色,开展以广西天然植物、药物的综合利用,并筛选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菌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及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我区资源开发利用及新药筛选提供基础研究。
2.分子与中药药理研究团队主要开展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发生及预防;中药与天然药物主要是壮药、瑶药中有效单体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3.民族民间中草药开发利用与药物分析研究团队充分挖掘天然芳香植物及中草药资源,结合百色地区经济发展和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广西区内民族民间中草药进行相关产业化开发。
4.药物设计与计算化学研究团队主要开展广西百色地区的天然药物中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结构的改良;核因子NF-kB活性抑制剂的合成与设计研究。
本学科积极与广西中医药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目前有在读研究生3人,本学科教师不断被派往美国、日本等国作访问学者或考察及讲学,有一定的国际影响。主办全国性教材编写会1次、全区性学术年会1次。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建设,汇聚创新团队。培养和引进一批在区内外有影响的拔尖人才和知名学者,加快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学科队伍建设,达到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比例逐步提高;博士、硕士学位教师比例大于50%,形成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术团队。
条件建设
本学科拥有1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¾抗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¾中药化学实验室和中药免疫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¾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重金属与氟砷毒物研究实验室、3个实验研究平台¾民族医药研究与开发研究室、应用化学研究室、中草药研究室,3个实验中心¾科学实验中心、等级合格实验动物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有完善的图书信息资料系统。学科现有仪器设备价值495.872万元,其中大型仪器设备20台(套)。
学术交流
积极参与并组织国内外相关学科学术交流,不断扩大影响,汲取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良好经验,先进思想,最新成果,丰富自己。本学科教师不断被派往美国、日本等国作访问学者或考察及讲学,有一定的国际影响。主办全国性教材编写会1次、全区性学术年会1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多次。
社会服务
近年来,结合百色和广西地方经济和丰富的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加大在中药、食品、农药等领域的开发力度的需要,本学科不断增强与百色地方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围绕百色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丰富服务百色、广西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平台,先后与广西桂西制药责任有限公司、广西元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企业合作创建各类平台7个,搭建了与政府、产业、企业良好互动的桥梁和纽带,为开展校企合作、科技支农、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提供了科技和人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部分已经投产生产并且投放市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元首口服液、乌圆补血口服液、舒糖宝等一批药品已经上市。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建设,产生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化学
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
1. 本学科现有基础与定位。
 (1)学科现有基础
本学科共2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助教1人,博士4人、硕士10人,成员年富力强,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充分利用我区地域特色¾植物资源丰富如田七等植物,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与环境特点,形成了壮药化学成分、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研究、壮药防治老年性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成分研究、广西特色中药防治肝病的有效成分研究等三个稳定的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他各级课题30多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1篇、核心期刊50多篇。2008年中药化学实验室获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2010年重金属与氟砷毒物研究实验室获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2)学科建设定位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大医精诚”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右医精神,立足广西、面向西南、辐射周边、服务基层,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药化学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和特色兴校”之路,形成理论有创新、技术先进而有特色、高素质人才队伍、管理规范、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中药化学研究基地。
2. 本学科学术水平与特色。
(1)学术水平
①学科拥有一批治学严谨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效果好,大多参加过本专业全国规划教材的编写,其中全国规划教材有主编、副主编5人;教学成果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一、二等奖各1项。
②有8名教授、4名博士作为学术骨干,学科团队学历层次、职称层次较高,学科组成人员年富力强;
③科研水平较强,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1篇、核心期刊5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厅级课题10多项;获奖4项。
④学科带头人黄锁义教授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本专业课教师不断被派往美国、日本等国作访问学者或讲学,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2)特色
①壮药化学成分、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研究团队充分利用我区地域特色,开展以广西天然植物、药物的综合利用,并筛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及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例如,获广西科技成果鉴定4项、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西百色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百色市科技创新三等奖1项,SCI收录论文4篇。为我区资源开发利用及新药筛选提供基础研究。
②壮药防治老年性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成分研究团队以壮药为研究对象,从壮药复方或单体中寻找防治老年性退行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的有效成分,分析其化学结构、作用靶点、作用机制,并对其进行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及安全性评价。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SCI收录论文5篇。
③广西特色中药防治肝病的有效成分研究团队以广西特色中草药对急慢性肝病的活性成份筛选;筛选出抑制肿瘤发生发展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PI3K/AKT/mTOR)和上皮间质转化等的活性单体成份。充分挖掘天然芳香植物及中草药资源,结合百色地区经济发展和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广西区内民族民间中草药进行相关产业化开发。获广西科技成果鉴定1项、广西百色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百色市科技创新三等奖1项,SCI收录论文2篇、EI收录论文1篇。
3. 本学科发展趋势。
在当今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时代,中药化学研究是学科间联系的工具和桥梁。中药化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将由单纯的化学提取、分离、鉴定为学科研究目的的思路向多途径、多方式地寻找有效成分为目的的方向纵深发展;方法和手段将朝着简单、快速、低廉、高效、 在线、灵敏、自动化、程控化、组合化的方向发展。
4. 本学科人才培养能力(现有人才培养的层次与数量)。
加强人才建设,汇聚创新团队。培养和引进一批在区内外有影响的拔尖人才和知名学者,加快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学科队伍建设,达到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比例逐步提高;形成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术团队。现有人才培养的层次为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各类全日制学生500多人;成人本科生、成人专科生等各类成人学生200多人;教师职称晋升和学历提升等。与广西中医药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教育。
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黄锁义二级教授,右江民族医学院药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物化学、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民族大学应用化学、生物化工硕士研究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化学学科带头人、广西重点学科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民族医药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等国家及省部评审专家,中文核心期刊《精细化工》等10多种期刊的编委或审稿人。主持省级以上课题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专利1项、教学及科研成果奖18项(省部级4项)。主、参编专著6部及教材13部,论文390余篇。培养硕士4名。荣获广西优秀教师并记个人二等功,广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广西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先进个人,广西百色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多种荣誉称号。

添加右江民族医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右江民族医学院考研分数线、右江民族医学院报录比、右江民族医学院考研群、右江民族医学院学姐微信、右江民族医学院考研真题、右江民族医学院专业目录、右江民族医学院排名、右江民族医学院保研、右江民族医学院公众号、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右江民族医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右江民族医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