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网址

更新时间:2022-04-07 23:37: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北京中医药大学网址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网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网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具有深厚的学术传承,其前身是北京中医学院中药学系,成立于1958年,是国家最早创办的高等中药学教育院系之一,1995年更名为中药学院。建院之初颜正华、谢海洲、金恩波、李家实、巩国本、毛震东、曹春林、姜铭锳等老一辈杰出的教师先后在中药学院任教,自始树立“继承传统中药、研究现代中药、融合中西药学、创造健康中药”的学术宗旨,经过一代接一代薪火传承,积累了深厚的学术积淀,为中药学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专门人才和许多领军人物。最近十几年里,中药学院秉承“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理念,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汇聚人才,更新办学理念,整合资源,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跻身中国高校最优秀的中药学院行列。
中药学院从建校至今共经历过四次搬迁,1958年迁入人民大学海运仓校舍,1971年迁入和平街北口原河北北京师范学院校舍,2001年迁入望京校区,2017年7月整体搬迁至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在北京中医药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荣誉校友吴玢先生、曾立品先生、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等纷纷捐赠,建起依康仁堂的使命“调剂康方、术体天心” 以希望我们“尊重老祖宗的想法、创新不离祖本”而命名的天心楼,和诠释教育“教书育人、读书立品”亦启迪学生“立鹏程之志、品君子之德”的立品楼!
中药学院1985年成立中药研究所,最早实行院所合一的管理体制,目前设有12个学系(部)、13个研究室(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中心),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4个学术机构,以及综合办公室。
中药学院在校各类学生197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2人,硕士研究生598人,全日制本科生1252人,包括长学制(4+4,4+2)学生142人。
中药学院拥有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3个本科专业,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权点(包含中药资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临床中药学、民族药学9个二级硕博学位授权点),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药学是首批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与国家“985”优势学科平台建设项目,2017年,进入首批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截止2017年9月,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前1%。
中药学院现有教职工159人,其中专任教师144人,实验技术人员14人,管理人员10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28人,副高职称54人,中级及以下职称62人,其中博士学位占81%,博士生导师35名。拥有国医大师1名、首都国药大师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名、北京市科技新星7人。
学院坚持卓越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成果突出。培养了龙致贤、张世臣、李云谷、高云艳、王国强、陈啸宏、李勇枝、顾海鸥、叶敏、孙文基、杨士林、曽立品、吴玢、孙裕、陈永红等一批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的领军人物,并有多人在WHO、FDA 等机构中任职。开启长学制人才培养体系(本博和本硕)和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新模式,突出中医药思维,构建新型中药人才教育生态环境,适应行业需求倡导“药教协同”,打造“卓越的中药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致力于打造一条适合国情与校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素质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之路,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中药学高端人才。始终引领着中药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和人才培养基地3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名老中医工作室、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 个;国家及北京市精品课程7 门;“中药学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面向医改需求的临床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等教学成果总结分别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一等奖。
学院坚持中药原创性研究,科研成果丰硕。2015~2017年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国际合作课题221项,科研经费达1.4亿,其中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119项。发表SCI论文499篇,出版论著29部,授权国家、国际发明专利共29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31项,专利技术成果转让8件,自行投资实施转化20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
60年春华秋实、厚德载药,即使在1966-1976年最困难的时期,依然建设起药厂并开启“清开灵”新药研发,为国家卫生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中药学院将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传承、精研学术、开拓创新,力争成为世界中医药科技的领跑者,成为世界一流中药学家、中药学大家的摇篮,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的荣誉而不懈奋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联系方式:
邮箱:BUCMzhongyao@126.com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学科设置:
中药学院现有中药学、药学两个一级学科,包含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3个本科专业,以及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权点,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中药学学科是首批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国家“211工程”与“985”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项目,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截止2017年9月,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前1%。
中药学院学科建设具有鲜明的特色:在首批国医大师颜正华带领下,创立临床中药学学科;在曹春林、谢海洲教授的带领下,创立中药药剂学学科、中药炮制学学科;创立中药分析学学科;创立中药鉴定学学科;率先提出中药复方化学概念。目前,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7个,其中包括航天中医药学、中医药信息学2个新兴学科。是8个中药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居中医药院校之首。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学术创新为核心,以卓越人才培养为根本,围绕国防、国民经济和健康事业,建立了最完备的学科体系。
北京中医药大学双一流专业2022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

第四轮学科评估,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A+ 前2%(或前2名) B- 30%~40%
A 2%~5% C+ 40%~50%
A- 5%~10% C 50%~60%
B+ 10%~20% C- 60%~70%
B 20%~30%    

第五轮学科评估于2021年启动,预计2022年出评估结果。考研派第一时间为大家发布最新版学科评估结果,请查阅本分类的最新资讯。北京中医药大学1008中药学专业这次在全国的排名中名列B+以上,算是很优秀的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1008中药学属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所以有志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1008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同学,需要更加努力地复习备考,考研派在此祝各位顺利考取北京中医药大学1008中药学专业。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24所,本次参评22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43所。 (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A+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0268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100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10412      江西中医药大学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B
10163      沈阳药科大学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10559      暨南大学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B-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10199      长春中医药大学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10471      河南中医药大学
91020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91030      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C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10662      贵阳中医学院
10716      陕西中医药大学
10735      甘肃中医药大学
C-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10393      福建中医药大学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10600      广西中医药大学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

第四轮学科评估,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A+ 前2%(或前2名) B- 30%~40%
A 2%~5% C+ 40%~50%
A- 5%~10% C 50%~60%
B+ 10%~20% C- 60%~70%
B 20%~30%    

第五轮学科评估于2021年启动,预计2022年出评估结果。考研派第一时间为大家发布最新版学科评估结果,请查阅本分类的最新资讯。北京中医药大学1006中西医结合专业这次在全国的排名中名列B+以上,算是很优秀的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1006中西医结合属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所以有志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1006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的同学,需要更加努力地复习备考,考研派在此祝各位顺利考取北京中医药大学1006中西医结合专业。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32所,本次参评32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54所。 (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A+
100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268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10246      复旦大学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B+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10610      四川大学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10001      北京大学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0393      福建中医药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91020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B-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91030      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C+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10559      暨南大学
C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10412      江西中医药大学
10558      中山大学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14432      河北中医学院
C-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10600      广西中医药大学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10716      陕西中医药大学
11117      扬州大学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

第四轮学科评估,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A+ 前2%(或前2名) B- 30%~40%
A 2%~5% C+ 40%~50%
A- 5%~10% C 50%~60%
B+ 10%~20% C- 60%~70%
B 20%~30%    

第五轮学科评估于2021年启动,预计2022年出评估结果。考研派第一时间为大家发布最新版学科评估结果,请查阅本分类的最新资讯。北京中医药大学1005中医学专业这次在全国的排名中名列B+以上,算是很优秀的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1005中医学属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所以有志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100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同学,需要更加努力地复习备考,考研派在此祝各位顺利考取北京中医药大学1005中医学专业。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20所,本次参评20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37所。 (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A+
100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268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B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B-
10199      长春中医药大学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10393      福建中医药大学
C+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10412      江西中医药大学
10471      河南中医药大学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10600      广西中医药大学
C
10662      贵阳中医学院
10716      陕西中医药大学
10735      甘肃中医药大学
C-
10384      厦门大学
10680      云南中医学院
14432      河北中医学院

公共管理 [120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管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公共管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2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3)管理综合
④(801)卫生统计学
备  注: 本专业招生计划包括考试招生计划、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实际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人数将于2020年10月中下旬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健康管理学 [1005Z9]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管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基础医学综合(中医)
④(--)无
备  注: 本专业招生计划包括考试招生计划、推荐免试、医学长学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实际接收推荐免试及医学长学制硕士研究生人数将于2020年10月中下旬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针灸推拿学 [10051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2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基础医学综合(中医)
④(--)无
备  注: 本专业招生计划包括考试招生计划、推荐免试、医学长学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实际接收推荐免试及医学长学制硕士研究生人数将于2020年10月中下旬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药学 [100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2)药学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本专业招生计划包括考试招生计划、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实际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人数将于2020年10月中下旬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中西医结合药理学 [1006Z8]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6]中西医结合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基础医学综合(西医)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基础医学综合(中医)
④(--)无
备  注: 本专业招生计划包括考试招生计划、推荐免试、医学长学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实际接收推荐免试及医学长学制硕士研究生人数将于2020年10月中下旬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添加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中医药大学报录比、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群、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北京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北京中医药大学保研、北京中医药大学公众号、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