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网址

更新时间:2022-04-07 23:11:5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清华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清华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清华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清华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清华大学网址来自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清华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清华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网址: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网址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简介: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的前身是清华大学1932年设立的机械工程学系原动力工程组,1952年成立动力机械系,1978年改名为热能工程系,2017年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下设“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燃气轮机”、“热能动力仿真与控制”和“流体机械及工程”5个研究所。“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挂靠我系。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设“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四个二级学科,其中“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可授予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以及能源与环保/能源动力领域的工程博士学位和动力工程、能源动力、工程管理领域的专业硕士学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拥有一支杰出人才汇聚、具有重要国内外学术影响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正高级职称40人,副高级职称41人,中级职称17人。其中,科学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2人,获国家级人才称号23余人次,获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3人获何梁何利奖,2人获光华工程奖。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12人担任双聘教授、名誉教授、杰出访问教授等。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在全国首批建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并连续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建立了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形式新颖的本科生和硏究生培养体系,其中包括以“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理论”等国家精品课程为代表的课程体系,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的教学实践环节,以国内骨干企业为依托的生产实践基地,以及以世界名校为伙伴的国际化培养渠道,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能源动力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在进行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的同时,面向国家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努力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先后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委重点科研项目,广泛开展与国内外企业的科研合作,多次获得国家、省部委和行业协会奖励。其中,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0余项。为能源、动力、国防、航空航天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与国际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著名能源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高水平、实质性合作,成立了一批联合硏究机构,对开阔国际视野、开展前沿性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联系方式:
系主任党委书记办公室:62783567
系办主任办公室:62782993
系综合办公室:62782508
系党办:62781742
人事办公室:62784654
本科生教务:62782648
研究生教务:62782993
科研管理:62785874
安全及资产管理:62780709
外事工作:62796112
学生科:62783363
就业办:62783363
热能工程研究所:62785701、62770209(Fax)
热能工程实验室:62785701、62771620
煤燃烧工程中心:62782108
动力机械与工程研究所:62782907、62784547、62782201
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所:62782251、62782187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62782987
热工实验室:62782987、62794065
热能动力仿真与控制研究所:62784538、62782749(Fax)
热工测试实验室:62775500
液态金属技术研究室:62772663、62784739
液态金属技术实验室:62782175
试验电厂:62785611、62782193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发展历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的前身是清华大学1932年设立的机械工程学系原动力工程组,到1952年正式单独成立动力机械系,1978年改名为热能工程系,2017年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的前身 —— 机械工程系(1932年 — 1952年)
1932年清华大学增设工学院,内设机械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和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系由庄前鼎先生筹建并担任系主任,机械工程系内分动力工程、机械制造工程和飞机及汽车工程三个组。1934年,汽车工程组并入动力工程组内,飞机工程组则改称为航空工程组。当时,教师绝大部分都是留美生,课程安排与教学是以美国的工科大学蓝本。第一届招生22人,截至1937年共招生95人,毕业生共52人。
1933年动工建造机械工程馆(即现在的能动系系馆),于1935年春落成。设在机械工程馆内有热力工程实验室,设备包括蒸汽机、汽轮机、柴油机、机车及汽车等,是当时国内最完备的热力工程实验室,与欧美各著名大学同类实验室相比亦不相上下。发电厂的锅炉及各式蒸汽发电机,当时亦属国际先进设备,它的运行除供教学科研用外,还供给学校用电和冬季取暧。
建系一年后,系中的主要教师就开始了科学研究工作。1935年秋,全国机械工程界拟筹设“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七位发起人中,我系就有庄前鼎、刘仙洲等四位,筹备处设在清华大学,1936年5月该学会正式成立。在此时期也有不少科学研究成果,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编定英汉对照机械工程名词,编著中文机械工程书籍,设计及制造航空风洞。机械系的航空组发展很快,于1934年至1935年由航空组承担建造的回气式风洞,是国内第一个航空风洞。
1937年抗战爆发,7月清华工学院南迁长沙,1938年4月又迁至昆明,与北大、南开合并成立西南联大。在西南联大期间,工学院有个五系和一个专科。经一年的努力筹措,初步建成了实习工厂和各系的实验室,逐渐恢复实习和各项实验,勉敷教学之用。教学作风上仍保持了战前清华严格认真的作风,学生发扬了刻苦用功的学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回到北京原校址,同年10月复学。机械系的学生增加为340人,为全校最大的系,当时共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人。回京后两年内,机械系除恢复了原有的热工实验室及金工厂外,还设有技术实验室及汽车实验室,开出了汽车工程、制造方法、工具设计、金属及热炼、高等铸工等选修课程。
1949年,北京解放,清华大学机械系绝大部分教师和工作人员都留在了北京,参与了清华大学建国初期的建设。
二.院系调整后的动力机械系 (1952年 — 1966年)
建国初期,我国急需发展生产力,大量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当时对外交流的渠道只有苏联和东欧。因此,1952年暑假后,参照苏联教育体制,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的工学院、燕京大学的工程系合并入清华大学,相关系科合并后在清华大学动力工程组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最初有两个专业:热力动力装置专业(后改名为热力发电设备专业)和汽车专业(后改为汽车拖拉机专业);三个教研组:热力发电设备教研组、汽车教研组及热工学教研组。第一届系主任为庄前鼎教授。1954年,留美知名学者吴仲华教授回到我系工作,并于1956年建立了燃气轮机专业。同年,又由王补宣教授负责新建工业热工专业,1957年底改为工程热物理专业,1960年,该专业转到工程力学系。1956年,热力发电设备教研组分成热电站及热网教研组、锅炉设备教研组、汽轮机教研组,各自的学科方向与教研组名称相同。12月,又增设了热力设备自动化教研组,其学科方向为电厂自动控制及热工仪表。1960年,原热力设备自动化教研组改名为热工量测及自动化教研组;同年,在原有汽车专业和拖拉机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了农业机械系。农业机械系与动力机械系合属办公,称动农系,系主任是李辑祥教授。 1956年,由吴仲华教授首先招收研究生,此后各教研组陆续招收少量的研究生。
在学制和教学安排方面,大体上以苏联相应的专业为蓝本。后来又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几次创新和调整。首先,为了支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49年及50年入学的两届同学改为三年制。并在1952年招收了热力发电专科与暖气通风专科两个两年制的大专班。从1952年入学的学生起学制改为五年。
1958年,全国进入大跃进时期,在教学方面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增加工程实践环节与加强科学研究的教学时间;并从1962届开始改为六年制,各专业的实验室都扩大和完善。有些科研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实验电厂的建成,不仅为教学与生产结合提供了基地,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我校的正常供电作出了贡献。热工教研组为四川化工厂研制的三重冷管氨合成塔,使单塔合成氨日产量翻了一番,1965年获全国重大发明奖。热力发电专业的沸腾床燃烧技术和燃气轮机专业的机车用燃气轮机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荣获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院系调整后办学规模扩大,学生人数激增,动力机械系1952年招生三个班,1953年招生七个班,1954年招生九个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
1954年起,动力机械系先后聘请了五位苏联及东欧的专家来系开课和指导工作。
为了加强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1953年,学校在各系建立学生团总支,我系第一任团总支书记为容文盛。1954年,我系建立了党总支,第一任党总支书记是蒋企英。同年,我系成立了系学生会,第一届学生会主席由陈效苏担任。
三.文革中的动农系(1966年 - 1977年)
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停课,完全处于混乱状态。
1970年8月,中央批准北大、清华试点招收工农兵学员。动农系彻底分解,农机系转到机械系;热电专业、燃气轮机专业并入当时的电机系,改称为电力工程系;热工量测及自动控制专业并入自动控制系;热工教研组转到化学工程系。热电专业改称为锅炉专业,同年试招了一个班工农兵学员。
1972年5月,全校大量招收工农兵学员。锅炉专业、燃气轮机专业各招收了一个班,学制为三年。随后又继续招收了四届工农兵学员班。在这个时期,学校处于不正常状态,教育工作倒退,直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才逐渐走向正轨。
四.热能工程系的复兴(1977年 - 2017年)
1978年3月,全国恢复高考,我校部分专业开始招生,燃气轮机专业招收了一个班。从此,我系的教学工作开始进入正常化。1978年底,重新恢复动力机械系,热工学教研组、锅炉专业、燃气轮机专业、汽车专业、内燃机专业各教研组重新聚合,改名为热能工程系,专业改名为热能工程专业。1979年供热与通风专业从土木系回到热能工程系,更名为空气调节工程专业。实验电厂归属热能工程系。
乘改革开放的东风,热能系迈开了新的前进的步伐。自1979年开始,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的知名大学的学术联系和交流,陆续派出访问学者、留学生与参观团,并邀请国外学者来讲学。彻底改变了过去封闭的状态,萌发了新的生命力。
1983年8月,我系与校科技处、校外事办联合举办了我校解放后的第一次、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个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国际煤燃烧会议,此会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好评。1985年,又由我系独立主办第一届国际传热会议。此后这两个会议每四年定期举行一次。我系的相关学科与国际的相关组织和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和学术交流。
1.组织机构
1979年锅炉教研组改名为热能工程教研组,学科方向扩大为煤的清洁燃烧、两相流、热能利用系统工程。燃气轮机教研组改名为热力涡轮机教研组,学科方向扩大到整个热力叶轮机械系统工作过程与控制。热工学教研组的学科方向是热力学、传热理论及工程。同年还建立了热工测试教研组,学科方向为大型发电机组动态模拟及热工测试技术。空气调节教研组的学科方向为供热、制冷及空气调节理论和工程技术。汽车教研组和内燃机教研组的学科方向分别为汽车操纵性能及稳定性能和内燃机模拟。
1980年,汽车工程专业、内燃机专业组建成立了汽车工程系,但仍与热能工程系合署办公。1990年,汽车工程系与热能工程系脱离。1991年,热力涡轮机教研组改名为动力工程及控制教研组。1999年,水电工程系的流体机械专业根据学科规划转入热能工程系。
1999年我系原专业和教研组合并为四个研究所,即热能工程研究所、动力机械及工程研究所、热能仿真与控制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0年,空调专业调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1年,原流体机械教研组成立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所。
1983年与工程力学系合建热能工程及热物理研究所。并先后成立人工环境工程公司和能源仿真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1995年人工环境工程公司脱离热能系,与清华大学的其它几个公司合并,组建成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我系实验电厂停止运行并撤编;2003年清华能源仿真公司脱离热能系,转入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我系下设五个研究所,即热能工程研究所、燃气轮机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热能仿真与控制研究所、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所。
2.教学
1978年恢复热能工程系以后,学制为五年,在教学上作了较大的改革,实行了学分制,各专业都扩大了专业口径,较多地增加了新技术的教学内容。
1981年全国恢复研究生制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系首批于1981年成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热力涡轮机三个硕士点(专业),1986年批准成立建筑热能工程硕士点。1990年热力涡轮机改名为热力涡轮机械,建筑热能工程更名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1981年首批批准成立工程热物理博士点,1984年6月第二批批准成立热能工程、热力涡轮机械博士点,1990年成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博士点。1985年,我系开始招收论文博士,第一批在我校获得论文博士学位的是由蒋滋康教授指导的徐大懋博士,他们也是我国的第一批论文博士。
1990年,我系开始筹备招收工程硕士,生源来自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
1988年我系被首批批准设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流动人员分别在相应的4个博士点内工作。
到2002年为止,我系本科生设置的课程约40门,开设各类实验30个。
1990年我系开设的《工程热力学》课被评为清华大学一类课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获清华大学研究生教学(学科建设)一等奖。由于我系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创新成果,获1990年~1991年度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1993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近年来,我系编著了大量教材,其中王补宣教授著的《工程传热传质学》获国家优秀教材奖;任泽霈教授参编和主审的《传热学》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朱明善教授著的《能量系统实用分析》获得能源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彦启森教授著的《建筑热过程》获城建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焦树建教授的《燃煤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获1995年国家教委学术著作优秀奖;冯俊凯、沈幼庭教授等主编的《锅炉原理及计算》第二版获机械工业部1996年第三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并获1997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冯俊凯、杨瑞昌教授著的《锅炉水自然循环原理、计算及试验方法》获19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任泽霈教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和奖章。
3.科学研究
1978年以来,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加强了科学前沿及与国民经济重点建设有关的重大课题研究。在技术科学与工程开发研究上组织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煤粉锅炉燃烧器、煤气、蒸汽联合炉、大型火电站及联合循环电站仿真系统、动力系统控制工程、大型热网计算机控制系统、反应堆内传热工程、人工环境工程、大型煤气工程及其余热锅炉、高效换热器及煤油混烧工程等大型研究课题。在基础研究课题上组织了传热理论、多孔介质传热、多相流传热、气固两相流、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热工动态学、热能系统工程、仿真学、人工环境学及动态仿真、能源环境学等学科前沿与交叉学科的研究。科研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获得了包括国家级奖,部委、省市级奖等各种奖励,其中有1985年清华大学首次获得的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项目“大型火电机组模拟培训系统”(吕崇德教授等),王补宣院士1985年获人类利用能源“国际大奖”,“大型火电机组仿真技术”获得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带火焰稳定器的煤粉燃烧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中国专利发明创造金奖(徐旭常教授等),“清华系列绿色制冷剂”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朱明善教授等),“混流式水轮机转轮设计与特性预测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曹树良教授等)。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环境保护、动力、航天、国防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系正在承担着越来越多国家急需的重大科研项目,典型的如我系目前作为首席科学家所在单位,正在同时承担二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为陈昌和教授)、“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与控制技术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为姚强教授),还有一大批国家高新技术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我系全体师生,正在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4.实验室建设
1978年我系重建之后,文化革命中被破坏的实验室得到迅速的恢复,并有很大的发展。目前,我系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工程中心,它们是:煤的高效低污染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工业锅炉及民用煤清洁燃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国家实验室由国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于1989年开始建设,1993年开始对外开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同时对外开放。煤的高效低污染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名为煤的清洁燃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锅炉及民用煤清洁燃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由当时的国家计委高新技术司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始建设的。
目前系级的实验室有6个,它们是热工学实验室、热工测试实验室、热能工程实验室、燃气轮机实验室、流体机械实验室和液态金属技术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为我系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五.走向新时代的能源与动力工程系(2017年 - 至今)
2017年12月我系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任务,我们全系师生一定要继往开来,自强不息,团结奋斗,为把我系建设成为一流大学的一流系科而不懈努力。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将围绕热流科学、清洁能源、先进动力、能源战略等方面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世界领先的科学研究中心,为我国和人类的能源动力事业及相关领域的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重大贡献。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攀科教高峰、铸就伟大梦想、走向新时代!
 
清华大学双一流专业2022
(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清华大学教育学专硕无招生,学硕招生情况如下:
院校系 专业名称及代码   学习方式 类别 专业:22考研拟招生人数 21考研复试线 初试考试科目
(103)教育研究院 (040100)教育学 (01)教育学原理
(02)高等教育学
(03)教育经济与管理
(04)教育技术学
(05)工程教育
全日制 学硕 12 自划线:50,50,180,34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70 教育学基础综合
 
《教育学基础综合》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022年教育学硕士招生考试科目之一。该科目重在比较全面地考查考生对教育学及其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及前沿问题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具体说明如下:
1.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2.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3.考试内容包括四个部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参考书目
书 名 作 者 出版社 备 注
《教育学基础》 (第三版)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科学出版社 适用于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 教育技术学、 工程教育研究方向
《当代教育心理学》 (第三版)2019年 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 周三多 陈传明刘子馨 贾良定 复旦大学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出版时间:2016-07-01 王信峰 李承耕 清华大学出版社
 
备注:考试用书包含但不限于以上书目。
符合我校申请或报考条件的考生,达到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及招生院系规定的入围复试基本要求,经复试及综合考察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在我校招生计划内择优录取,宁缺毋滥。拟录取硕士生经资格复审确认合格后发给录取通知书。资格复审包括学历学业复审及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复审。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00 建筑学院
邮寄地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4
 
联系电话:010-62783677
 
电子邮箱:jyjxb@tsinghua.edu.cn
081300 建筑学  
 
01(全日制)建筑历史与理论
 
 
02(全日制)建筑技术科学
 
081400 土木工程  
 
01(全日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3300 城乡规划学  
 
01(全日制)城市历史与理论
 
 
02(全日制)城乡规划与设计
 
 
03(全日制)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管理
 
 
04(全日制)住房与社区规划
 
 
05(全日制)城乡遗产保护规划
 
 
06(全日制)城市设计
 
083400 风景园林学  
 
01(全日制)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02(全日制)园林与景观设计
 
 
03(全日制)地景与生态规划
 
 
04(全日制)风景园林遗产保护
 
085100 建筑学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建筑学硕士
 
第一年在清华大学本部,第二年起培养和住宿地点待定。
085300 城市规划 专业学位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1(全日制)城市规划硕士
 
第一年在清华大学本部,第二年起培养和住宿地点待定。
095300 风景园林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
 
第一年在清华大学本部,第二年起培养和住宿地点待定。
003 土木工程系 联系电话:010-62773542,联系邮箱:longyin@tsinghua.edu.cn
081400 土木工程  
 
01(全日制)结构工程
 
 
02(全日制)地下结构
 
 
03(全日制)岩土工程
 
 
04(全日制)抗震抗爆工程
 
 
05(全日制)桥梁结构
 
 
06(全日制)土木工程信息技术
 
 
07(全日制)土木工程材料
 
082300 交通运输工程  
 
01(全日制)交通运输工程
 
085900 土木水利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
 
087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建设项目管理
 
 
02(全日制)房地产经济与管理
 
 
03(全日制)建筑施工技术
 
004 水利水电工程系 咨询电话010-62783511,010-62782291。
081400 土木工程  
 
01(全日制)岩土工程
 
081500 水利工程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1(全日制)水文学及水资源
 
 
02(全日制)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03(全日制)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04(全日制)水工结构工程
 
 
05(全日制)水利水电工程
 
087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工程项目管理
 
005 环境学院 咨询电话:010-62772484;邮箱:soe-graduate@mail.tsinghua. edu.cn
081400 土木工程  
 
01(全日制)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02(全日制)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城市垃圾处理处置工程
 
082700 核科学与技术  
 
01(全日制)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工程
 
 
02(全日制)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03(全日制)核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环境科学
 
 
02(全日制)环境工程
 
 
03(全日制)环境生态学
 
 
04(全日制)环境规划与管理
 
012 机械工程系 联系电话010-62784558
080200 机械工程  
 
01(全日制)机械工程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82500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1(全日制)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085500 机械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机械专业硕士(超精密技术)
培养和住宿安排:仅第一学年在清华大学本部;其余学年在四川绵阳中  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不提供本部住宿。
 
02(全日制)机械专业硕士(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
培养和住宿安排:仅第一学年在清华大学本部住宿;其余学年在清华大  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不提供本部住宿。
013 精密仪器系 咨询电话:010-62785712
085400 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超精密技术
培养和住宿安排:仅第一学年在清华大学本部;其余学年在四川绵阳中  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不提供本部住宿。
 
02(全日制)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
培养和住宿安排:仅第一学年在清华大学本部住宿;其余学年在清华大  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不提供本部住宿。
 
03(全日制)微系统工程
培养和住宿安排:仅第一学年在清华大学本部住宿;其余学年在山东淄  博 MEMS 研究院,不提供本部住宿。
014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咨询电话:010-62782993
咨询邮箱:ndyjs@tsinghua.edu.cn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5800 能源动力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能源动力
 
 
015 车辆与运载学院
车辆与运载学院招生信息发布网址: http://www.svm.tsinghua.edu.cn/ 联系电话:010-62783482
邮寄地址: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学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4
电子邮箱:qcxyjsb@mailoa.tsinghua.edu.cn
080200 机械工程  
 
01(全日制)车辆工程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动力机械及工程
 
085500 机械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机械
 
085800 能源动力 专业学位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1(全日制)能源动力
 
 
016 工业工程系
地址:清华大学舜德楼北511工业工程系教学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4
联系电话:010-62771010(工学);010-62794538(MEM)
电子邮箱:emmazhangrui@tsinghua.edu.cn(工学);thumem@ tsinghua.edu.cn(MEM)
087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工业与系统工程
 
022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联系电话:01062782138;邮箱:djxxly@tsinghua.edu.cn
085800 能源动力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电气工程
 
023 电子工程系 联系电话:010-62784883, 62783053(双硕士项目) 邮箱: xianghl_ee@tsinghua.edu.cn
yiningguo@tsinghua.edu.cn (双硕士项目)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01(全日制)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
 
仅接收专项计划推免生
 
02(全日制)电路与系统
 
同上
 
03(全日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同上
 
04(全日制)“清华-约翰霍普金斯”双硕士项目
第一年在约翰霍普金斯,第二年在清华大学,第一年按照JHU标准缴纳学费,第二年按照清华大学标准缴纳学费,本项目需要提交的其他报考
材料请见www.ee.tsinghua.edu.cn 招生信息查询。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1(全日制)通信与信息系统
 
 
02(全日制)信号与信息处理
 
 
03(全日制)信息网络与复杂系统
 
 
04(全日制)空天信息工程
 
 
05(全日制)“清华-约翰霍普金斯”双硕士项目
第一年在约翰霍普金斯,第二年在清华大学,第一年按照JHU标准缴纳学费,第二年按照清华大学标准缴纳学费,本项目需要提交的其他报考
材料请见www.ee.tsinghua.edu.cn 招生信息查询。
085400 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创新创业)
 
仅第一年在学校住宿,第二年起由实践基地安排。
 
02(全日制)电子与通信工程(先进电子信息技术)
 
同上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2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计算机系系主页:www.cs.tsinghua.edu.cn 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办公室邮政编码:100084
联系电话:010-62783054
电子邮箱: jsjxyjsb@mailoa.tsinghua.edu.cn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全日制)计算机系统结构
 
 
02(全日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3(全日制)计算机应用技术
 
 
025 自动化系
邮寄地址:清华大学中央主楼409自动化系研究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4
联系电话:010-62784871
电子邮箱:zdhxyjsb@mailao.tsinghua.edu.cn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全日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全日制)系统工程
 
 
04(全日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5(全日制)导航、制导与控制
 
 
06(全日制)工业智能与系统
 
 
07(全日制)生物信息学
 
 
08(全日制)脑与认知科学
 
085400 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
培养和住宿安排: 第一学期和最后一学期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中间三个学期在贵州省。
01(全日制)大数据工程  
026 集成电路学院 咨询电话:010-62788906(郭老师)
010-62787301(钱老师)
085400 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集成电路工程
 
第一学期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培养和住宿。
 
02(全日制)集成电路技术与管理
第一年在学校住宿,第二年起学校不提供住宿,由实践基地统筹安排。
031 航天航空学院 联系方式:010-62783051、62783202;联系邮箱:hyyz@tsinghua. edu.cn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80100 力学  
 
01(全日制)固体力学
 
 
02(全日制)流体力学
 
 
03(全日制)生物力学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工程热物理
 
082500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1(全日制)飞行器设计
 
 
02(全日制)推进理论与工程
 
 
03(全日制)人机与环境工程
 
 
04(全日制)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
 
085500 机械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航空工程(航空发动机专硕项目)
 
 
02(全日制)航空工程
 
032 工程物理系 咨询方式: 010-62782677
gwyjs@tsinghua.edu.cn
082700 核科学与技术  
 
01(全日制)核能科学与工程
 
 
02(全日制)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03(全日制)核技术及应用
 
 
04(全日制)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05(全日制)医学物理与工程
 
083700 安全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安全科学与工程
 
085700 资源与环境 专业学位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1(全日制)安全工程
 
全程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培养和住宿。
085800 能源动力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034 化学工程系 咨询电话: 010-62788646;
咨询邮箱: joyceliu96@tsinghua.edu.cn;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高分子纳米材料与技术
 
 
02(全日制)光电信息功能高分子
 
 
03(全日制)智能和刺激响应性高分子材料
 
 
04(全日制)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
 
 
05(全日制)环境协调与友好高分子
 
 
06(全日制)高性能高分子材料
 
 
07(全日制)能源用高分子材料
 
 
08(全日制)高分子结晶
 
 
09(全日制)高分子材料的老化
 
 
10(全日制)微纳结构高分子复合功能体系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01(全日制)传质与分离工程
 
 
02(全日制)多相反应与催化工程
 
 
03(全日制)过程系统工程
 
 
04(全日制)化工热力学
 
 
05(全日制)生态化工
 
 
06(全日制)材料化学工程与膜技术
 
 
07(全日制)环境生物技术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8(全日制)生物催化工程
 
 
09(全日制)生物医药工程
 
 
10(全日制)电化学工程
 
 
11(全日制)天然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
 
 
12(全日制)化工过程安全工程
 
 
13(全日制)化工与能源技术经济
 
 
14(全日制)资源化工
 
 
15(全日制)化工过程的模拟与优化
 
 
16(全日制)盐湖资源利用
 
 
17(全日制)工业催化
 
 
18(全日制)合成生物学
 
035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咨询电话:010-62783256,邮箱:lingxiaotu@mail. tsinghua.edu.cn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低维材料与纳米结构
 
 
02(全日制)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及材料改性
 
 
03(全日制)薄膜材料结构与性能
 
 
04(全日制)生物医用与仿生材料
 
 
05(全日制)存储材料与理论
 
 
06(全日制)能源与环境材料
 
 
07(全日制)相变与新金属材料
 
 
08(全日制)金属功能材料
 
 
09(全日制)金属微观塑性理论及应用
 
 
10(全日制)复合材料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11(全日制)信息与功能陶瓷材料
 
 
12(全日制)结构陶瓷材料
 
 
13(全日制)计算材料科学
 
 
14(全日制)材料加工模拟仿真
 
 
15(全日制)先进材料加工技术
 
 
16(全日制)微纳材料与功能薄膜
 
042 数学科学系 联系邮箱:math-sec@tsinghua.edu.cn 联系电话:010-62782620
025200 应用统计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应用统计
 
047 交叉信息研究院 交叉信息研究院网站iiis.tsinghua.edu.cn 联系电话:010-62781643
电子邮箱:iiisgrad@tsinghua.edu.cn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全日制)人工智能
 
 
02(全日制)金融科技
 
 
03(全日制)网络科学
 
 
04(全日制)能源环境信息科学
 
 
05(全日制)机器人
 
 
06(全日制)理论计算机科学
 
 
07(全日制)计算机系统结构
 
 
08(全日制)算法经济
 
 
09(全日制)密码学
 
 
10(全日制)数据库
 
 
11(全日制)自然语言处理
 
 
12(全日制)计算机视觉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51 经济管理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舜德楼119MBA中心,EMBA:舜德楼315EMBA教育中心,其他硕士项目:伟伦楼
241硕士项目办公室
 
联系电话:MBA(010-62781848),EMBA(010-62771027),金融硕士(010-62789967),管理硕士(010-62789822),哥大项目(010- 62789822),会计硕士(010-62786773)
025100 金融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金融硕士
 
专业学位,含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商务分析双硕士 学位项目  
120200 工商管理  
 
01(全日制)管理硕士
 
059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联系方式:010-62785603;fcx@tsinghua.edu.cn
 
01(全日制)公共政策
 
 
02(全日制)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
 
清华大学-日内瓦大学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双硕士学位项目
 
060 五道口金融学院
金融硕士(全日制): 010-62706127
金融硕士(技术转移): 010-62706103 MBA 项 目 : 010-62706165/62706166 EMBA 项 目 : 010-62798555/62798630
025100 金融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金融硕士
院系推免招生说明请登录https://www.pbcsf.tsinghua.edu.cn/ portal/article/index/id/5167.html
066 法学院 法学院招生咨询电话:010-62781334;
硕士招生电子邮箱:law24@mail.tsinghua.edu.cn
030100 法学  
 
01(全日制)法学理论
 
 
02(全日制)比较法与法文化学
 
 
03(全日制)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4(全日制)环境与能源法学
 
 
05(全日制)刑法学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6(全日制)诉讼法学
 
 
07(全日制)民商法学
 
 
08(全日制)经济法学
 
 
09(全日制)知识产权法学
 
 
10(全日制)国际法学
 
 
11(全日制)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
 
035101 法律(非法学) 专业学位专业学位
 
01(全日制)法律硕士(非法学)
 
 
02(全日制)法律硕士(计算法学)
 
 
03(全日制)法律硕士(涉外律师)
 
067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院联系电话:010-62797670;电子邮箱:xwxyjxb@tsinghua. edu.cn
050300 新闻传播学  
 
01(全日制)新闻学
 
 
02(全日制)国际新闻传播
 
 
03(全日制)传播学
 
 
04(全日制)数据传播(双硕士)
该方向为我院与美国南加州大学联合培养双硕士项目。复试时须提交英  语能力证明、个人自述和研究计划。
055200 新闻与传播 专业学位
 
02(全日制)数据传播(双硕士)
该方向为我院与美国南加州大学联合培养双硕士项目。复试时须提交英  语能力证明、个人自述和研究计划。
068 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电话:010-62772700
 
电子邮箱:yjw@mailoa.tsinghua.edu.cn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01(全日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2(全日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3(全日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4(全日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5(全日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06(全日制)思想政治教育
 
 
07(全日制)党的建设
 
08(全日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 究  
 
069 人文学院
院系邮寄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212室院系邮编:
100084
院系联系电话: 010-62771874
院系联系人:边老师
010100 哲学  
 
01(全日制)马克思主义哲学
 
 
02(全日制)中国哲学
 
 
03(全日制)外国哲学
 
 
04(全日制)伦理学
 
 
05(全日制)逻辑学
 
 
06(全日制)宗教学
 
 
07(全日制)美学
 
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  
 
01(全日制)文艺学
 
 
02(全日制)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03(全日制)汉语言文字学
 
 
04(全日制)中国古代文学
 
 
05(全日制)中国古典文献学
 
 
06(全日制)中国现当代文学
 
 
07(全日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8(全日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文献
 
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  
 
01(全日制)英语语言文学
 
 
02(全日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全日制)日语语言文学
 
060200 中国史  
 
01(全日制)历史文献学
 
 
02(全日制)专门史
 
 
03(全日制)中国近现代史
 
 
04(全日制)中国古代史
 
060300 世界史  
 
01(全日制)世界史
 
071200 科学技术史  
 
01(全日制)西方科学技术史
 
 
02(全日制)中国科学技术史
 
 
03(全日制)科学、技术与社会
 
 
04(全日制)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
 
070 社会科学学院 通信地址: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明斋139室)  邮政编码:100084
联系电话:010-62798949
电子邮件:hanf@tsinghua.edu.cn
020100 理论经济学  
 
01(全日制)政治经济学
 
 
02(全日制)经济史
 
 
03(全日制)西方经济学
 
030200 政治学  
 
01(全日制)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2(全日制)国际关系
 
 
03(全日制)比较政治
 
 
04(全日制)国际公共政策
 
 
05(全日制)外交学
 
 
06(全日制)“清华-约翰譯霍普金斯”双硕士项目
“清华-约翰·霍普金斯”双硕士项目,项目招生说明详见:https:// www.sss.tsinghua.edu.cn/info/1022/4987.htm。考生须先按要求
完成项目报名。
030300 社会学  
 
01(全日制)社会学
 
 
02(全日制)应用社会学(科学技术社会学)
 
040200 心理学  
 
01(全日制)基础心理学
 
 
02(全日制)应用心理学
 
040300 体育学  
 
01(全日制)体育人文社会学
 
 
02(全日制)运动人体科学
 
 
03(全日制)体育教育训练学
 
 
04(全日制)民族传统体育学
 
045200 体育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体育管理
 
080 美术学院 电话:010-62798172
电子邮箱:myzb@tsinghua.edu.cn
请务必提前到美术学院官网(http://www.ad.tsinghua.edu.cn)查看相关信息。
130100 艺术学理论  
 
01(全日制)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
 
 
02(全日制)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
 
130400 美术学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1(全日制)绘画创作研究
 
 
02(全日制)雕塑创作研究
 
 
03(全日制)造型基础研究
 
 
04(全日制)摄影研究
 
130500 设计学  
 
01(全日制)染织艺术设计研究
 
 
02(全日制)服装艺术设计研究
 
 
03(全日制)环境设计研究
 
 
04(全日制)陶瓷艺术设计研究
 
 
05(全日制)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06(全日制)信息艺术设计研究
 
 
07(全日制)动画研究
 
 
08(全日制)设计基础研究
 
 
09(全日制)工业设计研究
 
 
10(全日制)展示设计研究
 
 
11(全日制)工艺美术研究
 
12(全日制)清华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智慧互联” 双硕士学位项目  
第一年在清华大学住宿,第二年起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
1305J1 信息艺术设计 交叉学科,报名系统中请选择美术学院。
01(全日制)信息艺术设计研究(交叉学科)-信息技 术 由美术学院、计算机系和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培养,美术学院代管学  籍。项目简介见http://www.ad.tsinghua.edu.cn -招生信息。
02(全日制)信息艺术设计研究(交叉学科)-信息设 计 由美术学院、计算机系和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培养,美术学院代管学  籍。项目简介见http://www.ad.tsinghua.edu.cn -招生信息。
03(全日制)信息艺术设计研究(交叉学科)-信息艺 术 由美术学院、计算机系和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培养,美术学院代管学  籍。项目简介见http://www.ad.tsinghua.edu.cn -招生信息。
135100 艺术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美术-绘画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2(全日制)美术-雕塑
 
 
03(全日制)美术-造型基础
 
 
04(全日制)美术-摄影
 
 
05(全日制)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
 
仅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招生。
 
06(全日制)艺术设计-环境设计
 
 
07(全日制)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
 
 
08(全日制)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仅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招生。
 
09(全日制)艺术设计-信息艺术设计
 
 
10(全日制)艺术设计-动画
 
 
11(全日制)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
 
仅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招生。
 
12(全日制)艺术设计-工业设计
 
 
13(全日制)艺术设计-展示设计
 
 
14(全日制)艺术设计-工艺美术
 
 
15(全日制)艺术设计-设计基础
 
 
16(全日制)科普-科普展览策划与设计
 
项目简介详见http://www.ad.tsinghua.edu.cn-招生信息
 
17(全日制)科普-科普产品设计
 
项目简介详见http://www.ad.tsinghua.edu.cn-招生信息
 
18(全日制)科普-科普视觉传达设计
 
项目简介详见http://www.ad.tsinghua.edu.cn-招生信息
 
19(全日制)科普-科普信息与交互设计
 
项目简介详见http://www.ad.tsinghua.edu.cn-招生信息
096 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咨询电话:010-62781788
105300 公共卫生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公共卫生与健康
 
101 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咨询电话:010-62771089
咨询邮箱:hyyjyk@tsinghua.edu.cn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1(全日制)材料学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01(全日制)化学工程
 
 
02(全日制)应用化学
 
082700 核科学与技术  
 
01(全日制)核能科学与工程
 
 
02(全日制)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03(全日制)核技术及应用
 
 
04(全日制)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环境工程
 
085800 能源动力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能源系统分析
 
 
02(全日制)能源与气候变化经济学
 
103 教育研究院 电话:010-62788281
邮箱:jyyjx@mailoa.tsinghua.edu.cn
040100 教育学  
 
01(全日制)教育学原理
 
 
02(全日制)高等教育学
 
 
03(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04(全日制)教育技术学
 
 
05(全日制)工程教育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400 医学院
咨询电话:
医学院:010-62782493
生物医学工程:010-62773380 临床医学: 010-62797384
公共卫生(在职培养,不招推免生):010-62782835
 
咨询邮箱:
医学院:fangdy@tsinghua.edu.cn
生物医学工程:xingwan@tsinghua.edu.cn
临床医学:postgraduate_scm@mail.tsinghua.edu.cn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01(全日制)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
 
 
02(全日制)生物医学仪器与系统
 
 
03(全日制)医学成像与医学图像处理
 
 
04(全日制)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
 
 
05(全日制)生物芯片与医学系统生物学
 
 
06(全日制)生物医学检测与科学仪器
 
 
07(全日制)“清华-约翰霍普金斯”双硕士项目
第一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第二年在清华大学。第一年按照约翰霍普  金斯大学标准缴纳学费,第二年按照清华大学标准缴纳学费。
085400 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交叉人才培养项目。 住宿安排: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01(全日制)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  
 
02(全日制)生物医学工程
 
085500 机械 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交叉人才培养项目。 住宿安排: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01(全日制)生医机械  
 
02(全日制)力热航医工交叉
 
085800 能源动力 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交叉人才培养项目。 住宿安排: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01(全日制)医学转化影像交叉  
100200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交叉人才培养项目.  住宿安排: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01(全日制)医工交叉
 
105100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
申请人需符合《清华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名要求。不提供校本部住宿。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1(全日制)内科学
限本科为临床医学专业考生报考。
培养和住宿安排:在华信医院或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02(全日制)外科学
限本科为临床医学专业考生报考。
培养和住宿安排:在华信医院或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03(全日制)外科学(神经外科方向)
限本科为临床医学专业考生报考。
培养和住宿安排: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04(全日制)妇产科学
限本科为临床医学专业考生报考。
培养和住宿安排: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05(全日制)耳鼻咽喉科学
限本科为临床医学专业考生报考。
培养和住宿安排: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06(全日制)全科医学
限本科为临床医学专业考生报考。
培养和住宿安排: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07(全日制)神经病学
限本科为临床医学专业考生报考。
培养和住宿安排: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08(全日制)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限本科为临床医学专业考生报考。
培养和住宿安排: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09(全日制)重症医学
限本科为临床医学专业考生报考。
培养和住宿安排: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10(全日制)皮肤病与性病学
限本科为临床医学专业考生报考。
培养和住宿安排: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11(全日制)麻醉学
限本科为临床医学专业或麻醉学专业考生报考。 培养和住宿安排: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12(全日制)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限本科为临床医学专业或医学影像学专业考生报考。 培养和住宿安排: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410 软件学院 咨询电话:010-62771436
咨询邮箱:zonghui@tsinghua.edu.cn
083500 软件工程  
 
01(全日制)软件工程
 
085400 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软件工程(工程)
 
412 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 联系电话:010-62603023
邮箱:wyyyjsb@mail.tsinghua.edu.cn
083900 网络空间安全  
 
01(全日制)网络空间安全
 
 
415 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西主楼4区4层408室(航发院研究生  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4
联系电话:010-62771763
电子邮箱: hfyyjsb@mailoa.tsinghua.edu.cn
082500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1(全日制)推进理论与工程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599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官网https://www.sigs.tsinghua.edu.cn/zsjy/ list.htm
招生咨询电话:0755-26036460/26036120
招生咨询邮箱:zhaosheng@sz.tsinghua.edu.cn
0812J3 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 清华大学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已按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完成备案。
 
01(全日制)数据科学交叉学科
本项目与伯克利加州大学联合培养,全英文授课。报考条件及申请方法  请参见官网https://www.tbsi.edu.cn/,考生需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招
生网及项目官网https://www.tbsi.edu.cn/招生系统完成报名
0830J2 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 清华大学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已按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完成备案。
 
01(全日制)全球环境与新能源
 
本项目为全英文授课。
0831J4 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 清华大学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已按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完成备案。
 
01(全日制)BIO3生命技术
 
 
02(全日制)生物工程与转化医学
 
本项目为全英文授课。
085100 建筑学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未来人居设计
 
085400 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电子与通信工程
 
 
02(全日制)计算机技术
 
 
03(全日制)人工智能
 
 
04(全日制)大数据工程
 
 
05(全日制)互动媒体设计与技术
 
 
06(全日制)生物医学工程
 
 
07(全日制)仪器仪表工程
 
 
08(全日制)智能制造
 
 
09(全日制)海洋技术与工程
 
 
10(全日制)互联网+创新设计
 
 
11(全日制)集成电路与系统
 
085500 机械 专业学位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说明
 
01(全日制)智能制造
 
085600 材料与化工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功能材料与器件
 
 
02(全日制)制药工程
 
085700 资源与环境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环境工程
 
 
02(全日制)海洋技术与工程
 
 
03(全日制)清华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资源与环境双 硕士学位项目
第一年及第三年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第二年在德国汉诺威大  学;语言水平要求满足德国汉诺威大学入学要求。具体报考条件及申请  方法请参见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官网 https://www.sigs.tsinghua.ed
u.cn/zsjy/list.htm
 
04(全日制)清华大学-日本金泽大学资源与环境双硕 士学位项目
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日本金泽大学各一年半学学习时间;语  言水平要求满足日本金泽大学入学要求。具体报考条件及申请方法请参  见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官网 https://www.sigs.tsinghua.edu.cn/
zsjy/list.htm
085800 能源动力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电气工程
 
 
02(全日制)海洋能源工程
 
085900 土木水利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海洋技术与工程
 
 
02(全日制)海洋能源工程
 
120400 公共管理  
 
01(全日制)医院管理
 
125604 物流工程与管理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物流工程与管理
 
 
601 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
全球创新学院报考条件及申请方法参见全球创新学院网站:http:// gix.tsinghua.edu.cn/zs1/index.htm
 
电话:62798832
邮箱:gix@tsinghua.edu.cn
0812J3 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  
 
01(全日制)智慧互联
 
第一年在清华大学住宿,第二年起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

第四轮学科评估,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A+ 前2%(或前2名) B- 30%~40%
A 2%~5% C+ 40%~50%
A- 5%~10% C 50%~60%
B+ 10%~20% C- 60%~70%
B 20%~30%    

第五轮学科评估于2021年启动,预计2022年出评估结果。考研派第一时间为大家发布最新版学科评估结果,请查阅本分类的最新资讯。清华大学1305设计学专业这次在全国的排名中名列B+以上,算是很优秀的专业,清华大学1305设计学属于清华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所以有志报考清华大学1305设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同学,需要更加努力地复习备考,考研派在此祝各位顺利考取清华大学1305设计学专业。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16所,本次参评16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94所。 (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A+
10003      清华大学
10355      中国美术学院
A
10047      中央美术学院
10247      同济大学
A-
10285      苏州大学
10295      江南大学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10335      浙江大学
10532      湖南大学
B+
10012      北京服装学院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255      东华大学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10586      广州美术学院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
10729      西安美术学院
B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10178      鲁迅美术学院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280      上海大学
10286      东南大学
10523      湖北美术学院
10607      广西艺术学院
10610      四川大学
1090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10073      天津美术学院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C+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10152      大连工业大学
10209      吉林艺术学院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10386      福州大学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0590      深圳大学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11535      湖南工业大学
C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10279      上海戏剧学院
10403      南昌大学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10690      云南艺术学院
10709      西安工程大学
C-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10183      吉林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10431      齐鲁工业大学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

第四轮学科评估,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A+ 前2%(或前2名) B- 30%~40%
A 2%~5% C+ 40%~50%
A- 5%~10% C 50%~60%
B+ 10%~20% C- 60%~70%
B 20%~30%    

第五轮学科评估于2021年启动,预计2022年出评估结果。考研派第一时间为大家发布最新版学科评估结果,请查阅本分类的最新资讯。清华大学1304美术学专业这次在全国的排名中名列B+以上,算是很优秀的专业,清华大学1304美术学属于清华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所以有志报考清华大学1304美术学专业研究生的同学,需要更加努力地复习备考,考研派在此祝各位顺利考取清华大学1304美术学专业。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15所,本次参评15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93所。 (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A+
10047      中央美术学院
10355      中国美术学院
A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10729      西安美术学院
A-
10003      清华大学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10280      上海大学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
B+
10050      北京电影学院
10073      天津美术学院
10178      鲁迅美术学院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10523      湖北美术学院
10586      广州美术学院
10607      广西艺术学院
10610      四川大学
B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10635      西南大学
10690      云南艺术学院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10012      北京服装学院
10209      吉林艺术学院
10285      苏州大学
10295      江南大学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C+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10590      深圳大学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1078      广州大学
C
10108      山西大学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10255      东华大学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10386      福州大学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1090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C-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10075      河北大学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10299      江苏大学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10475      河南大学
10673      云南大学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

第四轮学科评估,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A+ 前2%(或前2名) B- 30%~40%
A 2%~5% C+ 40%~50%
A- 5%~10% C 50%~60%
B+ 10%~20% C- 60%~70%
B 20%~30%    

第五轮学科评估于2021年启动,预计2022年出评估结果。考研派第一时间为大家发布最新版学科评估结果,请查阅本分类的最新资讯。清华大学1301艺术学理论专业这次在全国的排名中名列B+以上,算是很优秀的专业,清华大学1301艺术学理论属于清华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所以有志报考清华大学1301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同学,需要更加努力地复习备考,考研派在此祝各位顺利考取清华大学1301艺术学理论专业。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19所,本次参评18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50所。 (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A+
10001      北京大学
10286      东南大学
A-
10003      清华大学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10355      中国美术学院
B+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10047      中央美术学院
10048      中央戏剧学院
10278      上海音乐学院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B
10279      上海戏剧学院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10586      广州美术学院
10610      四川大学
10729      西安美术学院
B-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10050      北京电影学院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14560      哈尔滨音乐学院
C+
10012      北京服装学院
10384      厦门大学
10523      湖北美术学院
10590      深圳大学
10607      广西艺术学院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
C
10177      沈阳音乐学院
10178      鲁迅美术学院
10255      东华大学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10285      苏州大学
10475      河南大学
10673      云南大学
10690      云南艺术学院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

第四轮学科评估,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A+ 前2%(或前2名) B- 30%~40%
A 2%~5% C+ 40%~50%
A- 5%~10% C 50%~60%
B+ 10%~20% C- 60%~70%
B 20%~30%    

第五轮学科评估于2021年启动,预计2022年出评估结果。考研派第一时间为大家发布最新版学科评估结果,请查阅本分类的最新资讯。清华大学1204公共管理专业这次在全国的排名中名列B+以上,算是很优秀的专业,清华大学1204公共管理属于清华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所以有志报考清华大学1204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同学,需要更加努力地复习备考,考研派在此祝各位顺利考取清华大学1204公共管理专业。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43所,本次参评37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143所。 (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A+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10003      清华大学
A
10001      北京大学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10486      武汉大学
10558      中山大学
A-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10246      复旦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610      四川大学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10055      南开大学
10056      天津大学
10145      东北大学
10183      吉林大学
10247      同济大学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10284      南京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10459      郑州大学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730      兰州大学
B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422      山东大学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10530      湘潭大学
10533      中南大学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91020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B-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10140      辽宁大学
10286      东南大学
10294      河海大学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10403      南昌大学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10532      湖南大学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10593      广西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C+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1003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0212      黑龙江大学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10537      湖南农业大学
10559      暨南大学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10673      云南大学
C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10070      天津财经大学
10075      河北大学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10285      苏州大学
10386      福州大学
10410      江西农业大学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10657      贵州大学
10689      云南财经大学
10710      长安大学
11078      广州大学
C-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10216      燕山大学
10224      东北农业大学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10299      江苏大学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10378      安徽财经大学
10475      河南大学
10512      湖北大学
10635      西南大学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10671      贵州财经大学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10758      新疆农业大学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

第四轮学科评估,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A+ 前2%(或前2名) B- 30%~40%
A 2%~5% C+ 40%~50%
A- 5%~10% C 50%~60%
B+ 10%~20% C- 60%~70%
B 20%~30%    

第五轮学科评估于2021年启动,预计2022年出评估结果。考研派第一时间为大家发布最新版学科评估结果,请查阅本分类的最新资讯。清华大学1202工商管理专业这次在全国的排名中名列B+以上,算是很优秀的专业,清华大学1202工商管理属于清华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所以有志报考清华大学1202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同学,需要更加努力地复习备考,考研派在此祝各位顺利考取清华大学1202工商管理专业。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65所,本次参评63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240所。 (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A+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10003      清华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558      中山大学
A
10001      北京大学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0055      南开大学
10246      复旦大学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10284      南京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10183      吉林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10422      山东大学
10486      武汉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532      湖南大学
10610      四川大学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B+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1003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0056      天津大学
10070      天津财经大学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10125      山西财经大学
10140      辽宁大学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247      同济大学
10294      河海大学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10386      福州大学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533      中南大学
10559      暨南大学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1003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10145      东北大学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10255      东华大学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10285      苏州大学
10286      东南大学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10385      华侨大学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10589      海南大学
10673      云南大学
10689      云南财经大学
10730      兰州大学
11287      南京审计大学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B-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10139      内蒙古财经大学
10207      吉林财经大学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1027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10280      上海大学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10378      安徽财经大学
10475      河南大学
1048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10590      深圳大学
10592      广东财经大学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10766      新疆财经大学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10037      北京物资学院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10295      江南大学
10405      东华理工大学
10427      济南大学
10459      郑州大学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10512      湖北大学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10593      广西大学
10635      西南大学
10671      贵州财经大学
10759      石河子大学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1078      广州大学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11417      北京联合大学
11560      西安财经学院
11832      河北经贸大学
C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10069      天津商业大学
1007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10108      山西大学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10216      燕山大学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10293      南京邮电大学
10299      江苏大学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10403      南昌大学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10530      湘潭大学
10560      汕头大学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10710      长安大学
11065      青岛大学
11075      三峡大学
11117      扬州大学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10075      河北大学
10077      河北地质大学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10431      齐鲁工业大学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0554      湖南商学院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10623      西华大学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10741      兰州财经大学
11035      沈阳大学
11535      湖南工业大学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

第四轮学科评估,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A+ 前2%(或前2名) B- 30%~40%
A 2%~5% C+ 40%~50%
A- 5%~10% C 50%~60%
B+ 10%~20% C- 60%~70%
B 20%~30%    

第五轮学科评估于2021年启动,预计2022年出评估结果。考研派第一时间为大家发布最新版学科评估结果,请查阅本分类的最新资讯。清华大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这次在全国的排名中名列B+以上,算是很优秀的专业,清华大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属于清华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所以有志报考清华大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同学,需要更加努力地复习备考,考研派在此祝各位顺利考取清华大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90所,本次参评85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187所。 (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A+
10003      清华大学
10247      同济大学
91002      国防科技大学
A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056      天津大学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A-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10286      东南大学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533      中南大学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10610      四川大学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10145      东北大学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10246      复旦大学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10284      南京大学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10294      河海大学
10386      福州大学
10486      武汉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1003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0055      南开大学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10255      东华大学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10280      上海大学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10299      江苏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10422      山东大学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10532      湖南大学
10558      中山大学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91024      空军工程大学
B-
10001      北京大学
10070      天津财经大学
1007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10183      吉林大学
10216      燕山大学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10403      南昌大学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0559      暨南大学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10037      北京物资学院
10075      河北大学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0356      中国计量大学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10590      深圳大学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11065      青岛大学
C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10108      山西大学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10293      南京邮电大学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10459      郑州大学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10617      重庆邮电大学
1062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10689      云南财经大学
11075      三峡大学
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10125      山西财经大学
10154      辽宁工业大学
10191      吉林建筑大学
10225      东北林业大学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10378      安徽财经大学
10385      华侨大学
10427      济南大学
10430      山东建筑大学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10592      广东财经大学
10622      四川理工学院
10704      西安科技大学
10792      天津城建大学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

第四轮学科评估,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评估等级 专业排名名次
A+ 前2%(或前2名) B- 30%~40%
A 2%~5% C+ 40%~50%
A- 5%~10% C 50%~60%
B+ 10%~20% C- 60%~70%
B 20%~30%    

第五轮学科评估于2021年启动,预计2022年出评估结果。考研派第一时间为大家发布最新版学科评估结果,请查阅本分类的最新资讯。清华大学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这次在全国的排名中名列B+以上,算是很优秀的专业,清华大学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属于清华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所以有志报考清华大学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同学,需要更加努力地复习备考,考研派在此祝各位顺利考取清华大学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20所,本次参评20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52所。 (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A+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10533      中南大学
10704      西安科技大学
B+
10003      清华大学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B-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10145      东北大学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10059      中国民航大学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10555      南华大学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10110      中北大学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10219      黑龙江科技大学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C-
1014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10292      常州大学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10459      郑州大学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添加清华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清华大学考研分数线、清华大学报录比、清华大学考研群、清华大学学姐微信、清华大学考研真题、清华大学专业目录、清华大学排名、清华大学保研、清华大学公众号、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清华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清华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