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哪个好

发布时间:2022-05-10 编辑:高招帮小莉
温州医科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哪个好

温州医科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哪个好,综合对比

温州医科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哪个好?是很多同学和家长在择校时想查询对比的内容,小编在此整理了温州医科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两个学校的基本信息和师资力量和大学排名数据如下,供各位参考,更多温州医科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的招生分数线等数据请添加我们招生客服微信查询。

温州医科大学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33010343
  • 主管部门:浙江省
  • 所在省市:浙江省 - 温州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否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
  • 硕士点数:20 博士点数:12
  • 全国排名:148
  • 创建时间:1912年
  • 占地面积:1900.00(亩)
  • 学生人数:1万~2万人
  • 官方网站:www.wzmc.net/web/
  • 高招网站:zhaosheng.wzmc.edu.cn/
  • 联系电话:0577-86689885
  • 学校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园区中心北路

中国医科大学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21010159
  • 主管部门:辽宁省
  • 所在省市:辽宁省 - 沈阳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否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5
  • 硕士点数:75 博士点数:70
  • 全国排名:133
  • 创建时间:1931年
  • 占地面积:2280.30(亩)
  • 学生人数:2万~3万人
  • 官方网站:www.cmu.edu.cn/
  • 高招网站:www.cmu.edu.cn/zs/
  • 联系电话:024-23263798
  • 学校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77号

温州医科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综述

温州医科大学好还是中国医科大学好

温州医科大学介绍

温州医科大学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改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15年成为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1958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点,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医学技术、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等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护理、公共管理、药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等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位列ESI全国高校综合排名第77名,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3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22%。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7个B类一流学科,10个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2个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百姓满意为宗旨,着力培养有情怀有自信、能做事能创新的优秀医学人才。学校现有27个本科招生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四大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生16576人(不含独立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其中博士研究生135人,硕士研究生2967人,学历教育留学生817人。学校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临床医学类毕业生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一直位居全国前10%。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2017年调查报告显示,我校2016届(毕业后一年)、2014届(毕业后三年)本科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总排名均位居全省本科院校第一。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0000余人(含附属医院),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00余人。学校本部现有专任教师1422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49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62人,博士学位813人。一批优秀教师入选国家“QR”、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特级专家、省“QR”、省高校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眼视光学院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荣誉。获评省重才爱才先进单位。

  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获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5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千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6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5项,中国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先后与28个国家(地区)120多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其中包括20余所世界百强大学,在学生海外交流和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生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合作。现有中美眼视光学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中美护理学本科教育项目、中瑞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2个被列为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示范项目。与波兰卢布林医科大学合作举办我国首个临床医学教育境外办学项目,与泰国东方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合作成立海外孔子学院。入选“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900亩,校舍建筑面积55万多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197万册。学校主办、编辑出版5种学术期刊、1种学术报刊,其中3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学校拥有5所附属医院,其中4所为三级甲等医院,同时在浙江省设有19所非直管附属医院(临床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眼视光医院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2017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全国百强。附属眼视光医院荣登“2017年自然指数排行榜”全国眼科首位。

  学校秉持“仁肃勤朴、求是奋发”的校训,坚持特色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逐渐形成了“以特色学科引领和带动全面发展,以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办学水平,以医疗和产学研一体化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了一条地方高等院校的强校之路。

  学校的发展定位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医学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立足浙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联系电话:0577-86689885,86682000 
学校网址:www.wzmc.edu.cn
邮政编码:325035

中国医科大学介绍

中国医科大学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1932年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接收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合并了原私立辽宁医学院(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3年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建立)。中国医科大学是原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2015年获批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高校。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0万多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部正、副部长10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4位。

  学校现有沈北、和平2个校区,设有32个院、系、部。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0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6个;辽宁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本科专业21个。国家级教学项目有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1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教学团队2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精品教材2本,“十二五”规划教材16本;省级教学项目有示范性专业8个,品牌专业1个,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1个,精品课程4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教学团队12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3个,跨专业实训平台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精品教材8本,“十二五”规划教材4本。有国家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3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4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辽宁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5个,辽宁省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1个,辽宁省工程实验室4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卫生计生委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医疗中心53个。学校现有3所附属综合性医院和2所专科性医院,开放床位11220张,牙科综合治疗椅265张。

  学校在编教职工8065人。全校(含附属医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4.98%,全校教授级727人,副教授级1005人,研究生指导教师1021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58人。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5986人,其中博士生1193人,硕士生(含七年制)4447人,普通本科生9178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1145人。

  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人选1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QR”)青年项目专家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3个;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1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人;在职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9人;辽宁省领军人才4人次,辽宁省优秀专家18人次,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19人,辽宁特聘教授33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专业带头人5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14人,辽宁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10人、千人层次86人。在中华医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常委(常务理事)以上者61人,其中担任主任委员者14人(含候任主任委员和名誉主任委员),担任副主任委员者14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其中副主任委员3人。

  学校总占地面积11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4.13万平方米。图书馆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东北地区中心馆,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馆藏纸质书刊125.4万册,电子资源计21TB;订购中外文全文书刊数据库58种,日文医学文献收藏尤其丰富,为全国日文医学文献中心馆。实验动物部是辽宁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和辽宁省转基因动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学校主办学术期刊15种。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英联合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西班牙、朝鲜、芬兰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地区的90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408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近年来开展了82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37个CMB项目。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学校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弘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按照《中国医科大学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和《中国医科大学“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宏伟蓝图,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开展医学科学研究、提供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传承与创新文化知识为职能,努力朝着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科强校阔步前进。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
联系电话:024-23256666-5059;024-23263798
学校网址:www.cmu.edu.cn
邮政编码:110001

添加温州医科大学招生客服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高招帮”,关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输入【温州医科大学分数线、温州医科大学高招群、温州医科大学排名、温州医科大学招生计划、温州医科大学招生目录、温州医科大学招生办电话、温州医科大学王牌专业】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温州医科大学高考招生信息或资源

温州医科大学高考公众号 高招帮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aozhaobang/nagehao/705644_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