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哪个好一点

发布时间:2022-05-10 编辑:高招帮小莉
南宁师范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哪个好一点

南宁师范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哪个好一点,综合对比

南宁师范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哪个好一点?是很多同学和家长在择校时想查询对比的内容,小编在此整理了南宁师范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两个学校的基本信息和师资力量和大学排名数据如下,供各位参考,更多南宁师范大学与青海师范大学的招生分数线等数据请添加我们招生客服微信查询。

南宁师范大学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45010603
  • 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
  • 所在省市:广西 - 南宁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否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
  • 硕士点数:105 博士点数:
  • 全国排名:406
  • 创建时间:1953年
  • 占地面积:3514.53(亩)
  • 学生人数:2万~3万人
  • 官方网站:www.gxtc.edu.cn/
  • 高招网站:www2.gxtc.edu.cn/zsxxw/
  • 联系电话:0771-3903928
  • 学校地址:明秀校区: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

青海师范大学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63010746
  • 主管部门:青海省
  • 所在省市:青海省 - 西宁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否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
  • 硕士点数:129 博士点数:15
  • 全国排名:503
  • 创建时间:1956年
  • 占地面积:1313.26(亩)
  • 学生人数:1万~2万人
  • 官方网站:www.qhnu.edu.cn/
  • 高招网站:zsb.qhnu.edu.cn/
  • 联系电话:0971-6318787
  • 学校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海湖大道延长段38号

南宁师范大学与青海师范大学综述

南宁师范大学好还是青海师范大学好

南宁师范大学介绍

南宁师范大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师范院校。南宁地处亚热带和北回归线以南,是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西南地区连接出海通道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国家“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这里满城皆绿、四季常青,被誉为“中国绿城”。

南宁师范大学的五合、武鸣、明秀、长岗四个校区就坐落在南宁的绿地青山之间,占地面积共3383.1亩。学校图书馆藏书224.43万册,另有电子图书283.08万册。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学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试点学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组委托的学校,广西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学校,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单位,2019年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军训工作优秀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

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10月的广西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同年12月改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0年7月更名为南宁师范学院,同年9月并入广西民族学院,1961年9月恢复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7月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1978年12月举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1979年2月更名为南宁师范学院;1985年5月改名为广西师范学院;1998年6月,举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2002年12月,创建于1905年的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学校;2015年1月,学校五合校区启用;2018年11月30日,学校通过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2019年8月,学校武鸣校区启用。在6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凝练出“德才并育,知行合一”的校训,培养了13万多名服务基础教育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截至2021年6月,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1048人,硕士研究生2967人,专科生302人。

日臻完备的办学平台。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普通本科专业7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未覆盖的二级学科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拥有应用数学、测绘地理院士工作站2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还有省部级基地中心5个。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被自治区确定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桂台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广西本科教育发展研究院,拥有一批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重点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省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省级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中心。是首批广西特色高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高校、全区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基地、广西幼教师资培训基地、广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研修基地、广西“双师教学”模式培训改革项目试点高校、自治区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广西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自治区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综合类示范基地、广西农业经理人培养培训基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8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34个。

博学求精的师资队伍。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创新人才引育机制,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000余人;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600余人;有博士生导师44人、硕士生导师499人。学校现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称号获得者104人次,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14个。2017年9月,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聘任中国科学院吴培亨院士担任学校名誉校长。此外,学校还积极聘请国内外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校任职或讲学,近五年新聘请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47人,其中院士1人,实现了高层次人才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特色彰显的教学改革。学校具有鲜明的教师教育办学特色,获得一批国家级教学成果: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8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23项。国家级一流/精品课程11门,自治区级一流/精品课程89门,广西普通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3个。3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有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入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0强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2016年以来,获全国、全区各类学科竞赛奖项7605项,其中全国奖项473项,包括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大学生组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选拔赛冠军等。在2017年12月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上,我校3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一等奖,获奖比例、获一等奖比例居全国第一;在第1至11届广西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316项,获奖数和一等奖数均居广西高校第一。2004年以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高位稳定,连续17年获得“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或“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毕业生在相关行业领域成就突出,涌现了众多国家和自治区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等,以及“亚洲女飞人”韦永丽、80后著名作家辛夷坞等一批知名校友。

与时俱进的学术科研。学校近5年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其中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奖励69项,其中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3项、广西科学技术奖二等奖8项。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2020年被武汉大学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以来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转载(摘编)60篇。

锐意拓展的教育开放。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院校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本科教育项目,与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教育项目。分别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台湾地区高校共建泰国语言文化中心、中马华侨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桂台幼教发展中心、桂台少数民族器乐研究中心、桂台社会工作实践交流中心、韩语文化中心等。积极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学校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广西政府东盟国家奖学金”留学生接受单位和“广西华文教育基地”,留学生人数每年持续增加;学校是港澳台地区学生接受单位,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与香港、澳门等地高校合作每年举办“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承办了国际人脑发育暨2017脑科学高峰论坛、2019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遥感监测国际研讨会、2019年东盟文明互鉴与传播沟通国际学术研讨会、2020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第三届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性学术会议。

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学校是团中央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单位,先后12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奖励、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志愿服务组织、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奖项等荣誉。 “红水河”网站2次入选全国高校百佳网站,有校级学生社团56个,其中5个为全区高等学校优秀学生社团。2019年易班优课教学活跃度高校中排行全国第四,全区第一,2020年荣获全国易班优秀工作站。

求真务实的发展目标。进入新时代,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双一流”建设为主线,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着力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着力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水平,着力培育标志学校新形象的文化品牌,着力构建高品质的服务保障体系,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以上数据和内容系2021年8月31日更新)

青海师范大学介绍

青海师范大学简介

  青海师范大学建于1956年。学校已形成具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已成为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教师教育、高原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国家级藏汉双语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院校、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全国汉语言水平测试(HSK)主考单位、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单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入选单位、教育部第二批创新创业示范单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青海省主节点院校、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CALIS青海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教育部“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学校设成人教育学院(职业学院)、民族师范学院2个副厅级建制二级学院,共设18个学院。建有青海省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盐湖学院、班禅研究院、青藏高原文化研究所、青藏高原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所、藏文信息研究中心等24个研究机构(智库)和3所附属中学。现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62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有17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中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3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现有在校学生15000人,现有教职工1207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92人。其中,教授260人,副教授351人,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23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学科团队入选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3人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7人入选青海省优秀专家,7人入选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人入选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才计划,5人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计划领军人才项目。截至目前,学校已培养10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为青海省和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600多项,包括2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专项“973”项目,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计算机键盘和输入编码方法研究》、《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分获2004年、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863”高科技项目“汉藏科技机器翻译系统”填补国内空白。“玛钦藏文平台、字库以及藏汉英电子词典”项目获2008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使我国继续保持在世界藏文信息产业中的主导地位。“祁连山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保护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入科技支撑计划。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活动遗迹研究成果被世界著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选用并作封面报道。

  学校高原体育运动教育训练特色突出,高水平运动队频传佳绩。学校高水平女子篮球队连续13次获得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西北赛区冠军和3次CUBA亚军,获得1次全国大学生超级联赛冠军和2次亚军,获得1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亚军和2次季军,并夺得2010年世界大学生篮球运动会冠军和2017年世界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决赛季军。高水平田径队继李春秀夺得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10公里竞走铜牌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切阳什姐和尹顺金分别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女子20公里竞走银牌和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马拉松赛金牌,实现了青海省体育事业的巨大突破。

  目前,学校有城西校区、城北校区和成都校区等三个校区。城北校区于2016年10月落成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303亩,各项建设总投资20亿元,是体现学科专业特色,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各项设施西部一流的新型大学校园。

  学校现与山东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合作关系。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静宜大学、台湾万能科技大学、美国普渡大学、布鲁姆斯堡大学、蒙大拿大学、犹他谷大学、加州波莫纳理工大学、韩国国立顺天大学、日本铃鹿短期大学、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马六甲技术大学、土耳其伊兹密尔经济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军训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会实践优秀集体”、“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国家体育锻炼达标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青海省模范集体”、“省级精神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学校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尊”的办学理念,以“勤学修德、为人师表”为校训,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以及推动国家、民族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合格公民和创新型应用人才”为办学宗旨,向着建设西部地区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的应用型综合大学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38号青海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971-63076270971-63187870971-6307627(传真)
学校网址:http://www.qhnu.edu.cn/
邮政编码:810008

添加南宁师范大学招生客服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高招帮”,关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输入【南宁师范大学分数线、南宁师范大学高招群、南宁师范大学排名、南宁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南宁师范大学招生目录、南宁师范大学招生办电话、南宁师范大学王牌专业】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宁师范大学高考招生信息或资源

南宁师范大学高考公众号 高招帮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aozhaobang/nagehao/702714_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