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哪个好一点

发布时间:2022-05-10 编辑:高招帮小莉
贵州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哪个好一点

贵州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哪个好一点,综合对比

贵州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哪个好一点?是很多同学和家长在择校时想查询对比的内容,小编在此整理了贵州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两个学校的基本信息和师资力量和大学排名数据如下,供各位参考,更多贵州民族大学与西北民族大学的招生分数线等数据请添加我们招生客服微信查询。

贵州民族大学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52010672
  • 主管部门:贵州省
  • 所在省市:贵州省 - 贵阳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否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2
  • 硕士点数:19 博士点数:
  • 全国排名:477
  • 创建时间:1951年
  • 占地面积:2825.00(亩)
  • 学生人数:1万~2万人
  • 官方网站:www.gzmu.edu.cn/
  • 高招网站:zjc.gzmu.edu.cn/
  • 联系电话:0851-3610412
  • 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

西北民族大学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62010742
  • 主管部门:国家民委
  • 所在省市:甘肃省 - 兰州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否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3
  • 硕士点数:26 博士点数:1
  • 全国排名:397
  • 创建时间:1950年
  • 占地面积:1776.00(亩)
  • 学生人数:2万~3万人
  • 官方网站:www.xbmu.edu.cn/
  • 高招网站:dwzy.xbmu.edu.cn/zsxx/
  • 联系电话:0931-2938300
  • 学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1号

贵州民族大学与西北民族大学综述

贵州民族大学好还是西北民族大学好

贵州民族大学介绍

贵州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花溪校区坐落于山清水秀、被誉为“高原明珠”的风景名胜区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校区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占地面积共2009.8亩、校舍面积共79.6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69人,另有合作办学独立学院本科生16171人。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余万名各级各类人才,为贵州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96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 177 人,副高职称人员55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19人,硕士学位人员822人,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545人。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贵州省省管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高校教学名师等近百人。

学校现有74个普通本科专业,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类别17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 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有4个区域一流学科,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5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区域一流专业,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点,3个区域一流课程群。有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3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贵州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2个2011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产学研基地,1个贵州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6个研究生工作站,2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有2个区域一流师资团队,5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3个贵州省教育厅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学校设有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院、贵州民族艺术研究院、贵州山地旅游与民族经济研究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水书文化研究院、法学研究院、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贵州世居民族文化研究院、民族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茅台镇酒文化研究院和“多彩贵州”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民族文化大数据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喀斯特湿地生态研究中心。另外,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贵州省苗学会、贵州省布依学会、贵州省侗学会、贵州省彝学会、贵州省土家学会、贵州省仡佬学会、贵州省水家学会、贵州回族学会等9个省级民族学会及其研究机构挂靠学校,形成了较强的民族民间文化与民族问题的研究矩阵。近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6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138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82项。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610余篇,其中SCI、EI、SSCI、ISTP等核心期刊论文1873篇,出版专著228部。

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新加坡、荷兰、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和港、台地区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互派留学生、学术交流、合作办学、教师培训和科研合作。现有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哈萨克斯坦、蒙古、泰国、卢旺达、孟加拉国、尼泊尔、塔吉克斯坦、立陶宛、埃及、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缅甸等24个国家留学生近400人。

学校先后5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17次被中宣部、团中央和教育部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先后获全国“三五”、“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学校党委先后3次被评为全省先进党委,学校先后被评为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贵州省文明单位、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贵州省优美校园、贵州省绿色大学。

学校历来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李瑞环等同志先后到校视察。江泽民同志来校视察时,作了“发展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团结”的题词并为我校题写校名;我校50华诞,江泽民同志又作了“努力发展民族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题词;胡锦涛同志任贵州省委书记时与师生在花溪校区共同植下“共青林”。

69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秉承服务贵州,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办学宗旨,已发展成为贵州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科技研发基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智库。当前,全校师生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次党代会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奋力向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目标迈进。

(以上数据截止2019年12月)

西北民族大学介绍

西北民族大学简介

  【历史沿革】西北民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校,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学校肇始于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兰州开办的藏民问题研究班和藏民学校,1950年1月改建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1950年8月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

  【校情总览】学校地处兰州市,建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76亩,其中西北新村校区359亩,榆中校区1417亩;建筑面积735645平方米;图书资料380万余册;博物馆馆藏文物2941余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3亿元,固定资产总额34.35亿元。2015年成为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院校。2016年7月,国家民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协议。2017年被列为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人才培养】学校扎根西北大地办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为国家战略和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始终坚持把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干得好”的专门人才作为使命自觉,已培养各类人才16万余人。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293人,其中本科生24335人,研究生1689人。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教学机构】学校现设有28个教学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舞蹈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口腔医学院、管理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

  【科研机构】设有6个独立建制的科研机构: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格萨尔研究院、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藏文典籍全文数字化研究所。

  【师资队伍】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922人,其中专任教师1251人,正高级职称人员302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55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349人。教师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的专家26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8人,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人选6人,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人选12人;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甘肃省教学名师5人,校级教学名师20人,甘肃省领军人才9人,优秀专家5人,“四个一批”人才5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4人,“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6人,“333”科技人才工程人选10人,青年教师成才奖58人。

  【学科专业】学校是一所优势和特色比较鲜明的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71个本科专业,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资格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资格,形成了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5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现有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7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学、应用数学、法学、民族传统体育学;12个甘肃省重点学科: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兽医学、宗教学、民俗学、格萨尔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美术学。在甘肃省“双一流”建设规划中,民族学为一流学科建设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民族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一流学科建设特色学科。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动物医学生物工程创新团队,3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0个校级创新团队。

  学校建有3个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西北民族问题研究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文献研究基地、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学校是“甘肃省民族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主持单位,成为“一带一路安全问题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建有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实验室;4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技术实验室、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口腔医学实验室、电子材料实验室。同时,建有1个省级工程中心: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民族语言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校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及生物质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校民族信息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

  【科学研究】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165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主持2项、子课题8项,“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7项,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63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38项。学校研发的《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了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实现了我国珍贵历史文献的回归与面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敦煌学与藏学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

  学校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国家级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蒙古文版)。其中《西北民族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学术期刊,民族类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蝉联2-3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国家级民族学类核心期刊,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学报优秀期刊。

  【社会服务】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被国务院授予“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在玉树地震救灾中,藏语言文化学院师生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嘉奖;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批骨干企业;学校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首批非遗保护传承试点单位;连续15年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国际交流】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俄、英、德、加、埃及、马来西亚、蒙古等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关系。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访问、交流和学习,选派教师出国访学、进修和从事科学研究;聘请外国专家来校执教和开展科研合作,曾有2位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6位荣获甘肃省政府“敦煌奖”。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1号
联系电话:0931-2938300,2938301
学校网址:http://www.xbmu.edu.cn/
邮政编码:730030

添加贵州民族大学招生客服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高招帮”,关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输入【贵州民族大学分数线、贵州民族大学高招群、贵州民族大学排名、贵州民族大学招生计划、贵州民族大学招生目录、贵州民族大学招生办电话、贵州民族大学王牌专业】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贵州民族大学高考招生信息或资源

贵州民族大学高考公众号 高招帮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aozhaobang/nagehao/699145_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