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哪个强

发布时间:2022-05-10 编辑:高招帮小莉
北京理工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哪个强

北京理工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哪个强,综合对比

北京理工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哪个强?是很多同学和家长在择校时想查询对比的内容,小编在此整理了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两个学校的基本信息和师资力量和大学排名数据如下,供各位参考,更多北京理工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的招生分数线等数据请添加我们招生客服微信查询。

北京理工大学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11010007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所在省市:北京 - 北京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是;211:是 ;双一流:是
  • 重点学科:16
  • 硕士点数:45 博士点数:31
  • 全国排名:27
  • 创建时间:1940年
  • 占地面积:1063.00(亩)
  • 学生人数:1万~2万人
  • 官方网站:www.bit.edu.cn
  • 高招网站:admission.bit.edu.cn
  • 联系电话:010-68913345
  •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南京理工大学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32010288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所在省市:江苏省 - 南京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是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9
  • 硕士点数:14 博士点数:18
  • 全国排名:41
  • 创建时间:1953年
  • 占地面积:3118.00(亩)
  • 学生人数:3万~4万人
  • 官方网站:www.njust.edu.cn
  • 高招网站:zsb.njust.edu.cn
  • 联系电话:025-84315260
  • 学校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200号

北京理工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综述

北京理工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哪个好,小编为各位整理了以下内容。

北京理工大学介绍

北京理工大学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创立于1940年,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学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在英国QS教育集团公布的2018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学校位居世界第389名、亚洲第76名、中国大陆第17名。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栉风沐雨,北京理工大学伴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历久弥坚。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学校现设有20个专业学院,拥有4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5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工程、材料、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学科先后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科进入全世界前1‰,形成了“强地、扬信、拓天”的学科特色和理工并重、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学校现有教职工3342名,汇聚了21名院士、40名“QR”入选者、34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3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和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9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拥有1个“2011计划”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

  立德树人,北京理工大学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传承文明。学校以“高远的理想、精深的学术、强健的体魄、恬美的心境”为人才培养目标,在建校以来的近30万毕业生中,有李鹏、曾庆红、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12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将军;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等43位院士;有各个行业、各个层面的大批领袖人才和优秀建设者,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255人,其中本科生14612人,硕士研究生8809人,博士研究生3595人,学位留学生1135人;学校累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和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近四年来,学校本科生参加国际、国家、市级各类竞赛35743人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共5690人次,参与学生数及获奖数位居全国前列。在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连续九届共15件作品获“十佳作品”奖,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一。其中,“新型节肢机器人”作为全国高校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的唯一参展作品参加了“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展”。2017年,学生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无人机及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赛事中获冠军。近四年,学校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左右,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8.23%。面向国际,学校已经与6大洲66个国家和地区的240多所高校签订校级合作协议,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以色列理工大学、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等50多所合作院校设立学生交换项目,形成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全球网络。

  矢志创新,北京理工大学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奉献世界科技发展中展现担当。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锐意进取。学校曾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第一台电视发射接收装置、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辆轻型坦克、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第一台20公里远程照相机等,在精确打击、高效毁伤、机动突防、远程压制、军用信息系统与对抗等国防科技领域代表了国家水平,在智能仿生机器人、绿色能源、现代通信、工业过程控制等军民两用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国庆60周年阅兵的30个方阵中,学校参与了22个方阵的装备设计和研制;在“9·3”大阅兵的27个地面装备方队和10个空中飞行方队中,学校参与了17个地面方队和8个空中方队的装备研制工作;在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的45个方(梯)队中,参与了8个作战群、29个方队的装备研制工作;参与数量和深度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等过程中,学校研发的多项技术均有优异表现。“十二五”期间,学校科技投入总量近100亿元,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3项,牵头获奖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15位,在国家科学技术奖专用项目获奖数目方面位列全国高校第3位,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总数、授权国防专利和有效国防专利数均位列全国高校第1位。

  号角激昂,北京理工大学承载着光荣与梦想扬帆起航。“延安根、军工魂”,是镌刻进北京理工大学的红色基因;“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徐特立老院长倡导的“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共同铸就了学校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从1940年,在延安诞生为抗战建国服务,到21世纪的今天,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从露天课堂、吃住窑洞,到现代化校区、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四个服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树立“引领之雄心、育才之恒心、报国之决心”,“一切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一切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出发,一切从奉献伟大祖国出发”,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联系电话:010-68913345;010-68949926
电子邮箱:admission@bit.edu.cn
学校网址:www.bit.edu.cn

南京理工大学介绍

南京理工大学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为王泽山院士颁奖。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现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等15个专业学院,以及钱学森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两个独立学院。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电子与信息、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12个(覆盖38个本科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6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7个;具有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其中工程硕士涵盖27个工程领域;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

  学校坚持以师为本,师资力量雄厚。具有教授任职资格整体审定权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批权。现有教职工3200余人,专任教师19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6人,外国院士3人,“长江学者”18人,“QR”专家20人,“万人计划”专家1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其中召集人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双创计划”“江苏特聘教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300余人。拥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8个、江苏省创新团队24个。学校先后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果丰硕。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立足精英教育,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工程精英,造就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引领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中坚。6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8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13人当选两院院士,许多人成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领导和骨干。近十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2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12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是全国18所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高校之一,也是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时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落户高校;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中,学校以总分全国第一的成绩,成为第七个捧得“挑战杯”的高校。

  学校坚持创新引领,科技优势突出。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在先进发射、高效毁伤、光电信息、远程压制、智能无人平台等国防科技领域代表着国家水平。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0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近十年来,学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79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9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影响日益提升。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等100多所海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学校建有国际联合实验室9个,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5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等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法国梅斯国立工程师学院共建中法工程师学院,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合作建立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白俄罗斯戈梅利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学校聚焦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成立江苏省军民融合研究院,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设立了8个校外研究院,发挥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废弃火炸药再利用、民用爆破、特种超细粉体制备、智能熔敷焊、机器人智能焊接、印鉴真伪自动鉴别系统等技术,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社会各界通过基金会设立了60余项奖教金和奖助学金,支持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不断追求卓越。

  学校办学环境宜人,基础设施一流。校园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占地3118亩。校内曲塘潋滟,佳木葱茏,碧草如茵,景色如画,与中山陵风景区浑然一体,是修身治学的理想园地。校舍建筑总面积1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0亿元,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6亿元;图书馆藏有中外文图书文献250余万册。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学校将大力弘扬优良传统,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以博大的胸襟,宽广的视野,务实的作风,求是的精神,开拓进取,接续奋斗,坚定不移地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阔步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添加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客服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高招帮”,关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输入【北京理工大学分数线、北京理工大学高招群、北京理工大学排名、北京理工大学招生计划、北京理工大学招生目录、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电话、北京理工大学王牌专业】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理工大学高考招生信息或资源

北京理工大学高考公众号 高招帮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aozhaobang/nagehao/695416_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