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学院与常州工学院哪个更好?

发布时间:2022-05-10 编辑:高招帮小莉
苏州城市学院与常州工学院哪个更好?

苏州城市学院与常州工学院哪个更好?,综合对比

苏州城市学院与常州工学院哪个更好??是很多同学和家长在择校时想查询对比的内容,小编在此整理了苏州城市学院和常州工学院两个学校的基本信息和师资力量和大学排名数据如下,供各位参考,更多苏州城市学院与常州工学院的招生分数线等数据请添加我们招生客服微信查询。

苏州城市学院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32013983
  • 主管部门:江苏省
  • 所在省市:江苏省 - 苏州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否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
  • 硕士点数: 博士点数:
  • 全国排名:
  • 创建时间:1999年
  • 占地面积:3118.00(亩)
  • 学生人数:5千~1万人
  • 官方网站:www.sdwz.cn
  • 高招网站:www.sdwz.cn/default.php?mod=c&s=ss34c3f5a
  • 联系电话:0512-66551901
  • 学校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大道1188号

常州工学院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32011055
  • 主管部门:江苏省
  • 所在省市:江苏省 - 常州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否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
  • 硕士点数: 博士点数:
  • 全国排名:544
  • 创建时间:1978年
  • 占地面积:1300.00(亩)
  • 学生人数:1万~2万人
  • 官方网站:www.czu.cn
  • 高招网站:zsw.czu.cn/
  • 联系电话:0519-85210976
  •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666号

苏州城市学院与常州工学院综述

苏州城市学院与常州工学院哪个好,小编为各位整理了以下内容。

苏州城市学院介绍

苏州城市学院(原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变革、大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她是苏州大学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大胆探索和实践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新路径的产物。

学院在1998年12月经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时为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并于2005年获准改办为独立学院。2012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学院在省内独立学院中率先由民办非企业登记为事业法人单位。

学院位于古城苏州,坐拥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夜半潮生看串月”的石湖景区,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尊师重教风气浓郁。学院图书馆是“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的代表作,其巧妙融合“山”“水”概念并深涵造园思想,蜚声海内外。学院注重对学生进行“文者文章、正者道德”的精神引领,使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成为全院上下的一致追求。

学院将改革创新作为事业前进的指导思想,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前提,将多元化人才培养作为坚定不移的中心工作,充分依托苏州大学的优质资源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优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学院在校生1万余人,现设有43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涵盖法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建设标准高,使用效果好;顺应数字化潮流,借力信息化建设,智能化校园建设取得阶段成果,校园管理创新成效显著。

学院努力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学生党建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高;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创造条件,人才培养方案个性化,教育教学精品化;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服务能力、学术科研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通过行为量化考核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大力推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拓宽创新创业视野,创业就业工作同步提升。

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既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教育理念,又着力打造学生的国际化竞争力。学院以国际交流学院为依托,与境内外十余所高校通过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交换生项目以及保送研究生等形式和平台,为学生出国留学铺设“绿色通道”。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学院在教育主管部门视野里具有着示范意义,在兄弟院校办学过程中具有着借鉴价值,在学生家长面临选择时具有着优先地位。立足“十二五”,面向“十三五”,学院上下齐心协力求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正朝着国内一流独立学院的目标而奋发努力。

苏州城市学院介绍

苏州城市学院(Suzhou City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隶属苏州市人民政府管理。
1998年12月经江苏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成立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21年2月2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转设为苏州城市学院的通知。
学院位于苏州国际教育园,校园面积637亩 [8]  ,西傍吴山,北靠“夜半潮生看串月”的国家级风景区石湖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区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色优美,环境怡人,学习氛围浓厚。截至2021年6月,学院拥有4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艺术学等7个学科,全日制本科在籍学生12000余人。 [5] 
中文名苏州城市学院外文名Suzhou City University简    称苏城院(SZCU)创办时间1998年12月办学性质公办高校学校类别综合类学校特色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主管部门江苏省人民政府 [9] 现任领导校长:赵志宏 书记:芮国强本科专业44个校    训文者文章,正者道德校    歌《绽放光荣》地    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大道1188号院校代码13983主要奖项2012、2014高校毕业生先进就业集体知名校友韩雨嘉,刘一,朱美佳,余先知、徐祥丰,俞鹏飞,潘浩天,欧阳子晟
 
历史沿革编辑 播报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1998年12月,经江苏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同时也是中国首个公有民办二级学院。
1999年9月,第一届学生入学。
2005年,按教育部要求成为独立学院。
2007年,投资方变更为苏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2012年,参与宿迁学院联建工作。
2012年8月,由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
2015年,首次进行自有师资队伍建设及聘任。
苏州城市学院
2021年2月2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转设为苏州城市学院的通知。 [7] 
院系专业编辑 播报
系科全称
下属专业
文学与传播系 [5]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广告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社会服务系
劳动与社会保障、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应用心理学
法政系
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城市管理
经济系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商管理系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
外语系
英语、日语
计算机工程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11] 
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与动力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
机电工程系
服装设计与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轨道交通工程系
车辆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艺术系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体育教研室 [10] 
思政教研室
数学教研室

常州工学院介绍

常州工学院简介

  常州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经济发达、文教昌盛、交通便捷、美丽富饶的江南历史名城——常州,其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后更名为常州市职工大学。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2003年,传承常州师范教育百年历史的常州师范专科学校(筹)成建制并入常州工学院。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历经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理工、教育人文、经济管理三大门类协调发展,综合性较强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设有13个二级学院(体育教学部),开设本科专业54个。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5万人。2016年,辽河路新校区一期建设工程竣工,完成从通江路老校区搬迁入驻新校区。学校现有辽河路校区、巫山路校区、会馆浜路继教学院和长江路科技产业园,总占地面积近1300亩。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博士化、国际化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定位,加大“内培外引”力度,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现有在职教职工1119人,其中专任教师75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73人。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333工程”培养人选和省“青蓝工程”培养人选等75人,48名教师受聘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校始终坚守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坚持走“因地而设、受地支持、为地服务”的特色办学之路,加强政产学研结合,努力探索和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体系,致力培养切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通过不断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强化教学基础地位,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6年12月,学校在全省新建本科院校中率先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迄今,学校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本专科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与常州大学、河海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目前,学校是教育部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江苏省2011协同创新计划高校。拥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江苏省特色专业4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5个,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一期工程项目3个,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0个;校企合作“冠名班”20个。

  学校按照“一级学科规划、二级学科建设”的思路,整合优势学科资源,逐步完善了省、校两级学科建设体系,现有“机械工程”和“软件工程”两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和土木工程等4个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平台建设,不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协同创新。获批江苏省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单位;建有江苏省高校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校特种电机研究与应用重点建设实验室和江苏省中小企业新能源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建有微特电机研究与应用实验室等7个常州市重点实验室;拥有常州市社会科学院数据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州市创新创业与改革发展研究中心2个市级社科研究智库,与8家企业共建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建有融研发、生产和实践于一体的常州市科技孵化基地——常州科技产业园,与20家企业共建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并与483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有光机电一体化、模具、数控、动漫、软件开发和设计等10多个校级科研平台,建有常州研究中心、翻译研究所、瞿秋白研究中心、高晓声研究中心、中小企业研究院等人文社科研究机构。

  近五年来,共承担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纵横向科研到账经费达1.5亿元(含产业服务合同收入);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75件;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9项,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0余项;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EI、SCI、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400余篇。

  学校整体优化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方法,着力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制订并实施《常州工学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全面落实《学生课外“阶梯式”实践育人实施方案》,注重通过文娱活动、主题教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育人渠道,全面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建有“奖、助、勤、贷、补、减”立体帮困助学体系,现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贫困学生助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新生奖学金、考研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

  学校招生就业保持良好态势。近年来,新生入学报到率和专业稳定率达到高水平。学校依托企业、行业和校友资源,建立了稳定的省内外毕业生就业基地和就业工作网络,构建了就业长效机制,确保学生就业水平与质量。近5年毕业生当年平均签约率和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学生考研录取率逐年上升。

  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丹麦、加拿大、台湾等境外20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学分互认、合作办学等领域开展教育合作。目前,举办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学前教育等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常年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学分互认、校际交流、海外实习等项目选送学生出国(境)交流和留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入选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项目。学校常年招收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入选“留学江苏”目标学校。

  学校一贯秉承“团结、严谨、求是、创新”的校风和“教会学成、守正有为”的校训,着力培育和凝练富有时代特征、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组织实施UIS工程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好价值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社团文化和网络文化。深入贯彻“让每个人拥有创造力,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为学生全力打造成长成才、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学校常年开展校风建设活动,常年组织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文娱活动,经常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学术科技节、读书节等系列活动。

  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节水型高校”“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省级荣誉,荣获“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等市级荣誉。

  当前,学校正在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新机遇,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制订的“一个目标、三步跨越、四大战略、七项工程”的转型发展路线图,着力推进落实《第二次党代会报告“七大工程”及“党的建设工作”分解落实实施方案》和《大学设置指标体系分解落实实施方案》,守正创新,寻根追梦,向着建成常州理工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新梦想而努力奋斗!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通江南路299号
联系电话:招生就业处联系电话:0519-85209039/8521104318661101965186611019951866110198118661101970中外合作办学联系电话:0519-8521028218661101701延陵学院联系电话:0519-85209039/85211043185513867581866110196518661101995
学校网址:www.czu.cn

添加苏州城市学院招生客服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高招帮”,关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输入【苏州城市学院分数线、苏州城市学院高招群、苏州城市学院排名、苏州城市学院招生计划、苏州城市学院招生目录、苏州城市学院招生办电话、苏州城市学院王牌专业】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苏州城市学院高考招生信息或资源

苏州城市学院高考公众号 高招帮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aozhaobang/nagehao/693264_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