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哪个好

发布时间:2022-05-10 编辑:高招帮小莉
北京建筑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哪个好

北京建筑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哪个好,综合对比

北京建筑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哪个好?是很多同学和家长在择校时想查询对比的内容,小编在此整理了北京建筑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两个学校的基本信息和师资力量和大学排名数据如下,供各位参考,更多北京建筑大学与北京联合大学的招生分数线等数据请添加我们招生客服微信查询。

北京建筑大学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11010016
  • 主管部门:北京市
  • 所在省市:北京 - 北京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否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1
  • 硕士点数:25 博士点数:2
  • 全国排名:282
  • 创建时间:1936年
  • 占地面积:750.00(亩)
  • 学生人数:1万人
  • 官方网站:www.bucea.edu.cn/
  • 高招网站:zsb.bucea.edu.cn/
  • 联系电话:010-68322507
  • 学校地址:北京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北京联合大学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11011417
  • 主管部门:北京市
  • 所在省市:北京 - 北京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否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
  • 硕士点数:20 博士点数:
  • 全国排名:249
  • 创建时间:1978年
  • 占地面积:600.00(亩)
  • 学生人数:2万~3万人
  • 官方网站:www.buu.edu.cn/
  • 高招网站:www.buu.edu.cn/
  • 联系电话:010-64900013
  •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

北京建筑大学与北京联合大学综述

北京建筑大学好还是北京联合大学好

北京建筑大学介绍

北京建筑大学简介

  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

  学校源于1907年清政府成立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1933年更名为北平市市立高级职业学校,1936年增设土木工程科,后历经北京市市立工业学校、北京市建筑专科学校、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发展阶段。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学校1977年恢复本科招生,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高校,1986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2年“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成为博士人才培养单位。2014年获批设立“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5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协议,学校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5月,学校“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获批“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获批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学校有西城和大兴两个校区。西城校区占地12.3万平方米,大兴校区占地50.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48.8万平方米。目前,学校正按照“大兴校区建成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西城校区建成高水平研究生培养、科技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的“两高”布局目标加快推进两校区建设。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52.9万册、电子图书185万册,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52个,与住建部共建中国建筑图书馆,是全国建筑类图书种类最为齐全的高校。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学校现有1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单位,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现有3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自动化。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5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有1个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点,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点和8个工程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点。拥有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与设计。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学科评估中,建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名列第9名,城乡规划学名列第12名,风景园林学名列第15名。

  学校名师荟萃、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010人,其中专任教师657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3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77人,教授107人,博士生导师24人。拥有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QR”入选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北京学者2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杰出人才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才8人,北京市长城学者8人,北京市科技新星8人,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个人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住建部专业指导和评估委员会委员9人,省部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高层次人才、学术创新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80余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北京市教委学术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管理创新团队等各类团队28个。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学校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近年来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一等奖13项。学校是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高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土建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10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另有4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市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95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近五年来,学生在全国和首都高校“挑战杯”、“创青春”等科技文化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4项、省部级以上奖励743项。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培育精英良才。现有各类在校生11842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7717人,硕士研究生2171人,博士研究生20人,成人教育学生1842人,留学生92人,已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多年来,学校遵循“立德树人、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秉承“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训和“爱国奉献坚毅笃行诚信朴实敢为人先”的北建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了6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参与了北京60年来重大城市建设工程,成为国家和首都城市建设系统的骨干力量。校友中涌现出了被称为“当代鲁班”的李瑞环,核工业基地建设的奠基人赵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在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桂生、沈小克、张宇、罗玲、胡越、包琦玮、高士国、杨伯钢,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毕业生全员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4年进入“全国高校就业50强”行列。

  省部级以上学生活动奖励60,000+毕业生95%以上就业率全国高校就业50强490余项

  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7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

  1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

  学校坚持科技兴校,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兴校,不断强化面向需求办学的特色,形成了建筑遗产保护、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及地下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现代城市测绘、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为代表的若干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领域、科研方向和创新团队。学校现有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以及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城市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及人才培养基地等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近年来,我校教师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共13项,2010、2011、2012连续三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近五年,新增各类科技项目20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90余项;科技服务经费连年超过2亿元。学校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建设具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大学科技园,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工作首批试点的2所高校之一。

  学校面向国际,办学形式多样。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战略,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63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获评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首都高校平安校园示范校”、“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北京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提质、转型、升级”的工作方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以首善标准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上层次、上水平,向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建筑特色的高水平、开放式、创新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奋进。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北京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北京联合大学介绍

北京联合大学简介

  北京联合大学是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经、法、教、文、史、理、工、医、管、艺等10个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北京市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

  学校实施“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战略,不断推进内涵式发展,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北京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学校以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20万余名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各行各业,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学校主校区(北四环校区)毗邻奥林匹克中心区,另有7个分散办学的分校区,共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260万册,专任教师近1600人,全日制在校生2万多余人,其中本科生1.9万余人,高职高专生1400多人、研究生400多人、来华留学生1100多人以及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学校还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近5000人。

  学校现设有应用文理学院、师范学院、商务学院、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旅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智慧城市学院、机器人学院、城市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管理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艺术学院、应用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15个学院。

  【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及首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整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专业特色,初步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应用型特色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4个,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5个本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本科专业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专业获批北京市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专业获批北京市属高校首批一流专业。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专业选择空间。

  学校拥有考古学、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中国史、地理学、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9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拥有金融、法律、教育、中医、机械、交通运输、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会计、图书情报、旅游管理等11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类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点12个。其中,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为教育部学位办教育硕士试点领域,经济法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食品科学、特殊教育学、人文地理学和旅游管理学6个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校级重点学科10个,校级重点建设和培育学科21个,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深造空间。

  【和谐共进的教学与科研】

  学校以培养基本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质量工程项目为依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精品教材9种、“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15种、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标志性的北京市级质量工程项目。此外,学校还获得北京市级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0余项,承担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和北京市教委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近40项。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突出应用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坚持科技创新、服务首都建设为宗旨开展科学研究,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国家智慧旅游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级科研平台8个——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京台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生物质废弃物质资源化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智能机械创新设计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和北京市旅游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拥有李德毅、周成虎2个院士工作站及2个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还设有食品科学研究院、台湾研究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37个。2010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及课题1400多项,每年获得科研经费名列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前茅。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和《旅游学刊》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连续7年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刊,《旅游学刊》连续6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4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

  【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北京联合大学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有专任教师近1600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833人,担任新一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行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等职务17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北京市级特聘教授15人、北京市长城学者10人、市级教学名师18人,市级拔尖创新人才13人,市级青年拔尖人才54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92人。有荣获北京市孟二冬式的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师1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8个。目前,学校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等整体结构较为合理,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师资队伍。

  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共19所院校组成的。作为学院路教学共同体理事单位和成员校,我校学生能够跨校际选修其他成员校涉及文学、艺术、体育、医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优质课程,辅修其他成员校类别丰富的专业并获得辅修证书,享用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领略不同的校园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北京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国际化程度全国领先。学校充分利用北京的地缘优势,通过校际访学、名师讲学、客座教授等多途径多形式积极引进境内外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接受国际教育的平台,努力实现国内外优质教育的有效衔接,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系统完善的学生成长机制】

  学校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积极构建系统完善的学生成长成才机制: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试点;试行双学位、第二专业及辅修专业制度、主辅(副)修制、双学位制,转专业制度、校级实验班等,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通道。

  学校以国家级和北京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依托,设立软件工程、金融学、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三个校级实验班,对优秀人才开展针对性、创新性教育。实验班师资配备优良,聘请学校知名教授和知名企业骨干担任双导师,聘请校内外教学名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市级名师授课比例不低于50%。实验班学生享有各项优惠政策:成绩优异者优先享受参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公派出国留学或交流的比例不低于50%;享有环境良好的专用自习教室;享有单独设立的奖学金和技术实践与创业基金等;学校还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实验班的教学建设与改革。

  【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推进国际化是学校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学校着力于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国(境)外学习经历,着力于营造国际化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跨国家跨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在未来世界城市建设中的竞争力。

  学校积极开拓国际及境外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学校与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9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如: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罗汉普敦大学等开展了3+1、4+1项目以及3+1+1硕士合作项目;与美国恩波利亚州立大学开展了在校生交流项目及硕士学位项目;与日本新泻大学、韩国建国大学、首尔市立大学开展了在校生交换项目,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等十几所台湾院校开展“专班”及学期交流项目等。学校注重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2016年获得教育部批复,与俄罗斯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开展轨道交通与信号控制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莫斯科大学合作举办北京中心、俄语等级考试中心、俄语中心,培养俄语复合型人才。参加各类合作交流项目的学生在学费及住宿方面享有不同的优惠政策,学校特别设立学生出国境奖学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项目。在校生参加合作交流项目选派力度逐年加大,目前12%的在校生享有境外学习经历。

  学校积极引进国外合作院校先进教育资源和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和做法,实施教育国际化和教育本土化有效融合,并通过聘请外国教学专家、本土优秀双语教师开展双语或全英语教学,让学生在校内即可接受到先进的国际化教育。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吸引了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每年有超过1500人次来自5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我校就读。在这里学生会感受到洋溢在校园里国际化氛围,感受到来自身边的异域文化。

  学校通过参观互访、论坛、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学术交流,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几年来,学校成功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涉外法律服务论坛、2017开放创新论坛(中日专场)、中美韩国际研讨会、北京国际特殊教育学者讲坛、国际职业教育论坛和地方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并与台北科技大学等多所台湾高校多次联合举办了海峡两岸高等教育(技职)学术研讨会,在海内外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创新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

  学校依托应用型教育办学资源,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专科、本科和硕士贯通培养的职业教育格局。现有移动商务交叉学科和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等2个硕士点的招生资格,29个本科专业承担面向北京市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优秀高职毕业生高职升本的培养任务,9个专科招生专业。“十二五”期间,学校继续争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作为北京市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北京市职业教育等级分级改革的试点单位,我校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创造出一大批标志性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2014年中高本衔接和高职、专升本衔接的研究成果分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知行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实践教学软硬件环境建设,为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学校已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校级实践教学中心13个。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先后与德国SIEMENS公司、美国LC公司、中国中铁、中铁电气化集团、中铁文旅、北京地铁、北京工美集团、太平洋保险公司、全聚德餐饮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专业建设与改造、高新技术应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首旅集团、首都博物馆、北京市档案馆、京城控股集团等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被评为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其中首旅集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评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IBM、金隅集团等多家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奖学金。学校重视实施双证书教育,通过多种政策与制度鼓励学生,参加20多项国内外权威技术等级证书的考试,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学校还积极搭建学科竞赛和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平台,构建院、校、市、国家四层次学科竞赛体系。承办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并扩展到华北五省(市、自治区)暨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教社”杯英语口语大赛等知名竞赛中均获得优异的成绩。学校通过学分奖励等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取得丰硕成果。获得30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项,其中获得“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北京市金奖1项,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3项。学生艺术团获得省部级以上大赛奖项22项,其中管乐团、舞蹈团均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我校是北京市首批获准建设的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院校。近五年来,先后培养了40余名国家级运动健将。我校健美操运动员曾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取得3项冠军,曾5次在教育部举办的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大赛上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在2014年全国健美操冠军赛上获得2项冠军。在2015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获得2项冠军。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活力健康大赛2项冠军。此外,我校学生还在伦敦、里约残奥会上为中国代表团取得3金1银2铜的好成绩。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
联系电话:010-64900013、64900915
学校网址:www.buu.edu.cn
邮政编码:100101

添加北京建筑大学招生客服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高招帮”,关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输入【北京建筑大学分数线、北京建筑大学高招群、北京建筑大学排名、北京建筑大学招生计划、北京建筑大学招生目录、北京建筑大学招生办电话、北京建筑大学王牌专业】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建筑大学高考招生信息或资源

北京建筑大学高考公众号 高招帮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aozhaobang/nagehao/691251_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