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与淮阴师范学院哪个强

发布时间:2022-05-10 编辑:高招帮小莉
常州工学院与淮阴师范学院哪个强

常州工学院与淮阴师范学院哪个强,综合对比

常州工学院与淮阴师范学院哪个强?是很多同学和家长在择校时想查询对比的内容,小编在此整理了常州工学院和淮阴师范学院两个学校的基本信息和师资力量和大学排名数据如下,供各位参考,更多常州工学院与淮阴师范学院的招生分数线等数据请添加我们招生客服微信查询。

常州工学院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32011055
  • 主管部门:江苏省
  • 所在省市:江苏省 - 常州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否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
  • 硕士点数: 博士点数:
  • 全国排名:544
  • 创建时间:1978年
  • 占地面积:1300.00(亩)
  • 学生人数:1万~2万人
  • 官方网站:www.czu.cn
  • 高招网站:zsw.czu.cn/
  • 联系电话:0519-85210976
  •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666号

淮阴师范学院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32010323
  • 主管部门:江苏省
  • 所在省市:江苏省 - 淮安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否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
  • 硕士点数: 博士点数:
  • 全国排名:461
  • 创建时间:1997年
  • 占地面积:2000.00(亩)
  • 学生人数:2万~3万人
  • 官方网站:www.hytc.edu.cn
  • 高招网站:zjc.hytc.edu.cn/
  • 联系电话:0517-83526999
  • 学校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常州工学院与淮阴师范学院综述

常州工学院好还是淮阴师范学院好

常州工学院介绍

常州工学院简介

  常州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经济发达、文教昌盛、交通便捷、美丽富饶的江南历史名城——常州,其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后更名为常州市职工大学。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2003年,传承常州师范教育百年历史的常州师范专科学校(筹)成建制并入常州工学院。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历经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理工、教育人文、经济管理三大门类协调发展,综合性较强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设有13个二级学院(体育教学部),开设本科专业54个。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5万人。2016年,辽河路新校区一期建设工程竣工,完成从通江路老校区搬迁入驻新校区。学校现有辽河路校区、巫山路校区、会馆浜路继教学院和长江路科技产业园,总占地面积近1300亩。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博士化、国际化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定位,加大“内培外引”力度,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现有在职教职工1119人,其中专任教师75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73人。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333工程”培养人选和省“青蓝工程”培养人选等75人,48名教师受聘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校始终坚守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坚持走“因地而设、受地支持、为地服务”的特色办学之路,加强政产学研结合,努力探索和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体系,致力培养切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通过不断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强化教学基础地位,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6年12月,学校在全省新建本科院校中率先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迄今,学校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本专科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与常州大学、河海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目前,学校是教育部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江苏省2011协同创新计划高校。拥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江苏省特色专业4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5个,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一期工程项目3个,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0个;校企合作“冠名班”20个。

  学校按照“一级学科规划、二级学科建设”的思路,整合优势学科资源,逐步完善了省、校两级学科建设体系,现有“机械工程”和“软件工程”两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和土木工程等4个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平台建设,不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协同创新。获批江苏省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单位;建有江苏省高校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校特种电机研究与应用重点建设实验室和江苏省中小企业新能源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建有微特电机研究与应用实验室等7个常州市重点实验室;拥有常州市社会科学院数据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州市创新创业与改革发展研究中心2个市级社科研究智库,与8家企业共建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建有融研发、生产和实践于一体的常州市科技孵化基地——常州科技产业园,与20家企业共建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并与483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有光机电一体化、模具、数控、动漫、软件开发和设计等10多个校级科研平台,建有常州研究中心、翻译研究所、瞿秋白研究中心、高晓声研究中心、中小企业研究院等人文社科研究机构。

  近五年来,共承担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纵横向科研到账经费达1.5亿元(含产业服务合同收入);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75件;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9项,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0余项;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EI、SCI、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400余篇。

  学校整体优化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方法,着力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制订并实施《常州工学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全面落实《学生课外“阶梯式”实践育人实施方案》,注重通过文娱活动、主题教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育人渠道,全面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建有“奖、助、勤、贷、补、减”立体帮困助学体系,现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贫困学生助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新生奖学金、考研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

  学校招生就业保持良好态势。近年来,新生入学报到率和专业稳定率达到高水平。学校依托企业、行业和校友资源,建立了稳定的省内外毕业生就业基地和就业工作网络,构建了就业长效机制,确保学生就业水平与质量。近5年毕业生当年平均签约率和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学生考研录取率逐年上升。

  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丹麦、加拿大、台湾等境外20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学分互认、合作办学等领域开展教育合作。目前,举办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学前教育等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常年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学分互认、校际交流、海外实习等项目选送学生出国(境)交流和留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入选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项目。学校常年招收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入选“留学江苏”目标学校。

  学校一贯秉承“团结、严谨、求是、创新”的校风和“教会学成、守正有为”的校训,着力培育和凝练富有时代特征、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组织实施UIS工程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好价值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社团文化和网络文化。深入贯彻“让每个人拥有创造力,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为学生全力打造成长成才、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学校常年开展校风建设活动,常年组织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文娱活动,经常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学术科技节、读书节等系列活动。

  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节水型高校”“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省级荣誉,荣获“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等市级荣誉。

  当前,学校正在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新机遇,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制订的“一个目标、三步跨越、四大战略、七项工程”的转型发展路线图,着力推进落实《第二次党代会报告“七大工程”及“党的建设工作”分解落实实施方案》和《大学设置指标体系分解落实实施方案》,守正创新,寻根追梦,向着建成常州理工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新梦想而努力奋斗!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通江南路299号
联系电话:招生就业处联系电话:0519-85209039/8521104318661101965186611019951866110198118661101970中外合作办学联系电话:0519-8521028218661101701延陵学院联系电话:0519-85209039/85211043185513867581866110196518661101995
学校网址:www.czu.cn

淮阴师范学院介绍

淮阴师范学院简介

  淮阴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良校风的江苏省属知名高等学府,坐落在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周恩来总理故乡江苏省淮安市。

  在59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历程中,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始终坚持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和应用型人才,毕业生10余万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语言文字示范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目前设有17个二级学院,72个普高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个学科门类。面向1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成教生1万余人。与宁夏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联合培养在校研究生123人。同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30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向境外高校派出交换生与双学位学生600余名,接收韩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留学生276人,接收老挝、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与印度尼西亚等国学历国际生25人。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占地面积近1800亩,校舍面积5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亿元。图书馆藏总量达214.67万册,电子期刊38万册,电子图书134.65万册,博、硕士学位论文461.04万册。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现有教职工153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任教师569人,正高157人,博士337人,同时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教学名师3人,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31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5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8人。有5个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4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16名教师被聘为兄弟院校硕士和博士生导师。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十二五”省高等学校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类)9个,省高等学校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7个,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个,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9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精品立项教材32部,省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22个。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基本功展示、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等国家级竞赛中多次获奖。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考研录取率达12%。2002年通过国家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4年作为省内三所试点评估高校之一,接受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不断提升。学校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7个,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1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11个。近五年,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9项,国家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1项,部省级项目141项。出版专(编)著176部,发表论文3524篇,其中被SCI(E)、EI、CPCI收录691篇,CSSCI刊载425篇,授权专利314件,获部省级科研奖励20项、厅市级497项。《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智力支持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合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建有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质能与酶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低维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检测技术与智能系统重点建设实验室、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31个服务地方特色鲜明的省市级研发平台与基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近五年,承担省市级“产学研”和科技支撑计划和重点研发项目150余项、横向与“四技”服务课题400余项,签订合作协议500余项。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等十几家国家级、省级媒体集中报道了我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迈入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综合性大学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推进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联系电话:0517-83526999
学校网址:www.hytc.edu.cn
邮政编码:223300

添加常州工学院招生客服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高招帮”,关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输入【常州工学院分数线、常州工学院高招群、常州工学院排名、常州工学院招生计划、常州工学院招生目录、常州工学院招生办电话、常州工学院王牌专业】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常州工学院高考招生信息或资源

常州工学院高考公众号 高招帮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aozhaobang/nagehao/690884_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