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Add 上海理工大学
学姐微信为你答疑

在填报志愿选专业时,查询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优势专业有哪些是必须的,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的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信息如下,供各位了解上海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解决上海理工大学什么专业好的问题。
相关推荐: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报录比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上海理工大学招生简章 上海理工大学联系方式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复试 上海理工大学成绩查询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专业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 上海理工大学专业排名 上海理工大学参考书目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经验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问题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真题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外语学院

环境与建筑学院

理学院

社会科学学院

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月,学校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上海市重点学科,3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1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工程学科稳居ESI全球前1%行列;拥有1个上海市Ш类高峰学科,4个上海市I类高原学科,1个学科参与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建设。
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光学工程
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7个):动力机械及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热能工程、光学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 、工程热物理、系统工程
国家国防特色学科(3个):光学、能源、控制
上海市重点学科(8个):系统分析与集成、系统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医疗器械工程、光学工程、印刷出版、制冷与低温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动力机械及工程、经济系统运作与调控、建筑环境工程与节能、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6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机械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6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机械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软件工程、力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新闻传播学
专业学位硕士种类(11个):国际商务硕士、金融硕士、翻译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艺术硕士、工程硕士(含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仪表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工程、物流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食品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18个领域)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66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88人,博士生导师17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69人。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4人(含双聘);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16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两院院士(4人):庄松林、林宗虎、汪应洛、顾敏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陈康民、张忠孝、高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2人):华泽钊、林宗虎
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委员会专家(1人):张忠孝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庄松林、陈康民、王树林、林宗虎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6人):张忠孝、刘平、陈斌、常兆华
全国优秀教师(4人):黄晨、陈大文、高岩、朱坚民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邓红文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3人):邓红文、窦晓鸣
上海市领军人才(4人):徐福缘、杨俊和、张华、杨茉
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6人):刘宝林、宋成利、许键、于安东、董琼、黄影平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热工教学团队(2009年,杨茉)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9月,学校在人才培养平台方面,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以及省部级平台51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市级精品课程44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6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印刷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专业(4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经济管理实验中心 、现代出版印刷实验中心 、能源动力工程实验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传热学、建筑环境学、光学信息技术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沪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
 

学生培养

学校围绕“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定位,致力于培养学生有思想的头脑、国际化的眼光,持续贯彻“对接行业、改造专业、引导就业”的理念,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上海市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试点单位“。 
 
学校在2004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2017年顺利完成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4年-2017年,学生先后获得了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冠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冠军等国内外1000余项赛事的奖项;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2篇。
学校确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建立起全程化、全覆盖的“课堂教学-创新实验-项目训练-企业孵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在国内率先开设创业实验班和创业管理第二专业,同时,作为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首批四家受理点之一,累计培育146个项目,成活率近62.3%,获得了一大批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及全国性大奖,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创业者。学校持续推进专业国际认证、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等,2013年在国内首个以纯本土专业通过德国工科专业权威认证ASIIN认证,学校共有8个专业通过国际认证,5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1个专业通过住建部行业协会专业认证。 
 

合作交流

学校与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电气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分别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原隶属机械工业部的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上海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等共建“机械工业共性技术上海研究院”和“机械工业上海研究生院”;与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共建“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共建“上海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与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长海医院等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建成以“军工三证”为主的军工科研资质体系,光学、能源和控制三个领域被国防科技工业局批准成为国防特色学科。
 
学校是国内最早开办国际合作办学的高校之一,建有中英国际和中德国际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校留学生1000余人、学历留学生500余人。与ASIIN合作成立中欧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国际第三方独立认证机构开展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方法和标准。在电子商务领域,参与联合国有关网上争议解决文件的起草工作。学校大力引入国际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积极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建设国际实验室,与英国精密测量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联合实验室,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共建“中德环境岩土与地质工程研究中心”,与美国Keysight公司共建“上海理工大学—Keysight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共建“超网络研究(中国)中心”,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汉堡大学成立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与莫斯科大学共建太赫兹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德国工业4.0孵化器——弗劳恩霍夫协会IPK、IPA、IKTS研究所推进共建智能制造国际实验室,引进海外院士团队启动大飞机增材制造项目建设,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共建先进制造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中国周边经济研究中心”。学校将优秀历史建筑群改造成沪江国际文化园,成为国际文化交流新地标。

添加上海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上海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上海理工大学报录比、上海理工大学考研群、上海理工大学学姐微信、上海理工大学考研真题、上海理工大学专业目录、上海理工大学排名、上海理工大学保研、上海理工大学公众号、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上海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