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怎么样

Add云南农业大学
学姐微信为你答疑

在填报志愿选专业时,查询云南农业大学怎么样、优势专业有哪些是必须的,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的云南农业大学院校概况信息如下,供各位了解云南农业大学王牌专业和大学排名,解决云南农业大学怎么样的问题。

环境
在云南省排名第五,学校最好的专业是水利水电,接着就是烟草,动医 建工,农科类,跟985 211自然没法比,但是身为农大学子对自己的母校自然是有特别的情感。学校里也有很多特别厉害的老师,有很多在学术方面深有研究的老师呢,只是农大地处边疆,随意发展的慢一些,但是从历年全国排名来看都是在不断进步的。
云南农业大学位于春城昆明,北依龙泉山、东傍盘龙江,毗邻著名风景名胜昆明黑龙潭公园,学校有校本部和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昆明紫外线强,进入秋天的话比较凉爽,冬天其实不冷,但是如果下雨和刮风的话,是极其恐怖的事情,因为我们没有暖气。
云南农业大学分有好几个校区,五华校区接近市区,出校300m有沃尔玛、屈臣氏,采买方便。含两个篮球场,一个室内羽毛球场,两张乒乓球桌。
普洱校区并不是很大,也许还没有某些同学的中学大,但小也有小的好处,人流密集,而且学校的位置很好,离市中心比较近,普洱市是云南省占地面积最大的市,但思茅区并不是很大,学校背后有洗马河公园,城南有梅子湖公园、茶山栈道。

专业
如果学文科类的就别来了,你会哭的。因为我在读,十个读农大文科的,八个哭,另外的两个人中,一个是真正学到东西而且命比较好的,还有一个是专心混的。如果是工科类的,建筑学院、水利水电学院都是相当牛的,文凭很硬,传说工科类很多专业的人,都是还没毕业就被签走了,缺点是,挂科率排全校前列。如果是理科类的,有计算机信息学院等,也是一般。比较强悍的是农科类,但是没关系和学习一般的混的也很一般,这类必须是学习好或者是关系好,才会在实习的时候有好的老师来带,才能接触到农大最牛的科研项目。
工科很一般,跟理工类的学校比简直一般,可以看排名。不过,我们水院都出实干型人才,就是一般都到工地,省建这些的公司去不了,只能去小公司跟着下工地,这就是最普遍的工作了。设计院,大型施工单位是进不去的。建议报土木,水工的好好上数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这几门课,将来考证考研都会考。

住宿
东校区(老校区)的宿舍内部嘛,有老式上下铺床四张,也就是八人间,桌子两张自带八个抽屉,凳子八个,盆架一个不带挂毛巾且只有小盆放得下,柜子两大个;有一个网线接口和手机wlan热点,24小时不间断冷水。周日至周四23:30关门,周五周六24:00关门,可以在外住宿哦!公寓提供上床下桌4或6张,独立卫生间浴室,两个网线接口。
五华校区一二三楼男生宿舍,四五六楼女生宿舍;八人间六人住,宿舍区厕所公用,每层都有。宿舍不配有洗澡间,洗澡费用自付(使用校园卡),大澡堂,单间分开,有浴帘。

吃饭
食堂很好的,学校有将近7个食堂,还不带小吃店,食堂的饭菜的价格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很合理。宿舍的条件除了大一的普通宿舍相对艰苦点,其余的都很适宜。
五华校区附近小吃安利:粤吃粤鹅、开远王姐米线、张记卤面、丰盈院、外婆味道、年轮菜馆、台北牛排,前三家店价格平民单人多人皆宜,后四家适合多人用餐AA下来较划算。沃尔玛后门那边石磨源,酿酿炸洋芋也好吃,门口坐K13或者83到商院路那边,昆百大国际派有一家电影院很便宜,还有雨林小竺,本大叔水晶锅,老滇缅320,不过门口西城时代楼盘也要开业了,那边不远处海源北路丽阳新城是烧烤一条街 ,推荐江湖一盏灯和原老周烧烤总店。

学习
我觉得现在的农大还是很不错的,建工院和水利水电学院绝对算得上国家一流的学院,这两院很严,任何要求的分数一分都少不了,而且绝对没有一点人情分,包括课外学分都不例外,毕业答辩要求是必学在五个问题中答出三个,关系再好的老师也没法给你人情,所以二辩都还能挂上七八个,老师也非常严格,甚至可以说很变态,但是现在懂事回想起来,如果不是这些变态,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这里人英语水平很低,学风就那样,云南人可能没有读研意识,学习也不是很认真,你要知道自己与别省的差距,如果你打算留在你就这里可以来,这里学历要求不高,如果你想留在大城市或者回家,建议你选择一所你省内学院,云南地处边疆,教育落后,就算挂个大学名称还是和内地的学院比不了的,考研才是硬道理。
我们学校有两个时间段可以自主选专业,就是转专业咯。时间分别实在,大二上,和大二下开学的时候,专业申请大概是一周左右时间,申请审核,也是一周左右,之后就是结果公示,公示2-3天。大二上,可以跨专业转,文理大类不得跨,大二下,则是农科与农科之间转,或者更细一点植物生产与植物生产。就是,农科不能转工科,要求,1.各科成绩合格,意思就是,成绩单上,不能有不合格的某项。2.三生,形势,职业规划等,都不能逃。
经管学院大一在五华区,大二搬回本部,五华区特有晚修周天至周四都有晚自习。五华校区有门禁,周一到周四读书期间下午5:00-7:00可以出门,但是要签字。其他时候出去要找班主任批假条。


官方介绍


学校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建址昆明市呈贡县,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迁址昆明北郊黑龙潭,1962年滇南大学、滇西大学并入昆明农林学院,1969年搬迁至大理州宾川县,1970年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0年搬回昆明北郊黑龙潭。198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3年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2009年、2013年、2014年省委省政府依托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分别创办了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2013年,经科技部、教育部审核批准建设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云南农业大学建校七十多年来,一代代农大人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农大精神,情系稼穑、躬耕疆域、励精图治、矢志创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日制在校生22536人,成人教育学生8412人。学校有校本部和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占地面积3803亩,校舍面积62.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786.01万元。校本部图书馆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云南省教育厅农学文献信息中心;拥有各类纸质图书162.66万册,纸质期刊662种,电子期刊3.05万余种,电子图书258.63万种,可使用中外文数据库71个。学校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正致力于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建设。学校现设20个学院,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水利水电、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以及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848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1人,有云南省突出贡献优秀人才17人,享受省政府津贴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0人,省级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高等学校教学名师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5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云南省“云岭学者”人才培养工程5人。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8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类创新团队2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1人。

学校现有7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有农业硕士、兽医硕士、工程硕士、翻译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6个专业学位类别。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招生权。现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5个;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云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49个部省级科研平台;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各1个;学校还建有24个校级研究所(中心)、校内实验农场和实习工厂及227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始终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开学养正,育人为本,因材施教,呕心培育边疆民族人才。办学初期,农业教育家汤惠荪、农学家张海秋、育种学家诸宝楚、植物病理学家段永嘉、烟草学家徐天骝、生物统计学家昝维廉、园艺学家蔡克华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先贤开创了边疆农大办学基业,先人风范激励着一代代学子践行“厚德博学、明理尚农”之校训。办学七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0余万名具有“科学情操、大地情怀、农民情结”的专业人才。其中,水稻育种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归侨邓友成,献身彝区五十年,育成“楚粳”系列水稻品种,推广面积占云南省中海拔地区水稻种植面积50%以上;烟草育种专家、“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李永平,育成“云烟85”和“云烟87”品种,推广面积占2007年全国烟草种植面积的56.7%;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崔秀明,立足边疆苗岭壮乡,成为开创“三七之乡”支柱产业科技领军人;畜牧专家马崇文扎根基层第一线,成为“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功勋人物”;“全国杰出创业女性”李海燕自主创办的昆明华曦牧业集团,成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省市两级龙头企业昆明兴海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梁红,其公司连续5年产值超亿元;昆明轩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明富,创办集生产、物流、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电子商务企业,不到2年就完成1亿元销售。云南省农业高级技术人员80%以上、农业技术推广站(所)负责人80%以上、县乡主管农业的领导80%以上是我校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占30%以上,他们既熟悉少数民族文化、又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孜孜以求,勤奋工作,为增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学校按照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注重内涵发展的要求,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逐步构建了以农科为优势,农、工、经、管、理、文、法、教育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框架;先后两次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形成国家、省、学校三个层面的三级“质量工程”体系,共获准立项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52项、省级200项;建设了课程开发系统、自主学习中心、实验教学中心、教学科研基地以及教学管理五大教学平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32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5-2015年,连续11年评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考评优秀,被教育部评为“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先后承担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欧盟项目、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务院综改办、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3100多项,科研经费达11.7亿元,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科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农业研究(CGIAR)杰出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国际、国家及省部级奖励370余项。审定登记滇撒猪配套系、龙陵黄山羊、武定乌骨鸡、水稻、玉米、甘蔗、蔬菜、花卉、药用植物、牧草等动植物新品种(系)150余个。同时,学校立足云南生物资源优势,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目标和“三农”发展需求,致力于重大科学问题理论创新、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政企商相结合与农科教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机制创新,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其中,朱有勇院士团队的研究论文在《Nature》上作为封面文章全文发表,创建的作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冬季马铃薯无公害超高产技术被省委省政府列为重大科技成果推广,累计推广应用2亿余亩;李铮友教授等率先在国内实现了杂交粳稻“三系”配套,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创造了杂交粳稻单产1108.55千克的世界纪录;曾养志教授等潜心研究西双版纳微型猪近交系35年,繁育28世代,近交系数达99.96%,居国际领先水平;盛军教授团队围绕云南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在生物多酚代谢免疫调节技术、普洱茶和辣木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为一批龙头企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学校坚持走中国特色科教兴农之路,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大力推进校地、校企间深度合作,逐步形成以服务“三农”为主体,多项社会服务工作为支撑点的“一体多点”科技服务新格局,社会服务工作成绩显著。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与昆明、普洱、文山、德宏、迪庆、大理等10余个州(市),与67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多年开展“3+3”校县联合行动,大力扶持当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自2015年,开展姚安县前场镇木署村、南华县沙桥镇新华村“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发挥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优势和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教科推一体化的科技服务新模式。学校连续七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年度社会扶贫先进集体”;2011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先进集体”“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先后与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斯洛文尼亚、泰国等23个国家75所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2012年7月外交部和教育部批准的“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在我校挂牌。2014年获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接收外国留学生院校。与荷兰劳伦斯坦应用技术大学开展“2+2”模式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开展多项科研合作项目,联合培养双学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获教育部批准,与该校合作举办了学校首个本科层次“土木与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与新西兰林肯大学签定了中外合作办学协议;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等开展本科生培养项目。与泰国大学联合培养泰语专业本科生。与日本京都府立大学、鹿儿岛大学等开展学生交流项目。长期承办科技部、农业部、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亚洲专项基金等部委或国际组织委托的援外农业科技国际培训。主持GEF、EU、ADB等资助的20余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常年聘请外专、外教10余名,每年有30多名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院士和专家教授到学校讲学或被聘为客座教授。

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观念,齐抓共管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大力弘扬“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十大“三农”人物、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云南省兴滇人才、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省部级劳模等100余人。有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1人,全国人大常委1人。培养出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大学生、见义勇为英雄大学生杨继斌;全国大学生百名自强之星刘艳华;全国百名优秀大学生胡颖;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马拉松比赛冠军韩桂明;首届全国城市电视台业余主持人大赛最佳主持人刘亚萍;全国新丝路杯模特大赛云南赛区冠军徐靖等优秀大学生。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6年受到团中央表彰,校男子篮球代表队连续多年获云南省高校篮球比赛冠军。学校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云南省德育先进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文明单位和昆明市文明单位称号。

办学70多年来,学校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继往开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之精神,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国际上知名、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添加云南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云南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云南农业大学报录比、云南农业大学考研群、云南农业大学学姐微信、云南农业大学考研真题、云南农业大学专业目录、云南农业大学排名、云南农业大学保研、云南农业大学公众号、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云南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云南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