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介绍: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考研派】为大家提供中国农业科学院介绍: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特别推荐:
中国农业科学院介绍: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6月,隶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文化名城——哈尔滨市,是新中国建立最早的兽医科研单位。现所区占地面积6.96万平方米,近郊还有一个占地153.29万平方米的试验动物基地。新所区计划建设14.56万平方米,占地27.18万平方米,已建成7万平方米。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前身是东北行政委员会家畜防治所,1949年改名为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兽医研究所,1957年划归刚组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定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1965年更为现所名,2006年加挂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编制566人,有离退休职工312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国家级专家1人、部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中华农业英才奖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黑龙江省最高科学技术奖1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岗位人才17人,其中一级4人、二级5人、三级8人,高级职称93人。现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及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及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研究生导师1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00人,硕士研究生268人,目前在读研究生250人。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现由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生物技术研究为核心的非营利科研机构、以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开发为核心的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两大部分组成。
非营利科研机构主要由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流感研究室(含OIE国际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和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禽传染病研究室、猪传染病研究室、大动物传染病研究室、人兽共患病研究室(含农业部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人兽共患病研究室)、动物细菌病研究室(含国家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参考实验室)、实验动物研究室(含国家禽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农业部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黑龙江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验站)、动物疫病诊断及技术服务中心等9个部门组成,国家动物疫病防控生物安全实验室正在建设中。非营利科研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科学发展前沿、以知识创新为本,承担动物传染病防治相关领域全局性、基础性、关键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项目,解决其相关的重大科技问题,带动我国动物疫病防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其成为在国内外有鲜明优势和特色,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国家动物医学知识创新基地。
维科公司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我国重大疫病的防制需求,开发有效、实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标准的动物用生物制品,为动物用产品产业化开发提供配套技术措施,解决GMP生产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制定国际认证的生物制品和化学药品的质量管理标准,促进动物医药产业发展,为相关行业培养或培训高层人才。
2010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牵头组建了以研究开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为核心的哈尔滨动物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建所以来,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323项,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全国科学大会奖6项,国家星火奖1项,国家丰收奖1项,国家科委推广奖2项,省部级奖60项,陈嘉庚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奖2项,神农奖1项;1988年实施新兽药管理条例以来,获新兽药证书28项;获专利29项,其中国家专利金奖1项,有50余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研制出140多种诊断试剂和疫(菌)苗直接应用于动物疫病防制。
在中国工程院开展的我国二十世纪重大工程技术成就的评选活动中,全国动物医学领域被评出的四大成就“马传染性贫血病驴白细胞弱毒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牛瘟绵羊化山羊化弱毒疫苗、牛肺疫兔化弱毒菌苗”均为哈兽研研制。近几年,哈兽研在“非典”攻关、禽流感阻击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回良玉副总理来哈兽研视察时指出,哈兽研在禽流感科技攻关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创造了不愧于时代的业绩。
六十年来,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配合下,经过全所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市和黑龙江省授予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并形成了具有哈兽研特色的“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光荣传统和精神。
目前,全所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拼搏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把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研究机构而努力奋斗!
中国农业科学院介绍: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6月,隶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文化名城——哈尔滨市,是新中国建立最早的兽医科研单位。现所区占地面积6.96万平方米,近郊还有一个占地153.29万平方米的试验动物基地。新所区计划建设14.56万平方米,占地27.18万平方米,已建成7万平方米。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前身是东北行政委员会家畜防治所,1949年改名为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兽医研究所,1957年划归刚组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定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1965年更为现所名,2006年加挂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编制566人,有离退休职工312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国家级专家1人、部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中华农业英才奖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黑龙江省最高科学技术奖1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岗位人才17人,其中一级4人、二级5人、三级8人,高级职称93人。现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及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及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研究生导师1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00人,硕士研究生268人,目前在读研究生250人。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现由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生物技术研究为核心的非营利科研机构、以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开发为核心的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两大部分组成。
非营利科研机构主要由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流感研究室(含OIE国际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和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禽传染病研究室、猪传染病研究室、大动物传染病研究室、人兽共患病研究室(含农业部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人兽共患病研究室)、动物细菌病研究室(含国家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参考实验室)、实验动物研究室(含国家禽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农业部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黑龙江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验站)、动物疫病诊断及技术服务中心等9个部门组成,国家动物疫病防控生物安全实验室正在建设中。非营利科研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科学发展前沿、以知识创新为本,承担动物传染病防治相关领域全局性、基础性、关键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项目,解决其相关的重大科技问题,带动我国动物疫病防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其成为在国内外有鲜明优势和特色,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国家动物医学知识创新基地。
维科公司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我国重大疫病的防制需求,开发有效、实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标准的动物用生物制品,为动物用产品产业化开发提供配套技术措施,解决GMP生产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制定国际认证的生物制品和化学药品的质量管理标准,促进动物医药产业发展,为相关行业培养或培训高层人才。
2010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牵头组建了以研究开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为核心的哈尔滨动物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建所以来,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323项,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全国科学大会奖6项,国家星火奖1项,国家丰收奖1项,国家科委推广奖2项,省部级奖60项,陈嘉庚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奖2项,神农奖1项;1988年实施新兽药管理条例以来,获新兽药证书28项;获专利29项,其中国家专利金奖1项,有50余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研制出140多种诊断试剂和疫(菌)苗直接应用于动物疫病防制。
在中国工程院开展的我国二十世纪重大工程技术成就的评选活动中,全国动物医学领域被评出的四大成就“马传染性贫血病驴白细胞弱毒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牛瘟绵羊化山羊化弱毒疫苗、牛肺疫兔化弱毒菌苗”均为哈兽研研制。近几年,哈兽研在“非典”攻关、禽流感阻击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回良玉副总理来哈兽研视察时指出,哈兽研在禽流感科技攻关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创造了不愧于时代的业绩。
六十年来,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配合下,经过全所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市和黑龙江省授予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并形成了具有哈兽研特色的“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光荣传统和精神。
目前,全所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拼搏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把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研究机构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