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硕导:梁进社

发布时间:2021-11-0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硕导:梁进社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硕导:梁进社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硕导:梁进社 正文

 

  梁进社老师简历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经济地理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单 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电 话:58807454-1532
  E-mail:liangjs@bnu.edu.cn
  梁进社,男,1957年3月生,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地理学系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分别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从事经济地理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负责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重点项目、973项目和多项省部级研究项目。获第5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园丁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金经昌城市规划优秀论文提名奖。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北京市区域经济功能定位及主导产业选择”项目,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主讲课程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高等经济地理学

  曾讲授课程

  经济学基础
  区位理论
  人文地理学

  研究论文

  梁进社,郑蔚,蔡建明. 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的分解——基于投入产出方法.自然资源学报,2007,22(6),853-864.
  梁进社,贺灿飞,张华. 旅行分布的重力模式与交通模型的关系.地理学报,2007,62(8),840-848.
  张华,梁进社.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2007,26(2):14-24.
  楚波,梁进社.基于OPM模型的北京制造业区位因子的影响分析.地理研究,2007,26(4):723-734.
  梁进社.论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规制与利导原则及其应用.城市发展研究, 2006,13(2):53-58.
  郑蔚,梁进社.具有行业和区域特征的中国创新活动模型.经济地理,2006,26(6):922-925.
  梁进社,贺灿飞,张华. 近10年北京经济职能的发展变化.地理学报,2005,60(4),577-586.
  梁进社,楚波. 北京的城市扩展和空间依存发展—基于劳瑞模型的分析.城市规划,2005,29(6),9-14.
  贺灿飞,梁进社,张华. 区域制造业集群的辨识—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地理科学,2005,25(5),521-528.
  张同升,梁进社,宋金平.中国制造业省区间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研究.经济地理,2005,25(3):922-925.
  梁进社. 论节点和走廊模式对中国城镇体系规划的适用性.城市规划,2005,29(4),30-34.
  贺灿飞,梁进社,张华.北京市外资制造企业的区位分析.地理学报, 2005,60(1):121-129.
  张华,梁进社. 北京“基本部分”测算的经验研究——以区位商法和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 经济地理,2004,24(6):816-819.
  楚波,梁进社. 北京市公共汽车票价之调研.城市公共交通,2004, (3):7-9.
  梁进社,张华. 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精度评价系统————以随机抽样为基础的方法.地理研究,2004, 23(1):29-37.
  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城市化.管理世界,2004,8:8-17.
  于良,张华,梁进社. 北京市银行网点分布研究. 经济地理,2003,23(增刊):125-128.
  梁进社,王旻. 城市用地与人口的异速增长和相关经验研究.地理科学, 2002,22(6),521-528.
  梁进社.城市化与国民经济发展之关系的理论分析.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351-354.
  梁进社.为什么社会优先开发“条件好的矿产”——一个来自于Hotelling模式的回答.资源科学,1999,21(6),59-61.
  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异及其变化.地理学报,1999,54(2),97-105.
  梁进社.逆序的Beckmann城镇等级-规模模式及其对位序-规模法则的解释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32-135.
  梁进社.中心地体系的替代性与点轴系统.地理学报,1998,53(增刊),204-211.
  梁进社,孔健.基尼系数和变差系数对区域不平衡性度量的差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3),409-413.
  梁进社.相互依存关系中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资源科学,1998,20(4),1-7.
  梁进社,史培军.一个防灾工程投入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式.自然灾害学报,1998,7(1),16-20.
  Shi Peijun,Lin Hui and Liang Jinshe.Shanghai as a Regional Hub.in Shanghai: Transformation and Modernization under China’s Open Policy, Edited by Y. M. Yeund and Sung Yun-w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6, 529-549.
  李晓西,梁进社,史培军.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变化、成因及协调发展战略.经济研究参考,总第914/915期,第114/115期,1996年7月25日,2-13.
  陈志理,梁进社.我国省区内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值得重视.决策参考,国务院研究室,总326号,1995年30号,1995年11月20日.
  杨吾扬,梁进社.论我国区域开发的理论模式.地理研究,1994,13(3), 1-13.
  梁进社.行业空间配置的线性对偶模式.地理学报,1994,49(3),128-138.
  杨吾扬,梁进社.论中国的十大经济区.经济地理,1992,12(3),14-20.
  梁进社.在一般均衡框架内建立冯.杜能模式.自然灾害环境变化与地理研究,赵济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
  Yang Wuyang,Liang Jingshe.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Location Superiority.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1990,1(2).
  杨吾扬,梁进社.地域分工与区位优势.地理学报,1987,42(3),201-210.
  朱德威,梁进社.大宗物资供销区位的定量分析.地理学报,1986,41(4),350-359.
  杨吾扬,梁进社.关于吸引范围及其模式与划分方法.地理学报,1985,40(3),97-108.

  科研项目

  空间组织与效率的基础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要参加人,2007-2010。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资源环境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要参加人,2006-2009。
  产业依存关系中的北京“基本部分”及其时空演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 2003-2005。
  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研究,北京市委研究室项目,负责人,2004.8-2004.12。
  从产业关联看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北京市统计局项目,负责人,2004.8-2004.12。
  中国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体系建设研究方案,主持单位为我校土地科学中心,主持人为土地科学中心主任马克伟教授,国土资源部重点项目,本人是统计汇总与模型研究负责人,2001-2002。
  房价与地价关系调查,主持人为土地科学中心主任马克伟教授,本人是副主持人,国土资源部重点项目,2001-200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校负责一个专题,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负责人为史培军教授,本人是一个三级课题的负责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力学模型,1998-2002。
  海岸带综合管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国家海洋局主持,我系负责一个三级项目,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经济分析,程连生教授为负责人,本人是主要参加人,1997-1998。
  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个专题的负责人,1994-1996。
  陕西省优势产业的筛选及其发展对策,陕西省政府项目,技术负责人,1994-1995。

  教材专著

  [译]梁进社,李平,王大伟.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参与编著《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全球生态安全响应机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本书曾获2001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人).

  主要奖励

  金经昌城市规划优秀论文提名奖,2006。
  第5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园丁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颁发,1997年11月。
  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北京市区域经济功能定位及主导产业选择”项目,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
  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本书获2001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人)。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师范大学报录比、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群、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北京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北京师范大学排名、北京师范大学保研、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北京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beijingshifandaxue/daoshi_50996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