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陈兴良

发布时间:2018-08-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陈兴良

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陈兴良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陈兴良 正文



►教育背景
1981年1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84年12月获法学硕士学位,1988年5月获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4年至199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先后任助教(1985年)、讲师(1987年)、副教授(1989年)、教授(1993年)/博士生导师(1994年)。1998年至今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刑法哲学、刑法教义学、判例刑法学


►研究成果
代表作
1.《正当防卫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版2.《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3.《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1997年修订版,2000年修订第2版,2004年修订第3版4.《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1998年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版5.《刑法疏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6.《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006年第2版7.《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2003年修订版8.《刑法适用总论》(上、下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9.《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10.《规范刑法学》(上、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11.《刑法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2.《刑事法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3.《口授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4.《判例刑法学》(上、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5.《教义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学术思想
陈兴良教授的主要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一是刑法哲学研究,二是规范刑法学研究,三是判例刑法学研究。前者的贡献在于提升刑法学的学术品味,后二者的作用在于指导刑事司法实践。
专著(17部)
《教义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判例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刑法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五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刑事法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口授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规范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刑法总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2版《刑法适用总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刑法疏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第2版(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版《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一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3版《遗传与犯罪》,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正当防卫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
论文(316篇)
1.《中国社会科学》(2篇)主观恶性论,《中国社会科学》1992/02罪刑关系论(与邱兴隆合著),《中国社会科学》1987/042.《法学研究》(29篇)刑法知识的教义学化,《法学研究》2011/06构成要件:犯罪论体系核心概念的反拨与再造,《法学研究》2011/02犯罪论体系的位阶性研究,《法学研究》2010/04走向学派之争的刑法学,《法学研究》2010/01客观归责的体系性地位,《法学研究》2009/06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刑法学的反思性检讨,《法学研究》2008/06犯罪范围的合理定义,《法学研究》2008/03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价值论与方法论的双重清理,《法学研究》2007/05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法学研究》2006/02刑法教义学方法论,《法学研究》2005/02目的犯的法理探究,《法学研究》2004/03社会危害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法学研究》2000/01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刑罚结构调整,《法学研究》1998/06刑法公正论,《法学研究》1997/03罪刑法定的当代命运,《法学研究》1996/02刑法的价值构造,《法学研究》1995/06刑法的人性基础,《法学研究》1994/04论人身危险性及其刑法意义,《法学研究》1993/02论刑法哲学的价值内容和范畴体系,《法学研究》1992/02论主观恶性中的规范评价,《法学研究》1991/06资格刑比较研究,《法学研究》1990/06论共同犯罪立法与司法的完善,《法学研究》1989/06刑法学体系的反思与重构(与邱兴隆合著),《法学研究》1988/05经济犯罪的立法对策(与赵国强合著),《法学研究》1988/02论我国刑法中的共同正犯,《法学研究》1987/04论身份在定罪量刑中的意义,《法学研究》1986/06论我国刑法中的情节加重犯,《法学研究》1985/04论我国刑法中的片面共犯,《法学研究》1985/01论教唆犯的未遂,《法学研究》1984/023.《中国法学》(16篇)刑法的明确性问题:以《刑法》第225条第4项为例的分析,《中国法学》2011/04形式解释论的再宣示,《中国法学》2010/04行为论的正本清源——一个学术史的考察,《中国法学》2009/05期待可能性的体系性地位——以罪责构造的变动为线索的考察,《中国法学》2008/05违法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中国法学》2007/03社会危害性理论: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中国法学》2006/04违法性认识研究,《中国法学》2005/04一般预防的观念转变,《中国法学》2000/05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犯罪学研究,《中国法学》1999/06论证券犯罪及其刑法调控(与陈正云、张旭合著),《中国法学》1994/04挑战与机遇:面对市场经济的刑法学研究(与高铭暄合著),《中国法学》1993/06转化犯与包容犯:两种立法例之比较,《中国法学》1993/04九十年代刑法学的理论走向(与马克昌、杨敦先合著),《中国法学》1992/05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关系,《中国法学》1992/04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经济犯罪(与杨敦先合著),《中国法学》1990/02论我国刑法的发展完善——关于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思考,《中国法学》1989/034.《中外法学》(12篇)犯罪构成论:从四要件到三阶层---一个学术史的考察,《中外法学》2010/01利用柜员机故障恶意取款行为之定性研究,《中外法学》2009/01中国死刑的当代命运,《中外法学》2005/05“无行为则无犯罪”——为一条刑法格言辩护,《中外法学》1999/05刑法修改的双重使命:价值转换与体例调整,《中外法学》1997/01金融诈欺的法理分析,《中外法学》1996/03论刑罚权及其限制,《中外法学》1994/01经济领域中失范行为的评判及其法律抗制(与刘华合著),《中外法学》1993/03刑法哲学研究论纲,《中外法学》1992/03死刑存废与人权保障(与杨敦先合著),《中外法学》1991/06论主观恶性中的心理事实,《中外法学》1991/01呼唤法学研究的主体意识,《中外法学》1989/025.《政法论坛》(7篇)违法性论的重塑--一个学术史的考察,《政法论坛》2011/05刑法知识的去苏俄化,《政法论坛》2006/05辩护人妨害作证罪之引诱行为的研究——从张耀喜案切入,《政法论坛》2004/05未完成罪研究,《政法论坛》2000/03故意责任论,《政法论坛》1999/05经济犯罪的防治对策(与曲新久合著),《政法论坛》1992/04受贿罪构成新探(与王作富合著),《政法论坛》1991/016.《法律科学》(16篇)法条竞合的学术演进--一个学术史的考察,《法律科学》2011/4刑法学:向死而生,《法律科学》2010/01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法律科学》2006/03罪刑法定司法化研究,《法律科学》2005/04奸淫幼女构成犯罪应以明知为前提——为一个司法解释辩护,《法律科学》2003/06部门法理学之提倡,《法律科学》2003/05限权与分权: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警察权,《法律科学》2002/01犯罪概念的形式化与实质化辨正,《法律科学》1999/06法的解释与解释的法,《法律科学》1997/04罪刑均衡的价值蕴涵,《法律科学》1996/04腐败的成因及其抗制,《法律科学》1995/06论量刑情节(与莫开勤合著),《法律科学》1995/02论意志自由及其刑法意义,《法律科学》1993/05论客观危害中的行为事实,《法律科学》1992/06论共同犯罪的因果关系,《法律科学》1991/06论我国刑法中的连累犯,《法律科学》1989/017.《法学》(31篇)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之界分--兼对“两个当场”观点的质疑,《法学》2011/02罪刑法定原则的本土转换,《法学》2010/01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一个学说史的考察,《法学》2009/07婚内强奸犯罪化:能与不能——一种法解释学的分析,《法学》2006/02“应当知道”的刑法界说,《法学》2005/07论犯罪构成要件的位阶关系,《法学》2005/04为辩护权辩护——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辩护权,《法学》2004/01司法解释功过之议,《法学》2003/08死刑存废之应然与实然,《法学》2003/04入罪与出罪:罪刑法定司法化的双重考察,《法学》2002/12关于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理性思考,《法学》2002/08劳动教养:根据国际人权公约之分析,《法学》2001/10劳动教养之权力归属分析,《法学》2001/05相似与区别:刑法用语的解释学分析,《法学》2000/05论无过当之防卫,《法学》1998/06刑法司法解释的限度——兼论司法法之存在及其合理性(与周光权合著),《法学》1997/03刑法价值序说,《法学》1996/10金融犯罪的特征及立法完善,《法学》1996/01法律解释的基本理念,《法学》1995/05证券犯罪的立法构想,《法学》1994/02刑法改革的基本思路,《法学》1993/04晚近刑事立法中的共同犯罪现象及其评释,《法学》1993/01我国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的反思,《法学》1992/07对两个刑法司法解释的理论探究——兼论法条的从重选择,《法学》1991/10建立受贿罪罪名体系的构想(与王玉珏合著),《法学》1991/06关于设立非法竞争罪的建议,《法学》1990/02对经济犯罪疑案的反思,《法学》1989/06修改刑法与关系法规的处理(与青峰合著),《法学》1989/03数额与共同经济犯罪,《法学》1988/12从犯如何比照主犯处罚之我见,《法学》1988/10试析诈骗保险金的犯罪,《法学》1987/028.《现代法学》及改版前的《法学季刊》(10篇)从罪数论到竞合论——一个学术史的考察,《现代法学》2011/03四要件犯罪构成的结构性缺失及其颠覆——从正当行为切入的学术史考察,《现代法学》2009/06共同犯罪论,《现代法学》2001/03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现代法学》1999/05法律多元:理念、价值及其当代意义──尤其从刑事角度的思考(与周光权合著),《现代法学》1996/06刑法谦抑的价值蕴含,《现代法学》1996/03禁止重复评价研究,《现代法学》1994/01群体犯罪学初探,《现代法学》1990/01经济犯罪学初探,《现代法学》1989/01论共同犯罪与一罪数罪,《法学季刊》1987/049.《法商研究》及改版前的《中南政法学院学报》(8篇)“风险刑法”与刑法风险:双重视角的考察,《法商研究》2011/04刑法竞合论,《法商研究》2006/02不以骗取税款为目的的虚开发票行为之定性研究—非法定目的犯的一种个案研究,《法商研究》2004/03犯罪构成:法与理之间的对应与紧张关系,《法商研究》2003/03正当化事由研究,《法商研究》2000/03一般预防论,《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3/02刑罚目的二元论,《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1/02论我国刑法中的刑罚执行,《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9/0410.《法制与社会发展》(7篇)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事实与理念之展开,《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02间接正犯:以中国的立法与司法为视角,《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05论犯罪的对合关系,《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04犯罪构成的体系性思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03犯罪不作为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05刑法机能二元论,《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04犯罪价值论,《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0611.《法学家》及改版前的《法律学习与研究》(13篇)客观未遂论的滥觞--一个学术史的考察,《法学家》2011/04四要件:没有构成要件的犯罪构成,《法学家》2010/01刑罚改革论纲,《法学家》2006/01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刑法,《法律学习与研究》1997/03侵占罪与贪污罪之比较,《法律学习与研究》1996/04克拉玛依“12?8”特大火灾案代理词(与赵秉志、邓又天、赵长青合著),《法律学习与研究》1995/06关于贿赂的比较研究,《法律学习与研究》1993/Z1经济活动中罪与非罪界限的法律思考,《法律学习与研究》1992/05论出版活动中犯罪的司法与立法问题,《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04共同犯罪人分类的比较研究,《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03浅论经济违法,《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03关于司法机关等三个问题的简答,《法律学习与研究》1986/03试析我国刑法中的法条竞合,《法律学习与研究》1986/0312.《法学杂志》(12篇)宽严相济政策与刑罚规制,《法学杂志》2006/04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下),《法学杂志》2006/02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上),《法学杂志》2006/01死刑限制论的一个切入——以故意杀人罪为线索的展开(与葛向伟合著),《法学杂志》2005/05故意杀人后取财行为之定性研究——计永欣案分析,《法学杂志》2004/05走向理性思辨的犯罪学──读《预防犯罪学导论》,《法学杂志》1995/04犯罪概念之比较及其意义(与李贵方合著),《法学杂志》1993/01论醉酒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与王晨合著),《法学杂志》1992/01论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及其两者关系,《法学杂志》1991/04论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法学杂志》1989/06我国刑法中的法条竞合及适用,《法学杂志》1986/06论我国刑法中的间接正犯,《法学杂志》1984/0113.《法学评论》(5篇)非家庭成员间遗弃行为之定性研究——王益民等遗弃案之分析,《法学评论》2005/04过失责任论,《法学评论》2000/02论法人共同犯罪,《法学评论》1991/06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犯罪原因(与王作富合著),《法学评论》1990/04论经济犯罪的内在结构(与赵国强合著),《法学评论》1989/0614.《当代法学》(4篇)面向21世纪的刑事司法理念,《当代法学》2005/03被害人有过错的故意杀人罪的死刑裁量研究——从被害与加害的关系切入,《当代法学》2004/02行为科学视野中的刑法学,《当代法学》1993/04晚近刑事立法中的法条竞合现象及其评释,《当代法学》1992/0115.《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及改版前的《华东政法学院学报》(6篇)人格刑法学:以犯罪论体系为视角的分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06独立而中立:刑事法治视野中的审判权,《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06转型与变革:刑法学的一种知识论考察,《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03合法贷款后采用欺诈手段拒不还贷行为之定性研究——从吴晓丽案切入,《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03刑罚目的新论,《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03罪刑法定的司法适用,《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8/0116.《政治与法律》(7篇)犯罪客体的去魅——一个学术史的考察,《政治与法律》2009/12刑法修改中的若干主要问题,《政治与法律》1997/01罪刑均衡的理论建构,《政治与法律》1996/04刑罚存在论,《政治与法律》1995/04刑事干预的理论基础,《政治与法律》1995/02科学性与人文性──刑法学研究的价值目标,《政治与法律》1995/01回扣对策论(与黄振中合著),《政治与法律》1993/0217.《环球法律评论》(2篇)主体的消解---一个学术史的考察,《环球法律评论》2011/01刑法机能的话语转换——刑法目的论的一种探讨路径,《环球法律评论》2008/01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罪量要素——立足于中国刑法的探讨,《环球法律评论》2003/0318.《清华法学》(3篇)不能犯与未遂犯--一个比较法的分析,《清华法学》2011/04从刑事责任理论到责任主义——一个学术史的考察,《清华法学》2009/02构成要件的理论考察,《清华法学》2008/0119、《比较法研究》(2篇)构成要件论:从贝林到特拉伊宁,《比较法研究》2011/04基因的奴隶——龙勃罗梭论,《比较法研究》1994/0120.《北大法律评论》(4篇)关于死刑的通信,《北大法律评论》2005/01受雇佣为他人运输毒品犯罪的死刑裁量研究——死囚来信引发的思考,《北大法律评论》2005/01犯罪:规范与事实的双重视角及其分野,《北大法律评论》2000/02超越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忠诚理论——对刑法正当根据的追问(与周光权合著),《北大法律评论》1998/0121.《刑事法评论》(18篇)走向共犯的教义学——一个学术史的考察,《刑事法评论》第2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老而弥新:储槐植教授学术印象,《刑事法评论》第2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共同正犯:承继性与重合性——高海明绑架、郭永杭非法拘禁案的法理分析,《刑事法评论》第2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正当防卫的制度变迁:从1979年刑法到1997年刑法——以个案为线索的分析,《刑事法评论》第1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对68起无罪案件的实证分析,《刑事法评论》第1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怀念振想教授--《公务犯罪研究综述》序,《刑事法评论》第16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判例教学法:以法系为背景的研究,《刑事法评论》第1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劳动教养制度:一个文本的研究,《刑事法评论》第10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刑法的宪政基础,《刑事法评论》第1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我所认识的邱兴隆:其人其书与其事---《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代序,《刑事法评论》第8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法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考察--尤其以刑法学为视角,《刑事法评论》第7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刑事法治的理念建构,《刑事法评论》第6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理念、规范、体制之考察,《刑事法评论》第5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一个刑法学人的心路历程,《刑事法评论》第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论不作为犯罪之作为义务,《刑事法评论》第3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困惑中的超越与超越中的困惑——从价值观念角度和立法技术层面的思考(与周光权合著),《刑事法评论》第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版历史的误读与逻辑的误导——评共同犯罪的修订,《刑事法评论》第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版从政治刑法到市民刑法——二元社会建构中的刑法修改,《刑事法评论》第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版22.《刑事法判解》(7篇)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罪之定性--韩正连故意杀人案,《刑事法判解》第1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非法占有贷款目的之认定研究,《刑事法判解》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正确对待口供,《刑事法判解》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重大责任事故罪研究,《刑事法判解》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受贿罪研究,《刑事法判解》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侵占罪研究,《刑事法判解》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盗窃罪研究,《刑事法判解》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23.《河北法学》(4篇)拘禁他人并向其勒索财物行为之定性研究——杨保营案的分析,《河北法学》2005/03罪犯处遇的法理分析,《河北法学》1997/01论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不特定性(与黄振中合著),《河北法学》1992/05论胁从犯的认定,《河北法学》1989/0224.《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7篇)作为义务:从形式的义务论到实质的义务论,《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03故意毁坏财物行为之定性研究——以朱建勇案和孙静案为线索的分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01当代中国的刑法理念,《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03组织男性从事同性性交易行为之定性研究——对李宁案的分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01罪刑均衡的司法体认,《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7/02刑种设置的法理分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6/04犯罪认定论,《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4/0125.《中国审判》(7篇)挂失并取走自己账户下他人款项构成盗窃罪,《中国审判》2010/05受贿罪的未遂与既遂之区分,《中国审判》2010/02在ATM机上存假币取真币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中国审判》2009/06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界分,《中国审判》2008/10抢劫性勒索行为的性质如何认定,《中国审判》2008/01始于综述的刑法学术之路——师从高铭暄教授研究刑法的个人经历,《中国审判》2007/09绑架罪的本质是什么,《中国审判》2007/0526.《人民检察》(12篇)类型性的思考与个别性的思考——刑法方法论之三,《人民检察》2010/01体系性的思考与问题性的思考——刑法方法论之二,《人民检察》2009/23立法论的思考与司法论的思考——刑法方法论之一,《人民检察》2009/21部门负责人以单位名义走私并截留部分货款应如何处理,《人民检察》2008/19刑罚结构亟待调整:限制死刑加重生刑,《人民检察》2007/19虚构产品名称高价销售牟利如何处理,《人民检察》2005/23法系与推理,《人民检察》2005/07法治国的刑法文化——21世纪刑法学研究展望,《人民检察》1999/11诉讼结构的重塑与司法体制的改革,《人民检察》1999/01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之探讨,《人民检察》1996/05侵占、损毁公司技术资料行为之定性,《人民检察》1995/12科学性与人文性──刑法学研究的价值目标,《人民检察》1995/0527.《华东刑事司法评论》(3篇)盗取空白现金支票伪造后使用行为的定性研究——周大伟案分析,《华东刑事司法评论》2006/00刘涌案改判的法律思考,《华东刑事司法评论》2004/01宪政视野中的刑法,《华东刑事司法评论》2002/0228.《浙江社会科学》(3篇)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考察:以刘涌案和佘祥林案为标本,《浙江社会科学》2006/06教唆或者帮助他人自杀行为之定性研究——邵建国案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4/06刑事责任能力研究,《浙江社会科学》1999/0629.《中国刑事法杂志》(3篇)民权刑法研究的新突破——评《民权刑法论》,《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03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及其理论基础,《中国刑事法杂志》1997/05罪刑均衡的立法确认,《中国刑事法杂志》1996/0530.《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4篇)新刑法之罪名分析,《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04罪刑均衡的中国命运,《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06立法理念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01刑事矫正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0231.《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篇)严打利弊之议,《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5单位犯罪--以规范为视角的分析,《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1定罪之研究,《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132.《政法学刊》(3篇)财产刑的比较研究,《政法学刊》1991/02论发放高利贷罪及其刑事责任,《政法学刊》1990/02论胁从犯的处罚,《政法学刊》1989/0133.《中国律师》(10篇)前后左右看死刑——《刑法》理论与实践“四人谈”精选(下),《中国律师》2003/12前后左右看死刑——《刑法》理论与实践“四人谈”精选(中),《中国律师》2003/11前后左右看死刑——《刑法》理论与实践“四人谈”精选(上),《中国律师》2003/10错判还是错放:从实体正义到程序正义的正义选择──刑事法治视野中的犯罪问题(下),《中国律师》2001/08错判还是错放:从实体正义到程序正义的正义选择──刑事法治视野中的犯罪问题(中),《中国律师》2001/07错判还是错放:从实体正义到程序正义的正义选择——刑事法治视野中的犯罪问题(上),《中国律师》2001/06我所认识的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代序,《中国律师》2000/11生死之间法理所系──赵湘杰案一审与二审判决的法理分析,《中国律师》1999/11检警一体:诉讼结构的重塑与司法体制的改革,《中国律师》1998/11我国律师的职业定位,《中国律师》1996/0534.《北方法学》(2篇)协助他人掩饰毒品犯罪所得行为之定性研究——以汪照洗钱案为例的分析,《北方法学》2009/04刑法各论的理论建构,《北方法学》2007/0135.《公安学刊》(2篇)论判例刑法学的方法论特征,《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6错案何以形成,《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536.《社会科学战线》(2篇)论共同犯罪的性质与构成,《社会科学战线》1991/02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社会科学战线》1989/0237.《人大法律评论》(2篇)刑法知识的转型与刑法理论的演进,《人大法律评论》2009/01罪责序说,《人大法律评论》2000/0138.《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篇)刑事司法公正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01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之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0139.《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篇)刑法行为论的体系性构造,《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8卷第1缉,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法人犯罪的法理分析,《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1卷第1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40.《法治通讯》(2篇)经济刑法典(理论案)及其说明(与赵国强合著),《法治通讯》1989/08废除经济犯罪中的死刑规定,《法治通讯》1989/0741.《人民司法》(2篇)本案被告人的行为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罪,《人民司法》1997/10完善刑事立法,实现刑法机能,《人民司法》1996/1242.其他(33篇)责任论的法理构造,《北航法律评论》第1缉,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中的故意及其构造,《法治研究》2010/06论无罪过事件的体系性地位,《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03论财产犯罪的司法认定,《东方法学》2008/03法律在别处,《法制资讯》2008/03违法性认识:中国刑法语境下的探讨,《比较刑法研究》(冯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没有事前约定的事后受财行为之定性研究,《刑事法前沿》第1卷(陈泽宪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金融诈骗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审判研究》2004年第1缉,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刑事法治视野中的刑事政策,《江苏社会科学》2004/05关于“先刑后民”司法原则的反思,《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2紧急避险的法理分析,陈乃蔚主编:《新世纪法学前沿》,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自首制度的法理分析,《四川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减刑适用论,《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1/2期武装掩护走私之为独立罪名论,《上海检察调研》1997/09刑法的社会保护及其理论基础,《检察理论研究》1997/05刑法附则论,与周光权合著,《公安研究》1997/03论人权及其刑法保障,《法学前沿》1997/01罪刑均衡的立法确认,《检察理论研究》1996/05刑法人道论,《湘江法律评论》1996/01刑事立法公正论,《法制现代化研究》1996/01法人社会与法人犯罪(书序),《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5内地与香港之间刑事管辖的冲突与协调,《政法论丛》1995/04科学性与人文性——刑法学研究的价值目标,《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1995/02论生产力标准及其刑法意义(与付正权合著),《法治论丛》1994/06回扣-一个亟待科学界定的概念(与黄振中合著),《云南法学》1993/01论身份在共同犯罪定罪量刑中的意义,《法学丛刊》1991/04论行为科学在犯罪预防中的运用(与阴家宝合著),《行为科学》1991/01论经济犯罪之间刑罚的协调(与杨敦先合著),《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3坚持罪刑法定,完善刑事立法,《法讯》1989/08胁从犯初探,《浙江法学》1989/05教唆犯的种类,《法苑》1989/04三、论文集(12部)《罪刑法定主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的格致》,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走向规范的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当代中国刑法新径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死刑备忘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法外说法--陈兴良序跋集Ⅰ》,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书外说书--陈兴良序跋集Ⅱ》,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刑法理念导读》,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当代中国刑法新境遇》,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当代中国刑法新视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走向哲学的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2008年第2版《当代中国刑法新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四、合著(7部)《两岸刑法案例比较研究》,与陈子平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纵横谈(分则部分)》,与张军等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与周光权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刑法学》,与曲新久等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版《刑法纵横谈(总则部分)》,与张军等合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案例刑法教程》(上、下卷),与曲新久、顾永忠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法条竞合论》,与龚培华、李奇路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五、合译(3部)《英国刑法导论》,与赵秉志等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牛津法律大辞典》,与周振想等合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新犯罪学》,与赵秉志等合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7年版六、主编(50部)《刑法总论精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知识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刑法案例优秀作业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法学关键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刑法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政策》,与梁根林共同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犯罪论体系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法治的言说》,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公法》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刑事政策检讨--以“严打”刑事政策为视角》,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刑法案例教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死刑检讨--以“枪下留人案”为视角》,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刑事司法解释检讨--以奸淫幼女司法解释为视角》,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法治的界面》,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刑法教程》,与周振想、李汝川共同主编,长安出版社2003年版《理性与秩序--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研究》,与储槐植、张绍彦共同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刑法疑案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法治的使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版《刑法学(司法部律师考试指定教材)》,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罪名指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刑事法总论》,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刑法总论》,与李汝川共同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刑事诉讼中的公诉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刑法疑难案例评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刑法教程》,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刑法全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刑事审判实务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新刑法理论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新旧刑法比较研究-废、改、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职务犯罪认定处理实务全书》,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刑事司法研究-情节?判例?解释?裁量》,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版《中华法学大辞典(刑法学卷)》(学科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刑事司法案例汇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刑法新罪评释全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经济领域违法违纪犯罪认定与处理实务全书》,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版《当前贪污贿赂、非法所得违法违纪犯罪的政策法律界限与认定处理》,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版《经营人员法律责任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惩治经济犯罪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刑法学通论》,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刑种通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经济活动中罪与非罪的界限》,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修订版《中国法学著作大辞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各论的一般理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刑事疑案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1992年版《经济犯罪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经济刑法学(总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经济刑法学(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经济犯罪疑案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七、连续出版物主编(2部)《刑事法评论》(27卷)《刑事法判解》(10卷)八、参撰(18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法律发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的社会病理》,日本亚纪书房1997年版《新中国刑法科学简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贿赂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行为法学》,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刑法学原理》(第1、2、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审判案例要览》(1992年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刑罚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经济犯罪学》,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法学大辞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现代生活法律百科知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刑法词典》,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新中国刑法的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刑法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律师实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简明法学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1949-1985)》,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九、报刊文章(65篇)1.《法学家茶座》(9篇)一篇序与一个梦,《法学家茶座》第32缉学术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刑法学,《法学家茶座》第24辑启蒙与创新:当代刑法学者的双重使命(与周光权合著),《法学家茶座》第20辑北大法律学系77级同学杂忆,《法学家茶座》第20辑细节决定判决,《法学家茶座》第10辑怀念振想教授,《法学家茶座》第8辑“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之“法”的理解,《法学家茶座》第7辑何以止“腐”,《法学家茶座》第5辑刑法的为学之道,《法学家茶座》第2辑2.《人民日报》(2篇)改造罪犯离不开社会共同参与,《人民日报》2007-12-29关于惩治职务犯罪的法律思考,《人民日报》1990-1-263.《光明日报》(3篇)解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光明日报2006-11-28诈欺的分析,《光明日报》1996-3-28论经济犯罪的认定标准,《光明日报》1993-5-194.《法制日报》(16篇)评行为功利主义刑法观,《法制日报》2010-03-24适时对监狱法进行修改完善,《法制日报》2007-12-29呼唤国家刑事补偿制度,《法制日报》2007-03-18我为什么要修订再版旧作,《法制日报》2007-02-04律师业的一幅自画像,《法制日报》2005-11-03死刑不能承受之重,《法制日报》2005-09-20人格调查制度的法理考察,《法制日报》2003-06-03相对合理现实可行,《法制日报》2002-07-16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及认定,《法制日报》2000-08-20名师名作惠及吾辈,《法制日报》2001-01-07法治社会的公法文化,《法制日报》1998-12-26罪与非罪界限的几点法律思考,《法制日报》1992-10-15论我国刑法第79条"最相类似"的认定,《法制日报》1990-11-8论我国刑法中"法无明文规定"的认定,"法制日报》1990-9-10行使刑事管辖权岂容侵犯他国主权,《法制日报》1990-2-5论法条竞合的司法适用,《法制日报》1989-12-205.《检察日报》(19篇)以行为功利主义违法观判断行为正当与否,《检察日报》2010-03-25定罪的四个基本规则,《检察日报》2009-11-05渎职犯罪中的罪数问题研究,《检察日报》2009-05-04“刑罚世轻世重”是符合司法规律的用刑之道,《检察日报》2008-05-15当代中国刑法应该具有的三个理念,《检察日报》2008-03-17纵横谈刑法,《检察日报》2008-01-18惩治受贿犯罪,刑法需要实质判断,《检察日报》2007-12-31宽严相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刑事法律回应,《检察日报》2007-04-25单位犯罪研究的一次远航,《检察日报》2006-07-09聚众犯罪研究的开拓之作,《检察日报》2005-09-17刑罚目的的功利蕴含,《检察日报》2005-04-02刑罚是如何演化的,《检察日报》2005-03-19刑法的悖论性,《检察日报》2005-03-05穿行于生活世界和法律世界之间,《检察日报》2005-01-08应当确立“第三者裁判”,《检察日报》2002-10-18重大责任事故罪研究(下),《检察日报》2001-10-19重大责任事故罪研究(上),《检察日报》2001-10-16论法条竞合的立法方式,《法制日报》1989-9-20重视程序的独立意义,《检察日报》1998-9-156.《人民法院报》(9篇)许霆案的法理分析,《人民法院报》2008-04-01刑法机能规范思考,《人民法院报》2007-09-12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问题(下),《人民法院报》2006-11-14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问题(上),《人民法院报》2006-11-07部门法学哲理化及其刑法思考,《人民法院报》2004-12-29找法的艰难,《人民法院报》2002-08-19正确对待口供,《人民法院报》2002-06-14法治道路,《人民法院报》2001-12-31刑法理论的三个推进,《人民法院报》2001-02-097.其它(4篇)为刑法学写史,《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3-30司法的逻辑与个案的公正,《贵州日报》2009-07-27单位经济犯罪的刑法调控(与周光权合著),《中国经济时报》1997-7-22一部更具操作性的刑法,《中国律师报》1997-4-2


►荣誉奖励
1997年入选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当选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
2000年获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奖;
2001年“中国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项目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入选教育部文科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2005年“刑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6年作为课程负责人的北京大学刑法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2007年获美国犯罪社会学会国际学术奖;
2010年获日本刑法学会名誉会员称号。


►其他事项
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法治与发展研究院刑事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等职。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联系方式

添加北京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北京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大学报录比、北京大学考研群、北京大学学姐微信、北京大学考研真题、北京大学专业目录、北京大学排名、北京大学保研、北京大学公众号、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北京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beijingdaxue/daoshi_11384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