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推免条件

更新时间:2021-09-13 00:29:2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中国政法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以下中国政法大学推免夏令营信息来自我们的保研小程序。最新的信息,微信搜索【越考保研】公众号,在菜单里可查【最新保研夏令营信息】【保研去向】【保研来源】【保研真题】等数据和资源。
2022年中国政法大学关于开展接收推荐免试生申请攻读硕士研究生报名工作的通知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博雅夏令营招生通知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第五届法律精英人才夏令营的通知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关于举办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通知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五届“致公夏令营”招生通知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关于举办夏令营的通知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五届“厚德夏令营”活动通知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第五届多语种法律外语夏令营的通知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举办夏令营的通知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第五届优秀大学生暑假夏令营活动介绍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第五届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通知
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关于我校部分专业继续接收2021年推免生申请报名的通知
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2021年继续接收推免生的通知
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生申请攻读硕士研究生的通知
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关于延长我校2021年硕士推免生报名时间的通知
2019年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夏令营
2019年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夏令营
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生申请攻读硕士研究 生报名工作的通知
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关于国际法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招生的通知(硕士生)
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关于国际化法治人才实验班(国别法方向)招生的通知
2019年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夏令营

添加中国政法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越考保研”,关注【越考保研】微信公众号,在越考保研微信号输入【中国政法大学保研夏令营条件、中国政法大学保研加分细则、中国政法大学保研群、中国政法大学保研学姐微信、中国政法大学保研真题、中国政法大学保研夏令营2021;】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政法大学保研信息
回复【夏令营信息】【保研去向】【保研来源】【入营名单】即可查看蕞新蕞全的保研数据。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设有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诉讼法学和社会法学六个学术型博士点和硕士点以及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点设有财税法、金融法、社会法三个专业方向。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9人,其中教授56人(含终身教授1人、二级教授5人),副教授52人。学院各学科共有博士生导师47人、硕士生导师125人。学院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3人,宝钢教师奖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6人。学院注重学风建设,以学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展“江平奖学金”、“民商骄傲”评选、“探索杯”学术论文大赛、明法论坛、品书阅世论坛等多项活动。学院历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良好,研究生近100%,就职于各级政府机关、公检法系统、大型国企央企及国内知名律师事务所等,部分硕士研究生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求学深造。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将于2021年7月2日—4日举办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本夏令营旨在增进全国优秀大学生对中国政法大学以及我院的了解,促进不同高校优秀法律人才之间的交流,吸引和选拔优秀法律精英到我院攻读硕士学位。根据国家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本届夏令营通过网络远程的方式开展各项活动及考核评选。
、申请条件
2021年民商经济法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可申报专业为经济法学、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法律(法学)金融法方向、法律(法学)财税法方向、数据法学。计划招收营员人数不超过100人。
申请条件为: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宪法和法律,社会责任感强,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在学校期间未受任何处分。
2.专业成绩优秀,综合测评排名居本专业同年级学生前列。本科前6或5个学期总评成绩排名在该校同年级本专业前10%之内,预计可以取得2022年推免资格。
3.申请人的外语应达到一定水平,可以提交相关语言水平证明材料。
4.本届夏令营除数据法学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申请人本科所学专业应为法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相关专业学生可跨学科申请报名数据法学专业。申请人本科专业以教育部学信网注册学籍信息为准。
二、申请程序
申请人登录我校研究生院夏令营报名系统报名,并根据学院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学院将根据申请材料综合考量,择优确定入营学生名单并网上公布。
(一)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2021年6月10日9:00至6月20日18:00
报名网址:http://gms.cupl.edu.cn/ZSXT/
报名流程:注册->查看报名须知->填写报名信息->上传电子照片->提交/打印申请表->上传电子版申请材料->确认提交报名信息。
每位申请人仅限填报一个申请志愿,以在系统最后一次提交的志愿为准。
(二)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人应按以下材料清单及要求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电子版申请材料:
1.《2021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1份,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须按表中要求签字、盖章后扫描。
2.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正反面扫描在同一页。
3.《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文版1份,教育部学信网下载打印(http://www.chsi.com.cn/),须将有效期延至3个月以上。
4.本科前5或前6学期成绩单1份,加盖申请人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后扫描。
5.个人陈述1份,限两页,1000字左右。
6.可提交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托福、雅思等考试成绩单或其他外语水平证明。
7.可提交校级以上(含校级)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或著作等。
注意事项:
(1)未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者,不予受理其申请。
(2)电子版申请材料上传要求:应为材料原件的彩色扫描件,逐项分别扫描成单独PDF格式文件后按上述清单顺序排列并编号,将所有文件打包为一个文件压缩包后上传,请勿设置文件查看或解压缩密码。
申请人网上报名填写信息与所提交申请材料必须保持一致,且申请信息务必真实、准确。凡提供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取消入营资格或优秀营员资格。
(三)名单公布
最终入营名单、评选结果名单将分别于6月下旬、7月中旬在学院网站公布,请及时关注。
三、夏令营日程安排
日期 时间 地点 活动内容
7月2日(周五) 上午 网络远程 营员网上报到、资格审查
下午 网络远程 学院开营式、交流会
7月3日(周六) 上午 网络远程 主题讲座
下午 网络远程 专业课笔试
7月4日(周日) 全天 网络远程 综合面试
注:以上日程安排仅为暂定,具体以入营名单确定后所发通知为准。
四、营员考核
(一)考核内容
学院将在夏令营活动期间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参营学生须参加测试考核,包括专业课笔试(满分为100分)和综合面试(综合面试含专业课面试与外国语面试,满分均为100分)。测试考核成绩计算比例公式为:
测试考核成绩(100分)= 专业课笔试成绩(100分)*20%+专业课面试(100分)*60%+外国语面试(100分)*20%。
(二)评选结果
学院将根据考核成绩评出“优秀营员”、“候补优秀营员”及“合格营员”。
夏令营营员如获得就读学校2022年推免资格并报考我校推免生(报考专业须与夏令营最终评选结果中的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一致),则:
(1)“优秀营员”将由学院优先向学校推荐录取;
(2)“合格营员”同等条件下优先进入我校2022年推免生复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夏令营营员如未获得就读学校2022年推免资格,但在2022年全国统考中报考我校,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如有“优秀营员”放弃资格,“候补优秀营员”可依次递补为“优秀营员”。
五、其他事项
1.入营纪律、所需设备和环境等各项要求及注意事项将在研究生院网站后续发布的《夏令营入营须知》及学院网站通知中说明,请关注。
2.入营营员需进行心理测试,具体办法见后续发布的《夏令营入营须知》及学院网站通知。
3.未按规定完成夏令营报到者,视为自愿放弃入营资格。
4.夏令营期间所有营员必须遵守夏令营的要求与纪律,遵守夏令营的安排,按时参加活动,无故缺席者将被取消营员资格。
5.如夏令营优秀营员生源充足,相关专业在2021年9月将不再组织推免生报名和复试工作。
六、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58908189 张老师
民商经济法学院
2021年6月9日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的 “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2017年公布全国法学学科评估结果,中国政法大学居于榜首。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是我校骨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辈出。法学院拥有硕士生导师104人,博士生导师52人,3位教师曾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9位教师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有我校终身教授张晋藩先生和应松年先生。
法学院重视学科发展和研究生教育质量,法学院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法学学科教育平台,培养德才兼备法律精英人才,设有特色专业方向军事法学、党内法规、法律职业伦理及新兴交叉学科法与经济学,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和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等专业在国内具有一流的科研教学水平。法学院注重研究生国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享有丰富的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及其他出国交流的机会。
法学院在读研究生1000多人,每年硕士、博士毕业生400人左右。绝大部分研究生在学期间有机会跟随导师参加国家立法、司法咨询、重大项目研究工作,在高端法律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法学院重视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法律人成长引航”、“巅峰职场”等系列活动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毕业研究生就业质量较高。
法学院将于2021年7月2日—7月4日举办第五届法律精英人才夏令营。本夏令营旨在增进全国优秀大学生对中国政法大学以及我院的了解,促进不同高校优秀法律人才之间的交流,吸引和选拔优秀法律精英到我院攻读硕士学位。
一、选拔条件及选拔方案
2021年法学院第五届法律精英人才夏令营招生规模为120人左右。经申请人申请,并符合下列条件者,由我院审核选拔后可参加暑期夏令营:
1.申请人为具有推荐免试权的高校且本人有望获得2022年推免资格的法学专业本科三年级(2022年毕业)优秀学生;
申请专业为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包括党内法规方向)、军事法学、法与经济学、法律职业伦理、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法学)有教育法、卫生法、体育法三个培养方向。
2.学习成绩优异,本科前3年(或前5学期)总评成绩排名一般在专业前10%;
在其他方面有优异表现者(如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或获得重要科技与创新奖励等),可以适当放宽排名限制;
3.对所报专业领域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科研潜力;
4.外语水平良好;
5.在校期间无违纪表现或未受过处分。
注意:我院夏令营法与经济学专业,经济学专业学生可跨学科申请;其他专业,不接收非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申报。
二、申请程序
申请人登录我校研究生院夏令营报名系统报名,并根据以下要求提交申请材料。我院将会根据申请材料综合考量,确定入营学生名单并网上公布。
     (一)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2021年6月10日9:00(周四)-6月20日18:00(周日)。
报名网址:http://gms.cupl.edu.cn/ZSXT/ 
报名流程:注册->查看报名须知->填写报名信息->上传电子照片->提交/打印申请表->上传电子版申请材料->确认提交报名信息
(二)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人应按以下材料清单及要求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电子版申请材料:
1.《2021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1份,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须按表中要求签字、盖章后扫描;
2.有效期内的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正反面复印在同一页;
3.《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文版1份,教育部学信网下载打印(http://www.chsi.com.cn/),须将有效期延至3个月以上;
4.本科前3年(或前5学期)成绩单1份,加盖申请人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后扫描;
5.可提交国家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单复印件、雅思、托福成绩单复印件或其他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1份;
6.个人陈述1份,限2页,1000字左右;
7.可提交校级以上(含校级)获奖证书(不超过三项)、发表的论文或著作等。
注意事项:
(1)未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或材料不全者,不予受理其申请。
(2)电子版申请材料上传要求:需要原件扫描,材料按照上述清单顺序排列并编号,逐项分别扫描成单独PDF格式文件,将所有文件打包为一个压缩包后上传,请勿设置文件查看或解压缩密码。
(3)申请人网上报名填写信息与所提交申请材料必须保持一致,且申请信息务必真实、准确。凡提供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取消入营资格或优秀营员资格。
三、活动安排
1.营员报到
报到时间:2021年7月2日9:30-11:30
报到地点:线上报到,另行通知。
2.日程安排


日期 时间 活动内容
7月2日(周五) 9:30—11:30 营员报到
14:30—17:00 开营仪式(师生见面)
7月3日(周六) 9:30—11:30 专业笔试
14:00—21:00 综合面试
7月4日(周日) 9:00—11:30 名师沙龙
14:00—16:30 朋辈交流
16:40—17:30 闭营仪式

注:活动均为线上进行,具体安排以入营报到时的通知为准。
四、考核及评比
此次夏令营将根据营员夏令营期间的综合表现进行评鉴,营员最后考核成绩由夏令营期间专业笔试、导师组面试成绩及外语成绩综合确定,其中,外语测试与专业面试同时进行。
具体分值安排为:考核成绩(100分)=专业课笔试成绩(40分)+专业课面试成绩(40分)+外语成绩(20分)。
我院将根据考核成绩择优确定“优秀营员”、“候补优秀营员”与“合格营员”:
1.夏令营营员如获得就读学校2022年推免资格并报考我校推免生(报考专业须与夏令营最终评选结果中的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一致),则:
(1)“优秀营员”将由学院优先向学校推荐录取;
(2)“合格营员”同等条件下优先进入我校2022年推免生复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夏令营营员如未获得就读学校2022年推免资格,但在2022年全国统考中报考我校,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如有“优秀营员”放弃资格,“候补优秀营员”可依次递补为“优秀营员”。
五、入营名单及评选结果名单
最终入营名单将于6月下旬在法学院及研究生院网站统一公布。评选结果名单将于7月中旬在法学院及研究生院网站统一公布。
六、其他事项
1.每名申请人限报一个志愿,以系统中最后一次提交的志愿为准。
2.未按规定时间报到视为自愿放弃入营资格。
3.入营营员需进行心理测试,具体办法见后续发布的《夏令营入营须知》及各学院网站通知。
4.夏令营期间所有营员必须遵守中国政法大学有关规章制度和我院夏令营的要求与纪律,服从夏令营的安排,按时参加活动,无故缺席者将被取消营员资格。
5.如夏令营优秀营员生源充足,相关专业在2021年9月将不再组织推免生报名和复试工作。
6.未尽事宜将不定期在研究生院或学院官方网站公布,请密切关注,如果国家或学校调整研究生招生相关政策,或者出台新政策,将按最新政策与规定执行。
七、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电    话:010-58908381
网    站:http://fxy.cupl.edu.cn/
法学院研工办微信公众号:fxyygb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2021年6月9日
为了促进全国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选拔优秀大学生来我院学习深造,我院将于2021年7月2日-5日举办 “博雅”夏令营。
一、学院专业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于2005年7月组建。学院下设社会学系、心理学系、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和学院实验室4个教研实体。学院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建立起从本科到博士点的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体系。今天的社会学院已成为中国政法大学建设世界知名法科强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现有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社会学和心理学;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政治社会学交叉学科博士点;一个专业学科硕士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
社会学曾是北京政法学院建校时的三大学科之一。著名社会学家应星教授在2002年-2018年一直在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任教。2001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专业正式创办以来,严选师资、夯实基础、狠抓特色,仅用了八年的建设时间,就于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专业进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序列。
中国政法大学也是在国内最早开展犯罪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研究并在此领域始终保持着前沿地位的高校,当代中国犯罪心理学学科的主要开创者罗大华教授领军的学术团队为社会学院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在1983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犯罪心理学教研室。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一直挂靠在我校,现任主任委员是我院的马皑教授。杨波教授担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下属的司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2004年,获批心理学硕士一级学位点,同年在刑法学专业下招收犯罪心理学博士。目前已形成以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优势学科为龙头的专业导向建设,并形成了全国唯一也是最为全面的法律心理学课程群,并已经建立起从本科到博士(联合培养)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心理学系以特色学科为依托,以优良师资为支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呈现出“小而强,特而优”的发展格局。
新世纪随着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工作得到迅猛发展。2012年重建社会工作本科专业,2014年获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专业依托社会学院的社会学和应用心理学两大学科基础,借助于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和公共政策的学科资源,定位于培养司法社会工作和通用社会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重点培养矛盾纠纷调解、违法犯罪人员矫治、戒毒禁毒帮教、弱势群体救助和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核心实务能力,为司法系统、社会福利部门和社会治理领域输送专业人才。我校司法社会工作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
二、夏令营介绍
本届夏令营通过网络远程的方式开展各项活动及考核评选工作。按期入营、表现优异的营员,我院在2022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上,将根据学校政策给予以下特殊优惠:
夏令营活动中被评选为“优秀营员”的学生,在9月份获得推免资格并报考我校,且报考专业、研究方向与夏令营最终评选结果中的专业、研究方向一致,将由学院向学校推荐录取。
夏令营活动中被评选为“合格营员”的学生,在9月份获得推免资格并报考我校,且报考专业、研究方向与夏令营最终评选结果中的专业、研究方向一致,可优先进入复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夏令营活动中被评选为“优秀营员”或“合格营员”的学生,如未获得推免资格,但在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中报考我院,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如有“优秀营员”放弃资格,“候补优秀营员”可依次递补为“优秀营员”。
三、招生专业及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社会责任感强,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在学校学习期间未受任何处分。
2.专业成绩优秀,综合测评排名居本专业同年级学生前列,并有望获得2022年推免生资格。
3. 入营名额及本科专业要求
招生一级学科 招生专业 夏令营入营人数 申请人本科专业要求
社会学 社会学 9 本科所学专业为社会学(学科代码0303)一级学科下属的四个二级学科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之一。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12 本科所学专业为社会学(学科代码0303)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优先)。
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 12 本科所学专业为心理学(学科代码0402)一级学科下属的三个二级学科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之一。
应用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4. 对社会学和心理学学科有强烈的兴趣,具备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基础,有较强的研究潜力。
5. 申请人本科专业以教育部学信网注册学籍信息为准。
6. 在校期间无违纪表现或未受过处分。
四、申请程序
申请人登录我校研究生院夏令营报名系统报名,并根据要求提交申请材料。报名结束后,我院将根据申请材料综合考量,择优确定入营学生名单并在学院网站予以公布。
1.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2021年6月10日9:00至6月20日18:00
报名网址:http://gms.cupl.edu.cn/ZSXT/
报名流程:注册->查看报名须知->填写报名信息->上传电子照片->提交/打印申请表->上传电子版申请材料->确认提交报名信息(报名流程图详见附件)。
每位申请人仅限填报一个申请志愿,以在系统最后一次提交的志愿为准。
2.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人应按以下材料清单及要求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电子版申请材料:
(1)《2021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1份,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须按表中要求签字、盖章后扫描。
(2)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正反面扫描在同一页。
(3)《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文版1份,教育部学信网下载打印(http://www.chsi.com.cn/),须将有效期延至3个月以上。
(4)本科前5或前6学期成绩单1份,加盖申请人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后扫描。
(5)个人陈述1份,限两页,1000字左右。
(6)自愿提交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托福、雅思等考试成绩单或其他外语水平证明。
(7)自愿提交校级以上(含校级)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或著作等。
注意事项:
(1)未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者,不予受理其申请。
(2)电子版申请材料上传要求:应为材料原件的彩色扫描件,逐项分别扫描成单独PDF格式文件后按上述清单顺序排列并编号,将所有文件打包为一个文件压缩包后上传,请勿设置文件查看或解压缩密码。
申请人网上报名填写信息与所提交申请材料必须保持一致,且申请信息务必真实、准确。凡提供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取消入营资格或优秀营员资格。
五、考核

1.考核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含专业课面试、外语面试),考核小组报送营员的考核结果。
2.考核成绩包括外国语测试(满分为100分)、专业课笔试(满分为100分)、专业课面试(满分为100分)。考核总成绩折算比例:考核成绩(100分)= 专业课笔试成绩(40%)+ 专业课面试成绩(40%)+ 外国语成绩(20%)
六、入营名单及评选结果名单
最终入营名单将于6月25日在学院网页上公布。评选结果名单将于7月中旬在学院网站公布,请及时关注。
七、其他事项
1.入营纪律、所需设备和环境等各项要求及注意事项将在研究生院网站后续发布的《夏令营入营须知》中说明,请关注。
2.入营营员需进行心理测试,具体办法见学校研究生院后续发布的《夏令营入营须知》。
3.未按规定完成夏令营报到者,视为自愿放弃入营资格。
4.夏令营期间所有营员必须遵守夏令营的要求与纪律,遵守夏令营的安排,按时参加活动,无故缺席者将被取消营员资格。
5.如夏令营优秀营员生源充足,相关专业在2021年9月将不再组织推免生报名和复试工作。
6.我校近期将赴有关城市进行招生宣传,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和招生微信公众号有关通知。
7.优秀研究生奖
为吸引成绩优异、科研潜质突出的考生报考我校,自2020年起,我校与北京硅谷置业有限公司、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共同设立了“中国政法大学柳文超优才奖(优秀研究生奖)”,专项奖励当年正式录取的研究生新生(含推免生)。优秀研究生奖每年评选出获奖者25人(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5人),奖金共30万元(硕士研究生1万元/人、博士研究生2万元/人),在当年度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和奖励。
8.未尽事宜将不定期在研究生院或学院网站公布,请密切关注,如果国家或学校调整研究生招生相关政策,或者出台新政策,将按最新政策与规定执行。
八、学院联系方式
联 系人:冯老师
联系电话:010-58908014
联系邮箱:shxyygb@cupl.edu.cn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2021年6月9日
申请材料

申请人应按以下材料清单及要求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电子版申请材料:

1.《2021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1份,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须按表中要求签字、盖章后扫描。

2.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正反面扫描在同一页。

3.《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文版1份,教育部学信网下载打印(http://www.chsi.com.cn/),须将有效期延至3个月以上。

4.本科前5或前6学期成绩单1份,加盖申请人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后扫描。

5.个人陈述1份,限两页,1000字左右。

6.可提交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托福、雅思等考试成绩单或其他外语水平证明。

7.可提交校级以上(含校级)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或著作等。

8.申请学院要求的其他申请材料。

注意事项:

(1)未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者,不予受理其申请。

(2)电子版申请材料上传要求:应为材料原件的彩色扫描件,逐项分别扫描成单独PDF格式文件后按上述清单顺序排列并编号,将所有文件打包为一个文件压缩包后上传,请勿设置文件查看或解压缩密码。

申请人网上报名填写信息与所提交申请材料必须保持一致,且申请信息务必真实、准确。凡提供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取消入营资格或优秀营员资格。

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社会责任感强,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在学校学习期间未受任何处分。

2.专业成绩优秀,综合测评排名居本专业同年级学生前列。

3.除特殊规定外,申请专业与本科所学专业应当相同或相近,原则上不得跨一级学科申请。部分学科(或方向)根据培养要求,允许跨一级学科报考,详见各学院网站通知。

4.为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需要,我校自2021年起开设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着力培养高水准的适应目前法治建设急需的涉外法律人才,分别设在国际法学院、比较法学研究院,仅接收推免生。夏令营申请条件如下:

(1)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学专业国际法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方向:除基本申请条件外,申请人本科毕业专业须为英语或翻译;

(2)比较法学研究院比较法学专业国际化法治人才实验班(国别法方向):除基本申请条件外,申请人本科毕业专业须为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其中之一。

其他说明详见学院网站通知或咨询申请学院。

5.为对标新形势新要求,提升“双一流”建设水平,我校民商经济法学院自2022年起招收数据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着力培养交叉学科应用型高端人才,本科毕业专业为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相关专业学生可跨学科申请。

6.除以上申请条件外,申请人还需满足申请学院提出的其他申请条件,相关条件见各学院网站发布的通知。

7.注意事项:

(1)申请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的学生本科所学专业必须为非法学专业。申请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的学生本科所学专业必须为法学专业。

(2)申请人本科专业以教育部学信网注册学籍信息为准。

为促进国内知名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广大优秀大学生对中国政法大学的了解,经学校研究决定,7月2日-7月5日举办我校第五届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含首届本科直博生预选),营员规模近一千人,涉及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工商管理学等学科下60余个学术型专业及法律硕士等6专业学位。欢迎国内知名高校2022年本科毕业生申请参加中国政法大学第五届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3年,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门类的研究生院。我校法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教育规模居全国第一,并在法学研究生教育方面开创了多项全国第一:全国第一批法律史、经济法、诉讼法专业的博士点设于本院,全国第一个比较法、人权法、法律与经济专业博士点首创于本院,新中国第一批法学硕士、第一批法学博士皆出自本院,法学专业的第一个外国留学博士生出自本院。同时,我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辈出。除已故钱端升等许多著名专家外,现仍活跃在研究生培养第一线的导师有江平、陈光中、张晋藩、李德顺、应松年等一大批著名学者。研究生导师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研究,参加国家各项立法工作和司法咨询活动。绝大多数研究生在学期间即跟随导师参加国家立法、司法咨询、重大项目研究工作,在高端法律活动中锻炼自己。
夏令营将邀请我校知名导师、在京实务界资深专家为学员授课,并通过开展师生见面会、案例研讨、学术沙龙等形式,为校内外优秀学子提供感受法大、感知名师的契机。营员结业后,还将获得法大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结业证书;表现突出者,更有机会获得优秀营员称号。本届夏令营将由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比较法学研究院、法律硕士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欧法学院、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儒学院、人权研究院、证据科学研究院共17个学院具体承办。
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原则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确保安全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生源质量,稳妥做好夏令营相关工作。本届夏令营通过网络远程的方式开展各项活动及考核评选工作。
本科直博生选拔的具体办法按照《关于公布2022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本科直博生)工作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执行。
二、举办时间
本届夏令营举办时间为2021年7月2日-7月5日,具体活动安排详见各学院网站通知。
三、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社会责任感强,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在学校学习期间未受任何处分。
2.专业成绩优秀,综合测评排名居本专业同年级学生前列。
3.除特殊规定外,申请专业与本科所学专业应当相同或相近,原则上不得跨一级学科申请。部分学科(或方向)根据培养要求,允许跨一级学科报考,详见各学院网站通知。
4.为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需要,我校自2021年起开设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着力培养高水准的适应目前法治建设急需的涉外法律人才,分别设在国际法学院、比较法学研究院,仅接收推免生。夏令营申请条件如下:
(1)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学专业国际法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方向:除基本申请条件外,申请人本科毕业专业须为英语或翻译;
(2)比较法学研究院比较法学专业国际化法治人才实验班(国别法方向):除基本申请条件外,申请人本科毕业专业须为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其中之一。
其他说明详见学院网站通知或咨询申请学院。
5.为对标新形势新要求,提升“双一流”建设水平,我校民商经济法学院自2022年起招收数据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着力培养交叉学科应用型高端人才,本科毕业专业为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相关专业学生可跨学科申请。
6.除以上申请条件外,申请人还需满足申请学院提出的其他申请条件,相关条件见各学院网站发布的通知。
7.注意事项:
(1)申请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的学生本科所学专业必须为非法学专业。申请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的学生本科所学专业必须为法学专业。
(2)申请人本科专业以教育部学信网注册学籍信息为准。
四、申请程序
申请人登录我校研究生院夏令营报名系统报名,并根据申请学院要求提交申请材料。报名结束后,各学院将根据申请材料综合考量,择优确定入营学生名单并在学院网站予以公布。
(一)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2021年6月10日9:00至6月20日18:00
报名网址:http://zfyz.cupl.edu.cn/
报名流程:注册->查看报名须知->填写报名信息->上传电子照片->提交/打印申请表->上传电子版申请材料->确认提交报名信息(报名流程图详见附件)。
每位申请人仅限填报一个申请志愿,以在系统最后一次提交的志愿为准。
(二)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人应按以下材料清单及要求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电子版申请材料:
1.《2021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1份,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须按表中要求签字、盖章后扫描。
2.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正反面扫描在同一页。
3.《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文版1份,教育部学信网下载打印(http://www.chsi.com.cn/),须将有效期延至3个月以上。
4.本科前5或前6学期成绩单1份,加盖申请人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后扫描。
5.个人陈述1份,限两页,1000字左右。
6.可提交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托福、雅思等考试成绩单或其他外语水平证明。
7.可提交校级以上(含校级)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或著作等。
8.申请学院要求的其他申请材料。
注意事项:
(1)未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者,不予受理其申请。
(2)电子版申请材料上传要求:应为材料原件的彩色扫描件,逐项分别扫描成单独PDF格式文件后按上述清单顺序排列并编号,将所有文件打包为一个文件压缩包后上传,请勿设置文件查看或解压缩密码。
申请人网上报名填写信息与所提交申请材料必须保持一致,且申请信息务必真实、准确。凡提供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取消入营资格或优秀营员资格。
五、活动安排
夏令营活动内容一般包括学院学科介绍、学术讲座、座谈研讨、学长见面交流会、外语水平测试、专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考察等。具体安排及营员规模以各学院网站发布的通知为准。
六、考核及评比
各学院将在夏令营活动期间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外国语水平测试、专业水平测试(笔试、面试)。根据考核成绩评出“优秀营员”、“候补优秀营员”及“合格营员”。具体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选办法等请见各学院网站通知。
1.夏令营营员如获得就读学校2022年推免资格并报考我校推免生(报考专业须与夏令营最终评选结果中的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一致),则:
(1)“优秀营员”将由学院优先向学校推荐录取;
(2)“合格营员”同等条件下优先进入我校2022年推免生复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夏令营营员如未获得就读学校2022年推免资格,但在2022年全国统考中报考我校,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如有“优秀营员”放弃资格,“候补优秀营员”可依次递补为“优秀营员”。
七、入营名单及评选结果名单
最终入营名单、评选结果名单将分别于6月下旬、7月中旬在各学院网站公布,请及时关注。
八、其他事项
1.入营纪律、所需设备和环境等各项要求及注意事项将在研究生院网站后续发布的《夏令营入营须知》及各学院网站通知中说明,请关注。
2.入营营员需进行心理测试,具体办法见后续发布的《夏令营入营须知》及各学院网站通知。
3.未按规定完成夏令营报到者,视为自愿放弃入营资格。
4.夏令营期间所有营员必须遵守夏令营的要求与纪律,遵守夏令营的安排,按时参加活动,无故缺席者将被取消营员资格。
5.如夏令营优秀营员生源充足,相关专业在2021年9月将不再组织推免生报名和复试工作。
6.我校近期将赴有关城市进行招生宣传,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和招生微信公众号有关通知。
7.优秀研究生奖
为吸引成绩优异、科研潜质突出的考生报考我校,自2020年起,我校与北京硅谷置业有限公司、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共同设立了“中国政法大学柳文超优才奖(优秀研究生奖)”,专项奖励当年正式录取的研究生新生(含推免生)。优秀研究生奖每年评选出获奖者25人(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5人),奖金共30万元(硕士研究生1万元/人、博士研究生2万元/人),在当年度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和奖励。
8.未尽事宜将不定期在研究生院或学院网站公布,请密切关注,如果国家或学校调整研究生招生相关政策,或者出台新政策,将按最新政策与规定执行。
九、联系方式
(一)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研招办(老1号办公楼304室)邮政编码:100088
招生咨询:010-58908070
电子信箱:zfyz@cupl.edu.cn
网站地址:http://yjsy.cupl.edu.cn
微信公众号:zgzfdx_yjszs
法大研招微信公众号
(二)各招生学院网站地址
http://www.cupl.edu.cn/jxjg1.htm
http://www.cupl.edu.cn/kxyj1.htm(比较法学研究院、人权研究院、证据科学研究院)
附件:2022年夏令营网上报名流程图

附件【2021年夏令营网上申请流程.jpg

 
 
申请材料

申请人应按以下材料清单及要求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电子版申请材料:

1.《2021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1份,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须按表中要求签字、盖章后扫描。

2.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正反面扫描在同一页。

3.《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文版1份,教育部学信网下载打印(http://www.chsi.com.cn/),须将有效期延至3个月以上。

4.本科前5或前6学期成绩单1份,加盖申请人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后扫描。

5.个人陈述1份,限两页,1000字左右。

6.可提交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托福、雅思等考试成绩单或其他外语水平证明。

7.可提交校级以上(含校级)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或著作等。

注意事项:

(1)未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者,不予受理其申请。

(2)电子版申请材料上传要求:应为材料原件的彩色扫描件,逐项分别扫描成单独PDF格式文件后按上述清单顺序排列并编号,将所有文件打包为一个文件压缩包后上传,请勿设置文件查看或解压缩密码。

申请人网上报名填写信息与所提交申请材料必须保持一致,且申请信息务必真实、准确。凡提供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取消入营资格或优秀营员资格。

经申请人申请,并符合下列条件者,由我院审核选拔后可参加夏令营: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宪法和法律,社会责任感强,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在学校学习期间未受任何处分。

2.专业成绩优秀,综合测评排名居本专业同年级学生前列。

3.除以下特殊规定外,申请专业与本科所学专业应当相同或相近,原则上不得跨一级学科报考。国际商务专业(专业学位):在校辅修或修读过3门(含)以上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等经管专业相关课程,或3门(含)以上国际法学相关课程,成绩均达到80分以上(含)的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部分相关专业(仅含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学生可跨学科申请,其中,英语专业学生需获得英语专四证书,其它语种需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成绩合格,或具有与之水平相当的其他考试成绩证明。

4.对于在某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如对报考专业有一定研究,有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须独立创作)或著作,且达到较高水平的,申请条件可适当放宽要求。须由招生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查批准。

中国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