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保研夏令营条件

更新时间:2021-09-13 00:04: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西北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以下西北大学推免夏令营信息来自我们的保研小程序。最新的信息,微信搜索【越考保研】公众号,在菜单里可查【最新保研夏令营信息】【保研去向】【保研来源】【保研真题】等数据和资源。
2021年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1年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招生推免生
2022年西北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公告
2021年西北大学第四届“科学与文明”优秀本科生夏令营报名通知
2021年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关于举办 “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的通知
2020年西北大学2021年推荐免试研究生补录通知
2020年西北大学关于延长推免生预报名系统开放时间的通知
2020年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0年关于西北大学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接收专业调整的通知
2019年西北大学西北大学夏令营
2020年西北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公告
2020年西北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公告
2019年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夏令营

添加西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越考保研”,关注【越考保研】微信公众号,在越考保研微信号输入【西北大学保研夏令营条件、西北大学保研加分细则、西北大学保研群、西北大学保研学姐微信、西北大学保研真题、西北大学保研夏令营2021;】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大学保研信息
回复【夏令营信息】【保研去向】【保研来源】【入营名单】即可查看蕞新蕞全的保研数据。

01  学校和学院简介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与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0年7月,其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是全国最早涉及此领域的院校之一。学院成立以来,秉承西北大学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积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公共服务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寻找研究中国西部地区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突破点,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探索,形成了以公共行政学、社会保障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的五个学科方向。2020年,在学院基础上又成立了应急管理学院。目前,学院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综合优势突出,为构筑西部公共管理和应急管理高级人才教育培养平台奠定了深厚的学科基础。学院设有5个系7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一流专业,1个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MPA)学位授权点,成为百年西大最具发展潜力和增长点的学院之一。
近年来,学院先后入选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合作单位、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陕西(高校)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基地等,学院科研团队先后被评为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发改委、民政部、人社部、农业部、国家医保局、国家统计局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近50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0多篇,获得各类科研奖励40余项。
学院拥有西北大学MPA教育中心,是国家第二批MPA专业学位授权点,陕西省应急管理培训基地也挂靠学院。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经常选派教师出国进行学术访问。目前已与美国、日本、英国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多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特别是先后成功举办了第九次东亚社会保障模式研讨会、两岸四地社会保障学术讨论会、“知识转换与社会政策”学术研讨会、“合作收益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改革中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学术研讨会、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公共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合作收益、公共管理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MPA论坛、第五次全国社会保障青年学者论坛、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年会等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02  招生方式
推荐免试、统一考试两种方式


03  招生专业、方向与导师信息












(具体招生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查询)




04  报考条件
2021届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取得本科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生资格(针对推免生)
1、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2、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3、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4、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5、在本科阶段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或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者可优先考虑。
05  报考程序
⑴ 推荐免试
①预报名:申请人在2020年10月8日前登录“西北大学推免生预报名系统”进行网上预报名(建议考生使用电脑进行报名)。西北大学推免生预报名系统网址如下:
https://zhaosheng.eol.cn/10697/user/login/login
②学院通知复试:学院对推免生的报名信息进行初审,确定复试名单,向申请人发放复试通知。请考生关注学院官网并保证电话畅通。
③考生参加复试,学院确定拟录取名单。
考生复试时需提供的材料:学生证、身份证原件;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的成绩单;学术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等)和获奖证书;外语水平证明(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托福、雅思、PETS等成绩单);参加社会实践、公益事业等证明;其他可反映自身能力和水平的相关材料。
④待“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被拟录取的推免生需登录“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进行注册,并按照拟接收的专业填报相关志愿。我校将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发放拟录取通知。
⑤未进行预报名的同学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可进行报名。学院将根据接收指标剩余情况决定是否发放复试通知和组织复试,具体安排以学院的通知为准。
⑵统一招考
①初试: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成绩达到相应录取分数线;
②复试: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参加复试,学院确定拟录取名单。
具体报考信息参见:西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https://yzb.nwu.edu.cn/info/1010/1122.htm
06 奖助学金


(1) 最终录取的推荐免试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可100%获得10000元/年的奖学金和6000元/年的助学金;
(2) 在学期间,学业成绩优异,成果突出的同学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硕士国奖20000元/年);
(3) 学院报销一定数额图书资料费,补贴参加学术会议费用,提供部分助研助管岗位。


07 联系人与联系方式
联系人:邢莉老师
联系电话:029-88308240
以2021年西北大学推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例
联系方式
学院名称 联系人 联系人电话
公共管理学院 邢老师 029-88308240
经济管理学院 黄老师 029-88308262
艺术学院 刘老师 029-88302553
文学院 柯老师 029-88308215
法学院 田老师 029-88308085
新闻传播学院 白老师 029-88308364
外国语学院 周老师 029-88308239
历史学院 耿老师 029-88303980
文化遗产学院 吴老师 029-88302438
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老师 029-88308178
丝绸之路研究院 郑老师 029-88302984
中东研究所 白老师 18509245026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朱老师 029-88305298
数学学院 王老师 029-88308429
物理学院、物理所、光子所 吴老师 029-88303734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赵老师 029-81535043
化工学院 刘老师 029-88303733
城市与环境学院 王老师 029-88308423
生命科学学院 马老师 029-88302449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苏老师 029-88308121
网络和数据中心 张老师 029-88308813
地质学系 魏老师 029-88302536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何老师 029-88302460
哲学学院 郭老师 029-88308908
科学史高等研究院 焦老师 029-88308435

以2021年西北大学推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例
奖助政策

最终录取的推荐免试生(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入学后第一学年可100%获得10000元/年的奖学金和6000元/年的助学金。

最终录取的直博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可100%获得12000元/年的奖学金和23000元/年的助学金。

在学期间,学业成绩优异,成果突出的同学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硕士国奖20000元,博士国奖30000元) 以2021年西北大学推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例
申请方式

(一)预报名:8月12日—9月20日,申请人登录“西北大学推免生预报名系统”进行网上预报名(建议考生使用电脑进行报名)。

(二)院(系、所)通知复试:院(系、所)对推免生的报名信息进行初审,确定复试名单,向申请人发放复试通知。请考生关注所报学院的官网并保证电话畅通。

(三)考生参加复试,院(系、所)确定拟录取名单。

考生复试时需提供的材料:

1.学生证、身份证原件。

2.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的成绩单。

3.学术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等)和获奖证书;

4.外语水平证明(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托福、雅思、PETS等成绩单);

5.参加社会实践、公益事业等证明;

6.其他可反映自身能力和水平的相关材料;

7.学院通知要求的其他材料。

(四)待“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被拟录取的推免生需登录“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进行注册,并按照拟接收的专业填报相关志愿。我校将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发放复试通知和拟录取通知。

(五)未进行预报名的同学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可进行报名。各院(系、所)将根据接收指标剩余情况决定是否发放复试通知和组织复试,具体安排以各院(系、所)的通知为准。

(六)申请直博生的推免生须按上述推免生要求参加网上报名与复试,复试时向招生单位提出直博申请。经招生单位同意后,可按直博生进行复试录取。我校2021年招生目录将于2020年9月中旬公布,相关专业可参见《西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以2021年西北大学推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例
招收专业

除金融(专硕)、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外,其它专业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

说明:本次预报名按照一级学科招生,考生在复试阶段可选择具体研究方向。(如2020年招生目录中的120401行政管理、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120404社会保障三个专业本次预报名按照一级学科120400公共管理招生) 以2021年西北大学推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例
招收计划
2021年,我校拟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1000人,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50人左右,实际招生人数以录取人数为准。 以2021年西北大学推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例
申请条件

1.2021届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取得本科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生资格

2.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3.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4.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5.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6.在本科阶段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或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者可优先考虑。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http://pms.nwu.edu.cn)成立于2000年7月,其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是全国最早涉及此领域的院校之一。目前学院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二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心理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在社会保障、应急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研究成果突出,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社会评价。
    为促进全国高校优秀本科生之间的学术学业交流,增进本科生对公共管理国内外学术前沿的理解,同时展现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专业特色与优势。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将于2019年7月15日-19日举办第六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为全国优秀本科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观点碰撞和思想共鸣的平台。此次夏令营也将作为选拔我院免试攻读学术型硕士的唯一途径。欢迎全国各地符合条件的优秀学子积极报名参加!
    本届夏令营内容包括名师专题讲座、主题讨论、论文汇报、营员联谊、研究项目设计。本届夏令营录取人数20人,专业包含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应用心理学,录取结果将通过竞争择优方式产生。按要求全程参加夏令营活动的营员,将获得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颁发的“2019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结业证书。我院将为所有通过选拔的营员承担夏令营期间的食宿和相关资料费用,并报销外地高校的学生前往西安的往返硬座火车票费用或长途汽车票(需出示车票报销)。申请材料从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受理。
    一、申请资格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进入国家“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或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专业评价为B+及以上排名学科的本科三年级在校生(毕业时间为2020年7月)。
    3.本科专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在本专业名列前茅,前三年总评成绩排名在同年级本专业(系)前20%之内,或学术、科研、项目等其他方面表现比较优秀,或虽然成绩不在前20%以内,但在其他方面特别优异者亦可申请;
    4.英语水平良好,大学英语四级分数在500分以上,或大学英语六级分数超过425分(或具备同等水平的其他种类外语国家级考试成绩);
    5.对公共管理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具备较强的独立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免生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如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著作,且达到较高水平的;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出具有重要价值(受到相关部门批示)的研究报告的;或参加专业领域全国性学术活动获奖的,则可适当放宽申请条件。
    二、申请材料
    1.《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见附件1)。
    2.学术简历。申请者需提交能够充分展示自身学术功底的简历一份,其中包含个人基本信息、教育背景、课程修习、学术经历、学术成果、所获荣誉、社会实践等。对于已发表的科研成果(如果有):论文应提供期刊封面、目录、论文首页复印件;项目应提供立项书复印件或结项书复印件;获奖应提供获奖证书复印件。对于已录用但未见刊的科研成果,需提交录用通知复印件(加盖公章)。外文科研成果需提交检索证明或DIO检索号。
    3.专家推荐信2封,推荐信须由推荐专家(副教授及以上)密封并在封口处签字。(见附件2)
    4.围绕公共管理范围内的任一主题,提交一篇学术论文(论文在参加活动时提交即可,并准备15分钟的学术交流发言)。论文须符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规范。
    5.本科阶段成绩单一份,前两年或前两年半总评成绩排名证明(第二学位学生同时附第二学位成绩单及排名),各类成绩单及排名均需加盖有责任人签字的教务公章。
    6.体现英语水平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国家英语四六级,TOEFL成绩,GRE/GMAT成绩,雅思成绩等)。
    三、申请方式
    第一步:网上申请
    申请者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见附件1)至:13772007806@126.com(邢莉老师),邮件命名为“西大公管院夏令营”。
    电子申请表的命名为:“姓名-学校-西大公管院2019夏令营申请表”
    收到确认邮件后,视为申请材料提交成功。
    第二步:邮寄纸质材料
    请将申请的相关纸质材料一并装入A4信封,信封正面右上位置请注明“2019年西大公管院夏令营申请”。邮寄材料截止日期为7月1日(以当地邮戳为准),建议以快递方式寄出,过期不再接受申请(邮寄地址见联系方式)。
    四、材料审核及选拔
    审核和选拔工作由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夏令营组委会负责。选拔工作将于7月5日结束,入选后的学生名单将在学校和学院网站上公布并直接通知本人(以电话或电子邮件形式),未接到入选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请大家随时关注。入选者请关注自己的邮箱,我们会及时通知后续事宜。
    五、相关事项说明
    1、参营人员若被西北大学正式录取为我院2020级免试推荐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我院给予其以下待遇:
    (1)优先选择导师,在2019年9月免推工作结束后,就可以加入到导师的工作团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2)研究生第一学年给予西北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10000元)。
    (3)研究生三年期间每年享受西北大学研究生助学金6000元。
    (4)研究生三年学习期间,在享受上述待遇的同时,可参加国家奖学金、西北大学研究生社会奖助学金的评选。
    (5)在研究生第3学期时优先选送至校外学术实习基地实习。
    (6)同等条件下推荐硕博连读。
    2、对于来自“985”及“211”大学的应届本科免试推荐学术研究生,学院提供笔记本电脑一台,供其三年研究生期间免费使用。
    六、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公共管理学院秘书办
    邮编:710127
    联系人:邢老师
    联系电话:029-88308240;13772007806
    Email:13772007806@126.com
西北大学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西北大学考研真题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 西北大学招生简章 西北大学联系方式 西北大学考研复试 西北大学成绩查询 西北大学研究生专业 西北大学考研分数线 西北大学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专业排名 西北大学参考书目 西北大学考研经验 西北大学考研报录比 西北大学考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