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艺术大赛是一项全国性的专业竞赛,旨在推动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发展,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创造力。以下是关于该大赛的一些详细信息:
比赛目的
促进艺术教育:通过比赛,推动高校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促进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培养艺术人才: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创意和艺术才华的平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力的高素质数字媒体艺术人才.
推动艺术创新:鼓励学生探索和应用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推动艺术创新和艺术表达方式的多样化.
比赛内容
主题设定:比赛通常会设定一个或多个主题,要求参赛者围绕这些主题进行创作。主题可能涉及社会热点、文化传承、艺术探索等方面,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和艺术前沿.
作品类型:参赛作品类型多样,常见的包括:
数字绘画与插画:运用数字绘画工具创作的绘画或插画作品,展现参赛者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动画与视频艺术:动画短片、微电影、视频艺术作品等,要求参赛者运用动画制作、视频拍摄和剪辑等技术,创作出富有创意和艺术感染力的动态视觉作品.
网页与界面艺术设计:网站界面、移动应用界面等,要求参赛者考虑用户体验、交互设计和视觉美感,设计出实用且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数字界面.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艺术:VR/AR艺术项目或体验,参赛者需要结合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技术,设计出新颖的互动艺术体验或应用场景.
交互艺术与装置:交互艺术作品或数字装置艺术,要求参赛者运用传感器、编程等技术,创作出具有互动性和艺术表现力的作品.
参赛对象
在校学生:主要面向全国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赛者可以是个人或团队形式.团队参赛时,通常对团队人数有一定限制,如3-5人等.
跨专业合作: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队参赛,如艺术设计专业与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合作,以实现创意与技术的融合.
评审标准
创意性: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意和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否给人带来视觉或思维上的冲击.
艺术性: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包括色彩运用、构图布局、视觉风格、艺术语言等方面.
技术性:作品的技术实现水平,包括数字绘画技巧、动画制作技术、编程能力等.
主题契合度:作品是否紧扣比赛设定的主题,能否准确传达主题内涵和意义.
互动性与体验感:对于交互艺术与装置类作品,评审还会考虑其互动性和观众的体验感.
奖项设置
等级奖:通常设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根据作品的综合评分进行排名.
单项奖:针对不同作品类型或评审标准,可能会设置最佳创意奖、最佳艺术表现奖、最佳技术应用奖等单项奖项.
优秀指导教师奖:对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进行表彰,以鼓励教师在教学和指导中的贡献.
举办单位与支持
主办单位:通常由教育部门、行业协会或相关组织主办,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等.
协办单位:一些高校、企业或媒体机构也会参与协办,提供技术支持、场地资源、宣传推广等帮助.
赞助单位:企业赞助商可能会提供奖金、实习机会、项目合作等支持,以发掘和培养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
比赛流程
报名阶段:参赛者根据比赛通知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手续,提交参赛作品的相关信息和材料.
作品提交阶段: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的创作,并按照要求提交作品文件和相关说明材料.
初赛阶段:评审委员会对所有提交的作品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出进入决赛的作品.
决赛阶段:进入决赛的参赛者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评审委员会根据作品展示和答辩情况进行最终评审.
颁奖典礼:举行颁奖典礼,对获奖作品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比赛意义
提升学生艺术素养:通过比赛,学生能够将所学艺术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创作中,锻炼自己的艺术思维、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促进艺术交流与合作:比赛为学生提供了与来自不同学校、专业背景的选手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有助于拓宽艺术视野,激发创作灵感,促进跨学科的艺术合作.
推动艺术与技术融合:优秀作品的展示和推广,可以促进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为艺术创作提供新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段.
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艺术大赛,即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一项重要赛事。以下是对该大赛的详细介绍:
一、大赛背景与目的
大赛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发挥高校在数字创意产业中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推动智能科技服务生活和产业发展。通过组织赛事和学术研讨活动,大赛广泛挖掘和培育智能科技服务数字创意领域的成长性人才和项目,搭建开放式智能科技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与服务平台。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承办单位:上海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协办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传媒专委会(另有说法还包括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参赛对象:凡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高等学校(含高职高专)各类在校生,不限专业,均可报名参赛。
团队构成:竞赛为团队参赛形式,每个参赛团队原则上不超过5名学生,需指定1~2名指导教师或学生作为小组组长。鼓励学生跨专业和跨学校组队,但统一评奖。
作品要求:参赛作品必须与“智能科技”和“数字创意”密切相关,围绕“智能改变生活”、“创意提升品质”、“智能科技战疫”三个主题。作品类型包括虚拟现实与游戏、移动应用开发、影视与动漫设计、电子图书设计、智能产品设计、人居环境设计等。每个参赛队伍提交的作品不超过2件。
四、赛程设置与时间安排
大赛分为竞赛初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阶段:以学生网上提交参赛作品简介与竞赛报名表、初赛评审专家网上评审为主。
全国总决赛:为参赛学生在线答辩、成果应用与展示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发布参赛通知:2020年8月6日
大赛报名及提交参赛作品:2020年9月30日前,各参赛团队在竞赛官网完成在线报名,并提交《参赛团队报名表》、作品截图、视频文件等。
各分赛区评审:2020年10月1日至15日,专家组根据评分规则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公布入围全国总决赛名单:2020年10月16日至18日,通过多种方式公布入围全国总决赛团队名单。
完善入围总决赛作品:2020年10月19日至10月29日,入围全国总决赛团队继续修改完善作品。
全国总决赛:原定于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后调整为11月14日以线上方式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举行。
五、评审方式与奖项设置
评审方式:
初赛:专家网络评审+集中评议
全国总决赛:在线答辩,网络评审
奖项设置:根据参赛作品的类别分别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组织奖等。
六、大赛成果与影响
本届大赛规模空前,共收到来自247所高校的1586个参赛团队提交的优秀作品,创历届数量、质量之最。
大赛促进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参赛者的相互交流,对于数字媒体及相关专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大赛,挖掘和培育了一批具有成长性的人才和项目,为智能科技与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艺术大赛是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深远意义的赛事活动,为推动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添加保研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越考保研”,关注【越考保研】微信公众号,以北京大学为例,在微信号输入【北京大学保研夏令营条件、北京大学保研加分细则、北京大学保研群、北京大学保研学姐微信、北京大学保研真题;】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2020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艺术大赛保研信息。
回复【夏令营信息】【保研去向】【保研来源】【入营名单】即可查看蕞新蕞全的保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