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简介

发布时间:2020-06-0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简介 正文

自动化专业(080801)
1、专业概况
我校自动化专业源于1959年物探仪器设计与制造专业,2000年开始招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201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控制工程方向)授权点,具备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面向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要求,以“实践、创新、国际化”三位一体为培养理念,瞄准国家支柱产业的流程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智能地学仪器与装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分析设计、技术开发、运行维护、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宽口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在国内自动化行业拥有良好声誉,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职业发展空间广,受到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一致好评。
2、师资力量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道德高尚、年富力强、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学术素养高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43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1人,另有外籍讲座教授7人。
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IEEE Fellow 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人选1人,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3人,以及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一批高水平中青年骨干教师,入选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
3、教学和科研平台
本专业拥有一系列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实验室设施完备,仪器设备先进,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越的实验环境和实践条件。
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和湖北省大学生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基地1个。建设了先进的电工电子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运动控制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等本科专业实验室,以及先进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技术、工业控制系统、钻进过程控制与地质装备智能化、计算智能与信息处理、智能优化与学习、网络化系统理论与应用、智能传感网络、多智能体系统、新能源控制技术、共融机器人系统、系统集成与宝石加工等学科科研实验室。在北京、武汉、十堰、深圳、广州等地与知名企业共建多个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
4、教学和科研成果
本专业教师一直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严慈并济,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工作第一位。课程体系先进,教学方法合理,教学质量优秀,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批准的五所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单位之一。承担各类教学研究项目30余项,出版教材10余部;获得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级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1次,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等荣誉;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1个。
本专业教师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精神,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形成特色鲜明的先进控制理论与方法、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技术、智能系统与地质装备智能化、地球探测信息处理与大数据技术等学科方向;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课题、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国家级课题10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开发了一系列先进控制系统与智能地学仪器,技术创新成果在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广泛应用,创造了显著效益。
本专业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以及国际控制领域顶级刊物《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最佳论文奖、国际控制领域顶级刊物《Automatica》最高引论文奖(2006-2010)、中国控制会议关肇直奖等多项学术奖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0余项(授权80余项),国家软件版权登记110余件;出版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800余篇,SCI他引10000余次,32篇论文进入ESI在工程领域的前1%高引用论文。
5、办学特色
本专业瞄准国家与社会需求,结合行业与区域发展,利用学科特色与优势,以“实践、创新、国际化”为培养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设立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每年拨付专门实践活动经费,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导师1人,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4项,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等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团队21个,省级奖项团队31个。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参照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每一位本科生配备导师,鼓励学生加入导师科研团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大力推进学生培养国际化,积极搭建与海外著名大学联合培养平台和机制。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千叶大学、东京工科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每年邀请近百位国外知名学者为学生讲授专业发展与学科前沿技术;每年选送研究生和本科生近50人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著名大学进行访问和交流学习。
实施自动化科学菁英计划,采用本科-硕士-博士连读方式培养自动化学科高层次菁英人才,配备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单独开设专业前沿课程和创新实践环节,打造拔尖人才培养的快车道,培养国际一流研究性人才。
6、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就业领域宽,就业率高,职业发展空间广。主要进入制造业、互联网技术、交通、电力、铁路、能源、电子信息类高新技术企业,从事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分析、维护、管理和决策等工作。目前毕业生就业的国内知名企业主要包括华为通信、中信通信、联想集团、东风汽车、比亚迪、中石油、中海油、三一重工、国电南瑞、美的电器、中国建筑等。
近三年,就业率达98%以上,升学率50%左右;入职国有大中型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占比3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90%以上;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满意度、人职匹配度90%以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添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分数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报录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姐微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真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专业目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排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保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公众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zhongguodizhidaxue/yanjiushengyuan_32831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