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四川轻化工大学是一所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等九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五十五年本科、近二十年研究生教育历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分别座落于四川省的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中国灯城、恐龙之乡、千年盐都”美誉的自贡市和具有“中国酒都、万里长江第一城”美誉的宜宾市。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教育传统优秀,连续两次获得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第二批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
历史沿革:学校是一所“三线建设”西迁的本科高校,于1965年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周恩来总理批示,将原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部分保密专业西迁至四川省自贡市建立西南分院,1979年更名为四川化工学院,1983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2003年四校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2018年12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经过50余年的办学历程,学校“立足四川、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胸怀世界,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日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大学、开放大学、智慧大学、和谐大学”的建设任务,明确了“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发展战略,培育并凝练出了“以黄岭精神为底蕴,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思想体系。
基础建设: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美轮美奂的宜宾校区被誉为“宜宾旅游打卡圣地”。学校占地面积4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国有资产总值
100多亿元。目前图书纸质文献总量290余万册,中外文献数据库76个,电子资源本地镜像50T,折合电子资源500余万册。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322人,其中,专任教师1729人:教授、副教授占比超过4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近80%。学校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省部级以上专家80余人。
人才培养:求知在川轻化,成才在川轻化。学校现有24个学院,76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近4万人。
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9个省级“卓越计划”教育培养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6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
学校紧紧围绕“11258”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量化目标,整体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推进白酒学院、彩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盐帮美食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适应性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在校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0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得到社会高度认可,是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半个世纪来,学校共培养了20余万毕业生,涌现出如中科院院士颜德岳、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良等一大批在科学界、企业界、教育界成就斐然的杰出校友。
学科建设: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拥有化学工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发酵工程等3个四川省重点学科;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数学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涵盖33个二级学科;有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法律、教育、艺
术、会计、农业等9个专业学位类别,涵盖18个专业学位领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基础宽厚、文理交融、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以省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为核心,形成了优势突出的食品与轻工学科群,被业界誉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2017年获中国酒业协会授牌与五粮液集团共建“中国白酒学院”;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为核心,构建起以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与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支撑化学工业发展的学科群;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为核心,构建控制工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支撑智能检测、智能信息处理和智能控制的学科群;以
艺术学科为核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设计”学科方向,引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灯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支撑“自贡彩灯”文化品牌和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
科学研究: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成绩斐然。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省
部级科研项目近1000项。到位科研经费由2015年的2000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08
亿元、2019年的1.1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6项、市
厅级科技成果奖248项;出版学术著作240余部,获得授权专利667项,发表学术论文
8615篇。
我校拥有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川酒发展研究中心等四川省哲学
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民俗灯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四川
省创新团队5个;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2个;四川省产
业技术研究院2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
个;四川省旅游科研重点基地1个;四川省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地1个;四川省2011
协同创新中心4个;四川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8个。
近年来,学校积极建设新型特色研究机构和智库,成立了高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与中昊晨光共建“氟材料研发中心”,省市厅共建“川南加速器应用研究中心”,成立了“中印巴研究中心”,密切技术、人才、资本的合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服务:学校始终坚持“学科支撑产业、专业服务行业”的理念,实施“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战略,聚智聚力,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以建设特色产业学院、研究机构、成立产业联盟等形式,与行业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年来,承担横向项目2000余项,解决了一大批企业技术难题,如与中昊晨光合作的研究成果“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解决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真空制盐关键设备腐蚀问题的成果,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与自贡长城硬面材料、自贡硬质合金合作的研究成果“面向绿色再制造的钨基表面材料开发及产业化”获四川省科技
进步二等奖……学校科技转移转化成果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合作交流:学校秉承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
50余所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招收了来自60余个国家700余名
的各类留学生,近2000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实习、考察或联合培养,每年近
百名教师出国(境)学术交流和访学。建有2个汉语言文化中心。获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联合举办“视觉传达与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利用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处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高等教育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通过国际学生与国内学生共同参与各类特色产业学院的学习交流与实践,促进了学科和文化的交融,全面提升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半世纪风雨,半世纪砥砺,半世纪辉煌。四川轻化工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秉持“厚德达理,励志勤工”的校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追求卓越、跨越发展,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一、招生计划
招生说明
2021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及部分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1000人左右,具体招生人数以2021年国家文件下达为准。我校所有专业学位专业均接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报考。部分专业接收推免生报考,具体见推免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录取通知书报到日期,下同)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
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符合前4条中的各项要求外,还须符合: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6.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符合前4条中的各项要求外,还须符合: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7.报名参加我校教育硕士(0451)各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符合前4条中的各项要求外,前置学历所学专业须与报考领域(方向)一致或密切相关(具体前置专业要求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部网站通知)。其中职业技术教育领域(045120)不接受高校教师报考。
8.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9.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正确填报本人《入伍批准书》编号和《退出现役证》编号。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网上报名:报考2021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网上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
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
//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
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严肃处理。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信息确认: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须到报考点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确认时间:以研招网及各报考点公布时间为准,一般在11月上旬。逾期不再补办。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
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四、资格审查
1.我校将在全面审查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的基础上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
(学籍)信息。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请于2020年11月5日前将“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自考准考证与考生考籍表”等相关证明材料清晰扫描版发送电子邮件至suseyjs@163.com,并电话
(0813-5505850)确认邮件收到,经审核通过后再准予考试。考生相关证明资料原件在复试过程中提供。
2.考生参加复试时我校将对其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参加复试的考生需按复试通知的要求携带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和本科毕业证(应届本科毕业生携带学生证)原件等材料。
3.入学报到时,学校将检查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原件。对未获得毕业证书的应届本科考生,学校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取消其入学资格。
4.不论何时,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学校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复试、录取资格或学籍、学位等。
五、考试(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1.初试
(1)初试科目参见《招生专业目录》,其中政治理论和外国语成绩满分均为100分,
两门业务课成绩满分均为150分。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等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其余专业基础课由我校自行命题,参考书目附后。
(2)初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科。
(3)准考证打印:考生应当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
(4)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5)初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复试
(1)我校一般执行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一区),第一志愿上线考生直接进入复试名单。会计硕士和农业硕士将根据生源情况划定学校复试分数线,确定复试名单。
我校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自主确定并公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和接受其他招生单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
(2)复试环节包括资格审查、英语测试、专业考核、思想政治考核及体检等。复试时间及具体要求,按我校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的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执行(复试前另行公布)。复试笔试科目及参考书目附后。
(3)除法律(非法学)外,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及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须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
(4)会计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六、调剂
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待初试结束且教育部复试录取政策确定后由学校另行公布。调剂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调剂志愿。
七、录取
1.学校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
2.学校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3.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定向就业的考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学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4.录取工作的具体安排,由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另行公布。八、学费、学制及学习形式
九、奖助政策
1.研究生国家奖助金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助金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具体名额和金额按财政部、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印发的《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文件及学校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执行。
2.学校研究生奖助金
学校为全日制研究生设立了多项奖助政策: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研究生创新成果奖、校长特别奖、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学校助学金、三助一辅(助教、助研、助管、辅导员)岗位等,具体名额和金额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3.助学贷款
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有“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或高校助学贷款。
4.研究生创新基金
为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其立项和管理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十、其它
1.涉及录取和调剂方面的政策以教育部当年录取工作文件为准。
2.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为了让考生了解各专业的研究动态,入学后再进行师生互选,并确定研究方向(按研究方向招生的除外)。
3.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拟招生人数,根据实际生源情况可以微调。十一、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519号
四川轻化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汇南行政楼411室)邮编:643000
联系人:彭老师、胡老师联系电话:(0813)5505850
网址:http://yjs.suse.edu.cn电子邮箱:suseyjs@163.com
培养学院及学科专业简介
化学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化学工程学院源于1965年的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西南分院化工系,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教学科研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两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专任教师120余人,5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38人,四川省有
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四川省劳模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名,
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30余人。
学院以服务过程工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以化工过程开发、制药与精细化工、工业分析与检测、化工新材料、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化工安全等支撑化工与制药工业发展较为完备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学院拥有保障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较强的科研实力。建有化工实验中心四川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工仿真实验中心四川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四川省工业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2011协同创新中心、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助剂及表面活性剂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重点研究平台。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涵盖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制药工程、再生资源化工、腐蚀与防护、材料化学工程八个二级学科。本学科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注重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问题,以应用技术研究和工艺开发为主,同时注重与生物工程、材料学等学科的结合,积极开展交叉、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形成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促进化学化工技术与方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创新。与企业共建了有机氟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与自贡市共建自贡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形成多学科平台对化学工程与技术的支撑。
二级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081701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研究化学工业等过程工业中相关化学与物理过程的一般原理和共性规律,解决过程工业涉及的装置模拟、放大、开发、设计、操作及优化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研究方向:01化工过程开发/模拟02传质与分离03过程强化与节能081702化学工艺
化学工艺:以数学、物理、化学等理论为基础的面向工业生产的高度综合性专业。化学工艺是研究化学品的技术开发、生产原理、过程与装置优化设计以及新产品的开发。
研究方向:01有机化工02无机化工03精细化工04化工新材料
081704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研究有明确应用前景的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功能材料等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化工产品结构与性能关系、制备工艺、产品复配及商品化,以及各类化学品、化学材料及器件制造过程中的化学合成、物理化学、化工单元反应及工艺、生物技术和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等。
研究方向:01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应用02工业分析081705工业催化
工业催化:以近代化学和物理为基础,并与材料、能源、环境、食品等多个领域密切联系的理工结合学科,催化反应技术是化学品、燃料、材料、医药、食品等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支柱科学技术之一,它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可缺少的科学技术。主要研究与能源、环境等相关的催化新材料和环境友好的催化新反应。
研究方向:01绿色催化技术02催化剂工程0817Z2制药工程
制药工程:由化学、药学、化学工程以及生物工程等交叉结合发展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主要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和实现药品的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主要涉及化学制药工程、中药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工程和GMP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研究方向:01生物制药工程技术02药物合成工程与工艺03药物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及结构修饰
●0856材料与化工(化工新材料方向、专业学位)
化工新材料:涉及化工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材料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开发和设计、材料的特性分析与试验、材料成品的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制品的加工及改性、材料制造业的管理等。
●0860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
01制药工程:主要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实现药品的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主要包括药物合成技术与工艺、天然药物与中药制药、生物制药工程与技术涉及的药物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新药设计、药理药效的测试与分析、药物质量的检测与质量控制等。
02精细化工: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主要研究医用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产品制备及其复配技术,纳米材料的制备、加工过程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专用精细化工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主要包括专用精细化工产品的制备与过程开发、产品纯化与修饰、产品分析与检测等。
生物工程学院﹒五粮液白酒学院
(一)学院简介
生物工程学院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形成了以“酿酒工程、调味品酿造、果蔬精深加工、农畜产品加工、竹材低污染制浆造纸技术”为主的学科特色方向,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被誉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现有专任教师100余人,企业兼职教师30余人,其中教授21名,副教授20名,博士40名,四川
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中国酿酒大师4名,国家级白酒尝评员1名。学院目前已建成了“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酿酒生物技术及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及“四川省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省部级研
究平台。近五年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级项目80
余项;发表科技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等收录7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23部,
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地(市)
级科技进步奖11项,荣获各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授
权国家发明专利42项,专利成果产业化6项。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我校十三五学科发展规划的一流建设学科群之一。本学科现涵盖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酿酒工程3个二级学科,在白酒酿造、果蔬加工等
方面特色明显,拥有“固态酿造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3个国家级平台和“酿酒生
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省部级平台。
二级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083201食品科学
食品科学:研究食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及其加工技术原理与方法的学科。重点研究食品及其原材料在生产、加工、贮藏、流通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和感官品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人、环境和食物相互作用关系。研究领域主要涉及食品原料品质、风味物质基础、食品生物技术、营养成分与人类健康等方面。
研究方向:01食品生物技术02现代食品加工理论与基础03食品原料与品质04食品健康与安全
0832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以生物学和工程学为基础,研究农产品贮运、加工及加工中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的学科。主要研究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农产品贮藏工程、副产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内容。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果蔬加工技术与贮藏、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及贮藏、调味品加工及代谢控制、食品加工特殊装备、加工副产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方向。
研究方向:01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02农产品贮藏工程03副产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0832Z1酿酒工程
酿酒工程:主要涉及酿酒功能菌的选育及其应用、酒类风味与标准化、白酒食品安全体系、白酒生产机械化与智能化、白酒清洁化生产与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围绕酿酒领域重大科学问题,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重点突破方向,整合多方资源,面向酿酒发酵机理、酿酒工艺优化、酿酒微生物、酿酒机械化和智能化等科研方向热点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
研究方向:01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02酿酒过程分析与调控03酿酒机械化与智能化
●0860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
生物与医药:面向生物技术、食品、发酵等行业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等,开展现代农产品加工原理与工艺、食品工程高新技术与装备、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食品生物技术、食品产业发展与规划、食品质量标准、生物质纤维材料开发等方面的工程研究。
研究方向:01食品工程02轻化工程03酿酒工程04生物工程
●095135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
食品加工与安全:是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任职资格相联系的农业硕士专业学位,该领域已形成粮油精深加工、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两个研究方向。本领域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改革成果、科研成果丰硕。
研究方向:01粮油精深加工02食品安全控制技术
机械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始建于1965年的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西南分院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材料与化工(先进材料成型技术方向)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5名,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
及副高职称40名,博士31人,聘任了10余位科研水平优异、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
任兼职导师。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项目100余项,授权专利100
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80余篇。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2项,四
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
学院拥有四川省矿山尾渣资源化利用工程实验室、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运输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阀门工程研究中心、过滤与分离创新联盟、特种技术加工研究中心等各级研究平台20余个。实验室面积6500余平方米,仪
器设备总值2500余万元,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02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涵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过程设备与机械等4个二级学科。
以过程装备技术为特色,依托学校化工能源、生物食品和智能控制等优势学科群,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需求为驱动,在能源装备、节能环保和智能制造等方面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二级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包括特种加工技术、数控技术与柔性制造单元、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智能系统与智能工厂、工艺数据库与大数据分析等相关制造理论、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先进制造模式,拥有数控技术与智能制造创新团队,在能源装备、轨道与航空、酿酒智能装备、高端智能机床以及智能工厂等方向具有特色优势。
研究方向:01数控技术与柔性制造单元02智能制造及装备03智能系统与智能工厂04制造业信息化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以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学科方向主要包括机电系统基础理论、机电系统及产品关键协调性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各类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在专用机床驱动控制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及生产过程装备设计开发、数控机床状态检测与智能控制等方面具有特色。
研究方向:01工业机器人技术、02专用机床驱动控制系统集成、03机电设备设计开发、04生产过程控制与自动化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功能分析与综合并定量描述、控制其性能的基础技术学科。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机械设备运动和动力学、材料疲劳、机械创新设计、现代设计方法等。结合泵阀、能源装备和轨道交通、航空与燃机、油气钻采等方面的区域经济需求,在产品创新与优化设计、虚拟设计与仿真、可重构设计、产品逆向工程、智能机构与仿生等方面具有特色与优势。
研究方向:01产品创新与优化设计02虚拟设计与仿真03增材制造04可重构设计05智能机构与仿生
0802Z1过程设备与机械
过程设备与机械:面向过程工业,融合机械、化工、控制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在
多相流、节能环保、承压设备、消防应急装备、深冷(氢能源)装备等方面开展研究。在多相流理论及工程、分离与净化技术及工程、节能减排与特种设备、水污染控制装备与工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承压设备安全及可靠性保障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优势。
研究方向:01多相流理论及工程02分离与净化技术及工程03节能减排与特种设备04水污染控制装备与工程05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06承压设备安全及可靠性保障
●0855机械(专业学位)
主要开展机械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等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能源(氢能源)装备、油气钻采装备、消防应急装备、酿酒智能化、工业机器人、高端智能机床以及智能工厂、节能环保装备、轨道与航空等。
研究方向
01机械工程:主要研究内容为先进制造技术与智能化、机电系统设计与开发、机械优化与创新设计方法及应用和过程装备设计与开发等。
02工业设计工程:主要研究内容为产品设计方向,通过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渗透和交融,结合艺术和产品,研究各类产品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开展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及相关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传播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
●0856材料与化工(先进材料成型技术方向、专业学位)
先进材料成型技术:针对先进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材料制备新技术、材料成型过程模拟与仿真、精密成型技术、先进焊接技术、智能制造、3D打印技术、纳米材料和功能材料等方面开展研究。在先进材料成形技术与理论、半固态成型技术、材料表面改性、3D打印技术、焊接机器人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一)学院简介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是学校历史最悠久、最具特色和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是首批四川省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基地,并首批入选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学院拥有国家杰青及其他国家级人才4人,省级专家8人,现有教授、
副教授40余人,硕博士学位教师70余人。学院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电
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学位点,已培养研究生14届。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条件,拥有国内较早成立的“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践中心、省级实践基等平台,实验仪器设备价值40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达7000平方米。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和电力系统与智能控制等6个二级学科,已形成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智能检测与工业自动化仪表、智能控制与无人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智能电网等稳定的研究方向。
二级学科(领域)简介及研究方向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优化、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01先进控制与优化02非线性理论及应用03智能机器人04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理论基础涉及现代物理、控制理论、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计量科学等。
研究方向:01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测试02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03自动化仪表
04计算机测试系统05环境安全检测06桥梁检测
081103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而形成的从整体出发合理组织、控制和管理各类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学科,重点解决非线性大系统建模优化、评估预测、网络安全系统及复杂控制系统的建模优化和智能控制等问题。
研究方向:01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工程02系统的建模、仿真与控制03基于网络环境的系统工程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研究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和理解的方法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主要研究信息的采集、处理与特征提取,模式识别与分析,人工智能以及智能系统的设计等。
研究方向:01智能计算02模式识别03图像处理04信号处理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导航、制导与控制:以数学、力学、控制理论与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建模与仿真技术等为基础,重点研究各类运动载体的实时位置、方向、轨迹、姿态的检测、控制及其仿真,培养从事各类运载系统重要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及实用技术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01无人系统导航与定位02飞行器控制与仿真03多源信息融合技术
04环境感知与目标探测
0811Z1电力系统及智能控制
电力系统与智能控制:以智能信息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着重培养从事电力输配电系统的智能检测、智能云平台、故障分析及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等方面的高端人才。
研究方向:01智能电网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02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03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0854电子信息(专业学位)
本专业学位类别设有控制工程、人工智能、电子与通信工程三个研究方向。
01控制工程:主要针对工程应用领域中面临的复杂控制问题,应用控制理论,研发先进控制技术和自动化系统。主要研究智能控制与系统优化、智能测试与专家系统、智能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大数据与智能电网、网络系统与信息安全等。
02人工智能:依托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AI+智慧学习”人工智能学院,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酿酒智能化、电力智能化、环境监测与评估、医学图像诊断、大数据分析、视频图像传输及处理、信息融合等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
主要研究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机器视觉与图像视频处理、大数据与数据挖掘、深度学习与类脑智能、模式识别、智能计算、智能芯片、无人控制技术等。
03电子与通信工程:以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利用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控制、仪器仪表、计算机设计与制造等与电子和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研究电子信息的检测、传输、交换、处理和显示的理论和技术。主要研究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物联网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我校材料类专业源于上世纪70年代开办腐蚀与防护和高分子材料本科专业,腐蚀与防护专业是西部地区开设最早,特色鲜明,在业界有广泛知名度与美誉度。材料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等四个本科专业,拥有腐蚀与防护、材料化学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本科生1600余人、研究生120余人,专职教师82人,其中教授14人,博士
4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四川省学
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学院是四川省腐蚀与防护学会挂靠单位,拥有腐蚀与防护省级教学团队、材料失效分析与耐蚀集成技术省级创新团队。
近三年学院每年均对社会发布新材料、新产品,学院承担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教育厅等各类在研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近三千万
元,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70余篇,出版教材8本,获得
国家授权专利55项,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
学院建有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面积8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
值3000余万元,下设材料腐蚀电化学、材料先进表面技术、耐蚀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高温腐蚀、新型碳材料、防腐蚀工程应用技术等研究室,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保障。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17Z3腐蚀与防护(化学工程与技术)
腐蚀与防护:采用新型耐蚀材料、防腐蚀新技术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小或
避免突发腐蚀事故的发生。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生,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向:01腐蚀电化学02材料表面技术03防腐蚀工程
●0817Z5材料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材料化学工程:调控、降低材料生产对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为材料的高质量、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方向:01功能高分子材料02功能薄膜材料03新型碳材料
●0856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
材料与化工:材料与化工是研究材料、化学及相关工业中所进行的物理和化学过程规律以及应用技术,主要涉及材料工程、化学工程、材料与化工安全工程等行业领域,在材料腐蚀与防护形成了鲜明特色。
研究方向:01材料表面技术02特种高分子材料03材料腐蚀控制技术04化工新材料
●0860生物与医药(生物医用材料方向、专业学位)
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用作生物医用材料的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相应衍生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材料的应用技术,主要涉及生物技术、医药、材料等行业。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从1986年开始培养计算机人才。现有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其中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四川省一
流本科建设”专业1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高、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专任教师100
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0人、副教授34人、硕博士92人。7名教师获得海外学位和出
国留学经历。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自贡市创新人才2人。学院从合
作单位聘任科研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授9人。
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配备先进的教学实验室设备。拥有“江河流域生态
环境的集成感知与应用”四川省专家工作站、四川省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工程实验室、“企业信息化与物联网测控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智慧旅游”重点研究基地和高性能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等科研平台。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并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市厅级项目4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00余项,发表学术论
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40项。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54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方向、专业学位)
计算机技术:是将计算机科学的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总称。包括软件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物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可视化与人机交互等。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务商务、轻工化工、军事国防、工业控制等国家重大行业与领域,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关系到国计民生重要领域。计算机技术主要培养方向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可视化与人机交互、高性能计算技术、智能图形图像技术、计算生物信息学等。
土木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土木工程学院始建于1985年,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严谨、学术思想活跃、综
合素质好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高级职称21人,教师中具有硕、博士学
位的教师66人。学院现有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三个本科专业,在
校本科生、研究生2000余人。土木工程专业入选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材料与化工(建筑材料方向)及职业技术教育(土木水利方向)招收研究生。
学院拥有建筑材料和防灾减灾等13个专业实验室,建有桥梁无损检测与工程计算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轻化工大学BIM/BQIM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川理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四川轻化工大学地质灾害研究所等科研、设计平台。
近三年来,学院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
目6项,出版专著6本,专利授权6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
高水平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15篇,EI论文20篇,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
(二)专业(领域)介绍
●0856材料与化工(建筑材料方向、专业学位)
建筑材料:建筑、交通和市政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建筑材料研发离不开高素质技术型人力资源的支撑,耐腐蚀、节能环保型等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在五大战略中发挥重要的优势作用。土木工程学院拥有一批长期从事建筑材料方向研究科研能力强的博士研究生师资队伍,近年来,在建筑材料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材料与化工领域硕士专业学位中的建筑材料方向主要围绕建筑节能环保材料、绿色建筑材料、装配式建筑节点处理材料、道路桥梁材料等方向开展材料研发和材料检测。
数学与统计学院
(一)学院简介
学院拥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数学学科为学校重点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9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
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自贡市学术和
技术带头人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人(含在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
承担省部级项目12项,地厅级项目50余项;在国际、国内专业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00多篇,被SCI、EI收录论文3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拥有桥梁无损检测与工程计算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非线性物理研究院、统计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中心等完备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
(二)学科专业简介
●0701数学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学科学的迅猛发展进一步确立了它在整个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基础和主导地位,并形成了当代数学的三个主要特征:数学内部各学科高度发展和相互之间不断交叉、融合的趋势;数学在其他领域中空前广泛的渗透和应用;数学与信息科学技术之间巨大的相互促进作用。数学一级学科下设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二级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
070101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侧重于数学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同时也为自然科学及科学与工程实际问题中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手段。
研究方向:01代数方法在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02函数空间与算子理论03微分几何及其应用
070102计算数学
计算数学:由数学、运筹学与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基础性、应用型和边缘性的数学学科。该学科研究现代社会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相关的数值计算的理论、分析及其应用。
研究方向:01高性能数值计算02金融数据分析03图像识别技术
070104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数学理论知识与应用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联系的重要纽带。以数学各个分支的应用基础理论为研究主体,同时也研究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信息、经济、管理、金融、社会和人文等科学中的数学问题,包括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方向:01神经网络动力学02混沌系统分析03不确定性处理的数学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
运筹学与控制论:以数学和计算机为主要工具,从系统和信息处理的观点出发,研究解决社会、经济、金融、军事、生产管理、计划决策等各种系统的建模、分析、规划、设计、控制及优化问题。
研究方向:01运筹与优化02网络优化与智能控制03随机优化与决策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学院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再生资源化工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材料与化工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授权点。化学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学校重点学科。学院专兼职教职工98人,其中教授20人、副高27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11人,博
士学位教师43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生导师22人。专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有长江学
者1人,杰青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自贡市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后备人选2人。
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以及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70余篇(其中JCR1、2区论文7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4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共3项,地厅级
成果奖24项。完成省、校教改项目40余项,发表教改论文40篇,出版教材8本。学院建有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川南分中心)、绿色催化
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轻化工固废资源化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高能化合物研究所等重点科研平台。各类实验室面积近11000m2。除可共享学校分析测试中心包含600MHz、SEM、ICP-MS、HPLC、UV-vis、LC-MS、XRD、TG、AFM、Roman等4000万元的大精仪器及设备外,学院实验中心拥有液相色谱、X-射线粉末衍射仪、气相色谱、表面光电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古埃磁天平等总价值2000余万元的大型精密仪器,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保障。
(二)学科专业简介
●0703化学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位居基础核心地位,且具有创新前景的学科,化学学科在探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能、转化等内在规律自成独立的体系,同时又是生命、化工、医药、材料、能源、环境等相关学科的重要科学基础和生长点。我校化学学科在绿色化学过程、人工酶设计与合成、有机方法学、光催化、无机功能材料、电催化及传感等领域具有较为深厚的积淀,并取得了优良的成效。
二级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070301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主要开展功能无机配合物、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氢化酶模拟物等研究。利用超分子自组装手段合成新型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研究其有机小分子与金属离子或阴离子荧光识别检测等的应用;研究具有电导性、单分子磁体(磁性)以及催化氧化还原等性能的配合物合成及性质;合成新型[FeFe]和[NiFe]等氢化酶模型物,考察其制氢性能与构效关系。
研究方向:01功能无机配合物070303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主要开展天然酶的人工模拟(包括人工酶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以及利用过渡金属独特的催化偶联反应性能,探索氟原子在有机反应中的氟效应,解决含氟功能有机分子合成难题。研究方向:01人工酶催化02有机合成方法学
070304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主要在“催化化学”与“电化学”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制备多种光催化新材料,研究光催化反应中光生电荷行为规律。开展非贵金属基氧还原、氧析出反应催化剂的研究,开展以及电化学分析传感器的研究等。
研究方向:01光催化02电化学及传感0703Z1绿色催化
绿色催化: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及能源问题,通过催化体系的优选解决化学、环境领域中某些特定反应过程的“绿色化”或消除有毒有害的环境污染物。设计不同的催化剂用于催化不同氢源释放氢气,制备清洁的氢能源。
研究方向:01环境催化02能源催化
●0817Z1再生资源化工(化学工程与技术)
再生资源化工:再生资源化工是针对资源枯竭和环境保护问题,采用化学化工技术手段,融入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理念,以“废物”资源化利用为研究目标。
研究方向:01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02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0856材料与化工(环境功能材料方向、专业学位)
环境功能材料:围绕“环境、材料”交叉领域,注重材料的功能性,以解决典型的环境污染物的消除为出发点,致力于环境领域所需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点从事高效环境光催化材料、电极材料与电催化、新能源材料、新型环境替代材料和吸附材料等研究。
●0860生物与医药(药物合成与污染控制方向、专业学位)
药物合成与污染控制:围绕“药物、化学和环境”交叉领域,注重药物中间体的创新合成和药物及药物中间体在环境中的残留消除手段的摸索,重点致力于新型药物中间体的设计与合成以及含药废水或含中间体废水的处理和控制方面的等研究。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一)学院简介
我校法学专业是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专业,也是学校首批重点特色建设学科、首批重点特色建设专业,现拥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本学位点拥有“基层司法能力研究中心”、“四川省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四川理工学院)基地”、“四川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三大省级重点研究平台。
该学位点拥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相对合理,法律实践能力较强,教学科研能力较为突出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0人,讲
师9人;博士学位教师18人,硕士学位17人(含在读博士5人);具有海外访学经历
的教师2人。校内专职硕士生导师21人,校外专业实践教师35人。
近年来,本学科团队主持省部级(含省级平台)项目13项,市厅级65项,到位科
研经费200余万元,先后获得省市级奖励20余项。发表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文章50篇,其中C刊及以上2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7部。
(二)法律硕士简介0351法律(专业学位)
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各有侧重。该学位获得者应达到胜任政法系统和法律服务部门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与管理职务的任职要求;德才兼备,具有良好的法律实务知识,具有宽口径、复合型、外向型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能够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管理、科技、外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独立地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和有关管理工作。
●035101法律(非法学)
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在招生条件、培养标准与授位要求等方面是相同的,仅在学习形式上有区别。
招生对象为非法学专业毕业生,如文、理、工、农、医等学科的学生,主要为各行业领域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该领域招收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01基层司法实务02知识产权法务03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日制)
●035102法律(法学)
招生对象是法学专业毕业生。主要为法治专门机构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专门型、应用型法律人才。该领域招收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01基层司法实务02知识产权法务03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日制)
美术学院
(一)学院简介
美术学院创办于1986年,2014年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有专兼职教师70余名,其中专兼职硕士生导师30余人。现有美术、艺术设计两2个艺术硕士领域和5个本科专业,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达1800余人。
近年来,学院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项目1项、创新人才培养项目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年度规划项目2项、四川省科技厅年度项目1项。师生作品入选第四届全国漆画展、秘鲁国际海报展、亚洲平面设计三年展、亚洲平面设计双年展、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为中国而设计”第七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第四届“江山如画”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等国际、国家级专业展赛;2019年秋,学院5位教师的6件作品(1件作品进京)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先后获四川省第八届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四川省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教育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1项。
美术学院现有四川省“民俗灯文化普及基地”,与企业共建“四川省大学生校外(艺术学)实践教育基地”。2018年,美术学院承接阆中“阆苑仙葩”迎春灯会灯组定制项目;2019年,承接加拿大蒙特利尔彩灯嘉年华项目。三十四年沐风栉雨、开拓务实,为自贡彩灯文化产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为“自贡灯会”名扬天下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艺术硕士简介1351艺术(专业学位)
艺术硕士(MasterofFineArts;MFA)是一项在世界范围内艺术相关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上以艺术为主,包括各种艺术理论、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美术学院现有美术、艺术设计两个领域。
●135107美术(专业学位)
美术:以培养绘画创作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教学过程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和应用型特征。以创作实践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创作过程指导与理论问题研究,提升研究生创作实践能力与理论研究水平。
研究方向:01中国画创作研究02油画创作研究03水彩画创作研究04雕塑
创作研究
●135108艺术设计(专业学位)
艺术设计:以培养设计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教学过程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和应用型特征。以专题设计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设计过程指导与理论问题研究,提升研究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同时,针对中国民间彩灯(灯彩)文化产业发展,面向相关文化企业实际需要,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文化特色建设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研究方向:01视觉传达设计研究02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音乐学院
(一)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5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教师在中国音乐金钟奖、芬兰国际青年钢琴比赛、美国德彪西国际钢琴比赛等国内外多项专业赛事中获得奖项,教师们承担了科研、教改项目近50项,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音乐作品、
教材30余部;现有市厅级及校级科研平台各一个,市厅级科普基地一个;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及中外合作办学,已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匈牙利佩奇大学签订合作协议。4.5万余平米的专业教学新建场地2021年投入使用,各类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二)领域简介
●135101音乐(专业学位)
音乐:培养结合国家及地区对人才需求分析和发展前景需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坚持高水平、有特色办学方向。本领域注重专业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以艺术实践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并具备高水平演奏、演唱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艺术人才。
研究方向:01钢琴02声乐03器乐
管理学院
(一)学院简介
管理学院从1980年开始招生,是省内高校中最早开设管理类专业的系科之一。学
院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112
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7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
头人1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自贡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拥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酒发展研究中心、川南发展研究智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南发展研究院等省、市、校级研究中心(所)12个。近5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项目70余项,地厅级项目120余项以及90余项政府决策咨询项目和企业横向课题,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四川省教学成果奖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其中SSCI、SCI、EI、CSSCI等收录92篇,专著15部。
(二)学科专业简介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我校“十三五”重点学科之一。本学科以管理科学、经济学为基础,与工程科学、统计学、数学、教育学等紧密融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管理知识,能够正确地运用管理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本学科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学位授权点评估,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前120名。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1工程管理与战略02会计与财务管理03人力资源管理04高等教育管理
●1201Z1企业发展与创新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
●1201Z2产业组织与规制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
●125300会计(专业学位)
管理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秉承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并重的教育理念,依托学校特色和管理学科综合优势,突出管理、经济、工程技术学科交叉与创新,以行业特色为背景,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操守、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基本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倾力培养一批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洞察
力、执着的学习力、缜密的思考力、非凡的领导力和精准的执行力,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精会计、善管理、懂技术”的卓越会计师。重点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公司治理、公司战略等方向问题展开持续、前瞻性研究,通过实战财经、管理智慧、技术集锦等特色模块展开综合素质培养,着力建设具有卓越影响力“业财技”融合的新型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打造成为特色行业精英会计人才培养摇篮。
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按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经济学院
(一)学院简介
经济学院是一个有较强研究实力和较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教学科研型学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硕士学位教师26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比例为87.5%。学院现有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研究中心(产业转型与创新研究中心、智慧旅游研究基地、空间经济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地方政府国民
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重大课题和省委省政府部门委托的重要研究课题20余项,出版专编著、教材20余部,发表SCI、SSCI、EI、CSSCI和CSCD等收录论文和北大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先后获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0余项。
(二)农业硕士简介0951农业
我校农业硕士点旨在培养服务于我国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体系、经营管理体系、服务体系所需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改革成果、科研成果丰硕。
●095138农村发展(专业学位)
农村发展:是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专业硕士学位类型,融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管理服务、科学研究于一体,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服务。主要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企业、涉农金融机构等培养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具有宽广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和一定农业专业基础知识,胜任农村发展政策制定、解释、执行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标准化、农产品物流与电
商等管理工作的实践型、应用型和专业型高层次人才。
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按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一)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含其他副高)11人,博士、硕士
37人。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
近三年来,学院共有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市厅级等各类课题立项近30项,在《教育研究》、《高教研究》、《中国教育学刊》、《课程·教材·教法》等各类期刊和报纸发表论文70余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复印10余篇。在人民出
版社等各级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5项,市、厅级奖十余项。
学院建有高等教育研究所和应用心理研究所等2个校级科研机构,建有职业教育发
展研究中心、川南学前美育发展研究中心、川南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3个市厅级科研平台,建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团队和川南文化协同创新与国际化传播研究团队等2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二)教育硕士简介0451教育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教育教学实践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该学位获得者要掌握某门学科的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还要懂得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管理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现有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体育)、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六个领域。
●045118学前教育(专业学位)
学前教育:密切结合学前教育行业专业教学、专业实践管理与研究的现实需求,采取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学前教育导师和学前教育行业实践导师合作培养的双导师制,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按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045120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职业技术教育:紧密结合职业院校教学和实践的需求,以“职业教育理论+专业技术+实践实训”的理念为指导,实行教育教学导师、专业技术导师和专业实践导师合作培养的三导师制,包含加工制造、土木水利两个研究方向。
01加工制造: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扎实的加工制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从事中等职业院校加工制造类专业教育教学实践及研究能力的优秀教师和相关行业高素质职业教育从业人员。
02土木水利:培养具有扎实的土木水利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指导能力,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职业技术教育实践能力,胜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的高水平土木水利类职业技术教育人才。
人文学院
(一)学院简介
人文学院现有教职工65人,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
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42人。近年获得各级各类优秀教学成果奖10余项,承担包括
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教改项目和质量工程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
金项目7项),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学院拥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学院建设的“四川轻化工大学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创业教育综合实践基地”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综合类)。
(二)领域简介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
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掌握中学语文教育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方法,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基础教育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语文教学实际问题,能创造性地开展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骨干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
本领域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其中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12人,导师团队教学科研成果丰硕,熟谙中学语文学科理论与实践,致力于指导本领域研究生卓越成长。
自2018年9月以来,本领域硕士研究生获批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15项,校级创新项目
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5篇,获国家级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其他全国性专业技
能竞赛奖项10余项。
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按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学院简介
我校思政专业创建于1985年,在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
验。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专业领域内拥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32人,博士
19人。学科特色鲜明,学术积淀深厚,学院现拥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党的建设创新研究中心”“基层廉洁建设研究中心”三个与学科领域密切关联的地厅级科研平台和相应教学实践基地,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凝练学科思政特色,以盐文化、区域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等为内容,以网络为载体,以信仰教育为目标,打造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形成了以地方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为特色的学科思政教育体系。近年来出版各类著作20余部,发表权威期刊论文200多篇,主持/主研地厅级以上项目10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四川省政府、教育厅、自贡市政府等奖励。学院围绕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将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开启学院发展新征程。
(二)领域简介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
学科教学(思政):围绕当代教育思潮、紧密结合学科教学(思政)教育、研究新进展,研究相关领域的理论问题、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方法,运用于我国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
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
外语学院
(一)学院简介
外语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0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7人,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
58人,常聘外籍教师7-9人;开设英语、日语、翻译、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5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500余人。学院拥有1个地厅级科研平台,2个市级普及基地,2个校级研究中心,2个校级特色培育项目,1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1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近三年来发表SSCI、CSSCI、北大核心等权威期刊论文近300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0
余项,出版专译著10余部;多项科研教学成果荣获各级奖项,其中天府奖学术成果一
等奖1项,宜宾市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项,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项三等奖3项。
(二)领域简介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
学科教学(英语):主要研究英语教育领域中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同时探索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方法运用于我国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英语教学当中,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家型”英语课程专任教师。
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
体育学院
(一)学院简介
获国家级奖项50余项,省级奖项60余项。学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课题三项,有40余人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A级证书。体育学院教学严谨、科研能力较强,是充满活力的年轻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
学位教师36人;国际级裁判员1人,国家级裁判员3人,国家级教练3人,专业教师配置合理,教学能力强。拥有自贡市“国民体质健康与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校级科研平台——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所。2018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四川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建设单位。
近三年,教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被CSSCI收录20余篇,ISTP收录6篇。参编教程15部,现有20余项省级及市厅级课题,校级精品课程4项,到位
科研经费200余万元。获国家级奖项50余项,省级奖项60余项。学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课题三项,有40余人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A级证书。
(二)领域简介
●045112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
学科教学(体育):主要研究体育教育领域中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同时探索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方法运用于我国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体育教学当中,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专任教师。
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学位22
人,博士后经历4人,硕士3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近年来,学院获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6项,国家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3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地厅级项
目3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
篇,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
学院拥有四川轻化工大学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中心、电子系统设计综合实验室等实验科研平台。实验仪器设备价值1000余万
元,实验室面积3000余平方米,具有较好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条件。
(二)专业(领域)简介
●086材料与化工(光电材料方向、专业学位)
光电材料:能实现光电、电光能量转换的一类功能材料。光电材料设计及应用方向主要涉及到光电材料制备、性质及应用试验研究和前期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各种新型有机、无机发光材料,电子材料的合成;各种光电、电光能量转换器件,光电探测器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MonteCarlo、时域差分等方法对光电材料的结构、合金设计、电磁场分布等进行建模分析,对光电器件的性能进行模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