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江汉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江汉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人文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江汉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江汉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江汉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一、学校及学院概况
  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实行湖北省、武汉市共建,以武汉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总占地面积2114亩,校舍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畔,这里湖山环抱,水天一色,风景秀丽,幽雅宜人,是理想的学习园地。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新闻传播学系、文化产业系、汉语国际教育系、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开办了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影视文化)、历史学、文化产业管理、广告学、汉语国际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7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学院学科专业横跨文学、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四大学科门类,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两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教育硕士的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历史)和艺术硕士的广播电视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的文化艺术产品营销与服务学科方向硕士点。学院成立有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江汉大学武汉抗战研究中心、江汉大学新诗研究所、江汉大学网络传播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拥有江汉大学传播技术试验中心、江汉大学播音与主持演播厅、江汉大学普通话培训与测试中心等实训基地。
人文学院现有教职工105人,其中专任教师83人,教授16人,副教授39人,博士45人,45岁以下教师全部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有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24人,有1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4人获得武汉市政府特殊专项津贴,2人入选武汉市“213人才工程”,2人入选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2人入选武汉市黄鹤英才(文化)计划,3人获得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有1200多人,硕士研究生100多人。
人文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以文载道,经世致用,返本开新”的办学兴院理念,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下特色:科研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学科优势明显,科研成果丰硕;教研风气浓厚,教师学有所长;学生思维活跃,整体素质及成才率高。
人文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与湖北省电视台、武汉市电视台、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档案馆、武汉博物馆、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二中广雅中学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签订了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协议,聘请了一批业界精英和名家作为兼职硕导,担任研究生的校外导师。与台湾铭传大学也有合作办学项目,广播电视、文化艺术产品营销与服务等专业和领域的研究生多次前往访学。
中国语言文学是武汉市重点学科,已经凝练出了地域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研究、领域语言研究、方言调查与研究、中国现当代诗学等多个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
中国史学科是武汉市重点学科,学科在近现代城市史尤其是区域城市史、近代中国市政史、武汉抗战史、武汉城市文化研究、湖北及武汉地方文献整理研究、城市近代化与近代城市化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与明显优势。
广播电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双向嵌入”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与合作单位通过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层面的相互嵌入,进行深层的广播电视艺术人才培养。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由高校、武汉市中小学校、教育部门构建的全程“双导师”“双课堂”培养模式。
近年来,人文学院研究生在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大赛、中国西部国际电影节等各类竞赛中屡获大奖,毕业生受到政府部门、企事业等单位的好评。
  

二、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联系方式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1
文艺学
①文艺生态研究
②地域文学批评研究
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研究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汉语与文学基础
④语言与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外国文学 肖老师:
13986267938
1054123615@qq.com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①领域语言研究
②社会语言学
③文化语言学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汉语与文学基础
④语言与文学理论
语言学理论
 
西方语言学史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①汉语言文字本体研究
②方言调查和研究
③汉语教学研究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汉语与文学基础
④语言与文学理论
语言学基础理论 中国语言学史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①古典诗文与民族文化精神研究
②古典戏曲研究
③古典小说研究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汉语与文学基础
④语言与文学理论
中国古代文学 古代汉语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①现当代诗学研究
②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研究
③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汉语与文学基础
④语言与文学理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
0602
中国史
060203
历史文献学
①地方史及地方文献研究
②城市历史文献研究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中国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学基础
方老师:
13006380340
jdlishixi@163.com
 
060204
专门史
①城市与近现代中国
②区域城市史与武汉城市史
③城乡经济与近现代社会转型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中国史基础
060206
中国近现代史
①中国近现代政治史
②中华民国史
③抗日战争史与武汉抗战史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中国史基础
0451
教育(专业学位)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不设研究方向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教育综合
④语文专业素养
语文教学法 ①普通心理学
②教育研究方法
曾老师:
13871406423
32559539@qq.com
 
0415
教育(专业学位)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不设研究方向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教育综合
④历史学专业素养
历史教学法 ①普通心理学
②教育研究方法
刘老师:
13507175496
xkjxls@126.com
1351
艺术(专业学位)
135105
广播电视
①影视制作
②影视创意写作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影视艺术基础
④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
影视创意与策划 ①影视剧作基础
②广播电视前沿
冯老师:
13545102812
fengling4040@163.com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Z2
营销与服务工程
文化艺术产品营销与服务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三
④管理学
⑤运筹学
注:④⑤任选1门
国际文化贸易   李老师:
18672357553
20888607@qq.com
  
    三、参考书目
学科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中国语言文学 文学理论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编写组:《文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2005年版。
中国文学史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 《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2.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语言学理论 1.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王洪君、李娟修订,《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汉语基础 1.王力 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1-4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
2.邢福义、汪国胜 主编,《现代汉语》(第二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史 中国史基础 1.朱绍侯主编、龚留柱执行主编:《中国古代史》(上、下),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版。
2.《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中国近代史》(第二版) (上、下) (马工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艺术(专业学位) 影视艺术基础 1. 《影视艺术概论》,第一版,孙宜君,陈家洋著,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
2. 《影视艺术概论》,第一版,周星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 1.宫承波:《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出版社2018年版。
2.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教育(专业学位) 教育综合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语文专业素养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历史学专业素养 1.《史学概论》编写组:《史学概论》(第二版)(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2.朱绍侯主编、龚留柱执行主编:《中国古代史》(上、下),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3.《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中国近代史》(第二版)(上、下)(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4.徐蓝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运筹学 1.胡运权:《运筹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于春田、李法朝:《运筹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四、报考条件
 报考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须符合国家规定的以下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年龄一般不得超过40周岁(1980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5.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20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7.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五、研究生教育收费标准
  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文件,经物价部门审核,我校全日制研究生学费为:8000元/年。
  六、研究生教育激励机制
  1.完善的奖助体系。学校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用于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奖励金额为8000-12000元/年,覆盖面达100%;学校还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表彰有突出科研能力或科研潜质的研究生,奖励金额为20000元/生;设立“校长奖学金”,用于表彰在某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为学校争得重大荣誉的研究生,奖励金额为10000元/生;设立多种单项奖学金,用于鼓励研究生在某一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包括“研究生标兵奖”、“优秀研究生干部奖”、“优秀研究生毕业生奖”、“研究生文体活动优秀奖”、“研究生公益活动奖”等,奖励金额为1000-3000元/人年;企业或个人在我校设立了多种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有特殊专长并取得突出成绩的研究生,包括“九源励才奖学金”、“武汉供销奖学金”、“昱申翔奖学金”等奖励金额为1000-4000元/人年。
  为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学校为研究生每人每月发放国家助学金60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共6000元/人年。此外,学校为研究生提供助教(教学助理)、助研(研究助理)和助管(管理助理)等“三助”岗位,岗位津贴为300元/人月,每年按10个月发放,共3000元/人年。“助研”岗位覆盖率为100%“助教”和“助管”岗位覆盖率可达50%,贫困生和学有余力者每人每月可兼任两项岗位。
  凡受到共青团中央“春蕾计划”资助的大学毕业生,每人每月另加100元特困补助,受资助的学生还可获得每年报销一次往返家路费补助。
2.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学校建有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并设立“研究生创新教育基金”,主要包括“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用以资助研究生进入创新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鼓励研究生到企业进行成果推广和转化工作,资助金额为1万元左右,覆盖面达80%;“研究生成果奖励项目”,用以资助研究生的创新成果,如发表高水平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等,按成果等级奖励金额每项从100元到10万元不等;“研究生访学资助项目”,用以资助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进入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合作科研。
3.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学校积极探索与境外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新模式;加大外籍教师和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教师引进力度和本校教师出国交流、培训的力度;在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上,坚持国际通用体系和标准。
4.舒适的住宿条件。学校拥有湖北省高校较好的研究生住宿条件。按照3人间设置,每间宿舍都具备独立卫生间,并安装有电热水器和空调,同时还配备了公用微波炉、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成立于2013年,下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有声语言沟通和交流的需求日益提升的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新世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市场需求而建构的“以播音主持为核心,以有声语言创作与表达的时代化多元化发展为特色,以培养时代文化语境下的大众传播人才为目标”的新兴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专业知识与能力,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与法规,素质高、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能在广播电视、网络传播、党政宣传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主持、策划、采编、制作和其它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师资队伍
 
 
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目前有专业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助教1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7人。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位结构都较为合理。
 
 
三、特色优势
 
 
“以声为本,博学明辨,与时俱进,笃行创新”,是该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为了凸显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科特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比43.2%,特别是课堂教学延伸出来的实践实训环节内容更为丰富。该系积极为学生创设实践平台,校园广播台、“江大视窗”,学校及社会各级各类文化活动及公益活动都成为实训平台,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使江大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以实训增强基本技能,以大赛促进提高”的实践训练模式,使得该系学生在校园金话筒,齐越艺术节、大学生艺术节等专业性赛事频夺佳绩。“感动江大人物”“榜样的力量”“研究生风采”“师者的风范”等具有江大特色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活动品牌及延安精神进校园、“共筑精神家园”系列活动、中华诗词进校园、“中华诵”经典诵读、“非遗”传承活动进校园、书香校园、雷锋精神进校园和青年志愿者等活动中也活跃着播音专业师生的身影,播音系利用有声语言的传播优势,积极打造特色的美育文化,提升校园育人的文化品质,完善、丰富了学校美育内涵。同时,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下,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以有声语言创作与表达的时代化多元化发展为特色,以“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为对象,助力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武汉区域文化发展。
 
 
播音与主持艺术系隶属人文学院,人文学院在语言、文学、新闻、历史、戏剧与影视、文化产业等学科领域拥有丰富教学资源及雄厚的科研能力,人文氛围浓厚,这些成为该系学生提升人文素质,增强文化底蕴的优势。
 
 
四、所获成绩
 
 
舞台剧《青春的足迹》《新青年下乡》分别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及优秀创作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2018年10月,师生创作的四部舞台剧作品全部入选湖北省大学生戏剧节优秀作品,并全网直播获得一致好评。2019年有三部舞台剧获得湖北省大学生戏剧节优秀作品奖。2017年,播音与主持艺术系荣获“武汉市女职工建岗立业示范岗”,2018年获得“武汉市工人先锋号”。教师中有1人被评为武汉市文明市民,1人获得湖北省高校普通话大赛教师组二等奖,1人获得湖北省高校普通话大赛教师组优秀奖,3人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奖,2人荣获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奖,2人荣获湖北省大学生戏剧节优秀指导教师奖,1人荣获第九届湖北省校园金话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1人荣获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奖,1人获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优秀优秀创作奖,2人荣获江汉大学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有2人荣获江汉大学十佳班主任称号。
 
 
五、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实行3到6年的弹性学制。 
 
 
学位:艺术学学士
 
 
六、核心课程
 
 
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语言学概论、新闻学、传播学概论、新媒介概论等。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2年创办,2013年建系,2017年被评为全国三星级专业。本系以“立足汉语、传播文化、注重实践、一专多能”为理念,下设“汉语教学教研室”和“中华文化传播教研室”,被评为江汉大学教研活动先进单位。 
 
本系开设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9人。博士6人,硕士3人,博硕学位的比例达到100%。专任教师中,“武汉市教师学科带头人”1人,“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1人,双师型教师5人,有海外访学、教学经历的教师4人。先后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校级在线课程3门,主持省级教研项目1项、市级教研项目4项。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二等奖”、“湖北省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武汉市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江汉大学第二届本科教学校长奖”、“江汉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江汉大学多媒体课件竞赛一等奖”、“江汉大学教学质量一等奖”(4人次)、“江汉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江汉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人次)、“江汉大学教职工粉笔字大赛一等奖”等各级各类奖项60余项。 
 
本系现有学生140余人。2018年、2019年学生就业率均为100%,考研率逐年稳步上升,获评江汉大学就业工作升学率育才奖。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系始建于2005年,设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国内设立的第一批文化产业本科专业,培养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掌握现代产业理念和经营管理技能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文化产业系下设两个教研室,分别为数字文化创意教研室和公共文化与会展运营教研室。2012年文化产业系实现“文化艺术产品营销与服务”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招生。
 
文化产业系共有8名专任教师,专业教师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优良,均具有博士或者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国内外著名高校,包括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整个教师队伍青壮年居多,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实践能力强、富有活力。1名教师获得校优秀教学质量二等奖,1名教师获得武汉市爱岗敬业女明星称号,1名教师获得武汉市政府优秀博士资助奖。近年来,文化产业系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教育厅项目6项,市局级项目多项。教师在各类专业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和参编教材5部。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文化产业系实行全员教师任课制,所有老师均承担本科或研究生课程教学。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部分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并进行线上课程开发。近年来文化产业系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校科研立项近30余项,指导学生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并在全国文化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屡创佳绩,2014年,在北京大学主办的未来领袖文化创意大赛(CCFL)中,由文化产业系教师指导的《中部城市网络会展电子商务平台构建》项目成功进入总决赛,入围全国二十强;2017年在“全国大学生艺术项目策划大赛”中, 2016级同学的作品《棋动江城》,荣获了“未来之星”奖。教师和学生立足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投身各项社会服务, 2014年7月,师生团队受武汉市服装商业总会委托,承接武汉市发改委招标项目”武汉市国际时装周策划“,成功中标;2014年我系教师作为湖北省第四批“博士服务团成员”选派至襄阳市保康县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挂职;2018年5月,我系教师应邀担任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歌曲征集作品评审专家。文化产业系拥有数字文化创意实验室、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运作实践基地),还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资源。
 
近年来,文化产业系有二十余名本科生考入中国传媒大学、中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深圳大学、上海大学、云南大学等知名院校攻读研究生。经第三方评价,文化产业系毕业生就业薪资水平和专业相关度均在江汉大学名列前茅。我系为文化企业、文化事业单位以及文化科研机构输送的毕业生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他们活跃在武汉市及其它地区的文化领域,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新闻传播学系是湖北省内较早开办广告学专业的院系之一。于1985年设立新闻教研室并开始招收新闻学专业专科生,1995年招收广告学专业专科, 2002年成立新闻传播学系,开始招收广告学本科生。新闻传播学系现有专职教师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专业教师均拥有硕博士学历,23%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学科背景覆盖文学、营销学、社会学、传播学,形成学科交叉互补的良好架构。近年来,新闻传播系老师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颇丰,担任主编或者参编的著作多部,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或者参与的国家、省市项目54项。有3人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教师团队有多项在湖北省教育厅指导性项目、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中以及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软科学研究类项目中立项。有4名老师先后获得“江汉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1名老师获校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1名老师获得武汉市爱岗敬业女明星。有多名老师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团队分别获广告协会主办的“学院奖”组织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竞赛中获得“最佳院校组织奖”。 


新闻传播学系开设有广告学专业,广告学专业以建设“双一流”为目标,通过夯实实践教学基础,不断加强本专业的专业优势。积极构建应用性、专业性特色分明的课程体系,现已形成数字营销传播、影视广告艺术及新媒体传播等特色课程系列。课程设置紧跟学科发展方向的同时,开设与专业竞赛、商业项目、创新创业相适应的实训课程,同时以广告赛事为抓手,真正做到赛学结合,以赛促学,以学应赛。自本专业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来,在各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都获得过全国一等奖、二等三等奖的好成绩。2015年在全国专业评价中,广告学是江汉大学获得B等评价的两个专业之一,是我校重点建设和扶持的专业之一。2015年经第三方评价本专业毕业生为江汉大学平均薪酬最高的专业,并获得校“广告学专业毕业生薪酬名列前茅”荣誉称号。2017年获得“广告学专业就业薪酬名列前茅先进单位”和“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工作相关度名列前茅先进单位”的荣誉证书。2018年专业星级评定中,我校广告学专业被评为专业星级2星级。2018届江汉大学平均就业率93%,广告学专业就业率98.82%。2018年广告学专业成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新闻人才”协同育人计划立项专业,2019年成为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新闻传播学系老师以课程改革为驱动,探索出专业适用的教学方法。 “在线课程”、“翻转课堂”和“BOPPPS”教学模式”都在老师们的日常教学中不断的实践和完善。广告学专业在建校级“在线课程”2项,校级在线精品课程1项,运用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创新型教学方法授课的专业课程占专业课程总数的80%以上。




新闻传播学系广告学专业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在各类传媒、广告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传媒运营、市场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和设计制作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20多名本科生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名校攻读研究生。大多本科生分布在政府、媒体、广告公司等各单位,并在各单位获得好评。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是我校创办最早的系(部)之一,其下支撑学科历史学创办于1952年,支撑专业历史学本科专业创办于1977年。数十年来,历史学系历经风雨,仍焕发着昂扬的生机。
 
历史学系中国史学科是武汉市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以后,先后与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联合培养中国近代史学术硕士研究生。2009年被评为中国史学科武汉市重点建设学科。2017年学科教学(历史)专业领域开始招收硕士。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增列为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19年开始招生。中国史学科下设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专门史、中国历史文献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现已凝炼出近代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武汉历史与文化研究、武汉抗战与抗战史研究、城市历史文献学、武汉城市口述史研究、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性研究等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在中国城市现代化与近代中国城市化、近代中国市政史、武汉抗战与抗日战争史诸研究领域具有全国性影响,武汉地方史、城市历史文献学、武汉城市口述史诸研究领域具有区域性影响。2019年,中国史学科入选省级“一流学科”培育学科。
 
历史学系不仅具有一支学位结构与职称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还具有一支科研实力较强的专家队伍。全系现有专任教师18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1名,具有硕士学位者5人,具有博士后经历者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名,获市级科研项目资助专家5人,获得省教育厅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专家1人,2人入选省市级人才工程,3人次担任全国级、省级学会副会长,4人次担任全国级、省级学会副秘书长。
 
在科研方面,历史学系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2项,财政部项目1项,市政府重大招标项目1;出版专著20余部,在《近代史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史学月刊》、《江汉论坛》、《史学集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被《新华文摘》转载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0余篇;获省级科研二等奖3项,市级科研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市级教学奖2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经过积极的发展建设,历史专业硕士生与学术硕士生的培养已经起步,本科生培养工作稳步推进。历史学本科专业坚持“以史为本,博古通今,学以致用,温故求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广阔的视野、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协作精神,成为能够从事相关实际工作的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专业主要就业于党政机关、社区及教育、文博、档案、旅游、新闻出版等企事业单位和史学网络平台。作为历史学科下的唯一支撑性专业,历史学本科专业已经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近3年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和出国求学的人数共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4,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毕业实习生中,有多人被实习单位评为优秀实习生和优秀志愿工作者。他们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学校的学生创新实践科研项目,还参与城市史研究所、校档案馆、语言研究所等单位的城市史、校史及非遗等领域的科研项目,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历史学专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注重史学基础,兼顾学理与应用,追求跨学科协作创新,务实而又兼容开放。
 
2019年,本系专业生获得全国性殊荣。往届毕业生解扬(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荣获“郭沫若中国史学奖”提名奖,应届生李振鹏、曹玉欣2人在全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大赛暨第七届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分别斩获二等奖。
 
历史学学科与专业队伍的成长,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学生的进步与成材,给学校和本系带带了良好的专业和学术声誉,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再上台阶。现在,全系师生正在共同努力,为将历史学专业建设成为“拔尖专业”而奋力拼搏。
 
中国语言文学系
发布者:admin1发布时间:2015-06-10浏览次数:2345 
 
中国语言文学系是我校办学历史最长的系之一,早在1977年武汉教育学院时期即已开设,具有传统优势。系所在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武汉市重点建设学科,已获批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文系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有博士学位者24人,2名教师入选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2人被评为武汉市学术带头人,2人入选校级中青年拔尖人才“教学名师培养计划”,1人荣获校级本科教学校长奖。中文系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系获批国家社科基金7项、教育部项目8项、国家语委项目6项,获得省级成果奖4项,科研成果从数量到质量在学院都名列前茅。 
 
本系开设有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该专业已有汉语言文学方向和影视文化方向两个方向。已开设有广播电视艺术硕士和学科语文教育硕士等两个硕士专业,并已招生。中文系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分布合理,设有语言学、文艺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影视文化、大学语文等五个教研室,并设有文艺生态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汉语言文学为武汉市品牌专业,文艺学为市、校两级重点学科,“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现代汉语”课程为湖北省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课程,“文艺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为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课程。 
 
本系的建设和发展,立足武汉,服务地方,辐射周边,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应能力强,毕业后能够胜任文化宣传、公务行政、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出版编辑、影视传媒、文秘策划、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近年来有三十余名本科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香港大学等名校研究生,较多本科生在公务行政、教育行业、新媒体、对外汉语教学、影视等行业发展并取得不俗成绩。
 
地址: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邮编:430056 电话:027-84226819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新闻传播学系、文化产业系、汉语国际教育系、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开办了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影视文化)、历史学、文化产业管理、广告学、汉语国际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7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横跨文学、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四大学科门类,拥有6个硕士学位点:包括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两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学科教学(语文)和学科教学(历史)两个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广播电视领域艺术专业硕士学位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面的文化艺术产品营销与服务学科方向硕士点。学院还成立有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江汉大学武汉抗战研究中心、江汉大学新诗研究所、江汉大学网络传播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拥有江汉大学传播技术试验中心、江汉大学播音与主持演播厅、江汉大学普通话培训与测试中心等实训基地。各类实验实训室20多间600多平方米,实验设备价值600多万元。学院与湖北省电视台、武汉市电视台、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档案馆、武汉博物馆、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二中广雅中学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人文学院现有教职工105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教授16人,副教授33人,博士5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24人,已经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数量适中、结构合理、德能兼备、发展良好的教师队伍。多名教师获得国务院政府专项津贴、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入选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武汉黄鹤英才专项计划、湖北省作协签约评论家、武汉市文明市民、武汉市岗位立功女明星、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等等。江汉大学本科教学校长奖前两届获得者均为人文教师。近年来,人文学院先后聘任了朱学勤、唐翼明、何祚欢、鄢继烈、邓红等10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业内专家担任学院的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并聘任了江涛、童绥宝等一批业界精英为学院的兼职硕导。学院在校普通本科生1200多人,硕士研究生70多人。
 
人文学院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以文载道、返本开新、经世致用”的办学兴院理念,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以下特色:科研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学科优势明显,科研成果丰硕;教研风气浓厚,教师学有所长;学生思维活跃,素质及成才率高。目前,中国语言文学是“楚天学者设岗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历史学学科是武汉市重点学科。在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方案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中国史学科、广播电视学科是省内一流建设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广告学专业是湖北省一流专业,广告学专业还入选湖北省“荆楚卓越新闻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是湖北省级教学团队,“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是湖北省级优秀教学基层组织。《现代汉语》、《文学概论》是湖北省精品课程,《文学概论》、《语言与社会文化》是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电影艺术鉴赏》是湖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寻找文艺审美心理》入选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湖北省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武汉高校共享课程。学院还承担了全校公共必修课《应用文写作》《认识武汉》《普通话培训与测试》等课程。
 
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是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武汉市教育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被湖北省教育厅和文化厅授牌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5年来,学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1项;发表论文800多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出版学术专著100多部。先后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4项,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学院有展示师生学术成果的学术辑刊《人文论谭》,有邀请校外专家和业界大佬来院提供最新学术动态和业界资讯的学术平台“人文论坛”,有学院研究生交流学习研究心得的沙龙“人文论谈”。其中,《人文论谭》已出版十一辑,并被中国知网收录。
 
学院成立了江汉大学语言艺术团、涅槃文学社、海天涯诗社、朗韵志愿者服务团队、华言对外汉语教学服务团队等9个学生社团,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学院历年均有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入选感动江大新闻人物。学院学生辩论队、女子篮球队长期称霸江大,被称为“神文”的《江大赋》为人文学子所作,江大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学生长篇小说和诗词集也出自人文学院。2019届毕业生中已有34名学生升学和出国留学。历年来学生考取的学校有北京大学、香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多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超过湖北省高校平均就业率,人文学子以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而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学院网页:http://Rwxy.jhun.edu.cn
 
咨询电话:027-84226643
 
联系邮箱:wuhanren007@sina.com
 
  
 
        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直接为社会服务、参与经济开发的新兴跨学科应用型专业。我专业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多名教授和副教授,具有较为完备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我专业不仅注重理论研究,近年来研究成果产出丰富,而且与地方政府和文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承担了多个重要的地方文化产业项目。我专业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全国,吸纳国际经验的办学理念,在我专业就读的研究生有机会到海外进行学习和交流。人文学院“文化艺术产品营销与服务”研究方向现面向全国接收调剂考生。
一、   调剂要求
       1、  初试成绩总分、单科分均达到国家规定的A类地区考生复试分数线要求并符合国家相关调剂政策。
       2、  一志愿报考专业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同或相近,初试时没有考数学的,在复试时加试数学。
二、   调剂程序
        4月1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开通,请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写调剂志愿,我校将优先调剂符合要求的预登记考生。研招办将通过此平台通知获准参加复试的调剂考生,请考生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复确认,并尽快与我校研招办联系办理调剂手续。学校将于4月10-12日进行研究生复试,具体复试安排请考生关注江汉大学研究生处网站http://www.jhun.edu.cn/jdept.asp?dept

添加江汉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江汉大学考研分数线、江汉大学报录比、江汉大学考研群、江汉大学学姐微信、江汉大学考研真题、江汉大学专业目录、江汉大学排名、江汉大学保研、江汉大学公众号、江汉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江汉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江汉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江汉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江汉大学考研网由江汉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江汉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江汉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