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招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计算机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招生 导师姓名李宝安性别男出生年月1965.8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现任职务支部书记现在职称副教授
最后学历研究生最后学位硕士获学位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是否留学否留学国别留学时间
所属学院计算机学院所属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1服务计算
研究方向2分布式系统
E-mailliba@bistu.edu.cn通讯地址北京北四环中路35号(100101)
硕导、博导硕导批硕、博导时间
在读硕士毕业硕士在读博士人毕业博士人
参加学术团体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员、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办公自动化学会会员
工作简历1990-1992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中文信息处理研究中心科研人员,1992-2004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在此期间兼任IT企业项目经理、部门经理、总工程师等职位),2005起至今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支部书记
承担教学任务(注明硕、本)硕士研究生课程:分布式系统;本科课程:数据库系统基础、中文信息处理、人工智能
在研课题(项目来源、起止日期、经费数、承担任务)l中石油钻井院科技园区信息化建设规划,中石油,2012-2013,28万元,项目负责人(1)l北京市密云县发改委信息平台的开发,北京市密云发改委,2010-2015,20万元,项目负责人(1)l基于语义分析的汉语文本错误自动侦测与纠错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2013,33万,项目成员(3)l大数据内容理解的理论基础及智能化处理技术,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与教师职业发展计划项目,2013-2015,300万元/每年,项目成员
近三年代表性论文lStrategicPointandMaturityofSOAProject,JournalofInformation&ComputationalScience,Vol.9,No.18,2012.(EI检索)lSocialNetworkBasedonContext-AwareandComponentTechnology,JournalofInformation&ComputationalScience,Vol.9,No.15,2012.(EI检索)lResearchonContextAwareServiceBasedonIOT,InternationalJournalofDigitalContentTechnologyanditsApplication,Vol.6,No.19,2012.(EI检索)
代表性著作l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主编(1)l数据库系统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9月,主编(2)
近三年代表性科研成果l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面向数字内容的知识表达与智能化处理”(PHR201007131),北京市教委,2010-2012,150万元,项目组成员,已结题l面向构件的ERP企业价值链模型研究,北京市教委,2008-2010,15万元,项目负责人,已结题l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项
表彰和荣誉
备注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全国第二批32个大数据专业之一,在2018年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名列前茅。专业主动适应“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网络产业等国家及首都发展战略,服务于大数据技术领域及行业需求,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计算机专业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掌握大数据系统与平台技术(数据采集、清洗、存储、计算等大数据系统与平台相关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大数据分析相关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特定场景下大数据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工程能力,具备工程师所必需的学习与创新、沟通与表达、合作与交流等基本能力与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力和适应力的工程师与专业管理人才。
  本专业的特色在于:面向行业需求,培养熟练掌握新型技术与工具,快速实现数据智能的应用型人才。
  除了大类课程外,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统计分析方法、最优化理论、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基础、算法分析与设计、专业认知与实践、计算机网络、数据采集、数据存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大数据系统与平台技术实践、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技术实践、大数据项目综合实践等。
    教学负责人:宋莹
网络工程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网络工程专业思想与工程意识,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基础知识与方法,综合运用网络工程专业知识、技术与方法,从事网络系统规划与部署、安全保证与管理、网络应用开发及其他IT相关的工程实践,理解并坚守工程伦理道德规范,具备学习与创新、沟通与表达、交流与合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力、适应力和解决复杂网络工程的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特色在于:与大数据紧密结合,为高度智能和安全的下一代计算机网络培养卓越工程师。
  除了大类课程外,专业主干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技术、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安全、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应用开发技术、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综合实践、网络安全综合实践、网络工程项目综合实践等。
    专业负责人:徐雅斌
软件工程专业是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专业培养目标为:面向国家特别是首都软件产业需求,培养具有软件工程学科的相关知识和专业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素养、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国际意识、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从事软件领域的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特色在于:与产业密切结合,注重培养有出色工程能力,满足企业实际需要的软件人才。
  除了大类课程外,专业主干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模型驱动程序设计方法学、Java Web技术、软件测试技术、编译原理、高级软件工程和软件项目管理等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设置Linux系统实践、交互式软件系统设计、移动应用开发实践、软件开发实践、软件项目综合实践等一系列独立实践环节,通过项目实战推动理论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
    专业负责人:刘建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有扎实计算机软硬件基础,掌握新型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等信息领域最新技术与方法,能够从事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系统设计、开发、运维与管理,能够解决计算机行业复杂工程问题,能够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的理论研究,符合企业人才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技术领域专业化人才。
  本专业的特色在于:紧扣智能技术脉搏,厚基础、宽口径,注重培养学生软硬件协同的系统开发能力。
  除了大类课程外,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数据结构、人工智能、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信息安全、企业级计算基础、中文信息处理等专业理论课程,并开设了Linux系统实践、Web应用系统实践、CPU设计、移动应用系统、嵌入式系统、并行计算、深度学习、计算机系统项目综合实践、专业实习、企业工作实践、科研项目开发实践等专业实践课程。
    专业负责人:李宝安
计算机学院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3人(占13%)、副高级职称的42人(占41%)。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7人(占56%),硕士学位的25人(占25%)。生师比约15:1。
学院建立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带头人、青年学术骨干和硕士生为梯队的学科队伍。目前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2个,北京市教学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专业主讲教师1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组织部青年拔尖人才3人,组织部青年骨干人才1名,北京市青年英才1人,校级名师2人,其他高层次人才2人(兼),博士导师4人,硕士导师41人,形成了优良的师资队伍。
  曾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6项;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并编有《人工智能教程》、《软件工程导论》、《操作系统》等国家级规划教材。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位于健翔桥校区,地处海淀区与朝阳区交界处的北四环中路,毗邻鸟巢、水立方等奥林匹克核心区,校园位于北京市万亩绿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校园所处的高科技园区人文景观众多、高等学府林立、交通四通八达。学院一至四年级所有本科生均在健翔桥校区就读。自2014年起,计算机学院的本科专业实行一类本科招生,并实行大类招生改革,即学生入学后统一培养,1—1.5年之后分流进入各专业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己感兴趣和适合的专业学习的机会。
  学院的计算机教育历史起源于1978年建立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计算机软件专业,2008年在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计算科学与工程系、基础二部计算机应用教研室,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计算机与自动化系,原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中心基础上成立了现在的计算机学院。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8年获批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专业2009年获批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于2018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全国第二批32个大数据专业之一。此外,学院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华北计算所联合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术学位授权学科,以及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方向)专业学位授权点。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网络信息检索与内容理解为我校自主设置的特色学科。学院拥有网络文化与数字传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的国家经济安全预警工程北京实验室和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计算机学院在校本科生人数约1860人,其中本科生1630人;在校硕士研究生人数约230人。
  计算机学院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建立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带头人、青年学术骨干和研究生为梯队的学科队伍,通过引进高级人才,挖掘学科潜力,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和跨领域应用的综合优势,以及与产业界紧密结合的优势,取得了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学院近年来在已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有特色的、前沿领域的学科研究方向,围绕信息检索技术与大数据应用、智能中文信息处理、网络安全与系统性能评价、软件建模理论与方法、软件测试技术与方法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逐渐形成了专业特色和优势,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取得一批科研成果并部分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
各位考研的朋友,我院今年研究生调剂工作已经开始,共有名额大约50名,欢迎广大考生前来调剂。请联系霍老师、王老师,电话:64879089/15811035796,邮箱:bjhdhyp@bistu.edu.cn。

添加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报录比、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群、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姐微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真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专业目录、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排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保研、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众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