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罗炎

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罗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罗炎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罗炎 正文

[导师姓名]
罗炎

[所属院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罗炎
性别:
人气指数:1664
所属院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职称:研究员
导师类型:硕导
招生专业: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研究领域:有机聚合物材料,环氧树脂合成与应用,精细化工,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电工绝缘材料



[通讯方式]
电子邮件:luoyoung@139.com

[个人简述]
罗炎,1982年获南开大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并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硕士学位。1985-1987年在广西师范大学化学系任助教。1987-1998年在机械工业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任助理至高级工程师,从事化工材料、环氧树脂和电工绝缘材料的合成和应用研究。2002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起在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任研究员。在《化学学报》、《中国科学B》、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 (Part A)、《高分子学报》、《应用化学》和Polymer Degradtion and Stability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40余篇论文,两项发明专利正在公开,曾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也曾获广西自治区科技标兵和机械工业部中国机械工业青年专家荣誉。1982年获南开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2002年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2005年获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研究领域涉及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色谱分析,光谱解析,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环氧树脂合成与应用技术,反应诱导相分离方法增韧热固性树脂技术。曾主持和承担过三项机械工业部75、85科技攻关研究项目,现主持一项广西科学基金项目和十余项与企业协作的横向研究项目。目前与多家化工企业签订有技术合作协议,它们分别是上海市泰格聚合物助剂有限公司、无锡市大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市特宏电器有限公司、枣庄市浩博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科研工作]
1. Chemical degradation of bisphenol A diglycidyl ether/methyl tetrahydrophthalic anhydride networks by p-Toluenesulfonic-acetic anhydride Lei, Yan-Qu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China) He, Zhao-Xia Luo, Yan* Lu, Shao-Ning Li, Chun-Jia Source: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v 123, p 115-120, January 20162. Studies on phase separation of polyesterimide-modified epoxy resins. I. Syntheses and properties of organo-soluble polyesterimides Li, H. (Dept.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 Key Lab. of Molec. Eng. of Polymer,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Luo, Y. Tang, X.L. Li, S.J. Source: 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 -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v 39 A, n 8, p 815-824, 20023. Studies on phase separation of polyesterimide-modified epoxy resin. II. Effect of curing temperature on phase separation and adhesive property Luo, Y. (Key Lab. of Molec. Eng. of Polymers, Fudan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anghai 200433, China) Li, H. Li, S. Source: 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 -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v 38 A, n 10, p 1019-1031, 20014. Polyesterimide-modified bismaleimide resins. I. Effect of polyesterimide content Luo, Yan (Department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 Fudan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Polymers, Shanghai 200433, China) Yu, Xinhai Cai, Xianqing Li, Shanjun Source: 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 -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v 39 A, n 8, p 825-836, 2002   [1]罗炎,何朝霞,陈子方,李长元. 聚醚多元醇分子量对环氧树脂增韧效果的研究[J]. 绝缘材料,2004,03:12-16+19.[2]罗炎,李善君. 聚酯酰亚胺改性环氧树脂研究3聚酯酰亚胺用量的影响[J]. 热固性树脂,2002,05:1-5.[3]段景宽,罗炎,成钧,朱归胜,王亚珍,李长元.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微球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J]. 热固性树脂,2006,01:1-3+7.[4]段景宽,罗炎,王亚珍,李长元. 粘度调节剂对制备环氧树脂微球的影响[J]. 工程塑料应用,2006,01:16-18.[5]罗炎,李长元,成钧. 反应诱导相分离法制备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微球[J]. 高分子学报,2006,02:289-293.[6]段景宽,罗炎,王亚珍,李长元. 聚合物微球的应用及制备方法的研究[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6,04:61-64.[7]罗炎,李善君. 膨胀聚合反应研究的进展[J]. 高分子通报,2000,03:22-30.[8]吴洋,罗炎,韩静. MeTHPA/THPA用量比对环氧树脂微球制备的影响[J]. 中国塑料,2008,05:30-33.[9]罗炎. 单组分热固性树脂涂料化学成分剖析的特例[J]. 热固性树脂,2008,S1:15-17.[10]沈灿军,罗炎. 低温快速固化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研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2:347-351.[11]吴洋,罗炎,韩静. 反应诱导相分离法制备环氧树脂微球的研究[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01:27-30.[12]韩静,罗炎,沈灿军. 聚丙烯酸酯液体橡胶增韧环氧树脂体系研究[J]. 热固性树脂,2008,03:10-13.[13]曾剑,罗炎,杜涛,周秀娟,韦英林. 聚酯增韧环氧树脂的耐热性研究[J]. 热固性树脂,2010,04:12-16.[14]王昱,罗炎,张桢. 阻燃型DOPO-马来酸酐改性的环氧树脂研究[J]. 绝缘材料,2010,03:20-23+28.[15]马传国,逯伟,郑海军,王亚珍,罗炎. 碳/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合成研究[J]. 无机盐工业,2009,04:24-27.[16]沈灿军,罗炎. 低温快速固化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合成研究[J]. 中国胶粘剂,2009,06:22-25.[17]杜涛,罗炎,王亚珍,夏鹏. ABS塑料用环氧树脂粘合剂的研究[J]. 中国胶粘剂,2007,02:18-20+35.[18]夏鹏,罗炎,杜涛. TPP/PMMA复合物促进环氧树脂/酸酐体系的固化动力学研究[J]. 胶体与聚合物,2007,03:24-27.[19]左榘,陈武荣,罗炎,韩兴华,周逸民. 凝胶化反应的激光散射研究方法[J].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6,03:225-232.[20]左榘,陈武荣,罗炎,韩兴华,周逸民,何炳林. THE METHOD OF LASER LIGHT SCATTERING ON NETWORK COPOLYMERIZATIONS[J]. Science in China,Ser.B,1986,11:1121-1132.[21]罗炎 ,罗锦泰. 香茶菜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01:45-53.[22]罗炎,罗锦泰,孙汉董,林中文. 龙胜香茶菜的成分——新二萜龙胜香茶菜素的结构[J]. 化学学报,1988,08:763-767.[23]陈肇泰,罗炎. 双酚A环氧树脂分子量对浇注绝缘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J]. 绝缘材料通讯,1989,01:21.[24]李长元,罗炎.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微球的制备[J]. 热固性树脂,2005,03:9-12.[25]段景宽,罗炎,王亚珍. 硅烷接枝交联聚乙烯技术[J].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03:84-88.[26]李长元,罗炎. 无孔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微球的制备[J]. 应用化学,2005,10:68-71.[27]段景宽,罗炎,王亚珍,李长元. 聚醚酰亚胺/环氧树脂共混物的相结构及制备环氧树脂微球的研究[J]. 中国塑料,2005,12:15-20.[28]张桢,罗炎,王昱,郭泰安. 聚乙二醇400中残余乙二醇单体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01:62-67.[29]陈肇泰,罗炎,田亚梅,邓大强,蒋冬云. SF_6高压电器用新型环氧浇注绝缘材料[J]. 绝缘材料通讯,1991,01:39-43.[30]陈肇泰,罗炎. 环氧树脂对其固化物机电热性能的影响[J]. 热固性树脂,1991,01:1-6.[31]罗炎,蒋荣. 500kVGIS用环氧浇注绝缘材料的国内概况[J]. 绝缘材料通讯,1993,01:32-35.[32]钟银花,罗炎,曾剑,韦英林,吴业辉. 聚酯热熔胶增韧环氧树脂[J]. 应用化学,2012,07:745-750.[33]罗炎,何朝霞,董耿蛟,杨聚宝,陈子方. GR93(CW200)型真空浇铸用环氧树脂的研究和性能[J]. 热固性树脂,1996,01:59-60.[34]罗炎,丛莽. 粉末混合酸酐固化剂的剖析和研制[J]. 绝缘材料通讯,1997,03:17-19.[35]姜坤,罗炎. 四甲基氢氧化铵降解苯酐固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研究[J]. 广州化学,2013,01:35-40.[36]范韫慧,何朝霞,陆绍宁,贾夕曚,罗炎. 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评估聚乙二醇分子质量及其分布[J]. 热固性树脂,2015,06:47-50+54.[37]贾夕曚,何朝霞,范韫慧,罗炎. 未知环氧固化剂的色谱分析和光谱解析[J]. 广州化工,2014,08:111-114.[38]毛威成,贾夕曚,陆绍宁,范韫慧,罗炎. HPLC柱前衍生法测THPA游离酸含量的研究[J]. 广州化工,2014,08:121-124.[39]陆绍宁,何朝霞,范韫慧,贾夕曚,罗炎. 304不锈钢箔的表面处理和粘接工艺研究[J]. 广州化工,2014,07:63-66.[40]张桢,罗炎,王昱,郭泰安. 聚乙二醇400中残余乙二醇单体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01:62-67.

[教育背景]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报录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真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专业目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排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保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众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uilindianzikejidaxue/yanjiushengdaoshi_52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