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导师:马贵翔

发布时间:2021-10-2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导师:马贵翔

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导师:马贵翔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导师:马贵翔 正文

      
  ►个人简介
  男,生于 1964 年11月,原籍山西省岢岚县。
  复旦大学法学院诉讼法教授、博导。

  长期主要致力于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研究。1991年提出“控辩审三方构成的等腰三角结构是诉讼程序的理想形态”的观点,并在以后的研究中把诉讼结构作为分析诉讼程序、证据制度乃至司法制度科学性的主要视角,发表了一系列成果。
  论文《刑事诉讼对控辩平等的追求》获中国法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专著《刑事司法程序正义论》获中国法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兼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研究会理事。

  ►研究领域
  刑事诉讼法
  证据法
  司法制度

  ►教育背景
  1986    山西大学    法学    学士
  1989    西南政法学院    法学    硕士
  2005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博士

  ►职业经历
  2001至今 复旦大学法学院
  2001-2007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
  2003-2008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兼)
  1996-2001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教授
  1989-1996 甘肃政法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

  ►研究成果
  1.《刑事司法程序正义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独撰。
  2.《刑事诉讼结构的效率改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独撰。
  3.《刑事简易程序概念的展开》,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独撰。
  4.《刑事证据规则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一作者。
  5.刑事诉讼对控辩平等的追求,《中国法学》1998年第2期。独撰。
  6.诉讼结构与公诉,《中国法学》1994年第1期 。独撰。
  7.公正.效率.效益───当代刑事诉讼的三个基本价值目标, 《中外法学》 1993年第1期。独撰。
  8.辩诉交易程序结构解析,《政法论坛》2002年第6期。独撰。
  9.公正与效率调和的两条路径,《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独撰。
  10.我国刑事司法程序形式化的程序正义透析——兼论隐形程序与程序隐形化的区别,《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独撰。
  11.刑事证据开示的程序设计,《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5期。独撰。
  12.证明模式转换的必要性与现代证据规则,《证据科学》2009年第4期。独撰。
  13.共同犯罪审判程序论,《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第一作者。
  14.狱内行刑社会化的价值及其实现,《复旦学报》2005年第2期。独撰。
  15.意见证据规则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一作者。

  ►当前研究
  1、《法官中立的程序控制研究》,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整体推进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之子课题
  2、《司法证明规则研究》,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整体推进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之阶段性成果。

  ►主要课程
  1. 2002/02-至今 本科生 – 证据法、刑事诉讼法。
  2. 2007/09-至今 硕士生 – 证据法、刑事诉讼法、比较司法制度。
  3. 2010/02-至今 博士生 – 证据法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复旦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复旦大学考研分数线、复旦大学报录比、复旦大学考研群、复旦大学学姐微信、复旦大学考研真题、复旦大学专业目录、复旦大学排名、复旦大学保研、复旦大学公众号、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复旦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复旦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复旦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fudandaxue/daoshi_50743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