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电气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电气工程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考研专业分析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正文

学校介绍
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学校1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5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两者均列全国第八位;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工程学列20位、计算机科学列16位,这两个学科均进入ESI世界前1‰。
 
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学科可追溯到1923年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电机工程系, 20世纪60年代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全国首批设立“电机”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博士点。1999年设立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设立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本学科是国家“985”、“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单位,是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和江苏省国家一级(来自:考研派小站公众号)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新能源发电与利用”是江苏省优势学科。设有伺服控制教育部技术工程中心、江苏省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电力工程实验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教学科研基地。本学科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利用、储存和管理中的前沿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装备研制、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在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01 电机与电器(全日制)
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全日制)
03 高电压与绝缘(全日制)
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全日制)
05 电工新理论(全日制)
06 应用电子与运动控制技术(全日制)
07 电气信息技术(全日制)
08 新能源发电技术与分布式电源(全日制)
09 智能电网理论与技术(全日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4 电路(电气工程) 复试科目:
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 三选二)
《电路基础》黄学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电能系统基础》(第2版)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陈珩,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6月;《电机学》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电机学试题分析与习题》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电力电子技术》(第四版)王兆安、黄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版)贺益康,科学出版社 2012
 
参考书目
《电路基础》黄学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电能系统基础》(第2版)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陈珩,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6月;《电机学》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电机学试题分析与习题》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电力电子技术》(第四版)王兆安、黄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版)贺益康,科学出版社 2012
复试参考书目:《电能系统基础》(第2版)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陈珩,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6月;《电机学》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电机学习题解析》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电力电子技术》(第四版)王兆安、黄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版)贺益康,科学出版社 2012
分数线
年份 分数线
2020 310
2019 320
 
学费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学费为每年8000元。从2014年秋季开始,公费研究生取消,取而代之实行自费研究生,规定硕士研究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具体情况视学校专业而定。针对部分研究生家庭困难的情况,国家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且高校一般都会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对学子进行补助,确保研究生能够正常顺利的完成学业。
 
主要导师
陈歆技,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同年就职于东南大学。1998年9月东南大学在职研究生班毕业。曾主持或参与多项江苏省、江西省、安徽省等电力公司科技项目;任教育部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中国电力》、《高电压技术》、《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等期刊的(来自:考研派小站公众号)审稿专家。长期从事智能电网、电能质量、配电网自动化、新能源发电技术等专业领域的研究工作。
 
高赐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电力市场)/上海交通大学(电网规划)电气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电力工程系系主任、电力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电力发展与改革30人论坛成员、IEC PC118中国国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委员、智慧用能与节能专委会需求侧管理学组副组长、全国智能电网用户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49成员、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75成员、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需求响应多能互补优化与供需互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专家委员会成员、《电力需求侧管理》、《供用电》杂志编委。
 
洪芦诚,江苏南通人,1985年生。200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同年赴清华大学电机系攻读硕士学位,2012年赴剑桥大学访学,2013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就职于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就职期间,主持了包括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面上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课题等多项课题(来自:考研派小站公众号)研究工作,在微电网、分布式发电并网、新能源发电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多项极具创新的科研探索,其研究成果在相关工程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方面,与以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为主的能源相关企业开展了较为广泛和持续的研究合作,至今已主持参与相关课题数十项,领域主要涵盖电力政策、配用电新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多个方面。
 
蒋平,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电机工程学会自动化与计算机专委会委员。从事专业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新能源发电并网运行与控制等。2010年主持课程《电力系统分析》获江苏省精品课程,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两次获东南大学教学工作优秀一等奖。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和省级电力公司合作科研项目5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件,已授权5件。获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6项。
东南大学

添加东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东南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南大学报录比、东南大学考研群、东南大学学姐微信、东南大学考研真题、东南大学专业目录、东南大学排名、东南大学保研、东南大学公众号、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dongnandaxue/zhuanye_34497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