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杨明波

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杨明波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杨明波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杨明波 正文

[导师姓名]
杨明波

[所属院校]
重庆理工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杨明波
性别:
人气指数:1229
所属院校:重庆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硕导
招生专业:
研究领域:先进轻合金材料(镁合金和铝合金等)的设计、制备及其铸造成形技术



[通讯方式]
办公电话:023-62563176,13996302096
电子邮件:yangmingbo@cqut.edu.cn

[个人简述]
杨明波,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专委会委员、重庆市材料学会理事、重庆市铸造学会理事、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兼职教授、重庆理工大学“先进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和成形技术”科研团队负责人,并担任《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A》、《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MaterialsDesign》和《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中、英文版)等国内外刊物的审稿专家。
1989.09-1993.07,获得大连理工大学铸造专业学士学位;1995.09-1998.07,获得重庆大学铸造专业硕士学位;1998.09-2001.12,获得重庆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2002.01-至今,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如《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A》、《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MaterialsDesign》、《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和《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等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20余篇,发表论文共被他人正面引用400余次;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件,其中专利转化或应用3件;编写著作或教材6部。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0)、2011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第10)、2011年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2)、2015年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排名第2)。

[科研工作]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1]镁合金板带材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重庆市121科技支撑示范工程项目子项目,2013.05-2016.12,20万,主持。
[2]镁合金铸件测试分析,横向项目,2015.09-2017.08,14万,主持。
[3]基于低压铸造的高强耐蚀镁合金开发,横向项目,2015.01-2017.12,10万,主持。
[4]Mg-Ni、Mg-Si和Al-Si共晶合金开发,横向项目,2014.12-2016.12,8万,主持。
[5]轮毂用AZ91基低压铸造镁合金的开发,横向项目,2015.01-2016.12,2.5万,主持。
[6]低成本高性能Mg-A1基压铸镁合金的开发,横向项目,2015.01-2016.12,2.5万,主持。
[7]Mg-Gd基高强铸造镁合金的研究开发,横向项目,2016.05-2017.12,2.5万,主持。
[8]Mg-Y-Nd基高强铸造镁合金的研究开发,横向项目,2016.05-2017.12,2.5万,主持。
[9]同步低温原位合成7075铝基复合材料半固态浆料及其流变成形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6.01-2018.12,24万,参与。
[10]新型高阻尼铝锌合金在农业机械装备轻量化中的应用,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一般项目,2016.01-2017.12,20万,参与。
代表性成果
[1]论文:MingboYang,ChengyuDuan,HongliangLi,TingzhangGuo,JiaZhang.EffectsofminorCaadditiononas-castmicrostructure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Mg-4Y-1.2Mn-1Zn(wt.%)magnesiumalloy[J].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2013,574:165-173.
[2]论文:MingboYang,HongliangLi,ChengyuDuan,JiaZhang.EffectsofmionrTiadditiononas-castmicrostructure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Mg-3Sn-2Sr(wt.%)magnesiumalloy[J].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2013,579:92-99.
[3]论文:MingboYang,TingzhangGuo,HongliangLi.EffectsofGdadditiononas-castmicrostructure,tensileandcreeppropertiesofMg-3.8Zn-2.2Ca(wt.%)magnesiumalloy[J].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A,2013,587:132-142.
[4]论文:MingboYang,HongliangLi,RenjuCheng,FushengPan,HongjunHu.ComparisonabouteffectsofminorZr,SrandCaadditionsonmicrostructureandtensilepropertiesofMg-5Gd-1.2Mn-0.4Sc(wt.%)magnesiumalloy[J].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A,2012,545:201-208.
[5]论文:MingboYang,YiZhu,XiaofengLiang,FushengPan.EffectsofGdadditiononas-castmicrostructure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Mg-3Sn-2Camagnesiumalloy[J].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A,2011,528:1721-1728.
[6]论文:MingboYang,JiaZhang,TingzhangGuo.EffectsofCaadditiononas-castmicrostructure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Mg-3Ce-1.2Mn-1Zn(wt.%)magnesiumalloy[J].MaterialsDesign,2013,52:274-283.
[7]论文:MingboYang,XiaofengLiang,ZhuYi,FushengPan.EffectsofZirconiumadditiononas-castmicrostructure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Mg-3Sn-2Camagnesiumalloy[J].MaterialsDesign,2011,32:1967-1973.
[8]论文:MingboYang,FushengPan.EffectsofSnadditiononas-castmicrostructure,mechanicalpropertiesandcastingfluidityofZA84magnesiumalloy[J].MaterialsDesign,2010,31:68-75.
[9]论文:MingboYang,FushengPan,XiaofengLiang,JiaShen,CaiyuanQin.EffectsofminorZrandSronas-castmicrostructure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Mg-3Ce-1.2Mn-1Znalloy[J].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2011,46:3216-3224.
[10]论文:MingboYang,FushengPan,JiaShen,YiZhu,CaiyuanQin.Comparisonofas-castmicrostructuresandmechanicalpropertiesforMg-4Y-1.2Mn-0.9ScandMg-4Y-1.2Mn-1Znmagnesiumalloys[J].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2011,46:3094-3100.
[11]论文:M.B.Yang,F.S.Pan,Y.Zhu,J.Shen.EffectsofsmalladditionsofZrandSronascastmicrostructureandtensilepropertiesofMg-4Y-1.2Mn-0.9Sc(wt-%)alloy[J].MaterialsScienceandTechnology,2012,28:144-150.
[12]论文:M.B.Yang,F.S.Pan,J.Shen,Y.L.Ma.EffectsofminoradditionsofCeandYonascastmicrostructureofMg-3Sn-2Camagnesiumalloy[J].MaterialsScienceandTechnology,2012,28:509-512.
[13]论文:Ming-boYang,De-yongWu,Meng-danHou,Fu-shengPan.As-castmicrostructures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Mg-4Zn-xY-1Ca(x=1.0,1.5,2.0and3.0)magnesiumalloys[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5,25:721-731.
[14]论文:Ming-boYang,Meng-danHou,JiaZhang,Fu-shengPan.EffectsofCe,YandGdadditionsonas-castmicrostructure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Mg-3Sn-2Srmagnesiumalloy[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4,24:2497-2506.
[15]论文:Ming-boYang,ChengyuDuan,De-yongWu,Fu-shengPan.EffectsofminorCaonas-castmicrostructure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Mg-3Ce-1.2Mn-0.9ScandMg-4Y-1.2Mn-0.9Sc(wt.%)magnesiumalloys[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4,24:1698-1708.
[16]专利:杨明波、潘复生、汤爱涛、白亮。用于变质Mg-A1-Si系镁合金中汉字状Mg2Si相的等温热处理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610095200.5(2008年)。
[17]专利:杨明波、潘复生、汤爱涛、胡红军、代兵。一种用于亚共晶铸造铝硅合金热处理强化的固溶处理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610095199.6(2008年)。
[18]专利:杨明波、潘复生、汤爱涛、麻彦龙、胡红军。一种用于Mg-Al系铸造镁合金热处理强化的固溶处理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610095197.7(2008年)。
[19]专利:杨明波、潘复生、汤爱涛、胡红军、代兵。一种亚共晶铸造铝硅合金用高效复合变质细化剂及处理工艺,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610054502.8(2009年)。
[20]专利:杨明波、潘复生、汤爱涛、白亮。一种同时具有精炼和细化作用的镁合金细化剂及其使用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610054501.3(2009年)。
[21]专利:杨明波、梁晓峰、朱翊。一种凝胶注模成型制备的碳化硅陶瓷转子材料及其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578016.6(2015年)。
[22]专利:杨明波、潘复生、李洪亮、郭廷长、秦财源、李晖、胡红军、周涛。加Ca细化Mg-Sn-Sr系镁合金中SrMgSn相的方法及细化工艺,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376054.4(2012年)。
[23]专利:杨明波、李晖、潘复生、朱翊、梁晓峰、秦财源、胡红军、周涛。气体辅助SrO熔体热还原制备Mg-Sr中间合金的方法及工艺,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010578863.9(2011年)。
[24]专利:杨明波、潘复生、梁晓峰、朱熠、秦财源、胡红军、周涛。一种以Sn和Gd为主要组元的多元耐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010578843.1(2012年)。
[25]专利:杨明波、潘复生、梁晓峰、朱翊、秦财源、张微、周涛。加Zr细化Mg-RE-Mn-Sc系镁合金晶粒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010578845.0(2012年)。
[26]专利:杨明波、潘复生、李洪亮、郭廷长、秦财源、李晖、胡红军。加Ca细化Mg-Sn-Sr系镁合金中SrMgSn相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376054.4(2012年)。
[27]专利:潘复生、杨明波、汤爱涛.一种多元耐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810237215.x(2010年)。
[28]专利:潘复生、杨明波、汤爱涛,加Ce细化Mg-Sn-Ca系镁合金中CaMgSn相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810237214.5(2010年)。
[29]专利:潘复生、汤爱涛、杨明波。加Y细化Mg-Sn-Ca系镁合金中CaMgSn相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810237216.4(2010年)。
[30]张春艳、杨明波。骨植入金属及具有涂层的金属材料使用寿命检测装置,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271975.3(2015年)。
[31]著作:张丁非、胡红军、戴庆伟、杨明波、代俊林,。高性能镁合金晶粒细化新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2016年。
[32]获奖:潘复生、龙思远、马季、游国强、彭建、王敬丰、曹建勇、张丁非、任龙太、杨明波。高品质镁合金集成与循环应用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
[33]获奖:潘复生、龙思远、游国强、彭建、王敬丰、曹建勇、张丁非、曹韩学、向冬霞、杨明波。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一等奖,2011年。[34]获奖:张静、杨明波、汤爱涛、潘复生、罗晓东。高锌耐热变形镁合金的基础研究,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
[35]获奖:胡红军、杨明波、张丁非。高性能镁合金组织性能调控机制研究,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年。

[教育背景]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重庆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重庆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重庆理工大学报录比、重庆理工大学考研群、重庆理工大学学姐微信、重庆理工大学考研真题、重庆理工大学专业目录、重庆理工大学排名、重庆理工大学保研、重庆理工大学公众号、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重庆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重庆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重庆理工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zhongqingligongdaxue/yanjiushengdaoshi_526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