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导师:姚鹏

发布时间:2021-10-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导师:姚鹏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导师:姚鹏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导师:姚鹏 正文


  姚鹏,男,1977年生。理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2005年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英国约克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现为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化学会、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和欧洲有机地球化学家协会(EAOG)会员。主要从事海洋化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海洋有机生物地球化学,主要关注水生生态系统中化学生物标志物分析与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和973项目等的研究工作。共发表学术性文章23篇,其中SCI收录6篇。
   
  研究兴趣:
  海洋浮游藻色素分析和化学分类
  大河影响下的陆架边缘海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
  利用化学生物标志物重建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演变历史
   
  主要在研项目:
  1. 不同来源有机碳在长江口-东海内陆架的水动力分选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2015,41176063,72万元,主持人)
  项目简介:大河影响下的边缘海系统是陆源输入物质的主要储库,是有机碳埋藏的主要场所,在全球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本项目以长江口-东海内陆架为重点研究区域,利用有机碳及其稳定同位素、四醚膜脂指标等,研究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和分布特征;结合长江口的水动力和泥沙运动特征等,研究粒径、密度和表面积控制下的不同来源有机碳在长江口-东海内陆架的水动力分选过程。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深入了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有机碳的来源、组成、分布特征和输运过程,丰富对河口和陆架边缘海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为深入理解这些大河影响下的边缘海系统的陆海相互作用奠定更为坚实的科学基础。
  研究生需求:每年需研究生1-2名,主要开展不同粒径、密度和表面积的有机碳来源和分布特征、水动力分选过程等的研究工作。
  2. 扇贝对虾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扇贝养殖生态环境保障技术的应用与示范(2012-2016,国家海洋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205031,201万元,参加)
  项目简介:以扇贝为主要研究对象,解决扇贝养殖生态环境保障关键技术;研发扇贝和对虾加工关键设备;研发扇贝和对虾规模化加工关键技术并进行产品开发。
  研究生需求:需研究生1-2名,主要开展扇贝养殖海域水文要素、生态环境因子、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的研究工作。
  3.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底边界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2010-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40920164004,150万元,课题骨干)(合作研究对象:Prof. Thomas Bianchi, Department of Oceanography, Texas A&M University, USA)
  项目简介:在河口及近岸陆架区域中,底边界层是重要的颗粒物迁移转化场所,影响着许多关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本项目以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底边界层的组成特性与氧化还原环境、生源要素的形态与分布、有机碳的来源与归宿及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功能的分析,阐明底边界层在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机制与控制因素。本项目的实施将为高浑浊河口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丰富河口生物地球化学理论。
  研究生需求:每年需研究生1-2名,主要开展项目中涉及有机碳来源、分布和归宿等的研究工作。
  4. 不同粒径颗粒物在高浑浊河口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201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976044,52万元,第3位)
  项目简介:认识河口区颗粒物粒径大小与承载的营养盐、重金属等的含量之间的准确关系及其比例变动,是深刻理解河口淡咸水混合过程中营养元素及环境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输运通量的关键。本研究以长江口为重点研究区域,采用水淘选法对悬浮颗粒物及沉积物按照粒径大小进行分级分离,最大限度地保持颗粒物的"原始状态",剖析长江口颗粒物的来源、迁移转化及其归宿,揭示生源要素、重金属及有机物与颗粒物粒度谱/浓度之间的依存关系,特别是有关细颗粒物质在河口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结合长江口的水动力特征,研究水动力环境与泥沙运动的耦合对化学物质迁移的作用,揭示长江口颗粒态物质的输送特征,建立长江口生源要素和重金属的输运模式。本项目的实施将为高浑浊河口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丰富高浑浊河口生物地球化学理论。
  研究生需求:每年需研究生1-2名,主要开展项目中涉及不同粒径颗粒物有机碳、生物标志物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5. 海洋浮游藻特征色素高分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2009-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青年科学基金,40806029,20万元,主持人)
  6. 海洋环境变化与水母暴发的相互作用(2011-2015,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973)“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第二课题,2011CB403602,330万元,课题骨干)
   
  近期代表性论文(*:通讯作者):
  1. Yao P, Yu Z G*, Deng C M, Liu S X, Zhen Y.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pigments in relation to nutrient status in Jiaozhou Bay, China.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2010, 89(3): 234-244. (SCI)
  2. Yao P, Yu Z G*, Deng C M, Liu S X, Zhen Y. Classification of marine diatoms using pigment ratio suites.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1, 29(5). : 1075-1085. (SCI)
  3. Yao P, Yu Z G*, Deng C M. Pigment signatures of some diatoms isolated from China seas.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06, 25(1): 108-118. (SCI)
  4. Liu S X, Yu Z G, Yao P*, Zheng Y, Li D. Effects of irradiance on pigment signatures of harmful algae during growth process.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11, 30(6): 46-57. (SCI)
  5. Zhao J, Yao P, Yu Z G*, Bianchi T S. Orthogonal design for optimization of pigment extraction from surface sediments of Changjiang Estuary.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11, 30(4): 33-42. (SCI)
  6. Yu Z G*, Deng C M, Yao P, Zhen Y, Qian S B. Prasinoxanthin-containing Prasinophyceae discovered in Jiaozhou Bay, Chin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07, 49(4):497-506. (SCI)
  7. Zhao J, Bianchi T S*, Li X X, Allison M, Yao P, Yu Z G*. Historical Eutrophication in the Changjiang and Mississippi Delta-Front Estuaries: Stable Sedimentary Chloropigments as Biomarkers.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2012. (SCI) 已接收
  8. 尹红珍, 姚鹏*, 于志刚. 边缘海环境中陆源有机质的化学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海洋环境科学, 2012. 已接收
  9. 姚鹏, 于志刚*, 邓春梅, 刘淑霞, 甄毓. 基于诊断色素分析的胶州湾浮游藻功能类群研究. 海洋与湖沼, 2012. 发表中
  10. 姚鹏, 尹红珍, 姚庆祯, 陈洪涛, 刘月良. 黄河口湿地土壤中正构烷烃的分子组成特征及物源指示意义. 环境科学, 2012. 已接收
  11. 姚鹏, 于志刚*. 海洋环境中的厌氧氨氧化细菌与厌氧氨氧化作用. 海洋学报, 2011, 33(4): 1-8.
  12. 姚鹏*, 于志刚, 赵美训. GDGT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11, 41(5): 71-78.
  13. 姚鹏, 于志刚. 海洋沉积物中现存微生物化学标志物完整极性膜脂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5): 474-483.
  14. 姚鹏, 于志刚*, 米铁柱. 海洋浮游藻类的化学分类法. 海洋环境科学, 2003, 22(1): 75-80.
  15. 于志刚*, 姚鹏, 甄毓, 姚庆祯, 米铁柱, 陈洪涛. 河口底边界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进展. 海洋学报, 2011, 33(5): 1-8.
  16. 刘淑霞, 姚鹏*, 于志刚. 环境条件对浮游藻色素特征的影响及应用研究进展. 海洋环境科学, 2011, 30(6): 891-896.
  17. 高元鹏, 姚鹏, 米铁柱, 陈洪涛*, 张欣泉, 于志刚. 小清河口的叶绿素a及理化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和统计分析. 海洋科学, 2011, 35(7): 71-81.
  18. 邓春梅, 姚鹏*, 于志刚, 牛增元. 基于反相C8色谱柱的海洋浮游藻色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有效性验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11, 41(S5): 272-278.
  19. 赵军, 姚鹏, 于志刚*. 海洋沉积物中色素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8): 139-148.
  20. 邓春梅, 姚鹏*, 刘淑霞, 于志刚. 海洋浮游藻色素分析和化学分类研究进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10, 40(4): 91-98,104.
  21. 于志刚*, 姚鹏, 姚庆祯, 米铁柱. 中国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1998-2002). 海洋科学进展, 2002, 20(4): 127-135.
  22. 于志刚*, 米铁柱, 姚鹏, 甄毓. 赤潮藻鉴定与定量检测方法进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9, 39(5): 1067-1076.
  23. 邓春梅, 于志刚*, 姚鹏, 陈洪涛, 薛春勇. 东海、南黄海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8, 38(5): 791-798.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联系方式

添加中国海洋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海洋大学报录比、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群、中国海洋大学学姐微信、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真题、中国海洋大学专业目录、中国海洋大学排名、中国海洋大学保研、中国海洋大学公众号、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中国海洋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zhongguohaiyang/daoshi_47899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