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导师:张继贤

发布时间:2021-10-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导师:张继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导师:张继贤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导师:张继贤 正文

姓名 张继贤 性别 出生年月 1965.5 籍贯 陕西
毕业学校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学位 工学博士 职称 研究员
现从事专业 摄影测量与遥感 工作单位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e and Data Fusion》学报 主编
2.      中国测绘学会第十届理事会 副理事长
3.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第七委员会第六工作组(WG VII/6: Remote Sensing Data Fusion)组长 4.      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学会土地信息与遥感分会 理事/副主任
5.      北京测绘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 副理事长
6.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第六届理事会 副理事长
7.      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会 理事
8.      国家遥感中心专家组 成员
9.      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7) 委员
10.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 委员
1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编辑委员会 委员
1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cs》编辑委员会 委员
13.  国家测绘局科学技术委员会 委员/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
14.  《遥感信息》编辑委员会 主编
15.  《测绘学报》编辑委员会 副主编
16.  《测绘科学》编辑委员会 委员/副主编
17.  《测绘通报》编辑委员会 副主编
18.  《测绘工程》编辑委员会 委员
19.   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兼职教授      

  个人简历:
时间 单位 职称 行政职务
1984.9-1988.7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本科学习  
1988.9-1991.3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  
1991.3-1994.7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博士研究生  
1994.7-1995.2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系 讲师  
1995.2-1997.5 华中理工大学图象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图象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国家教委重点实验室 博士后人员 实验室副主任
1997.5-1999.7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测绘科技工程中心 研究员 副主任
1999.7-2002.9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摄影测量与遥感研究所,测绘科技工程中心,国家遥感中心信息与技术服务基地 研究员 所长,主任
2002.10-2004.4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副院长
2004.4-2006.6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副院长主持工作
2006.7至今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测绘局西部测图工程项目部 研究员 院长,党委副书记,主任、总工程师



  近五年来主要学术成就: 

   一、主要业绩与贡献
1.      主持完成国家重大测绘专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公益性基础性重点专项、国家自然基金以及国家测绘局科技项目四十余项。先后获得21项科技成果奖,发表论文190余篇,出版专著三部。1997年至今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70余名。
2.      作为国家测绘局西部测图工程项目部主任、总工程师,主持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重大测绘专项“我国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构建了直接应用于西部测图工程的创新技术体系和系统,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基本完成我国西部最困难区域200万平方公里1:5万地形图测绘,填补至今无1:5万地形图的空白。按照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安全创新、产品创新和质量创优,采用现代地理空间信息集成技术,针对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横断山脉、阿尔泰山地、喀喇昆仑山200万平方公里5个作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分区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出了西部测图技术设计,首次发展了稀少或无控制的大范围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自主定位与区域网平差技术,解决了外业控制难题;首次构建了大范围卫星影像测图技术系统,实现了西部区域大范围卫星影像测图;自主研制了地学知识辅助的内外业一体化判读与自动化解译技术,实现了内外业一体化测图;首次研制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了人员、车辆三维可视化的实时监控、报警与指挥调度,同时实现了人员、车辆的安全自主导航。
3.      主持研制出了国内首套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填补了国家空白,开启我国SAR地形测图新一页。主持国家重大测绘科技专项《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在提升国内P波段极化SAR与X波段干涉SAR传感器系统性能的基础上,突破了复杂地形及稀少控制区域雷达影像高精度地形测绘、SAR影像地物解译与判读,以及SAR传感器、POS系统、智能导航系统的高效集成等核心技术,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该系统由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数据获取集成系统、SAR测图软件系统、SAR数据预处理与分发系统等三部分组成,可以实现X波段干涉SAR测图和P波段极化SAR测图,精度可达到1:10,000、1:50,000地形图要求。已成功应用于西部测图工程、玉树地震灾情获取中,提升我国SAR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能力,实现业务化运行,形成服务于国家重大应用需求的机载SAR测图技术体系,推动机载SAR遥感产业化发展。
4.      构建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代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平台CASM ImageInfo™,该软件为改变国外遥感软件占据我国大部分市场状况奠定了基础。解决了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共性技术问题,解决了快速处理海量数据的技术难题。成果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具有用技术优势与国外同类软件产品相竞争的实力,连续多次获科技部推荐表彰,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      提出了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主持信息化测绘技术方案设计,从构建信息化测绘体系的重大战略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测绘科技创新取得的重要成就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发展目标,4项主要任务,信息化测绘基准、实时化地理信息数据获取、自动化地理信息数据处理、网格化地理信息管理、全方位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多元化地理信息集成与应用等六个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以及重大关键技术。
6.      首次提出利用栅格化技术更新地形图的技术与方法,研制了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规定,完成了相应软件包,攻克了生产急需解决的地形图地物要素半自动化更新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地形图更新从完全依靠航空遥感向依靠航天遥感的跨越。该技术成为中国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我国地形图数字化更新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荣获2003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7.      研制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该技术方案实现了具体到每一地块的土地利用变化快速监测,有效解决了我国卫星遥感处理技术应用相对于土地管理需求差距大的技术难关,经推广形成了可持续、稳定生产的产业化技术系统,已连续六年(1999-2005)完成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任务,使我国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业务进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8.      发展了利用测绘遥感技术进行资源与环境监测的方法。发展了基于3S技术进行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的技术流程与方法并应用于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综合监测和土地利用图更新等国家任务中。形成了一套具有推广价值的以遥感技术为主的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技术方法、指标体系和水资源环境开发利用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将3S技术与常规监测手段相结合,建立了三峡库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水环境、地表形变与滑坡等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实现点-面相结合的时空监测。荣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代表论著(15篇) 在《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电子学报》、《测绘学报》、《遥感学报》、《中国图像图形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90余篇,出版专著3部,取得发明专利4项。
1.      张继贤、乔平林著。水资源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测绘出版社,2005.(ISBN 7-5030-1283-8)
2.      Jixian Zhang, YuZeng, WenhanXie, TaoWang。 Decision Making Based on Earth Observation technology. Geospatial Technology for Earth Observation. PP497-530. 2009. Springer.(EI)
3.      Jixian Zhanga and Yonghong Zhang, Remote sensing research issues of the National Land Use Change Program of China,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Volume 62, Issue 6, December 2007, Pages 461-472(SCI)
4.      Jixian Zhang , Liu Zhengjun , Sun Xiaoxia., Changing Landscap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Yangtze River from 1977 to 2005: land use/land cover, vegetation cover changes estimated using multi-source satellite da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11 (2009) 403–412. (SCI)
5.      Zhang Jixian,YangJinghui。Block-Regression-based Fusion of Optical and SAR Imagery for Feature Enhanc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Volume 31 Issue 9, 2325-2345(SCI)
6.      Jixian Zhang.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fusion: status and trend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e and Data Fusion. Vol. 1, No. 1, March 2010, 5–24
7.      Zhong Lu, Jixian Zhang, Yonghong Zhang  and Daniel Dzurisin。Monitoring and characterizing natural hazards with satellite InSAR imagery. Annals of GIS, Volume 16 Issue 1, 55.(SCI)
8.      Y.Zhang, J.Zhang. A New Numerical Method for Calculating Extrema of Received Power for Polarimetric SAR.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VOL.6, NO.4, Oct. 2009, PP666-670(SCI)
 9.      XIANGGUO LIN, JIXIAN ZHANG, ZHENGJUN LIU, JING SHEN. Semi-automatic road tracking by template matching and distance transformation in urban are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in press. (SCI) 10.  张继贤 等, 月球遥感影像高精度定位研究, 遥感学报, 2010, 14(3),430-441
11.  张继贤、刘正军、刘纪平。汶川大地震灾情综合地理信息遥感监测与信息服务系统。遥感学报,
12(6),2008,PP867-872
12.  张继贤、李国胜、曾钰。多源遥感影像高精度配准的方法研究。遥感学报,9(1),2005,PP73-77
13.  张继贤、杨贵军。单一时相遥感数据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自动监测方法。遥感学报,9(3),2005,PP294-299 14.  黄国满、张继贤、赵争。机载干涉SAR测绘制图应用系统研究。测绘学报,37(3),2008,P277-279(EI)
15.  张永红,张继贤,龚文瑜。基于SAR干涉点目标分析技术的城市地表形变监测。测绘学报,38(6),2009,P482-487(EI)
  三、带领团队情况 作为国家西部测图工程项目部主任、总工程师,对地观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内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和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测绘遥感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西部测图、雷达测图、信息化测绘、资源与环境遥感监测等方面已形成由固定研究人员、博士后、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组成的合理研究团队。指导培养硕博研究生70余名。与国内外多家测绘领域高校与研究院所形成良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关系。
1.      西部测图团队 团队:拥有包括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管理方面40余人的跨学科团队,该团队老中青结合,其中近50%拥有博士学位,研究员10人。承担国家重大基础测绘专项“国家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技术体系研究与工程设计工作。 项目:(1)国家重大基础测绘专项“国家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技术支撑体系建设;(2)国家重大测绘科技专项“我国西部地形困难区域航空航天遥感快速测图技术与系统”。 已取得成果:完成工程方案与设计;开展了工程关键技术试验与作业新技术指导;制定了新技术规定和管理规定;构建了生产作业技术平台;开展西部测图工程地图集制作与数据库构建;与西部六省就应急救援指挥、突发事件处置、资源环境监测等方面开展公共平台建设。形成了基于航空航天技术的西部测图技术体系。
2.      雷达测图团队 团队:拥有以博士和中青年、青年、研究生为主体的25人研究团队,其中研究员4人。 项目:国家重大测绘科技专项“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十一五”863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课题“高精度极化干涉SAR数据处理与制图关键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利用SAR干涉点目标技术测量城市地面沉降”等课题研究。 基本成果:已基本形成我国首套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包括数据获取集成系统、SAR测图软件系统、SAR数据预处理与分发系统三部分,填补我国在本领域的空白。
3.      信息化测绘团队 团队:拥有以年轻博士为主体,从事战略研究和技术攻关的20人研究团队,其中研究员5人。 项目:国家测绘科技项目“信息化测绘技术方案设计”,“信息化测绘生产作业系统研究与开发”以及国家“十一五”863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 基本成果: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设计;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4.      资源与环境遥感监测团队 团队:拥有以年轻博士、研究生为主体的15人研究团队,其中研究员2人。 项目:从事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调查监测、国家科技部公益性研究专项、国家研究基金等方面课题研究。 基本成果:研制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发展了利用测绘遥感技术进行资源与环境监测的方法,构建了灾情综合地理信息遥感监测与信息服务系统技术。

 
   

获奖项目 奖项 等级 排名 角色 时间  
 
国家土地资源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及重大工程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 2 项目负责人 2010年  
遥感测图业务平台研制及重大工程应用(2009-J-252-2-10-R01)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 1 项目负责人 2009年  
地理空间信息的遥感高精度快速提取技术及产业化 (2003-J-210-2-08-R03)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 3 子项负责人 2003年  
CASM ImageInfo一体化遥感综合处理平台及工程应用(2006-01-01-03) 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 一等 1 项目负责人 2006年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一体化测图系统PixelGrid(2009-01-01-01) 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 一等 2 子项负责人 2009年  
基础地理信息遥感更新技术及其在国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中的应用(2003-01-01-04) 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 一等 3 子项负责人 2003年  
水资源环境监测与评价研究(2005环-2-001-01) 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 1 项目负责人 2005年  
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图像处理地面应用系统(2005-01-02-02) 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 二等 1 项目负责人 2005年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与调查的高分辨率遥感应用技术集成(2004-01-02-01) 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 二等 1 项目负责人 2004年  
区域地面沉降监控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2009-01-02-10) 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 二等 2 子项负责人 2009年  
西部测图工程安全监控系统(2009-01-02-02) 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 二等 4 子项负责人 2009年  
新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物信息提取技术与应用(2008-01-02-04) 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 二等 3 子项负责人 2008年  
土地资源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及其应用(KJ2006-2-03-R3)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二等 3 子项负责人 2006年  
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05-01-02-13) 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 二等 5 子项负责人 2005年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试验(示范)研究(KJ2002-2-2-R3) 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 3 子项负责人 2002年  
图像分析图像理解与空间数据自动组织 (国测科1613号) 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 二等 5 主要参加 1998年  
巡航导弹未制导下视景象匹配技术研究(98-452) 国家教育部科技 进步奖 一等 13 主要参加 1999年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分数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报录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姐微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真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业目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排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保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众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zhongguodizhida/daoshi_47906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