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5-3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 正文

西北大学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类别 工商管理硕士
学位类别代码 1251
培养单位名称 经济管理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优良商业道德,扎实管理知识、系统经营决策与卓越执行力,能够适应全球化竞争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与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者。
二、学习方式、学制和学习年限
1.分为“脱产”学习与“非脱产”学习两种方式。
2.“脱产”学习学制为2年,“非脱产”学习学制为2.5年。
3.在校最长学习年限“脱产”学习为4年,“非脱产”学习为4.5年。
三、学分要求
总学分 学位课 必修课 选修课 第二课堂
(专题报告、沙龙、实践活动)
论文写作
45 12 13 3 14 3
 
MBA学生至少修满45学分,专业课程(不含政治、英语)学习应不少于600学时。
四、指导方式
实行校内导师为主的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课程教学、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见后表一。核心课程教学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其他选修课程至少五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
 
六、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采用闭卷、开卷和课程论文等考试方式,其中学位课以闭卷笔试为主。课程考核实行百分制,考试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获得相应学分。
七、选修课程  3学分,54学时。
按照选修课的课程安排(详见课程表),从中选择3门课程。
八、第二课堂   14学分
(1)开设行动学习项目,研究生入学后,自发组成6—8人管理小组,跟踪国内某企业的管理实践情况,形成案例分析报告,并参加学院组织案例大赛。2学分,36学时。
(2)开设综合训练项目,学生可以小组的形式参加,完成相关考核。4学分, 72学时。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考核形式 学分 备注
企业考察   考察报告 2  
选修
学术报告会   报告记录 2
企业诊断   诊断报告 2
创业策划   商业计划书 2
(3)研究生入学后须参加MBA教育中心组织的拓展训练培训项目或者人文素质类入学教育课程,计36学时,2学分。
人文素质类课程
课程名称 考核形式 学分
大秦帝国兴衰与兵马俑考察 考察报告 2
延安精神与延安考察 考察报告 2
汉唐文化赏析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考察 考察报告 2
 
(4)研究生入学后须参加MBA教育中心组织的学术沙龙等活动至少12次,6学分,计108学时。
八、开题环节
学位论文应强调应用性,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研究生必须在导师组的指导下通过学位论文开题答辩。开题答辩以研究生汇报,专家组提问的方式进行。开题答辩专家组由不少于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成员中至少应有1名相关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开题答辩的结论,分通过、修改后通过、不通过三种情况。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须与工商管理实践紧密结合,论文应体现运用工商管理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形式既可以是专题研究、企业诊断报告,也可以是案例研究、调查报告等。
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字数一般为2-2.5万字左右。
十、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由三位专家评审,评审人应是校外相同或相关学科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其中至少一名为相关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通过评审者方可组织正式答辩。
答辩委员会应由三至五位专家组成,且至少有一名为相关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方可申请论文答辩。论文写作计54学时,3学分。
十一、毕业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规定学习年限内修满学分,完成专业实践,通过论文评审和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西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西北大学

添加西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北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大学报录比、西北大学考研群、西北大学学姐微信、西北大学考研真题、西北大学专业目录、西北大学排名、西北大学保研、西北大学公众号、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xibeidaxue/yanjiushengyuan_30686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