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3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简介

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简介 正文

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于1990年批准为博士点,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级重点学科,2001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以本学科的力量为基础建立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点由著名文学史家刘绶松先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创建。刘绶松所著之《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下卷),于1956年出版,是本学科为数不多的奠基性著作之一。产生过很大影响。
刘绶松之后有老一辈学者陆耀东、易竹贤、孙党伯、陈美兰和已故中年学者龙泉明诸教授。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本学科正处在恢复重建期。陆耀东、易竹贤教授是率先开展鲁迅研究、胡适研究、徐志摩研究的学者之一,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鲁迅前期思想》、《鲁迅思想研究》、《胡适传》、《徐志摩评传》等,是新时期上述研究领域的开拓性论著。嗣后,孙党伯教授的《郭沫若研究》,由他主持的《闻一多全集》12卷本的整理出版,都是该领域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分量很重的研究成果。陈美兰教授在这期间参与编撰和主编的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下册),是新时期最早出版的当代文学史教材,为当代文学学科的重建,奠定了重要基础。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本学科点以陆耀东教授为代表的新诗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学术重镇,陆耀东教授的《二十年代各流派诗人论》和已故龙泉明教授的《中国新诗流变论》等新诗研究论著,在学术界广有影响。这期间,陈美兰教授的当代长篇小说研究,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所著《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被认为是该领域的扛鼎之作。
现有成员:於可训教授、张洁(昌切)教授、陈国恩教授、樊星教授、金宏宇教授、方长安教授、叶立文教授、张园副教授、荣光启副教授、叶李副教授、裴亮副教授、严靖副教授等12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学术带头人为於可训教授。
本学科点追求稳健、扎实、锐进、拓新的学风,文史兼治,注重实证,关注前沿,在全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显示出鲜明独特的治学风格。
本学科点自创建以来,几代学者在学术研究活动中,逐步凝聚形成了一些相对集中、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覆盖面广,所取得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成果,显示了本学科较为厚重的历史和坚实的学术基础。近十年来,本学科点的中青年学者锐意创新,开辟了一些新的学术生长点,学术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根据学科发展和本学科点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原有的研究方向作了较大调整。新的研究方向既强调本学科点科学实证的传统,也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已经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术特色。主要有:
1.现当代文学文史关系研究方向
本研究方向包含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编年史及与之配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分体编年史的编撰,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版本研究、副文本研究和史料研究。现对其特色分述如下:
以编年体的方式编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一个创造性的尝试。其主要特点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观念和方法上,变“以论带史”或“以论代史”为“论从史出”,突出强调文学史学科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编年史的体例上,借鉴《资治通鉴》的体例,又有所变通;在对史料发掘、整理、钩沉、辑佚的过程中,期有新的发现;以富有说服力的史实,改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些定论和成见。
近五年来,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於可训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编年史研究”,出版有於可训主编的《中国文学编年史·现代卷》、《中国文学编年史·当代卷》。另有於可训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修订版)、《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王蒙传》和若干学术论文。
本方向的另一项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各类文体的版本、文本和副文本。其特色是注重文本的四维性(纵横虚实)、注重实证性研究和阐释性研究的结合,试图纠正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学术倾向的某种疏离与空疏状态,进而为文学批评、文学经典化或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提供更具体的材料和新的原则。在研究方法上,则采用科际整合方法,借鉴版本学、考据学、创作学、语言修辞学、阐释学、观念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经验。
近五年来,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金宏宇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文学的版本批评”、“现代文学的副文本研究”,出版金宏宇著《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新文学的版本批评》、《文本与版本的叠合》《文本周边》及一批学术论文。
2.现当代文学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国内的传播,关注体制与媒介的因素;二是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横向的对外国文学的接受,重视深层次的观念、主题、形式规范的影响;三是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接受,探讨民族传统的延续和创造性转化;四是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的基础理论问题,在主题学、形象学、媒介学等方面有所创新。
本方向的特色是理论拓展与实证分析并重,把文学传播与接受问题的研究落到实处,避免空泛的影响关系的梳理。如在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的传播过程时重视传媒、体制的作用,关注电子传媒对文学传播的影响,重视版本源流的考证与比较;在中外文学交流的背景中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对民族传统文学的接受及其规律,以校正长期以来在涉及文学传播与接受问题时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偏向,如系统全面地检视中国80后年轻作家与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学承传关系,深入考察其心理积淀中的民族传统文化因素及其所起的作用。
主要成果有陈国恩等主编的《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共二辑),陈国恩著《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外文化》、方长安著《选择、接受、转化——晚清到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叶立文著《误读的方法》等。
3.跨文化对话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换研究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包括跨文化对话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换这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中国文学的现代转换是在跨文化交际的复杂背景下进行的,其中隐含着跨文化交际的特点或规律。在跨文化交际的复杂背景下探索中国文学的现代转换,在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过程中揭示跨文化交际的特点或规律,寻找理想的跨文化对话的途径,是本方向研究的主要任务。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换不是单维的,仅靠冲击-反应模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种转换既有“内生”也有“外诱”的因素,是二者交互作用的结果。由此决定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换是在古今中西的融汇和冲突中展开的。因此,由今而古,由中而西,拉长历史视线,扩大现实视野,把中国文学的现代转换看成古今中西相悖互洽的一个实践过程详加探讨,便成为本方向研究的一个特色。
本方向研究的另一个特色是借助对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实证研究,探明跨文化交际的普适性,为跨文化对话在新世纪的实践提供史实和理论上的支持。跨文化交际是国别、族别文化之间的交际,具体到现代中国,必然涉及西方学者所谓宗主国/殖民地、西方/东方、强势/弱势诸种交际方式。然而,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换中,这些交际方式并不一定如某些论者所说,是前者宰制后者,后者失去自我、一味“他化”即“失语”的方式,而是中国文学始终在自主的前提下弃取古西的特有方式。
本方向的研究基础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的研究,出版有张洁著《思之思: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论》、陈国恩著《浪漫主义与中国20世纪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外文化》、樊星著《世纪末文化思潮史》;二是对清末民初思想主脉的研究,出版有张洁著《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三是对后冷战期中国文化走势与文学趋向的研究,出版有张洁著《世纪桥头凝思:文化走势与文学趋向》、樊星著《世纪末文化思潮史》、《当代文学与多维文化》。
4.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研究方向
本方向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之间有所继承、有所超越的关系,开拓中国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关系研究的新视野,通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生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化》及“211”工程项目《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与美国文学》等研究工作,揭示中国作家接受传统文化影响和外国文学影响的代际特征与超越特色。
本方向所做工作的主要特色:在开阔的比较文化视野中,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实证研究,梳理中国当代文学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创新、求变的发展脉络,并特别注意揭示中国作家在融会贯通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影响的同时努力有所超越、有所创新的宝贵经验,从而凸现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国性”与“当代性”,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思考。在这一方向上,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樊星发表的两个系列的研究论文:《中国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共16篇)和《中国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化》(共9篇)。其中,《中国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系列论文论证了当代作家从古典文学经典中汲取创作灵感的成就,得到了有关专家的积极评价。由樊星独力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生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生代文学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别开生面的成果,指出了新生代作家在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方面体现出的不同与前辈作家的某些重要特色。
5.新诗研究方向
本研究方向对中国新诗发生、历史轨迹、内在质地、流变规律和诗美生成等重要学术问题进行探讨,注重考察新诗同民族传统诗歌、外国诗歌的关系,沉潜、求是而具有开创性的新诗史研究是本方向的重要特点。研究方法上,将宏观分析与微观透视、史料爬梳与诗美赏析相结合,重视新诗本体研究与理论探讨。
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诗人论。这是中国新诗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已出版专著有陆耀东的《20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徐志摩评传》、《冯至传》,孙党伯的《郭沫若评传》,正在撰写的有方长安的《穆旦评传》;其特色是揭示杰出诗人对于新诗的独特贡献,同时注重“诗美”阐发和艺术感受的真切。二是新诗史及其流变规律研究。已出版的著作有陆耀东的《中国新诗史》(第1卷),它以个体诗人作为新诗史叙述骨架,史料翔实,特点鲜明,出版后深受好评;於可训的《新诗体艺术论》,从文体演变的角度探讨新诗发展规律,对新诗的诗性作了特别而深入的思考,注重诗美生成分析,观点新颖;龙泉明的《中国新诗流变论》,对中国新诗转型和新诗运动轨迹及其整体气象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特别对新诗流变规律研究有较大突破与推进,他的《中国新诗的现代性》对新诗现代性问题进行了追问、论析。三是新诗理论研究。在陆耀东主编的九卷本《中国诗学》丛书中,龙泉明的《现代诗学》、於可训的《当代诗学》,在诗美诸因素的理论研究上具有开创性。四是新诗传播接受研究。方长安的论文《< 新青年>对新诗的运作》、《现代传播与< 女神>的出场及其经典化》、《传播与新诗现代性的发生》、《穆旦被经典化的话语历程》等,从传播接受角度探讨了新诗发生、诗性生成及经典化问题。
2001至2013年,本学科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社科项目9项。出版著作5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等重要报刊上发表的论文60余篇,转载率较高。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项18项。
本学科点自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至2006年,共招收了16届138名博士生,已毕业119人,获得博士学位119人。2001年至2006年,授予博士学位55人。2007至今的数据暂未统计。现有在读博士生30余人。
本学科点自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以来,博士生在读期间,共发表600余篇学术论文,人均3至4篇。其中有近20篇发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上,有2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登,产生过一定影响。4篇博士论文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2篇博士论文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本学科点博士生毕业后,主要在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其中有40余人晋升为教授,其余多为副教授或讲师,都是各专业的教学骨干,有些是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或院系一级行政领导,在工作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更新时间:2019.5.12)
 
武汉大学

添加武汉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武汉大学考研分数线、武汉大学报录比、武汉大学考研群、武汉大学学姐微信、武汉大学考研真题、武汉大学专业目录、武汉大学排名、武汉大学保研、武汉大学公众号、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武汉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武汉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wuhandaxue/yanjiushengyuan_30671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