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东北石油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械工程考研调剂信息
更新时间:2022-03-28T15:08:07 编辑:考研派调剂中心
Add 东北石油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为你免费答疑
学校省份:黑龙江
学校名称:东北石油大学
学院名称:暂无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械工程
专业类型:学硕/专硕
学习方式:全日制/非全日制
招收人数:100
发布渠道:网络发布
原文链接:暂无
联系方式: 点击查看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添加东北石油大学去年调剂上岸微信号>>
添加微信查询:东北石油大学考研复试真题.PDF>>
添加微信查询:东北石油大学往年招收调剂的专业>>
添加微信查询:东北石油大学各专业往年调剂录取分数线>>
添加微信查询:东北石油大学一志愿生源调剂去向>>
调剂要求信息:
2022东北石油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械工程考研调剂信息:东北石油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硕、专硕)学位点每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0余人,历年接收大量非一志愿考生,每年预计调剂名额学硕30+,专硕60+,本帖常年调剂有效。
调剂要求:
1.成绩通过A类国家线;
2.仅本科及一志愿为近机类考生,体界定办法为自命题专业课二为机械类核心专业课,包括但不局限于: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和机械设计基础。;
3.统考必考英语和数学;
4.优先接收通过四六级英语,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考生。
如有意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请加入
qq群:325750194
机械工程学科联系人:赵老师(负责机械工程学科学硕、专硕相关调剂工作,不接受专硕-工业设计工程方向咨询)。
联系电话:04596504354(工作时间:上午9-11时,下午14-17时)
邮箱:zhaohaiyang@nepu.edu.cn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人:赵老师(机械院研究生秘书,负责全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建议非机械工程专业调剂联系)
联系电话:04596504131
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全校相关研究生招生政策解读。
联系电话:0459-6503721
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我校机械工程学科创建于1960年,1981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培养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2016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本学科形成了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石油与化工机械、机械装备检测与评价等五个优势特色研究方向。研究领域涉及机械采油系统工程、流体机械内流特性与冲刷磨损机理、多相流理论及分离技术、钻修井装备与系统、石油石化特种机器人、石油机械再制造工程与技术、大型设备振动测试与故障诊断、石油石化装备强度应力分析、承载能力检测、结构损伤表征与完整性评价等多个方面,其中在“机采井系统优化运行与节能装备”、“复杂流体下油气井管柱力学仿真及工具优化设计”、“非均相多相流理论分析”、“旋流分离技术”、“特殊井井下工具及配套技术”、“高压油水井带压作业设备”、“螺杆泵制造理论与工艺”、“自动化钻修井装备与机器人”、“石油杆管应力和变形分析”、“石油机械多场流固耦合分析”、“油气田生产系统节能理论研究和节能技术”、“大型石油石化结构的检测与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优势特色研究方向。
多年来,本学科培养了一大批以中国工程院王玉普院士和刘合院士为代表的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能跟踪学科前沿的学术团队,建设成机械设计及理论、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动力机械及工程4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2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有黑龙江省石油机械工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石油石化多相介质处理及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石油和化工行业钻采装备再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海洋平台与石油井架检测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声发射检测与结构完整性评价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中国石油hse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石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平台,近年来积极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石油、中海油等企业的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2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成为我国石油和化工机械装备领域重要的研究、应用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http://jxkxygcxy.nepu.edu.cn/xygk/xyjj.htm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是1960年东北石油学院创建时成立的石油机械系。现有教职工14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7人,教授45人,副教授55人。师资队伍中有双聘院士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2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青年学者”1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12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部级教学名师及教学新秀(能手)5人。
学院设机电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6个系及工程训练、石油工程节能技术2个中心。开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一流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省重点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国家特色专业、省重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一流专业)、金属材料工程(省一流专业、省重点专业)、工业设计、工程力学、车辆工程、安全工程8个本科专业。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油气田机械工程、安全与环境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材料学硕士点,在机械(含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工程方向)、能源动力(动力工程方向)2个领域具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
学院拥有机械设计及理论、化工过程机械、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4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2个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和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及技术创新中心。“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63”课题、“973”课题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11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25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余项。发表论文9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
历经近60年发展建设,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已成为培养石油石化机械工程技术人才和开展石油、石化装备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为国家输送了逾万名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以中国工程院王玉普院士、刘合院士等为代表的优秀人才。
东北石油大学简介:
http://www.nepu.edu.cn/xxgk/xxjj.htm
东北石油大学(原名东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78年被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是黑龙江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从196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有66个本科专业,23个高职专业。20个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13个。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种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包括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机械、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电子信息、工商管理、社会工作、会计);工程学科自2016年以来始终进入世界esi前1%。
学校占地169.13万平方米,其中秦皇岛校区占地33.3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5.8亿元。建有万兆级校园网,图书馆藏图书264万册,有数据资源16种。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科研平台48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1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3个、与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建联合研究院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65个,其中,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1个。
学校有教职工2188人,其中专任教师1418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1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87人,博士学位578人、硕士学位700人;博士生导师145人(包括校内119人、兼职26人);双聘院士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人(现在职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龙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人才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7人、青年学者6人、讲座教授5人;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6人、后备带头人3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青年教学名师2人、模范教师5人、优秀教师12人、教学新秀1人、青年教学能手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1个。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1个。省领军人才梯队16个、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3个。学校还在石油石化等企事业单位聘请了一批兼职教授、导师。
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371人,其中本科生17484人、专科生5158人、硕士研究生3741人、博士研究生530人。
学校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建成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7门、省级33门,获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1门、省级1门。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等多种奖项。
学校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另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中国专利金奖各1项。获得“十二五”以来,获批国家973计划课题4项,863计划课题4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6项(其中,主持重点项目5项,参与重大项目1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项,教育部科技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项;科研总经费18.14亿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67项,其中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6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专利授权3556件。“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总数为2613篇,其中,scie论文1275篇,ei论文43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07篇;学校教师出版专著65部,出版教材63部,出版译著1部。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现已与欧洲、美洲、非洲10余个国家的30余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包括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等学生海外交流项目。鼓励教师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与美国、德国、罗马尼亚等国的大学共建石油工程、非常规油气研究等联合实验室,共同参与欧盟erasmus+项目,合作开展“能源与水纽带关系及高效绿色利用关键技术”等政府间科研合作项目。学校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来自10余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
学校出版有《东北石油大学学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东北石油大学报》和《高等教育研究》等报刊,与全国300多所高校进行交流。
学校秉承“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校训和“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形成了“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和“全方位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办学”两个鲜明特色。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为学校题词“用大庆精神育人,培养跨世纪人才”。办学育人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内高校前列。涌现出了以傅成玉、王玉普、胡文瑞、何树山、朱国文、方庆、刘合等为代表的许多优秀企业家、院士专家、党政领导杰出校友和一大批严谨务实、无私奉献、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
办学60年来,学校秉承“躬耕黑土、加油中国”的深厚情怀,始终弘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坚持扎根高寒地区非中心城市,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为石油石化行业发展攻坚克难,已经成为国内唯一坚持在油田上办学、东北地区唯一拥有石油石化学科上中下游一体化的高校。
今天,东北石油大学正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创新、特色创优”新办学理念,深化“厚植龙江沃土、深度回归油田”思想,按照“强陆——拓海——壮新”的发展思路,全力实施“陆上石油学科一流的石油大学——陆海并举的石油大学——高水平的能源大学”“三步走”战略,为建设高水平百年大学而努力奋斗!
调剂要求:
1.成绩通过A类国家线;
2.仅本科及一志愿为近机类考生,体界定办法为自命题专业课二为机械类核心专业课,包括但不局限于: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和机械设计基础。;
3.统考必考英语和数学;
4.优先接收通过四六级英语,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考生。
如有意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请加入
qq群:325750194
机械工程学科联系人:赵老师(负责机械工程学科学硕、专硕相关调剂工作,不接受专硕-工业设计工程方向咨询)。
联系电话:04596504354(工作时间:上午9-11时,下午14-17时)
邮箱:zhaohaiyang@nepu.edu.cn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人:赵老师(机械院研究生秘书,负责全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建议非机械工程专业调剂联系)
联系电话:04596504131
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全校相关研究生招生政策解读。
联系电话:0459-6503721
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我校机械工程学科创建于1960年,1981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培养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2016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本学科形成了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石油与化工机械、机械装备检测与评价等五个优势特色研究方向。研究领域涉及机械采油系统工程、流体机械内流特性与冲刷磨损机理、多相流理论及分离技术、钻修井装备与系统、石油石化特种机器人、石油机械再制造工程与技术、大型设备振动测试与故障诊断、石油石化装备强度应力分析、承载能力检测、结构损伤表征与完整性评价等多个方面,其中在“机采井系统优化运行与节能装备”、“复杂流体下油气井管柱力学仿真及工具优化设计”、“非均相多相流理论分析”、“旋流分离技术”、“特殊井井下工具及配套技术”、“高压油水井带压作业设备”、“螺杆泵制造理论与工艺”、“自动化钻修井装备与机器人”、“石油杆管应力和变形分析”、“石油机械多场流固耦合分析”、“油气田生产系统节能理论研究和节能技术”、“大型石油石化结构的检测与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优势特色研究方向。
多年来,本学科培养了一大批以中国工程院王玉普院士和刘合院士为代表的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能跟踪学科前沿的学术团队,建设成机械设计及理论、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动力机械及工程4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2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有黑龙江省石油机械工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石油石化多相介质处理及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石油和化工行业钻采装备再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海洋平台与石油井架检测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声发射检测与结构完整性评价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中国石油hse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石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平台,近年来积极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石油、中海油等企业的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2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成为我国石油和化工机械装备领域重要的研究、应用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http://jxkxygcxy.nepu.edu.cn/xygk/xyjj.htm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是1960年东北石油学院创建时成立的石油机械系。现有教职工14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7人,教授45人,副教授55人。师资队伍中有双聘院士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2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青年学者”1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12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部级教学名师及教学新秀(能手)5人。
学院设机电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6个系及工程训练、石油工程节能技术2个中心。开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一流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省重点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国家特色专业、省重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一流专业)、金属材料工程(省一流专业、省重点专业)、工业设计、工程力学、车辆工程、安全工程8个本科专业。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油气田机械工程、安全与环境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材料学硕士点,在机械(含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工程方向)、能源动力(动力工程方向)2个领域具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
学院拥有机械设计及理论、化工过程机械、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4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2个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和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及技术创新中心。“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63”课题、“973”课题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11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25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余项。发表论文9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
历经近60年发展建设,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已成为培养石油石化机械工程技术人才和开展石油、石化装备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为国家输送了逾万名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以中国工程院王玉普院士、刘合院士等为代表的优秀人才。
东北石油大学简介:
http://www.nepu.edu.cn/xxgk/xxjj.htm
东北石油大学(原名东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78年被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是黑龙江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从196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有66个本科专业,23个高职专业。20个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13个。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种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包括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机械、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电子信息、工商管理、社会工作、会计);工程学科自2016年以来始终进入世界esi前1%。
学校占地169.13万平方米,其中秦皇岛校区占地33.3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5.8亿元。建有万兆级校园网,图书馆藏图书264万册,有数据资源16种。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科研平台48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1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3个、与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建联合研究院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65个,其中,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1个。
学校有教职工2188人,其中专任教师1418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1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87人,博士学位578人、硕士学位700人;博士生导师145人(包括校内119人、兼职26人);双聘院士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人(现在职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龙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人才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7人、青年学者6人、讲座教授5人;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6人、后备带头人3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青年教学名师2人、模范教师5人、优秀教师12人、教学新秀1人、青年教学能手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1个。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1个。省领军人才梯队16个、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3个。学校还在石油石化等企事业单位聘请了一批兼职教授、导师。
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371人,其中本科生17484人、专科生5158人、硕士研究生3741人、博士研究生530人。
学校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建成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7门、省级33门,获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1门、省级1门。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等多种奖项。
学校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另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中国专利金奖各1项。获得“十二五”以来,获批国家973计划课题4项,863计划课题4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6项(其中,主持重点项目5项,参与重大项目1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项,教育部科技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项;科研总经费18.14亿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67项,其中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6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专利授权3556件。“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总数为2613篇,其中,scie论文1275篇,ei论文43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07篇;学校教师出版专著65部,出版教材63部,出版译著1部。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现已与欧洲、美洲、非洲10余个国家的30余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包括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等学生海外交流项目。鼓励教师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与美国、德国、罗马尼亚等国的大学共建石油工程、非常规油气研究等联合实验室,共同参与欧盟erasmus+项目,合作开展“能源与水纽带关系及高效绿色利用关键技术”等政府间科研合作项目。学校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来自10余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
学校出版有《东北石油大学学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东北石油大学报》和《高等教育研究》等报刊,与全国300多所高校进行交流。
学校秉承“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校训和“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形成了“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和“全方位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办学”两个鲜明特色。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为学校题词“用大庆精神育人,培养跨世纪人才”。办学育人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内高校前列。涌现出了以傅成玉、王玉普、胡文瑞、何树山、朱国文、方庆、刘合等为代表的许多优秀企业家、院士专家、党政领导杰出校友和一大批严谨务实、无私奉献、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
办学60年来,学校秉承“躬耕黑土、加油中国”的深厚情怀,始终弘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坚持扎根高寒地区非中心城市,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为石油石化行业发展攻坚克难,已经成为国内唯一坚持在油田上办学、东北地区唯一拥有石油石化学科上中下游一体化的高校。
今天,东北石油大学正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创新、特色创优”新办学理念,深化“厚植龙江沃土、深度回归油田”思想,按照“强陆——拓海——壮新”的发展思路,全力实施“陆上石油学科一流的石油大学——陆海并举的石油大学——高水平的能源大学”“三步走”战略,为建设高水平百年大学而努力奋斗!
以上东北石油大学考研调剂信息仅是“考研派考研调剂中心”公众号和“考研调剂中心小程序”里调剂信息的一部分举例,因为系统限制更新的东北石油大学考研调剂信息请到我们的公众号和小程序里进行筛选查看,还可以订阅。考研调剂中心还有历年调剂分数线、调剂一志愿去向和东北石油大学考研调剂生源来源,非常有价值。
东北石油大学考研调剂信息来自我们的调剂小程序。更新的信息,微信搜索【考研派考研调剂中心】公众号菜单里可免费使用【考研调剂小程序】查看【东北石油大学最调剂信息】【东北石油大学调剂分数线】【东北石油大学调剂生源来源】【东北石油大学调剂去向】等珍贵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