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简介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简介 正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120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总体要求:培养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一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从事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信息与知识服务及管理,承担图书馆、情报机构、档案馆、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信息中心的信息运营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信息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 牢固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守法纪,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 掌握坚实宽广的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基本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掌握国内外学科研究成果和发展的最新动向,在信息管理前沿领域具有独立从事创新性研究的能力。
3.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手段与技术从事信息服务,具有独立从事信息资源业务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能力,适应社会信息化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4. 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具有一定的外文交流能力,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5. 具有进取、创新、唯实、协同的品德和健康的身心条件。
二、质量标准
1.基本知识。掌握本学科更深入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研究方向的专门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能熟练应用所学理论进行相关研究工作,且能够应用所学信息管理相关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2.学术素养。热爱所从事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研究工作,具有探索真理、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探索信息活动与信息管理发展规律、科学总结等学术素养;具有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学术道德。遵守国家、学校等部门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遵从社会公德;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严禁弄虚作假,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合理使用引文或引用他人成果。
4.获取知识能力。通过阅读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培养主动获取研究所需知识的自学能力、掌握正确研究方法的能力;能够从信息管理实践、研究论文、学术报告、实验探索中挖掘和发现新问题和研究课题。
5.科学研究能力。了解本研究方向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具有对本研究方向重要问题的评判能力,能够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价值判断;具有灵活运用科学理论方法、独立承担具体科研任务,开展专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研究工作;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6.实践能力。能够较熟练掌握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信息分析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信息管理、信息服务实践中,成为组织内高层次信息管理人才。
7.学术交流能力。硕士生学习期间应积极参加学术论坛、学术报告会、学术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熟练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熟练的听说能力,能够准确、精炼地表达自己学术观点和研究结果。
8.其他能力。具有较高的人文和道德素养。具有一定的学术成果。
三、学科方向
1. 图书馆学
(1)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该方向基于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以各类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整合及开发利用为研究重点,注重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结合,承担有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具有较丰厚的研究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2)用户研究与信息服务:该方向以用户信息行为与信息心理、数字图书馆服务未来发展为研究重点,既突出新兴网络媒体信息用户的研究内容特色,又突出实验研究等实证研究方法特色,承担有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积累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3)现代图书馆应用与服务:集合了图书馆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背景的教师队伍,教师都曾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现代图书馆管理、资源建设与评价、读者服务方式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参与图书馆应用与服务的实践,努力培养现代图书馆应用型人才。
2.情报学
(1)情报学理论与方法:该方向是天津市情报学中最早的研究方向,既注重基础理论方法的开发与深化研究,又强调相关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一直是本学科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研究方向。
(2)竞争情报与商务智能:该方向在整体研究中,将竞争情报与企业战略管理密切结合,利用该学科所在管理学院的优势,强调学科交叉,在情报学、企业管理、战略管理等学科和方向相融合的基础上,对动态竞争环境中企业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的核心问题展开研究。。
(3)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该方向基于文献与信息计量基本工具,侧重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信息计量学分析、智库产品定量评价与分析、网络计量分析、学者的影响力评价、“双一流”建设的学科评价分析等方面。研究团队获得各级各类多项课题的资助,研究成果丰富。
(4)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该方向中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属于优势研究方向,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主要针对档案学科体系中的本质性、基础性问题开展研究,已经产生了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系列成果。而数字档案馆建设领域,基于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背景,与相关实践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在档案网站建设、电子文件管理、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等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四、学制与总学分
本学科基本培养年限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五年。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29学分(16学时/学分),实践环节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1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
提前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学校和本学科规定条件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毕业。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须补修不少于2门本科学位课程(不计入学分),跨学科入学的研究生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习过相同课程可申请免于补修。 
五、课程设置
本学科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三年基准学制安排。所安排的各类课程均需经所在院、学科点同意、核定,才能纳入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
各专业具体课程信息详见表1,各课程简明大纲见附录1。
表1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1205)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必修
程 公
程 M0000B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1 全校硕士生必修
M0000B0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6 1 2
M0000B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2
M0000B004 第一外国语 64 4 1、2
一级
学科
基础
课程 M1205B101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32 2 2 一级学科内所有硕士生必修
M1205B102 高级信息检索与分析 32 2 1
M1205B103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原理 32 2 1
M1205B104 信息用户研究 32 2 2
学科方向专业必修
课程 M1205B201 情报科学理论 32 2 1 情报学方向硕士生必修(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除外)
M1205B202 竞争战略与竞争情报 32 2 3
M1205B203 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 32 2 3
M1205B204 情报学研究前沿专题 32 2 4
M1205B205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 32 2 1 图书馆学方向硕士生必修
M1205B206 数字图书馆技术与应用 32 2 1
M1205B207 信息咨询与知识服务 32 2 2
M1205B208 图书馆学研究前沿专题 32 2 2
M1205B209 档案学基础理论 32 2 1 情报学方向中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硕士生必修
M1205B210 档案学研究前沿 48 3 1
M1205B211 数字档案馆建设理论与实践 32 2 2
课程 学科方向专业选修课程 M1205X001 信息分析工具专题 48 3 2 情报学方向硕士生选修(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除外)
M1205X002 网络传播与舆情分析专题 32 2 2
M1205X003 企业信息咨询与服务专题 32 2 3
M1205X006 信息服务机构管理与评价专题 32 2 3
M1205X004 智能信息系统专题 32 2 4
M1205X005 信息构建专题 32 2 4
M1205X007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专题 32 2 4
M1205X001 信息分析工具专题 48 3 2 图书馆学方向硕士生选修
M1205X006 信息服务机构管理与评价专题 32 2 3
M1205X008 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专题 32 2 3
M1205X010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专题 32 2 3
M1205X011 信息组织与信息构建专题 32 2 3
M1205X009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专题 32 2 4
M1205B203 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 32 2 4
M1205X013 档案文化研究专题 32 2 2 情报学方向中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硕士生选修
M1205X014 档案学史专题 32 2 2
M1205X012 政府信息管理与服务专题 32 2 3
M1205X010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专题 32 2 3
M1205X015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专题 32 2 4
M1205X016 电子政务研究专题 32 2 4
M1205X005 信息构建专题 32 2 4
M1205X002 网络传播与舆情分析专题 32 2 4
M1205X001 信息分析工具专题 48 3 4
M1205X018 应用图书馆读者学专题 32 2 1 图书馆学之现代图书馆应用与服务方向选修
M1205X019 资源建设组织与评价研究专题 32 2 1
M1205X020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专题 32 2 2
M1205X021 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专题 32 2 2
M1205X001 信息分析工具专题 48 3 2
M1205X006 信息服务机构管理与评价专题 32 2 3
M1205X005 信息构建专题 32 2 4
M1202X004 艺术与审美 32 2 4 一级学科内所有硕士生选修
M0402B102 心理学研究方法1:实验设计 32 2 3
M0402B103 心理学研究方法2:心理测量与问卷编制 32 2 3
M0402B201 心理学研究技术1:行为研究(眼动、虚拟、行为分析) 64 4 4
跨学科选修课程 选修1 32 2
选修2 32 2
说明:1.选修课程包括学科方向专业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其中:学科方向专业选修课(修读3门以上,不少于6学分);跨学科选修课(修读2门以上,不少于4学分)。要求学科方向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不少于4门,除满足本学科方向硕士研究生选修要求之外,原则上均可供全校硕士研究生选修。
  2.研究生院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可作为跨专业选修,体育类课程每人只得选1门计算学分。
课程考试:严格考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推进竞争、激励机制和形成必要的淘汰制度的关键措施之一。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评定。各门课程考试中均不采用补考方式。一门必修课不及格允许重修一次;两门必修课不及格,终止学习。选修课不及格允许重修或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同意后改修。
六、创新实践环节
1. 创新实践环节形式
本学科创新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系列学术讲座和其他实践形式。
(1)学术讲座
本学科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需要参加校、院组织的12场(次)学术讲座,计1学分。其中,学风与科学道德建设系列讲座可参加由学校研究生院、研工部统一开设并组织相关讲座,本学科所有研究生必须参加。其它学术讲座由本学院或本学科安排组织。
(2)其他实践形式
本学科其他实践环节形式具体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含社会调查、生产实践)、学术交流、专业实习、学科(专业竞赛)、素养历练基地活动、“三助一辅”等,计2学分。
其中,社会实践(含社会调查、生产实践)、专业实习为本学科必须参加的创新实践形式,计1学分。
2. 创新实践工作量计算与考核方式
(1)研究生参加创新实践环节活动情况须记入《天津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活动考核表》,由学院研究生办、导师或学科组进行考核,实践环节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毕业论文的答辩。
(2)学术讲座考核:学风与科学道德建设系列讲座由学校研究生院、研工部统一考核。学院组织学术讲座,设立“学术讲座考核卡”,学生每次参加学术讲座,由相应管理老师负责在考核卡上签到。由学院研究生办进行考核,计1学分。
(3)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含社会调查、生产实践)、专业实习等创新实践活动,要提交不少于1500字实践体会报告,由导师进行考核。计1学分
(4)研究生以“三助一辅”形式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由所获批的申请表为考核依据,由导师考核。计1学分
(5)研究生以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形式进行创新实践,需提交会议邀请函到学院研究生办备案。会后要在所在导师团队内或其他范围内进行交流,由导师进行考核。计1学分。
(6)研究生以学科(专业竞赛)形式进行创新实践活动,以参赛相关证明为考核依据,计1学分。
(7)其他实践形式考核,根据具体实践形式,采用科研论文、实践报告、学术报告、学科竞争成绩等方式,有针对性进行考核。
七、科学研究
1. 科研课题。本学科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应该参与导师所主持的省部级以上课题一项。具体考核为以下方式之一:(1)导师省部级以上项目申请书中,作为项目组成员;(2)撰写发表有课题编号的科研文章;(3)硕士毕业论文作为导师所主持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4)导师对其参与课题情况开据的证明材料。
2. 科研论文。本学科学术型全日制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以天津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物上公开独立发表1篇本专业的科研文章;若与他人合作撰写论文,研究生本人必须为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可以为第二作者);论文须正式发表,接受函等无效。
3. 每人原则上必须完成2次学科内公开学术报告,至少参加校、院组织的12场(次)学术讲座,其中本学科学术报告不少于8次。
八、中期考核
为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学科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建立淘汰分流机制,对没有达到培养方案要求的研究生予以淘汰。
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学位论文开题前,进行一次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必须达到以下要求,经过学科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可以进入学位论文开题环节。
1.学分修读情况考核。第3学期对学生的学分修读情况进行审核,已经修完并达到培养方案所要求课程学习,且成绩合格,达到课程学习要求学分的60%。
    2. 文献阅读。根据指定阅读文献目录(见表2,包括著作和文献)。其中必读文献为10部,其余均为选读。每学期期末组织同学读书会,开读书报告会。浏览前沿学术期刊,阅读主要学术期刊的文献。 
  3. 科研能力。根据浏览的前沿学术期刊,阅读的主要学术期刊文献,撰写论文选题的前期文献综述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论文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结构、论文的创新点以及论文撰写的进度等。应该完成提交本学科领导小组一篇与硕士论文开题密切相关的文献综述报告,字数不少于8000字。
九、学位论文
撰写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全面训练,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综合能力和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硕士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或新的方法,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信息管理工作的能力。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过程包括选题、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反抄袭查重、学位论文评阅、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
1. 学位论文质量要求
(1)选题有一定的新意,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能够通过广泛阅读国内外研究文献,把握本学科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和前沿问题,或信息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以独特的研究视角,提炼和明确研究的主要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应用价值。
(2)论文的内容应有自己的新见解,应能反映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表明作者已基本掌握从事本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承担相关的科学技术工作。
(3)学位论文体现硕士研究生在本学科已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在信息管理相关理论或实践研究中,有一定程度的创新能力。较好地解决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或相关组织中的某一具体理论或实际问题,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4)学位论文所使用的资料和数据必须系统、翔实、可靠,分析和研究逻辑清晰,研究方法规范且科学,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分析有序、论证严密、图表和公式标准、语言表述严谨、文笔流畅、格式规范,体现研究选题、研究思路、研究设计、研究数据、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的有机统一,体现硕士生善于提炼科学的研究问题,具有文献总结评析,数据收集、计算和处理,研究方法运用、观点综合分析,以及结论严密论证的科研工作能力。
(5)论文应符合科研论文的学术规范。学位论文格式应该遵循《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校硕士论文规范》要求。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包括中英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选题依据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论文主体部分、参考文献、必要的附录、致谢等部分。论文要文字通顺、简洁,标点符号正确,引用文献资料和使用的计量单位、图表等符合规范要求。
(6)学位论文字符数一般不少于40000字。
2. 学位论文工作过程要求
(1)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工作量。选题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六个月。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申请者独立完成,若科研课题是由多人合作的项目,其论文应是属于本人独立完成的那部分研究成果,有共同部分应加以说明。
(2)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要注意本学科前沿性和创新性,具有学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要深入了解既有研究成果,避免低水平重复;要研究本选题的研究趋势,寻找有价值的研究主题。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对课题的可行性和重要性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证。选题应着眼于学科领域前沿,有明确的研究背景,有一定的理论深入和创新性,研究成果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题目可以从本领域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本学科发展中需要突破的理论问题,本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等中进行选取。
(3)开题报告
选题确定后,研究生应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予以推荐后,即可进行开题报告答辩。
开题报告答辩组由3—5人组成,答辩组应由具有副教授、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不能担任答辩组组长,成员中正高级职称的人数不得少于1人。
开题报告答辩组就是否通过开题做出表决,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者方为通过;对开题未通过者,还应做出是否允许在一个月内修改开题重新答辩的决议。
开题报告答辩时间一般定于第四学期进行。开题报告答辩时间每人一般不少于30分钟,需当场宣布开题报告答辩组决议。
(4)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中期考核于第五学期中进行。
中期考核以提交中期报告的方式进行。中期报告的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前期文献综述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论文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结构、论文的创新点以及论文撰写的进度等。
导师结合开题报告,对论文撰写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如研究方向、理论支撑、研究重点和深度的把握、结构框架、行文规范等方面进行检查,并据此提出有建设性的指导论文修改的建议。
(5)学位论文预答辩
学位论文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查推荐,可参加学位论文预答辩。
预答辩组由3—5人组成,答辩组应由具有副教授、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不能担任答辩组组长,成员中正高级职称的人数不得少于1人。
预答辩就学位论文是否通过预答辩做出表决,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者方为通过;对学位论文预答辩未通过者,还应做出是否允许在一个月内修改论文重新预答辩的决议。对第二次预答辩未通过者,不允许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延期毕业。
学位论文预答辩一般定于第六学期开学初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时间每人一般不少于30分钟,需当场宣布学位论文预答辩组决议。
(6)论文反抄袭查重
按学院学位办要求进行,并由学校学位办组织。未通过者,不允许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延期毕业。
(7)学位论文评阅
硕士学位申请者资格审查合格,学位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予以推荐后,即可进行论文评阅。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选聘与论文所研究课题有关的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专家2—3名,其中至少有1名校外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如评阅人一致认为论文达到了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可组织答辩;如其中1人为否定意见时,须另请评阅人重新评阅,若新聘评阅人仍持否定意见时,论文应修改,修改后的论文仍请评阅人评阅,直至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如两人以上(含两人)为否定意见时,则该论文不能组织答辩。由校学位办抽查或普查的学位论文,具体如校学位办组织。
(8)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和秘书名单,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批准,报校学位办备案。答辩委员会由3—5人组成,答辩委员会应由具有副教授、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中正高级职称的人数不得少于2人,且至少要有1名校外专家。
论文答辩采取不计名投票方式,答辩委员会就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做出表决,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者方为通过;对论文未通过者,还应做出是否允许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的决议。
论文答辩时间每人一般不少于30分钟,需当场宣布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十、培养方式
1.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突出前沿知识,着重强化出专业课程、学科前沿类课程。
2. 坚持科教结合,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研究生培养,注意研究生的系统科研训练。
3. 全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方式,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更多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并在教学时数分配中有合理的安排。
4.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对部分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5.充分发挥集体指导和团队培养的优势,积极探索跨学科、跨机构的协同培养方式。
6. 积极搭建研究生培养国际交流平台,一方面更多请进国际知名学者来学校给研究生做学术报告;另一方面,鼓励并创造条件资助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
十一、必读文献
本学科指定阅读文献目录、期刊清单见表2。其中包括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和必读期刊三种类型。
表2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出版单位 备注(必读或选读)
1 图书馆情报学概论 于良芝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 所有方向必读
2 证析:大数据与基于证据的决策. 郑毅. 
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所有方向必读
3 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以及它如何改变政府、商业与我们的生活. 涂子沛.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所有方向必读
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马费成.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所有方向必读
5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所有方向必读
6 Foundation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 Robin
Neal-Schuman Publishers,2015 所有方向必读
7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A Survey of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Seeking, Needs and Behavior Case D. O.
Amsterdam, NL: Academic Press,2007: 所有方向必读
8 IRM-KM范式与情报学发展研究 马费成等.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所有方向必读
9 数字时代情报学理论与实践:从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 贺德方等.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所有方向必读
10 现代图书馆学理论. 徐引篪,霍国庆.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图书馆学方向必读
11 信息资源管理:概念与案例 (美)Forest W. Horton.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图书馆学方向必读
12 数字化信息服务 胡昌平,邓胜利.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图书馆学方向必读
13 情报分析:以目标为中心的方法 (美)罗伯特.克拉克.
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 情报学方向必读
(除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外)
14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与应用前景 王贻志,丁波涛等.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情报学方向必读
(除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外)
15 驾驭大数据 (美)Bill Franks.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情报学方向必读
(除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外)
16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析:数据的发现、分析、可视化与表示 (美)EMC教育服务团队(EMC Education Services) 著.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情报学方向必读
(除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外)
17 大数据分行业大解析 彭作文,刘宇航.
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情报学方向必读
(除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外)
18 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 胡鸿杰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情报学方向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研究生必读
19 文件运动规律研究 何嘉荪、傅荣校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 情报学方向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研究生必读
20 魂系历史主义——西方档案学支柱理论发展研究 黄霄羽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情报学方向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研究生必读
21 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 谢伦伯格(美)
北京:档案出版社,1983 情报学方向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研究生必读
22 竞争战略. (美)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选读
23 竞争优势. 美)迈克尔·波特. 陈小悦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选读
24 情报工程学的探索与践行. 贺德方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选读
25 Understand Digital Humanities. Berry, D.M. ISBN 978-0-230-29264-2, Palgrave Macmillan,2012 选读
26 The citation proces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citations in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Cronin, B.  Taylor Graham: London. 1984 选读
27 情报学进展(1卷-11卷)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选读
28 网络信息用户行为研究 邓小昭等.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选读
29 现代情报学理论. 严怡民等.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选读
30 Management Information Quality: Increasing the Valve of Information in Knowledge-intensive Products and Processes Eppler M. J.
Heidelberg: Springer, 2006 选读
31 知识组织理论与方法 王知津, 李培, 李颖.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选读
32 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柯平.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选读
33 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定位与服务研究 柯平.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1. 选读
34 信息行为学 乔欢.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选读
35 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最新理论与实践研究 孟广均.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选读
36 情报科学理论 靖继鹏,马费成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选读
37 中西情报思想史 高金虎, 吴晓晓.
北京:金城出版社, 2016. 选读
38 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国家图书馆研究院.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1. 选读
39 图书馆学要旨 刘国钧.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3. 选读
40 档案学研究进展 王新才.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选读
41 管理3D:中国档案学透视与延展 王广宇.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 选读
42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定 朱庆华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选读
43 图书情报学方法论 王崇德.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3. 选读
44 竞争情报的理论与实践 沈固朝.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选读
1 中国图书馆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会 所有方向必读期刊
2 情报学报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 所有方向必读期刊
3 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 所有方向必读期刊
4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美国情报学会 所有方向必读期刊
5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美国 所有方向必读期刊
6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英国 所有方向必读期刊
7 档案学研究 中国档案学会 情报学方向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研究生必读
8 档案学通讯 中国人民大学 情报学方向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研究生必读
 
附录1:
《研究设计与方法》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研究设计与方法 课程编号 M1205B101
课程负责人 刘春茂 教学团队成员 王琳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6 6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旨在讲授科研的选题技巧、文献检索与整理,研究路线的确定,研究的组织与设计,重点是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等。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学生不要流于形式,强调实践,注意时效。同时还要讲授学术论文的撰写,有关国际与国内投稿标准的规定,特别是期刊论文的书面形式。这门课程是重在实践的课程,学生要想确实得到收益,就应当努力在学习时不断的实践,用自己的科研初步成果与教师讨论,以期求得教师的指导。教师也应当深入分析与讲授自己科学研究的体会与经验教训。
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分析管理学的科学研究模式、情报科学的创新性思维、科学研究的过程为切入点,在较为全面地介绍科学方法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分经验研究方法、理性研究方法和哲学研究方法3个主要的层面关联具体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对研究方法的特点及选择的逻辑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并结合重点的研究方法展开案例讨论,特别是,根据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活动的规律,结合学生硕士论文的开题将所学习的研究方法的核心内容及思想体现在学生的“开题报告”及论文写作中,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考核方式 研讨、论文
使用教材 王崇德: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要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年
参考书目 贾怀勤,管理研究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
中外文核心期刊相关论文
 
注:可另附页。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原理》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原理 课程编号 M1205B102
课程负责人 刘春茂 教学团队成员 高洁、黄雪梅、蒋冠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6 6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针对研究生新生从“信息活动的原理”角度切入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一级学科视角的整体认识,使学生确立一种相关专业活动整体化的思维与认识,并对后续课程有引领作用,并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的一级学科的知识图谱的主干有清晰化认识。
    本课程要求学生超越具体的情报学、图书馆学及档案学的二级学科,整体、整合关联信息活动的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
一、情报学板块
    以“信息流”,即“数据→信息→知识→情报”为主线,在分别介绍、研究相关概念本质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其递进过程的关节点、处理方式、组织方式、发布方式、思维方式,并结合现实情报工作的实际(如智库等)演绎其过程。
二、档案学板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档案学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概念,熟悉文件与档案运动的规律,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知识,为开展档案学相关研究与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创造条件。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1)档案学基本概念;(2)档案管理原理;(3)文件运动理论;(4)来源原则;(5)档案馆、档案室工作原理。
三、图书馆学板块
介绍和评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图书馆学说;国外图书馆学对国内图书馆学的影响,以及国内图书馆学的自主探索;介绍与分析图书馆各基本部类的专门理论;对近年来国内图书馆学研究热点的综述与评析;介绍图书馆学研究理论探索与现实关怀问题;分析图书馆学与图书馆实践的关系;介绍图书馆学研究理论探索与现实关怀问题;分析图书馆学与图书馆实践的关系。
考核方式 研讨、论文
使用教材 1.马费城,信息管理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
2..胡鸿杰.《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于良芝.《图书馆情报学概论》[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
4.王子舟.《图书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范并思.《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
参考书目 1.中外核心期刊相关论文;
2.何嘉荪、傅荣校:《文件运动规律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
3.黄霄羽:《魂系历史主义——西方档案学支柱理论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谢伦伯格:《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档案出版社,1983年
5.[荷]斯缪尔·缪勒、裴斯、福罗英《档案整理与编目手册》(《荷兰手册》)(Manual for the Arrangement and Description of Archives),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编译,1959年
 
 
 
 
 
 
 
 
 
 
 
 
 
 
 
 
《高级信息检索与分析》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信息技能与信息利用 课程编号 M1205B103
课程负责人 黄雪梅 教学团队成员 彭立伟 于曦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8 4
教学目的及要求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的意识、信息检索的技能、信息管理的技巧、信息分析的策略、信息发布的方法等,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数据素养,奠定应具备的科学研究基础方法,初步掌握学术研究成果的写作与使用规范,具有协作和创新能力。课程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不仅仅传授知识,更注重训练和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
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讲授和实践想结合方式,以问题为导向,介绍在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如何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能。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电子资源各种类型及重要中外文数据库检索和使用方法、文献管理的技能及文献管理软件使用技巧,并通过案例学会利用一些数据库分析功能及分析软件对获得的文献进行有效的评估,以便快速、准确地掌握本学科研究发展的历史、研究内容及最新学术研究动态等,并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选题策略、文献阅读与梳理方法、论文投稿与写作规范等。
 
考核方式 通过作业(20分)、研讨(20分)和撰写论文(60分)进行考核。
使用教材 花芳.文献检索与利用(第2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参考书目 [1]黄如花,胡永生.信息检索与利用实验教材.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
[2]肖珑.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第2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劳伦斯.马奇.怎样做文献综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4]马春晖.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实用教程[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
. 注:可另附页。
 
《信息用户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信息用户研究 课程编号 M1205B104
课程负责人 刘冰 教学团队成员 钱蔚蔚、翟羽佳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8 4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基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视角的信息用户相关理论、方法和研究发现;掌握认知科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在信息用户及信息行为研究方面的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信息用户心理、需求、行为及信息服务满意度等进行科学研究,并针对社会和信息用户的实际需求提出信息服务建议,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讲授与讨论为主要方式,以信息用户基本理论、用户心理、用户需求、用户行为为主线,在较为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模型学习基础上,重点介绍网络信息用户的相关内容,并着重对国内外最新研究前沿做出更进一步的学习。主要包括:信息用户与网络信息用户基本特征、信息用户与网络信息用户心理、信息用户与网络信息用户需求、信息用户与网络信息用户期望、信息用户与网络信息用户行为基本行为规律与模型、国内外最新研究等内容。
考核方式 以研讨和撰写学术论文方式进行考核
使用教材
参考书目 Fisher K E, Julien H. Information behavior[J].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43(1):1-73.
颜端武. 信息获取与用户服务[M]. 科学出版社, 2010.
颜端武, 王曰芬. 信息获取与用户服务: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user service[M]. 科学出版社, 2010.
. 注:可另附页。
 
 
 
 
《情报科学理论》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情报科学理论 课程编号 M1205B201
课程负责人 刘春茂 教学团队成员 宋丽萍
课程类别 方向必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6 6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旨在学生学习与掌握信息管理学、情报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讨论人类情报行为与活动的机制,探讨那些支配与控制情报过程的隐含的底层规律,以使学生在掌握原有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加深对情报学理论及其规律认识和理解。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讨论、扩大阅读范围等形式,发散、互动式地探索现实情报活动的实践的现状与问题,规律与现实的对接和联系。
 
课程内容
    本课程旨在讨论人类情报行为与活动的机制,讲授那些支配与控制情报过程的规律,使学生能够在本科生学习信息管理学的基础上,加深对情报学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理解。这门课程主要讲授以下规律:马太效应、耗散结构理论、相似原理、大世界悖理、最小努力原则、随机过程。作为这些理论说明,还要触及目前出现大情报观,信息经济,大数据,智库等观点。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讨论等形式,互动式地探索现实情报活动的实践的现状与问题。
 
考核方式 研讨、论文
使用教材 王崇德编著:《情报科学原理》,台北:台湾农业科学资料服务中心,    1991年
参考书目 中外文核心期刊相关论文
A.Vickery 等:Information Scie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Butterworth & Co(Publishers)Ltd,2004
 
 
 
《竞争战略与竞争情报》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竞争战略与竞争情报 课程编号 M1205B202
课程负责人 刘冰 教学团队成员 王树义
课程类别 方向必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8 4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基于企业管理的竞争战略、竞争情报相关理论、方法和研究发现;掌握管理学、决策学等相关学科在竞争战略与竞争情报方面的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企业竞争战略、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等进行科学研究,并针对企业竞争战略与竞争情报的实际需求提出信息服务建议,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讲授与讨论为主要方式,以竞争战略、竞争情报工作为主线,在较为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模型学习基础上,重点介绍企业基本战略理论、竞争情报发展理论的相关内容,并着重对国内外最新研究前沿做出更进一步的学习。主要包括:企业竞争战略基本理论模型、竞争战略发展趋势、企业战略决策关键理论、竞争情报最新理论、竞争环境与竞争对手关键分析工具、国内外最新研究等内容。
考核方式 以研讨和撰写学术论文方式进行考核
使用教材
参考书目 Liebowitz J. Strategic intelligence : business intelligenc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M]// The intelligence of animals /. Methuen, 2006:págs. 572-574.
Surhone L M, Tennoe M T, Henssonow S F. Society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rofessionals[M]. Betascript Publishing, 2010..
Goria S.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M]// Methods and Tools for Creativ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7:1-16.
Higgins S. Learning Organizations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M]// Managing Academic Libraries. Elsevier Ltd, 2017.
. 注:可另附页。
《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 课程编号 M1205B203
课程负责人 宋丽萍 教学团队成员 贺颖
课程类别 方向必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0 4 4 4
教学目的及要求
2014年英国基于计量的评价体系REF的实施,标志着科研评价体系变革,预示着科学计量研究范式的转移,即从图书情报分支进化为科研评价与科技政策制定的重要工具。同时,兰德公司题为《如何测量科研工作:框架与方法指南》研究报告的问世、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计量浪潮:研究评价和管理指标作用的独立审查的作用的报告》的发表,成为信息计量在科研评价中应用的典范。因此,本课程从计量潮出发,基于科技政策视角探讨科学评价指标与方法及其应用。
课程内容:
第一讲 Metrics tide——计量潮的兴起;
第二讲 欧美以计量为基础的科研评价体系(1);
第三讲 欧美以计量为基础的科研评价体系(2);
第四讲 REF与科研评价之趋向;
第五讲 专题讨论:科学界的拟态——科学评价指标与科学家行为;
第六讲 英文文献阅读指导1;
第七讲 科学评价新指标;
第八讲 国外Altmetrics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第九讲 基于计量的科学评价实践之一——Altmetrics与传统引文分析实证分析
第十讲 同行评议与科学计量
第十一讲 基于计量的科学评价实践之二——F1000与传统引文分析实证分析
第十二讲 英文文献阅读指导2——旧金山宣言与莱顿宣言
第十三讲 多维科学评价结构
第十四讲 专题讨论:Responsible metrics与informed peer review
第十五讲 引文分析及其可视化
第十六讲 科学评价在中国
考核方式 论文
使用教材
参考书目 1.[英]迈克.塞沃尔. 链接分析:信息科学的研究方法[M]. 孙建军,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Cronin, B., Sugimoto, C. R.Beyond Bibliometrics: Harnessing Multidimensional Indicators of Scholarly Impact[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14
 
注:可另附页。
《情报学研究前沿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情报学研究前沿专题 课程编号
课程负责人 王琳 教学团队成员 高洁
课程类别 方向必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6 6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是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在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情报学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体系结构、应用技术等前沿内容进行介绍。一方面跟踪情报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并予以综合评述,让学生了解领域前沿,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在于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为他们进一步的专业学习进行必要的先期引导,为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当代情报学发展特征及历史演变,情报学的理论流派与研究趋势(具体包括情报学的理论流派,钱学森情报学思想,学科的知识化与智能化,人文化与学体化,主要理论流派与基本原理的研讨与分析等内容),信息资源挖掘的方法及进展(包括方法论体系概述,基于文献和数据的知识发现等内容),情报学课题研究的规范化(包括课题需求分析与研究的总体结构设计,现状与趋势的综合分析,研究模型的构建,研究方案的选择,对策建议等内容),情报学新的知识生长点与主要分支学科,情报学与交叉学科(包括情报学与科学哲学、战略管理、数据科学等学科的学科关联与交叉点,创新点的挖掘等内容)。
考核方式 结课论文
使用教材 情报学进展年度评论系列丛书  国防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JASIST JoD 《情报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理论与实践》、《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等的核心期刊上的有关文章。
 
注:可另附页。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 课程编号 M1205B205
课程负责人 刘春茂 教学团队成员 高洁、宋丽萍、王琳
课程类别 方向必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6 6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旨在讲授图书馆学发展中所面临基础性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使学生在本质性地认识图书馆学研究及图书馆工作实践中的所面临的本质问题,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讨论,科学地认识专业理论与问题,并形成较为清新的学术发展脉络的认识。
    本课程要求学生形成创新性地对接基础理论与现实实践的基本能力。
课程内容
    本课程旨在学生对信息管理学及信息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基础性认识的条件下,重点从图书馆机构管理及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的视角,较为系统地介绍图书馆学、图书馆工作及图书馆服务的基础理论及本质的认识。本课程强调从信息环境及图书馆动态演进发展的角度,在相关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地认识图书馆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目标、工作方式及未来的图书馆工作及服务方式、手段的创新。
考核方式 研讨、论文
使用教材 R.E. Robin. Foundation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Neal-Schuman Publishers,2015
参考书目 于良知,图书馆情报学概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
中外文重要核心期刊相关论文
 
注:可另附页。
 
 
 
 
《图书馆学研究前沿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图书馆学研究前沿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B208
课程负责人 宋丽萍 教学团队成员
课程类别 方向必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4 4 4
教学目的及要求
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与行为的变化,驱动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范式、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发生新的变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如何保持理论与学术的前瞻性,更好地适应和推动图书情报事业的创新发展,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当前发展的重要问题。
因此,本课程力求跟踪国内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热点与发展的前沿,反映国内外图书馆学发展新动态。
要求学生:跟踪图情研究热点,捕捉图情研究前沿。
课程内容:
1.Open science下的信息交流
探讨开放获取运动的新进展,包括开放获取联盟、机构与项目等;
分析机构库建设模式、发展现状、软件平台等, 其中以立法保障下的美国机构开放获取进展与实施为例;
解析信息检索新实践——F1000与open peer review。介绍作为事后评议的典型,F1000的特点,分析F1000所代表的信息检索与过滤、学术出版、同行评议方式新导向。
2.Altmetrics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以及Altmetrics视角下的机构库深度服务发展。
辨析Article level metrics科学评价与journal-based metrics的科学评价,介绍国际主流平台Mendeley以及发展比较成熟的4款工具的应用:即PLoS, Altmetric, ImpactStory和Plum Analytics。
3. 计量潮的兴起与科学计量研究范式的进化
   伴随着计量潮的兴起,科学计量从情报学分支进化为科技政策管理的主要工具。在介绍美国的STAR METRICS、英国的REF、澳大利亚的ERA,加拿大CASH基础上解析科研评价、基于计量的循证决策主要发展趋向。
同时,介绍Incite、Scival平台及其应用、解析h-指数与CNCI(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等指标。
4.OCLC报告解读
考核方式 论文
使用教材
参考书目 1. Hicks D.,Wouters P., Waltman L.,de Rijcke S.RafolsI. Bibliometrics:The Leiden Manifesto for Research metrics[J]. Nature. 2015,520(7548):429–431.
2.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注:可另附页。
《数字图书馆技术与应用》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数字图书馆技术与应用 课程编号 M1205B206
课程负责人 黄雪梅 教学团队成员
课程类别 方向必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8 4
教学目的及要求
以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最新成果为基础,通过讲解和研究结合的方式,学习数字图书馆相关的技术和理论,并将技术和理论与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相结合。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的理论、技术、标准,重点突出理论的严谨性、技术的标准化、方法的系统性、应用的实用性,掌握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与方向。
课程内容
 
课程以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成果为基础,以相关信息技术为主线,突出理论的严谨性、技术的先进性、方法的系统性、实例的实用性。课程内容由数字图书馆理论、技术、应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理论基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自动化与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描述、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数字图书馆的支撑技术、数字图书馆信息存储与检索技术、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图书馆构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等内容。
考核方式 通过作业(20分)、研讨(20分)和考试(60分)方式进行考核。
使用教材 李培.数字图书馆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目 [1]黄如花.数字图书馆原理与技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刘炜.数字图书馆引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3]王芬林,吴晓.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4]魏大威.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务[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5]刘燕权.数字知识宝库纵览[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6]刘小琴,吴建中.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注:可另附页。
《档案学基础理论》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档案学基础理论 课程编号 M1205B209
课程负责人 蒋冠 教学团队成员 李福君、王向女
课程类别 方向必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4 8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档案学基础理论与知识,深刻把握档案学学科理论体系框架与核心概念,提升专业理论素养,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与批判分析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在广度上对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获得全局性的认识;在深度上掌握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层次、内在关联以及历史轨迹与未来发展趋势。
 
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1)档案学基本概念辨析;(2)档案学基础理论框架;(3)档案价值与鉴定理论;(4)文件与档案运动规律理论;(5)档案整理理论;(6)档案开发与利用理论;(7)档案机构理论;(8)档案管理理论;(9)档案学学科发展与评价理论。
考核方式 围绕档案学基础理论问题撰写5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或文献综述。
使用教材 无
参考书目 1.胡鸿杰:《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何嘉荪、傅荣校:《文件运动规律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
3.黄霄羽:《魂系历史主义——西方档案学支柱理论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谢伦伯格:《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档案出版社,1983年
5.《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档案学经典著作》(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世界图书出版上海有限公司,2013年,2016年
6.[荷]斯缪尔·缪勒、裴斯、福罗英《档案整理与编目手册》(《荷兰手册》)(Manual for the Arrangement and Description of Archives),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编译,1959年
7.《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档案学经典著作》(第三卷)(第四卷),世界图书出版上海有限公司,2016年
《档案学研究前沿》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档案学研究前沿 课程编号 M1205B210
课程负责人 李福君 教学团队成员 蒋冠、王向女
课程类别 方向必修课 学分 3 学时 48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42 6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档案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把握档案学研究发展的规律与趋势,为其选择个人研究方向与研究选题提供启示。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详细、全面地把握国内外档案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沿热点,并通过对热点问题的研讨,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选题。
 
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1)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前沿;(2)公共档案馆研究前沿;(3)电子文件管理研究前沿,主要包括国内与国外相关研究前沿;(4)国内与国外档案与社会记忆研究前沿;(5)国外社群档案研究前沿;(6)国内与国外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前沿;(7)国内外档案公开与利用研究前沿;(8)档案学专业教育研究前沿,主要包括高等教育与社有关档案学专业教育相关内容。
考核方式 围绕档案学某研究问题撰写5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
使用教材 无
参考书目 1.王新才:《档案学研究进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赵屹:《数字时代的文件与档案管理》,中国出版集团,2014年
3.丁华东:《档案与社会记忆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
4.覃兆刿:《档案双元价值论谈》,科学出版社,2016年
5.黄霄羽:《外国档案事业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数字档案馆建设理论与实践》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数字档案馆建设理论与实践 课程编号 M1205B211
课程负责人 仇伟海 教学团队成员 蒋冠、曹玉、王向女
课程类别 方向必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6 6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档案网站建设、元数据技术、档案数据库建设、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全面系统地了解国内外数字档案馆建设理论前沿与实践动态,具备参与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的能力。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相关理论与知识,了解国内外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战略规划、法规与标准以及最佳实践案例。
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1)档案信息化建设历程与现状;(2)国内外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历程与现状;(3)档案网站建设;(4)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5)电子文件管理与元数据;(6)档案数据库建设;(7)数字档案馆建设相关的法规与技术;(8)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
 
考核方式 围绕数字档案馆建设问题撰写5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或学术论文。
使用教材 无
参考书目 1.金波:《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学习出版社,2014年
2.李泽锋:《基于OAIS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体系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
3.王芳:《数字档案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4.李泽锋:《数字档案馆建设与管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
5.赵屹:《数字时代的文件与档案管理》,中国出版集团,2014年
6.张照余:《档案信息化理论与实践》,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
7.薛四新:《档案馆信息化与档案管理变革:数字记忆之思考》,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8.朱小怡:《数字档案馆建设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信息构建专题》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信息构建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X005
课程负责人 王琳 教学团队成员 刘春茂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6 6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以信息构建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规范系统作为基本内容,让学生掌握信息组织和信息构建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不同组织工具的实际应用,提高开发和检索信息资源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信息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目的是培养掌握信息组织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从事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信息开发与构建的专门人才。课程以知识组织理论体系为中心展开叙述。为了便于学生对信息组织和构建知识的准确把握,本课程对信息组织基本知识、原理的讲授,力图在信息组织的整体背景上进行。对于信息描述理论方法的讲授,以各国当前在书目著录以及元数据方面的实践为基础展开。分类法、主题法作为以知识关系为依据,从内容角度揭示信息资源的方法。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以信息构建为主要脉络,将信息组织、信息构建和知识组织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理论上阐明信息组织的发展轨迹、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类型,展示了数字信息环境下信息组织的变化,发展趋势和新的信息资源组织方式;探讨新的信息组织环境下的技术标准,信息组织分类法、信息组织主题法、集成法和元数据法的应用与发展;着重研究网络信息组织的基本问题,分析传统信息组织方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同时还揭示信息组织中的自然语言应用、适应于网络信息资源特点的网络本体语言等方法;在理论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总结了各种信息组织系统的建设问题,包括搜索引擎的信息组织、多媒体信息组织、ELS中的信息组织、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组织和电子商务中的信息组织等。在信息构建方面,本课程涵盖的教学内容包括信息构建的主要内容,信息构建的对象,信息构建的核心要素,万维网信息构建的原理、一般过程、基本方法和工具和手段。
考核方式 论文研讨
使用教材 1.周晓英等.《信息组织与信息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Bob Glushko. 《The discipline of organizing》(4th edition).MIT  Press, 2016
参考书目 Louis Rosenfeld, Peter Morville, Jorge Arango.《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For the Web and Beyond》(4th Edition). Orelly
《网络传播与舆情分析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网络传播与舆情分析专题 课程编号
课程负责人 王树义 教学团队成员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16 8 8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对网络传播的原理、渠道和模式等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阐释和分析,同时研究网络传播对受众的影响。探究舆情的基本概念、生成基础、传播规律与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该类问题的思维方式,锻炼学生对网络传播中出现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能够提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掌握舆情的分析技能,能够针对某个问题的舆情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判别和分析研究,得出相关结论。
课程内容
    该门课程将教授网络传播与舆情分析的具体内容,与两者之间的关联等内容,以期在网络环境下为同学们带来全新视野。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互联网时代,包含两章内容,分别从互联网的特性与其所带来问题着手,阐释并分析互联网时代的优势与弊端所在。该部分主要以教授为主,学生报告展示为辅。第二部分为网络传播,包含两个章节,分别是网络传播的渠道与特性,对网络传播环节进行了简要分析,利用仿真工具对网络传播进行模拟演示。本部分以课程教授为主,专题讨论、仿真模拟展示为辅。第三部分为网络舆情原理,包含网络舆情的概念、舆情分析与前沿问题等三章内容,主要围绕舆情分析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互动讨论。
 
考核方式 学期论文
使用教材 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等,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参考书目 1. 马修·弗雷泽等,社交网络改变世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 阿莱克斯·彭特兰,智慧社会[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注:可另附页。
 
 
《信息分析工具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信息分析工具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X001
课程负责人 翟羽佳 教学团队成员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48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32 4 4 4 4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从信息分析应用的需求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信息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工具以及最新进展。课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用理论讲解、案例教学、项目实践以及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授课,为学生介绍并讲解信息分析相关的应用工具和具体方法。使学生对信息分析的整体架构、基本算法和工具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理论与方法以解决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参考资料,课前做好预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按时完成案例分析任务,在理解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要学会选择适合不同任务场景的方法和工具进行信息分析。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加任务小组讨论,明确自我分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主动寻找创新性问题。
课程内容
课程按照数据收集、整理、鉴别、评价、分析、综合等系列化的信息加工过程为主线,循序渐进地介绍信息分析中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常用算法,并分别对主要数据挖掘任务进行具体讲解,以大量的前沿研究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方法的适用场景,以实例分析的方式讲解相关分析工具的具体操作。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分析概念介绍、数据预处理、相似度与距离、关联模式挖掘、数据分类、聚类分析、异常检测、社会网络分析、文本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软件工具包括:Excel、R、Gephi、Ucinet、Tableau、Sci2 Tool、KNIME等。
考核方式 成绩由 2 部分组成:(1)小组作业(包括平时作业、文献阅读报告、项目演示等)40%,(2)个人项目(每位学生寻找感兴趣的题目,提交项目报告,演示文档,数据,程序等)60%。
使用教材 1.卡巴科弗高涛, 肖楠, 陈钢. (2013). R语言实战 : R in action: data analysis and graphics with R. 人民邮电出版社.
2.PANG-NING TAN. (2011). 数据挖掘导论: 完整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参考书目 1.Russell, M. A. (2013). Mining the Social Web: Data Mining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Google+, GitHub, and More. O'Reilly Media, Inc.
2.Ding, Y., Rousseau, R., & Wolfram, D. (Eds.) (2014). Measuring scholarly impact: Methods and practice. Springer.
3.Chen, C. (2014). Mapping scientific frontiers: The quest for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Springer.
4.Aggarwal, C. C., & Zhai, C. (Eds.). (2012). Mining text data.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5.Fayyad, U. M., Wierse, A., & Grinstein, G. G. (2002).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n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Morgan Kaufmann.
6.Bazeley, P., & Jackson, K. (Eds.). (2013).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with NVivo. Sage Publications Limited.
7.Watts, D. J. (2004). Six degrees: 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 WW Norton & Company.
 
 
 
 
 
 
 
 
 
 
 
 
 
 
 
《信息组织与信息构建》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信息组织与信息构建 课程编号 M1205X011
课程负责人 王琳 教学团队成员 刘春茂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6 6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以信息组织与信息构建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规范系统作为基本内容,并对信息描述的知识和方法,分类组织的理论、类表和方法,主题法的理论、类表和方法以及自然语言检索与标引进行详细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信息组织和信息构建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不同组织工具的实际应用,提高开发和检索信息资源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信息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目的是培养掌握信息组织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从事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信息开发与构建的专门人才。课程以知识组织理论体系为中心展开叙述。为了便于学生对信息组织和构建知识的准确把握,本课程对信息组织基本知识、原理的讲授,力图在信息组织的整体背景上进行。对于信息描述理论方法的讲授,以各国当前在书目著录以及元数据方面的实践为基础展开。分类法、主题法作为以知识关系为依据,从内容角度揭示信息资源的方法。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信息组织、信息构建和知识组织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兼顾传统信息组织知识及其在网络时代发展趋势,关注传统的信息组织的原理、方法、流程、技术以及现代的数字资源的微观组织和宏观整合;关注作为信息组织新形势的信息构建的原理、方法、技术和应用;关注作为信息组织高级阶段的知识组织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本课程从理论上阐明信息组织的发展轨迹、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类型,展示了数字信息环境下信息组织的变化,发展趋势和新的信息资源组织方式;探讨新的信息组织环境下的技术标准,信息组织分类法、信息组织主题法、集成法和元数据法的应用与发展;着重研究网络信息组织的基本问题,分析传统信息组织方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同时还揭示信息组织中的自然语言应用、适应于网络信息资源特点的网络本体语言等方法;在理论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总结了各种信息组织系统的建设问题,包括搜索引擎的信息组织、多媒体信息组织、ELS中的信息组织、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组织和电子商务中的信息组织等。在信息构建方面,本课程涵盖的教学内容包括信息构建的主要内容,信息构建的对象,信息构建的核心要素,万维网信息构建的原理、一般过程、基本方法和工具和手段。
考核方式 论文研讨
使用教材 1.周晓英等.《信息组织与信息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Bob Glushko. 《The discipline of organizing》(4th edition).MIT  Press, 2016
参考书目 Louis Rosenfeld, Peter Morville, Jorge Arango.《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For the Web and Beyond》(4th Edition). Orelly
《情报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情报系统分析与设计 课程编号 M1205X007
课程负责人 张辉 教学团队成员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30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情报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为图情档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本科阶段非计算机及信管专业的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系统建模的方法和提高系统分析设计文档的编写能力。基本要求是能够针对具体的开发项目运用系统思维分析问题,细化用户需求,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并给出系统实施的方案。
课程内容
一、信息系统建设概论(2学时)
二、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可行性研究(4学时)
三、用户需求分析(4学时)
四、结构化系统分析(4学时)
五、UML可视化建模(6学时)
六、系统架构设计(4学时)
七、系统详细设计(4学时)
八、系统实施与维护(2学时)
 
考核方式 考试
使用教材
参考书目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杜娟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9 第二版
 
 
 
 
《信息服务机构管理与评价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信息服务机构管理与评价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X006
课程负责人 宋丽萍 教学团队成员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6 4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大数据的发展为现代信息服务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信息服务机构在实现了现代咨询、现代信息服务与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平台的整合和集成的基础上,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服务方式和定位,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需求。本课程立足于环境的扫描,进行信息服务机构管理与定位。
要求学生掌握:(1)掌握信息服务管理最新动态;
             (2)了解国外科学评价实践新进展。
课程内容:
(1)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服务机构的挑战与思考:在环境扫描的基础上,探讨图书情报机构的重新定位,其中通过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美国联邦政府科技信息机构的服务模式、以及基于社交媒体的信息机构服务、信息服务机构到智库的研究,探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服务机构的管理模式。
(2)科学评价新实践:课程以追溯计量在科学评价和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为起点,剖析计量潮的兴起以及欧美各国基于计量科学评价实践,其中包括美国的STAR METRICS、英国的REF、澳大利亚的ERA,加拿大的CASH,由此解读各国科研评价的发展趋向。
(3)科学评价新指标与方法:鉴于Altmetrics在科学评价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课程将引入Altmetrics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其中以Plos one  和F1000为代表,并引导学生进行Altmetrics视角下的机构库深度服务发展的探讨。
考核方式 论文
使用教材
参考书目 1.Priem, J. Altmetrics. Beyond bibliometrics: harnessing multi-dimensional indicators of performance[M]. Cambridge, MA, USA: MIT Press. 2014.
2.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注:可另附页。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X010
课程负责人 刘冰 教学团队成员 钱蔚蔚、翟羽佳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8 4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用户信息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研究发现;掌握国内外有关各类用户信息行为具体模型、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信息用户行为进行更进一步科学研究,并针对社会和信息用户的实际需求提出信息服务建议,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讲授与讨论为主要方式,以信息用户的基本信息行为过程为主线,在较为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模型学习基础上,详细介绍信息搜索与获取行为、信息检索行为、信息利用行为、信息共享行为等,同时要较为全面介绍与分析网络信息用户行为的相关内容,并着重对国内外最新研究前沿做出更进一步的学习。主要包括:用户信息行为基本特征、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用户信息检索行为、用户信息利用行为、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等基本规律与模型、国内外最新研究等内容。
考核方式 以研讨和撰写学术论文方式进行考核
使用教材 乔欢. 信息行为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参考书目 Fisher K E, Julien H. Information behavior[J].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43(1):1-73.
邓胜利. 新一代互联网环境下网络用户信息交互行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邓小昭. 用户信息行为理论与方法探究[M].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5.
邓小昭等. 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M]. 科学出版社, 2010.
顾立平. 型人导论:网络用户信息行为与差异化服务策略[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3.
丁韧. 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研究[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
. 注:可另附页。
《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X008
课程负责人 高洁 教学团队成员 姜广强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4 6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与研讨,使学生全面认识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的基本问题、深入了解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管理与测度的基本方法,系统掌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方法及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形式与模式,了解国内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成功范例、掌握数字资源的内容质量及服务质量管理与评价的方法,了解数字化信息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等,为学生从事数字资源建设、管理与评价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在了解数字资源建设、管理及评价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方案,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方法对数字资源的价值、内容质量及服务质量进行科学评价,能够科学地评价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并从用户使用行为角度来分析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准确地掌握数字资源利用的总体态势,从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涉及: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的基本问题、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管理与测度、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国内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成功范例、数字资源的内容质量管理与评价、数字资源服务质量管理、评价与控制等。
 
 
考核方式 研讨、论文
使用教材 毕强. 《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 1、肖希明. 《信息资源建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程焕文, 潘燕桃. 《信息资源共享》 (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曹学艳. 《全媒体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建设导论》,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信息咨询与知识服务》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信息咨询与知识服务 课程编号 M1205B207
课程负责人 曹进军 教学团队成员
课程类别 方向必修课 学分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0 2 2 2 4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现代信息咨询是新世纪图书馆服务创新和业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信息咨询是贯穿图书馆整个业务流程、影响图书馆各个工作环节的系统工程。深化信息咨询工作的关键是知识服务与信息咨询的结合。如何在大数据环境下,利用知识分析与知识服务理念、工具来开展信息咨询,提升信息服务质量,是该课程重要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①掌握信息咨询的概念、过程、步骤和范围,咨询工作的环节以及各个步骤中涉及的技巧;
②掌握中外文各学科最常用的检索工具、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以及各种知识分析工具;
③掌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信息处理技巧,分析知识服务中产生的社交网络群体,并利用群体用户间的关联,快速准确地定位用户的知识需求,发现各种显性和隐性的知识。
课程内容
   ① 信息咨询中的文献信息源、咨询设备、咨询形式、检索技能、信息加工、人才素质、咨询评估、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抽取与聚类分析、语言检索等。
   ② 决策咨询服务属于高层次咨询服务。围绕咨询项目进行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扫描,在全面、准确搜集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筛选和提炼,以高度浓缩的信息形成咨询答案。尤其是作为咨询结果的某些情报产品,例如科技查新、查收查引、定题服务等具体业务产生的情报综述、研究报告等。
   ③ 知识服务概况与发展、国外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实践。
④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知识服务平台上的社交网络群体与文献信息,并利用群体用户间的关联快速准确地定位用户的知识需求,发现各种显性和隐性的知识,同时,鼓励用户创造知识、分享知识和合理利用知识。
⑤ 大数据知识服务的典型特征,大数据知识服务模式下各种类型大数据管理和处理技巧, 以及大数据知识服务概念模型。
考核方式 研究论文
使用教材 袁莉, 赵英. 社会网络视觉下的知识服务[M].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2.
参考书目 杨守文. 信息素养与知识服务[M].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1.
詹德优. 信息咨询理论与方法[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宋苏荣. 图书馆信息咨询方法概论[M]. 中国线装书局, 2007.
李昭醇, 莫少强, 李昭淳. 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服务:文化共享工程网上信息咨询教程[M].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8.
郑建明. 信息咨询学[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文庭孝, 张蕊, 罗贤春. 信息咨询与决策[M]. 科学出版社, 2008.
《企业信息咨询与服务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企业信息咨询与服务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X003
课程负责人 李大玲 教学团队成员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 √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通过理论与案例教学结合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企业信息咨询的基本理论,掌握企业信息咨询与服务基本原理与过程,能够熟练应用企业信息咨询常用方法,掌握企业信息咨询与服务用户需求特点与需求分析的思路,形成企业信息咨询与服务的科学思维,具备科技信息、科技情报、市场信息、竞争情报等四种类型的咨询与服务能够具有服务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的能力。
课程内容
 
本课程在辨析企业信息咨询与服务概念的基础上,对常见企业信息咨询与信息服务的业务类型进行介绍,对信息咨询理论进行综述,从而是学生对企业信息咨询与服务有概况性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对企业信息咨询的基本原理与实施过程进行讲解,从而是学生掌握企业信息咨询的程序与模式、企业信息咨询问题分析路径以及相关合同与项目建议书的撰写,咨询报告的主要内容等。在企业信息咨询方法论部分,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对常用的信息咨询方法进行讲解。在企业信息咨询与服务用户与需求部分,主要对用户的类型、用户需求类型、咨询沟通等进行讲解。在案例部分,对常用的四种类型的企业信息咨询与服务案例进行剖析,并引导学生掌握这四种服务类型的实施重点和难点,并训练学生掌握服务规划、设计、组织与实施的能力。
考核方式 企业信息咨询报告+考试。
使用教材 柯平编著.信息咨询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詹德优编.信息咨询理论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胡昌平,柯平,王翠萍主编.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3.陈仲伯著.专利信息分析利用与创新[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注:可另附页。
《智能信息系统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智能信息系统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X004
课程负责人 王世文 教学团队成员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8 2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智能信息系统是将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与信息系统相结合的产物。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智能信息处理与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智能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及应用的方法与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与高新技术技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和智能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各种新技术在智能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及信息(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智能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开发方法。通过讲授、实验和专题研讨,提高综合运用各种高新技术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
 
智能信息系统涉及信息科学、系统理论、人工智能及信息处理等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本课程力求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及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等现代高新技术与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理论相结合,研究新型的智能信息系统理论、方法与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论、系统论、信息系统基本理论;知识、知识的表示、知识的组织与知识库相关概念;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数据挖掘等智能理论与技术;智能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语音识别、文字识别、可视化智能人机接口技术;智能信息系统在商业领域的应用。  
 
考核方式 结课论文
使用教材 智能信息系统,武汉大学出版社,张玉峰等著,2008
参考书目 机器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Tom M.Mitchell
神经网络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Simon Haykin
机器学习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科学出版社,杨善林、倪志伟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技术,浙江大学出版社,俞瑞钊、陈奇
人工智能,清华大学出版社,罗素,诺维格
 
注:可另附页。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X009
课程负责人 曹进军 教学团队成员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8 4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面对日益普及的数字化信息环境,为用户提供方便、及时、高效的咨询服务,解决在利用图书馆文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必然。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数字化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新模式,也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不仅要了解: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起源、定义及其特点,数字参考咨询的服务方法及其服务模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意义,而且注重国内外各类型图书馆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案例及对比研究,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信息源(资源)建设,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业务质量标准等,以及网络环境下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产生、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课程内容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起源、定义、特点、意义,数字参考咨询的服务模式,数字参考咨询研究的理论基础,国内外各类型图书馆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个案分析,商业网站数字参考咨询的现状及可能对图书馆产生的影响以及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组织管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软件的设计、开发与选择等,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了解网络环境下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产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主要包括:①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相关概念;②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开展现状;③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服务模式、内容与用户利用流程;④ 数字参考咨询信息源;⑤ 数字参考咨询的技术支撑与法律保障;⑥ 数字参考咨询馆员的素质与培养与服务质量控制。
考核方式 1.结合重点章节的学习,对重点问题要求学生自学研究,查找资料,并能构建一个信息化时代特征的参考咨询模式。
2.结合课程学习的理论或技术写出学术论文1篇。
使用教材 谢美萍.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我国图书馆的实践与研究[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目 [1]李昭醇.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初探[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初景利.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M].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
[3]袁红军,吴起立.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资源建设组织与评价研究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资源建设组织与评价研究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X019
课程负责人 姜广强 教学团队成员 郭伟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3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与组织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类信息资源的采集方法,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和主题法,以及信息资源编目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评价各类信息资源,了解开放获取资源的基本途径,探讨资源共享的理论及实际。使学生初步掌握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能力以及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授信息资源配置基本理论,让学生了解信息资源组织的原则和机制,明确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配置目标与策略,掌握各类信息资源的采集方法和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熟练掌握信息资源配置评价的概念和信息资源配置评价的类型和意义。讲述信息资源配置评价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以及在新的学科影响下,新出现的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和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问题。
考核方式 要求学生写一篇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的论文作为考查。
使用教材 [1]冷伏海等.信息组织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曹作华,徐州.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评价[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书目 [1]陈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马费成等.信息资源管理.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陈畴镛.信息资源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储荷婷,张茵.图书馆信息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孟广均.信息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陈庄等.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注:可另附页。
《应用图书馆读者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应用图书馆读者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X018
课程负责人 马晓声 教学团队成员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32
教学目的及要求
图书馆学通常是以图书馆本位去研究读者的,这样读者总是客体、是对象,而不能给予客观、准确、积极的定位。读者本位论是通过视角的转换,去对读者进行认知、分析、描述和解释,其目的是揭示读者的本质和意义,同时通过相关理论的建构,来丰富和深化图书馆学知识。基本理论预设是,读者是一个松散的社会群体,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历史性、地域性和建构性,正是这些特性决定了读者的角色和意义。全部课程包括5个部分:1.读者本位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2.读者本体论与历史论;3.读者关系论;4.读者实践论;5.读者文化论。这门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读者工作”之类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读者的本质是社会建构出来的,行为是可控的,进而掌握读者社会建构的理论与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随教师的授课,共同探讨相关问题,在探讨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人文精神与情怀,掌握批判思维的精髓与方式、方法,学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与策略。
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从一个新的视角——读者本位——去讨论、研究和解释读者问题。它试图超越传播学、图书馆学、教育学、文学的读者研究视域,建构一种新颖的、具有一定解释力的读者理论。
本课程主要包括的体内容包括:读者本位的基本理念,读者分析,读者与阅读,读者关系,读者-阅读生态,读者的阅读行为,读者的文学阅读,读者与阅读文化。
考核方式 小论文
使用教材 自编讲义
参考书目 [1]周育国.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的当代视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龙协涛.文学阅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新西兰)费希尔著;李瑞林等译.阅读的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美)达恩顿著;熊祥译.阅读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6]岛石主编.60年中国人的阅读心灵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
 
注:可另附页。
《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X021
课程负责人 彭立伟 教学团队成员 徐文静  吴晶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4 8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理论水平,使学生了解信息素养理论发展的范式演变。
    2.信息素养教育各国实践研究。通过对各国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介绍以及学生的实证调研、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动态,习得信息素养所需的各种技能,培育批判性思维与终身学习的能力。
    3.国内外先进的信息素养教育类MOOCs课程研究,如元素养课程,创新学习方式,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基于问题和任务的泛在式、混合式、启发式、合作式、反思式、非正式学习方式。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采用混合式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融合国内外MOOCs课程和在线学习资源,系统地讲解各种素养的类型;掌握信息素养的基本定义以及信息素养发展的范式演变,区分信息素养与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了解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与变迁过程;介绍信息行为的基本理论和信息素养教育的各种教育模式;介绍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评估案例和方法;介绍世界各国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动态,习得信息素养所需的各种技能及各国教育实践的案例。
考核方式 以平时作业为主,研究性论文
使用教材 自编教材
参考书目 1.Koltay T, Spiranec S, Karvalics L Z. Research 2.0 and the future of information literacy[M]. Chandos Publishing, 2016.
2.Mackey T P, Jacobson T E. Metaliteracy: Reinven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to empower learners[M].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2014
3.Ragains P, Wood M S. The new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best practices[M]. Rowman & Littlefield, 2015
4.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literacy assessments: Strategies for evalua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M]. Facet Pub., 2010
.
 
《政府信息管理与服务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政府信息管理与服务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X012
课程负责人 谢丽娜 教学团队成员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4 8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政府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全面把握政府信息管理与服务的体系框架,具备参与政府信息管理与服务的能力。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政府信息管理与服务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政府信息管理与服务的理论与方法,了解国内外政府信息管理与服务的现状。
 
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1)政府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2)政府信息的形成与采集;(3)政府信息的组织与存储;(4)政府信息检索;(5)政府信息服务的内容与方式;(6)政府信息管理的宏观调控体制;(7)政府信息公开理论与实践;(8)政府数据开放运动;(9)政府社交媒体应用;(10)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政府。
考核方式 围绕政府信息管理与服务问题撰写5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
使用教材 无
参考书目 1.王新才,《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科学出版社,2011年
2.颜海,《政务信息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3.杨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
4.周晓英,王英玮,《政务信息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5.冯惠玲,《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苏新宁,《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与政府决策》,科学出版社,2008年
7.李绪蓉,《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周毅,《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视域及主题深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9.裴雷,《政府信息资源整体规划理论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
 
注:可另附页。
 
《电子政务研究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电子政务研究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X016
课程负责人 谢丽娜 教学团队成员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4 8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全面把握电子政务建设体系的框架。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电子政务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研究状况,掌握电子政务建设的理论与方法,了解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现状。
 
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1)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2)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3)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的关系;(4)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电子化公务处理、电子化公共服务、政府信息资源管理;(5)电子政务实践过程中的焦点问题;(6)政府流程的设计与优化;(7)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基础;(8)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考核方式 围绕电子政务建设问题撰写5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
使用教材 无
参考书目 1.赵国俊,《电子政务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2.徐晓林,《电子政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3.蔡立辉,《电子政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4.张锐昕,《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5.冯惠玲,《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姚国章,《电子政务原理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7.李绪蓉,《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王晋,《电子政务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注:可另附页。
 
《档案文化研究专题》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档案文化研究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X013
课程负责人 汪兵 教学团队成员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3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0 12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中、西档案文化的基本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在了解中西档案文化历史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西档案起源及特质,从而提升专业理论素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在向学生普及中西档案历史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研讨,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方法,初步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
 
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1)中国档案的起源及形成;(2)中国档案的主要构成及历史演变;(3)中国档案文化的特质;(4)西方档案起源及演变简史;(5)中西不同人文地理环境对档案文化特质形成的影响(6)中西档案文化特质比较(7)中西档案文化特质对现代档案发展的影响;(8)档案文化研究的具体应用。
 
考核方式 围绕档案文化研究某个专题,撰写5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或研究综述。
使用教材 无
参考书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6.
2.钱穆:《中国文化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
3.(英)弗斯:《人文类型》,商务印书,1991.
4.(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5.任汉中:《中国档案文化概论》,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
6.王英玮主编:《档案文化论》,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7.黄霄羽:《外国档案工作纵横论》,中国档案AA出版社,2002.
8.陈子丹:《外国档案事业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X015
课程负责人 曹玉 教学团队成员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6 6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档案信息的特性、构成及档案信息资源的形成、配置和建设等问题,了解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原则、意义、现状和方法技术等应用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方法与技术以及档案信息服务的原理,并对档案信息利用的效益、政策法规以及利用等热点问题有所了解。
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1)档案信息资源;(2)档案信息资源开发;(3)档案信息服务;(4)档案信息利用者研究;(5)档案信息利用效益与评价;(6)档案信息利用政策与法规;(7)档案利用理论与实践;(8)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制度。
考核方式 围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撰写5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或学术论文。
使用教材 无
参考书目 1.国家档案局技术部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经验汇编》,中国档案出版社,2008年
2.王旭东:《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3.周铭:《档案检索: 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4.颜海:《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5.陈永生,田炳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效益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6.孙爱萍:《北京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新探》,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
7.肖冬梅:《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制度研究》,海洋出版社,2008年
8.裴雷、马费成:《政府信息资源整体规划理论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
 
《档案学史专题》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档案学史专题 课程编号 M1205X014
课程负责人 李福君 教学团队成员 蒋冠 汪兵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6 6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档案理论与学说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固有规律,宏观上理解档案学说的积累过程,微观上认识档案理论、方法、策略等的发展历史。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历史上各阶段、各学派的学者关于档案制度、档案机构、档案管理理论的主要阐释,把握且深刻认识历史传统以及实践环境的变化对理论发展影响的历史轨迹。
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档案概念基础及其演变,包括档案学史范畴、档案思想基础变化等内容;(2)档案整理原则的确立及其影响,包括来源原则的演进与发展等内容;(3)档案证据思想的构成及意义;(4)关于档案价值的争论;(5)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理论;(6)总体档案与私人档案、国家档案范例到社会档案范例等理论;⑺文件历史观与新詹金逊主义理论;⑻电子文件时代档案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主要包括文件连续统一体、电子文件与后保管时代等内容。
考核方式 撰写5000字以上论文或文献综述
使用教材 无
参考书目 1.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M].T·R谢伦伯格.北京:档案出版社.1984
2.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R]. 特里·库克..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集
3..《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档案学经典著作》(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世界图书出版上海有限公司,2013年,2016年 
4.[荷]斯缪尔·缪勒、裴斯、福罗英《档案整理与编目手册》(《荷兰手册》)(Manual for the Arrangement and Description of Archives),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编译,1959年 
5.Terry Cook. “The Tyranny of the Medium: A Comment on ‘Total Archives’,” Archivaria9(Winter 1979–80)
6.Duranti. The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accurate and authentic digital data: The interpares project[J].Data Science Journal, 2005(4):106-118.
7.Richard Cox (2005), “The Documentation Strategy and Archival AppraisalPrinciples: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J]. Archivaria,(38):11-36.
 
《艺术与审美》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艺术与审美 课程编号 M0000X004
课程负责人 要彬 教学团队成员 美设学院、音影学院和部分行业人士
课程类别 方向选修课 学分 2学分 学时 32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2 2 0 8 0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从而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和美化自身,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塑造一个完美健康、具有高尚人格、优雅情操和审美能力的人。
教学要求:
了解并把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了解并熟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基本特点,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要求学生对东西方文化有总体了解,并能对音乐、美术及其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具有鉴赏的能力。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视觉审美
包括建筑审美、绘画艺术审美、服饰艺术审美等
第二部分 听觉审美
包括西方音乐审美、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等
第三部分 味觉审美
包括中国茶文化审美、红酒文化审美等
第四部分 文学艺术鉴赏
考核方式 论文
使用教材 《艺术与审美文化研究》曹桂生,曹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注:可另附页。
 
天津商业大学

添加天津商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天津商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天津商业大学报录比、天津商业大学考研群、天津商业大学学姐微信、天津商业大学考研真题、天津商业大学专业目录、天津商业大学排名、天津商业大学保研、天津商业大学公众号、天津商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天津商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天津商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tjcu/yanjiushengyuan_29558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