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1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简介 正文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   
二级学科名称(代码):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 
 
一、学科简介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是在苏州科技大学物理学(始建于1987年)、应用物理学和功能材料等本科专业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形成了多功能氧化物薄膜与器件、磁性材料、材料电化学等研究方向。本学科现为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先后4次获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项目资助,实验室总投入达3300多万元。本学科拥有江苏省微纳热流技术与能源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化传感与芯片技术工程实验室、省市共建传感与芯片医疗诊断研究院、苏州市低维光电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校固态物理与材料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研究经历。中科院院士1人、入选国家“QR”1人、国家“青年QR”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2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1人、江苏省“333工程”1人、苏州市高层次紧缺人才2人。多人担任《Materials Report: Energy》主编和副主编、《RSC Advances》副主编、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编委、《Nanoscale》编委、《Nanoscale Horizons》编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等学术职务。近五年,承担科技部“973”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13项。在Nature Mater.、Nature Energy、Chem. Soc. Rev.、Phys. Rev. Lett、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900余篇,总引用超过30000余次,2人被ESI数据库列为“世界顶尖百分之一的科学家”。授权发明专利230多项,获得省部级的科技进步/技术发明奖3项,出版教材及学术专著10余部。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一)基本知识培养目标: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包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理论知识。
(二)基本素质培养目标:具备较高科学素养和良好的学风;具有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研究成果。
(三)基本能力培养目标:具备获取知识能力,包括良好的信息查询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对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价值具有判断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客观地分析问题、具备解决工程实践的能力;具备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技能等。
 
三、研究方向
01多功能氧化物薄膜与器件
(1)以多功能氧化物薄膜为研究对象,设计与构造人工复合体系、外延薄膜及低维结构,通过对薄膜表面和界面的电荷分布、自旋极化、轨道耦合等量子态的调制,精准操控体系的新奇物性。(2)利用氧化物界面独特的量子效应,发展新颖的氧化物微电子场效应器件和各类高敏传感器。
02磁性材料
(1)以稀土磁性材料为主体,依据结构-化学键-性能的关系进行材料设计,开展稀土-过渡族金属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新相探索和性能研究。(2)永磁材料、磁致冷材料、磁相变材料等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03材料电化学
(1)纳米生物电子学: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穿戴材料与器件、单细胞及单分子分析、生物医药、生物分子介导材料合成。(2)电催化及储能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电催化、工业催化、生物燃料电池、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四、学制与在校年限
1.本学科学制为3年。如遇特殊情况,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学院分管领导审核、研究生部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1-3年
2.少数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优秀研究生,经学校批准可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五、培养方式
按照分类培养、创新模式的原则,实行导师负责制。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学科团队合作培养、校—校联合培养等模式。
 
六、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研究生学分的基本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且不超过37学分,同时满足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的学分要求;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并符合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
 
七、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表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 2 3
学位课 公
课 10332004 基础英语(一) 64 2 √ 考试 7学分
10332005 基础英语(二) 64 2 √ 考试
103320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 考试
10332015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 考试
学科基础课 08050201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 32 2 √ 考试 7学分
08050202 材料科学基础 32 2 √ 考试
08050203 材料物理化学 32 2 √ 考试
08030018 科技论文写作 16 1 √ 考试
专业基础课 08050107 固体物理基础 32 2 √ 考试 至少
8学分
08050101 电分析化学 32 2 √ 考试
08050102 功能材料进展 32 2 √ 考试
08050108 光电催化反应及材料 32 2 √ 考试
08050109 材料表征与应用 32 2 √ 考试
非学位课 选
课 公选课:详见
校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目录 32 2 √ 考试 2学分
08050204 纳米材料结构与性能 32 2 √ 考查 至少
8学分
08050208 材料电化学 32 2 √ 考查
08050210 薄膜技术 32 2 √ 考查
08050106 纳米电子学 32 2 √ 考查
08050110 催化科学与工程 32 2 √ 考查
08050111 生物芯片技术 32 2 √ 考查
08050112 纳米科学与技术 32 2 √ 考查
08050113 生物医用纳米材料与器件 32 2 √ 考查
08050114 纳米生物传感器 32 2 √ 考查
08050115 电化学原理与方法 32 2 √ 考查
08050116 计算材料学 32 2 √ 考查
必修环节 10332012 学术活动 1 考查 2学分
10332013 实践活动 1 考查
(二)课程要求
1. 学术活动(1学分):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会,广泛地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以了解、掌握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拓宽学术视野。具体按照《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管理规定(试行)》执行。
2. 实践活动(1学分):研究生应承担一个学期的助教工作及安排的其它实践活动。具体按照《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实践活动管理规定(试行)》执行。
(三)教学安排
课程学习除必修环节外,原则上在1年内完成。第四学期经中期考核(具体按照《苏州科技大学中期考核办法(试行)》执行)合格后,开展学位论文相关工作。第四、五、六学期主要用于完成学位论文,必修环节(学术活动、实践活动)原则上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八、学术成果要求
(一)研究生在提出学位申请时,其相关学术论文成果须达到如下要求之一:
1.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至少1篇; 
2.以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为导师),同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至少1篇。
发表的学术论文均须以苏州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核心期刊是指CSCD核心期刊目录、CSSCI核心期刊目录、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补充期刊;被SCI、SCIE、SSCI、EI、A&HCI期刊收录的论文视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视同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级别的认定以论文录用当年的适用目录为准;在增刊、专刊、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不能作为申请学位的成果材料。
(二)申请学位时,支撑材料要求如下:
1. 研究生以学术论文形式提出学位申请时,须提交相关学术论文成果的期刊原件(审核后返还)和复印件(包括封面、目录、论文全文、封底),或录用通知单原件和论文稿;对于持“录用通知单”的学术论文,应在该学术论文发表后,补充成果支撑材料,由学院及时汇总归档;
2. 学术成果存在弄虚作假,或仅以“录用通知单”作为申请学位条件但两年内论文仍未发表的,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撤销其已授学位。
(三)申请提前毕业的基本要求
申请提前毕业的的硕士研究生,需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当年中科院分区一区)两篇及以上,硕士学位论文完成,经导师同意,可向数理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申请提前毕业,数理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将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初步审核,并报送研究生部审批。
 
九、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包括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撰写、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评阅和答辩等环节。论文工作中的各环节须分别按照《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的规定(试行)》、《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的规定(试行)》、《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的规定(试行)》和《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试行)》等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在导师的指导下,硕士研究生有计划的阅读文献、调研和选题论证报告和前期实验工作,经导师和学科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所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拟解决的问题、拟采用的主要理论或实验方法、工作进度安排、预期成果等(以供专家组和导师评议审核);
硕士学位论文应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学位论文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论文书写必须符合《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本格式及相关要求》;
学位论文所研究的课题应具有创新性,在实验技术、新材料制备、新工艺、理论模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新见解,以反映出研究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上述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州科技大学

添加苏州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苏州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苏州科技大学报录比、苏州科技大学考研群、苏州科技大学学姐微信、苏州科技大学考研真题、苏州科技大学专业目录、苏州科技大学排名、苏州科技大学保研、苏州科技大学公众号、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苏州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苏州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szkjxy/yjsy_29015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