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种质与育种系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1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种质与育种系简介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种质与育种系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种质与育种系简介 正文

水产种质与育种系
 
 
 
一、水产种质与育种系简介
水产种质与育种系的最早前身为水产养殖系属下的组织胚胎教研组,历经遗传育种教研室(1994年)、生物技术教研室(1995年)、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学科点(1999年)、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系(2007年)等发展阶段。为适应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水平特色大学发展需要,水产种质与育种系于2017年随学院学科-专业-学位点三局同布调整时成立,在原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系基础上引进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组建而成。
目前,本系有29名教师,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4名、讲师10名;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100%,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比例达到75%。有国家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上海市“曙光学者”3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3名,上海市“晨光学者”2名,上海市“扬帆人才”2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学者”1名、“海鸥学者”1名、“海燕学者”2名。目前系主任为邹曙明教授,系副主任为张俊玲教授。
本系主要参与上海海洋大学一流水产学科与国家级、农业部、上海市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科的建设任务,承担水产养殖本科专业的建设与管理,参与水产养殖专业博士点、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点、渔业专业硕士学位点以及水产养殖专业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负责及参与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及农业部团头鲂遗传育种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具有学科建设、专业管理、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
二、师资队伍情况
(一)人员组成
本系现有专任教师29名,其中29名拥有博士学位,100%为研究生学历;拥有教授15名、副教授4名、讲师10名;10名为博士生导师、8名是硕士生导师。
教授:李家乐、陈良标、李伟明(特聘)、严兴洪、施志仪、邹曙明、邱高峰、赵金良、王成辉、陆颖、白志毅、汪桂玲、牛东红、张俊玲、陈晓武。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祖尧、李文娟、付元帅、沈玉帮。
讲师(实验室、工程师):冯建彬、陈杰、唐首杰、刘晓军、赵岩、王军、马克异、徐晓雁、周艳、孙悦娜。
(二)人才计划
1.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陈良标
2. 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李家乐
3. 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严兴洪
4. 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和“浦江学者”:邱高峰
5. 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学者”:邹曙明
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王成辉
7.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海洋大学“海燕学者”和“海鸥学者”:白志毅
8. 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扬帆人才计划获得者:祖尧
9. 上海市扬帆人才计划获得者:马克异
10. 上海海洋大学“海燕学者”:牛东红
(三)团队建设
水产种质与育种系聚焦典型鱼类、虾蟹、贝类和藻类,围绕养殖品种的种质创新、水产基因组学和性状解析、种质改良新技术研发三个大的研究方向,组建了多个由国家杰青、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等领衔的科研团队,如李家乐团队、陈良标团队、李伟明团队、严兴洪团队、邹曙明团队、赵金良团队、王成辉团队、邱高峰团队、施志仪团队等。
李家乐团队:团队负责任人为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主持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基金委面上等多项国家级项目,主要成员白志毅为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淡水珍珠贝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团队研究方向为水产种质资源与苗种工程,主要针对草鱼、青鱼、三角帆蚌、缢蛏等全面开展其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制。目前已获得三角帆蚌“康乐蚌”、“申紫1号”和缢蛏“申浙1号”等水产新品种。
陈良标团队:团队负责人为国家杰青、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国家基金委重点、国家973、863项目、国家基金委面上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团队研究方向为动物进化与环境基因组学,主要开展重要养殖物种和极地深渊及高原特殊鱼类的基因组学研究,深入解析其适应机制及养殖重要优势性状的形成原因。在Nature,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Nucleic Acids Research,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Stem Cell and Development 等杂志领域发表了系列论文。
李伟明团队:团队研究方向为鱼类通讯与功能基因组学,主要开展化学生理、信息素通信、鱼类信息素调控,鱼类生殖及应激内分泌调控,无颌鱼类进化,功能基因组学,入侵种生物控制研究。在SCIENCE,Nature Genetics,PNAS,JOURNAL OF NEUROSCIENCE,BMC Evolutionary Biology等杂志领域发表多篇论文。
严兴洪团队:团队负责人先后主持3期国家863计划重大研究项目、多个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团队研究方向为藻类遗传育种,主要开展海藻遗传育种,海藻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经济海藻的栽培与病害研究。在国际上完成首例江蓠原生质体成株培养,选育出我国多个紫菜良种—坛紫菜“申福1号”、“申福2号”等。
邹曙明团队:团队负责人为农业部团头鲂遗传育种中心主任,主持国家863、国家支撑计划等多项课题,团队研究方向为鱼类遗传育种与种苗工程,主要开展团头鲂良种选育和草鱼ENU诱变种质创制技术体系研究。目前选育的团头鲂“浦江2号”、“滨海1号”杂交翘嘴鲂已转化成商业化品种;在国际上率先采用ENU诱变草鱼基因组DNA,构建了草鱼ENU诱变种质创制技术体系。
赵金良团队:团队负责人为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鳜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岗位科学家,团队研究方向为鱼类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主要开展鳜鱼和罗非鱼种质评价、良种选育与养殖技术开发研究。目前开展了鳜鱼、罗非鱼群体种质评价及群体选育、杂交育种;与安徽池州秋浦特种水产公司合作获得水产新品种“秋浦杂交斑鳜”。
王成辉团队:团队负责人为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团队研究方向为水产种质资源与苗种工程,主要开展河蟹、彩鲤的种质资源评价及新品种选育工作。已选育推广的水产新品种有中华绒螯蟹“江海21”、瓯江彩鲤“龙申1号”,正进行瓯江彩鲤“龙申2号”选育;开展亚东鲑鱼规模化人工繁育,为西藏亚东鲑鱼产业提供苗种支撑和技术支援。
邱高峰团队:团队负责人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团队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繁殖和功能基因组学,主要开展虾蟹生殖细胞发育、性别决定与性别分化机制、虾蟹基因组及其辅助育种研究。目前已完成罗氏沼虾全基因组测序,率先开展河蟹基因组学研究,构建了首张河蟹遗传连锁图谱。
施志仪团队:团队负责人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团队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遗传与发育,主要开展牙鲆变态发育、性腺分化机制及三角帆蚌细胞育珠研究。目前鉴定了TH调控仔鱼变态中关键的基因和非编码RNA;解析miRNA-靶基因对牙鲆性腺分化的调节;开展三角帆蚌外套膜游离细胞术培育大颗粒有核淡水珍珠的实践研究。
三、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工作情况
(一)教学工作
1. 教学任务
本系教师主讲且负责管理建设的本科生课程:“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双语)、“分子生物学实验”、“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实验”、“细胞工程”、“细胞工程实验”、“水产动物育种学”、“水族动物育种学”、“水产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概论”、“生物安全”、“生物入侵”、“漫谈转基因”、“珍珠与文化”、“神奇的海洋贝类”“鱼类的呼吸探秘”等20门理论和实验课程,主讲或参与的其他本科生课程:“组织胚胎学”、“组织胚胎学实验”、“发育生物学”、“组织与发育生物学”、“普通动物学”、“普通动物学实验”、“水生生物学”、“水生生物学实验”、“藻类学”、“海藻栽培学”、“海藻学”、“海藻学实验”、“组织细胞培养”、“生命科学史”、“水产养殖环球鸟瞰”、“海洋文化概论”、“中药学”、“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等。
本系教师主讲且负责管理建设的研究生课程:分子细胞生物学、基因与基因组学、科技外语(生命)、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种质资源、水产学概论、现代遗传学、珍珠养殖学、高级水产养殖学(博)、生物安全(博)。
2. 教材、课程及教学团队建设
本系近年来主编出版的教材有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池塘养鱼学》(李家乐主编),已编写待出版的有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鱼类育种学》(赵金良主编);主编、参编或参译的专著或教材有十多部。先后承担的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有《遗传学》、《遗传育种学》、《海藻学》;海洋085专项重点建设课程《发育生物学》;校级重点建设课程《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育种学》、《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等。先后承担3项校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多项校级教改项目。目前正在重点建设的有《水产动物育种学》在线课程、《水产动物育种学》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多门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及全英语建设课程等。今后将重点建设2个专业核心课程群、1个通识教育课程群以及基于专业核心课程群为中心的教学团队。
(二)科研工作
本系是我校一流水产学科和国家级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科的重要建设力量,是水产养殖本科专业、硕博学位点、博士后流动站及渔业专硕学位点的重要建设者,是学院多个重要科研平台的建设和管理者,目前学科重点建设方向为:1)典型鱼类、虾蟹、贝类和藻类等养殖品种的种质创新;2)水产基因组学和性状解析;3)水产种质改良新技术研发。
先后承担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973、863项目、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行业公益项目、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及上海市、其他部委、省市级的各类科研项目,并承担了瑞典、加拿大、美国、匈牙利、欧共体等的多项国际合作项目。主要致力于淡水经济鱼类(草鱼、青鱼、罗非鱼、团头鲂、彩鲤、鳜)、虾蟹(中华绒螯蟹、罗氏沼虾)、贝类(三角帆蚌、缢蛏)、藻类等的种质资源评价与苗种工程、功能基因组学及种质改良新技术研发。经全国水产原种、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公告推广的良种主要有“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吉丽罗非鱼”、“团头鲂浦江1号”、“康乐蚌”、三角帆蚌“申紫1号”、缢蛏“申浙1号”、“瓯江彩鲤龙申1号”、中华绒螯蟹“江海21”、坛紫菜“申福1号” 、坛紫菜“申福2号”等。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及其他各级奖项,拥有专利100余项。
(三)服务社会
本系的专家教授与青年教师多为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的骨干成员,联合学院各系、上海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组建了鱼类遗传育种、虾蟹遗传育种等多支教授博士科技服务团队,基于“知识服务平台”和“精准扶平、决胜小康”要求在云、贵、陕、藏等多地开展科技扶贫。如本系专家教授开展的“西藏亚东鲑鱼的科技扶贫与扶智”,经过两年多来的人工繁育工作,科研团队共47人次到西藏亚东县开展工作,通过不断攻关,在亚东鲑鱼规模化人工繁育关键环节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为西藏亚东鲑鱼产业提供了苗种支撑和技术支援。
本系的专家教授还担任了各级学术兼职和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如李家乐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兼淡水养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贝类学会常务理事,农业部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高校水产养殖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多家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等;陈良标任《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副主编、《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编委等;严兴洪兼任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赵金良兼任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鳜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福建省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白志毅为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淡水珍珠贝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兼任第十届中国水产学会监事、第十届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秘书长等。
四、主要成果
(一)教学成果
近年来本系教师先后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池塘养鱼学》、十三五规划教材《鱼类育种学》,主编、参编或参译的专著或其他教材有十多部;完成或正在建设的市级、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十余门,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及全英语课程多门,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及教改项目多项;教学成果获奖近十项,个人教学方面获奖或荣誉称号十多人次。
教学成果获奖:
1. 2012年,《发育生物学》课程获上海海洋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赵金良(第1),张俊玲(第2),李文娟(第3),陈晓武(第5);
2. 2012年,《遗传育种学》获上海海洋大学重点建设课程项目优秀奖,李家乐(第1),汪桂玲(第2);
3. 2017年,遗传学实验项目获上海海洋大学优秀实验项目,张俊玲;
4. 2017年,《组织胚胎学》(2015海生1)课程被评为好课堂,付元帅;
5. 2017年,《遗传学》(2015生技1)课程被评为好课堂,牛东红;
6. 2017年,《组织与发育生物学》(2015生科1)被评为好课堂,张俊玲(第2);
7. 2017年,“水产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实践”项目获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白志毅(第5);
个人荣誉称号:
1. 2016年,白志毅获水产与生命学院渔经奖教金;
2. 2016年,付元帅获上海海洋大学青年教师微课比赛三等奖;
3. 2016年,付元帅获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老师”;
4. 2015年,赵岩获上海海洋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
5. 2014年,白志毅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四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
6. 2014年,赵岩获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教学比赛鼓励奖;
7. 2014年,牛东红获上海海洋大学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
8. 2013年,牛东红获全国首届微课教学比赛上海赛区三等奖;
9. 2013年,李文娟获上海海洋大学实习教学“先进个人”;
10. 2012年,李文娟获上海海洋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比赛三等奖;
11. 2011年,张俊玲获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12. 2011年,张俊玲获上海海洋大学师生联系工作“优秀指导教师”;
13. 2011年,邹曙明获上海海洋大学实习教学“先进个人”;
14. 2010年,白志毅获上海海洋大学“汉宝奖学金优秀青年教师奖”。
(二)科研成果
近年来本系教师先后承担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973、863项目、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行业公益项目、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及国际合作等重要项目;获得水产新品种12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以及其他各级奖项,拥有专利100余项。
1. 2004年,“团头鲂“浦江1号”选育和推广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2011年,“坛子菜新品种选育、推广及深加工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2011年,“坛子菜良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4. 2008年,“淡水珍珠蚌新品种选育与养殖关键技术”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5. 2007年,“新吉富罗非鱼选育与推广应用”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6. 2003年,“团头鲂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浦江1号” ”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7. 2004年,“中华绒螯蟹种质研究和鉴定技术”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8. 2016年,“秋浦杂交斑鳜育种与应用”项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9. 2015年,“罗非鱼良种培育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研究”项目获茂名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0. 2015年,“淡水珍珠蚌线粒体基因组双单亲遗传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上海海洋大学科学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11. 2014年,“鱼类Tgf2转座子的转座机制及应用研究”项目获上海海洋大学科学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12. 2013年,“主要经济贻贝繁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上海海洋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
13. 2012年,“缢蛏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项目获上海海洋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
14. 2010年,“鳜分子系统发育与群体遗传研究”项目获上海海洋大学科学成果三等奖;
15. 2006年,“游离细胞植入法培育有核珍珠”获上海海洋大学科技成果三等奖;
16. 2005年,“三角帆蚌与池蝶蚌杂交优势利用技术”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7. 2005年,“三角帆蚌和池蝶蚌杂交优势利用技术”项目获浙江省绍兴市科技成果一等奖。

五、系负责人、办公地点和电话
系主任:邹曙明
办公地点:水产与生命学院C207室
电话: 021-61900345

上海海洋大学

添加上海海洋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上海海洋大学考研分数线、上海海洋大学报录比、上海海洋大学考研群、上海海洋大学学姐微信、上海海洋大学考研真题、上海海洋大学专业目录、上海海洋大学排名、上海海洋大学保研、上海海洋大学公众号、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上海海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上海海洋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shanghaihaiyangdaxue/yanjiushengyuan_29050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