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发展前景陕西

发布时间:2022-08-1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农硕非全项目,简单易考
名额不多,免费咨询

关于《农业专硕 》我们搜集了部分农业专硕 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可提供有偿的农业专硕 专业研究生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考研派 okaoyan.com】 为大家提供渔业发展前景陕西,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渔业发展前景陕西陕西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又有长江支流汉江和嘉陵江,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南北最长878.0 km,东西最宽517.3 km,辖区总面积20.56万km2。秦岭南北地形多样,景观各具特色,北部有沙漠、高原、平原,南部有山地、盆地、丘陵。省内河流以秦岭为界,分为两大水系,即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其中境内的黄河流域面积13.33万km2,占全省面积的64.5%,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等;长江流域面积7.23万km2,占全省面积的35.5%,主要支流由西向东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境内湖泊稀少,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地和陕北风沙滩区[1]。由于其南北狭长的地形,横跨温带、暖温带、亚热带三个气候带等区位优势,加之有两大水系和相当面积的自然水域,营造了丰富的天然渔业资源。本文以多年来的调查研究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过程中,对陕西省渔业生物现状进行总结归纳。

1 陕西省鱼类现状

陕西省内可为鱼类提供栖息环境的水资源较为丰富。省内河流流域面积在千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1条,百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58条,百平方公里以下的小河流和支毛沟数以万计。水域面积大,鱼类资源丰富,共有鱼类132种及亚种,隶属8目15科78属[2-7]。

1.1 黄河水系

省内黄河流域分布于秦岭以北,除南洛河外,共有鱼类74种,其中鲤科52种,鳅科9种,鲿科6种,鲑科、鲶科、鳉科、合鳃科、塘鳢科、鰕虎鱼科、鳢科各1种。普遍分布种类有泥鳅、马口鱼、宽鳍鱲、麦穗鱼、鲫、鲤和鲶鱼。陕北黄土高原区气候变化大,河流湖泊相对较少,鱼类资源亦较少,仅16种,占全省鱼类总数的12%;关中盆地区气候温和,水资源量变化大,泥沙含量高,鱼类资源有72种,占全省鱼类总数的54%。

1.2 长江水系

省内长江流域分布于秦岭以南,该区海拔多在1 000 m以上,雨量充足,气温在0 ℃以上。该区共有鱼类116种,占陕西鱼类总数的87.2%。其中鲤科69种,鳅科、鲿科各13种,平鳍鳅科、鮨科各3种,鲑科、鲶科、钝头鮠科、鰕虎鱼科各2种,鳗鲡科、鲱科、鳉科、合鳃科、塘鳢科、鳢科各1种。鲤科鱼类是陕西渔业的主要资源,草鱼、青鱼、鲢、鳙在汉江干流分布较广。其中该区域重点特有鱼类有川陕哲罗鲑、白甲鱼、齐口裂腹鱼、鳜鱼等。

2 其它水生生物现状

渔业相关的其它水生生物包含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两栖爬行动物等[8-11]。其中浮游植物通过被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利用,间接转化为杂食性鱼类的饵料。水生维管束植物既为草食性鱼类提供食物,又为鱼类产卵、索饵提供场所,同时也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依附的环境。两栖爬行动物本身就是渔业资源的一种,还是鱼类摄食的对象。

2.1 黄河水系

秦岭以北,除陕北少数内流河外,均属黄河水系,包括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等。黄河干流在陕西省内全长715.6 km,由北向南河道由窄变宽,高差下降,由峡谷区变为河滩区。其中禹门口至潼关段是黄河中游重要的鱼类产卵场,也分布着众多的水生生物。同时,广阔的河滩湿地也为水生生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生态环境。

2.1.1 浮游植物 经调查,自然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种类共有8门48属,包括硅藻、绿藻、隐藻、裸藻、甲藻、蓝藻等。种类以绿藻门最多,21属;硅藻门次之,12属。生物量也是绿藻、硅藻门的最大,占总生物量的38.36%、34.69%,其他藻类占26.95%。平均个体数量为91.98万个/L,平均生物量为0.684 5 mg/L。

2.1.2 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种类62种,分为原生动物、轮虫动物,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定量分析显示,平均个体数量为79.8个/L,平均生物量为0.831 mg/L。其生物量范围在0.496~0.873 mg/L;其个体数量在37~89个/L。

原生動物主要有:樱球虫、喇叭虫、累枝虫、焰毛虫等18属(种)。轮虫有:角突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蒲达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等20种。桡足类有:蒙古温剑水蚤、近邻剑水蚤、汤匙华哲水蚤等9种。枝角类有:大型蚤、隆线蚤、蚤状蚤等15种。

2.1.3 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主要有20属种。其中腔肠动物门1种;扁形动物门1种;环节动物门3种;软体动物门7种;节肢动物门8种。

2.1.4 水生维管束植物 水生维管束植物主要分为2门,包括蕨类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其中蕨类植物门有3科3种,包括槐叶苹科、苹科、满江红科。被子植物门有22科57种,包括蓼科、睡莲科、金鱼藻科、毛莨科、杉叶藻科、伞形科、玄参科、菊科、香蒲科、黑三棱科、眼子菜科、茨藻科、泽泻科、水鳖科、乔本科、狸藻科、莎草科、浮萍科、雨久花科、小二仙草科、菱科、天南星科。

2.1.5 两栖爬行类 黄河流域两栖动物主要有12种,隶属2目7科11属。其中蛙科4种,蟾蜍科、叉舌蛙科各2种,小鲵科、隐鳃鲵科、雨蛙科、姬蛙科各1种。依据野外采获的标本数量和遇见频次,中华蟾蜍、花背蟾蜍、黑斑侧褶蛙、中国林蛙、隆肛蛙为优势种群,在大小河溪及静水环境中均有分布,其中秦巴巴鲵、大鲵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林蛙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全域有水生爬行动物1目2科2属2种,隶属龟鳖目,其中地龟科、鳖科各1种。其中乌龟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鳖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2.2 长江水系

秦岭以南,除南洛河外,均属长江水系,主要包括长江最大支流的汉江,长江上游支流嘉陵江,以及汉江的支流丹江。该流域整体水量充沛,水质清洁,气候温暖,植被茂密,孕育着丰富的水生生物。

2.2.1 浮游植物 长江水系浮游植物共主要有7门15目27科45属80种。其中蓝藻门3目3科12属23种,占藻类总种类数的28.75%;绿藻门3目11科17属27种,占种类数的33.75%;硅藻门5目8科11属19种,占种类数的23.75%;隐藻门1目1科2属6种,占种类数的7.50%;甲藻门1目2科2属3种,占种类数的3.75%;裸藻门1目1科1属1种,占种类数的1.25%;黄藻门1目1科1属1种,占种类数的1.25%;未调查到金藻门的种类。

2.2.2 浮游动物 长江水系浮游动物种类及数量都较为丰富,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共74种浮游动物。其中,原生动物和轮虫种类多,以侠盗虫、龟甲轮虫、萼花臂尾轮虫等为优势种,大型浮游动物以剑水蚤,透明溞为优势种。

2.2.3 底栖动物 长江水系底栖动物包括13种,隶属于3门6纲。其中节肢动物门2纲4目6种,软体动物门2纲4种,环节动物门2纲3种。

2.2.4 水生维管束植物 长江水系水生维管束植物包括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挺水植物,共11种,包括竹叶眼子菜、微齿眼子菜、轮叶黑藻、菹草、金鱼藻、苦草、紫背浮萍、青萍、喜旱莲子草、三棱草和水蓼。

2.2.5 两栖爬行类 秦岭南坡是亚热带的北界,南临大巴山、米仓山,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足,植被覆盖率高,适宜于两栖动物发育和生长,也适宜亚热带森林灌草地农田栖息类型的爬行动物生活。该区域两栖类有2目8科17属21种,其中蛙科8种,锄足蟾科、姬蛙科各3种,小鲵科、蟾蜍科各2种,隐鳃鲵科、雨蛙科、树蛙科各1种。隆肛蛙是优势种群。山溪鲵、巫山巴鲵、大鲵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小角蟾、宁陕齿突蟾、中国林蛙、斑腿树蛙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水生爬行类有1目2科4属4种,其中地龟科、鳖科各2种。乌龟是优势种。乌龟、潘氏闭壳龟、山瑞鳖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鳖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3 小结

陕西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有着和合南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后发优势和发展潜力巨大。其复杂多样的地形,差异明显的气候,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鱼类、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两栖爬行动物等种类繁多的水生生物,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丰富的水生生物及鱼类为陕西渔业提供了天然种质资源保障和较强的生态支撑。

参考文献:

[1]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 第三卷 地埋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1-880.

[2]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兰州大学生物系.秦岭鱼类志[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7:1-260.

[3] 陕西省水产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陕西鱼类志[M].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140.

[4] 李思忠.黃河鱼类志[M].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7:1-640.

[5] 方树淼,许涛清,宋世良,等.陕西省鱼类区系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1984(1):97-115.

[6] 许涛清,张春光.陕西省淡水鱼类分布区划[J].地理研究,1996(3):97-102.

[7] 王益昌,李维平,侯淑敏,等.黄河陕西段渔业资源现状调查[J].淡水渔业,2015,45(2):97-101.

[8] 邢西谋,李绪兴,张晓琴,等.陕西湑水河流域水生生物状况的初步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1998(4):105-108.

[9] 陈媛媛,王益昌,沈红保,等.黄河陕西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河北渔业,2016(8):29-31.

[10] 宋鸣涛.陕西两栖动物区系研究[J].动物学杂志,1987(5):11-14.

[11] 宋鸣涛.陕西省爬行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J].四川动物,2002(3):146-148.

农学考研

本文来源://www.okaoyan.com/nongxue/nyzs_800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