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专硕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及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15-07-1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农业知识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专硕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及考试大纲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生
微信,为你答疑,送资源
微信,为你答疑,送资源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专硕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及考试大纲 正文
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六门课程,每门课程50分,考生可以在以下六门课程中任选三门。
《植物学》考试大纲
无参考书
通过植物学学习:
1.掌握细胞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掌握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
2.掌握及根尖的分区、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侧根的发生过程、根的变态;
3.掌握枝条的形态、茎和芽的类型和茎分枝方式,茎尖的分区、茎的初生结构、茎的变态类型以及年轮的概念,年轮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4.掌握叶的外部形态、类型、功能、解剖结构以及叶的变态;
5.掌握花的概念、花的形态、花的类型、雌雄蕊的结构以及开花,传粉与受精;
6.掌握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最主要特征和代表植物;
7.掌握被子植物重要分科(木兰科、毛茛科、桑科、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大戟科、芸香科、伞形科、茄科、旋花科、唇形科、菊科、茜草科、泽泻科、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性植物。
《遗传学》考试大纲
主要参考书:《 遗传学 》,朱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标准书号:ISBN7-109-06990-7。
《遗传学》主要考核内容: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分子基础、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细胞质遗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等。总体了解遗传学研究的范围、遗传学发展过程及其应用领域;了解遗传学发展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其遗传观点、理论及其在遗传学发展中的作用;了解遗传学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可用于生物现象的解释及育种应用。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考核重点: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结构、数目的变化规律及其遗传学意义等。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考核重点: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染色体的结构模型;中心法则的内涵及其发展;基因如何控制性状等。
“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考核重点:三大经典遗传规律的内容及细胞学基础;独立遗传两对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比例及相关遗传现象解释; 连锁遗传交换值的测定与计算方法;三大经典遗传规律的理论意义及其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细胞质遗传”考核重点:细胞质遗传的特点,与核基因遗传的异同,植物雄性不育类型及其遗传方式,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原理与生产应用。
“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考核重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主要操作步骤,主要技术方法及其原理,应用前景;基因组研究的内涵,基因组图谱构建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与原理,应用前景。
《植物育种学》考试大纲
主要参考书:《 作物育种学总论 》,张天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标准书号:ISBN7-109-08195-8。
《作物育种学》主要考核内容: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作物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作物引种规律、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回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育种等。总体了解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作物育种学发展过程及其成就;了解诱变育种、远缘杂交、倍性育种中的基本概念,了解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的意义和原理及主要方法。
“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考核重点:作物繁殖方式的类型;天然异交率的测定方法;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作物品种的类型及其育种特点。
“作物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考核重点: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及实现这些要求的可能途径;制订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种质资源的类型;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和鉴定方法。
“作物引种规律”考核重点:低温长日性作物不同纬度和不同海拔引种后生长变化规律,高温短日性作物不同纬度和不同海拔引种后生长变化规律。
“选择育种”考核重点: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纯系育种程序、混合选择育种程序、改良混合选择育种。
“杂交育种”考核重点:杂交育种的指导思想;杂交亲本的选配原则;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
“回交育种”考核重点:杂交育种的意义;质量性状基因的回交转育。
“杂种优势利用”考核重点: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自交系的选育和改良方法;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分子育种”考核重点:作物转基因育种的程序;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需具备的条件。
《植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一、 参考书目:
《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顾德兴和蔡庆生主编,2000,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2006,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 复习内容:
侧重考核考生对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认识程度,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影响植物生命活动过程、进而影响生长的种种因素的能力,相应的调控措施的掌握程度。
1. 植物水分生理
重点认识植物细胞、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规律,了解影响根系吸收水分的因素。
2. 植物的矿质营养
重点掌握研究植物必需元素的基本方法,认识植物细胞跨膜转运、植物根系和地上部吸收矿质元素的规律,了解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
3. 光合作用
重点认识植物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基本规律,认识光合碳同化途径,了解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
4. 植物的呼吸作用
重点认识植物呼吸代谢途径、呼吸电子传递途径的多样性,了解影响呼吸速率的因素。
5. 植物生长物质
重点认识5大经典激素的代谢及其生理调控作用。
6. 植物生长生理
重点认识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了解光对生长的调控作用。
7. 植物的生殖生理
重点认识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现象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8.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重点认识种子和果实成熟、植物衰老时的生理变化规律,了解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芽的休眠、植物衰老的种种影响。
9. 植物的逆境生理
重点认识植物适应逆境胁迫的生理机制,了解各种逆境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提高植物抗逆性的途径。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骆世明主编, 农业生态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了解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等。
重点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生物构成、环境条件、结构组成与功能、稳定机制、开放程度、生产力、能流特征、养分循环特点及系统服从规律、运行目标等方面的主要区别。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的作用与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特征,环境因子与生物间的关系及遵循定律,生物生态适应性的表征。了解生态位理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能量传递途径与转化的实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的基本定律,人工辅助能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与调控途径。
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类型,温室效应的利弊,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效率及其平衡途径,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平衡和物质循环中造成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重点掌握生物种群的特征、增长类型及特点,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原因及调节方式,生物种群进化过程中的生态策略选择。掌握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生物群落结构理论及其农业应用,生态位理论与应用,群落演替与顶极群落理论的应用。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以及人工调控途径,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诊断方法的应用,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子,遵循原理及健康评估的方法。
了解农业资源的类型、特性与利用原则,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状况及其特点,中国的生态问题,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的防治。
了解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的兴起原因,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在原理与技术上的比较,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目标和关键技术。
《土壤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土壤学》黄晶勇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土壤学作为农业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广泛服务于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资源利用与保持等。
主要了解“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认识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简史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重点掌握粘土矿物的类型的性质以及我国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了解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腐殖质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重点掌握土壤腐殖质的性质,土壤有机质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及有机残体的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和土壤有机质的管理措施等。
掌握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影响土壤生物活性的环境因素以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发生和分布等。
了解土壤三相组成;掌握土壤质地的基本概念及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措施、团粒结构的形成机理和土壤孔性特征等。
了解土壤水的类型划分及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掌握土壤水能态和土壤水分运动过程。
了解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与大气的差异以及产生的原因;重点掌握土壤空气运动的方式,特别要理解扩散运动是土壤空气运动的主要机制的原因,以及影响土壤空气运动的因素。
了解土壤的形成因素和形成过程土壤发育的概念。
了解土壤胶体表面结构和类型,掌握土壤胶体的双电层理论及其应用、离子吸附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掌握土壤酸、碱性的形成过程。了解土壤酸碱度的指标、土壤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土壤缓冲性的机理以及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与生物环境的关系。
了解土壤养分循环过程与土壤养分平衡及有效性。
了解土壤分类的基本概念,掌握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分类原则,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与中国系统分类有何不同,土壤调查及其应用。
掌握土壤的力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土壤耕性的含义,掌握土壤力学性质和宜耕期的关系,认识轮作和培肥对改良耕层结构的意义。
了解土壤污染的概念、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掌握土壤组成和性质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以及土壤污染的防治方法。
了解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类;掌握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用其防治以及土壤质量的评价。
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六门课程,每门课程50分,考生可以在以下六门课程中任选三门。
《植物学》考试大纲
无参考书
通过植物学学习:
1.掌握细胞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掌握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
2.掌握及根尖的分区、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侧根的发生过程、根的变态;
3.掌握枝条的形态、茎和芽的类型和茎分枝方式,茎尖的分区、茎的初生结构、茎的变态类型以及年轮的概念,年轮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4.掌握叶的外部形态、类型、功能、解剖结构以及叶的变态;
5.掌握花的概念、花的形态、花的类型、雌雄蕊的结构以及开花,传粉与受精;
6.掌握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最主要特征和代表植物;
7.掌握被子植物重要分科(木兰科、毛茛科、桑科、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大戟科、芸香科、伞形科、茄科、旋花科、唇形科、菊科、茜草科、泽泻科、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性植物。
《遗传学》考试大纲
主要参考书:《 遗传学 》,朱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标准书号:ISBN7-109-06990-7。
《遗传学》主要考核内容: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分子基础、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细胞质遗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等。总体了解遗传学研究的范围、遗传学发展过程及其应用领域;了解遗传学发展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其遗传观点、理论及其在遗传学发展中的作用;了解遗传学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可用于生物现象的解释及育种应用。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考核重点: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结构、数目的变化规律及其遗传学意义等。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考核重点: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染色体的结构模型;中心法则的内涵及其发展;基因如何控制性状等。
“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考核重点:三大经典遗传规律的内容及细胞学基础;独立遗传两对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比例及相关遗传现象解释; 连锁遗传交换值的测定与计算方法;三大经典遗传规律的理论意义及其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细胞质遗传”考核重点:细胞质遗传的特点,与核基因遗传的异同,植物雄性不育类型及其遗传方式,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原理与生产应用。
“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考核重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主要操作步骤,主要技术方法及其原理,应用前景;基因组研究的内涵,基因组图谱构建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与原理,应用前景。
《植物育种学》考试大纲
主要参考书:《 作物育种学总论 》,张天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标准书号:ISBN7-109-08195-8。
《作物育种学》主要考核内容: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作物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作物引种规律、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回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育种等。总体了解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作物育种学发展过程及其成就;了解诱变育种、远缘杂交、倍性育种中的基本概念,了解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的意义和原理及主要方法。
“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考核重点:作物繁殖方式的类型;天然异交率的测定方法;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作物品种的类型及其育种特点。
“作物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考核重点: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及实现这些要求的可能途径;制订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种质资源的类型;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和鉴定方法。
“作物引种规律”考核重点:低温长日性作物不同纬度和不同海拔引种后生长变化规律,高温短日性作物不同纬度和不同海拔引种后生长变化规律。
“选择育种”考核重点: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纯系育种程序、混合选择育种程序、改良混合选择育种。
“杂交育种”考核重点:杂交育种的指导思想;杂交亲本的选配原则;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
“回交育种”考核重点:杂交育种的意义;质量性状基因的回交转育。
“杂种优势利用”考核重点: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自交系的选育和改良方法;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分子育种”考核重点:作物转基因育种的程序;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需具备的条件。
《植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一、 参考书目:
《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顾德兴和蔡庆生主编,2000,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2006,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 复习内容:
侧重考核考生对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认识程度,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影响植物生命活动过程、进而影响生长的种种因素的能力,相应的调控措施的掌握程度。
1. 植物水分生理
重点认识植物细胞、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规律,了解影响根系吸收水分的因素。
2. 植物的矿质营养
重点掌握研究植物必需元素的基本方法,认识植物细胞跨膜转运、植物根系和地上部吸收矿质元素的规律,了解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
3. 光合作用
重点认识植物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基本规律,认识光合碳同化途径,了解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
4. 植物的呼吸作用
重点认识植物呼吸代谢途径、呼吸电子传递途径的多样性,了解影响呼吸速率的因素。
5. 植物生长物质
重点认识5大经典激素的代谢及其生理调控作用。
6. 植物生长生理
重点认识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了解光对生长的调控作用。
7. 植物的生殖生理
重点认识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现象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8.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重点认识种子和果实成熟、植物衰老时的生理变化规律,了解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芽的休眠、植物衰老的种种影响。
9. 植物的逆境生理
重点认识植物适应逆境胁迫的生理机制,了解各种逆境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提高植物抗逆性的途径。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骆世明主编, 农业生态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了解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等。
重点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生物构成、环境条件、结构组成与功能、稳定机制、开放程度、生产力、能流特征、养分循环特点及系统服从规律、运行目标等方面的主要区别。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的作用与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特征,环境因子与生物间的关系及遵循定律,生物生态适应性的表征。了解生态位理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能量传递途径与转化的实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的基本定律,人工辅助能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与调控途径。
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类型,温室效应的利弊,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效率及其平衡途径,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平衡和物质循环中造成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重点掌握生物种群的特征、增长类型及特点,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原因及调节方式,生物种群进化过程中的生态策略选择。掌握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生物群落结构理论及其农业应用,生态位理论与应用,群落演替与顶极群落理论的应用。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以及人工调控途径,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诊断方法的应用,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子,遵循原理及健康评估的方法。
了解农业资源的类型、特性与利用原则,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状况及其特点,中国的生态问题,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的防治。
了解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的兴起原因,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在原理与技术上的比较,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目标和关键技术。
《土壤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土壤学》黄晶勇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土壤学作为农业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广泛服务于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资源利用与保持等。
主要了解“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认识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简史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重点掌握粘土矿物的类型的性质以及我国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了解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腐殖质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重点掌握土壤腐殖质的性质,土壤有机质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及有机残体的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和土壤有机质的管理措施等。
掌握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影响土壤生物活性的环境因素以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发生和分布等。
了解土壤三相组成;掌握土壤质地的基本概念及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措施、团粒结构的形成机理和土壤孔性特征等。
了解土壤水的类型划分及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掌握土壤水能态和土壤水分运动过程。
了解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与大气的差异以及产生的原因;重点掌握土壤空气运动的方式,特别要理解扩散运动是土壤空气运动的主要机制的原因,以及影响土壤空气运动的因素。
了解土壤的形成因素和形成过程土壤发育的概念。
了解土壤胶体表面结构和类型,掌握土壤胶体的双电层理论及其应用、离子吸附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掌握土壤酸、碱性的形成过程。了解土壤酸碱度的指标、土壤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土壤缓冲性的机理以及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与生物环境的关系。
了解土壤养分循环过程与土壤养分平衡及有效性。
了解土壤分类的基本概念,掌握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分类原则,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与中国系统分类有何不同,土壤调查及其应用。
掌握土壤的力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土壤耕性的含义,掌握土壤力学性质和宜耕期的关系,认识轮作和培肥对改良耕层结构的意义。
了解土壤污染的概念、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掌握土壤组成和性质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以及土壤污染的防治方法。
了解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类;掌握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用其防治以及土壤质量的评价。
南京农业大学
添加南京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南京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农业大学报录比、南京农业大学考研群、南京农业大学学姐微信、南京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南京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南京农业大学排名、南京农业大学保研、南京农业大学公众号、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nanjingnongyedaxue/cankaoshu_1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