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学院考研网

天津农学院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园艺园林学院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

水产学院

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工程技术学院

水利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结合学科专业发展需求、分专业计划分配、上线考生情况分析等因素,各研究生招生二级学院确定我校各专业2021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明确考生复试资格。

原则上,对于一志愿合格生源大于分专业计划的,各学科专业以不低于招生计划数120%确定复试资格名单。对生源不足专业以本年度国家复试基本要求为基准,确定一志愿复试资格。调剂考生按照《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要求,通过网上调剂系统,择优确定复试资格。

确定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复试基本要求,统考500分满分的,总分不低于200分,不设置单科最低分数要求。
2021天津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是广大考研学子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招生专业目录包含了招生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学习方式等具体信息,以下是考研派为大家整理的2021天津农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击下列链接即可查看:2021天津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附件【2021研招专业目录-发布版.xls】已下载5028
一、招生计划
 
2021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44名(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专业目录所列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后实际分专业录取人数将根据上级实际下达计划数及统考合格生源等情况,并报经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同意后进行调整。我校2021级学术型硕士学制3年,专业学位硕士学制2.5年,研究生培养主要在我校东校区及校外合作科研院所开展。
 
我校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就业去向多为地方高校、国有企业、大型私有企业及政府机关。
 
二、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 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考试科目与考试大纲
 
初试考试科目及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请考生关注我校研究生教育网站页面。复试科目参见《天津农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四、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s://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3.考生学历(学籍)信息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4.网上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硕士研究生考试报考须知等。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
 
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请考生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与报考点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程序,逾期不再补办。
 
五、初试
 
(一)初试日期和时间
 
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二)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6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
 
12月26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7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7日下午业务课二
 
六、资格审查
 
我校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请考生务必在进行网上报名前,详细阅读教育部规定,考生报名时及时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对照我校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要求,自审确认考生本人符合报考条件。凡违反规定要求者,将不予参加初试和复试,或取消录取资格,责任后果完全由考生个人承担。
 
七、复试、录取
 
复试时间将依照2021年国家研究生复试工作基本要求及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进程安排,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必须参加并通过复试方可被录取,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笔试和综合面试(含外语口语)等。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不合格则不予录取。
 
考生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招生单位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结合我校招生专业实际情况确定。凡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八、录取
 
录取工作在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教育部及天津市教育两委、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按照入学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结合考生思想政治表现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考生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凡有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情节严重受到停考处罚,在处罚结束后继续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由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是否予以录取。
 
新生应按时报到。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并向学校请假。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新生报到后,我校将对新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健康状况等全面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录取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九、违规处理
 
对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按照《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十、收费标准及奖助制度
 
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的精神及《市发展改革委 市财政局 市教委关于加强我市研究生教育收费管理的通知》(津发改价费[2014]93号)的要求,硕士研究生学费8000元/年。
 
依据国家、天津市及校级文件,设立研究生国家助学金(600元/生/月,每年10个月);国家奖学金(2万元/生);学业奖学金100%覆盖在校生,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依照在校生比例10%、20%、70%,设置12000元、8000元、5000元三个等级,奖励学习与科研成绩突出的学生。
 
十一、信息公开
 
我校将遵照《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就招生录取工作进行信息公开。在复试、录取阶段,我校将提前在学校网站向社会公布我校复试录取办法和各二级学院实施细则,各学院专业招生人数,参加复试考生名单和拟录取考生名单。对破格复试、参加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的考生相关情况,在公布考生名单时进行说明。
 
拟录取名单将于我校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十二、注意事项
 
1.硕士研究生报名实行网上报名,考生注意网报时间,及时完成网上报名,并于按时完成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程序。
 
2.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只填写学科、专业等,录取进校后再进行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
 
3.各学科导师简介,请登录我校研究生教育页面(http://yjs.tjau.edu.cn)“导师名录”。
 
4.考生报名时应认真了解报名须知,如实填写相关内容,如发现考生填写虚假材料,后果自负。
 
5.考生请于初试结束后保存好报名信息、准考证及其他材料,供复试资格审核及录取通知发放。
 
6.我校招生相关信息将及时在网上发布,请考生注意查询。
 
招生单位代码:10061;单位名称:天津农学院
 
天津农学院网址:http://www.tjau.edu.cn  
 
天津农学院研究生教育网址:http://yjs.tjau.edu.cn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天津农学院页面:
 
http://yz.chsi.com.cn/sch/schoolInfo--schId-677414.dhtml  
 
7.上述内容如与国家要求有冲突的,以当年国家文件要求为准。
 
十三、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
 
校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
 
邮政编码:300392电话:022-23785573
 
E-mail: tjauyzs@126.com  
 
水产一级学科简介

  一、学科概况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科是天津市重点学科,拥有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现代渔业工程中心两个创新平台。本学科围绕沿海都市型渔业,在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等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特色,取得一系列成果,并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2011年又获得渔业资源二级学科,主要侧重于渔业资源保护与环境修复、渔业资源管理和渔业生物学与种质资源等方向的研究。该学科的水产养殖学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是天津市品牌专业,其中水产养殖学还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天津农学院水产生态与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已成为天津市唯一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单位。目前该学科已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学条件,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为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学科在科研方面成绩突出,累计承担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项,教育部项目3项,国家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数26项,总经费6840.2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129.25万元,自筹或横向3711万元;实际采纳科研项目数8个;直接经济效益893.5万元。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星火科技四等奖1项,全国农业区划三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7项,市星火科技二等奖3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农业技术推广二、三等奖各1项;另外,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63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出版教材4部。另外,由邢克智教授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韩渔业可持续发展天津论坛论文集》1部。获得授权专利7项。本学科点学术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以及学历结构等方面较合理;有教授12人(外籍教授1人),副教授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15人。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经与比利时根特大学、韩国釜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数十所高校进行了的广泛的交流合作。

  二、研究方向
  1.水产动物增养殖学:
  针对天津市干旱、少雨,主要属盐碱水体的现状,重点研究名、特、优、新品种的繁殖、苗种培育、集约化养殖及增殖和健康养殖技术,设施渔业理想品种和模式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有些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
  设施化、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及信息化一直是本方向的研究重点。先后开展了“中华鳖集约化养殖技术”的研究,确定了一种新的鳖卵孵化介质和生态因子的适宜范围,摸索出鳖的不同生长阶段较为理想的集约化养殖模式和主要生态因子的适宜范围,达到高产、高效,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2项授权专利;“鱼禽结合生态养鱼技术”、“鲫鱼大面积高产及混养技术”,“淡水鱼类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也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养鲤鱼高产技术”多年来被多家养殖单位广泛采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借助国家“863”项目支持,在水产养殖数字化集成和专家系统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农业专家系统开发与应用”和“天津市淡水养殖网络化专家系统”分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2.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名特优新品种的健康养殖也是本方向重要的研究领域。先后开展了部分名优鲟形目鱼类、宝石鲈、美洲鲥鱼、澳洲银鲈、半滑舌鳎、点带石斑鱼、丁鱥等经济鱼类的集约化、设施化健康养殖和不同品种理想模式下的人工模拟和创造的研究,上述研究不但可以增产,而且为其它品种的工厂化育苗,集约化、设施化、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也是对健康养殖、设施渔业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发展。
  
  3.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对水产动物营养成分最适需要量的摸索一直是本学科的主攻方向。从北方主养品种入手,开展了中华鳖、鲤鱼、中国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获得了优化饲料配方和预混料配方,摸索出不同养殖模式下科学的养殖技术;其中“对虾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率先从氨基酸水平探讨了中国对虾的蛋白需求,居国内领先水平;“鲤鱼人工配合饲料”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虾用预混料”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近年来随着健康养殖技术理论的兴起和天津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引进了一些新的养殖品种。相继开展了南美白对虾、澳洲宝石鲈、澳洲银鲈、美洲鲥鱼、半滑舌鳎、点带石斑鱼、丁鱥、卡拉白鱼、革胡子鲶、亚洲六须鲶、黄颡鱼等名、特、优、新品种高效环保人工配合饲料及预混料的研制与开发,为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着色剂开发也是本方向的重要研究领域。开展了“北京市观赏鱼产业化提升体系建设”和“观赏鱼饲料研制”,促进了着色剂在观赏鱼上的应用;而“β-胡萝卜素对红白锦鲤生长、体色及代谢的初步研究”和“红虫饲料对红白锦鲤着色及生长试验”等研究为着色剂在红白锦鲤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4.水产动物病害防治学:
  本研究方向着眼我国北方主流养殖品种,开展了鲤鱼出血病、鲤鱼竖鳞病、牙鲆腹水病、褐牙鲆白化病、鱼类粘孢子虫病的研究,获得了相关病原生物、发病机理、组织病理变化,研究病原微生物、动物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及疾病流行规律,筛选了有效的防治药物,提出了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并进行了真鲷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虹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和牙鲆细胞因子MSH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研究,从分子水平探讨其发病机理及免疫调节作用,并从免疫组织化学角度摸索了鱼类一氧化氮合成酶免疫调控作用及机理,该研究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利用免疫促进剂增强动物防病能力是本方向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广泛开展了采用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微生物产物及化学合成物质等提高养殖水产动物的免疫机能的研究,为增强动物抗病力提供物质基础。相继进行了“虾用中草药的研制与开发”、“凡纳滨对虾中草药免疫促进剂的研制”等,促进了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而“鱼腥草对南美白对虾抗氧化及两种免疫活性指标的影响”、“活酵母衍生物对丁鱥抗氧化能力和部分免疫活性指标的影响”等相关研究为中草药提高动物免疫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5.渔业资源保护与环境修复:
  针对渤海湾渔业资源环境现状,开展渔业渔业生物对环境因子胁迫的响应;渔业资源保护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赤潮毒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及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动力学;生态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渔业水域环境检测技术;退化渔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探索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沿海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新模式。为后续新兴沿海工业化城市渔业发展提供借鉴。
  
  6.渔业资源管理:
  以渔业资源管理领域为应用背景,以计算机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以信息化处理技术和应用为实现手段,以渔业在科技发展条件下的高度可控为研究目标,将信息处理技术成果有效应用于渔业管理规划和渔业资源重建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旨在促进渔业的规范化模式发展,渔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统筹化,从而提升渔业管理理念和模式,同时根据信息化理论和技术在渔业管理领域应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改进和创新信息处理及信息展示的理论和技术,使得渔业管理信息化理论和技术更加完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渔业规划管理,渔业信息化技术开发,渔业法律及管理模式研究,渔业资源重建技术系统构建等。
  
  7.渔业生物学与种质资源:
  针对天津环渤海区域及海河、内陆区县的水库河道等水域受到严重污染,从而导致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以及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一状况,开展研究工作,旨在提高鱼产量和促进渔业生态环境的恢复。设施化、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及信息化渔业一直是本方向优势强项,为重要经济品种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也是对健康养殖、设施渔业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发展。海淡水主要养殖品种的遗传背景及渔业基因资源研究也是本方向的研究重点, 对环渤海区域海淡水常规养殖的鱼、虾、贝、藻类和新近由野生开发的养殖种类及引进品种,开展生物学、染色体组型、同工酶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查清它们的遗传背景,建立新的种质标准。
 三、研究条件
  本学科除装备有专业实验室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与水域环境学实验室、水产动物病害实验室、流水实验室、组织病理实验室、动物生理实验室、观赏鱼实验室以及水产综合实验室),现有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实验室面积为2106 m2。
  作为“十五”和“十一五”投资重点建设学科,购置了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期间,学校也将本学科作为投资的重点学科,仪器设备先进,仪器设备总值为2580万元。
  多年来本学科先后与天津、河北黄骅、辽宁、北京等多个地区先后建立了18个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本学科文献资源丰富,藏书量共计10.2113万册,科技期刊114种,完全能够满足科研与教学需要。同时可以借助校园网上丰富的电子资源。

  四、学术交流与合作
  近五年本学科共有60人次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国内外水产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广泛联系,开展了多项合作研究。并近年来与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珠江所、黑龙江所、东海所等单位开展“三院三校”的合作攻关,解决天津市水产养殖快速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本学科与中国农业大学、大连水产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了多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从2010年起已自主培养了11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已在国内外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
作物学一级学科介绍 

  一、学科概况

  天津农学院作物学学科,目前已经拥有天津市二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一个,该学科的主要特色表现在:以天津沿海都市型农业为研究方向,在天津市学科建设经费的资助下,组建了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特用作物改良工程中心、中日水稻食味研究中心、天津-布里斯托环境变化影响农作物研究中心。形成6个较有特色的研究方向:饲用作物遗传改良、特用玉米遗传育种、作物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植物细胞工程育种、作物抗逆分子基础、作物生产环境,其中作物优质栽培研究方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他5个研究方向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平台建设上,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作为作物学二级学科,2006年7月份被评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得以建设;2006年,作物遗传育种二级学科被国家学位办正式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农学专业被国家列为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重点进行建设。2010年作物学科被授予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单位,扩大了硕士招生范围。目前,建有作物遗传校级重点实验室等6个水平较高的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在科学研究上,本学科近五年主持和完成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863”、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以及市级科研项目48项,总经费达2093万元。获得省部级奖项4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出版学术专著16部,培育新品种8个,发表文章208篇,其中被SCI收录15篇。在队伍建设上,学科组成员中现有教授16名;副教授10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数达到18名,45岁以下教师全部为硕士以上学位;学科组成员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3人;在社会兼职方面,参加各种学会理事10人,常务理事1人;从英国引进博士后一名,引进英国著名教授为我学科客座教授。在人才培养方面,近五年已有500多名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有12名硕士生获得硕士学位,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24名,学生获市级奖达30多项。在教学质量上,目前已有“作物育种学”和“生物化学”两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教改项目“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机制的研究及实践”2009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作物育种学”教学团队获得市级优秀团队,出版教材7部,其中2部获得“十一五”优秀教材奖。
  
  天津农学院作为天津市唯一的农业院校,肩负着促进天津农业发展,实现天津农业现代化的重任。天津地理位置特殊,生长条件较差,经济地位重要,大力发展我校作物学科,不仅推动栽培与耕作以及育种理论研究发展,而且能够选育出天津滨海地区适宜的作物品种,创造出最优的栽培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为天津经济快速发展做出贡献。另外,加强我校作物学科研究性人才的培养将会促进作物学科研究方法及应用的发展,满足本地区可持续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为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服务。同时也得以完善我校及我市高校的学位授权学科体系。
  
  经过多年努力,本学科已经成为一支学术梯队合理,知识结构优良的科研团队。在饲用作物遗传改良、特用玉米遗传育种、作物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植物细胞工程育种、作物抗逆分子基础、作物生产环境等研究方向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

  二、研究方向
  1.饲用作物遗传改良
  本研究方向着眼于天津都市型农业区域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广泛搜集种质资源,利用作物遗传育种理论和现代育种技术,将现有农作物或植物进行遗传改良,使其适用于饲用或粮饲兼用,研究和总结新的育种理论和方法,选育新的优质高效饲用作物品种。目前,已经育成“天农”系列饲用高粱新品种3个(1个通过国家审定),鲜食饲用兼用玉米品种2个(天津市审定),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0多篇,其中发表SCI文章4篇。本研究方向在“粒用高粱×甜高粱×苏丹草”三元杂交利用方面居国内同类学科领先位置,同时本研究方向着眼于绿色能源作物甜高粱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加快了甜高粱育种的进程,同时也进行主要性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构建甜高粱遗传图谱,为甜高粱育种打下坚实基础,为应对国际能源危机和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做好铺垫。 
  
  2.特用玉米遗传育种
  该研究方向根据沿海都市农业特点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研究重点放在:
  (1)优质抗逆性强的特用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筛选、创造和改良;
  (2)现代育种理论和技术的利用和发展创新。包括优良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和分子标记、转基因和基因导入等技术在内的生物技术、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抗逆育种技术、生理育种技术和品质育种技术等;
  (3)育种目标的实现途径和程序化育种技术体系的建设;
  (4)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及良繁体系的建设。
  该研究方向经过十几年的育种实践,在育种方法的改进和育种新方法的探索以及特用玉米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国内特用玉米育种领域有一定影响。在糯玉米育种方面:把普通玉米杂种优势群理论及其划分方法应用到糯玉米育种实践。应用SSR和RFLP标记方法,结合综合配合力测定,对我国糯玉米育种材料进行类群划分,并构建出杂交优势利用模式;在甜玉米育种方面:对从国内外引进的甜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筛选鉴定。通过研究普通甜玉米、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育种材料的遗传差异和联系,试图解决上述三种甜玉米自交系间的杂种组配障碍问题,提高制种产量;在爆裂玉米育种方面:在广泛搜集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美国的“黄玫瑰”作为基础群体选育自交系。与此同时,通过改良国内农家品种,选育出新的自交系,组配出高品质杂交种;在其它优质特用玉米育种方面: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研究特用玉米优良品质形成机理,探索高产优质育种方法。
  本研究方向有十几年的研究历史,先后育成了津鲜糯105、106、津农1、津农(糯)2、津农3、津农0802、津农糯955、津农糯958、津引1号、高赖氨酸玉米津农04834等一批特用玉米新品种,已经在国内20多个省(市、区)推广种植。为了加强本研究方向育成的糯、甜玉米在全国的推广力度,天津市科委、天津市农委、天津市教委和天津农学院先后给予本研究方向所需资金和实验室重点支持。目前,本研究方向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糯玉米新品种繁育、示范、中试和开发;专用糯玉米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研究;利用国外玉米种质资源选育饲料玉米新品种及玉米育种方法筛选和创新研究等。除此之外,本研究方向正在进行广泛调研,正在对分子育种、组织培养、诱变育种、计算机辅助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育种技术在特用玉米育种上的作用及其应用前景进行评估,以便使特用玉米遗传育种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3.作物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
  该研究方向以水稻食味为研究中心,全面开展水稻品质育种研究。重点对其外观、粘性、硬度、口味和气味等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生物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等手段,最终实现水稻品种的优质化和专用化。目前,已经育成优质食味水稻品种2个,发表学术论文多篇(SCI.收录5篇)。本方向在水稻食味改良方面居国内同类研究前列。
  目前该研究方向已经成立“天津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是天津市政府与日本东京大学科技合作及人才交流项目的重点内容之一,以天津农学院和日本东京大学为依托共同组建。中心设立建设领导小组、中心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设首席专家,实行主任领导下的首席专家负责制。中心联合天津市水稻原种场、天津市宝坻区政府和津南区八里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试验和繁种基地、生产基地及贮藏加工销售基地,以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中心将以“让人吃好”为最高理念!充分利用天津—东大科技合作平台,立足天津,面向中国北方粳稻产区,联系中日两国专家、团体和企业开展合作,促进中日两国水稻品质、食味研究和产业的发展。日本方面以东京大学为核心,联络日本香川大学、日本福冈农业综合试验场和日本北海道立中央农业场等日本优秀水稻专家来中心开展合作研究。中国方面以天津农学院为核心,利用中心聚集国内水稻品质、食味方面的科技人才来中心开展合作研究。以其有效引进日本水稻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研究理念和方法,加速中国优质食味水稻研究与开发。中心配备有国际一流的用于水稻品质食味分析研究的仪器设备,完全满足水稻品质食味研究的需要,为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与国际水平接轨提供的充足的硬件支持。

  4.植物细胞工程育种育种
  本研究方向以生物技术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为主线,将组织培养和基因工程技术用于农作物育种实践。
  研究重点为:
  (1)在细胞水平上开展组织培养的快繁技术、细胞培养和单倍体育种;
  (2)在分子水平上,利用分子生物学原理和生物技术手段开展基因标记、农作物优良性状基因克隆、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和操作;
  (3)DNA指纹图谱用于种质资源鉴定;
  (4)基因导入和重组用于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目前,本研究方向已经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其中SCI收录3篇,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已经用于部分较高经济价值农作物的工厂化生产。
  目前在该研究方向上,已经建成天津农学院植物细胞工程研究中心, 近年来中心已主持和完成了省部级课题14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五项,申请专利两项。公开发表论文60多篇。

  5.作物抗逆分子基础
  本方向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研究植物气孔对不同逆境胁迫的应答机理(高温、干旱和高盐);采用能去除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技术,将抗逆相关基因转入粮食作物和蔬果作物,获得无转基因安全隐患的抗逆作物新品种(系)。
主要研究:
  (1)植物气孔应答环境胁迫的分子机理。
  (2)作物抗逆相关重要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采用同源克隆的策略,从作物中分离与抗逆相关的重要基因并进行功能鉴定,为采用转基因技术进行分子育种提供优异基因;
  (3)作物转基因体系的建立。构建适于转入作物的分子载体,特别是可剔除选择标记的载体,以破解转基因的安全隐患难题;创新作物转基因的方法,使基因转入能够简单高效地进行;
  (4)抗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体系的建立。分析抗逆基因在不同育种材料中的序列差异,开发功能标记,降低因分子标记和基因分离而选错材料的可能性,提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效率。
  目前该方向主持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子课题一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一项,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各一项,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子课题一项,天津科委面上项目一项。申报了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参加了英国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理事会(BBSRC)科研项目2项以及2个国际交流CPA(China Partner Awards)项目。被授予国家专利一项,另有一项专利处于审核阶段。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发表在Current Biology(第一作者,影响因子10.99)的论文揭示了植物气孔应答湿度信号的分子机制,发表在The Plant Journal(共同第一作者,影响因子6.94)的论文鉴定了控制植物蒸腾效率的基。
   
  6.作物生产环境
  本方向以土壤肥料、农业气象、栽培、植物生理等学科中涉及环境的部分为基本范畴,以各种环境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研究作物生产的土壤环境、营养环境、光照环境、温度环境、水分环境和气候环境等领域。尤其是针对天津沿海都市农业中水资源严重不足、再生水灌溉、微咸水灌溉、设施农业灌水施肥、以及由于不合理灌溉和大量施肥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据非充分灌溉理论,开展农田水、肥、盐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目前本研究方向在水资源在农业方面的高效利用及现代节水灌溉理论及技术、微咸水、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技术、水环境修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该方向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50多篇。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个(项目第十参加者)。

  三、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以国家和天津市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和天津农学院数量和质量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逐步提高办学层次,多层次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多技能、广适应型经济建设人才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把作物学科发展建设的总体思路定位在:实施和落实人才战略,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农学学科学术队伍整体学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加强硬件条件建设,使学科建设水平跻身国内同类学科先进行列。以学科的空白点、交叉点为突破口,形成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在完善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和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为“十二五”末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做好准备。
复试成绩的权重及综合成绩的计算方法
 
本年度,我校研究生生考试总成绩中初试占比调整至70%,复试成绩占比30%。
 
总成绩(100%)=初试成绩(70%)+复试成绩(30%)
 
复试笔试科目占复试成绩30%,面试占复试成绩70%。英语口试、专业面试、实践技能考核在面试成绩占比分别在30%-40%,具体由各学科专业决定。
 
复试成绩(100%)=笔试科目成绩(30%)+面试成绩(70%)
 
加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
 
各学科专业考生按总成绩(百分制,保留两位小数)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序,初步确定拟录取名单并报学研办,经校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小组审核公示。
 
考生加分、破格录取等事项,参照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及市考试院要求执行。
复试时间、地点
 
各二级学院按照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学研办)要求组织考生复试,复试前将安排汇总至学研办,报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考生根据复试学院学科专业的安排,在指定时间完成复试各项环节。
调剂原则
 
调剂复试考生须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调剂要求,调剂考生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二、复试形式及内容
 
复试环节是进一步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否符合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按需招生。复试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客观评价,全面考察考生在德智体等各方面的素质,突出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重点。
 
(一)复试分数线划定
 
结合学科专业发展需求、分专业计划分配、上线考生情况分析等因素,各研究生招生二级学院确定我校各专业2020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明确考生复试资格。
 
原则上,对于一志愿合格生源大于分专业计划的,各学科专业以招生计划数100%-120%确定复试资格。对生源不足专业以本年度国家复试基本要求为基准,确定一志愿复试资格。调剂考生按照《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要求,通过网上调剂系统,择优确定复试资格。
 
确定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复试基本要求,统考500分满分的,总分不低于200分,不设置单科最低分数要求。
 
(二)复试方式及主要内容
 
我校研究生招生复试采用线上复试形式进行,主要考核考生专业知识结构及掌握程度、外语水平、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潜力及综合素质。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考生、在校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我校本年度复试工作采用线上复试方式进行。
 
复试环节设置包括资格审核、笔试和面试。
 
1、资格审核
 
在复试前将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符合复试资格的考生,由各二级学院告知考生复试安排,组织考生完成考生端预调试。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须提供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供核实查证。
 
2、笔试考核
 
本年度招生目录所述复试笔试科目,在复试环节调整原有集中笔试方式,改为开卷或在面试中考核笔试科目内容,具体调整以各学院学科专业公布信息为准。
 
3、远程面试
 
(1)面试环节设置
 
面试包括英语口试、专业面试、实践技能考核环节。
 
英语口语:主要考察考生的听、说、读的能力与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专业面试:主要针对考生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考察。
 
实践技能考核:各学科点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合理设置。
 
为确保考核公平、公正,各面试专家组实施结构化面试。原则上,每名考生面试给予足够高时长,全面考查考生专业素养、科研潜力等。该时长可由各学院学科专业统一调整,并向本学科专业全体考生说明。
 
复试全程过程录音录像。
 
(2)面试模式
 
视频面试拟在研招网/学信网视频复试平台、腾讯会议、华为会议、阿里钉钉中选择1-2款,面试现场预留应急电话1部。
 
面试设置考生端和面试组端。考生端要求使用手机/电脑,拍摄实时视频音频;面试组端以教室多媒体设备为基础搭设,考生端视频投影播放,现场音视频采集转发考生端。考生端,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室内环境;面试组端,面试专家及工作人员在教室现场分散就坐。
 
(3)考核内容
 
为提高复试的实效性与科学性,各学科所在二级学院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研究方向特色决定复试内容,但一般应包含专业素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等。各学科专业复试试题及其评分参考,在启用前均系国家机密材料。测试范围及考核重点应在考前告知考生。
 
复试阶段,我校将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做好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考核工作。
 
4、考生加试组织
 
根据教育部文件、天津市研招复试录取工作安排及校研究生招生简章要求,针对同等学力考生、初试考核科目要求低于调剂专业初试科目难度要求的考生,复试应给予加试。如同等学力考生(包括专科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生)复试期间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考生初试未考核数学科目或考核数学难度低于调剂专业初试设置的,须加试数学科目。
 
本年度,学院可采用开卷笔试加试或面试加试等多种考核方式,具体由各学院学科专业复试前向考生予以明确。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的通知》、《天津农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切实把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强化导师主办责任,确保研考复试工作安全性、公平性、科学性,经校领导同意,编制我校研究生考试招生复试工作办法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协调
 
(一)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坚持集体决策、统一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主要工作事项包括:
 
1、制定审议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与应急预案;
 
2、分配调整各学科招生计划;
 
3、审议各学科专业复试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进程安排;
 
4、审核信息公开执行情况;
 
5、决策处置应急突发情况;
 
6、问责处置落实不力、违规违纪情况。
 
同时,各研究生招生二级学院成立由学院领导为组长的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在校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负责领导和组织本学院研究生复试工作,包括复试办法编制、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招生政策宣传、复试考核组织实施、突发应急处置上报、招生信息公开。接收的所有调剂考生(既包括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单位内部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
 
(二)有效完善组织架构
 
在校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学研办协调各研究生招生学院复试工作实施。
 
各二级学院在本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展开复试工作。各学科专业按需设置面试专家组、考务管理组、命题管理组、后勤保障组等,明确责任,分工配合,落实复试组织管理。
 
二级学院成立不少于5人的面试专家组,原则上该组成员全部由在岗研究生导师构成。面试小组成员中应有一位可以进行专业英语测试的教师,按学校要求对考生进行复试,并给出成绩。面试小组成员须当场独立评分,在评分前可以召开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察评价意见。
 
各面试专家组配备一名工作人员,负责面试前审查考生的复试资格,做好复试材料收存,面试过程中记录复试内容,并于复试结束后将材料整理留存备查。
 
二、复试形式及内容
 
复试环节是进一步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否符合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按需招生。复试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客观评价,全面考察考生在德智体等各方面的素质,突出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重点。
 
(一)复试分数线划定
 
结合学科专业发展需求、分专业计划分配、上线考生情况分析等因素,各研究生招生二级学院确定我校各专业2020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明确考生复试资格。
 
原则上,对于一志愿合格生源大于分专业计划的,各学科专业以招生计划数100%-120%确定复试资格。对生源不足专业以本年度国家复试基本要求为基准,确定一志愿复试资格。调剂考生按照《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要求,通过网上调剂系统,择优确定复试资格。
 
确定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复试基本要求,统考500分满分的,总分不低于200分,不设置单科最低分数要求。
 
(二)复试方式及主要内容
 
我校研究生招生复试采用线上复试形式进行,主要考核考生专业知识结构及掌握程度、外语水平、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潜力及综合素质。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考生、在校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我校本年度复试工作采用线上复试方式进行。
 
复试环节设置包括资格审核、笔试和面试。
 
1、资格审核
 
在复试前将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符合复试资格的考生,由各二级学院告知考生复试安排,组织考生完成考生端预调试。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须提供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供核实查证。
 
2、笔试考核
 
本年度招生目录所述复试笔试科目,在复试环节调整原有集中笔试方式,改为开卷或在面试中考核笔试科目内容,具体调整以各学院学科专业公布信息为准。
 
3、远程面试
 
(1)面试环节设置
 
面试包括英语口试、专业面试、实践技能考核环节。
 
英语口语:主要考察考生的听、说、读的能力与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专业面试:主要针对考生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考察。
 
实践技能考核:各学科点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合理设置。
 
为确保考核公平、公正,各面试专家组实施结构化面试。原则上,每名考生面试给予足够高时长,全面考查考生专业素养、科研潜力等。该时长可由各学院学科专业统一调整,并向本学科专业全体考生说明。
 
复试全程过程录音录像。
 
(2)面试模式
 
视频面试拟在研招网/学信网视频复试平台、腾讯会议、华为会议、阿里钉钉中选择1-2款,面试现场预留应急电话1部。
 
面试设置考生端和面试组端。考生端要求使用手机/电脑,拍摄实时视频音频;面试组端以教室多媒体设备为基础搭设,考生端视频投影播放,现场音视频采集转发考生端。考生端,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室内环境;面试组端,面试专家及工作人员在教室现场分散就坐。
 
(3)考核内容
 
为提高复试的实效性与科学性,各学科所在二级学院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研究方向特色决定复试内容,但一般应包含专业素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等。各学科专业复试试题及其评分参考,在启用前均系国家机密材料。测试范围及考核重点应在考前告知考生。
 
复试阶段,我校将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做好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考核工作。
 
4、考生加试组织
 
根据教育部文件、天津市研招复试录取工作安排及校研究生招生简章要求,针对同等学力考生、初试考核科目要求低于调剂专业初试科目难度要求的考生,复试应给予加试。如同等学力考生(包括专科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生)复试期间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考生初试未考核数学科目或考核数学难度低于调剂专业初试设置的,须加试数学科目。
 
本年度,学院可采用开卷笔试加试或面试加试等多种考核方式,具体由各学院学科专业复试前向考生予以明确。
 
三、调剂原则
 
调剂复试考生须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调剂要求,调剂考生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四、复试安排
 
1、复试资料下载
 
考生根据我校通知,浏览我校研究生教育页面(http://yjs.tjau.edu.cn),查询复试资格,下载填写材料。
 
2、复试时间、地点
 
各二级学院按照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学研办)要求组织考生复试,复试前将安排汇总至学研办,报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考生根据复试学院学科专业的安排,在指定时间完成复试各项环节。
 
3、命题评阅、材料整理
 
各二级学院组织笔试评阅、面试成绩录入,进行核分、排序及材料整理等工作。成绩登录过程,保证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录入、复核,确保成绩登录客观准确有效。
 
认真做好复试材料归档留存备查,做到复试流程可回溯。归档资格审核材料、试题清样、考生答卷、面试记录等书面材料,形成考生复试档案。整理复试视频影像资料,妥善封存,集中保管。
 
4、复试结果报送
 
复试结束后,各学科所在二级学院按要求报送拟录取考生名单至学研办。所有拟录取考生需严格做好学籍学历信息审核等工作。
 
5、新生入学资格审查
 
结合招录政策、学科专业特点,严格执行新生入学资格审核程序。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各二级学院设置并组织入学集中笔试测试,把好选材入口关。
 
五、复试成绩的权重及综合成绩的计算方法
 
本年度,我校研究生生考试总成绩中初试占比调整至70%,复试成绩占比30%。
 
总成绩(100%)=初试成绩(70%)+复试成绩(30%)
 
复试笔试科目占复试成绩30%,面试占复试成绩70%。英语口试、专业面试、实践技能考核在面试成绩占比分别在30%-40%,具体由各学科专业决定。
 
复试成绩(100%)=笔试科目成绩(30%)+面试成绩(70%)
 
加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
 
各学科专业考生按总成绩(百分制,保留两位小数)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序,初步确定拟录取名单并报学研办,经校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小组审核公示。
 
考生加分、破格录取等事项,参照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及市考试院要求执行。
 
六、体检
 
对于拟录取的考生于入学报到后,依照学校安排,统一进行体检。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
 
七、复试纪律及要求
 
根据教育部和天津市有关文件规定,复试实行复议制度、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信息公布制度、监督制度以及巡视制度,在整个复试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及我校制定的保密制度。
 
1、复试小组成员应选拔正确执行国家及天津市招生政策、不徇私情、责任心强的研究生导师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复试人员的身份对外应严格保密,本年度有直系亲属报考本校研究生的教师应自觉回避本学科复试录取工作,各二级学院须做好复试教师的培训工作。
 
2、各二级学院应充分重视对研究生招生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培训,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自我约束性,加大招生工作的透明度,抵制不正之风,营造我校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环境,对违反招生政策,造成不良影响的招生人员按有关规定处理。
 
3、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涉及范围广,政策性强,各二级学院应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市考试院、天津农学院招生复试录取办法,完善和执行二级学院复试录取办法。
 
4、考生应严守诚信。对弄虚作假及考试违规、作弊的考生,一律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严肃处理,其后果由考生个人承担。
 
5、经二级学院复试考核后,复试成绩不足60分的考生,认定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6、复试中,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考核不计入复试成绩,考核结果为合格或不合格。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7、依照《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的要求,经考生报考资格审核,认定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
 
8、按学科专业要求加试的考生,加试科目成绩不合格的,不予录取。
 
八、监督与复议
 
1.学校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录取结果全面负责和监督,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2.各二级学院复试期间,学校将加强巡视巡查工作。
 
根据国家研招工作管理规定要求,学校各学科专业将在调剂系统开放前公开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复试开始前,学校将公开复试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各科成绩等信息)。复试结束后,学校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将公布所有参加复试考生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等信息。在招生计划规模内,各学院各专业依照考生复试后总成绩排序顺次录取。有加分的及专项计划录取考生也将在核实后给予公示备注。
 
公布的复试成绩,在公布3日内接受考生投诉和申诉。对投诉和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责成复试小组复议,若考生对复议结果还有异议,报请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复议,学研办通知考生复议结果。
 
3.经复试考核合格、符合录取条件的拟录取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等信息),将于招生复试工作结束后公示10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
 
学校网站研究生教育页面将按时公布各学院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复试考生资格名单、拟录取考生信息,网址http://yjs.tjau.edu.cn。
 
经公示的拟录取名单将通过“研招信息公开平台”上报审核和备案。
 
4.学研办接受并处理回复考生投诉和申诉事项。
 
电话:022-23785573,邮箱:tjauyzs@126.com。
 
5.驻校纪检监察部门接受违纪违规违法举报。
 
电话:022-23786539,
 
网络举报方式:https://tianjin.12388.gov.cn/。

天津农学院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天津农学院考研网由天津农学院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天津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天津农学院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 天津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网
  • 学校网址:www.tjac.edu.cn/
  • 研究生院网址:yjs.tjau.edu.cn
  • 联系电话:022-23785573,022-23784233(传真)
  • 邮箱:tjauyzs@126.com
  • 通讯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天津农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特别推荐:

最新购买

    购买流程

    天津农学院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