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天津城建大学考研分数线、天津城建大学报录比、天津城建大学考研群、天津城建大学学姐微信、天津城建大学考研真题、天津城建大学专业目录、天津城建大学排名、天津城建大学保研、天津城建大学公众号、天津城建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天津城建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天津城建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是保研的一个重要渠道,必须获取相应的保研信息,比如保研夏令营的时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等等信息,这些内容是申请保研夏令营的必要准备。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6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杨宝珠介绍
1.基本情况
姓名:杨宝珠
性别:女
职称:教授
通信地址:土木系施工教研室
邮编:300384
电话号码:23085080
2.主要学历:大学本科
3.主要任职经历:施工管理、教学
4.毕业院校:天津大学建筑分校
5.最近5年中担任的主要课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施工质量控制、高层建筑施工
6.主要研究领域: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旧建筑的修缮、房屋结构安全的检测与鉴定
7.主要研究成果、论文:发表论文5篇
8.获得的主要荣誉:获得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9.学术兼职:房屋安全检测与鉴定
据天津城建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7年天津城建大学(001)建筑学院(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的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已公布,详情如下:
2017年天津城建大学(001)建筑学院(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研究方向 |
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01)(全日制)参考城乡规划学专业研究方向 |
302 |
数学二 |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4 |
英语二 |
|
|
(02)(非全日制)建筑学 |
302 |
数学二 |
|
501 |
建筑设计【6小时】 |
无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4 |
英语二 |
|
|
(03)(非全日制)城乡规划学 |
302 |
数学二 |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4 |
英语二 |
|
|
天津城建大学研招办联系方式:
天津城建大学研招办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6号
天津城建大学研招办电话:022-23085040
天津城建大学研招办官方网址:(www.master.tjuci.edu.cn)
据天津城建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7年天津城建大学(002)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的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已公布,详情如下:
2017年天津城建大学(002)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研究方向 |
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01)(全日制)混凝土结构理论及应用技术 |
301 |
数学一 |
|
803 |
结构力学 |
无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1 |
英语一 |
|
|
(02)(全日制)钢结构(组合结构)理论及应用技术 |
301 |
数学一 |
|
803 |
结构力学 |
无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1 |
英语一 |
|
|
(03)(全日制)工程结构抗震、防灾体系理论与应用 |
301 |
数学一 |
|
803 |
结构力学 |
无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1 |
英语一 |
|
|
(04)(全日制)地下结构设计理论及技术 |
301 |
数学一 |
|
803 |
结构力学 |
无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1 |
英语一 |
|
|
(05)(全日制)现代结构分析技术 |
301 |
数学一 |
|
803 |
结构力学 |
无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1 |
英语一 |
|
|
(06)(全日制)现代施工技术与管理 |
301 |
数学一 |
|
803 |
结构力学 |
无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1 |
英语一 |
|
|
天津城建大学研招办联系方式:
天津城建大学研招办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6号
天津城建大学研招办电话:022-23085040
天津城建大学研招办官方网址:(www.master.tjuci.edu.cn)
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
一、培养目标
研究生应掌握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基本的了解: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毕业生可胜任桥梁与隧道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以及设计和施工工作。
二、研究方向
(1)跨径组合结构桥梁的静力、动力和稳定性研究;
(2)桥梁健康诊断与长效管理;
(3)桥梁与隧道工程的施工仿真;
三、学习年限与时间安排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二年半。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1年至1.5年。允许研究生在完成全部学业并得到有关部门审批后提前毕业,原则上不予延期。
四、培养方式
采取课程学习和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制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五、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后,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制订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于研究生入学后2个月内完成,由系主任审批,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后执行。
为了提高论文质量,使研究生尽早接触课题,研究生应按照有关要求在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开学后八周内完成开题报告。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㈠课程
课程分为学位课、选修课和必修课。
㈡学分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取得的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完成培养计划所要求的课程,修满学分者,方能申请论文答辩。
1、要求学位课总学分达到21学分。
2、选修课,一般不少于4门课,学分应达到6学分。
3、必修考查课包括:社会实践,1学分;实验技能课或工程实践课,1学分;两门管理类或经济类的必修考查课,3学分;必修考查课学分为5学。
4、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其它教学环节:开题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第二外语不计学分。
七、开题报告
研究生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后,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开学后八周内开题并完成选题报告。选题报告由研究生本人以书面形式完成,包括文献综述和选题两部分,查阅最新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不少于20篇,书面报告一般应在4千字以上。
八、学位论文
1.论文的选题和所研究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
3.论文的内容一般包括:中英文摘要、综述、理论分析、试验与计算、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
九、学位授予
㈠凡具备如下条件的研究生均可提出硕士学位申请: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遵纪守法,品行良好;
2、硕士研究生按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根据课程学习计划修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完成规定的学分及必修环节;
3、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4、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5、硕士研究生在校就读期间至少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含全国或国际性专业学术会议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天津城建大学);
6、未同时向另一个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学位申请。
㈡满足前述第1、2、3、6款的条件,但未达到第4、5款要求的,暂缓授予硕士学位。可在规定的最长学业年限(四年半)内创造条件,达到要求者,重新申请硕士学位。
㈢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授予硕士学位:
1、有严重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经教育无转变的;
2、在校期间,因违反校规校纪,曾受留校察看以上处分的;
3、学习年限超过规定学制年限两年的;
4、学位论文如有剽窃行为的。
㈣根据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由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做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仲晓梅介绍
1.基本情况
姓名:仲晓梅
性别:女
职称:教授
2.主要学历:本科
3.主要任职经历:1997年任副教授
4.毕业院校:本院
5.最近五年中担任的主要课程:土力学、地基基础、深基坑工程、建筑工程监理概论
6.主要研究领域:基础工程、结构工程
7.主要研究成果、论文:
研究成果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与治理措施研究
2)HWANG-GR形轻质复合内墙板研制
论文
《保证柱轴力安全传递方案的讨论》
建筑与土木工程(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市政工程方向职业人才应有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创新意识,具备独立从事工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和施工、工程项目运行和管理等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
1.水处理新工艺与技术:主要研究常规水处理的强化、臭氧化和生物过滤技术、膜处理技术、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等。
2.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主要研究水环境污染的成因与特征、水污染控制的关键技术原理、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污水资源化技术等。
3.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优化:主要研究提高供水系统与设施的安全性能的技术;供水管网中的水力学问题;节水技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给水管网优化系统;供水流量的变化趋势预测等。
4.新型水处理药剂及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主要研究新型絮凝剂、消毒剂、吸附剂及其他水处理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培养方式:
对研究生采取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校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联合培养的培养方式,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由学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导师团队,联合指导工程设计或学位论文。
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学制3年。课程学习一般为1学年,社会实践1学年,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或完成工程设计的时间从选题到答辩一般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中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研究生完成全部学业,可申请提前毕业,经院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报研究生部审批,提前毕业,原则上不得超过半年。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见附表。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在学期间应修满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7学分,非学位选修课程不少于7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论文选题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或学术交流1学分),工程项目实践6学分。
补修课程:
水质工程学Ⅰ、Ⅱ,水分析化学
考核方式:
学位课程的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选修课可以考查或考试。
考试可采用笔试、口试或口笔兼试。
考查可采用笔试、口试、开卷、闭卷,也可以根据研究生平时完成试验、课外作业的情况综合评定。
工程项目实践:
研究生应根据建筑与土木工程的领域特点到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实习实践活动,可由两位导师共同协商决定实习实践内容,或由培养单位决定。可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时间不少于半年。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基本熟悉市政工程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并结合实践内容完成论文选题工作。实践环节结束时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完成实习实践的总体成绩评定。
学位论文:
本领域研究生学位论文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应与工程项目实践内容相结合。学位论文(设计)形式可采用应用基础研究、调研报告、产品或工艺开发、工程设计(案例分析)等形式。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备注
学位课
(≥17学分)
000010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
36
00001012
第一外国语英语(专硕)
2.0
32
00001013
工程数学
3.0
48
06011001
专业外语
1.0
16
自学
00001014
信息检索
1.0
16
06011004
高等水处理微生物学
2.0
32
06011003
高等流体力学
2.0
32
06011006
现代检测技术
2.0
32
06011009
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技术
2.0
32
2选1
06011012
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新技术
2.0
32
专业
选修课
(≥7学分)
06011013
建筑给排水工程理论与技术
2.0
32
06011014
非常规水源利用技术
2.0
32
06051140
环境材料概论
2.0
32
06011116
高级氧化技术
2.0
32
06011117
污水脱氮除磷技术
2.0
32
06011122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2.0
32
06051129
环境工程科学(英文)
2.0
32
06051118
胶体化学
2.0
32
06011015
膜处理理论与技术
2.0
32
06051128
管网优化理论与技术
2.0
32
06011016
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2.0
32
06051129
水工程设计与运行管理
2.0
32
06051130
工业废水处理案例分析
2.0
32
补修课
06011124
水质工程学Ⅰ
0
32
06011125
水质工程学Ⅱ
0
32
06011126
环境分析化学
0
32
必修环节
工程项目实践
6.0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1.0
学术报告或学术交流(2次)
1.0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2019-10-14 10:25
建筑与土木工程是基本建设的重要工程领域,涉及各类工程设施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我院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与行业内多家知名单位紧密联系,建立了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拥有一支教学优秀、科研能力强、工程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并聘请了以中国工程院李猷嘉院士为代表的10多名专家作为校、内外导师。近五年来承担了各类课题10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为企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目前设有五个研究方向:
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主要研究建筑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技术,设备系统的节能技术、能效评价与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技术。
2.城市集中供热新技术:主要研究建筑供热计量技术、集中供热系统管网优化等。
3.建筑环境空气污染控制与空调技术:主要研究空气污染控制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研发、洁净空调系统设计与优化、人工气候环境的控制技术等。
4.燃气输配与应用技术:主要研究城市燃气管网系统的优化、燃气负荷预测、城市燃气管网系统的控制技术、污染控制与治理、燃气燃烧与应用技术等。
5.系统自动测控技术:主要研究制冷、供热、通风及空调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监测与控制技术。
结构工程专业
一、培养目标
研究生应掌握结构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基本的了解: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毕业生可胜任结构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工作以及结构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混凝土结构理论及应用技术
(2)钢结构(组合结构)理论及应用技术
(3)工程结构抗震、防灾体系理论与应用
三、学习年限与时间安排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二年半。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1年至1.5年。允许研究生在完成全部学业并得到有关部门审批后提前毕业,原则上不予延期。
四、培养方式
采取课程学习和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制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五、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后,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制订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于研究生入学后2个月内完成,由系主任审批,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后执行。
为了提高论文质量,使研究生尽早接触课题,研究生应按照有关要求在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开学后八周内完成开题报告。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㈠课程
课程分为学位课、选修课和必修课。
㈡学分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取得的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完成培养计划所要求的课程,修满学分者,方能申请论文答辩。
1、要求学位课总学分达到21学分。
2、选修课,一般不少于4门课,学分应达到6学分。
3、必修考查课包括:社会实践,1学分;实验技能课或工程实践课,1学分;两门管理类或经济类的必修考查课,3学分;必修考查课学分为5学。
4、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其它教学环节:开题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第二外语不计学分。
七、开题报告
研究生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后,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开学后八周内开题并完成选题报告。选题报告由研究生本人以书面形式完成,包括文献综述和选题两部分,查阅最新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不少于20篇,书面报告一般应在4千字以上。
八、学位论文
1.论文的选题和所研究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
3.论文的内容一般包括:中英文摘要、综述、理论分析、试验与计算、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
九、学位授予
㈠凡具备如下条件的研究生均可提出硕士学位申请: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遵纪守法,品行良好;
2、硕士研究生按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根据课程学习计划修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完成规定的学分及必修环节;
3、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4、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5、硕士研究生在校就读期间至少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含全国或国际性专业学术会议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天津城建大学);
6、未同时向另一个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学位申请。
㈡满足前述第1、2、3、6款的条件,但未达到第4、5款要求的,暂缓授予硕士学位。可在规定的最长学业年限(四年半)内创造条件,达到要求者,重新申请硕士学位。
㈢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授予硕士学位:
1、有严重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经教育无转变的;
2、在校期间,因违反校规校纪,曾受留校察看以上处分的;
3、学习年限超过规定学制年限两年的;
4、学位论文如有剽窃行为的。
㈣根据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由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做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上一篇:岩土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测绘与3S技术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7-01-10 15:13
土木工程测绘与3S技术学科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自主设置的目录外二级学科。土木工程测绘与3S技术主要研究土木工程建设在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阶段的测绘技术和方法。该学科以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测绘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为核心内容,充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精密工程测绘、变形监测等测绘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解决土木工程建设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有关测绘科学与技术问题,为城市基础建设及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1、3S技术集成及土木工程应用
2、精密土木工程测量与变形监测
3、卫星导航与定位理论与应用
4、无源导航技术
5、3S技术与城市信息化
6、3S技术地下工程施工分析研究
据天津城建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7年天津城建大学(002)土木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的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已公布,详情如下:
2017年天津城建大学(002)土木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研究方向 |
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01)(全日制)新型桥梁与隧道结构设计及理论研究 |
301 |
数学一 |
|
803 |
结构力学 |
无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1 |
英语一 |
|
|
(02)(全日制)大跨桥梁静、动力和稳定性研究 |
301 |
数学一 |
|
803 |
结构力学 |
无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1 |
英语一 |
|
|
(03)(全日制)既有桥梁检测、评价及加固 |
301 |
数学一 |
|
803 |
结构力学 |
无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1 |
英语一 |
|
|
(04)(全日制)桥梁与隧道施工过程控制 |
301 |
数学一 |
|
803 |
结构力学 |
无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1 |
英语一 |
|
|
天津城建大学研招办联系方式:
天津城建大学研招办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6号
天津城建大学研招办电话:022-23085040
天津城建大学研招办官方网址:(www.master.tjuci.edu.cn)
天津城建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建筑与土木工程
发布时间:2018-07-10
专业(领域)名称
建筑与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
085213
所属院系(所)
经济与管理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是基本建设的重要工程领域,其建造并创造人类生活需求的各类工程设施。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设计,也涉及各类工程设施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我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拥有天津市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建筑学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该领域由教授、副教授等几十人的学术队伍组成,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具有多年丰富的工程硕士培养经验,为企业和单位培养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工程项目管理是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工程建设为主要对象,开展工程规划与建设的决策、计划、实施、控制等管理研究,旨在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该学科现有导师14人,设有工程项目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等研究方向。该学科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管理方法,了解国际工程实践前沿,探索工程管理实践问题,能在城市建设领域的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管理咨询企业和相关政府机构胜任工程决策与管理、实践研究与开发工作。本学科具有良好的研究平台与条件,具有广阔的服务面向和就业前景。
培养目标: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富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要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技术方法和现代管理手段,具备良好的思维、表达和组织能力,能够在城市建设及相关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研究方向:
(1)工程项目管理
(2)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3)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
(4)村镇建设与管理
培养方式:
(1)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实践能力训练相结合,灵活采用团队学习、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人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2)考评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平时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报告等。
(3)加强实践环节。从专业实训、模拟实验、前沿动态讲座三个方面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认识和能力,相关工作岗位实习不少于0.5学年。
(4)建立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度。硕士生在入学半年,完成部分课程后,通过双向选择,三个不同领域导师成立论文委员会,主席是首席导师。在委员会指导下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根据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个人实际,对其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要求和进度做出计划和安排。
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研究生学制为3年。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时间为1学年,学位论文(设计)时间2学年(包含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0.5学年),实践教学中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研究生完成全部学业,可申请提前毕业,经院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报研究生部审批,提前毕业,原则上不得超过半年。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见附表。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在学期间应修满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7学分,非学位选修课程不少于7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论文选题报告1学分、创新创业活动1学分),工程项目实践6学分。
补修课程:
城乡规划法、建设法规
考核方式:
学位课程的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选修课可以考查或考试。
考试可采用笔试、口试或口笔兼试。
考查可采用笔试、口试、开卷、闭卷,也可以根据研究生平时完成试验、课外作业的情况综合评定。
工程项目实践:
(1)培养过程突出工程实践导向,培养知行合一的专业人才,使之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卓越能力,学生在相关工作岗位实习不少于0.5学年。
(2)鼓励硕士研究生在校内、校外导师指导下,在实践环节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关注学科发展前沿与现实问题,撰写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学科相关的产、学、研、政合作项目等实践活动。
(3)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须有明确的内容要求、合理的时间安排,学院进行严格的考核。学生在社会实践期间要完成实践工作日志和实践工作报告,并通过学院统一组织的考核,合格后可获得6学分。
学位论文:
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结构按照津城建院政[2011] 78号《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规定》要求执行。
(1)学位论文要与工程管理实践紧密结合,从实践中发掘研究问题,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水平与实用性兼顾。
(2)研究生通过全部学位课程考试,修满规定学分后方能正式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可采用论文、咨询报告、横向课题报告、案例分析等形式,注入更多实践元素。
(3)开题时,应有本专业3-5位老师参加,并至少有一名校外导师。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才能正式开始撰写论文。论文指导委员会审阅通过的论文,采取学院与企业联合盲审的论文评审机制。盲审通过后进行答辩,答辩成员中须有工程管理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学位课
(≥17学分)
000010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
00001012
第一外国语(英语)
2.0
00001015
工程伦理
1.0
05121001
专业外语
1.0
自学
05121147
工程经济学
1.0
05121007
运筹学Ⅰ(Ⅱ)
3.0
05121003
计量经济学
2.0
05121004
管理经济学
2.0
05121006
管理研究方法论
2.0
05121106
应用统计学
2.0
公共选修课
885064
经济学百年
1.0
选1门
885010
化学与人类
1.0
885059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
1.0
专业选修课
(≥6学分)
05121105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2.0
选3-8门
05121107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
2.0
05121116
工程项目投融资管理
2.0
05121118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2.0
05121117
城市经济学
2.0
05121112
房地产经济学
2.0
05121121
计算机网络技术
2.0
05121127
现代评价技术、方法及应用
2.0
补修课
05121154
城乡规划法
0
可不选
05121153
建设法规
0
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1.0
创新创业活动
1.0
工程项目实践
6.0
岩土工程专业
一、培养目标
研究生应掌握岩土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基本的了解: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毕业生可胜任岩土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工作以及岩土工程的勘察、评价、设计和施工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土体工程理论及技术;
(2)岩土工程抗震;
(3)深基础及深基坑工程;
(4)岩土工程信息技术
三、学习年限与时间安排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1.5年至2年。允许研究生在完成全部学业并得到有关部门审批后提前毕业,原则上不予延期。
四、培养方式
采取课程学习和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制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五、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后,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制订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于研究生入学后2个月内完成,由系主任审批,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后执行。
为了提高论文质量,使研究生尽早接触课题,研究生应按照有关要求在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开学后八周内完成开题报告。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㈠课程
课程分为学位课、选修课和必修课。
㈡学分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取得的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完成培养计划所要求的课程,修满学分者,方能申请论文答辩。
1、要求学位课总学分达到21学分。
2、选修课,一般不少于4门课,学分应达到6学分。
3、必修考查课包括:社会实践,1学分;实验技能课或工程实践课,1学分;两门管理类或经济类的必修考查课,3学分;必修考查课学分为5学。
4、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其它教学环节:开题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第二外语不计学分。
七、开题报告
研究生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后,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开学后八周内开题并完成选题报告。选题报告由研究生本人以书面形式完成,包括文献综述和选题两部分,查阅最新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不少于20篇,书面报告一般应在4千字以上。
八、学位论文
1.论文的选题和所研究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
3.论文的内容一般包括:中英文摘要、综述、理论分析、试验与计算、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
九、学位授予
㈠凡具备如下条件的研究生均可提出硕士学位申请: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遵纪守法,品行良好;
2、硕士研究生按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根据课程学习计划修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完成规定的学分及必修环节;
3、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4、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5、硕士研究生在校就读期间至少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含全国或国际性专业学术会议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天津城建大学);
6、未同时向另一个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学位申请。
㈡满足前述第1、2、3、6款的条件,但未达到第4、5款要求的,暂缓授予硕士学位。可在规定的最长学业年限(四年半)内创造条件,达到要求者,重新申请硕士学位。
㈢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授予硕士学位:
1、有严重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经教育无转变的;
2、在校期间,因违反校规校纪,曾受留校察看以上处分的;
3、学习年限超过规定学制年限两年的;
4、学位论文如有剽窃行为的。
㈣根据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由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做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学院简介
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2011年12月,其前身为成立于1985年的土木工程系。现下设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地下与港航工程3个系、1个工程力学研究所、一个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含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力学、仿真分析实验室)。现有教职员工138人,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400余名。
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结构工程三个专业方向)、交通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5个本科专业。2008年土木工程专业获批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和2014年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两轮高等教育专业评估,为国家特色专业、天津市品牌专业和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为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和天津市应用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为天津市应用型专业。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和水利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其中,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和城乡道路交通规划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土木水利领域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授予权。土木工程学科为天津市一级重点学科、天津市一流学科。拥有教育部吹填造陆与滨海软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软土特性与工程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建筑结构防护与加固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滨海软土技术工程中心,中科院天津市地质环境与岩土工程联合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4人,教授18人。师资队伍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各1名,天津市杰出人才1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名、第二层次人选5名、第三层次人选5名,入选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计划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2人,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5名,天津市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天津市教学名师2名,天津市优秀教师1名;学院拥有天津市结构安全与防灾创新团队,天津市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4个教学团队,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为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近年来,学院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0余项,省部级项目60项,其它类型项目220余项,涵盖京昆高速公路干海子特大桥、青连铁路、京张铁路、郑徐高铁、天津站、天津海河隧道等国家、地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6项,教师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60余项。
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培养了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专业介绍
城建教务〔2019〕46号 天津城建大学2019级土木类(大类)专业分流工作实施方案.pdf(点击标题下载)
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练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获得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执业资格的能力;能在房屋、道路、桥梁、地下等相关行业独立承担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一定国际视野,以及良好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在终身学习、专业发展和领导能力上能够持续进步,成为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包括:
目标1:履行并承担土木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应尽的社会义务及责任,主动提高并展示自身社会服务职责、社会公德、人文科学素养和工程职业道德;
目标2:针对土木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实际问题,运用数学、物理、力学和工程科学等知识,经分析、判断和综合处理等过程,提出并践行工程解决方案;
目标3:应用分析与设计、施工与管理等专业能力,承担土木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多学科背景下复杂工程的项目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
目标4:开展土木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技术和服务工作,主动提高并展示多学科背景下的沟通以及跨文化条件下的交流能力
目标5:主动锤炼团队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追求新职业机会,适应不同环境赋予的工作任务,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贡献,获得自身的持续发展。
培养要求:完成本专业学习后,应具备工程知识应用、问题分析、设计开发、研究、现代工具使用、工程评价、可持续发展评价、职业担当、团队协作、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12个能力。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工程结构抗震原理、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桥涵水文、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测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建筑结构、地下工程测试原理与监测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大学物理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土力学实验、建筑结构试验、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房屋结构设计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课程设计、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专业方向:
1.建筑工程方向
2.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
3.地下结构工程方向
就业方向:在土木工程相关部门(如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地下工程等)从事研究、项目勘察、设计、施工、测量、监理、规划、管理及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科类:理工类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交通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交通工程和系统规划、设计与控制等方面知识,获得从事现代城市和区域交通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培养要求:掌握交通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与管理方面的系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技能,接受交通运输规划、管理与交通工程设计方面系统训练,具备在城市及城市内区域交通设计、管理及道路交通控制、交通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制与开发、道路桥梁施工与管理及监理等领域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运筹学,运输经济学,交通工程总论,交通规划原理,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工程设计,交通安全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概论,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测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测量实习,驾驶实习,交通调查实习,交通工程认识实习,交通综合课程设计,道路勘测实习,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从事交通规划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科类:理工类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学科以及相关的工程管理、技术经济、人文科学等方面知识,具备计算机和外语的应用能力,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在港口工程、航道工程、海岸工程、近海工程以及相近的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从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科研、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广博的科学素养、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素养、创新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受到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结构设计、施工实践、专业实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程设计、实验测试、科学运算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专业、心理等方面的素质。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材料、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水文学、海岸动力学、河流动力学、港口规划与平面布置、港口工程学、海岸工程学、航道工程学、水运工程施工、工程法规、工程经济、工程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基础水力学实验、工程测量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水工钢筋混凝土实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实验、海岸动力学实验、河流动力学实验、港口水工建筑物试验、航道工程学试验、测量实习、地质实习、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港口规划与平面布置课程设计、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水运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在港口工程、航道工程、海岸工程、近海工程以及相近的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从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科研、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科类:理工类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交通、城建或其它部门的交通基建领域,从事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监控、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且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研发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设计、施工、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系统训练,了解本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初步能力。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土力学、水力学、桥涵水文、道路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测设计、基础工程、桥梁钢结构、桥梁结构抗震抗风设计、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路桥工程施工组织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工程测量实习、桥梁工程生产实习、路基与路面工程生产实习、道路勘测实习、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路基与路面工程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路桥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在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岩土工程等规划、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科类:理工类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土木工程学科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能在城市地下民用与商业工程、市政工程、岩土工程等领域从事设计、研究、施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数学、力学、工程材料、结构分析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地下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地下工程勘察、地下空间规划、地下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与工程、工程地下水、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建筑结构、地下工程施工、地下结构抗震原理、地下工程测试原理与监测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大学物理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土力学实验、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地下工程测试实习、毕业实习、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地下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在城市地下铁道、地下隧道与管线、建筑基础工程、地下商业与工业空间等工程的设计、研究、施工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科类:理工类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阳芳介绍
◆个人简历
1996.9-2000.7长安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0.9-2003.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3.6-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结构教研室任教
2010年取得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质
◆教学任务
本科生教学:主讲《钢结构设计原理》《工程建设监理》等课程
◆科研成果
科研方向:钢结构设计理论;大跨度钢结构理论与实践等
科研论文: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篇
科研专著:参与编写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建设工程监理》等教材
天津城建大学2014年考研招生问答:土木工程参考书
问:我想报考天津城建大学的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招生简章的专业课就写的是土木工程概论,麻烦知道的同学告诉我专业复习需要什么书籍,谢谢
答:罗福午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叶志明、江见鲸主编,《土木工程概论》(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
研究方向 |
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01)(全日制)软土工程理论及技术 |
301 |
数学一 |
|
801 |
土力学 |
无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1 |
英语一 |
|
|
(02)(全日制)土动力学与地基抗震 |
301 |
数学一 |
|
801 |
土力学 |
无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1 |
英语一 |
|
|
(03)(全日制)地基与基础工程 |
301 |
数学一 |
|
801 |
土力学 |
无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1 |
英语一 |
|
|
(04)(全日制)环境岩土工程 |
301 |
数学一 |
|
801 |
土力学 |
无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1 |
英语一 |
|
|
(05)(全日制)岩土工程信息技术 |
301 |
数学一 |
|
801 |
土力学 |
无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
201 |
英语一 |
|
|
天津城建大学研招办联系方式:
天津城建大学研招办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6号
天津城建大学研招办电话:022-23085040
天津城建大学研招办官方网址:(www.master.tjuci.edu.cn)
天津城建大学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单位: 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盖章)
专业名称: 建筑与土木工程
单位负责人(签字):
研究生部制表
2018年 3 月 30 日填
专业(领域)名称 建筑与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 085213
所属院系(所) 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概述:(限400字)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设计,也涉及各类工程设施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我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拥有天津市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建筑学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该领域由教授、副教授等40余人的学术队伍组成,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具有多年丰富的工程硕士培养经验,为企业和单位培养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建筑电气与建筑智能化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并在该环境中应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一门科学,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数字化城市、绿色与智能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智能化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因此,这门科学是介于土建和电气两大类学科之间的一门综合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培养目标:
突出建筑行业特色,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掌握现代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相关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具备执业注册知识和能力、富有创新精神、能够胜任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掌握比较宽广的现代建筑电气理论、智能化装置理论与应用和建筑工程管理知识;
2、了解建筑行业企业运行规律、行业特点和相关前沿技术等相关知识;
3、能阅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相关的英文资料,较流利的用英语进行对外交往和处理对外事务。
研究方向:
方向一:建筑电气技术
主要研究电气相关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建筑功能设计与运行管理方法,新型照明技术和产品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现代建筑电气安全及防雷技术;建筑物节能模式的选择及系统运行方式的综合能效设计;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安全评价;建筑物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及运行维护等方面新技术的应用。
方向二:建筑智能化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智能与控制相关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分析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建筑与建筑群能耗与环境监测、组网与无线传输技术、建筑机电设备一体化系统集成与控制方法、绿色建筑设备运行节能检测技术、以及物联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在工程中的应用。
培养方式:
对研究生采取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或工程部门联合培养的培养方式,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由学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与企业或工程部门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联合指导工程设计或学位论文。
学校与企业或工程部门加强合作,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以适应研究生的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研究生学制为3年。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学位论文(设计)时间1年,工程项目实践时间1年,工程项目实践中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研究生完成全部学业,可申请提前毕业,经学院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报研究生部审批,提前毕业,原则上不得超过半年。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见附表。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在学期间应修满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7学分,非学位选修课程不少于7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论文选题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工程项目实践6学分。
补修课程:
对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2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要求通过考试但不计入学分。
考核方式:
学位课程的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选修课可以考查或考试。
考试可采用笔试、口试或口笔兼试。
考查可采用笔试、口试、开卷、闭卷,也可以根据研究生平时完成试验、课外作业的情况综合评定。
工程项目实践:
在建筑设计单位完成工程设计方面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一般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具有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各种建筑设备和建筑主体与建筑电气之间关系的能力,从而做出适用的、经济的建筑电气工程设计。
在施工监理单位完成施工监理方面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施工管理、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掌握如何提高工程质量、强化工程监督和降低工程造价的方法。
在系统集成相关单位完成系统集成方面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系统集成方法、方案设计、工程实施、集成系统二次开发等技术。
在建筑智能化设备制造单位完成产品研发方面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电子类产品的设计、调试、制造、生产等关键技术。
工程项目实践之前,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经学院学术委员会批准。
工程项目实践结束后,研究生应提交由实习单位或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的书面实习报告,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设计)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设计)结构按照《天津城建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设计)管理规定》要求执行。
1.论文(设计)选题。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应与工程项目实践内容相结合。学位论文(设计)可采用建筑或规划设计、产品开发、应用基础研究等形式。最迟在第三学期内提交学位论文(设计)选题报告和学位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2.论文(设计)审题。举行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会,由有关专家教授集中审议研究生论文(设计)选题,集体把关,严格审定,确保论文(设计)选题的先进性、可行性和论文(设计)工作量。
3.论文(设计)中期检查。第四学期,进行论文(设计)中期检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实施,并写出“论文(设计)中期检查报告”,报研究生部。
4.学位论文(设计)评阅与答辩。第六学期,进行论文(设计)预答辩、论文(设计)评阅、正式论文答辩。学位论文(设计)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论文(设计)答辩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实施,并将《天津城建大学工程硕士学位申请审批书》报研究生部。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学位课
000010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
00001010 第一外国语(英语) 3.0
00001013 工程数学 3.0
00001014 信息检索 1.0
22151001 嵌入式技术 2.0
22151002 智能控制 2.0
22151003 现代建筑电气技术 2.0
22151004 建筑环境监测技术 2.0
22151005 专业外语 1.0 自学
专业选修课 22151104 模态理论 2.0
22151105 DSP原理及应用 2.0
22151106 物联网技术 2.0
22151107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2.0
22151108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2.0
22151109 故障诊断学 2.0
22151110 噪声控制技术 2.0
22151111 新能源控制技术 2.0
22151112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 2.0
22151117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 2.0
补修课 10072204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2.0
10075223 建筑配电基础 2.0
必修环节 工程项目实践 6.0
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0
学术报告或学术交流(2次) 1.0
地址:天津市津静路26#天津城建大学建工楼
电话:022-23085076(院办)/77(学办)
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杜东菊介绍
杜东菊教授,男,博士生导师。
196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1981获工学硕士,1988年获理学博士。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聘为教授,1999年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任国土资源部岩土工程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德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培训中心技术顾问。现任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授、长安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永久会员、中国地质教育协会理事等。
杜东菊教授自60年代起主要在岩土工程、环境工程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生产工作,多次参加国家重大工程技术论证,先后出版专著4部、主编论著2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完成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1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近年来,主持完成和承担多项国家及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0814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土木工程
专业介绍
北方工业大学为例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内容非常宽泛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其涉及的技术领域还在不断地拓展新的学科分支和新的研究方向;然而,新的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不断地融入,使本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广泛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分析技术、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技术、新材料和智能材料、建筑节能技术等,都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技术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土木工程技术,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永恒的“朝阳产业”。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于1984年,200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00多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十余名,本专业在校硕士生近200名。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形成了“岩土与地下工程”、“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和“工程防灾减灾”三个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研究特色的研究生培养领域。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及升学率连年达到100%,毕业生因其良好的综合能力而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科特色
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学科组在岩土工程领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项目中的大型岩石工程、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矿山工程中的高边坡、松散介质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开挖诱发地质灾害评价及其控制技术等重要研究项目。在建筑结构及其抗震领域先后承担了建筑结构设计及其灾害评价、工程抗震设计及其安全评价等许多重大工程项目。
近十年,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其中一等奖10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在某些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社会的好评。
优秀的研究成果带动了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飞跃,一方面能够使研究生掌握前沿的学术理论和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又通过工程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能力;从实践活动中提升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方向在孙世国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下图是孙世国教授作为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授权专利30余项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学科依托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和各类企业工程课题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通过“产、学、研、用”的基地建设,为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的一线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工程实际,以注重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训练,注重学生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选题重视与土木工程设计和前沿研究领域的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全方位强化研究生的实战能力与学术水平训练;提升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更好的为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学科优势
研究方向广、科研综合实力强
本学科现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毕业后统一授予“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专业毕业证书。目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全部六个二级学科。
师资队伍学术水平高、科研条件优良
学科现有高级职称教师27名,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70%,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7名,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2名。另聘请北京市人才强校特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4名,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5名,整个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术梯队建设合理,并形成了较强的创新能力。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省部级和各类企业课题百余项。学科依托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及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研究所。试验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在物探与勘查、路基检测、隧道衬砌支护检测、结构动力特性测试与分析、清洁能源等研究方向具有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软件。
E60EM综合电磁法仪
拟动力实验系统
激光隧道断面仪
动力应变数据采集系统
动力应变/ICP数据转换系统
研究领域
岩土与地下工程
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是国家基础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基础工程和人居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高速公路与铁路、地铁、地下工程、堤坝、高边坡、各类复杂基础工程和矿山工程的安全等等都涉及到岩土工程理论与技术方法。区域性岩土或特殊条件下的土工问题则是针对非常规、非普遍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和非传统的土工问题。
21世纪人类生存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挑战。土地资源有限且利用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提升空间小、难度大。人类向地下深部开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无奈的选择,由此也给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十二五”期间和中长期发展规划(2001-2020),对交通基础工程及民生工程的建设进行重点倾斜,公路建设重点发展“五纵七横”计划3.5万公里、铁路建设重点发展“四纵四横”计划累计里程1.3万公里、2015年之前拟建设地铁线路总长2259公里,从而极大地推动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技术的发展,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拟在公路铁路、地铁工程建设等领域投资10万亿以上,因此本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孙世国教授
我校“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领域以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博士生导师孙世国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该团队主要以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计算理论及其应用技术为重点,在矿山安全、地基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地下工程理论与控制技术、岩石工程开挖对周边环境安全的影响规律与评价方法、三维动态变形监测技术与预测理论等领域已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目前该科研团队以第一承担单位负责“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陡边坡风险辨识与雷达干涉监测技术及装备研发”、以及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以及校企联合项目70余项科研课题。形成了师资力量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梯队建设科学的研究队伍,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获国家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多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近10亿的经济效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有力推动了该学科领域的经济发展与进步。
该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
1)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包括露井联采综合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分析、露天边坡风险分级分析与评价、高陡软岩边坡智能匹配优化设计、大型松软堆积体安全评价、控制与加固技术等;
2)井下突水预测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复杂断裂带存在对上覆岩体的破坏规律及其诱发导水通道的评估与预测、安全开采控制技术与措施;
3)尾矿库灾变机制及其预测预警技术,主要包括尾矿坝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诊断技术、尾矿库溃坝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尾矿坝浸润线抬升及坝体涌水开裂紧急险情处置技术、浑水渗流作用下尾矿坝淤堵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
4)地下工程设计、加固技术及施工风险评估;地下资源开发上覆岩体破坏规律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与控制技术;
5)岩土工程的变形智能监测及其灾害预测预警技术:三维实体预测及其安全判别技术;
6)岩土工程的理论研究及其工程控制新技术的研发等 ;
7)岩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及其评价体系的创建等;
8)各类基础工程的设计、震害评价、以及控制技术和加固措施等。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
为了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严重危害,结构在正常使用和受灾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整体性,以便有效地发挥建筑物的承重和支撑作用,保证室内工作人员能够安全地撤离和尽可能少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新型结构设计及其防灾研究方向发展空间巨大。而且,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和能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因此建筑节能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巨大的建筑能耗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强化新型建筑结构、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学术问题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晓纯教授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特色团队以博士生导师王晓纯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该团队一直致力于新型建筑结构设计、新材料的开发、结构防火技术研究;在复杂结构设计、新材料、以及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石化建筑结构火灾安全评估领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0余项。同时,该特色团队在绿色建筑、热泵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长期成果的积累,并取得较好的创新成果。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抗火性能;
2)钢结构防火性能化设计;
3)地源热泵设备开发;
4)石化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5)钢结构超薄型涂料抗火性能;
6)砌体加固技术;
7)纤维复合材料修复管道技术;
8)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复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工程防灾减灾
工程防灾减灾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用以提高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来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能力,提高国家重大工程的防灾能力。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实施,该研究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屈铁军教授
“工程防灾减灾”特色团队以屈铁军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该团队在结构振动与抗震研究领域长期从事地震地面运动特性、地下管道抗震分析理论、城市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理论与实验、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抗震设计及行车安全研究等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先后承担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下管道地震输入及反应”、“GFRP增强水泥模板-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受力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再生混凝土多轴破坏准则与本构模型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以及“地震地面运动非平稳性对结构反应影响的试验研究”、“百万千瓦机组直接空冷风机组风机振动特性与减振研究”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6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同时在桥梁、隧道等结构稳定性计算方面的设计软件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震与防灾减灾;
2)建筑结构的检测、加固与改造;
3)钢管混凝土结构;
4)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与控制;
5)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6)纤维增强水泥模板复合结构;
7)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与优化设计技术;
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堆石混凝土技术
9)桥梁设计理论及应用与仿真分析、大跨度桥梁结构、钢桥的疲劳、既有桥梁评估与加固、旧桥检测加固维修理论及设计施工研究。
专业点分布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14 土木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6 所,本次参评5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3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2 |
10286 |
东南大学 |
A+ |
3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4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5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6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7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8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9 |
10294 |
河海大学 |
A- |
10 |
10532 |
湖南大学 |
A- |
11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12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A- |
13 |
90006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A- |
14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B+ |
15 |
10107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B+ |
16 |
10153 |
沈阳建筑大学 |
B+ |
17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B+ |
18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19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20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1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2 |
10536 |
长沙理工大学 |
B+ |
23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24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25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26 |
11078 |
广州大学 |
B+ |
27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28 |
10016 |
北京建筑大学 |
B |
29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B |
30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31 |
10386 |
福州大学 |
B |
32 |
10429 |
青岛理工大学 |
B |
33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34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35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36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37 |
10618 |
重庆交通大学 |
B |
38 |
10710 |
长安大学 |
B |
39 |
10731 |
兰州理工大学 |
B |
40 |
10732 |
兰州交通大学 |
B |
41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42 |
10145 |
东北大学 |
B- |
43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44 |
10332 |
苏州科技大学 |
B- |
45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学 |
B- |
46 |
10385 |
华侨大学 |
B- |
47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B- |
48 |
10430 |
山东建筑大学 |
B- |
49 |
10593 |
广西大学 |
B- |
50 |
10616 |
成都理工大学 |
B- |
51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52 |
10704 |
西安科技大学 |
B- |
53 |
11075 |
三峡大学 |
B- |
54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55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
C+ |
56 |
10147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C+ |
57 |
10255 |
东华大学 |
C+ |
58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C+ |
59 |
10404 |
华东交通大学 |
C+ |
60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C+ |
61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学 |
C+ |
62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63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C+ |
64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C+ |
65 |
10792 |
天津城建大学 |
C+ |
66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学 |
C+ |
67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C+ |
68 |
10009 |
北方工业大学 |
C |
69 |
10078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C |
70 |
10183 |
吉林大学 |
C |
71 |
10191 |
吉林建筑大学 |
C |
72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C |
73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74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75 |
10298 |
南京林业大学 |
C |
76 |
10384 |
厦门大学 |
C |
77 |
10538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C |
78 |
10560 |
汕头大学 |
C |
79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C |
80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81 |
11646 |
宁波大学 |
C |
82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C- |
83 |
10128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C- |
84 |
10188 |
东北电力大学 |
C- |
85 |
10216 |
燕山大学 |
C- |
86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87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88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89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90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C- |
91 |
10555 |
南华大学 |
C- |
92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C- |
93 |
11066 |
烟台大学 |
C- |
94 |
11117 |
扬州大学 |
C- |
土木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系)考研科目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4结构力学(含动力学基础)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两份试卷二选一):1混凝土结构(含预应力混凝土)、钢结构(含钢结构稳定);2弹性力学(含有限元)
土木工程考研参考书:
以武汉大学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
825 建筑工程经济:
《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何亚伯,武汉大学出版社
826 给水排水水力学:
《水力学》,西南交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27 道路工程材料:
《道路建筑材料》李立寒 张南鹭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801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邓训,武汉大学出版社或《材料力学》孙训方,高等教育出版社
918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教程1,2》龙驭球,高等教育出版社
803 工程地质: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杨连生 武汉大学出版社
488 水力学:
《水力学》李炜,武汉大学出版社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就业:
土木工程行业前景
尽管我国经济与社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目前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各项基础建设工作仍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仍在推进之中。因此,土木工程建设前景广阔。
1.城市建设
维基百科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51.27%,排在世界第113位,远低于美国的82%、德国74%,法国的77%。相应的城市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城市建设中的土木工程工作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工程等的建设与维护。相应的工作将会吸引大量的毕业生工作。
2.公路建设与维护
近30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迅猛,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106,387公里,排在美国68,937,575公里和欧盟5,814,080公里之后。其中高速公路我国已经超出10万公里,排在世界第一。
尽管公路建设发展良好,我们还必须看到,国内公路发展是不均衡的,西部地区及山区的公路网仍然薄弱,不利于国家的均衡发展。鉴于国内庞大的人口数量,相应公路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关的建设工作必然带来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机会。
另外一方面,既有里程庞大的公路规模,随着路桥年龄的增长,相关路桥检测、维护、加固等工作量需求巨大,同样能吸收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人员。
3. 铁路建设与维护
目前,我国的铁路总里程约10万公里,仍远低于美国的22.6万公里。换算为人均铁路里程长度则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10多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目前高铁里程已经突破1万公里,是其他国家高铁里程的总和。我国人口多,人口分布稠密的特点使得高铁成为较适合我们的交通方式,因此高速铁路将会不断的发展。
总体而言,国内铁路网仍然处于相对稀缺的状况,分布仍不均匀。因此,无论是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其建设空间还很大。
持续不断的铁路建设工作必然带来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机会。既有的铁路基础设施的维护同样需要大量的就业人员。
4.机场建设与维护
在所有的基础建设中,我国的机场建设相对较慢,资源主要集中于大城市。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机场总数为497个,远低于美国的15,079个,巴西的4,105个。尽管大规模的航空运输并不是适合我国国情,但目前的国内的机场数量太过稀少,不利于经济发展及战备与救灾等工作。机场建设工作同样可以吸引大量的土木工程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