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学还阅读了:[山东交通学院考研真题免费下载] [山东交通学院历年保研笔试/面试真题汇.pdf] [山东交通学院预推免信息汇总表.xls] [山东交通学院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山东交通学院研究生招生目录]
[山东交通学院研究生分数线]
[山东交通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山东交通学院考研难吗]
[山东交通学院研究生院]
[山东交通学院考研群]
[山东交通学院研究生学费]
[山东交通学院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历年汇总)]
[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汽车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介绍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公布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的通知》鲁教研字[2011]4号文件,我院申报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通过评审,被批准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是我校第一个获批的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是我院学科建设工作具有突破性的标志性成果。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适应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带动战略对学科人才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和科研工作基础,与社会相关行业和企业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科团队整体水平高、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具备开展高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所需的软硬件条件。
在省教育厅、财政厅及学校统一领导部署下,我院将充分调动教学、科研与管理人员参与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切实把“重点学科建设工程”组织好、实施好,充分发挥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中的战略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为我省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载运工具运行安全与节能环保培养方案
山东交通学院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交通运输工程 代码:085222
研究方向:载运工具运行安全与节能环保 培养单位:汽车工程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汽车行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能够从事交通运输领域汽车设计、制造、检测、维修、管理、节能环保及相关领域科技开发和研究工作。具体培养目标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 掌握本学科领域基础理论和汽车专业知识,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具备解决汽车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和撰写外文论文。
4.能胜任汽车行业技术研究及汽车结构强度与可靠性、运行安全性、乘坐舒适性、车辆节能与环境保护、车辆运行风险分析与保障等技术开发工作。
二、入学要求
招收对象主要为大学本、专科毕业生,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择优录取。
三、主要研究方向
载运工具运行安全与节能环保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载运工具运行安全
研究载运工具结构强度与可靠性,载运工具运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以及载运工具运行风险分析与保障等相关问题的仿真、测试。
2.节能与环境保护
研究载运工具内、外部热环境,振动与噪声,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清洁能源汽车性能优化,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等。
四、培养方式
1.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
2.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可以在生产现场或工程单位完成。
3.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用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专家人员联合指导。
五、培养年限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为3年。研究生因患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经学校批准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一年。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原则上在校内进行,要求1.5年内修完全部课程教学学分;专业实践要在企业进行,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年;学位论文要结合专业实践进行,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1年。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本方向研究生课程原则上1.5年内完成。
2.课程分类及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组成,其中学位课应不低于17学分。学位课包含公共课、专业核心课程,非学位课包含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课(9学分):政治理论课和英语课等,设置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由学校统一做出安排。
(2)基础理论课(9学分):工程数学类课程、专业英语、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0学分):根据研究方向需要,设置5门课程。
(4)选修课(6学分):根据研究方向需要,设置8门课程,研究生从中选修3门课程。
3.其他必修环节学分要求
其他必修环节(23学分):
学术讲座 0学分
开题报告 0学分
实践教学 23学分
4.同等学力或跨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要求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由培养学院确定。
5.课程考核要求
必修课程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考核一般采用考查方式进行;实践环节考核采用汇报、评议、鉴定方式进行。
七、实践
实践环节安排在第4~5学期,研究生直接参与企业工程项目或科研工作。实践方式采取现场教学与实习、工程实践、科研三类实践活动的结合。实践内容包括项目认知、项目规划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
往届本科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2个月,考核合格获得23学分。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学习。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通过考核者取得相应学分。
八、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专题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题,选题必须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选取。
(1)产品研发: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3)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2.开题报告论证会
研究生要阅读文献并写出开题报告(查阅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应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论证会。开题报告应明确论文工作计划、研究内容与方法、完成期限和预期成果等。未通过开题报告的研究生,不允许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开题报告须于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
3.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学科与研究生处会同相关学院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对未按期完成论文工作进度计划的研究生,给予警示,并在后期或学位论文答辩中重点督察。
4.学位论文预答辩
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后,经导师审核认为符合要求的,研究生所在学院需组织3-5名本学科专家进行预答辩,预答辩不合格者,不允许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5.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
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重复率高于20%的需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重复严重的须推迟答辩。
6.学位论文部分匿名评审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部分盲评制度,学位办公室按一定比例随机抽选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审。
7.学位论文答辩
由该领域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5名校内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其中至少2位是校外同行、企业或科研单位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专家担任,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2/3以上(含2/3)同意为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严格。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实践环节并通过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被授予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汽车运行安全与节能环保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交通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领域:交通运输工程 代码:085222
一、培养定位及目标
(一)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培养交通运输行业基础扎实、素质全 面、工程应用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 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并与本领域任职资格具有一定的关 联性,具体要求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 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 识,熟悉行业相关规范,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 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 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交通运输工程领域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汽车运行安全与节能环保、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方向,具体研究内容为: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以公路、桥梁、隧道和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施 工和管养为应用领域,重点开展道路长期性能、路面结构与材料、桥梁隧道结构设计优化、施工监控与风险评估、港口结构耐久性等方向研究。
2.汽车运行安全与节能环保 以汽车设计、制造、运行安全为应用领域,重点开展汽车结 构强度与可靠性、汽车节能环保、汽车运行安全性与舒适性、汽 车性能检测、汽车运行风险与技术保障等方向研究。
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以公路交通、水上交通的规划与管理为应用领域,重点开展 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智能交通技术、航运物联网技术、现代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交通安全等方向研究。
二、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
学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定标准学制为3年,研究生 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含休学和保留学 籍)。
三、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
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 的培养方式。
(一)其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在学校集 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可以在企业进行。
(二)专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 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其 他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
(三)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 于1年,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
(四)学校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吸 收企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 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提高培养质量。
(五)学校建立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的导师组,加强研究生培 养全过程的指导。导师组由学校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 验的教师,以及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企业导 师主要参与实践过程、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六)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发表1篇论文或授权1项专利(研究生排名第一,或者导师 排名第一、研究生排名第二);
2.获得省级及以上大赛奖励;
3.参加学术会议并作会议报告;
4.经硕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认定的成果。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学校对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工程需求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工 程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满足交通运 输工程行业需求。
课程总学分(包含专业实践)不少于41学分,其中课程学习 不少于32学分。
课程设置框架和必修环节:
1.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工程伦理、外语等;
2.专业基础课程:数学类课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基础课程;
3.选修课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技术类课程;
4.必修环节:专业实践、学术活动。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 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安排 由培养学院确定。
五、专业实践
工程实践安排在第3~4学期,研究生直接参与企业工程项目 或科研工作。校内、外导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工程实践计划, 指导其开展实践学习。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报告等材料, 实践报告要有一定深度和见解,实践成果能直接服务于实践单位 或实际工程的计划开发、技术改造、生产提高、相关规章制度建 设等,实践单位、导师和二级学院审核评定实践表现并给出相应实践考核成绩,成绩合格及以上的,获得相应实践学分。
六、学术活动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术活动,了解本领域发展动向,开阔视 野,培养创新精神。研究生应在第6学期前至少参加6次学术活动, 并写出心得体会。
七、学位论文
(一)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 交通运输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拟解决的问 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 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或者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又或者 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
(二)论文开题 完成论文选题后应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第四学期 初完成。开题报告一般包括:选题的来源与工程背景;研究内容 的发展现状、拟解决的工程问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的 技术路线和进度安排;研究成果的预期工程价值等。
(三)论文要求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备相应 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 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择 一种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概念清晰、层次分明,用词准确、文字通 畅,数据可靠,引用他文应明确标注,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八、学位论文答辩
(一)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 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二)论文预答辩。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后,经导师 审核认为符合要求的,研究生所在学院需组织3-5名本领域或者相 关领域的专家进行预答辩,未参加预答辩或预答辩未通过者不得 参加学位论文正式答辩。
(三)论文重复率检测。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进行论文重复 率检测,重复率高于20%的需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重复率 高于50%的需重写论文并推迟半年或一年提交答辩申请。
(四)论文评阅。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由本领域或相关领 域2-3名专家评阅,应聘请相关的企业专家参加评阅,论文评阅通 过后可以参加论文答辩。
(五)论文答辩。二级学院组织3-5名本领域或者相关领域的 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其中校外专家2名,应聘请相关的企业专家 参加答辩,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由校外专家担任,经答辩委员会 全体成员的2/3以上(含2/3)同意为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要严肃 认真,做到公正、公开、严格。
九、学位授予
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学校硕士学 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交通运输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十、其他
本培养方案从2018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执行, 由学科与研究生处负责解释。
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介绍
2011年11月,山东交通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自此,汽车工程学院开设载运工具运行安全与节能环保1个专业硕士方向,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汽车行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能够从事交通运输领域汽车设计、制造、检测、维修、管理、节能环保及相关领域科技开发和研究工作。
汽车工程学院始建于1956年,现有教师93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和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有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2个、外籍专家1人、部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1人、部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汽车工程学院荣获“山东省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称号。
学院设有汽车运用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应用技术研究所、车辆检测与诊断研究所、车辆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所、车辆控制与仿真研究所、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研究所、汽车空气动力研究所、内燃机增压与排放控制研究所、汽车保险研究所、汽车营销研究所、汽车评估研究所、新能源汽车研究所等13个研究机构;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汽车运用技术实验室”为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实验室”为国家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实验中心” 和“汽车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为山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实验室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 设备总值达4000余万元,下设23个子实验室,可开设实验项目68个,开放性实验37个。
汽车工程学院始建于1956年,现有教师93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和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有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2个、外籍专家1人、部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1人、部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汽车工程学院荣获“山东省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称号。
学院设有汽车运用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应用技术研究所、车辆检测与诊断研究所、车辆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所、车辆控制与仿真研究所、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研究所、汽车空气动力研究所、内燃机增压与排放控制研究所、汽车保险研究所、汽车营销研究所、汽车评估研究所、新能源汽车研究所等13个研究机构;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汽车运用技术实验室”为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实验室”为国家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实验中心” 和“汽车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为山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实验室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 设备总值达4000余万元,下设23个子实验室,可开设实验项目68个,开放性实验37个。
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的联系方式
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的联系方式地址: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邮编:250357
电话:0531-80683168 Email:sdjtuqcgcxy@163.com
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的介绍
汽车工程学院始建于1956年,现有硕士研究生、本专科学生2300余人,教师94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和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有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2个、外籍专家1人、部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1人、部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汽车工程学院荣获“山东省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称号。现有1个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1个硕士专业——交通运输工程(汽车运行安全节能与环保方向),4个本科专业——交通运输、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1个专科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1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交通运输专业群(交通运输、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交通运输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车辆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特色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示范性工科专业。
学院下设交通运输系、车辆工程系、汽车服务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和汽车工程实验中心等5个教学机构;另设汽车运用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应用技术研究所、车辆检测与诊断研究所、车辆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所、车辆控制与仿真研究所、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研究所、汽车空气动力研究所、内燃机增压与排放控制研究所、汽车保险研究所、汽车营销研究所、汽车评估研究所、新能源汽车研究所等13个研究机构;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汽车运用技术实验室”为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实验室”为国家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实验中心” 和“汽车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为山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实验室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 设备总值达4000余万元,下设23个子实验室,可开设实验项目68个,开放性实验37个。
学院近几年获批省部级及国家级科研课题40余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技术发明奖7项。学院还对社会开展汽车和发动机产品性能检测等工作,并与丰田汽车公司、中国人保、平安保险公司、长安汽车集团、中国重汽集团、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公交总公司、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和内燃机行业协会等单位深度合作,在校内外联合建立了多个培训基地,供学生实习和员工培训,为行业和企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3山东交通学院研究生汽车工程学院考研报录比
年份 | 地区 | 学校 | 学院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报名人数 | 录取人数 | 报录比 | 推免人数 |
2013 | 山东 | 山东交通学院 | 汽车工程学院 | 085222 | (专业硕士)交通运输工程 | 11 | 5 | 45.45% | / |
2016山东交通学院研究生汽车工程学院考研报录比
年份 | 地区 | 学校 | 学院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报名人数 | 录取人数 | 报录比 | 推免人数 |
2016 | 山东 | 山东交通学院 | 汽车工程学院 | 085222 | (专业硕士)交通运输工程 | / | 1 | / | / |
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导师李祥贵
姓 名: | 李祥贵 | |||||||||||||||||||||||||||||||||||||||||||||||||||||||||||||||||||||||||||||||||||||||||||||||||||||||||||||
性 别: | 男 | |||||||||||||||||||||||||||||||||||||||||||||||||||||||||||||||||||||||||||||||||||||||||||||||||||||||||||||
所在院系: | 汽车工程学院 | |||||||||||||||||||||||||||||||||||||||||||||||||||||||||||||||||||||||||||||||||||||||||||||||||||||||||||||
最高学位: | 硕士 | |||||||||||||||||||||||||||||||||||||||||||||||||||||||||||||||||||||||||||||||||||||||||||||||||||||||||||||
职称/职务: | 教授、硕导 | |||||||||||||||||||||||||||||||||||||||||||||||||||||||||||||||||||||||||||||||||||||||||||||||||||||||||||||
e_mail: | ||||||||||||||||||||||||||||||||||||||||||||||||||||||||||||||||||||||||||||||||||||||||||||||||||||||||||||||
电 话: | 0531-80683077 | |||||||||||||||||||||||||||||||||||||||||||||||||||||||||||||||||||||||||||||||||||||||||||||||||||||||||||||
专 业: | 交通运输 | |||||||||||||||||||||||||||||||||||||||||||||||||||||||||||||||||||||||||||||||||||||||||||||||||||||||||||||
研究方向: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
吉林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硕士,多年来一直从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车辆检测与故障诊断。 一、教学成果与荣誉奖励 1、1999年获交通运输部第二届“吴福-振华”交通教育优秀教师 2、1999年获全国交通系统优秀工作者 3、2001年获山东省第五批中青年学术骨干(省属高校) 4、2003年主编《最新本田轿车使用与检修》 5、2006年《专用汽车设计》副主编 6、2008年《专用汽车构造与维修》主审 7、2009年“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获第六届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二、科研成果 1、科研获奖
2、专利
3、专著和教材
4、近五年主持的项目
|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导师乔向明
姓 名: | 乔向明 | |
性 别: | 女 | |
所在院系: | ||
最高学位: | 学士 | |
职称/职务: | 教授 硕导 | |
e_mail: | ||
电 话: | 13964063513;80687384 | |
专 业: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
研究方向: | 汽车运行安全性、排放控制 | |
个人简介:1982年元月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长安大学前身)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同年来校任教至今。 2000年晋升教授; 2002年获交通部“吴福—振华交通教育优秀教师奖”; 2010年获山东省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个人; 曾被评为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获’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津贴”; 六次获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多次评为校优秀教师、优秀党员。 长期从事教学和车辆安全环保排放控制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治学态度严谨,学术造诣较深。先后在在国内外权威刊物、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国际三大检索中的EI和ISTP收录。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了省部级、省厅级科研和教研教改项目近20项,多项成果被鉴定为 “在国内外未见报道,属国际首创”、“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交通运输与车辆工程领域多项重大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持。 目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完成和在研主要科研项目有: 1.交通运输部交通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Renewal理论在运输车辆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0431981716),经费20万元,起止时间: 2004.07-2007.12,第二位。 2. 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在用汽车污染物排放分布规律建模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0831800074),经费:20万元,起止时间:2008.07-2010.12,第二位。 发表代表性论文: 1.方圆变形接头表面展开的数学模型及程序设计(第一作者)《计算机工程图学的探索与实践》1994.4 2.圆柱与圆锥正交时最右点的图解及其证明(独著)1998.1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3.桑塔纳轿车HC排放分布规律和建模研究(独著)1998.4公路交通科技 4.车用汽油铅损害及其对策研究(独著)1998.3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5.基于弹性系数法的全国公路客货运量预测研究(第一作者)2004.10华东公路 6.中国道路交通事故变化趋势预测(第一作者)2004.11长安大学学报 7.Forecast research on road traffic accident tendency in China—taking the death number and direct economic lose for example(第一作者)2005.11, APSS2005,Science Press 8.Distributive regularity of passenger car carbon monoxide emission in idle condition (第一作者)2009.07, ICTE2009,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ASCE 9.Research on hydrocarbon emission regularity of passenger car(第一作者)2011.7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科研成果及奖励: 2006年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2007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原交通部科学技术奖)。 2008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1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添加山东交通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交通学院考研分数线、山东交通学院报录比、山东交通学院考研群、山东交通学院学姐微信、山东交通学院考研真题、山东交通学院专业目录、山东交通学院排名、山东交通学院保研、山东交通学院公众号、山东交通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交通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