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中国海洋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中国海洋大学学姐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工程学院始于1980年的海洋工程系,从198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1993年成立工程学院,经过全院教职员工三十多年来的辛勤努力,工程学院已成长为以海洋工程为特色,以海洋新兴产业为突破,以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为驱动的工科学院,同时也是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海洋开发工程与环境保护技术学科群”的核心建设单位。
    近年来,形成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泰山学者、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为骨干,海内外优秀博士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团队。形成了以水利工程一级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为引领,以土木、机械、自动化为支撑的交叉融合的工科群,其中:海洋工程结构安全与防灾、海洋能利用技术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为促进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间的交流,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热情,吸引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本科生报考,学院将于2020年暑期举办线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简称“夏令营”)活动。
    一、夏令营营员申请条件
    1.全日制2021届本科毕业生。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3.预计能够获得本科所在学校推免资格;或前三年学习成绩在本专业同年级中排名符合《前三年学习成绩要求》(附件1);或在科技创新、发明创造、学术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培养潜质。
    4.身心健康,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学校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
    二、夏令营安排
    1、活动时间:2020年7月2日-3日。
    2、活动内容:夏令营采取线上方式,活动包括开营仪式、学院介绍、专家讲座、导师交流、优秀研究生代表座谈、实验室参观、综合考核等。
    3、参加人数:80人。
    三、申请材料
    1.本科在读期间成绩单。
    2.英语CET-4/6成绩单,或其他相应外语水平证明。
    3.各类获奖证书、已发表论文等其他证明材料。
    4.学信网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5.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附件2)。
    以上材料签名处均应手写,其他内容不限书写方式,拍照或扫描为图片或pdf格式,打包上传至报名系统。
    四、网上报名
    申请人登录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http://gradadmission.ouc.edu.cn:82/)进行网上报名。审核结果会在报名系统中显示,同意参加夏令营的申请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系统中确认,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程序的申请人视为自动放弃。
    网上报名时间:6月15日-6月26日(8:00-17:00),通过审核的申请人需在6月29日前在系统中确定是否参营。
    五、综合考核
    夏令营期间,学院将对营员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内容详见开营前学院网站公布的综合考核工作实施细则。
    六、其他
    1.营员申请材料务必真实,如有不实,学校将取消其营员资格,综合考核结果作废。
    2.营员应在参营前完成心理测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营员必须遵守学院制定的相关规定,按时参加各类活动,服从学院统一安排。
    4.夏令营不收取任何费用。
    5.考核通过的营员应按学校要求进行体检,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不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录取资格无效。
    6.咨询电话:0532-66786375。
工程学院始于1980年的海洋工程系,从198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1993年成立工程学院,经过全院教职员工三十多年来的辛勤努力,工程学院已成长为以海洋工程为特色,以海洋新兴产业为突破,以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为驱动的工科学院,同时也是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海洋开发工程与环境保护技术学科群”的核心建设单位。
  近年来,形成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泰山学者、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为骨干,海内外优秀博士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团队。形成了以水利工程一级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为引领,以土木、机械、自动化为支撑的交叉融合的工科群,其中:海洋工程结构安全与防灾、海洋能利用技术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为促进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间的交流,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热情,吸引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本科生报考,学院将于2020年暑期举办线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简称“夏令营”)活动。
  一、夏令营营员申请条件
  1.全日制2021届本科毕业生。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3.预计能够获得本科所在学校推免资格;或前三年学习成绩在本专业同年级中排名符合《前三年学习成绩要求》(附件1);或在科技创新、发明创造、学术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培养潜质。
  4.身心健康,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学校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
  二、夏令营安排
  1、活动时间:2020年7月2日-3日。
  2、活动内容:夏令营采取线上方式,活动包括开营仪式、学院介绍、专家讲座、导师交流、优秀研究生代表座谈、实验室参观、综合考核等。
  3、参加人数:80人。
  三、申请材料
  1.本科在读期间成绩单。
  2.英语CET-4/6成绩单,或其他相应外语水平证明。
  3.各类获奖证书、已发表论文等其他证明材料。
  4.学信网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5.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附件2)。
  以上材料签名处均应手写,其他内容不限书写方式,拍照或扫描为图片或pdf格式,打包上传至报名系统。
  四、网上报名
  申请人登录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http://gradadmission.ouc.edu.cn:82/)进行网上报名。审核结果会在报名系统中显示,同意参加夏令营的申请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系统中确认,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程序的申请人视为自动放弃。
  网上报名时间:6月15日-6月26日(8:00-17:00),通过审核的申请人需在6月29日前在系统中确定是否参营。
  五、综合考核
  夏令营期间,学院将对营员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内容详见开营前学院网站公布的综合考核工作实施细则。
  六、其他
  1.营员申请材料务必真实,如有不实,学校将取消其营员资格,综合考核结果作废。
  2.营员应在参营前完成心理测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营员必须遵守学院制定的相关规定,按时参加各类活动,服从学院统一安排。
  4.夏令营不收取任何费用。
  5.考核通过的营员应按学校要求进行体检,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不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录取资格无效。
  6.咨询电话:0532-66786375。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以海洋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为特色,理、工相结合的学院。学院依托海洋科学、水产等优势学科领域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海洋抗污防腐材料、极地深远海用功能材料、海洋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研究,取得一批先进成果。学院下设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拥有“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特种海洋材料”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同时,我院与国家纳米中心、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所、中船重工725所等多家单位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学院秉承“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和“明德尚学、知行合一”的院训,注重学科的内涵发展,走特色立院、人才强院之路。
  为促进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间的交流,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热情,吸引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本科生报考,学院将于2020年暑期举办线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简称“夏令营”)活动,现诚邀材料相关专业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大学生参与活动。
  一、申请条件
  1.全日制2021届本科毕业生。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3.预计能够获得本科所在学校推免资格;或前三年学习成绩在本专业同年级中排名符合《前三年学习成绩要求》(详见通知附件1);或在科技创新、发明创造、学术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培养潜质。
  4.身心健康,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学校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
  二、申请材料
  1.本科在读期间成绩单。
  2.英语CET-4/6成绩单,或其他相应外语水平证明。
  3.各类获奖证书、已发表论文等其他证明材料。
  4.学信网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5.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详见通知附件2)。
  以上材料签名处均应手写,其他内容不限书写方式,拍照或扫描为图片或pdf格式,打包上传至报名系统。
  三、网上报名
  申请人登录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审核结果会在报名系统中显示,同意参加夏令营的申请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系统中确认,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程序的申请人视为自动放弃。
  网上报名时间:6月15日-7月2日(8:00-17:00),通过审核的申请人需在7月3日前在系统中确定是否参营。
  四、夏令营安排
  1. 活动时间:2020年7月9日至7月10日。
  2. 活动内容:研究生招生政策解读、学科和学院发展规划、导师见面会、综合考核等。
  3. 参加人数:50名。
  五、综合考核
  夏令营期间,学院将对营员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内容详见开营前学院网站公布的综合考核工作实施细则。
  1.营员申请材料务必真实,如有不实,学校将取消其营员资格,综合考核结果作废。
  2.营员应在参营前完成心理测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营员必须遵守学院制定的相关规定,按时参加各类活动,服从学院统一安排。
  4.夏令营不收取任何费用。
  5.考核通过的营员应按学校要求进行体检,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不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录取资格无效。
  具体通知详见学校夏令营官网
  http://yz.ouc.edu.cn/xly/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
  http://gradadmission.ouc.edu.cn:82/
  学院咨询电话:0532-66781690 张老师,满老师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食品科学(特别是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领域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教学与科研单位之一。学院学术氛围浓厚、名师荟萃,设有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学校“双一流”重点建设的学科群之一。
为促进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间的交流,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热情,吸引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本科生报考,学院将于2020年暑期举办线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简称“夏令营”)活动。
一、夏令营营员申请条件  
1.全日制2021届本科毕业生。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3.预计能够获得本科所在学校推免资格;或前三年学习成绩在本专业同年级中排名符合《前三年学习成绩要求》(附件1);或在科技创新、发明创造、学术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培养潜质。
4.身心健康,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学校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
二、夏令营安排
1.  活动时间:2020年7月8日至7月11日。
2.  活动内容:研究生招生政策解读、学科和学院发展规划、实验室线上展示、导师见面会、在读研究生座谈会、综合考核等。
3.  参加人数:150名。
三、申请材料
1.本科在读期间成绩单。
2.英语CET-4/6成绩单,或其他相应外语水平证明。
3.各类获奖证书、已发表论文等其他证明材料。
4.学信网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5.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附件2)。
以上材料签名处均应手写,其他内容不限书写方式,拍照或扫描为图片或pdf格式,打包上传至报名系统。
四、网上报名
申请人登录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http://gradadmission.ouc.edu.cn:82/)进行网上报名。审核结果会在报名系统中显示,同意参加夏令营的申请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系统中确认,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程序的申请人视为自动放弃。
网上报名时间:6月15日-6月28日(8:00-17:00),通过审核的申请人需在6月30日前在系统中确定是否参营。
五、综合考核
夏令营期间,学院将对营员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内容详见开营前学院网站公布的综合考核工作实施细则。
1.营员申请材料务必真实,如有不实,学校将取消其营员资格,综合考核结果作废。
2.营员应在参营前完成心理测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营员必须遵守学院制定的相关规定,按时参加各类活动,服从学院统一安排。
4.夏令营不收取任何费用。
5.考核通过的营员应按学校要求进行体检,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不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录取资格无效。
附件1:前三年学习成绩要求
附件2: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0年 6 月7日
学院现有教职工1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5人,工程/实验系列教师23人。教授30人(含博士生导师16人),副教授42人,讲师43人,74%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中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撑计划”7名,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1名、特聘教授1名,“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




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80年的海洋工程系,经过三年筹建,从1983年开始招生,1993年成立工程学院,目前已发展成为以海洋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工科学院。

学院现设有海洋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自动化及测控系四个系,拥有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8个本科专业,分别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轮机工程、自动化;设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分别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设有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是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动力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水利工程下的二级学科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1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5人,工程/实验系列教师23人。教授30人(含博士生导师16人),副教授42人,讲师43人,74%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中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撑计划”7名,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1名、特聘教授1名,“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


学院坚持“立足本源、突出特色、引导创新、质量为本”的专业建设理念,以“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山东省特色专业2个,2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1个专业入选了“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拥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600余人,本科生1600余人。


学院主持了数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承担了一大批省部级重点攻关项目和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达到了5000万元。出版专著和教材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近千篇,其中SCI、EI收录20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获得发明专利数十项。


学院拥有海洋工程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海洋机电设备与仪器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海岸与近海工程研究所、城市与工程管理信息化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建设工程检测鉴定中心、节能技术中心、行远海洋工程设计院、荣成专家工作站等社会服务机构。


近年来,学院汇聚青年才俊,凝练学科方向,完善办学条件,培育优质人才,提升服务能力,创立工科品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版块协调、快速、可持续地发展,已成为海洋工程人才的培养基地、海洋工程研究的创新基地和海洋工程技术的转化基地。海之所在,工之所存,以工兴海,以工强海,是工程学院历来坚持的办学宗旨和不懈追求。



环境工程系
 
(1)专业定位
面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依托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海洋特色优势,基于专业地质背景,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环境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建设具有鲜明海洋与地质特色的环境工程品牌专业。
(2)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海洋与地质特色鲜明的环境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及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设计、运营、咨询、管理、研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科学研究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目标1: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并能承担社会责任。
目标2: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具备水、气、固等污染控制工程以及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等的专业知识,能够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运营和管理,具有环境工程新理论、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
目标3:掌握滨海地下污染修复或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相关环境问题的识别、研究和解决能力。
目标4:能够就复杂的环境工程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的能力。
目标5: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分析新出现的环境工程问题,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历史沿革
环境工程专业起源于1987年设置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1999年建立环境工程专业,2010年成为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2011年成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8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获得B+。经过近二十年的积淀,以及多学科的耦合发展,构建了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教学队伍,已形成了以多个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平台为支撑、本-硕-博-博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院设有5个硕士专业,5博士专业。
(4)特色优势
本专业具有鲜明的海洋与地质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既注重水、固废、大气、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等传统环境工程专业内容,又具有海洋环境污染和环境地质灾害防控等大尺度的环境问题。本专业期望未来培养的人才在海洋和地质有关的环境工程问题的解决中起骨干和引领作用。
① 注重实践教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总面积近3000m2,仪器设备总值逾3000万元。以示范中心为主体,构建了环境污染控制实验室、土壤地下水修复实验室、海洋地质灾害防治实验室,并充分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科学考察船和在不同行业部门设立的实习基地等优良资源,保障学生实践动手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实践环节包括各门课程的配套实验、专业认识实习、课程设计、上机实践、环评实践、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生产实习、专业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占总学分30%。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SRDP)和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覆盖率达100%。
② 师资力量雄厚
本专业现有教师30人,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100%,四个年级生师比达7:1,具有1年以上留学经历的教师达到50%以上。担任或曾任教育部环境工程、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高专高职水资源与水环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
③ 学科支撑强
依托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地质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海岸带环境保护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和重点项目等支持下,形成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的高端人才培养的基地。2013年,“环境与生态学”跻身ESI全球科研机构前1%行列。
④ 专业吸引力大
构建了学院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本科2+2合作培养模式,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互派交流计划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学生有机会赴英国、加拿大等国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随着环境产业的发展、办学水平的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考取本专业研究生占比超过50%;近3年其他专业净转入人数达17人(学生数增加11%)。
(5)主干课程
本专业课程设置特色明显,主要课程有:大学数学、大学化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专业导航讲座、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水力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土建概论、普通地质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基础课和专业课;环境海洋学、海洋环境调查实习、海洋环境工程等特色课;以及滨海地下污染修复特色模块和地质灾害防治特色模块课程,其中滨海地下污染修复模块有环境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污染控制、地下水动力学、土壤污染与防治、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海水淡化技术与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地质灾害防治模块有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地基基础与灾害防治、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等课程。
(6)毕业生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近五年来约50-70%出国留学、推荐免试或考取研究生,少部分毕业后直接就业。主要去向:国外或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深造,政府机关,及环境工程、海洋或岩土工程相关的设计、施工、咨询等企事业单位。

环境科学 研究生专业
 
发布时间:2019-07-10 [ 阅读:次 | 添加:祁华 ]


  • 学科背景
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点隶属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我国第一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0年,学科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环境科学是“十五”、“十一五”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并于2008年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在第一、第二次学科评估中,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分别位列全国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第10位和第9位。在2017年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级。本学科融合海洋科学、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领域的优势研究力量,立足国内外近海海域典型的环境问题和全球性的气候变化问题,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
  • 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依托的“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海洋环境与生态领域多学科协同创新研究的一流平台及海洋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同时也是我国首个获批的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持有国家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甲级资质证书和海域使用论证甲级资质证书。通过“211”和“985”建设,构建了分析测试、现场监测、环境数值模拟等功能平台,形成了环境调查与观测、环境要素与检测,以及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分析实验区,并建设了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环境数值模拟计算机群。
  • 科研方向
围绕国家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重大需求,兼顾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学科方向涵盖:海洋环境动力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等。研究工作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主要包括“近海环境动力过程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近海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控制”两个研究方向,重点关注人为活动影响下海洋生态系统的响应。近年开展了海湾与近海环境污染的动力过程、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在海洋环境研究的过程认知、机理阐释、理论研究和方法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学校“环境科学与生态学”2013年进入ESI全球前1%做出了主要贡献。
  • 培养目标
1、博士生
培养热爱祖国、遵守法纪、品行优秀的具有良好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有思想有创造的博士生。根据环境学科特点,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的综合海洋学科优势,培养的博士生应具有科学精神、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热爱海洋环境保护事业,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环境科学研究的最新技术与方法,熟悉学术规范,熟悉本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实际工程的能力,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的环境科学专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或管理人才,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科学领域的领军人才。
2、硕士生
培养热爱祖国、遵守法纪、品行优秀的应国家需要的具有专业素养和合作能力的硕士生。利用中国海洋大学的综合海洋学科环境,根据环境学科特点,培养的硕士生应具有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热爱海洋环境保护事业,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环境科学研究的技术与方法,熟悉学术规范,具有高度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事业心,具有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环境保护专业人才。
  • 课题体系与学分要求
  • 公共课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研究生外国语(上)、研究生外国语(下)、学术道德与规范、学术论文写作
学分要求:硕士10学分,博士不低于5学分,硕博连读12学分。
  1. 基础课
主要课程:环境海洋学、环境数据统计与处理、分子生物学、水质分析原理与方法、高级环境化学、环境经济学、渗流理论、环境流体力学
学分要求:硕士不低于7学分,博士3学分,硕博连读不低于7学分。
  1. 专业课
主要课程:海陆水环境模拟与预测、海洋生态动力学、生物海洋学、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生物修复理论与方法、环境土壤学、高级分析与测试技术、海水分析化学、地下水污染原理与研究方法、场地污染修复技术、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废水资源化与回用技术、危险废物处置与管理、海洋环境评价方法与实践、环境标准与规范
学分要求:硕士不低于4学分,博士不低于2学分,硕博连读不低于4学分。
  1. 其他课程
主要课程: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根际生态学、海洋生态毒理学、高级水生生物学、海洋浮游生物学研究方法、大气环境化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污染化学、高级氧化新技术、环境水文学、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地表水体污染修复理论与技术、场地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环境安全与风险分析
学分要求:硕士不低于2学分,硕博连读不低于2学分。
  • 学位论文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要求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具有创新性、开拓性和先进性,并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论文工作应反映出博士研究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博士生应在学位论文中对自己的创造性成果做出详细的阐述。阐明本领域前人已有的成果和自己的贡献,对学科发展动态有自己的见解并做出评述,要求文字简练、数据可靠、立论正确、层次分明、说理透彻,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5万字(含图表)。
2、硕士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要求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开拓性和先进性,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对国民经济具有实用价值。论文工作应反映出硕士研究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硕士论文应有至少二个学期的实验工作量,硕士生应在学位论文中对自己的创新成果做出详细的阐述。阐明本领域前人已有的成果和自己的贡献,对学科发展动态有自己的见解并做出评述,要求文字简练、数据可靠、立论正确、层次分明、说理透彻,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含图表)。
  • 申请学位的科研成果要求
  • 博士学位
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权威期刊正式发表2篇及以上学术论文,或者在顶尖学术期刊正式发表1篇及以上学术论文(注:权威期刊和顶尖期刊由院学位委员会提出目录,博士生论文成果以入学年的目录为依据);或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或获得国际发明专利1项及以上。
  1. 硕士学位
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SCI/EI期刊(会议论文除外)或在研究生入学年(或者学位评定年以前)学院发布的最新版《学院认定的重要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列出的期刊上正式发表1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以上对博士、硕士学位取得所提出的科研成果要求,详见学院的相关规定。

版权所有: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Email:environment@ouc.edu.cn,电话:+86 532 66782810 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系和环境工程系,现有教职工82位,已形成院士领衔,筑峰人才、杰青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具有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环境科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环境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博士生199名,硕士生316名,本科生407名。学院在国内最早开展海洋环境研究,重点关注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环境、滨海湿地、大气环境、地质环境等相关问题的演变过程、机制与工程治理技术。

添加中国海洋大学学姐,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海洋大学报录比、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群、中国海洋大学学姐、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真题、中国海洋大学专业目录、中国海洋大学排名、中国海洋大学保研、中国海洋大学公众号、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姐


加学姐,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网由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