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学还阅读了:[西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免费下载] [西北师范大学历年保研笔试/面试真题汇.pdf] [西北师范大学预推免信息汇总表.xls] [西北师范大学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西北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北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西北师范大学考研群]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历年汇总)]
[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历史文化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或专业代码:065100)一、学科概况
2010年西北师范大学获批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Museology,简称MCHM)授权点。2012年设置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学位教育中心,确定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为教学实践平台。目前,馆藏国家三级以上文物200余件,“敦煌经卷”的收藏数量在大陆高校中位列第二。2013年,开始建设文物与博物馆教学实验室。
2014年以来,在甘肃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等文博单位建立实践基地。
本学科现有专业教师13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6名,讲师3名。76.9%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及团队协作精神。
2.系统掌握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并胜任文博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3.原则上掌握两门外国语,具备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掌握古代汉语以具备阅读古文献的能力。
三、考生资格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相关学科
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学、宗教学、人类学、地理学等。
五、培养方式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实行学分制。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采用导师集体指导制度。以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相结合,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风格,使得专业硕士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采用研究型学习方式。课堂以学生讨论为主,辅之以教师讲授。每门课程由任课教师指定不少于10本专业书籍及延伸阅读材料。研究生认真研读后,撰写学习心得。课堂上由任课教师组织讨论,并进行点评或总结。
自主学习中,采用导师指导方式。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针对专业范围内的某一问题进行专门学习,通过搜集专业相关资料,研究相关理论和做读书笔记等方式培养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
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建设实习基地,聘请文博机构相关专业人员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目前,西北师范大学已经与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所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基地,并聘请省内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导师。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合作单位实习工作时间不少于六个月。
此外,研究生要参与学术热点与前沿问题学术报告,掌握本专业的学术动态,并适当扩展学术视野,至少参加20次学术会议或学科前沿系列讲座,或为本科生做1场学术报告。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与学术课题的研究。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准备时间为1-2年。通过开题报告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学位论文。
六、学制及学习年限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提前期一般不超过1年。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完成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应从严要求,其完成成果数量至少是正常毕业生基本要求的2倍。
七、研究方向
1.博物馆及馆藏文物研究
2.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
3.西北出土文献研究
4.西北考古学史
八、学分要求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少须修满33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学分,专业基础课6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6学分。其他培养环节6学分,包括:(1)研究生参加本专业前沿讲座(报告)不得少于20次,2学分;(2)专业实践环节4学分。
申请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必须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可参加论文答辩。规定考试的课程中,如有一门不及格,可申请补考一次,补考不及格者,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非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毕业的研究生,需补修中国古代史、考古学课程,修完课程后参加考试,取得成绩后,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十、学位论文要求
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调研报告、修复报告、规划设计、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中,委员会成员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2.5万字。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之后,学位论文需通过学生申请、导师审核、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审等环节,即可申请正式答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考古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或专业代码:060100)一、学科概况
西北师范大学考古学科发端于1938年对张骞墓的发掘。20世纪四、五十年代,夏鼐、裴文中、黄文弼、阎文儒、何乐夫、常书鸿、金少英、伍德煦等学者,或在本校任教或与本校密切合作,开始史前遗址、西北简牍、敦煌石窟等方面的发掘、保护与研究,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3年,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成立。1995年,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研究所成立,并开始招收简牍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批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1950年代,设立文物室。2002年,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建成。目前,馆藏国家三级以上文物200余件,“敦煌经卷”的收藏数量在大陆高校中位列第二。2013年,开始建设文物与博物馆教学实验室。
1994年以来,本学科开始与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本学科现有专业教师13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6名,讲师3名。76.9%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及团队协作精神。
2.掌握考古学的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学科前沿动态,具有创新意识及独立从事考古学教学、科研的能力。
3.原则上掌握两门外国语,具备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掌握古代汉语以具备阅读古文献的能力。
三、考生资格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本学科所需相关(近)学科知识
中国史、世界史、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人类学、地理学等。
五、培养方式
考古学科硕士研究生采用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导师组联合指导的培养方式。由导师组指导完成课程学习,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在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使硕士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从事本专业教学科研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推行研究型学习方式。课堂以讨论课为主,辅之以教师讲授,研究生讨论约占课程量的80%,教师讲授约占课程量的20%。研究生需按培养计划阅读图书资料,要求在校期间精读经典文献、主流文献、前沿文献、特色文献等至少50部(本)左右,针对每部书撰写5000字左右的读书报告并进行课堂交流。由任课教师组织讨论,并进行点评或总结。
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在教学和实践中,注重培养研究生考古发掘、绘图、测量等基本技能。重视与西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实验室合作,根据选题需要选派研究生去相应的实验室做短期交流学习。
注重专业实践,加强与考古、文博机构合作。目前,已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马家窑文化发掘基地等单位合作,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基地。考古学科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合作单位实习工作时间不少于六个月。
在研究生日常学习中,突出导师指导。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针对专业范围内的某一问题进行专门学习,通过搜集专业相关资料、研究相关理论等方式培养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
此外,研究生要参与有关学术热点与前沿问题的学术报告,掌握本专业的学术动态,并适当扩展学术视野。在校期间,至少参加20次学术会议或学科前沿系列讲座,或为本科生做1场学术报告。
六、学制及学习年限
考古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提前期一般不超过1年。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完成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应从严要求,其完成成果数量至少是正常毕业生基本要求的2倍。
七、研究方向
1.敦煌学、简牍学与古文字学:主要研究敦煌遗书、吐鲁番文献、秦汉魏晋简牍、黑水城文书、西北墓葬题记及石刻碑砖等出土文献及丝绸之路沿线石窟艺术。
2.丝绸之路文明与考古:主要研究丝绸之路沿线古城址、长城遗址、水利遗址,丝绸之路民族与宗教、中外文化交流等。
3.考古学史和考古学理论:研究中外考古学史、近代西北科学考察活动,开展敦煌学、吐鲁番学、西夏学等学科教学史及西北考古学人才培养的研究。
4.先秦考古:主要研究西北地区出土的彩陶、青铜器等文物,及西北远古文化遗存与华夏文明起源的关系。
八、学分要求
考古学研究生至少须修满35学分。公共必修课5学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不少于28学分。其他培养环节2学分,其中参加学术讲座(报告)不得少于20次计1学分,参加专业实践计1学分。
申请硕士学位,必须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十、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论文选题一般应具有前沿性、原创性。文献综述应在大量阅读、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规范撰写,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归纳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力求具有一定的创新。
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原则上要求在第三学期确定选题并做开题报告,第六学期完成论文写作。论文字数不少于5万字。
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相关专业出版物上至少公开发表一篇本专业学术论文,方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考古学硕士学位论文需通过学生申请、导师审核、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审等环节,方能进行学位论文正式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至少应有一名校外专家。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世界史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或专业代码:0603)一、学科概况
西北师范大学是全国较早设立世界史学科的高校之一,具有悠久的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历史。2000年,世界史学科(专门史)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批历史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批历史学一级(含世界史)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批世界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3年,世界史学科被评为甘肃省重点学科。《世界现代史》为省级精品课程,《世界近代史》为校级精品课程。在基地和平台建设方面,本学科设立了“中亚历史与社会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和“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等机构;学校设立了“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中亚研究院”,出版了内部刊物《中亚研究通讯》。
本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生导师7人。本学科包括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西方文明史、中亚史和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史。
二、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世界历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前沿动态有清楚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立从事世界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其他相关工作的能力。
3.至少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三、考生资格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本学科所需相关(近)学科知识
中国史、外国语、逻辑学、民族学、人类学、地理学等。
五、培养方式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专门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使硕士研究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能力。
世界史学科建立了以研究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研究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激发学生的学术创新意识。研究生需按培养计划阅读图书资料,要求在校期间精读经典文献、主流文献、前沿文献、特色文献等至少50部(本)左右,针对每部书撰写5000字左右的读书报告并进行课堂交流。由任课教师组织讨论,并进行点评或总结。
研究生须于第一学期入学后的一个月内,在导师或指导组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作为本人在读期间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并在执行中逐步完善。
六、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提前期一般不超过1年。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完成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应从严要求,其完成成果数量至少是正常毕业生基本要求的2倍。
七、研究方向
1.西方文明史
2.中亚史
3.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史
八、学分要求
研究生至少须修满35学分。公共必修课5学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不少于28学分。其他培养环节(包括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与学术课题的研究、学术讲座或报告、中期考核、开题报告、校外学习或交流经历、预答辩、专业实践等)计2学分,其中参加学术讲座(报告)不得少于20次计1学分,参加专业实践计1学分。专业实践包括科研实践(参与导师课题、完成自主申报科研项目)、教学实践(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协助导师开展教学工作)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田野调查)。
申请硕士学位,必须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十、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论文选题一般应具有前沿性、原创性。文献综述应在大量阅读、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规范撰写,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归纳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力求具有一定的创新。
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原则上要求在第三学期确定选题并做开题报告,第六学期完成论文写作。论文字数不少于5万字。在进行论文答辩之前,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相近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硕士学位论文需通过学生申请、导师审核、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审等环节,方能进行学位论文正式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至少应有一名校外专家。
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相关专业出版物上至少公开发表一篇本专业学术论文,方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史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或专业代码:060200 )一、学科概况
中国史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旨在对中国自原始社会以来至现在的历史变迁大势做综合性研究。通过对大量出土文献、历史档案、文献资料等的整理,探研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演进、经济变迁、文化发展、民族融合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关系等重要问题。中国史研究是保护中国悠久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亦为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中国史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
中国史是西北师范大学设置最早的学科之一,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起始于1902年,至今已有110年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陆懋德、杨向奎、徐炳昶、丁易、何乐夫、张舜徽、王树民等先生曾先后在本系任教或讲学。50年代以来,金宝祥、金少英、许重远、萨师炯等专家学者先后在本系任教。西北师范大学现有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史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史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甘肃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历史学为国家特色专业,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为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丝绸之路与西北史地研究基地为省部共建创新基地和平台。
二、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历史学科基础理论和中外史学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前沿动态有清楚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历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3.原则上掌握1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并能用外语写出论文摘要。
三、考生资格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本学科所需其它相关(近)学科知识
考古学、语言学、地理学、民族学、世界史、社会学、人类学等。
五、培养方式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导师组成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使硕士研究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能力。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1个月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在执行中逐步完善。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以学生讨论为主,辅以教师讲授。要求在校期间精读经典文献、主流文献、前沿文献、特色文献等至少50部(本)左右,针对每部书撰写5000字左右的读书报告并进行课堂交流。课堂上授课教师组织讨论,展开点评与总结讲授。
自主学习:在指导教师带领下,选择一定的研究范围和专一的研究对象进行专门的学习,通过史料搜集、学术史梳理、理论知识阅读、单篇论文撰写等,形成明确的研究思路,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国史研究能力。
学术活动:广泛参与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的学术报告、学术会议不少于20次。至少正式参加一次学术研讨会,或为本科生做一次学术报告。
六、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专业基础扎实、成绩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生,可允许提前毕业,提前期一般不超过1年。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完成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应从严要求,其完成成果数量至少是正常毕业生基本要求的2倍。
七、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史
2.中国近现代史
3.中国专门史
4.中国历史地理学
5.中国历史文献学
八、学分要求
中国史学科研究生须修满35学分。公共必修课5学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不少于28学分。其他培养环节(包括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与学术课题的研究、学术讲座或报告、中期考核、开题报告、校外学习或交流经历、预答辩、专业实践等)计2学分,其中参加学术讲座(报告)不得少于20次计1学分,参加专业实践计1学分。专业实践包括科研实践(参与导师课题、完成自主申报科研项目)、教学实践(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协助导师开展教学工作)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田野调查)。
申请硕士学位,必须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研究生课程须在两年内修完。
十、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论文选题一般应具有前沿性、原创性。文献综述应在大量阅读、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规范撰写,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归纳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力求具有一定的创新。
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原则上要求在第三学期确定选题并做开题报告,第六学期完成论文写作。论文字数不少于5万字。
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相关专业出版物上至少公开发表一篇本专业学术论文,方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需通过学生申请、导师审核、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审等环节,方能进行学位论文正式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至少应有一名校外专家。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学科介绍
一、学科概况西北师范大学考古学研究历史悠久。西北师范大学考古学科发端于1938年对张骞墓的发掘。20世纪四、五十年代,夏鼐、裴文中、黄文弼、阎文儒、何乐夫、常书鸿、金少英、伍德煦等学者,或在本校任教或与本校密切合作,开始史前遗址、西北简牍、敦煌石窟等方面的发掘、保护与研究,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3年,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成立,是国内高校中最早从事敦煌研究的专门机构之一,已有30年的历程,石窟考古和丝路遗迹考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1995年,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研究所成立,专门从出土事简帛研究,并开始招收简牍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02年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成立,馆舍面积1500多平方米,馆藏品2500多件。2006年,获批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除此之外,校图书馆、院资料室和研究所还购进丰富的石窟考古、丝路文明、简牍文物相关藏书,有力地支持了本学科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学科基础比较雄厚,特色和优势明显,学术影响较大,在学科建设中成效显著。
1950年代,设立文物室。2002年,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建成。目前,馆藏国家三级以上文物200余件,“敦煌经卷”的收藏数量在大陆高校中位列第二。2013年,开始建设文物与博物馆教学实验室。
1994年以来,本学科开始与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考古学科以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为依托,培养简牍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向博士生。2005年以来获得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及专业硕士授权点,并衍生出考古学、文化遗产学、简牍学、博物馆学等硕士学位点,招收文化遗产方向本科生。
本学位点的三个学科方向,考古学史与考古学理论方向有教师5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3名。丝绸之路文物遗产保护方向有教师4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专门考古(敦煌学、简牍学与古文字学)方向有教师4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
二、教师队伍
近年来,考古学师资队伍逐步发展壮大,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在读博士1人。多人荣获“甘肃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西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等称号。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逐人制订具体的帮带计划,以切实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同时聘请樊锦诗、郎树德、贾建威、何双全、张德芳、马德、王辉、杨惠福、李永平、段小强、沙武田等担任兼职教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指导考古实践。
考古学史与考古学理论方向学术带头人刘再聪教授,主要从事敦煌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史研究与教学。近5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天水麦积山石窟洞窟题记释录与研究》《唐朝“村”聚落形态与基层行政制度“西进化”历程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重点资助项目《敦煌算学文献研究》,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次、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3次。
丝绸之路文物遗产保护方向学术带头人李并成研究员,主要从事西北地区古城址和古遗址、环境变迁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地区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研究——以敦煌吐鲁番资料等为中心的探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时期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研究》,近5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河西走廊人地关系演变研究》,2012年获甘肃省厅级教学成果奖,2014年获甘肃省级教学成果奖,并获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多项。
专门考古(敦煌学、简牍学与古文字学)方向学术带头人潘春辉教授,主要从事敦煌吐鲁番文书、水利史等的研究与教学。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项,主持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2项,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西北水利史研究:开发与环境》,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二等奖1项。
三、科学研究
近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2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甘肃省教育厅项目1项,浙江省社科院项目1项,新疆师范大学项目1项,西北师范大学校级项目5项。项目总研究经费共计301.7万元。学校支持考古学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五年共计100万元,各类基地平台建设经费20万元。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46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32篇。公开出版专著和教材22部。
四、教学科研平台和支撑
(1)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学科为甘肃省重点学科;
(2)“敦煌学”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3)“敦煌学”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建设计划课程为国家级课程;
(4)“敦煌学”精品资源共享课为甘肃省省级精品课;
(5)“敦煌学”教学团队为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
(6)“敦煌学”研究生精品课为西北师范大学精品课;
(7)“简牍学概论”精品课程为西北师范大学精品课;
(8)依托的科研平台有:“丝绸之路文明复兴与中国向西开放协同创新中心”(省级)、“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省级)、“丝绸之路与西北史地研究基地”(省部共建)。“敦煌学研究所”及“简牍学研究所”为学院研究机构,体现出以丝绸之路考古与文明、出土文献为研究重点的学科特色。注重科研成果与教学的融合,将敦煌莫高窟北区、秦安大地湾,及全国考古重大新发现的研究成果,及时融入教学之中。在莫高窟、榆林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地建立教学基地,适当安排实地考察,增加学生们的直观认识。这些教学成果,很好地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有机融合。
五、学术训练和交流
近年来主持考古学省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21篇。在学术交流方面,本学位点已形成由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和进修访学构成的学术交流体系。主办及承办了14场学术会议,举办学术报告和讲座128场。学院已邀请多位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王巍教授,南开大学杨振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韩建业教授,敦煌研究院彭金章教授,吉林大学赵宾福教授,西北大学陈洪海教授、钱耀鹏教授,兰州大学郑炳林教授、杜斗城教授,武汉大学陈国灿教授等来院做学术报告并指导学位点建设。
本学位点努力为研究生创造与国内外学者交流的条件,曾邀请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波波娃来院作专题报告。此外,2015年10月邀请多位以色列考古学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为研究生做了3场关于以色列历史文化遗产和考古学发展的学术报告。2017年9月,在“中亚历史与现状”国际会议之际,特邀请哈萨克斯坦学者讲解中亚文化遗产。
本学位点十分重视师生各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刘再聪教授于2016年赴日本多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僧海霞和杨芳分别于2011年、2012年、2015年赴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学习考古学。硕士研究生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所等单位进行的考古工地实习,先后共举办12场汇报会。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提交会议论文,部分同学的论文得到与会专家好评。
考古学学位点积极培育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接收台湾2名研修生,接收罗马尼亚2名研修生。
六、学科优势
1、地缘文化优势。本学科所涉及的西北文物调查与发掘、秦汉魏晋墓葬研究、彩陶研究、商周青铜器发掘与研究、石窟考古研究、出土简牍文书研究、宗教遗迹与文献研究、丝绸之路交流史、西北古城址研究、长城学研究、西北考古史研究、西夏文与藏文资料研究,均占据地利。这些优势,还可结合从远古的伏羲文化到汉唐的历史研究,在窥探历史原貌中体现出来。
2、协作研究的优势。甘肃省文博与考古研究机构较多,本学科可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省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进行田野考古和调查研究、文献整理、文物保护工作,许多成果就是与这些单位合作完成的。
3、政策优势。伴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本学科积极从事文物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规划,为西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相关工作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承担着甘肃省80%的旅游规划。丝绸之路申遗研究显示出本学科的敏感性和时代性,有4位专家被聘为专家组成员,参与课题论证和文本的起草,完成国家社科、省社科相关项目10多个,有力地推动了丝路申遗的进程。随着“华夏文明协同创新”文化工程的展开,本学科也会争取到宝贵的发展生机。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学科介绍
一、学科概况西北师范大学是全国较早设立世界史学科的高校之一,具有悠久的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历史,培育并成长出第一批国内世界史研究人才。老一辈学者萨师炯、许重远、张师亮、龚泽铣等老先生曾在建国前后至“文革”前辛勤耕耘于此,誉满西北,影响全国。改革开放以来至上世纪90年代,吴英贵、张绍卿、水天长、马英昌、张培德、洪聚堂、丘少伟、刘化民、赵汝清等前辈立足西北,活跃于全国世界史学术研究领域。为我校世界史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学风传带等方面做出了可贵贡献。
2000年,西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专门史)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03年9月,获得历史学二级学科世界史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成立世界史研究所;2006年1月,获得历史学一级(含世界史)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世界现代史》成为甘肃省精品课程;2012年,获得世界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世界史学科被评为甘肃省重点学科。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淀,西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已有西方文明史、中亚史和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史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形成了地域特色与学术研究相得益彰的独特优势。在基地和平台建设方面,世界史学科点目前有本学科设立了“中亚历史与社会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和“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等机构;学校设立了“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中亚研究院”,出版了内部刊物《中亚研究通讯》,为世界史学科作为重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世界史专业学科点将秉承老一辈学者公诚勤朴、优良治学的精神,以世界史传统优势领域——西方文明史作为基本支撑点,以甘肃西北地域特色为出发点,注重世界史教学、研究与甘肃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继续为西部乃至全国输送、培养合格的世界史研究者和教学者。
二、教师队伍
世界史学科拥有一支专业思想稳定,力量比较雄厚,具有较高水平,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14名专职教师。从职称结构上看,教授3名,副教授5名,讲师6名。本学位点各层次人员配备比较齐全,有利于学位点的持续发展。
世界地区与国别史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杨鹏飞教授,主要从事世界近代史、美国史教学与研究,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4部。主持西北师范大学科研项目《美国的中亚战略与中国西部安全环境研究》和《世界史上升为一级学科后的教学改革研究》2项,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和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各1项。
国际关系史方向学术带头人为党庆兰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史和国际关系史的教学与研究,重点研究当代中美、中俄和中日关系。近五年来发表论文7篇,出版学术专著《风雨兼程——现代中国政治经济的重建与社会演进》1部,获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1项。
丝绸之路与中外文明交往史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李积顺教授,主要从事世界现代史、中亚-中东史及二战史的教学与研究,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篇,主编著作2部。
三、科学研究
近年来,世界史学位点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1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1项,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甘肃省委宣传部项目2项,西北师范大学校级项目5项,中国工商银行项目(横向课题)2项.
项目总经费共计97万元。学校支持世界史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五年共计100万元,基地平台建设经费20万元。科研经费较为充裕,为本学位点师生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经费基础。
近年来,世界史学位点在各类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56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9篇。公开出版专著和教材13部。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奖1项,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2项。
三、研究平台与支撑
1.拥有由甘肃省学位委员会、甘肃省教育厅2013年批准的世界史省级重点学科。
2.拥有《世界现代史》省级精品课程和《世界近代史》校级精品课程。
3.拥有省级研究平台“丝绸之路文明复兴与中国向西开放协同创新中心” 、校级研究平台“中亚研究院”以及3个学院下设的研究机构“中亚历史与社会研究中心”、“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等。
4.拥有较为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电子数据库。学校图书馆馆藏的与世界史学科有关的书籍28600册,其中中文书籍27200册,外文书籍1400册。中文电子图书22100部,外文电子图书3400部。中文数据库38种,外文数据库12种。同时,本院资料中心拥有《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世界宗教研究》《世界民族》《美国研究》《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西亚非洲》《国际政治研究》《国际问题研究》等近50余种专门性和综合性学术刊物。
四、学术训练和交流
本学位点研究生近五年来参与导师课题2项,发表论文25篇。在学术交流方面,本学位点已形成由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和进修访学构成的学术交流体系。近五年来本学位点主办及承办了三场高水平学术会议,邀请校内外专家做了81场学术报告和讲座。本学位点定期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来我院作学术报告和讲座。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赵文洪研究员为世界史研究生作过多场世界史理论的讲座,并连续3次为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讲授历史学理论与方法指导课程,与本学位点已形成较为固定的教学合作关系。
本学位点根据自身的区位特点和科研团队的构成情况,确定中亚史、丝绸之路与中外文明交往史两个方向为未来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故在研究生的培养方面不断加大相关内容的教学。目前学院已邀请多位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赵文洪教授、俞金尧教授,西北大学黄民兴教授、韩志斌教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许涛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何志龙教授等来院做学术报告并指导学位点建设。
本学位点努力为研究生创造与国外学者交流的条件,曾邀请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波波娃女士来院做关于俄罗斯学术界的中亚研究及对东方文献的收藏与保存的专题学术报告。此外2015年10月学院邀请多位以色列考古学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为包括本学位点在内的我院研究生做了3场关于以色列历史文化遗产和考古学发展的学术报告。
本学位点十分重视师生与国内外其他院校之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在教师层面,杨鹏飞教授于2016年赴日本多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李家莉副教授、高祥峪副教授分别于2012年和2011年赴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进修。在学生层面,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每年冬季举行的世界史研究生论坛已成为固定的研究生对外交流活动。本学位点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近年来有11名硕士研究生在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术年会、世界近代史学术年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上提交论文,部分同学的论文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除参加学术会议外,本学位点以学校与其他高校的合作项目为依托,鼓励学生前往高水平院校学习和交流,如2013级研究生高俊峰参加了北京大学2015年7月举办的暑期世界史研究生精品课程班。2012级研究生鲁辰伊曾赴台湾佛光大学交流1年。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学科介绍
一、学科概况历史学是西北师范大学设置最早的学科之一,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创建于1902年,至今已有116年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陆懋德、杨向奎、徐炳昶、丁易、何乐夫、邹豹君、张舜徽、王树民等先生曾先后在本系任教或讲学。50年代以来,金宝祥、金少英、许重远、萨师炯等专家学者先后在本系任教。
中国史学科依托专门史和历史文献学两个博士点在2007年顺利获得了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获得中国史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史学科为甘肃省重点学科。
二、教师队伍
中国史学位点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术队伍整体实力强。1人为教育部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2人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奖,显示出较强的学术潜力。
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队为甘肃省教学团队,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为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博士点带头人田澍,为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国古代史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历史学会会长。为历史学国家特色专业带头人,中国古代史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2018年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胡小鹏教授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元史研究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理事,甘肃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在蒙元史、西北民族史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主持“晚清至民国时期甘青藏区社会群体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亚五国多元文化教育与西北地区民族教育比较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多项。出版《元代西北历史与民族研究》、《西北民族文献与历史研究》、《西北边疆民族研究:政策与法律》、《西北少数民族史教程》等专著4部。在《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元代“色目人”与二等人制》等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尚季芳教授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四川大学中国西南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甘肃省历史学会理事、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毒品宣讲教育”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区域经济与社会、西北近现代开发史。近年来,围绕毒品与近现代西北社会关系的研究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在人民出版社出版《民国时期甘肃毒品危害与禁毒研究》(入选高校社科文库),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0余项,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发表论文50余篇,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
三个学科研究方向负责人为田澍教授、胡小鹏教授、尚季芳教授,分别在丝绸之路与西北史地研究、西北民族史与边疆治理研究、西北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力。
三、科学研究
出版专著。近年来,学位点教师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出版专著23部,如田澍的《丝绸之路研究:交通与文化》与《正德十六年:“大礼议”与嘉隆万改革》,张嵘的《传统、创新与发展:20世纪前期(1949年以前)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李建国的《近现代西北社会研究:历史与变迁》,黄兆宏的《古代西北地区民族与社会问题研究》等。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教材3部,胡小鹏《的西北少数民族史教程》,李清凌的《中国文化史(第二版)》与田澍的《中国史教学与研究》。
科研项目。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省部级和国家项目25项,总经费达860余万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融史研究(17ZDA17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北抗战大后方文献资料整理研究(16AZD037)》是最有代表性的项目。2017年田澍教授承担兰州市委宣传部重大委托项目《兰州通史》编纂,经费400万元。
发表论文。近年来,在历史学权威期刊《中国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发表了论文90余篇。代表性论文如田澍的《国家安全视阈下的明代绿洲丝绸之路》(《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4期)、何玉红的《中兴形象的构建:光武故事与宋高宗政治》(《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4期)等。五年内,有5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田澍《概念史视野下的“丝绸之路”》、田澍《嘉隆万改革视野下的海瑞——对海瑞历史地位的重新诠释》、田澍《皇权视阈下的张璁与张居正》、胡小鹏《元代“色目人”与二等人制》、何玉红《岳飞崇祀与抗战宣传》),有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科研获奖。近年,获各类科研获奖16项。其中田澍《正德十六年——“大礼议”与嘉隆万改革》2015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5项,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一二三等奖7项。
四、研究平台与基地
中国史博士学位点学术研究平台数量多,级别高,在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与研究基地、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五、学术训练和交流
近年来,学位点围绕三个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举办13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学校讲学和交流,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如2016年9月,与中国地方志学会联合主办第六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与地方志创新学术研讨会,2015年9月与《中国史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实践与经验”高层论坛,2017年9月,与《历史教学》《史学集刊》联合主办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第二届高端论坛暨大后方政治、经济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等。
六、特色和优势
近年来,中国史学位点在丝绸之路与西北史地研究、西北民族历史与边疆治理研究、西北抗战大后方研究三个方向取得重要学术成果,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1.丝绸之路与西北史地研究
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将中国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研究有机结合,将中国史基础科学研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需要展开研究,在丝绸之路研究和西北史地研究形成了特色鲜明、稳定的研究方向。标志性成果有甘肃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甘肃省华夏文明之源例证研究》、论文《国家安全视阈下的明代绿洲丝绸之路》《概念史视野下的“丝绸之路”》等。
2.西北民族历史与边疆治理研究
在民族史研究中,突出西北民族史与西北边疆治理的结合,围绕三个主题开展研究:一是依据传世文献开展西北民族史研究,二是从政策、法律角度进行西北民族与边疆治理互动关系研究,三是立足田野调查等对西北民族经济与宗教文化的研究。注重从文献出发,研究西北民族关系和民族交融,揭示民族交融规律等,探索民族关系在西北边疆治理中的历史作用。标志性成果有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融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哈萨克问题与清代西北边疆安全研究》以及《西北边疆民族研究:政策与法律》等论著。
3.西北抗战大后方研究
该方向基于中国近现代史和区域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围绕两个主题展开研究:一是对西北抗战大后方文献的系统整理和数据库建设;二是从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出发加强对陕甘宁边区、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态环境、民族和宗教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在基于纸质文献的基础上,加大田野和口述调研,跟踪前沿理论和方法,力求整体推进西北史研究。标志性成果有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西北抗战大后方文献整理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西北地区商贸经济及对当地社会发展影响问题研究》以及《近现代西北社会研究》等论著。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招生情况介绍
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开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64年,著名唐史专家金宝祥先生指导的第一批历史学研究生毕业。毕业生中,张邦炜后任教于四川师范大学,成为著名宋史研究专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俊杰、刘熊祥、李庆善、郭厚安、潘策、王震亚、陈守忠、张培德、马英昌、赵向群、侯丕勋、赵汝清、李清凌、刘建丽、赵艳林、姬秉新等先生先后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1年,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西北师范大学成为国内第一批拥有历史学硕士授权的大学之一。1996年,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获得硕士学位授权,1998年,专门史获得硕士学位授权。以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为基础,2003年,专门史获得博士学位授权,李并成研究员、田澍教授被聘为首批博士生导师。同年获批的还有历史地理学、世界史硕士学位授权。
2006年,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同年获批的还有历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中国近现代史开始招生。随后,张德芳研究员、胡小鹏编审、王三北教授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6年,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获准法学硕士学位授权。
2007年,历史学科获批建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0年,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获批。
目前,学院的研究生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学术型研究生有博士后、博士、硕士三个培养层次,有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中国史一级博士授权学科,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民族学一级硕士授权学科。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在站人员3名,出站1名。中国史学科在读博士16名,中国史一级学科在读硕士研究生183人,世界史一级学科在读硕士研究生33人,民族学一级学科在读硕士研究生12人,考古学一级在读硕士研究生12人。专业型研究生有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一个培养方向,在读研究生27名。
20世纪80年代,金宝祥先生招收日本留学生2名。2012年,学术型文物与考古学方向招收留学生2名,导师为李并成研究员、刘再聪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是北京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建设学校,在青年教师深造、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合作效果显著。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博物馆等是历史文化学院长期合作的科研单位,双方在研究培养方面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院博士后招聘、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有中国史一级学科所属专门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
学院硕士研究生招收方向涵盖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学、考古学一级学科下设的各个方向,在西北边疆史、历史地理学、敦煌学、简牍学等方向优势突出。研究生导师科研经费充裕,上世纪90年代来以来,研究生导师先后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5项。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聘请省内外文博系统高级研究人员担任校外导师。
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方面,学院在实施导师责任制的同时,从2012年开始推行研究中心和研究所管理制。学院现有各类研究机构9个,其中省级研究机构2个(甘肃省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校级研究机构7个(简牍学研究所、西北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陇商研究中心、西北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美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所有的研究生按照研究方向分属不同的研究中心或者研究所,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生相互间的学习和交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学科已经培养各类研究生1500人左右。历史学科的毕业生以学风厚朴、史料功底扎实、勤思考、肯钻研的精神受到学术界好评,其中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等科研院校的骨干力量。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联系方式
电话:0931-7975081
传真:0931-7975018
邮件:lswh@nwnu.edu.cn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967号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师资力量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师资力量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45人,其中博导7人,教授14人,副教授22人,45岁以下教师全部为博士或在读博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奖获得者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甘肃省教学名师2人,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2人。
添加西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师范大学报录比、西北师范大学考研群、西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西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西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西北师范大学排名、西北师范大学保研、西北师范大学公众号、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