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大气科学学院

应用气象学院

大气物理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

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海洋科学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与控制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法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

商学院

文学院

传媒与艺术学院

根据教育部《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公布如下: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学习形式 (1全日制,2非全日制) 类别 复试总分线 复试单科线
001 大气科学学院 070601 气象学-1 学硕 284 参照教育部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单科成绩基本要求
002 应用气象学院 0706Z2 应用气象学-1 学硕 284
002 应用气象学院 095100 农业-2 专业学位 271
003 大气物理学院 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1 学硕 313
003 大气物理学院 0706Z3 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1 学硕 323
003 大气物理学院 0706Z4 雷电科学与技术-1 学硕 297
003 大气物理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1 专业学位 309
003 大气物理学院 085700 资源与环境-1 专业学位 288
004 地理科学学院 070500 地理学-1 学硕 336
004 地理科学学院 0706Z5 3S集成与气象应用-1 学硕 286
005 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0706Z5 3S集成与气象应用-1 学硕 314
005 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081600 测绘科学与技术-1 学硕 302
005 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085700 资源与环境-1 专业学位 263
006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0706Z9 水文气象学-1 学硕 308
006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081500 水利工程-1 学硕 270
007 海洋科学学院 0706Z7 海洋气象学-1 学硕 324
007 海洋科学学院 070700 海洋科学-1 学硕 304
008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077600 环境科学与工程-1 学硕 311
008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700 资源与环境-1 专业学位 266
009 自动化学院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1 学硕 268
009 自动化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1 专业学位 317
009 自动化学院 085500 机械-1 专业学位 278
010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1 学硕 263
010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1 专业学位 311
011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 学硕 327
011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083500 软件工程-1 学硕 326
011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1 专业学位 355
012 数学与统计学院 025200 应用统计-1 专业学位 348
012 数学与统计学院 070100 数学-1 学硕 315
012 数学与统计学院 0706Z6 空间天气学-1 学硕 327
01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080300 光学工程-1 学硕 295
01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1 专业学位 309
014 法政学院 035101 法律(非法学)-1 专业学位 321
014 法政学院 035101 法律(非法学)-2 专业学位 321
014 法政学院 035102 法律(法学)-1 专业学位 326
014 法政学院 071200 科学技术史-1 学硕 313
014 法政学院 125200 公共管理-2 专业学位 174
015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1 学硕 385
016 管理工程学院 025100 金融-1 专业学位 348
016 管理工程学院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1 学硕 341
017 商学院 020200 应用经济学-1 学硕 349
017 商学院 120200 工商管理-1 学硕 342
017 商学院 125100 工商管理-1 专业学位 181
017 商学院 125100 工商管理-2 专业学位 181
017 商学院 125300 会计-1 专业学位 220
018 文学院 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1 专业学位 337
018 文学院 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1 (文学综合方向) 学硕 381
018 文学院 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1 (语言综合方向) 学硕 398
018 文学院 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1 (俄语方向) 学硕 389
018 文学院 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1 (日语方向) 学硕 365
018 文学院 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1 (英语方向) 学硕 381
018 文学院 055100 翻译-1 专业学位 355
019 艺术学院 135108 艺术设计-1 专业学位 367
020 教师教育学院 045101 教育管理-1 专业学位 344
020 教师教育学院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1 专业学位 343
020 教师教育学院 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1 专业学位 341
020 教师教育学院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1 专业学位 339
021 化学与材料学院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1 学硕 264
021 化学与材料学院 0830Z3 生物环境信息材料-1 学硕 309
021 化学与材料学院 085700 资源与环境-1 专业学位 324
022 人工智能学院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 学硕 267
022 人工智能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1 专业学位 268
101 无锡研究生院 055100 翻译-1 专业学位 356
101 无锡研究生院 085400 电子信息-1(电信院) 专业学位 266
101 无锡研究生院 085400 电子信息-1(自动化) 专业学位 270
101 无锡研究生院 125300 会计-1 专业学位 201
101 无锡研究生院 135105 广播电视-1 专业学位 366
101 无锡研究生院 135108 艺术设计-1 专业学位 383
102 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 070500 地理学-1 学硕 380
102 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 071300 生态学-1 学硕 309
102 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 085700 资源与环境-1 专业学位 375
102 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 090300 农业资源与环境-1 学硕 261
102 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 095100 农业-1 专业学位 271
102 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 125300 会计-1 专业学位 205
102 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 135107 美术-1 专业学位 364
103 国防科技大学第六十三 研究所联合培养 085400 电子信息-1 专业学位 263
104 中科芯集成电路联合培养 085400 电子信息-1 专业学位 279
105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 085700 资源与环境-1 专业学位 279
说明:
1.参加单独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45分,其他复试要求与全国统考考生相同。
2.“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总分可低于报考专业教育部划定的复试总成绩20分(包含20分),单科不划线。
我校复试工作拟采用现场复试的方式进行,时间拟安排在3月27-29日,具体安排以我校发布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为准。请符合我校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及时关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网页发布的通知公告(https://yjs.nuist.edu.cn/),保持手机畅通,认真备考。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是广大考研学子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招生专业目录包含了招生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学习方式等具体信息,以下是考研派为大家整理的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击下列链接即可查看: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之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可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相关专业。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普通高校应届定向本科毕业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定向培养单位同意;在职人员报考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各项的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二)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各项的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三)报名参加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计算的时间是从毕业之日至录取当年入学之日。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3.我校部分专业招收单独考试考生(专业代码前四位为0706的专业,且只接受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单独考试考生报名、考试时间与全国统考相同,报考点、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地点均为“320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考生网上报名时,选择考试方式为“单独考试”。网上报名结束后考生必须填写并按要求提交《单独考试资格审查表》(研究生院网站“文件下载”栏中下载)至我校研招办,经审查符合单独考试报考条件的人员,方可参加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教育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特别说明:我校单独考试、专业代码1351开头的艺术学科(专业学位)唯一指定考点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考点(代码3207),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初试地点均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不接受其他考点报名。
    (一)网上报名:报考2021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s://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和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的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调剂志愿;
    (2)以同等学力报考的人员,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的证明材料;
    (3)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违纪、作弊等所受的处罚情况要如实填写。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的学历(学籍)信息。
    4.我校执行国家一区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5.“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
    6.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我校仅在专业学位硕士专业招收该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
    7.同等学力报考相关要求:我校部分硕士专业不接收同等学力报考,具体专业请查阅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
    8.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我校,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我校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当事先与我校联系。
    9.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
    1.确认时间
    2020年11月(以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及各报考点公布的通知为准),逾期不再补办。
    2.确认程序
    (1)所有考生(推免生除外)应当按照报考点要求进行网上报名信息核对并确认;
    (2)考生应当按照要求提交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原件及复印件;
    (3)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要求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4)考生须牢记网上报名时填写的通信地址及移动电话,后期复试通知、调档函寄送、录取通知书发放等将通过登记的通信地址及电话寄送或通知。
    (5)所有考生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初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四、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我校对考生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不准参与考试。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五、初试
    (一)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考生可凭网上报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打印系统关闭后,考生不得再次登录、查询,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打印(建议保存准考证电子版)。《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请妥善保管至复试结束(2021年5月),遗失不补。
    (二)考生凭《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三)考试时间
    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四)考试方式:初试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具体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为准。
    (五)考试大纲及命题
    思想政治理论(101)、英语一、二(201、204)、俄语(202)、日语(203)、数学一、二、三(301、302、303)、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及法律(专业学位)的考试科目,是全国统考科目,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
    其他科目为我校自命题科目,命题工作及考试大纲由我校统一组织和公布。
    (六)考生初试成绩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公布,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陆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我校不再给考生发放纸质成绩单。
    六、复试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我校复试时间大约在2021年3月中下旬,复试包含资格审查及对考生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的考核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考核具体方式为笔试、综合面试、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具体时间及细则于复试开始前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招生工作—硕士招生”栏中公布。复试采取差额形式,比例一般不低于1:1.2。
    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公布在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复试科目栏,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学位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
    报考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会计等专业学位考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考生体检工作在拟录取后组织进行,具体以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相关通知为准。
    七、学费、学制与奖学金
    (一)学费
    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所有纳入国家计划的硕士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具体学费标准以我校财务处网站收费公示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公示表》公布的为准。
    (二)学制
    根据培养方案确定,具体参考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一览表。
    (三)奖学金
    为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激励研究生珍惜机会潜心学习,支持研究生完成学业,我校统筹财政投入、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等各种资源,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校长特别奖学金、专项奖学金等多种奖学金,以及国家助学金、三助岗位(助研、助教、助管)、“长望”助学基金、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助学金。
    八、招生计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规模为准。在录取时,依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计划、推免生录取情况、生源情况和学校发展需要适当调整各专业招生规模。
    2021年,我校无锡研究生院拟安排150人左右,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拟安排100人左右,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拟安排60人左右。
    2021年我校除公共管理MPA、工商管理MBA、教育管理等专业学位外其他硕士专业均接收推免生,欢迎取得推荐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我校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九、其他
    1.我校研究生院网址为http://yjs.nuist.edu.cn/。
    2.为保证考试的严肃性,我校对有任何一门考试科目违纪、作弊考生的答卷均不予评阅。
    3.报考非定向(全日制)的考生,如果被我校录取,我校须向考生所在档案单位调取考生本人档案;报考定向的考生,如果被我校录取,我校须和考生本人及定向单位签订培养协议,不调取考生个人档案。
    4.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或签订有关协议,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5.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后不转户口,不安排学生宿舍住宿,不享受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
    6.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7.在研究生招生考试及复试录取等全过程中,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防控工作,保障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若2021年国家研究生招生政策有调整,我校也将相应调整,考生如有疑难问题请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学位授权点,是2005 年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分离出来的。该专业现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当代政治与行政等研究方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给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本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科研成果较多,近年来,他们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0 余项;出版有《目标与代价: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逻辑》等学术著作 10 余部;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和其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 10 余项。 
  本专业学制3年,由江苏省社科院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培养。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可以在相关的科研院所、高校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在相关业务部门从事专业或管理工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具有系统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分系统分析与集成和系统理论两个硕士专业,其中系统分析与集成硕士专业始建于1998年,是学校的重点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复杂系统理论与应用、计算机控制与信息技术、大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经济系统分析、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智能测试系统等。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1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已经培养出硕士研究生96名,现有在读研究生156名。近年来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省科技发展计划、省科技攻关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5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出版教材及专著10余部,发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的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100余篇。
  本专业学制3年。主要课程有:矩阵论、现代分析、优化理论与方法、模糊控制技术、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随机控制、专家系统与人工智能、系统科学与工程、非线性理论与控制、嵌入式系统设计、系统模拟与仿真、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模式识别、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现代检测技术与信息处理等。硕士学位获得者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科研或教学工作,可在自动化、IT等行业,社会、金融等领域从事系统建模、分析、控制、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是在我校2000年设置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于201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管理工程学院围绕本学科组建了一支以李廉水教授等学科带头人为首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具有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设立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省部级和校级高层次科研基地,承担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委重大课题,指导研究生在Omega、EJOR、EnergyPolicy、中国软科学等SCI、SSCI、CSSCI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本学科依托学校大气科学学科优势,形成了以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为特色、多方向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培养方向包括制造业管理工程、优化方法与应急决策、金融工程、气候与环境系统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本学科为依托,为江苏省、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制造业管理工程

  1.1制造业创新管理;

  1.2制造业智能化理论;

  1.3绿色制造理论;

  1.4产业聚集理论。

  2.决策理论方法与应用

  2.1决策分析;

  2.2灾害应急决策;

  2.3智能预测理论与方法;

  2.4大数据决策;

  2.5复杂系统建模与数据挖掘;

  2.6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

  3.金融工程

  3.1金融风险管理;

  3.2量化投资与决策;

  3.3大数据金融;

  3.4气象金融;

  3.5区块链金融。

  4.气候与环境系统管理

  4.1气象灾害管理;

  4.2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

  4.3能源战略与管理;

  4.4能源与环境系统建模;

  4.5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

  5.信息管理与物流工程

  5.1信息资源管理;

  5.2科学计量与科技评价;

  5.3数据智能与信息系统;

  5.4物流系统优化;

  5.5供应链管理;

  5.6生产运作管理。

  三、学制

  1.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2.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每年秋季入学,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修满规定学分、提前完成学习计划、论文水平特别优秀者,可以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毕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超过5年,经费由导师的课题承担。
一、学科简介

  我校于2009年开设金融工程本科专业,2018年获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asterofFinance,简称MF)。本专业学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力量雄厚,40周岁以下专任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超过2/3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境外研修经历。专任教师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级部级课题以及一系列与金融机构合作的科研项目,在SSCI、SCI、《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内外刊物发表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出版专著十余部。目前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F)培养方向包括金融工程、气象金融、公司金融、产业金融及金融风险管理等五个方向。依托我校大气科学等优势学科,采用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开展天气风险、气象金融保险和金融衍生品设计与定价研究,在气象金融研究方面形成特色。

  二、研究方向

  1.金融工程

  2.气象金融

  3.公司金融

  4.产业金融

  5.金融风险管理

  三、学制

  学制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为5年。
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专业介绍

  “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是2008年依托本校大气科学一级学科点,以经济管理学院为牵头学院、与公共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共同自主设置的学科点;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依托学校气象学科优势,综合人文管理学科,适应国家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新拓展的交叉性学科发展方向。“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2009年度开始招生。
培养目标:
  本学科是以发展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学科为目的,培养既具有气象专业背景,又具有人文经管理论与方法的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本学科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理论素质,掌握广泛而坚实的气象专业理论基础和人文经管的专门知识和扎实的公共气象的实践能力,能熟练并敏锐掌握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的交叉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理论;掌握1门外国语,能熟练从事专业文献的阅读和写作,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口头交流能力;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的科研、教学和实践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和严谨踏实的科学工作作风。
  本学科要求毕业生具备气象学、气候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有气候变化条件下公共气象的基本技能,并能应用基础理论分析气候变化和公共气象领域的自然社会现象,通过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知识的后续创造和应用,成为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实际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组织决策和管理等方面高级人才。

  研究范围:
  本学科主要从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出发,研究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社会经济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理以及相应的政策性启示等,具体的研究方向包括以下5个方面:
  1、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国家的角度,研究气候变化和公共政策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政策性启示,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共政策研究;②公共政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③不同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利益博弈和政策选择;④国际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构建与我国相关立法完善问题研究;⑤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研究;⑥气候变化与法治建设;⑦气象与劳动。
  2、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气象科技进步的角度,研究气候变化和气象科技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具体研究方向主要包括:①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创新体系研究;②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③科技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④科技创新和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研究。
  3、气候变化与气象工程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气候变化和工程管理的相互作用的角度,对与气象相关的重大工程管理和重大产品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各类气象重大工程管理和重大产品生产的影响以及相应政策性启示等,具体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①气候变化对气象重大工程管理的影响机理及对策研究;②气候变化对气象重大产品的影响机理及对策研究;③气象重大工程对局部气候的影响机理及对策研究;④气象重大产品生产对局部气候的影响机理及对策研究。
  4、气象经济与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国家和区域发展的角度,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并探讨国家在开放条件下气候谈判战略和策略等,具体研究范围主要包括:①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政策研究;    ②社会经济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理及政策选择研究;③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气候变化条件下我国气象事业绩效评估及发展对策研究;④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国际气候谈判战略与对策研究。⑤气候变化与能源产业发展;  ⑥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政策;⑦气象金融。
  5、人文气象学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人文历史的角度,对气象发展过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规范研究,研究气象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和人文规律,具体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①世界气象史研究;②中国气象史研究;③气候变化和文化变迁研究;④气候变化与社会价值体系的互动机理研究。
  “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是2008年依托本校大气科学一级学科点,以经济管理学院为牵头学院、与公共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共同自主设置的学科点;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依托学校气象学科优势,综合人文管理学科,适应国家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新拓展的交叉性学科发展方向。“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2009年度开始招生。

  培养目标:
  本学科是以发展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学科为目的,培养既具有气象专业背景,又具有人文经管理论与方法的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本学科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理论素质,掌握广泛而坚实的气象专业理论基础和人文经管的专门知识和扎实的公共气象的实践能力,能熟练并敏锐掌握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的交叉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理论;掌握1门外国语,能熟练从事专业文献的阅读和写作,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口头交流能力;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的科研、教学和实践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和严谨踏实的科学工作作风。
  本学科要求毕业生具备气象学、气候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有气候变化条件下公共气象的基本技能,并能应用基础理论分析气候变化和公共气象领域的自然社会现象,通过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知识的后续创造和应用,成为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实际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组织决策和管理等方面高级人才。

  研究范围:
  本学科主要从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出发,研究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社会经济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理以及相应的政策性启示等,具体的研究方向包括以下5个方面:
  1、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国家的角度,研究气候变化和公共政策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政策性启示,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共政策研究;②公共政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③不同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利益博弈和政策选择;④国际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构建与我国相关立法完善问题研究;⑤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研究;⑥气候变化与法治建设;⑦气象与劳动。
  2、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气象科技进步的角度,研究气候变化和气象科技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具体研究方向主要包括:①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创新体系研究;②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③科技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④科技创新和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研究。
各位调剂考生:
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工作即将启动,为做好网络远程复试的准备工作,现将相关通知公布如下:
一、资格审查材料提交
我校资格审查需要提交的材料请按照我校研究生院网页公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须知》准备,请各位复试考生按照要求将PDF文档材料(材料原件可以拍照也可以扫描,所有资料页面集成为1个文件)以调剂专业代码+考生编号+姓名命名后发送到调剂学院提供的邮箱,各学院联系方式机邮箱见研究生院网页公布的学院招生联系方式(网址:https://yjs.nuist.edu.cn/info/1015/3467.htm)。资格审查材料提交时间:2020年5月22日前。
二、心理素质测试
考生须在5月22日前完成心理测试。具体流程如下:
1.考生登录心理测试网站https://xgc.nuist.edu.cn/
2.点击“心理健康”——“心理测评”:方式“学生/教师”,用户名是“考生编号”,密码是“手机号后六位”。
3.进入系统,点击左侧“心理测评中心”,下拉菜单中点击“心理普测”,在右边出现“症状自评量表(SCL-90)”,点击进入。
4.量表装载完成后(若装载死机,请刷新一下),点击开始。进行答题,答题结束后保存退出。出现“暂时还没有可供普查的问卷!”,表示已经测试成功。
三、复试费用缴纳
考生在登录远程复试平台进入复试前,须网上缴纳复试费80元/人。缴纳过程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报考学院。
四、远程复试平台操作说明
请登录网址https://bm.chsi.com.cn/ycms/kssysm/查看。经过测试,建议考生使用笔记本电脑+一部手机的形式实现双机位完成复试。
请各位考生按照学院要求完成复试前的连线测试工作。




研究生工作部 研究生院
2020年5月21日
 
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单位代码:10300)部分专业拟调剂接受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的优秀学生,欢迎考生来我校深造。
一、调剂基本要求
根据2020年生源情况,我校部分专业接收调剂生。申请调剂的考生须符合以下条件:
1.政治思想好,品行端正,身体健康。
2.符合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各项规定,初试成绩达到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A类考生复试分数线,且符合教育部调剂政策要求。
3.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
4.我校调剂在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内进行。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学科专业与申请调入我校的学科专业需相同或相近,且考生初试科目与调入我校学科专业的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每位考生只能申请一个调剂专业。
5.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调剂,只接收相同或相近的学术型专业考生。
6.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接收相同或相近的学术型专业考生或专业学位考生。
7.非全日制调剂可以接收非全日制及全日制(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的相同或相近专业报考的定向在职考生;
8.对于我校初试科目中设有数学的专业,调剂考生的初试科目必须有数学(含统考及自命题数学)。
9.参加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可以申请调剂到我校相关专业学位专业(具体专业以研招网调剂系统开放的专业为准),初试成绩须达到申请调剂学科的国家划定的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
10.满足学院其他调剂要求。
具体调剂信息参考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及“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发布的调剂工作办法。
二、调剂接收时间
在教育部调剂系统开放后,我校将在5月20日7点前设置我校接收调剂考生的专业及缺额情况。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调剂系统查看我校设定的调剂接收专业,在12小时内登录系统填报调剂志愿。
三、工作程序
我校根据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时更新缺额信息,调剂系统开放时间不低于 12小时,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报名情况确定关闭时间。根据我校调剂复试的时间安排,分专业开放时间不超过36小时。
四、调剂复试办法
各专业调剂复试办法参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及各二级学院复试及录取工作细则。
五、特别说明
1.我校将在教育部调剂系统筛选符合条件的考生,并根据各专业学科发展及培养要求择优确定调剂复试名单,额满为止;考生接到我校复试通知后,须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并按照我校发布的调剂复试公告参加复试。
2.考生申请调剂前,须仔细阅读我校的调剂工作办法,并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调剂申请条件,凡不符合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考试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考生如有疑问请与我校研究生招生与就业办公室联系。
联系人:周小俊、徐金花
联系电话:025-587312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姐


加学姐,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网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 学校网址:www.nuist.edu.cn/
  • 研究生院网址:yjs.nuist.edu.cn
  • 联系电话:(025) 58731201
  • 邮箱:yaw@nuist.edu.cn
  •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盘城新街114号

特别推荐:

最新购买

    购买流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