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南开大学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南开大学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南开大学学姐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物理科学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应用物理学院是南开大学物理学科的新的生长点,下设九个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和一个教学系, 学科与专业建设隶属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将建成教学与科研并重应用型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本科专业包括:材料物理,应用物理学(光子学与技术, 信息技术与仪器物理等专业方向)。
  材料物理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新建专业,2002年首次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由于新兴产业与学科的发展均对材料科学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对材料科学方面的专门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提高。材料物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针对科技及产业的发展,培养兼具物理学、材料科学、光电子、信息科学等知识的专门人才,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科研与开发能力,能够胜任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高新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需要。本专业的学生在物理基础课程以外,还要学习材料物理、材料科学基础、光电子学概论、信息材料、材料物理专门实验等专业课程。  光电信息科学系的前身是南开大学光学专业,创建于1954年,是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学科,也是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和博士后流动站之一。近些年来已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重点研究项目,在光电子学、现代光通信与光传感、激光物理和激光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类)专业设在光电信息科学系,其目标是培养现代光学、光电子学、光通信和光传感等领域的高科技应用型人才。学生除了学习物理基础课程以外,还要学习现代应用光学、信息光电子学、现代光通信导论、激光物理、光谱学和光谱技术原理和现代应用光学实验等专业课程。
  生物物理科学与技术系的前身是物理系生物医学物理专业,创建于1980年,是国内首家在物理学科内创办的生物物理学专业。
  应用物理学专业设在生物物理科学与技术系,以生物与医学物理为专业方向,现有生物物理硕士授权点和博士授权点。该专业利用物理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生物和医学问题,目标是培养既具有宽厚的物理学基础又具有较广的生物与医学知识,以及较高的电子和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水平,适合在物理与生物、医学交叉的学科领域内工作的专门人才。学生除了学习物理基础课以外,还要学习生物物理概论、生物物理实验方法、生物化学、医学物理、基础医学、分子生物物理、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电子学、计算机接口技术等专业课程。   物理科学学院的前身物理系创建于1919年,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物理系之一。学院拥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学院设有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四个本科专业。2004年开始实行按大类招生,即四个专业的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低年级学习公共专业基础课,进入高年级后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专业学习专业课程。公共专业基础课包括外语、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基础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等,计算机方面有计算机基础和C语言,计算软件和计算物理等课程,其中普通物理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五门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学院设有程京理论物理奖、沈寿春实验物理奖和学院基地学生奖学金,以及海内外校友捐资设立的助困奖优的“七七之光”奖学金、“南开大学李书华奖学金”和“南开物理80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对在学习、科研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支持和鼓励。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院长许京军教授于2000年获得“全国十佳杰出青年”称号。学院现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跨世纪人才”4人;兼职教授12人,教授3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4名),副教授34人,此外,还有一批高级工程师承担着学院的科研和实验任务。
  学院配有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有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网络中心、科技资料室及两个计算机机房。资料室藏有丰富的书籍,以及各种中、外文期刊600余种。每个计算机房配有五十余台微机终端与校园网相连,并可通过校园网与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及国际互连网(INTERNET)相连,学院为本院的每位学生提供一个50M的免费电子邮箱和100M的网络存储空间。教育部华北地区物理类外国教材中心设在我校。这些软件和硬件设施为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优秀人才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物理科学学院不仅是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基地,也是现代物理学、光电子材料、光电信息科学、光子学及生物物理科学的研究基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基础扎实和专业精、知识面广的综合型高级人才的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学院正在进行的国家级和部委级科学研究项目有52项,近年来,正式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成果及优秀教材奖40余项,人均发表“SCI”收录的论文数位居学校前列。
  物理科学学院已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三年来,学院每年约70%以上的毕业生被全国各重点大学及中科院各研究所录取为研究生,其余大部分毕业生在高等院校、各科研院所、国家企事业单位以及三资企业,从事教学、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已有大量的毕业生赴国外留学深造。
  学院设有物理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该“基地”1994年建立,设立在物理学系,是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之一。面向全国培养21世纪从事物理学基础研究和教学的高级科技人才。“基地”以“教学与科研结合,现代与应用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为基本思路,以“完善教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精建教师队伍,培养一流人才”为建设目标,已经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每年有超过40%的物理学“基地”班学生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人才所需,学院率先在“基地”班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并被学校确定为外语教学课程建设试点单位,从2004年开始将在全院开展双语教学.  学院的科研实力雄厚,近五年,共承担各类项目200余项,其中973国家重点基础项目14项,863高技术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项,正式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成果及教学成果奖40余项。学院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00余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44人。物理学学科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跨世纪人才”4人和“新世纪人才”13人。
学院设有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四个本科专业。学院除了提供良好的的课堂学习条件外,还积极提供条件开展第二课堂,学生自主组织的“今日物理”系列讲座、学术竞赛、本科创新工程、数学建模竞赛、科研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得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学院还设有多种奖学金,物理学院设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伯苓班,是教育部物理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天津市卫津路94号 [300071]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前身物理系创建于1919年,是南开大学理科建立最早的系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曾在该系执教,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教授是该系的名誉教授。从这里已培养出五名中科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建校初期,南开大学设立了物理学课程,先后由孙继丁先生和徐允中先生讲授。1922年正式成立物理系,第一任系主任为饶毓泰先生(任职年限:1922-1930)。1930年至1937年由顾静徽教授任系主任(任职年限:1930-1937)。抗战爆发后学校南迁到昆明,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返津复校后,由潘孝硕教授任系主任(任职年限:1945-1949)。解放初期,1949年至1952年由刘晋年教授兼任物理系主任(任职年限:1949-1952)。1952年院系调整,原北洋大学物理系与我系合并由江安才教授任系主任(任职年限:1952-1966)。何国柱教授(任职年限:1978-1984)、母国光教授(任职年限:1984)、张光寅教授(任职年限:1987-1991)、潘士宏教授(任职年限:1984-1987、1991-1997)都曾先后担任过物理系系主任。 
  一九八四年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经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由原我系半导体物理、无线电物理和电真空物理三个教研室组建成电子科学系及由原我系光学物理教研室的一部分组建成现代光学研究室。一九九八年物理系改建成物理科学学院,由理论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北来先生任第一任院长(任职年限:1998-2001)。现任院长罗延安博士。
  学院的科研实力雄厚,近五年,共承担各类项目200余项,其中973国家重点基础项目14项,863高技术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项,正式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成果及教学成果奖40余项。学院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00余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44人。物理学学科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跨世纪人才”4人和“新世纪人才”13人。
学院设有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四个本科专业。学院除了提供良好的的课堂学习条件外,还积极提供条件开展第二课堂,学生自主组织的“今日物理”系列讲座、学术竞赛、本科创新工程、数学建模竞赛、科研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得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学院还设有多种奖学金,物理学院设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伯苓班,是教育部物理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在学生培养方面,既重视培养从事科学前沿探索的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又重视培养高水平的理科应用人才,从事应用开发研究。我们的办学指导思想特色是:教学与科研,理论和应用并重;既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又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既重视高等科技人才的培养,又着眼于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国家建设输送生力军。各专业设有外语、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基础物理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等共同基础课。
  物理科学学院不仅是基础科学的人才培养基地,也是现代物理学、光电子材料、光电信息科学、光子学及材料物理科学的研究基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的综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该院正在进行的国家级和部委级研究项目有80余项,近年来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成果及优秀教材奖40余项。在“SCI”收入的论文总数位居我校前列。90年代以来,正式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简介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前身物理系创建于1919年,是南开大学理科建立最早的系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曾在该系执教,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教授是该系的名誉教授。从这里已培养出五名中科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建校初期,南开大学设立了物理学课程,先后由孙继丁先生和徐允中先生讲授。1922年正式成立物理系,第一任系主任为饶毓泰先生(任职年限:1922-1930)。1930年至1937年由顾静徽教授任系主任(任职年限:1930-1937)。抗战爆发后学校南迁到昆明,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返津复校后,由潘孝硕教授任系主任(任职年限:1945-1949)。解放初期,1949年至1952年由刘晋年教授兼任物理系主任(任职年限:1949-1952)。1952年院系调整,原北洋大学物理系与我系合并由江安才教授任系主任(任职年限:1952-1966)。何国柱教授(任职年限:1978-1984)、母国光教授(任职年限:1984)、张光寅教授(任职年限:1987-1991)、潘士宏教授(任职年限:1984-1987、1991-1997)都曾先后担任过物理系系主任。 
 
    一九八四年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经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由原我系半导体物理、无线电物理和电真空物理三个教研室组建成电子科学系及由原我系光学物理教研室的一部分组建成现代光学研究室。一九九八年物理系改建成物理科学学院,由理论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北来先生任第一任院长(任职年限:1998-2001)。现任院长罗延安博士。
     学院的科研实力雄厚,近五年,共承担各类项目200余项,其中973国家重点基础项目14项,863高技术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项,正式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成果及教学成果奖40余项。学院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00余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44人。物理学学科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跨世纪人才”4人和“新世纪人才”13人。
    学院设有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四个本科专业。学院除了提供良好的的课堂学习条件外,还积极提供条件开展第二课堂,学生自主组织的“今日物理”系列讲座、学术竞赛、本科创新工程、数学建模竞赛、科研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得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学院还设有多种奖学金,物理学院设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伯苓班,是教育部物理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在学生培养方面,既重视培养从事科学前沿探索的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又重视培养高水平的理科应用人才,从事应用开发研究。我们的办学指导思想特色是:教学与科研,理论和应用并重;既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又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既重视高等科技人才的培养,又着眼于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国家建设输送生力军。各专业设有外语、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基础物理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等共同基础课。
   物理科学学院不仅是基础科学的人才培养基地,也是现代物理学、光电子材料、光电信息科学、光子学及材料物理科学的研究基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的综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该院正在进行的国家级和部委级研究项目有80余项,近年来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成果及优秀教材奖40余项。在“SCI”收入的论文总数位居我校前列。90年代以来,正式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历史沿革

南开大学创建于1919年,是一所私立大学。建校之初,基于“科学教育为救国途径”的信念,南开大学不同于当时的私立学校,不仅有文科,还有理科。那时,南开大学的理科,虽然不分物理、化学、生物以及数学(当时称为算学)各系,却开设了物理学的课程。然而,由于任课教师难于聘请,使得课程时断时续。再加之选课的学生少,有的学生中途转学,故而在建校初期,没有培养出物理学方面的学生。
   1922年,留学美国并获得博士学位的饶毓泰先生受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聘请,来到南开大学任教授,并担任物理系主任。与此同时,在美国预购的仪器设备,也随之运抵南开。在八里台南开大学理学院科学馆建成了实验室。至此,物理系有了系主任和任课的教师,有了专供教学使用的实验室,于是物理系正式成立(《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9年 第218页)。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了卢沟桥事件,抗日战争爆发。7月28日北平沦陷,29日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了天津。南开大学屡遭日军轰炸和炮击,美丽的校园几乎被夷为平地。南开大学奉命迁往长沙,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成长沙联合大学,于1937年10月25日开学,11月1日正式上课。南开大学的办公室设在长沙圣经学校主楼208室,物理实验室在206、209、211和212室,无线的实验室在301、303、304和305室。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不久,淞沪抗战失利,上海落入日寇之手。1937年12月13日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沦陷。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命令,长沙临时大学于1938年2月20日离开长沙,迁往云南昆明。同年4月21日,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通过决议,将长沙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并于1938年5月4日正式上课。在抗战时期,南开大学度过了它既艰苦又辉煌的岁月。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南开大学在被日本侵略军破坏殆尽的原校址,开始了复校建设。此时的南开大学已经正式成为国立大学。
  解放的炮声传进南开园,南开大学成立了护校委员会,南开人迎接学校的新生。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从此南开大学进入了它的新的发展时期。1952年经过院系调整,北洋大学(现在的天津大学)的物理系和南开大学的物理系合并,教师、学生也作了相应的调整,物理系已有相当的规模。
  到了1960年成立了物理二系,陈天池教授担任该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1965年物理二系合并到兰州大学。
  1953年5月27日开始施工,至12月5日,物理系建成了将近四千平方米的教学楼,即第三教学楼。时至1958年,一个五千余平方米的第五教学了投入使用,使得物理系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用房的面积约一万平方米(不包括金工厂和电子线路车间)。
  物理系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基本上按教研室承担,教师则按照所学专业和特长分布在各个教研室。到了1962年1月26日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决定,将我校的教研组全部改名为教研室。最早,物理系只有基础教研室和光学教研室。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教师的增加,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物理系的教研室也在不断地增加和变化。
  基础教研室承担了物理系、数学系、化学系和生物系的普通物理教学(讲课和实验)任务。1953年10月31日任命赵景员为普通物理教研室副主任。
  光学教研室是我国综合性大学第一批成立的专业教研室,1954年光学教研室因为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较齐备的实验仪器,在光谱学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也有较好的基础,是我国综合大学成立的第一批光学专门组之一。197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现代光学研究室。现代光学研究室于1984年3月经当时的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了现代光学研究所。
  电子物理教研室成立于1955年,1960年9月河北省教育厅通知南开大学,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无线电电子物理专门化。“文化大革命”时期曾改为电真空教研室,1979年恢复原名,迁入新建成的电真空楼。
  无线电物理教研室在“文化大革命”前和电子物理教研室同在无线电电子物理教研室,同为这个教研室的两个专门化方向。1971年恢复高考招生,将这个教研室分为电子物理教研室和无线电物理教研室。
  1956年物理系建立了固体物理专门组。两年后,即1958年,在那个“大炼钢铁”的一片喧闹声中,把“固体”改成为“金属”,称作金属物理教研室,以图与潮流合拍。1960年9月河北省教育厅通知南开大学,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金属物理专门化。   1965年,物理系承接了国家重点科学研究任务—国家十年科学发展规划的国重第026号“固体能谱”项目,物理系专门成立了固体能谱组,以承担这个任务。时不过一年,在那场“史无前例的”风暴中,被吹得无影无踪。1978年由原金属教研室和固体能谱组的部分成员,组成了固体物理教研室,1979年建立了固体物理研究室。到了19xx年成立了凝聚态物理教研室。
  半导体教研室从1958年开始筹建,1960年河北省教育厅通知南开大学,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半导体专门化,并开始培养第一批半导体专业学生。由于半导体方面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工艺结合得比较紧密,于是自1969年 开始办起半导体工厂。1976年半导体大楼建成,形成了教学、科学研究、生产有机结合的体制。
理论物理教研室早在1953年即成立,同年10月12日任命陈仁烈为该教研室主任。这个教研室中途曾被解散,1960年学校决定物理系新建理论物理专门组。在十年动乱时期被冲垮,1978年10月正式成立了理论物理教研室,是物理系被国家最早批准的博士点之一。
  计算机教研室成立于1980年1月,成立之初称为电子线路教研室,到了4月改为计算机教研室。随着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从1983年开始准备,至1984年初,由数学系自动控制专业、软件专业,物理系计算机专业(原机设计教研室)组建成南开大学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系。物理系的刘瑞廷教授担任该系的系主任,
  生物物理教研室是1981年10月成立的,在此之前于1978年开始调研,1979年9月成立了生物物理研究组。到了1982年,80级的学生在这个方向学习,成为生物物理专业培养的第一批毕业生。
  南开大学物理系还有资料室、器材室、和金工厂及无线电车间。
物理系资料室在饶毓泰担任物理系主任时即建立了图书资料室,有图书资料585种。抗日战争时期迁往昆明时受到损失。抗战胜利后,南开大学惨遭日本侵略军毁灭性的破坏,百废待兴,图书资料的购买只得少待时日。
  1954年8月第66次校行政会议作出“关于逐步健全工作制度和建立正规秩序的决定”,提出在物理系、化学系等8个系和马列教研组设立资料室。1955年物理系资料室坐落在第三教学楼三层东侧,有中文、外文刊物十几种,占用的面积大约30平方米,工作人员只有一位。随着物理系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人数的增加,资料室逐渐扩大。到了“文化大革命”前夕,已经有物理专业的资料包括西文期刊240余种,俄文期刊40余种,中文期刊30余种,并把存放在图书馆中属于我系订购的六千余册图书,按作者姓名、书名、分类制成目录卡片,存放在资料室。此外还将期刊也分别建立了分类卡片,以便于教师、高年级学生以及天津市有关单位查阅物理专业图书资料。在那个大革文化命的年代,资料室受到严重的破坏。主要的期刊被迫停止订购,西文期刊减至32种,由于学校停止一切活动,无法实行管理,书刊大量丢失,形成信息中断,使得后来物理系恢复教学和科学研究,受到很大的影响。1979年,何国柱教授担任物理系主任,调整、充实了资料室的人员,使得资料室重新获得生机。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已有英文、德文、法文、日文期刊318种,俄文期刊30余种,中文期刊(包括赠阅的内部刊物)有500余种,期刊装订成册的总数约一万余册,并备有重要的工具书和参考书600多种850余册。有工作人员5位,占有面积270余平方米的阅览室和储书室,并开展了复印业务。资料室还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建立了资料交流联系,编写了物理文献查阅方法的资料,为学生和青年教师开设了物理文献查找和阅读方面的讲座。
  器材室是在1951年建立的,那时称为仪器室,仅有一位工作人员,只有50余件仪器,价值3万余元。随着物理系的发展,它的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包括了财会、采购、仪器管理、材料管理四个组。负责全系的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试制所需器材的供应管理,编报物理系财务收支预算和决算,办理物理系财务收支、仪器材料的采购、调配、外借和赔偿等事宜。仪器室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同样遭到严重的破坏,许多实验装置被拆毁,仪器材料当作废品被处理。1978仪器室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有工作人员10位,所管理的仪器达到6695件,价值达到1千48万余元,其中单价在2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有70余件,价值约360余万元,所管理的低值易耗品有3056余种,价值30余万元。为物理系已经排出的教学实验题目275个,科学研究实验课题82个提供了仪器和材料方面的物质保证。
  金工厂及线路车间,早在物理系成立迁入科学馆时就有一个仪器修理室。到了1948年,有小车床、台钻、台钳、手摇砂轮各一台。1955年以后,随着科学研究和学生的毕业论文数量的增加,需要加工的金属零件逐渐多了起来,于是添置了车床、铇床、铣床各一台,工人增加至6名。1957年迁到了卫津河北面新建的车间,1960年进一步扩大了厂房,工人增加到了70余位。后来几经调整,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工人44名,下设两个车间。钳工车间包括电气焊和喷漆工种,车工车间包括车、铣、铇、磨四个工种。这时主要的设备有车床14台,磨床3台,万能铣床4台,仿形铣床2台,铇床2台,剪床2台,冲床5台,立钻1台,摇臂钻2台,台钻3台,插床1台,喷漆泵2台,大型烘箱1台,电焊机2台。
  物理系金工厂不仅为物理系制作教学和科学研究需要的实验设备,还生产了一些教学仪器。早期的产品有析钢仪、光点记录仪、粉末照相机、劳厄照相机等,上个世纪70年代后还生产过200余台纯水器,30余台超净工作台,百余台薄层色谱仪,6台迈克尔逊干涉仪,20台扫描干涉仪,200余个气垫转盘。
  无线电车间是在1958年成立的,属于金工厂,只有工人2名。当时正是“大跃进”年代,教师和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产品有低频振荡器、磁饱和稳压电源、示波极谱仪等。1959年学生复课,工人增加到5位。1971年至1976年合并到无线电教研室,其间生产过800余台晶体管稳压电源,1000余台晶体管毫伏表,微电流放大器30余台。与教研室分开后合并到金工厂时,有工人16名。在这以后,同计算机教研室一起,开拓了新的生产业务。除了生产20余台低频微伏表外,还装配了美国Heath公司微型计算机训练系统ET-3400共100台,扩展系统共30台,在近两年半的时间内,无线电车间为学校创收约80多万元。
  在进行本科教育同时,物理系还接待了兄弟院校派来的进修教师、代培教师。并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开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班。1960年1月河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局决定于当年春季,在南开大学开办无线电电子学专业师资培训班,主要专业微电子物理学、微波、无线电电路。进修生为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校的高年级学生,毕业后充实师资队伍。
  1958年8月10日南开大学党委提出“过好一个共产主义暑假”的号召,在全校发动了一个“结合教学、结合生产大搞科研、大办工厂、奋战十五天、相国庆节献礼”的大规模群众运动。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主席莅临南开大学视察。
  1958年9月20日物理系奋战40天制作成β谱仪。
  1960年6月11日校党委常委会决定:在物理系原子核专业和化学系放射化学专业基础上成立原子能系,并于7月29日正式命名为物理二系。原物理系命名为物理一系。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联系方式

书记室 23503383 研究生管理 23508016
院长室 23501490 科研管理 23508052
院党委 23508514 图书资料室 23501225 23503591
院办公室 23501594 设备网络管理 23508016
院团委 23508559 23501472 实验室安全管理 23508016
院财务室 23508543 物理学会 23502572
人事外事管理 23508210 三教值班室 23508413
本科教学管理 23508052 五教值班室 23508896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及优势学科

姓名 专业 研究方向 备注
廖 益 理论物理 高能物理  
刘玉斌 理论物理 量子场论、引力和黑洞物理  
孟新河 理论物理 天体高能粒子物理和宇宙学  
缪炎刚 理论物理 量子场论、引力和黑洞物理  
申 虹 理论物理 原子核理论  
宋 智 理论物理 量子物理与凝聚态理论  
魏正涛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  
杨茂志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  
张连众 理论物理 非线性物理  
赵  柳 理论物理 场论与引力理论  
王玉明 理论物理 高能物理理论  
金  亮 理论物理 量子物理与凝聚态理论  
常  雷 理论物理 强子物理  
李  佟 理论物理 高能物理  
罗延安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实验  
喻纯旭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原子核理论  
张小兵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强相互作用物质理论  
曹学伟 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物理与固体光谱  
曹亚安 凝聚态物理 低维功能材料物理化学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孔勇发 凝聚态物理 非线性光学与材料、光子学材料与器件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李宝会 凝聚态物理 软凝聚态物理、核磁共振波谱  
张立新 凝聚态物理 低维功能材料、能源材料模拟与计算  
武 莉 凝聚态物理 发光材料与器件、非线性光学材料  
孙  军 凝聚态物理、光学 人工晶体与光电器件  
周向锋 凝聚态物理 材料设计与物性预测  
王玉芳 凝聚态物理 固体光谱  
董  校 凝聚态物理 材料设计与物性预测  
李任植 生命信息物理学 生物界面、单分子力学、电磁辐射生物物理  
李树杰 生命信息物理学 生物膜及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李川勇 生命信息物理学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许京军 光学、凝聚态物理 光子学及光电材料、非线性光学及其应用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姚江宏 光学、凝聚态物理 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臧维平 光学、凝聚态物理 非线性光学  
赵丽娟 光学、凝聚态物理 固体光谱、发光学与超快光谱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王慧田 光学、凝聚态物理 非线性光学、微结构光子学、材料设计与物性预测  
张天浩 光学、凝聚态物理 非线性光学,光折变表面波,光折变表面孤子  
张国权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弱光非线性光子学、量子光学  
张心正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纳米光子学、非线性光学、光子学微结构与器件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李祖斌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微纳光学与光子学  
李乙钢 光学 光子学与现代光通信  
李玉栋 光学 光场调控及非线性光学  
李勇男 光学 光场调控及非线性光学  
周文远 光学 光电成像、光子检测技术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孙 骞 光学 纳米光子学及应用、弱光非线性光学与应用  
陈 璟 光学 微纳光学  
宋 峰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固态发光与光谱  
Romano Rupp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非线性光学、生物光子学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陈志刚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凝聚态物理 非线性光学、光子学及光子器件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胡 毅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非线性光学、光场调控及其应用  
陈树琪 光学 非线性光学、光子学微结构与器件  
蔡  卫 光学 非线性光学、微纳光子学  
吴 强 光学、凝聚态物理 光电材料与器件、超快光子学及其应用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田建国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非线性光学、光子学及固体光谱  
刘智波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凝聚态物理 非线性光学、光子学及固体光谱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任梦昕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非线性光学  
宋道红 光学 非线性光学、光子学微结构与器件  
薄  方 光学 非线性光学、微纳光学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陈念江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激光与光电子技术 兼职
黄维 光学 有机光电子技术 兼职
黄存新 凝聚态物理、光学 人工晶体与光电器件 兼职
刘前 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纳米光学与器件 兼职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王卫民 凝聚态物理、光学 人工晶体与光电器件 兼职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王浩华 光学 光子学及固体光谱、量子光学 兼职
杨富华 凝聚态物理、光学 半导体器件与物理 兼职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专业目录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凝聚态物理 光学 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生命信息物理学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官网:http://physics.nankai.edu.cn/main.htm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简介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前身物理系创建于1919年,是南开大学理科建立最早的系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曾在该系执教,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教授是该系的名誉教授。从这里已培养出五名中科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建校初期,南开大学设立了物理学课程,先后由孙继丁先生和徐允中先生讲授。1922年正式成立物理系,第一任系主任为饶毓泰先生(任职年限:1922-1930)。1930年至1937年由顾静徽教授任系主任(任职年限:1930-1937)。抗战爆发后学校南迁到昆明,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返津复校后,由潘孝硕教授任系主任(任职年限:1945-1949)。解放初期,1949年至1952年由刘晋年教授兼任物理系主任(任职年限:1949-1952)。1952年院系调整,原北洋大学物理系与我系合并由江安才教授任系主任(任职年限:1952-1966)。何国柱教授(任职年限:1978-1984)、母国光教授(任职年限:1984)、张光寅教授(任职年限:1987-1991)、潘士宏教授(任职年限:1984-1987、1991-1997)都曾先后担任过物理系系主任。 
 
    一九八四年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经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由原我系半导体物理、无线电物理和电真空物理三个教研室组建成电子科学系及由原我系光学物理教研室的一部分组建成现代光学研究室。一九九八年物理系改建成物理科学学院,由理论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北来先生任第一任院长(任职年限:1998-2001)。现任院长罗延安博士。
     学院的科研实力雄厚,近五年,共承担各类项目200余项,其中973国家重点基础项目14项,863高技术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项,正式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成果及教学成果奖40余项。学院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00余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44人。物理学学科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跨世纪人才”4人和“新世纪人才”13人。
    学院设有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四个本科专业。学院除了提供良好的的课堂学习条件外,还积极提供条件开展第二课堂,学生自主组织的“今日物理”系列讲座、学术竞赛、本科创新工程、数学建模竞赛、科研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得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学院还设有多种奖学金,物理学院设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伯苓班,是教育部物理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在学生培养方面,既重视培养从事科学前沿探索的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又重视培养高水平的理科应用人才,从事应用开发研究。我们的办学指导思想特色是:教学与科研,理论和应用并重;既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又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既重视高等科技人才的培养,又着眼于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国家建设输送生力军。各专业设有外语、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基础物理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等共同基础课。
   物理科学学院不仅是基础科学的人才培养基地,也是现代物理学、光电子材料、光电信息科学、光子学及材料物理科学的研究基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的综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该院正在进行的国家级和部委级研究项目有80余项,近年来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成果及优秀教材奖40余项。在“SCI”收入的论文总数位居我校前列。90年代以来,正式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历史沿革

南开大学创建于1919年,是一所私立大学。建校之初,基于“科学教育为救国途径”的信念,南开大学不同于当时的私立学校,不仅有文科,还有理科。那时,南开大学的理科,虽然不分物理、化学、生物以及数学(当时称为算学)各系,却开设了物理学的课程。然而,由于任课教师难于聘请,使得课程时断时续。再加之选课的学生少,有的学生中途转学,故而在建校初期,没有培养出物理学方面的学生。
   1922年,留学美国并获得博士学位的饶毓泰先生受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聘请,来到南开大学任教授,并担任物理系主任。与此同时,在美国预购的仪器设备,也随之运抵南开。在八里台南开大学理学院科学馆建成了实验室。至此,物理系有了系主任和任课的教师,有了专供教学使用的实验室,于是物理系正式成立(《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9年 第218页)。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了卢沟桥事件,抗日战争爆发。7月28日北平沦陷,29日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了天津。南开大学屡遭日军轰炸和炮击,美丽的校园几乎被夷为平地。南开大学奉命迁往长沙,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成长沙联合大学,于1937年10月25日开学,11月1日正式上课。南开大学的办公室设在长沙圣经学校主楼208室,物理实验室在206、209、211和212室,无线的实验室在301、303、304和305室。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不久,淞沪抗战失利,上海落入日寇之手。1937年12月13日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沦陷。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命令,长沙临时大学于1938年2月20日离开长沙,迁往云南昆明。同年4月21日,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通过决议,将长沙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并于1938年5月4日正式上课。在抗战时期,南开大学度过了它既艰苦又辉煌的岁月。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南开大学在被日本侵略军破坏殆尽的原校址,开始了复校建设。此时的南开大学已经正式成为国立大学。
  解放的炮声传进南开园,南开大学成立了护校委员会,南开人迎接学校的新生。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从此南开大学进入了它的新的发展时期。1952年经过院系调整,北洋大学(现在的天津大学)的物理系和南开大学的物理系合并,教师、学生也作了相应的调整,物理系已有相当的规模。
  到了1960年成立了物理二系,陈天池教授担任该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1965年物理二系合并到兰州大学。
  1953年5月27日开始施工,至12月5日,物理系建成了将近四千平方米的教学楼,即第三教学楼。时至1958年,一个五千余平方米的第五教学了投入使用,使得物理系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用房的面积约一万平方米(不包括金工厂和电子线路车间)。
  物理系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基本上按教研室承担,教师则按照所学专业和特长分布在各个教研室。到了1962年1月26日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决定,将我校的教研组全部改名为教研室。最早,物理系只有基础教研室和光学教研室。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教师的增加,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物理系的教研室也在不断地增加和变化。
  基础教研室承担了物理系、数学系、化学系和生物系的普通物理教学(讲课和实验)任务。1953年10月31日任命赵景员为普通物理教研室副主任。
  光学教研室是我国综合性大学第一批成立的专业教研室,1954年光学教研室因为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较齐备的实验仪器,在光谱学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也有较好的基础,是我国综合大学成立的第一批光学专门组之一。197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现代光学研究室。现代光学研究室于1984年3月经当时的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了现代光学研究所。
  电子物理教研室成立于1955年,1960年9月河北省教育厅通知南开大学,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无线电电子物理专门化。“文化大革命”时期曾改为电真空教研室,1979年恢复原名,迁入新建成的电真空楼。
  无线电物理教研室在“文化大革命”前和电子物理教研室同在无线电电子物理教研室,同为这个教研室的两个专门化方向。1971年恢复高考招生,将这个教研室分为电子物理教研室和无线电物理教研室。
  1956年物理系建立了固体物理专门组。两年后,即1958年,在那个“大炼钢铁”的一片喧闹声中,把“固体”改成为“金属”,称作金属物理教研室,以图与潮流合拍。1960年9月河北省教育厅通知南开大学,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金属物理专门化。   1965年,物理系承接了国家重点科学研究任务—国家十年科学发展规划的国重第026号“固体能谱”项目,物理系专门成立了固体能谱组,以承担这个任务。时不过一年,在那场“史无前例的”风暴中,被吹得无影无踪。1978年由原金属教研室和固体能谱组的部分成员,组成了固体物理教研室,1979年建立了固体物理研究室。到了19xx年成立了凝聚态物理教研室。
  半导体教研室从1958年开始筹建,1960年河北省教育厅通知南开大学,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半导体专门化,并开始培养第一批半导体专业学生。由于半导体方面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工艺结合得比较紧密,于是自1969年 开始办起半导体工厂。1976年半导体大楼建成,形成了教学、科学研究、生产有机结合的体制。
理论物理教研室早在1953年即成立,同年10月12日任命陈仁烈为该教研室主任。这个教研室中途曾被解散,1960年学校决定物理系新建理论物理专门组。在十年动乱时期被冲垮,1978年10月正式成立了理论物理教研室,是物理系被国家最早批准的博士点之一。
  计算机教研室成立于1980年1月,成立之初称为电子线路教研室,到了4月改为计算机教研室。随着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从1983年开始准备,至1984年初,由数学系自动控制专业、软件专业,物理系计算机专业(原机设计教研室)组建成南开大学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系。物理系的刘瑞廷教授担任该系的系主任,
  生物物理教研室是1981年10月成立的,在此之前于1978年开始调研,1979年9月成立了生物物理研究组。到了1982年,80级的学生在这个方向学习,成为生物物理专业培养的第一批毕业生。
  南开大学物理系还有资料室、器材室、和金工厂及无线电车间。
物理系资料室在饶毓泰担任物理系主任时即建立了图书资料室,有图书资料585种。抗日战争时期迁往昆明时受到损失。抗战胜利后,南开大学惨遭日本侵略军毁灭性的破坏,百废待兴,图书资料的购买只得少待时日。
  1954年8月第66次校行政会议作出“关于逐步健全工作制度和建立正规秩序的决定”,提出在物理系、化学系等8个系和马列教研组设立资料室。1955年物理系资料室坐落在第三教学楼三层东侧,有中文、外文刊物十几种,占用的面积大约30平方米,工作人员只有一位。随着物理系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人数的增加,资料室逐渐扩大。到了“文化大革命”前夕,已经有物理专业的资料包括西文期刊240余种,俄文期刊40余种,中文期刊30余种,并把存放在图书馆中属于我系订购的六千余册图书,按作者姓名、书名、分类制成目录卡片,存放在资料室。此外还将期刊也分别建立了分类卡片,以便于教师、高年级学生以及天津市有关单位查阅物理专业图书资料。在那个大革文化命的年代,资料室受到严重的破坏。主要的期刊被迫停止订购,西文期刊减至32种,由于学校停止一切活动,无法实行管理,书刊大量丢失,形成信息中断,使得后来物理系恢复教学和科学研究,受到很大的影响。1979年,何国柱教授担任物理系主任,调整、充实了资料室的人员,使得资料室重新获得生机。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已有英文、德文、法文、日文期刊318种,俄文期刊30余种,中文期刊(包括赠阅的内部刊物)有500余种,期刊装订成册的总数约一万余册,并备有重要的工具书和参考书600多种850余册。有工作人员5位,占有面积270余平方米的阅览室和储书室,并开展了复印业务。资料室还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建立了资料交流联系,编写了物理文献查阅方法的资料,为学生和青年教师开设了物理文献查找和阅读方面的讲座。
  器材室是在1951年建立的,那时称为仪器室,仅有一位工作人员,只有50余件仪器,价值3万余元。随着物理系的发展,它的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包括了财会、采购、仪器管理、材料管理四个组。负责全系的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试制所需器材的供应管理,编报物理系财务收支预算和决算,办理物理系财务收支、仪器材料的采购、调配、外借和赔偿等事宜。仪器室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同样遭到严重的破坏,许多实验装置被拆毁,仪器材料当作废品被处理。1978仪器室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有工作人员10位,所管理的仪器达到6695件,价值达到1千48万余元,其中单价在2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有70余件,价值约360余万元,所管理的低值易耗品有3056余种,价值30余万元。为物理系已经排出的教学实验题目275个,科学研究实验课题82个提供了仪器和材料方面的物质保证。
  金工厂及线路车间,早在物理系成立迁入科学馆时就有一个仪器修理室。到了1948年,有小车床、台钻、台钳、手摇砂轮各一台。1955年以后,随着科学研究和学生的毕业论文数量的增加,需要加工的金属零件逐渐多了起来,于是添置了车床、铇床、铣床各一台,工人增加至6名。1957年迁到了卫津河北面新建的车间,1960年进一步扩大了厂房,工人增加到了70余位。后来几经调整,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工人44名,下设两个车间。钳工车间包括电气焊和喷漆工种,车工车间包括车、铣、铇、磨四个工种。这时主要的设备有车床14台,磨床3台,万能铣床4台,仿形铣床2台,铇床2台,剪床2台,冲床5台,立钻1台,摇臂钻2台,台钻3台,插床1台,喷漆泵2台,大型烘箱1台,电焊机2台。
  物理系金工厂不仅为物理系制作教学和科学研究需要的实验设备,还生产了一些教学仪器。早期的产品有析钢仪、光点记录仪、粉末照相机、劳厄照相机等,上个世纪70年代后还生产过200余台纯水器,30余台超净工作台,百余台薄层色谱仪,6台迈克尔逊干涉仪,20台扫描干涉仪,200余个气垫转盘。
  无线电车间是在1958年成立的,属于金工厂,只有工人2名。当时正是“大跃进”年代,教师和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产品有低频振荡器、磁饱和稳压电源、示波极谱仪等。1959年学生复课,工人增加到5位。1971年至1976年合并到无线电教研室,其间生产过800余台晶体管稳压电源,1000余台晶体管毫伏表,微电流放大器30余台。与教研室分开后合并到金工厂时,有工人16名。在这以后,同计算机教研室一起,开拓了新的生产业务。除了生产20余台低频微伏表外,还装配了美国Heath公司微型计算机训练系统ET-3400共100台,扩展系统共30台,在近两年半的时间内,无线电车间为学校创收约80多万元。
  在进行本科教育同时,物理系还接待了兄弟院校派来的进修教师、代培教师。并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开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班。1960年1月河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局决定于当年春季,在南开大学开办无线电电子学专业师资培训班,主要专业微电子物理学、微波、无线电电路。进修生为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校的高年级学生,毕业后充实师资队伍。
  1958年8月10日南开大学党委提出“过好一个共产主义暑假”的号召,在全校发动了一个“结合教学、结合生产大搞科研、大办工厂、奋战十五天、相国庆节献礼”的大规模群众运动。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主席莅临南开大学视察。
  1958年9月20日物理系奋战40天制作成β谱仪。
  1960年6月11日校党委常委会决定:在物理系原子核专业和化学系放射化学专业基础上成立原子能系,并于7月29日正式命名为物理二系。原物理系命名为物理一系。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联系方式

书记室 23503383 研究生管理 23508016
院长室 23501490 科研管理 23508052
院党委 23508514 图书资料室 23501225 23503591
院办公室 23501594 设备网络管理 23508016
院团委 23508559 23501472 实验室安全管理 23508016
院财务室 23508543 物理学会 23502572
人事外事管理 23508210 三教值班室 23508413
本科教学管理 23508052 五教值班室 23508896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及优势学科

姓名 专业 研究方向 备注
廖 益 理论物理 高能物理  
刘玉斌 理论物理 量子场论、引力和黑洞物理  
孟新河 理论物理 天体高能粒子物理和宇宙学  
缪炎刚 理论物理 量子场论、引力和黑洞物理  
申 虹 理论物理 原子核理论  
宋 智 理论物理 量子物理与凝聚态理论  
魏正涛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  
杨茂志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  
张连众 理论物理 非线性物理  
赵  柳 理论物理 场论与引力理论  
王玉明 理论物理 高能物理理论  
金  亮 理论物理 量子物理与凝聚态理论  
常  雷 理论物理 强子物理  
李  佟 理论物理 高能物理  
罗延安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实验  
喻纯旭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原子核理论  
张小兵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强相互作用物质理论  
曹学伟 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物理与固体光谱  
曹亚安 凝聚态物理 低维功能材料物理化学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孔勇发 凝聚态物理 非线性光学与材料、光子学材料与器件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李宝会 凝聚态物理 软凝聚态物理、核磁共振波谱  
张立新 凝聚态物理 低维功能材料、能源材料模拟与计算  
武 莉 凝聚态物理 发光材料与器件、非线性光学材料  
孙  军 凝聚态物理、光学 人工晶体与光电器件  
周向锋 凝聚态物理 材料设计与物性预测  
王玉芳 凝聚态物理 固体光谱  
董  校 凝聚态物理 材料设计与物性预测  
李任植 生命信息物理学 生物界面、单分子力学、电磁辐射生物物理  
李树杰 生命信息物理学 生物膜及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李川勇 生命信息物理学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许京军 光学、凝聚态物理 光子学及光电材料、非线性光学及其应用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姚江宏 光学、凝聚态物理 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臧维平 光学、凝聚态物理 非线性光学  
赵丽娟 光学、凝聚态物理 固体光谱、发光学与超快光谱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王慧田 光学、凝聚态物理 非线性光学、微结构光子学、材料设计与物性预测  
张天浩 光学、凝聚态物理 非线性光学,光折变表面波,光折变表面孤子  
张国权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弱光非线性光子学、量子光学  
张心正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纳米光子学、非线性光学、光子学微结构与器件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李祖斌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微纳光学与光子学  
李乙钢 光学 光子学与现代光通信  
李玉栋 光学 光场调控及非线性光学  
李勇男 光学 光场调控及非线性光学  
周文远 光学 光电成像、光子检测技术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孙 骞 光学 纳米光子学及应用、弱光非线性光学与应用  
陈 璟 光学 微纳光学  
宋 峰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固态发光与光谱  
Romano Rupp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非线性光学、生物光子学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陈志刚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凝聚态物理 非线性光学、光子学及光子器件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胡 毅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非线性光学、光场调控及其应用  
陈树琪 光学 非线性光学、光子学微结构与器件  
蔡  卫 光学 非线性光学、微纳光子学  
吴 强 光学、凝聚态物理 光电材料与器件、超快光子学及其应用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田建国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非线性光学、光子学及固体光谱  
刘智波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凝聚态物理 非线性光学、光子学及固体光谱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任梦昕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非线性光学  
宋道红 光学 非线性光学、光子学微结构与器件  
薄  方 光学 非线性光学、微纳光学 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陈念江 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激光与光电子技术 兼职
黄维 光学 有机光电子技术 兼职
黄存新 凝聚态物理、光学 人工晶体与光电器件 兼职
刘前 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纳米光学与器件 兼职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王卫民 凝聚态物理、光学 人工晶体与光电器件 兼职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王浩华 光学 光子学及固体光谱、量子光学 兼职
杨富华 凝聚态物理、光学 半导体器件与物理 兼职物理/泰达应用物理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专业目录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凝聚态物理 光学 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生命信息物理学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官网:http://physics.nankai.edu.cn/main.htm

 

为充分展示物理魅力和南开物理特色,增进高校间优秀大学生的交流与联系,吸纳优秀本科生来我院进一步深造,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和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拟定于2018年7月15日至18日举办“2018年南开大学‘我爱物理’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此次夏令营将安排学术讲座、师生交流、参观重点实验室等活动,介绍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问题,并就学生关心的推免等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对夏令营中表现优异的营员,将授予优秀营员称号。
 
一、学科介绍
 
南开大学自1919年创建伊始即设有物理学,1922年正式建立物理系,是南开大学理科建立最早的系之一,中国近代物理奠基人饶毓泰和吴大猷等是本学科的开创者。抗战时期,与北大、清华组建西南联大物理系,培养了李政道、杨振宁、朱光亚,邓稼先等一大批杰出科学家。解放后,在胡刚复等带领下,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光学、理论物理、固体物理等专业,培养了一批杰出物理学家。
南开大学物理学科目前拥有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光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物理学一级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开大学物理学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A-类,并列第7名。该学科建有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信息光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现有专任教师90多人,工程技术人员2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千人和青年千人3人,“跨世纪人才”4人和“新世纪人才”16人,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国家教学团队1个,已建立起老中青相结合、以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的教学与科研团队。
在南开大学建设“双一流”的战略发展背景下,物理科学学院和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协同发展、紧密合作,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将985、211、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111引智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发展优势统筹安排、资源共享,形成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学科体系。研究生培养成绩显著,有多篇论文入选“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多名学生获得教育部学术新人奖、王大珩光学奖、饶毓泰基础光学奖、全国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优秀论文、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等奖励或荣誉称号。
 
二、研究生专业设置与招生人数
 
本学科招收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生命信息物理学、光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六个专业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招收名额约36人/年,硕士研究生招收名额约86人/年。
 
三、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德良好、身心健康。
2.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光学、光电子学、光学工程和材料物理等国内相关院校(非南开大学)对口专业大三在读学生(2019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并有意到我院继续深造。
3.本科学习成绩优秀,功底扎实,英语水平良好,对物理学具有浓厚兴趣,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科研潜力和创新精神。
4.能够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者优先。
5.如本科期间,已在SCI/EI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或在省部级及以上物理学专业竞赛中获奖者,在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
6.具有副教授(或副研究员)以上职称的两名熟悉本人的本专业授课老师推荐。
 
四、申请方式及流程
 
1.网上报名:南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b.nankai.edu.cn/进入南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选择网上系统-硕士-硕士推免网报系统(将于5月中旬开通,敬请关注)
报名时间:截止至2018年6月22日(星期五)
学生在线完成信息填报并进行申请,经初步资格审查后于5个工作日内在系统内进行网上回复确认,请申请人及时查看是否通过网申,并按照报名系统提示打印报名表。
 
2.提交申请材料:
A.电子版材料:
(1)身份证复印件扫描版(正反面扫描在一页纸上、办理保险使用);
(2)加盖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单与本专业排名证明扫描件;
(3)国家英语四/六级成绩单或其他同类别英语考试成绩单扫描件(通过六级者只交六级成绩单);
(4)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信2封扫描版,须有推荐者亲笔签字;专家推荐信模板.docx
(5)其他申请材料电子版。
以上文件打包于6月22日前发送到邮箱:physicsxialy@126.com,命名格式为**大学+姓名,例如,西北大学+张三。
 
B.纸质版材料
 
(1)《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登陆研究生院招办网上报名、确认后,可以在系统里选择打印此表);
(2)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复印在一张A4纸上);
(3)加盖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单与本专业排名证明;
(4)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或其他同类别英语考试成绩单复印件;
(5)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信2封,须有推荐者亲笔签字;
(6)表明申请人学习、科研、社会活动等能力的已发表论文、获奖或资格证书复印件(可选项)。
 
以上材料,请按顺序排好,订书机左侧装订或小夹子夹起来,在报到时提交。材料(1)-(5)为必须提交材料,材料(6)为可选项。
 
3.确认参营。
 
我们将根据学生提交的材料确定参营名单,并于6月29日之前在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网页公布,请及时关注。物理科学学院网址:http://physics.nankai.edu.cn/。
入选人请于7月1日前回复邮件确认是否参营,回复邮箱为:physicsxialy@126.com。回复主题:大学+姓名,确认参营,例如西北大学+张三,确认参营。逾期未回复者将视为自动放弃参营资格。
 
五、营员待遇
 
1.将为入选营员统一提供免费食宿(不含早餐)。
2.外地学生请自行预定往返车票,我院将按普通硬座火车票价补贴来津交通费,学生需保存并在报到时提交来时火车票根。乘车目的地须是天津,换乘须提供出发地至天津的全套车票。
3.保险:我院将为入选营员统一购买夏令营活动期间的团体意外保险。
 
六、日程安排
 
7月15日报到。7月16-17日开营式,学院介绍,前沿讲座,师生交流,实验室参观,营员考核,游览南开园等。7月18日上午闭营式,中午离校。
详细日程安排另行通知。
 
七、其他事项
 
1.学生须承诺所有申报材料和信息均属实,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本人参营资格。
2.营员报到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学生证。
3.营员报到后须全程参加夏令营活动,并严格遵守南开大学和我院相关规定。擅自离营者,将不再提供食宿补助。
4.获得推免资格的本科生,可申报攻读我院三年制硕士研究生或五年制博士研究生(直接攻博),也可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2+3学制)或第五学期(3+3学制)申请转博(硕博连读)。
5.请各位同学随时关注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及研究生院网站相关通知。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网站http://physics.nankai.edu.cn/
南开大学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网站http://iap.nankai.edu.cn/
南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http://yzb.nankai.edu.cn/
八、联系方式
 
电话:022-23508016联系人:王老师
E-mail:physicsxialy@126.com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三教110室
邮编:300071
物理科学学院、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
2018年5月8日
 
附录研究生奖助体系
 
(一)奖
1、优秀新生奖学金: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一次性奖励3000元/人。
2、学业奖学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每人每年8000元,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10000元。
3、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2万元/人,博士研究生3万元/人。
4、学校奖学金:硕士研究生一等奖8000元/人,二等奖5000元/人;博士研究生一等奖1.5万元/人,二等奖0.75万元/人。
5、研究生特等奖学金:硕、博均为1万元/人。
 
(二)助
1、助学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每人每年6000元;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21000元。
2、生活困难补助金:家庭经济困难的硕士研究生可申请。
3、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的硕士研究生新生,按照国家和中国银行相关规定,可申请最高额度为每生每年12000元国家助学贷款。
4、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不能及时缴纳全部或部分费用的研究生新生可办理费用缓交手续,保证顺利入学。
 
(三)酬
 
1、助研津贴:全日制硕士可申请助研津贴每人每年2400元,(理论物理学科每人每年1200元,全脱产博士可申请助研津贴每人每年7200元(理论物理学科每人每年4800元)。
2、助管/教:硕士可申请助管岗位,薪酬为400-600元/月;博士可申请助教岗位,薪酬为800元/月。
3、指导教师提供的科研津贴。
注:2019年如有变动,请以学校最新文件为准。
院系所名称 联系电话
物理科学学院 23508016
23508052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