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黑龙江科技大学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黑龙江科技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姐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学科简介
 
一、学科概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以利于完整地把握它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一级学科,它与哲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政治经济学方向,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建设)等方向一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系统。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前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4个研究方向。
二、学科内涵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教育教学的实践和规律,其根本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研究中强调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继承与创新、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学术创造力,形成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话语体系,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适应实践发展的需求,担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学理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遵循学科建设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各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努力提高学科质量和水平。
三、学科范围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理论表达,是关于世界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在分别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重点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认识社会现实和历史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方向一般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和方法研究等。
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科学体系形成、发展和传播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旨在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主要历史阶段,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同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有密切联系,但它更侧重于思想史、学说史的研究角度,包括思想来源、理论传播、形成和发展过程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必须强化世界视野。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方向一般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别史和阶段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专题史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等。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特别是研究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的学科。该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重点展开。该学科在研究中需要联系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实际,但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学科有所不同,它注重整体性、总体性研究,着眼于一般特征和基本规律的研究,而不局限于历史或现实的某个领域、方面、事件的具体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研究方向一般应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代表人物的思想和著作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和基本原理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等。
4. 思想政治教育 是一定社会、国家、阶级或社会集体自觉以某种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法制观念,特别是核心价值体系对其成员和国民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和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人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本质和规律,以期教化、影响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向一般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与基本经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研究,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干部与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与引导研究等。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实施细则
根据《黑龙江科技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复试资格及要求
1、第一志愿报考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线的考生。
2、申请调剂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专业且接收到复试通知的考生。
二、复试资格审查
1、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
2、学历证书
(1)往届考生的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无原件考生一律不准参加复试。对原件有疑问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由研招办进行核查。在国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应提供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定证书,无此证明者不予复试;
(2)应届考生的学生证原件、复印件,考生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应届生学籍证明原件,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单,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复试。
三、复试内容和形式
1、专业知识笔试
专业知识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复试科目详见黑龙江科技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或《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由学院复试领导小组组织进行。
2、综合素质面试
综合素质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外语听说能力,内容包含: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专业理论知识和运用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创新精神和科研潜力、人文素养及举止礼仪、外语听力和口语等。综合素质面试总分为100分,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由学院复试领导小组组织进行。
3、对初试成绩合格的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根据所报专业加试详见黑龙江科技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中国近现代史》、《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史》),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均为100分。由学院复试领导小组组织进行。
4、初试与复试成绩加权比例为6:4。
四、复试时间和地点
1、专业知识笔试
时间:2019年3月21日上午9:00-11:00
地点:科技大厦高层0317
2、综合素质面试
时间:2019年3月21日下午2:00-4:00
地点:科技大厦高层0209
3、同等学力加试
时间:2019年3月22日上午9:00-11:00  下午2:00-4:00
地点:科技大厦高层0209
五、复试领导小组
组长:王洪秋
成员:林艳 何影 冯德军
秘书:陈娇
职责:
1、落实黑龙江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针,政策、规定和办法,负责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
2、负责接受考生的咨询和受理考生的监督举报;
3、组织做好专业课考试、外语听说能力及综合素质面试、同等学力加试等工作。
4、组织做好专业课试题的出题、印制、组织考试及登录成绩等各环节工作,负责做好试题的保密工作。
5、坚持科学选拔、公平公正、政策透明、程序合理、结果公开的工作原则。
六、复试工作安排联系方式
电话:0451-88036829
地点: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实施细则       
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年3月18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研究生培养方案
 

马克思主义理论

Fundamentals of Marxism (0305)

内含二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能够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熟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有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说明重大问题;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恪守学术道德和本学科的学术规范,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成为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宣传思想政治等工作的应用研究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和方法:主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面向人民群众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规律和有效途径;研究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和方法。
(2)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当代人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研究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研究和回答当代社会发展提出的新问题。
(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及新特点;研究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复杂关系;研究和回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提出的各种新问题。
(4)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评析当代社会中的各种思潮及其演变,主要包括国外社会思潮的一般理论;马克思主义同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关系;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思潮及其正确应对策略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条件、发展进程、基本经验、基本规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总结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结合过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程、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力求探寻其规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贡献。
3、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规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及其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等。
(2)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包括文化及文化的现代价值解读、文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及其功能、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关联的逻辑审视、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
(3)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主要内容包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价值与功能、过程与规律、途径与方法等。
(4)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探讨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包括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比较研究;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等。
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环境、发展过程、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生平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各个时期各个发展阶段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的历史经验;评析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各种见解。
(2)马克思主义专题史: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及其经济思想史、政治思想史、军事思想史、文化思想史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传播的过程、历史特点和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一些基本原理的当代发展和当代价值。
三、学制和学分要求
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其中课程学习为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延长学习年限者按学校相关规定办理。
硕士研究生毕业修满总学分应不少于32学分。课程学习修满不少于26学分,学位课不少于15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1学分。其他培养环节包括开题报告和“六个一”培养两方面内容,应修满6学分。
四、课程设置
本学科各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两大类: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全校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包括必选课和自选课。此外,还有为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学生设置的补修课程。具体安排附后。
五、实践环节
本学科各专业实践环节包括实践锻炼、学术活动两部分。
实践锻炼:即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参加不少于2个月的实践锻炼,并撰写1篇不少于8千字的实践报告。研究生的提交的实践报告,由导师给出成绩,交所在学院汇总后交研究生学院。
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至少参加10次学术报告,其中必须有6次为本学科的学术报告,做好记录并填写“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本”。硕士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就本学科研究内容,至少公开作1次学术报告,并填写“学术报告情况表”。
六、科学研究
1、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校期间至少参加1项科研课题,并应独立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参与时间不少于3个月。
2、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在读期间必须申请一项校级以上科研课题。
3、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至少在B级及以上级别期刊(武汉大学期刊评价标准)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被《CSSCI》、《A&HCI》收录到的期刊论文或国际会议论文,排名为第一或第二(第一作者应为导师)。
七、学位论文
    1、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基本要求为:
(1)须在本学科各专业范围内,选取马克思主义理论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选题须具有学科前沿性及理论和实际意义。
(2)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理论研究,都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占有翔实的资料,并恰当地分析资料。
(3)提出新见解和新观点。
2、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最迟应在第4学期第6周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3、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论文写作时间为第三学年度。硕士生须于第5学期末提交初稿,参加论文预答辩,在反复修改的基础上至迟于第6学期第10周提交硕士论文定稿,接受检查,参加评审。论文评审不通过者不得参加论文答辩。
4、本学科各专业硕士论文答辩依照《黑龙江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进行。
八、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分工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系统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自学、讨论、读书报告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内外实践相结合,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素质全面、适应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
九、必读文献
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文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定期检查硕士生的读书笔记。具体数目附后。
十、其它
1、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入校后三个月内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上制定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根据个人培养计划每学期都要完成“在线选课”,个人培养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2、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生能否毕业及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黑龙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学位授予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基本规律及所形成的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沿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问题;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能够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指导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
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所在二级学科方向,在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上应有所侧重。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学科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善于在学术讨论中得到启发和提高。
2、学术道德
坚持正确的理论立场,不得违反四项基本原则,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严谨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严谨伪造和篡改数据、文献、注释,杜绝一切学术不端问题的发生。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真实而丰富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养成学术思考的兴趣,掌握学术研究的科学方法。
2、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较好的揭示理论和实践之间、相关理论与本学科理论之间的联系,以及理论体系内部之间存在的矛盾,并善于将这些联系和矛盾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的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学术研究训练,注意提高自己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3、实践能力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学好理论,还要运用好理论。
4、学术交流能力
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积极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并在学术交流中提高学术能力。
5、其他能力
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悉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做到主题鲜明;文章层次清晰,逻辑严谨;引用资料翔实、可靠;基本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有力;文笔流畅,书写格式规范。合理使用引文,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是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文本,均应详细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2、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应该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注重学术质量,反对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力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概论课教研室现有教师1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8名,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从学历层次看,现有博士2人,在读博士3人。
教研室主要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授课和建设任务,《概论课》为校级精品课,同时,承担《形势与政策》、《四进和四信》等课程的授课任务。
《概论课》教师多年来注意提高教学水平,多人次获得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和“精彩系列”的奖励,其中两人分别获得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和骨干称号。
《概论课》教研室全体教师注重教研和科研工作,近几年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10余项,多项成果获得省教学成果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佳作奖和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奖,起到了科研促进教学的效果。
当前教研室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推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大学生头脑,提高《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1人、硕士5人,6位教师分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学缘结构来源广泛,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是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队伍。
教研室近年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前沿性,针对性;采用专题式教学,运用案例法、讨论法、社会实践教学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能够结合教学目标进行考试改革,将考核的内容、考核的方式和突出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道德素养有机结合。其中有4人次在省思政课教学比赛和精彩系列活动中获奖。
教研室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2013年以来教研室教师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3部,主持并完成国家教育部课题1项、省社科联课题3项,主持省级教研项目3项,参加省、厅级科研教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有2人次在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奖。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共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3人。教研室成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近三年来共申请省部级项目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要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专题教学任务。于冬梅兼任教研室主任,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课程的教学任务。本团队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各位教师治学严谨、有高度的责任感,专业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效果明显,深受学生好评。于冬梅老师2015年在全省“四进四信专题教学”大奖赛中获“精彩一课”二等奖、“精彩案例”三等奖;刘艳君老师2016年在全省“形势与政策”课大奖赛中获二等奖;任平老师2012年在全省“形势与政策”课大奖赛中获三等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原理教研室除每学期承担全校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必修课教学外,还承担了全校本科生《形势与政策》、《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公共课教学和硕士研究生课程。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8人,分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其中,副教授7人,讲师1人;博士与在读博士4人,硕士4人。教师的学术背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西方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哲学为主,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专业覆盖广泛,在科学研究和教学中能够做到优势互补,触类旁通。这是一支师德好、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思想活跃,年富力强的教学团队。
近年来,原理教研室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近20项,发表核心科研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高级别科研课题和丰富的科研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教研水平的提高。原理课教师结合我校作为理工科院校的实际,积极探索适合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采用了疑难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案例讨论分析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大提高了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教师教学效果全部优良,有多名教师在省级和校级教学大赛获奖。在教学中,原理课教师们在正确处理传统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方面也进行了大胆探索。课上,教师将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注重启发学生们独立思考和平等讨论问题。课下,教师引导学生将学教材和读经典著作相结合,注重夯实理论基础和提高学生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教师们还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指导同学们将读书与写论文相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师将进一步钻研教材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拓展教学视野,积极探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途径,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现有教师11人,10名中共党员,1名民盟成员,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8人具有硕士学位,3名具有律师资格,3名在读博士。教研室全体教师秉承教书育人的理念,多次获得学校“教书育人”称号,其中梁利珍老师为校级教学名师。全体教师认真教学,潜心科研,学术研究、教学研究、教学比赛成果丰硕。教研室教师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20篇,编写教材10部,获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人文社科二等奖1项,学会奖4项。教学上,获省级教学课件比赛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大赛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煤炭院校微课大赛优秀奖1项。作为一个集体,大家共同努力,力求在教学中精益求精,努力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影响力,提升教学效果。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