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黑龙江科技大学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黑龙江科技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建筑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为全面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研究生“六个一”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要求,特对《黑龙江科技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黑科院办字[2007]3号)进行修订。  
本规定适用于我校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另行规定。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高,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应用研究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具有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创业创新精神和较好的抗挫折心理素质。  
2、在所学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厚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追踪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发展方向和前沿;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合作精神,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了解相关专业的国际准则。  
3、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专业技能,熟练使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够独立承担实际应用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业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修业年限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硕士生在完成各个培养环节后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最多只能申请提前1年毕业。  
三、研究方向    
每个学科应设置代表自身优势和特色的3-4个研究方向,并科学、规范、宽窄适度、相对稳定。设置研究方向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2、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研究成果;  
3、能开出本研究方向的主干及相关课程;  
4、有培养研究生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实习实践基地和图书资料。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要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并应适当增大学科专业课程的比例。课程分为学位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专业学位课的设置应着重于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注重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领域和专业面;选修课的设置应侧重于知识的前沿性和应用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补修课的设置应为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除课程外还有其他培养环节,应注重于研究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修满的总学分应不少于32学分。  
(一)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应修满的学分不少于26学分。  
1、学位课    
学位课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学科主干课),应不少于15学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  
(2)第一外国语课(4学分):课内安排100学时。  
说明: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者,必须选修第二外国语英语,记成绩,不计学分。  
(3)专业学位课(不少于8学分)  
包括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  
2、选修课(不少于11学分)    
3、补修课    
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由研究生所在学院安排跟随本科生听课,参加考试,取得合格成绩,并计入学生的成绩单中,但不计学分。  
(二)其他培养环节    
其他培养环节包括开题报告和“六个一”培养两方面内容,应修满6学分,研究生在申请答辩前必须完成该培养环节,否则不得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1、开题报告(1学分)    
硕士研究生入学以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最迟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课题应尽可能结合实际的科研项目,选择对科技发展或经济建设有一定理论和实用价值的题目,并做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进入论文工作前必须进行开题工作,具体按《黑龙江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的规定》执行。  
2、“六个一”培养(5学分)    
对硕士研究生实施“六个一”的培养模式,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一篇专业学术论文、开展一次学术报告、参加一次企业实践锻炼、用外文撰写一篇论文、参与一项科研课题、申请一项科研项目。具体是:  
(1)学术论文(1学分)    
硕士研究生应认真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并应发表一篇专业学术论文或申请一项专利。  
(2)学术报告(1学分)    
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并至少参加10次学术报告和公开作一次学术报告。  
(3)实践锻炼(1学分)  
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参加不少于两个月的实践锻炼,并按要求完成实践报告。  
(4)外文应用(1学分)    
翻译本学科外文期刊论文三篇和用外文撰写一篇专业学术论文。  
(5)科研工作(1学分)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并独立完成一定的工作量。  
“六个一”培养的要求详见《黑龙江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六个一”培养工作规定》。  
五、培养方式    
1、指导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制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心研究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指导小组要从学术的角度作好研究生的选题、开题、预答辩等工作,起辅导作用。  
2、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研究生的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竞争意识和创业创新精神的培养,努力将研究生培养成为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3、培养采取系统的理论基础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锻炼相结合,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并积极推进校企(学校与企业)、校研(学校与科研院所)、校校(学校与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院(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社科院等)双导师制培养方式。  
4、思想政治教育与经常性的政治、形势学习相结合。组织研究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及时事政治等,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六、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以研究生特点为本,重视和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提倡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实习实践基地,精选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科学的研究生教学模式。使教育教学成为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创业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过程。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为了高质量完成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对培养过程实行的阶段性综合评价。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三学期完成。具体的考核工作按“黑龙江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实施。  
八、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工作是全面培养硕士研究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培养创业创新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2、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并且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广度、创新性和工作量,要能反映出作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宽广的知识面和熟练的基本技能,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3、论文工作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向指导小组做论文进度汇报。在导师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听取指导小组的意见和建议。  
4、学位论文要概念清晰、分析严谨、数据真实可靠;数据处理要有依据,计算结果正确,对于得出的结论,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与论证。论文字数在4万字以上。  
5、学位论文要求结构严谨、文字通顺、条理清晰、标点符号正确、图表准确、计量单位标准。论文中引用他人成果应予标明。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为培养适应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高级信息技术人才而设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着重研究计算机用于各个领域所涉及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几十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内容发展迅速,已从单纯处理数据发展到处理数据、媒体和技术,从科学计算拓展到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现代社会各个部门和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需要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高级人才。本专业为适应各种社会需求,并结合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我校特点设立了人工智能、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通信技术、计算机视觉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硕士生进入本专业后将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上得到更深入扎实的培养和提高,在应用实践和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并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的高级人才,毕业后可从事教育、科研和信息产业、金融管理等工作。      
本学科办学条件良好,教学环境优良。为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专业拥有稳定的、分布合理的学术梯队。学术梯队人员12人,全部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平均年龄38岁。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1人、博士3人、硕士4人。近三年以来,学术梯队人员主持承担10余项省部级、市厅级、院级纵向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多项横向科研项目,年均支配科研经费用200余万元,有多项省部级、市厅级获奖科研成果,主编或副主编高校规划教材10余部,年均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年均被EI、ISTP收录论文11篇。      
车向前,男,1978年4月出生,汉族,党员,硕士,副教授。2001年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8年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学校优秀青年才俊培养对象,学校“光学三维测量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主要从事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等方向的研究,获得学校“模范工作者”、“记功”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主要讲授《图像处理》、《计算方法》、《数据原理及应用》等课程。主持完成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 主持在研哈尔滨市科技局创新人才项目1项。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获得黑龙江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参与研究的“面结构光三维测量关键技术、设备及应用”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多篇,其中EI检索3篇,国家级核心期刊2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  李明学    
李明学,男,1964年出生,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主要从事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等方面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测控技术、嵌入式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等。先后获鸡西市“十佳青年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双五佳先进个人”、学校“模范工作者”、“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记大功”、“记功”、“教师贡献奖”、“八五”科技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主持完成“EGA/VGA实时图形软件包”、“哈尔滨煤机厂阻燃皮带生产线微机测控系统”、“鸡西市电表仪器厂热电偶热电阻出厂微机检测系统”、“鸡西市热力公司热网监测系统”、“军分区锅炉供热检测与报警系”、“鸡西煤矿机械厂采煤机截割部试验台测控系统”、“鹤岗华能电厂邻炉送粉系统”和“七台河大唐电厂辅控网系统”等20余项科研项目。参与完成“七台河矿区电网微机远程测控系统”、“霍林河矿区电网微机远程测控系统”和“大雁矿区电网微机远程测控系统”等项目。获黑龙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鸡西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多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编著教材《计算机控制技术》,参与编写《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材,获得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第四届优秀教材学术专著二等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  王瑞红        
王瑞红,女,1964年10月生,辽宁丹东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协会会员。主要从事计算机集散控制及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完成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哈尔滨市科学技术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骨干教师项目和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等10余项;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奖和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等4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项;出版《选煤计算机技术》专著1部,编写教材2部;在《ICEMI》、《煤炭学报》等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被EI收录10余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  于海英    
于海英,女,汉族,1970年出生,黑龙江省海林县人。九三学社社员,硕士,副教授。1992年毕业于黑龙江矿业学院,2002年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赴加拿大北阿尔伯达理工学院进修,2008年赴香港中文大学培训。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测控技术。    
主讲《汇编语言》、《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OPERATING SYSTEM II》、《GRAPHICAL INTERFACE FOR E-COMMERCE》、《JavaScript & AJAX》等专业课程,并进行双语教学。主持学校精品课《汇编语言》建设工作,曾获学校教学大赛一等奖、“市优质课教师”、“三八红旗手”、“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主编、副主编教材4部。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EI检索3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  蔡桂英    
蔡桂英,女,中共党员,副教授,1967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黑龙江矿业学院自动化工程系,200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至2002年在鸡西矿务局职工工学院从事教学工作,2002年10月至今在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曾获得“鸡西矿务局优质课教师”、“教育名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自动控制原理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控制和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单一负载双异步电机串接并列运行特性的研究”。发表《自适应发射光谱体层析技术重建三维离子体场》、《Computer Recognition of Electronic》等科研论文多篇,其中2篇获得EI检索。参与编写《C++程序设计》等教材多部,参与1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分别获得专利证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  石  磊    
石磊,男,汉族,1968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硕士。1992年毕业于黑龙江矿业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2004年获得东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曾获得学校“记功”等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微机测控领域相关课程教学及科研工作。近年来,研发的MG132/315-WD型采煤机综合控制器为鸡西国际煤机公司产品配套,EBZ135型、EBZ                                                 150A 型、EBZ160型、EBZ260型掘进机控制器已经经过了现场使用,开始正式投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  张海宁    
张海宁,男,汉族,副教授,硕士,生于1971年,辽宁省鞍山人,1995年毕业于黑龙江矿业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  
主要讲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统一建模语言》等课程。在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科研项目多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  李永新    
李永新,男,汉族,1976年出生,辽宁省锦州人,副教授,硕士。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控制技术、嵌入式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讲授《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主持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小型无人机无刷直流数字舵机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参与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复杂高速ASIC设计自动化技术研究”、“基于ASIC复杂高速电路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在国家级核心以上期刊上公共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EI检索2篇。主编和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ARM9嵌入式开发基础与实例进阶》2部教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  陶贵丽    
陶贵丽,女,汉族,1980年出生,党员,博士,讲师,2006年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曾担任计算机控制2007级2班和2008级2班班主任工作。    
主要讲授《Matlab》、《多媒体技术》等课程。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黑龙江科技学院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最优和自校正广义系统信息融合状态估计算法”,参与黑龙江省教育厅1项。近年来,在《自动化学报》、《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仿真》、《系统科学与数学》、《大庆石油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7篇,其中EI检索10篇;在《高校教育研究》上发表教研论文“Multisim 2001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实践”。参与编写教材《模拟电子技术》。
我院的土木工程学科依托专业而建,土木工程专业创办于1976年,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经过30多年的努力,在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现有土木工程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两个本科专业。2007年、2011年土木工程专业分别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土木工程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2012年岩土工程学科再次被省人保厅评为黑龙江省省级领军人才学科梯队。2005年获得岩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目前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和研究领域涵盖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三个二级学科。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6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13人。学科紧密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特别是围绕我省矿山的土木工程问题,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在我省独具特色的矿山岩体稳定性控制理论与技术、边坡稳定性监测及控制理论与技术、矿山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研究方向。
在实验及研究条件上,土力学实验室和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可以进行岩土的常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共建的SIP实验室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大型“岩体工程和地质灾害模型试验系统”和“大尺度岩体真三轴实验加载系统”以及ADINA、FEPG等大型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等,可开展学科相关的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工程岩体的动态失稳过程等的数值模拟分析等。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拥有全数字动态加载系统、5000kN数控压力试验机等先进实验设备,能够进行各类工程结构和构件的静载、动载和疲劳等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重点学科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目前,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863”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省重点攻关项目、省教育厅及横向课题等50余项。
 
招生专业与领域
2018-06-28 11:44   审核人:
 

招生专业与领域

土木工程学术硕士授权点

土木工程学术硕士授权点简介

建筑工程学院2005年获批岩土工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6年开始招收岩土工程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2年起,可同时在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三个二级学科招生。
我院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三个二级学科为支撑,以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和土力学实验室为依托组成科研平台,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经过多年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我院土木工程学科正逐步成熟并形成相应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有:边坡稳定性及控制理论与技术、矿山工程岩体稳定性控制理论与技术、工程岩土体特性测试理论与技术、工程结构可靠性及优化设计理论与技术、工程结构设计理论与技术、工程结构抗震分析理论与技术。
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17人,其中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0人。本学科师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专业结构合理,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和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岩土工程二级学科拥有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参与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近20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发明奖1项、厅局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表科研论文24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66篇次,出版专著3部。
本学科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旨在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开发能力的研究型人才。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授权点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授权点简介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于2010年获批设立,下设土木工程、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与设计三个研究领域,201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有:边坡稳定性监测及控制理论与技术、工程岩体稳定性控制理论与技术、工程岩土体特性测试理论与技术、工程结构可靠性及抗震分析理论与技术、工程结构设计理论与技术、城市科学与技术、建筑技术科学。
现有硕士生导师17人,其中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0人。聘请校外兼职有工程经验导师28名。参与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近20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发明奖1项、厅局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表科研论文24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66篇次,出版专著3部。
学院共有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建筑学实验室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土木建筑计算机综合实验室5个实验室,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突出实践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共建有校内外实践基地18个,其中校级实践教学基地2个。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科学的研究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维方法,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系统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基础知识。对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的发展动态有一定的了解。

 
黑龙江科技学院研究生学院
一二年八
中国·哈尔滨
 
黑龙江科技学院简介
黑龙江科技学院始建于1947年,地处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松花江畔,依江而建,是国家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的唯一一所高校,是全国文明单位。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特色办学,在历史中形成传统,在发展中弘扬特色,以特色提升办学活力,铸就了反映办学传统和时代特征的“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和“求真求实、创业创新”的校风,形成了“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办学精神和“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
目前,学校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1000余人,研究生1180余人;专任教师122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为72.6%,有全国、全省优秀教师9人,省级教学名师、教学新秀5人,省模范教师4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16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9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学校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等30多位专家为特聘或兼职教授。
学校固定资产2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4亿元;设有20个教学单位、51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管、文、经、法6个学科门类;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的博士点单位,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MBA授予权,在黑龙江四大煤城和北京等地建立了4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有“煤炭产业”省级重点学科群、“矿业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3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省重点专业;1个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石墨深加工技术研发平台并列入国家支撑计划,1个省东部煤电化工程技术研发平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十一五”以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资金、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448项,年均科研经费4020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11年又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十五”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研奖222项。
学校拥有一流的办学设施。建有现代化教学主楼,国内一流水平的数字化图书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采矿仿真实验室”、“巷道地压及软岩支护实验室”、“瓦斯固化储运实验室”、“粉体工程研究室”、“矿物特性分析研究室”、“机械动态分析与测试研究室”、“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室”、“建筑空间网络系统工作站”等一批科研实验基地,与中国地质大学、中日地层环境力学校际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岩土工程SIP实验室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机械加工制造中心、分析测试中心。此外采掘机械、金属表面加工与处理、土力学、结构、EDA、液压、计算机、通信等实验室的科研条件在黑龙江省也处于先进水平。学院设有现代化的学生公寓、体育馆、游泳馆、塑胶操场和网球场,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生活和运动条件。
 
 
黑龙江科技学院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报考须知
黑龙江科技学院是以矿业为特色,理、工、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的博士点单位,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MBA授予权,在黑龙江四大煤城、北京等地建立4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学校建有1个省重点学科群、3个一级省重点学科,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省重点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石墨深加工技术研发平台并列入国家支撑计划,1个省东部煤电化工程技术研发平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建有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
一、培养目标
黑龙江科技学院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国守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研究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2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3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其它学术型专业和各专业学位均可接收推免生。
三、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3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12年10月10日—31日(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我校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暂行)》进行处理。
(二)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2012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现场确认程序和地点,请考生在确认前登陆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查看(网址http://yjsc.usth.net.cn
四、考试: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一)打印准考证: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于2012年12月25日-2013年1月7日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三)初试时间:2013年1月5日至1月6日。
(四)初试科目:政治理论(或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个小时。政治理论课、外国语满分各为10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为200分。
(五)初试地点由省(区、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
(六)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我校自定,复试前见我校通知。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七)对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除外),复试时,加试2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八)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五、学习年限:2年或3年
六、招生计划:2013年计划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70人,其中包括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
七、毕业生就业
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就业。
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或按照培养合同就业。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八、奖学金
(一)普通奖学金
1、入学前没有参加过实际工作(指应届毕业生及其他非在职人员)和参加实际工作累计时间不满两年者每生每月180元。
2、入学前为国家正式职工,大学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累计时间满两年以上者每生每月200元;大学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累计四年以上者每生每月220元。
(二)特殊奖学金
学校设特殊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或科研方面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
九、联系方式
黑龙江科技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地址:黑龙江哈尔滨市松北区糖厂街1号  邮编:150022
电话:0451-88036418             传真:0451-88036786
网址:http://yjsc.usth.net.cn   邮箱:88036418@163.com
联系人:董老师
初试参考书目
601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第三版,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7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702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倪星、付景涛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
801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802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0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陈万柏、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804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编,王萼芳、石生明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05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06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刘智恩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807电路原理
《电路》(第五版),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08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809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飞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810土力学
《土力学地基基础》(第四版),陈希哲主编,清华大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811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III》(第二版),龙驭球,包世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12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813煤矿开采学
《煤矿开采学》,徐永圻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814浮游选矿
《选矿学》第四篇,谢广元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815环境工程学
《环境工程学》(第二版),蒋展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816安全工程学
《安全工程学》,何学秋等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
817运筹学
《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四版),胡运权,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818管理学
《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19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曼昆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820中外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第五版),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外国建筑史》(第三版)陈志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821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822项目管理学
《项目管理学》(第一版),戚安邦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复试参考书目
1、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高洪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郑永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常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第二版),东北师范大学微分方程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一版),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6、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第六版),孙桓、陈作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7、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周玉、武高辉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8、金属材料学
《金属材料学》,戴起勋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9、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模、数)(第五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10、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何仰赞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第五版),王兆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12、《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第四版),顾绳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13、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14、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教程》(第4版),孙钟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15数据库原理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2版),李红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16、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莫海鸿、杨小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土力学地基基础》(第四版),陈希哲主编,清华大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17、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上册、混凝土结构设计 中册)》,东南大学,同济大学、 天津大学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18、钢结构
《钢结构(钢结构基础 上册、钢结构设计 下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19、化工工艺学
《化工工艺学》,廖巧丽、米镇涛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
20、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钱鸣高、石平五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选矿学
《选矿学》,谢广元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22矿山环境工程
《矿山环境工程》(第二版),蒋仲安,冶金出版社,2009年。
23、矿山测量学
《测量学》,高井祥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24、矿山地质学
《矿山地质学》,胡绍祥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25、通风与安全
《通风安全学》,张国枢等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26、矿井围岩控制与灾害防治
《矿井围岩控制与灾害防治》,张国华、李凤仪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
27、矿井灾害防治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王省身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8年
28、管理学概论
《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9、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0、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吴添祖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建筑工程学院简介
 

建筑工程学院前身是具有四十余年办学历史的土木工程系,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建设,原土木工程系下设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工程管理四个本科专业,随着学校的发展布局和建设需要,原土木工程系于2004年更名为建筑工程学院。
学院近五年新开设两个本科专业,现有六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现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一个、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一个;拥有一个岩土工程省级领军人才学科梯队。学院按学科专业布局下设六个系,拥有八个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实验室,专业研究所三个。学院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9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人、硕士学位教师48人,教授9人、副教授40余人,讲师30余人,硕士导师18人,每年本科生招生规模400人左右、在校研究生100余人。
近年来,学院在管理、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取得成绩和荣誉,荣获省级教学先进集体、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多名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40%以上的毕业生就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学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参与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建筑、规划和土木工程相关的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