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研究生招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水利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工程管理专硕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简称MEM,是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结合而成的具有交叉特点的专业。它包括工程项目管理、也包括所有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机构的商业运作,如系统工程、产品与技术开发、以及长期的商业和技术发展战略,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现代管理学等专门知识解决工程系统中的管理问题。工程管理的特点是强调系统观念和工程意识,重视系统的统筹规划、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依托于 “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及一级学科博士点,针对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与实际工程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设立。培养过程上注重工程与管理的结合,培养理念上注重系统的统筹规划、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方法上注重情境教学与工程实践教学手段的应用。
工程管理专业所依托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对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水利部指定的首家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定点培训单位和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甲级资质单位等的实践和科研平台支撑,是我国首次引进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开发性移民模式(黄河小浪底工程)的移民监测评估单位。该学科于2002年获得校级重点学科资助,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是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本科专业“工程管理”2010年被列为“河南省特色建设专业”,2012年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
目前,学科点共有学术骨干27人, 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11人、讲师(含工程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1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12人。本学科学术队伍年龄构成合理,学术带头人年富力强,学术骨干年轻有为。
参加了全国100多项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科研等工作并获得奖励26项,其中包括南水北调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等8项国家或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参与科研和施工监理工作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获得“2003年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2004年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2005年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2006年水利工程优质奖(大禹奖)”和“中国建国60周年百名经典工程”。
近5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12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项,省发展研究二等奖4项;发表论文38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论文36篇;出版著作和教材30余部。
二、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硕士(MEM)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工程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能力,能够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学术道德、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具备工程管理所需要的数学、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等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工程项目的组织、评估与决策、造价管理、招标投标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等知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手段,了解工程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撰写科技论文,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4. 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学术诚信,恪守学术规范。
三、培养方向
1.工程建设管理本研究方向以管理、经济和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等工科教育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主要研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勘察设计、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等的全过程管理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工程项目融资、造价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合同管理等具体管理内容。
2.工程信息管理
本研究方向以信息、管理与计算机理论和技术为基础,主要研究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工程运维管理等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和BIM技术理论与应用等。
3.工程移民管理
水利工程移民一直以来是我校的一个特色方向,主要对水利工程移民搬迁、安置、重建、生产恢复、经济开发等活动进行规划、监督评估。以工程经济、工程管理、社会管理等理论和技术为基础,主要研究移民政策,农村移民、城(集)镇、工业企业、专业项目等规划,移民搬迁安置、档案管理、验收移交、社会稳定等移民实施管理,移民进度、质量、资金、生产生活水平恢复等监督评估,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监测评估等内容。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其余时间为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五、培养方式
MEM培养以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学位论文撰写为主,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实践活动主要根据研究生所在单位的特点,结合培养目标和选题意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论文阶段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注重研究生独立工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工程管理领域知识体系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包括政治理论、人文知识和工具知识;专业知识包括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方法、工程管理知识与方法以及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除课程学习外还安排有实践环节部分。实践环节包括学术活动、开题报告、专业实践等。
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为全校通开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学生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要求学位课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
非学位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全校通开课)、专业选修课,要求选修课总学分不少于11学分。
研究生学位课程成绩75分为及格、非学位课程成绩60分为及格。
实践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专业实践和参加学术活动。
1.学术活动。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5次本专业领域新技术进展讲座或学术活动,每次写出不少于500字的总结报告,由导师给出成绩。成绩全部合格者,计1学分。
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第3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需经评议专家组审核通过,完成此环节获得1学分。
3.专业实践。为提高工程应用实践能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须到实践基地生产实践,实践内容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协商决定,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要制定并提交实习(实践)计划,填写专业实习(实践)记录表,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习(实践)总结报告,经导师给出考核成绩,成绩合格者,此环节获得8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得低于15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得低于11学分,实践环节10学分,一般以20学时为1学分。
七、学位论文
MEM学位论文应兼具实践性和专业性的双重导向。在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学员既要紧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强调论文研究的实践性,又要遵守严谨的专业态度、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培养独立研究工作能力,充分体现研究生独立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管理问题的能力。论文内容要有新见解、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对同行业/同类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1.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立论依据,课题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或成果,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生本人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资料查阅及工作基础。
2.论文要求。在导师指导下,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论文应概念清晰,论据可靠,分析严谨,数据真实,文字通畅。
3.评审与答辩。
(1)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学位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不少于5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中应有来自工程企业、事业单位或管理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学位论文正文字数原则上不少于2.5万字,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本学科专业设立于2003年,其研究工作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 从90年代开始,紧密结合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和国家、省级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开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并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推广应用成就,先后完成了许多水利行业建设管理改革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管理的规章、规范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方法支撑;完成了南水北调工程、东深供水工程等多项国家级、省级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研究课题,获得了良好的推广应用效果和社会声誉。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凝练形成了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及信息技术、工程项目环境与移民监测评估、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等3个稳定的优势特色研究方向,开展工程建设管理、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建设监理、工程投资管理、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风险管理、工程优化、工程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经过多年建设,本学科专业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队伍,目前共有学术骨干3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和高工14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13人。
本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专业思想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培养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复合型高级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培养了近百名毕业研究生,在国家和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项目、设计单位、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等从事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或教学、科研工作,有些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二、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工程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能力,能够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道德、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 掌握本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坚实的数理统计基础,系统掌握组织理论、优化理论、决策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 具备文献调研、资料查询、系统仿真和建模以及研究报告撰写技能、数据分析和学术交流等能力。
4.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撰写科技论文,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5. 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学术诚信,恪守学术规范。
三、研究方向
1、工程项目管理及信息技术2、工程项目环境与移民管理
3、工程项目投融资管理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最长年限不得超过5年。五、培养方式
本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采取政治思想与业务教育并重,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方式。在培养过程中,按照因材施教原则,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发挥个人主动性和自觉性。课程考核采用学位课考试、非学位课程考查或撰写论文为主的方式。研究生培养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发挥本院各学科的整体优势。导师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及身体健康,通过言传身教,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格修养同步提高。六、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分学位课、非学位课两部分,除课程学习外还安排有实践环节部分。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为全校通开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学生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要求学位课总学分不少于17学分,实践环节4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
非学位课包括专业选修课,要求选修课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
研究生学位课程成绩75分为及格、非学位课程成绩60分为及格。
实践环节包括开题报告、学术活动和专业外文文献精读,4学分。
1.学术活动。2年内必须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6次以上,其中本人作学术报告1次及以上,每次写出不少于500字的总结报告,由导师给出成绩。成绩全部合格者,计1学分。
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第3学期内完成,开题距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开题报告需经评议专家组审核通过,完成此环节获得1学分。
3.专业外文文献精读。精读10篇由导师指定的近年来发表在国外权威期刊上的本专业优秀外文文献,写出文献阅读报告,并至少将其中5篇翻译成中文,连同阅读报告一起在中期考核阶段交导师审查考核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计2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如下附表所示。
七、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依据培养计划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学分、科研和实践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在第4学期末完成。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包括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论文评阅和答辩程序等环节。1、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立论依据,课题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或成果,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生本人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资料查阅及工作基础。
2、论文要求。在导师指导下,选题应具有明确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背景,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科学问题或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论文应在学术上或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并应具有一定的新见解和新内容。
学位论文是按照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的格式撰写的论文。论文应概念清晰,论据可靠,分析严谨,数据真实,文字通畅。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两万字,中、英文摘要1000字左右,并附参考文献及书目。
3、评审与答辩。
(l)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攻读学术学位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不少于5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中应有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程企业、事业单位或管理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农业工程学硕培养方案
0828农业工程(水利学院)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农业工程学科是研究复杂的农业生物系统,即农业生物环境因素及有关物料在生物生长发育和产品初级转化过程中与工程手段在不同生理和生态水平上的相互关系。我校农业工程学科覆盖农业、水利、环境、机械等多个学科, 1978年我校开始招收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999年成功申报了“农业水土工程”硕士授权点,2011年获得“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目前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本专业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毕业生。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手段和试验设备先进,科研能力强。现设有农业水利工程系、河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节水工程中心、土壤物理实验室和灌溉排水实验场。专业的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理论与实践并重,积极参加科研生产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该专业研究生可就业于农业水土工程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农业工程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服务的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能够胜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具体要求: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道德、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 掌握本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专业技能,了解该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撰写科技论文,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4. 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学术诚信,格守学术规范。
三、研究方向
1、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2、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3、农业水土资源与环境
4、节水工程技术与管理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最长年限不得超过5年。五、培养方式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政治思想教育与业务教育并重,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方式。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课程教学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学习课程考核,采用学位课程考试、非学位课程考试(考查)或撰写结课报告的方式,以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指导教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指导教师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及身体健康,通过言传身教,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格修养同步提高。指导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研究生指导小组,或聘请校外专家作为研究生的联合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以加强对研究生的综合培养。六、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
课程分学位课、非学位课两部分,除课程学习外还安排有实践环节部分。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为全校通开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学生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要求学位课总学分不少于17学分。
非学位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全校通开课)、专业选修课,要求选修课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
研究生学位课程成绩75分为及格、非学位课程成绩60分为及格。
实践环节包括开题报告、学术活动和专业外文文献精读,4学分。
1.学术活动。2年内必须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6次以上,其中本人作学术报告1次及以上,每次写出不少于500字的总结报告,由导师给出成绩。成绩全部合格者,计1学分。
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第3学期内完成,开题距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开题报告需经评议专家组审核通过,完成此环节获得1学分。
3.专业外文文献精读。精读10篇由导师指定的近年来发表在国外权威期刊上的本专业优秀外文文献,写出文献阅读报告,并至少将其中5篇翻译成中文,连同阅读报告一起在中期考核阶段交导师审查考核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计2学分。
七、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36学分以上,其中学位课程不得低于17学分。非本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同等学力者录取后,应补修本专业本科生主要课程3~6门,但不记学分。视其本科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情况,可从以下课程中选择。
补修课程:
1)工程经济学
2)土壤学与农作学
3)地下水利用
4)水利工程地质
5)水工建筑物
6)水泵与泵站
7)水土保持
8)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9)乡镇供水工程
10)农业生态学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包括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论文评阅和答辩程序等环节。学位论文的评审工作由学院负责实施。1、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立论依据,课题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或成果,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生本人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资料查阅及工作基础。
2、论文要求。在导师指导下,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背景,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科学问题或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论文应在学术上或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并应具有一定的新见解和新内容。
学位论文是按照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中提出的有关事项和格式撰写的论文。论文应概念清晰,论据可靠,分析严谨,数据真实,文字通畅。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两万字,中、英文摘要1000字左右,并附参考文献及书目。
3.评审与答辩。
(l)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不少于5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中应有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程企业、事业单位或管理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水利工程学硕培养方案
0815水利工程(水利学院)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水利工程学科始建于1951年,197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多年来,学科坚持围绕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生态与水环境治理这一大背景,在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城市水务工程与管理等方向开展研究,并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安全管理、水沙调控及河道治理研究,水工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建造新技术、水灾害防治与水生态保护修复、城市水务工程与水生态文明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水利工程学科现有团队成员80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3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60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省优秀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学科拥有2个院士工作站,分别聘请中国科学院王光谦院士、夏军院士,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王复明院士为特聘院士指导学科工作。
学科依托的研究平台有河南省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保障工程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水利水运及治河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水环境模拟与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水工结构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水资源管理与政策软科学研究基地等6个省级研究平台,拥有水利工程安全郑州市重点实验室、水工结构震动与安全郑州市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实训基地等多个市厅级研究平台。其中:水工结构试验大厅是我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可实现三维空间加载试验和全自动测试的实验厅,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实验室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水工水力学模型实验厅。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水利工程学科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相应学科方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承担本学科方向科研任务、解决本学科方向复杂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包括: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道德、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 掌握水利工程学科相应专业方向要求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机试验等专业技能;对所学专业方向有浓厚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胜任相应专业方向的科研、设计、施工、技术革新与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撰写科技论文,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4. 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学术诚信,恪守学术规范。
三、研究方向
1.水文学及水资源
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3.水工结构工程
4.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5.水环境与水生态
四、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要求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学术素养包括:
1.学术素养
掌握水利工程学科要求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机及试验等专业技能。对水利学科有浓厚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从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技术革新与推广,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学术道德
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学术诚信,恪守学术规范,杜绝编造、篡改或随意删裁取舍数据,杜绝剽窃、一稿多投、随意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维护提供研究条件、研究经费机构的权利、利益和声誉。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涉密管理的法律法规。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包括:
1. 持续学习能力
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专题讲座、学术讨论、文献阅读与工程实践等,了解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和水环境与水生态的新动向,学习推动学科发展和工程实践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方法与新技能。
2. 科学研究能力
充分认识水利工程学科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掌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试验测量等基本研究手段,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能够提出新问题并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敢于质疑,勤于实践,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3. 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参加科研实践、教学实践、生产实践等活动,培养勘测、调查、规划、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实践能力,并有较强的适应性。
4 学术交流能力
具有良好的学术交流能力,包括书面表达能力(撰写研究计划、工作报告和学术论文等)、口头表达能力(进行学术报告、展示讲解、技术答辩等)和沟通协作能力等。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够使用外语进行基本的学术交流。
5. 团队协作能力
具有良好的大局观,吃苦耐劳,善于开拓,善于合作;热爱水利事业,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五、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最长年限不得超过5年。
六、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中间环节,注重发挥学科的整体优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导师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及身体健康,通过言传身教,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格修养同步提高。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
课程分学位课、非学位课二部分,除课程学习外还安排有实践环节部分。
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为全校通开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学生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要求学位课总学分不少于17学分,实践环节4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
非学位课包括专业选修课,要求选修课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
研究生学位课程成绩75分为及格、非学位课程成绩60分为及格。
实践环节包括开题报告、学术活动和专业外文文献精读,4学分。
1.学术活动。2年内必须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6次以上,其中本人作学术报告1次及以上,每次写出不少于500字的总结报告,由导师给出成绩。成绩全部合格者,计1学分。
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第3学期内完成,开题距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应不少于一年,开题报告需经评议专家组审核通过,完成此环节获得1学分。
3.专业外文文献精读。精读10篇由导师指定的近年来发表在国外权威期刊上的本专业优秀外文文献,写出文献阅读报告,并至少将其中5篇翻译成中文,连同阅读报告一起在中期考核阶段交导师审查考核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计2学分。
八、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依据培养计划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学分、科研和实践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在第四学期末完成。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包括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论文评阅和答辩程序等环节。
1.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立论依据,课题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或成果,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生本人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资料查阅及工作基础。
2.论文要求。硕士学位论文集中体现硕士阶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应符合规范性要求,且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
(1) 规范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系统介绍研究成果,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结论合理。硕士学位论文应符合国家和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格式要求,论文一般应包括封面、中文摘要、目录、符号说明、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部分,其中:
①论文题目应恰当、简明地概况学位论文的核心内容;
②论文中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和授权的声明应用作者和指导教师签字;
③中(英)文摘要应简述研究目的、方法及取得的结果;
④目录应准确体现论文的总体结构和主要内容;
⑤前言在正文前阐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⑥文献综述评述论文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⑦正文是论文的核心,应详细介绍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等;结论部分是学位论文的整体总结,应简明准确地总结论文的核心成果;建议部分则对论文尚没解决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设想、应用前景等提出具体建议;
⑧在参考文献部分,准确、规范地列出论文引用的全部文献;
⑨附录包括图片、发表论文及取得成果清单等。
(2) 质量要求
水利工程学科硕士学位论文应取得明确的、有价值的成果,具体包括如下一个或几个方面:
①科学发现:在水利工程领域发现新现象、新规律、新材料等;
②理论创新:提出水利工程学科相关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等;
③技术革新: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革新原有技术、方法或工艺;
④技术应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⑤学科/行业认可的其他有价值成果。
3.评审与答辩。
(l)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攻读学术学位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不少于5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中应有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程企业、事业单位或管理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十、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各研究方向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研究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出席有关的学术会议,出差调研、搜集资料等。研究生在读期间,在正式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文章1篇,文章署名第一单位必须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师资力量
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近几年来,水利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作好稳定人才和鼓励在职进修提高的同时,也加大了师资引进力度,学院也采取一系列稳定人才和吸引人才的措施。水利学院在稳定人才和吸引人才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事业留人、事业吸引人和感情留人、感情吸引人,努力为中、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介绍新引进教师进入已有的课题组,帮助青年教师申请科研课题等等。水利学院通过长期的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水利学院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拥有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科研与教师队伍,荟萃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教授,师资力量雄厚。水利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60人,管理、实验室及其他人员19人,合计在岗职工179人,外聘教师5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9人,副高级职称76人;博士117人,硕士88人。具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教学名师培育对象5人,卓越教学团队(水利水电工程、节水农业工程)2个,连续五届参加全国水利学科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获得特等奖3人次,获得一等奖5人次,获得二等奖12人次。连续14届参加学校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如2015年获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学院建有2个河南省院士工作站,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王光谦、王复明、夏军为学院特聘教授进站工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36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邮编:450046
电话:0371-6033700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简介
学院设有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水利工程、农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和农业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水利水电工程系、农业水利工程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港口航道与治河工程系、工程管理系等5个系;有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水务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
学院有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等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农业水利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水利水电工程,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有农业水利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有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有工程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2个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2个河南省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实验教学中心有水工程水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院有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学院有校级教学名师培育对象5人、卓越教学团队2个,多次在全国水利学科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和学校青年教师讲课大赛获得优异成绩。
学院设有水力学基础实验室和水利实验中心,其中水力学实验室为专业基础教学实验室,承担全校23个专业的水力学及流体力学实验教学任务;水利实验中心为学院的专业科研实验实训中心,下设有水工结构实验室、农业高效用水实验室、水利水运及治河实验室、水文水资源实验室和工程管理实验室等5个专业实验室。1996年水工结构实验室获批为水利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水利实验中心获批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农业高效用水实验室获批为河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及河南省农业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水利水运及治河实验室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另外水利实验中心分别获批为郑州市水沙灾害防治重点实验、郑州市水利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和郑州市水工结构震动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学院拥有2个院士工作站,拥有水利工程设计、工程管理、水资源工程、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城市水务工程、钢结构与工程、水利工程BIM技术等12个研究所(中心)。学院建设有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保障工程河南省协同中心,是河南省水资源管理与政策软科学研究基地。学院目前在农业节水、水工结构工程、水资源高效利用、河库泥沙调度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建设监理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是河南省农业节水和水资源管理领域最主要的研究基地,并与国际上水利工程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学院围绕国家需求和区域经济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解决了黄河中下游泥沙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大跨度输水结构的技术攻关问题等重大技术难题,为中原地区区域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院共获批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120余项,863课题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5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等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50项。近年来,累计发表论文1200余篇(SCI/EI收录17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主动拓展国际合作交流空间,先后有来自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代表团200余人次交流合作。
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水利学院积淀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形成了和谐的育人氛围,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开拓进取,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积极开展合作交流,持续提高办学水平,为学校早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我国水利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之水利学院
2019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数 (统招/推免)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01 水利学院 |
119 (99/20) |
||
081500水利工程 01 水文学及水资源 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03 水工结构工程 04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05 水环境与水生态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工程水文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4水力学 同上 同上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工程水文学 |
授工学硕士学位 |
|
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 01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 02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03 农业水土资源与环境 04 节水工程技术与管理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03水力学基础 |
||
087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1 工程项目管理及信息技术 02 工程项目环境与移民管理 03 工程项目投融资管理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32建设项目合同管理 |
||
085214水利工程(专业学位) 01 水文学及水资源 02 水工结构工程 03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04 水环境与水生态 05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06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903水力学基础 |
授工程硕士学位 | |
125600工程管理(专业学位) 01工程建设管理 02工程信息管理 03工程移民管理 |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 限本科毕业满3年(即从毕业到录取当年9月1日满三年) 或专科毕业满5年(即从毕业到录取当年9月1日满五年)的考生报考 |
授工程管理硕士学位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根据《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实施办法》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安排》相关规定,严格执行《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17]9号)中关于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政策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招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一、复试工作的组织领导
1、水利学院成立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党委书记和主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党委副书记担任兼职纪检员,招生复试领导小组成员由学院各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
2、水利学院各专业复试小组5-7人,由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及本专业研究生导师组成,各复试小组在学院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组织实施相关复试工作。
二、复试工作安排
根据校研究生院复试工作安排,水利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定于3月23日开始,复试名单见附件一。请考生在原报考方向参加复试。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1.体检
体检时间为3月24日、25日两天上午,早7:30开始,体检表在校医院领取,体检费用50元,地点:龙子湖校区18号楼一楼校医院。请报考专业学位学生于24日上午参加体检,报考学术学位考生于25日上午参加体检。
2.报到及资格审查
报到时间:3月23日上午8:30—12:00;地点:龙子湖校区水利学院208会议室。报到时考生需携带本人二代身份证、学生证(应届毕业生)、毕业证(往届毕业生)、学位证书(往届毕业生)原件及复印件和初试准考证。考生请填好并提交复试资格审查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在校网下载),另外准备2张一寸彩色照片。考生在报到时需要现场确定是否同意调剂专业方向,是否同意调换指导老师。
3.笔试时间地点
时间:3月23日下午2:00~5:00专业课笔试。
不按时参加笔试或笔试不合格者,取消面试资格。笔试地点:龙子湖校区5号教学楼,其中水利水电工程概论在5405,其余科目在5403,考生带身份证和初试准考证参加笔试。
复试科目
专业方向名称 |
科目 |
水文学及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 |
水利水电规划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治河及泥沙工程 |
水工结构工程、水利工程(专业学位)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农业水土工程 |
农田水利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项目管理 |
工程经济学 |
专业课(复试)参考书目
复试科目名称 |
参 考 书 目 |
水利水电规划 |
水利水电规划 主编:王文川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年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李宗坤,孙明权等《水利水电工程概论》,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十月第一版 ,2005年10年第一次印刷 |
农田水利学(含节水灌溉技术) |
《农田水利学》,郭元裕主编,水电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或《灌溉排水工程学》,汪志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及《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李远华、罗金耀主编 |
工程经济学 |
《工程经济学》,方国华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
治河及泥沙工程 |
《治河及泥沙工程》,孙东坡,李国庆编,黄河水利出版社 |
4.加试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报考的考生须加试2门,时间:3月23日下午5:30~7:30,7:30~9:30
地点:水利学院208会议室。不按时参加加试或加试不合格者,取消面试资格。
加试科目
专业名称及代码 |
加试科目 |
加试科目名称 |
水文学及水资源方向 |
加试科目1 |
水利计算 |
加试科目2 |
工程水力学 |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方向 |
加试科目1 |
工程水力学 |
加试科目2 |
河床演变及整治 |
|
水工结构工程方向 |
加试科目1 |
土力学 |
加试科目2 |
材料力学 |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方向 |
加试科目1 |
河流泥沙动力学 |
加试科目2 |
河床演变及整治 |
|
水环境与水生态方向 |
加试科目1 |
水利计算 |
加试科目2 |
工程水力学 |
|
082802农业水土工程 |
加试科目1 |
地下水利用 |
加试科目2 |
水泵及水泵站 |
|
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
加试科目1 |
水利工程施工 |
加试科目2 |
工程项目管理 |
|
085214水利工程(专业学位) |
加试科目1 |
土力学 |
加试科目2 |
材料力学 |
专业课(加试)参考书目
加试科目名称 |
参 考 书 目 |
农田水利学 |
《农田水利学》,郭元裕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85年第二版 |
水利计算 |
《水利计算》,叶守泽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工程水力学 |
《水力学》(下),吴持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及《工程流体力学》,许承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土力学 |
《土力学》,钱家欢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或《土力学》,卢廷浩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
材料力学 |
材料力学》,孙训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或《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
河床演变及河道整治 |
《河床演变及整治》, 谢鉴衡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
河流泥沙动力学 |
《河流泥沙动力学》,张瑞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地下水利用 |
《地下水资源利用》,金达人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水泵及水泵站 |
《水泵及水泵站》,刘竹溪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
水利工程施工 |
《水利工程施工》(第三版),袁光裕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6 |
工程项目管理 |
《工程项目管理》(第一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杨耀红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 |
5.面试时间地点
时间:3月24上午8:00开始,报考学术学位考生参加面试,下午2:00开始报考专业学位考生参加面试(水工结构工程方向除外);3月25日上午8:00开始,报考专业学位水工结构工程方向考生参加面试,地点另行通知。
三、复试内容
复试成绩总分100分,由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组成。
1.笔试卷面成绩100分。测试考生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采用闭卷方式,考试时间为3小时。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报考的考生须加试2门,采用闭卷方式,考试时间每门2小时。单科试卷满分100分,60分合格,此成绩作为录取资格参考,不计入总成绩。
2.面试成绩100分。主要测试考生的外语交流能力、专业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和思想政治品德等。
四、成绩核算
总成绩=(初试成绩/5)×60%+(笔试卷面成绩+面试成绩)/2)×40%
五、录取
按照考生的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决定拟录取名单。政治条件不合格者不予录取;身体条件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在复试过程中有作弊行为或作弊事实的考生不予录取;笔试卷面成绩低于50分或面试成绩低于60分的不予录取;不按时参加复试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录取工作结束后,录取名单报研究生院审核,审核通过后通知研究生本人。
附件一: 复试名单
考生编号 |
姓名 |
报考专业代码 |
报考专业名称 |
代码 |
报考研究方向名称 |
复试科目 |
100788082800116 |
楚运旺 |
082802 |
农业水土工程 |
03 |
农业水土资源与环境 |
农田水利学 |
100788082800120 |
董烨博 |
082802 |
农业水土工程 |
03 |
农业水土资源与环境 |
农田水利学 |
100788082800128 |
豆高飞 |
082802 |
农业水土工程 |
02 |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
农田水利学 |
100788082800122 |
冯娅 |
082802 |
农业水土工程 |
03 |
农业水土资源与环境 |
农田水利学 |
100788082800136 |
李娜 |
082802 |
农业水土工程 |
02 |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
农田水利学 |
100788082800121 |
楼睿焘 |
082802 |
农业水土工程 |
01 |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 |
农田水利学 |
100788082800137 |
肖哲元 |
082802 |
农业水土工程 |
02 |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
农田水利学 |
100788082800118 |
张奇誉 |
082802 |
农业水土工程 |
02 |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
农田水利学 |
100788082800115 |
赵颖异 |
082802 |
农业水土工程 |
01 |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 |
农田水利学 |
100788087100432 |
陈骧龙 |
087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3 |
工程项目投融资管理 |
工程经济学 |
100788087100398 |
丁静媛 |
087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3 |
工程项目投融资管理 |
工程经济学 |
100788087100387 |
吉莉 |
087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3 |
工程项目投融资管理 |
工程经济学 |
100788087100429 |
刘晨 |
087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1 |
工程项目管理及信息技术 |
工程经济学 |
100788087100404 |
马莹 |
087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3 |
工程项目投融资管理 |
工程经济学 |
100788087100413 |
孙佳斌 |
087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3 |
工程项目投融资管理 |
工程经济学 |
100788087100411 |
王博 |
087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1 |
工程项目管理及信息技术 |
工程经济学 |
100788087100408 |
王加会 |
087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2 |
工程项目环境与移民监测评估 |
工程经济学 |
100788087100388 |
王毓浩 |
087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1 |
工程项目管理及信息技术 |
工程经济学 |
100788087100424 |
吴家伟 |
087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1 |
工程项目管理及信息技术 |
工程经济学 |
100788087100422 |
薛智文 |
087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1 |
工程项目管理及信息技术 |
工程经济学 |
100788087100385 |
张浩 |
087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2 |
工程项目环境与移民监测评估 |
工程经济学 |
100788087100417 |
张舒 |
087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1 |
工程项目管理及信息技术 |
工程经济学 |
100788087100389 |
周易 |
087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3 |
工程项目投融资管理 |
工程经济学 |
100788087100425 |
朱朵朵 |
087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1 |
工程项目管理及信息技术 |
工程经济学 |
100788081500051 |
章琪宇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4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治河及泥沙工程 |
100788081500108 |
刘琴琴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2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治河及泥沙工程 |
100788081500064 |
刘清燕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2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治河及泥沙工程 |
100788081500109 |
刘欣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2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治河及泥沙工程 |
100788081500083 |
杨洋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2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治河及泥沙工程 |
100788081500033 |
陈阳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规划 |
100788081500004 |
董晓宁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5 |
水环境与水生态 |
水利水电规划 |
100788081500017 |
李磊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规划 |
100788081500025 |
李少朋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规划 |
100788081500030 |
刘鹏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规划 |
100788081500011 |
吴德丰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规划 |
100788081500010 |
徐雷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规划 |
100788081500034 |
杨柳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规划 |
100788081500018 |
张洁铭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规划 |
100788081500021 |
张一多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规划 |
100788081500026 |
赵子伟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规划 |
100788081500101 |
班汉林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53 |
卜瑜辉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90 |
蔡显赫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3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336 |
钞慧敏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48 |
陈传宇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93 |
陈春来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22 |
陈杰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72 |
程梦然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58 |
程学斌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183 |
程亚卓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95 |
杜庆君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3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98 |
杜宇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10 |
樊俊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4 |
水环境与水生态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59 |
高德坤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196 |
高佳东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330 |
谷丰佑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16 |
管子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4 |
水环境与水生态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46 |
郭琳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47 |
韩纪坤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99 |
黄竟颖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11 |
蒋海峰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09 |
金中天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86 |
李闯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61 |
李俊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00 |
李胜东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62 |
李思蕾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325 |
李汶昊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174 |
李鑫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69 |
李洋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197 |
梁天祎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61 |
刘金林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307 |
刘科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3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07 |
刘立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5 |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44 |
刘旭辉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343 |
卢松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45 |
孟炬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157 |
秦天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6 |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85 |
桑明崎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3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105 |
申伟平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37 |
司先洋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351 |
庹薇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85 |
王磊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309 |
王世洋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176 |
王树鑫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78 |
王松涛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42 |
王维利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43 |
王晓辉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195 |
王欣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4 |
水环境与水生态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04 |
王玉举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4 |
水环境与水生态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163 |
王兆涵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344 |
魏暄云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52 |
吴亚冰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158 |
武佳谋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32 |
谢可可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308 |
邢义龙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89 |
杨丹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5 |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29 |
杨东明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354 |
杨叶娟 |
085214 |
水利工程 |
12 |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57 |
杨志斌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53 |
姚德胜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5 |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161 |
易雅宁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93 |
尹乔乔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4 |
水环境与水生态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99 |
袁晨晖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26 |
岳影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30 |
翟付杰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75 |
张豪杰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97 |
张雯昕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55 |
张雅雯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77 |
张亚楠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1500071 |
张政男 |
081500 |
水利工程 |
03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167 |
赵建坤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3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28 |
郑志杰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13 |
周昊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54 |
朱泳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5 |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100788085200266 |
朱元钊 |
085214 |
水利工程 |
02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
水利学院
2018.03.21
添加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姐,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考研分数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报录比、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考研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考研真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专业目录、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排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保研、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众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