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
Add 福建工程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福建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免费下载] [福建理工大学历年保研笔试/面试真题汇.pdf] [福建理工大学预推免信息汇总表.xls] [福建理工大学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福建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目录]
[福建工程学院研究生分数线]
[福建工程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福建工程学院考研难吗]
[福建工程学院研究生院]
[福建工程学院考研群]
[福建工程学院研究生学费]
[福建工程学院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历年汇总)]
[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因为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福建工程学院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的同学注意: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福建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考研招生联系方式
土木学院联系人:林老师Tel:13599979764
Email:872396561@qq.com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0814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土木工程 [081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福建工程学院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4]土木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5)市政工程 | |
招生人数: | 5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4)流体力学 |
|
备 注: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师资力量介绍
教授(16人)
张建勋、蔡雪峰、韦建刚、周继忠、毕贤顺、黄建华、付朝江
欧智菁、吴 琛、张 铮、臧万军、郑永乾、颜桂云、庄金平
林上顺、郑长杰
研究员(1人)
黄志铭
副教授(44人)
薛 雷、许利惟、白凤军、魏瑞演、乔 虹、郑居焕、王黎怡
洪 芳、张士元、郑莲琼、陈、捷、张 惇、杨 枫、陈丽金
郑炎彬、张九香、李志高、陈国周、方庆军、叶建峰、杨 芳
赵冬香、卢 红、张丙强、赵振伟、陈华艳、杨志勇、姚志雄
王启云、崔双双、辛东嵘、邱铁辉、赵卫华、陈军浩、雷虎军
潘钦锋、欧阳恒、李传金、尤志嘉、林文彬、李惠霞、林国良
杨 欣、曾建仙、
高级工程师(10人)
陈为群、詹素华、邓毓旺、田建平、蔡建平、林 奇、陈友根
李俐勋、黄 政、简洪钰
高级实验师(1人)
罗才松
讲师(38人)
黄献海、余建军、陈林文、石 岩、麻双双、谢建晖、陈敏慧
杨 旌、郭淑丽、吴鹏程、郑金泰、陈 曦、邹 茜、李 琰
聂小龙、郑屹峰、林韵帆、张雪丽、姚建雄、林智勇、李 杨
林 文、秦泽豹、陈德爱、张丽花、肖 一、王展亮、郑文婷
李 明、翁旭然、张筱逸、林金贵、麻胜兰、刘如月、王文平
乔惠云、马熙伦、詹金武
工程师(4人)
胡 刚、蔡雅容、王德奎、刘春亮
实验师(5人)
钟 琳、林晓松、马永超、赵 剑、林向宇
助理研究员(5人)
高 弘、陈志清、蓝 琳、王武华、张 涛
助教(7人)
赵文娟、陈光辉、常 江、林华婷、黄健颖、林晓丹、陈清耀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施工教研室介绍
施工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23名,其中教授4名、副高级职称教师12名,硕士生导师6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人次,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1名,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1名,福建省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1名,福建省三八红旗手1名,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1名。本教研室教研成果共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优秀奖各1项;与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共建的校外实践基地获得省级实践基地。2005年《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09年《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件获得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教研室教师获得校杰出教学贡献奖1人次、校教育教学创新奖1人次、校优秀教师3人次、校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3人次、校师德之星3人次、校“建言献策”先进个人2人次;近三年,获福建工程学院学生最喜爱老师1名,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最喜爱的老师3名,工会先进个人3人次。
施工教研室以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建筑工业化技术、高大跨复杂结构施工新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计9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福建省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省科技重点项目、省基金项目等30余项、服务企业立项经费8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80余项,转让专利技术10项;主编教材10部、出版专著2部;主持编制交通部规程1部、地方标准5部、国家团体标准2部;获软件著作权5项;指导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9项、省级5项,多次获评校优秀科研团队。
教研室主任:郑莲琼 教研室副主任:庄金平 支部书记:陈捷
教研室教师:蔡雪峰、邓毓旺、周继忠、蔡建平、田建平、林奇、邹茜、李琰、郑炎彬、林韵帆、陈丽金、张惇、张士元、杨枫、聂小龙、郑屹峰、张雪丽、郑永乾、林国良、尤志嘉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力学教研室介绍
力学教研室现有教师9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6名,获博士学位教师3名。力学教研室承担着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学院、海峡工学院和国际学院等多个院系的力学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主讲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力学、建筑力学、弹性力学、材料力学实验等,并开设了一门全校性公共选修课。
教研室积极开展各类教研教改活动,在力学理论和应用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近年来,承担省级、市厅级等课题1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10余项,在指导学生参加双创项目和学科设计竞赛、周培源力学竞赛和中南五省结构力学竞赛上取得良好成绩。
教研室主任:黄献海 党支部书记:刘如月
教研室教师:毕贤顺、陈林文、余建军、陈华艳、石岩、麻双双、辛东嵘
2016福建工程学院研究生土木工程考研报录比
年份 | 地区 | 学校 | 学院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报名人数 | 录取人数 | 报录比 | 推免人数 |
2016 | 福建 | 福建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学院 | 081400 | 土木工程 | / | 13 | / | / |
2016 | 福建 | 福建工程学院 | 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 081400 | 土木工程 | / | / | / | / |
福建工程学院研究生专业简介之土木工程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081400各研究方向简介
01结构工程
依托“福建省高校闽台合作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开展复杂结构体系以及新型混凝土结构、铝合金结构、预制装配式结构、组合结构、新型桥梁结构体系以及抗震、减震与抗火性能分析等方面研究。主要研究地震等非平稳信号的智能处理技术、抗震与耗能减震部件与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破坏机理、灾变理论,分析结构在火灾下的力学性能和抗火性能,提出结构在大震与火灾下的设计理论。
本学科方向现有成员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教师队伍中获博士学位教师8人、硕士生导师8人,拥有闽江学者1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2人等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是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团队。近几年,本学科方向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正式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30余篇,授权专利11项。
02岩土工程
依托福建省“地下工程”高校重点实验室,围绕特殊地质条件下特大交通市政工程中,人工冻结技术应用的重大技术难题,系统深入研究人工冻土的力学特性和冻结帷幕形成与融化的行为规律,揭示水-热-力耦合冻结帷幕变形机理,创新人工冻结技术的设计理论,推动人工冻结技术不断进步。针对闽台富水地下工程特点,深入开展深基坑支护、软土地基处理等领域研究工作,揭示地下工程施工中变形规律及突涌水机理,并提出不同地层的沉降控制标准及其确定方法,揭示了高流塑软土地层注浆、排水固结、砂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为滨海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依据。
本学科方向现有成员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1人,教师队伍中获博士学位教师14人、硕士生导师8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闽江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新建本科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等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本学科方向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年龄、职称及知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市厅级科研奖励10项;授权专利20多项。
03现代施工技术与信息化
依托“福建省土木工程新技术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针对建筑工业化技术关键问题,系统地开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超高大跨模板支撑体系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新型节能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受力分析、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信息化、绿色新型钢构建筑技术等研究。揭示装配式结构体系新型连接节点工作机理、力学性能和高效施工方法;提出铝合金模板系统、拱门式脚手架等精细化施工与安全控制及验收技术;构建数字化项目管理系统,实现项目部、企业、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三级同步控制、实时管理,满足建设各方责任主体之间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实现工程项目电子文件在线存档;探讨BIM的可视化建筑信息模型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BIM在施工现场管理应用研究等。
本学科方向现有成员11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其中获学位博士教师9人、硕士生导师9人,拥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等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逐步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团队。近年来,本学科方向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20余项,主持横向课题10余项,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0余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4部;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共3项,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2项;获授权专利60余项。
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是隶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多孔介质超绝热清洁高效燃烧机理,太阳能及浅层地热资源高效转换、热湿环境与空气品质调控等。团队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现有教授2人(含国家千人客座教授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3人。依托建筑新能源与节能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横向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累计科研经费300多万元,获得2016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三年发表SCI、EI高水平论文2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05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研究方向,是水资源安全和给排水工程、废水和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利用工程、城市防洪排涝与减灾等技术理论及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行的学科交叉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涉及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给排水工程系统及其优化、水处理工艺理论与技术、城市防洪与雨水排涝减灾、废水和城市垃圾处理与利用等方面。培养能胜任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和建设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研究方向的师资力量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现有教授4人(含工程院院士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2人,硕士生导师3人。承担国家“水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产学合作重大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横向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累计科研经费400多万元。获得2018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5年发表SCI、EI高水平论文2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06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是土木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方向。本方向立足绿色建造、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等国家和地区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开展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精细化施工技术管理与安全控制、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与工艺体系、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技术、工程项目集成管理与创新、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等领域的研究。本方向培养掌握系统的土木工程建造技术知识、管理理论和方法,具有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及项目管理问题等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能够在土木工程建筑企业、地产企业、工程咨询企业、相关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胜任土木工程建造、工程技术开发、全寿命期项目管理、工程咨询等方面的工作。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福建省福州大学新区学府南路33号
邮编:350118
电话:0591-22863253
传真:0591-22863256
2017福建工程学院研究生土木工程考研报录比
年份 | 地区 | 学校 | 学院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报名人数 | 录取人数 | 报录比 | 推免人数 |
2017 | 福建 | 福建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学院 | 081400 | 土木工程 | / | 21 | / | / |
2017 | 福建 | 福建工程学院 | 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 081400 | 土木工程 | / | 3 | / | /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简介
土木工程学院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其办学历史溯源于1907年公立苍霞中学堂开设的土木科。历经百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为建筑业,特别是福建省建筑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行业精英。学院传承学校“大土木、大机电”的优势,办学综合实力位居学校前列,现有教职工123人,其中专任教师101人,教授15人,副高职称5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7人、博士46人。
学院下设有结构工程、施工工程、岩土工程、路桥工程、地下工程、力学、制图7个教研室与1个实验中心,设有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教学团队、工程结构防灾减灾课程群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近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土木工程”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应用型学科,设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三个学科方向。拥有“福建省土木工程新技术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闽台合作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地下工程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三个省级科研平台,获批“现代土木工程技术与信息化”和“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新技术研究”等两个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示范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化示范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80余项,各类项目立项经费3000多万元,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100余篇。
土木工程学院秉承 “真、诚、勤、勇”的校训和“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实现“一流学科、一流学院”的土木人梦想而不懈努力!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术型硕士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081400各研究方向简介
01结构工程
依托“福建省高校闽台合作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开展复杂结构体系以及新型混凝土结构、铝合金结构、预制装配式结构、组合结构、新型桥梁结构体系以及抗震、减震与抗火性能分析等方面研究。主要研究地震等非平稳信号的智能处理技术、抗震与耗能减震部件与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破坏机理、灾变理论,分析结构在火灾下的力学性能和抗火性能,提出结构在大震与火灾下的设计理论。
本学科方向现有成员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教师队伍中获博士学位教师8人、硕士生导师8人,拥有闽江学者1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2人等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是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团队。近几年,本学科方向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正式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30余篇,授权专利11项。
02岩土工程
依托福建省“地下工程”高校重点实验室,围绕特殊地质条件下特大交通市政工程中,人工冻结技术应用的重大技术难题,系统深入研究人工冻土的力学特性和冻结帷幕形成与融化的行为规律,揭示水-热-力耦合冻结帷幕变形机理,创新人工冻结技术的设计理论,推动人工冻结技术不断进步。针对闽台富水地下工程特点,深入开展深基坑支护、软土地基处理等领域研究工作,揭示地下工程施工中变形规律及突涌水机理,并提出不同地层的沉降控制标准及其确定方法,揭示了高流塑软土地层注浆、排水固结、砂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为滨海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依据。
本学科方向现有成员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1人,教师队伍中获博士学位教师14人、硕士生导师8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闽江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新建本科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等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本学科方向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年龄、职称及知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市厅级科研奖励10项;授权专利20多项。
03现代施工技术与信息化
依托“福建省土木工程新技术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针对建筑工业化技术关键问题,系统地开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超高大跨模板支撑体系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新型节能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受力分析、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信息化、绿色新型钢构建筑技术等研究。揭示装配式结构体系新型连接节点工作机理、力学性能和高效施工方法;提出铝合金模板系统、拱门式脚手架等精细化施工与安全控制及验收技术;构建数字化项目管理系统,实现项目部、企业、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三级同步控制、实时管理,满足建设各方责任主体之间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实现工程项目电子文件在线存档;探讨BIM的可视化建筑信息模型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BIM在施工现场管理应用研究等。
本学科方向现有成员11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其中获学位博士教师9人、硕士生导师9人,拥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等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逐步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团队。近年来,本学科方向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20余项,主持横向课题10余项,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0余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4部;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共3项,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2项;获授权专利60余项。
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是隶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多孔介质超绝热清洁高效燃烧机理,太阳能及浅层地热资源高效转换、热湿环境与空气品质调控等。团队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现有教授2人(含国家千人客座教授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3人。依托建筑新能源与节能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横向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累计科研经费300多万元,获得2016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三年发表SCI、EI高水平论文2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05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研究方向,是水资源安全和给排水工程、废水和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利用工程、城市防洪排涝与减灾等技术理论及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行的学科交叉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涉及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给排水工程系统及其优化、水处理工艺理论与技术、城市防洪与雨水排涝减灾、废水和城市垃圾处理与利用等方面。培养能胜任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和建设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研究方向的师资力量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现有教授4人(含工程院院士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2人,硕士生导师3人。承担国家“水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产学合作重大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横向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累计科研经费400多万元。获得2018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5年发表SCI、EI高水平论文2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06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是土木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方向。本方向立足绿色建造、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等国家和地区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开展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精细化施工技术管理与安全控制、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与工艺体系、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技术、工程项目集成管理与创新、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等领域的研究。本方向培养掌握系统的土木工程建造技术知识、管理理论和方法,具有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及项目管理问题等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能够在土木工程建筑企业、地产企业、工程咨询企业、相关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胜任土木工程建造、工程技术开发、全寿命期项目管理、工程咨询等方面的工作。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工程教研室介绍
地下工程教研室成立于2014年,现有教师13名,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硕士生导师7名,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名,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名。本教研室主要负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本科生及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先后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福建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福建工程学院新工科专业。教研室多位老师是省级教学团队骨干成员。近年来,教研室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承担省级教研、教改类项目8项,主持和参与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案例库2个,作为骨干成员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教研室老师在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校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6人,校优秀班导师4人,校优秀教师4人,学院毕业生最喜爱的老师8人。
教研室多位老师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骨干成员,依托地下工程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地下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等科研平台,围绕地下工程计算力学基础理论、设计方法与施工新技术、安全控制理论与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五年来,已累计主持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横向课题3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40余项;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
教研室主任:王启云 副主任:张丙强 支部书记:姚志雄
教研室教师:黄建华、臧万军、陈军浩、李志高、赵振伟、崔双双、赵卫华、李明、翁旭然、詹金武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0814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土木工程 [081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福建工程学院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4]土木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结构工程(02)岩土工程(03)现代施工技术与信息化(06)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 |
招生人数: | 35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8)材料力学 |
|
备 注: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制图教研室介绍
制图教研室主要承担我校土木工程等16个专业的多门制图类课程。主讲课程包括:《土木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与BIM建模》、《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工程制图》、《建筑制图与识图》、《画法几何》、《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等。同时承担《图学综合训练》、《工程制图大型作业》、《CAD大型作业》、《工程制图与CAD大型作业》、《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近年来,教师主动适应行业需求,在工程图学、建筑信息化模型(BIM)等方面开展相关的研究,并指导学生进行BIM建筑课程设计、结构课程设计及施工组织实训。现承担各类教研项目2项,参编《土木工程制图》教材1部。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7项。在各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教研室主任:赵冬香
教研室教师:曾建仙、李俐勋、卢红、谢建晖、杨芳、陈敏慧、杨旌、郭淑丽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教研室介绍
结构工程教研室是我校成立最早的教研室之一,现有教师20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0名、高级工程师2名;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等10余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6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名;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名。兼任省土建学会常务理事、理事各1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常务副主任各1人,省重点实验室主任1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常务副主任各1人,省教学联盟秘书长1人、理事2人,住建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专家1人。获“福建省金牌工人”、“福建省五一巾帼标兵”、“福建青年五四奖章”、“福建省优秀教师”、“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各1人次;获校“师德之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班导师”等荣誉称号20余人次。结构工程教研室党支部被评为2015年度先进党支部。本教研室主要负责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跨专业协作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新工科”人才。教研室教育教学成果“基于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的‘一轴‧两翼‧四维’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于2018年获福建省第九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土木工程专业服务建筑业转型升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于2017年获福建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工程结构防灾减灾课程群教学团队于2018年获批为省级本科教学团队。“面向建筑产业现代化”实习实训基地于2017年获批为国家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近年来,教研室教师承担各类本科和研究生教研教改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课题4项、厅级课题4项;正式发表教育研究论文近20篇;主编教材4部;主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各类精品课程5门、案例库4门;主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级项目10余项,指导“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省三等奖3项,指导“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全国二等奖2项、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余项。获省高校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省高校第一届移动教学大赛课堂教学二等奖5人次;获校教育教学创新奖、本科优秀课堂教学奖及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30余人次。
近年来,教研室教师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等检索收录4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授权专利30余项;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5项,获校优秀科技工作者5人次;参与国家标准编制项目2项、地方标准编制项目3项;指导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30余名。以结构工程教研室为主体的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新技术研究创新团队于2018年获批为省级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福建省高校闽台合作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于2018年在省教育厅组织的评估中获评为优秀,防灾减灾工程研究所在学校组织的评估中屡次均获评为优秀。
教研室主任:王黎怡 教研室副主任:潘钦锋 党支部书记:麻胜兰
教研室教师:白凤军、陈曦、陈友根、付朝江、洪芳、胡刚、麻胜兰、潘钦锋、乔虹、乔惠云、王黎怡、魏瑞演、吴琛、吴鹏程、许利惟、薛雷、颜桂云、张铮、郑金泰、郑居焕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路桥工程教研室介绍
路桥工程教研室现有教师15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高级工程师2名,硕士生导师3名、博士7名,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名。本教研室主要负责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本科生及土木工程研究生的培养,并依托桥梁创新设计与智能建造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路桥工程学科建设。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级课题10余项,主编和参编教材3部,专著1部。曾获得国家级结构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校优秀教师、校“三育人先进个人”、“校优秀科研工作者”、“校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校科技节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
教研室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组合结构桥梁、桥梁抗震、路面材料等,近5年来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课题近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级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励。
教研室主任:欧智菁 副主任:雷虎军 支部书记:林文
教研室教师:林上顺、张九香、秦泽豹、陈德爱、杨志勇、肖一、王展亮、郑文婷、张丽花、王文平、李惠霞、马熙伦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初试考研经验
2013年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初试考研经验数学、英语、政治大家自己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看就行,这里主要说下专业课。
专业课我曾给某考研班打电话问过,那边接电话的人自称是已经考上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一份
2010年的卷子,加上该考研班内部杂七杂八的一些东西,要买到300元,当时就乐了:这哥们一定是想钱想疯了。然后索性就自己搞了。
专业课一般是材力和结力选其一,报名时选你认为把握大的就好。今年的结力我感觉题有点偏,有些地方复习的思路不太对,只是得了112分。复试时看到有几个哥们初试专业课是材料力学,分都在120+的样子,据他们说材力比结力容易,但仁者见仁吧。
结构力学出题选用龙驭球的书,我感觉这本书比较难,也没必要看这本书,那样会有种不分主次的感觉,主要是注意下这本书上的一些提法,比如“图乘法作弯矩图”,这本书上会叫做“用虚功原理作弯矩图”。我觉得结力最难最偏的就是简答题,主要是问结力计算的一般方法步骤、和拱有关的问题。特别要注意拱,会有3-4个都是和拱有关的,没有计算,都是概念理解。计算题解法很基础,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多做几道习题就能掌握。但这并不意
计算题很简单,因为题里给出的条件根本没有办法用对称简化,全凭算的小心,所以你一定要注意你的计算能力。结力主要对着复习大纲看知识点,注意理解、掌握、了解的含义。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0814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土木工程 [081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福建工程学院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管理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4]土木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6)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 |
招生人数: | 2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9)工程项目管理 |
|
备 注: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教研室介绍
岩土工程教研室现有教师14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名,教授(博导)1名、副教授8名、高级工程师3名、讲师2名。
本教研室主要负责土木工程岩土方向本科生的培养。近年来教研室教师积极参与教改活动,获省级特色专业1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省级精品在线课程3门,省级特色教材1本。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校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3人次,优秀教师3人次,本科优秀课堂教学奖3人次,师德之星1人次,获得“毕业生最喜爱的教师”4人次,发表教研论文10多篇。
教研室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基坑及边坡工程、桩基工程、地基处理等。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2项;获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等收录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国家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1项。
教研室主任:陈国周 支部书记兼教研室副主任:李杨
教研室教师:简洪钰、陈为群、詹素华、姚建雄、叶建峰、方庆军、林智勇、欧阳恒、李传金、杨欣、林文彬、郑长杰。
土木工程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0814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土木工程
专业介绍
北方工业大学为例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内容非常宽泛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其涉及的技术领域还在不断地拓展新的学科分支和新的研究方向;然而,新的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不断地融入,使本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广泛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分析技术、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技术、新材料和智能材料、建筑节能技术等,都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技术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土木工程技术,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永恒的“朝阳产业”。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于1984年,200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00多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十余名,本专业在校硕士生近200名。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形成了“岩土与地下工程”、“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和“工程防灾减灾”三个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研究特色的研究生培养领域。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及升学率连年达到100%,毕业生因其良好的综合能力而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科特色
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学科组在岩土工程领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项目中的大型岩石工程、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矿山工程中的高边坡、松散介质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开挖诱发地质灾害评价及其控制技术等重要研究项目。在建筑结构及其抗震领域先后承担了建筑结构设计及其灾害评价、工程抗震设计及其安全评价等许多重大工程项目。
近十年,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其中一等奖10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在某些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社会的好评。
优秀的研究成果带动了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飞跃,一方面能够使研究生掌握前沿的学术理论和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又通过工程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能力;从实践活动中提升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方向在孙世国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下图是孙世国教授作为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授权专利30余项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学科依托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和各类企业工程课题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通过“产、学、研、用”的基地建设,为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的一线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工程实际,以注重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训练,注重学生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选题重视与土木工程设计和前沿研究领域的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全方位强化研究生的实战能力与学术水平训练;提升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更好的为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学科优势
研究方向广、科研综合实力强
本学科现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毕业后统一授予“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专业毕业证书。目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全部六个二级学科。
师资队伍学术水平高、科研条件优良
学科现有高级职称教师27名,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70%,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7名,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2名。另聘请北京市人才强校特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4名,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5名,整个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术梯队建设合理,并形成了较强的创新能力。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省部级和各类企业课题百余项。学科依托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及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研究所。试验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在物探与勘查、路基检测、隧道衬砌支护检测、结构动力特性测试与分析、清洁能源等研究方向具有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软件。
E60EM综合电磁法仪
拟动力实验系统
激光隧道断面仪
动力应变数据采集系统
动力应变/ICP数据转换系统
研究领域
岩土与地下工程
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是国家基础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基础工程和人居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高速公路与铁路、地铁、地下工程、堤坝、高边坡、各类复杂基础工程和矿山工程的安全等等都涉及到岩土工程理论与技术方法。区域性岩土或特殊条件下的土工问题则是针对非常规、非普遍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和非传统的土工问题。
21世纪人类生存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挑战。土地资源有限且利用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提升空间小、难度大。人类向地下深部开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无奈的选择,由此也给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十二五”期间和中长期发展规划(2001-2020),对交通基础工程及民生工程的建设进行重点倾斜,公路建设重点发展“五纵七横”计划3.5万公里、铁路建设重点发展“四纵四横”计划累计里程1.3万公里、2015年之前拟建设地铁线路总长2259公里,从而极大地推动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技术的发展,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拟在公路铁路、地铁工程建设等领域投资10万亿以上,因此本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孙世国教授
我校“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领域以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博士生导师孙世国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该团队主要以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计算理论及其应用技术为重点,在矿山安全、地基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地下工程理论与控制技术、岩石工程开挖对周边环境安全的影响规律与评价方法、三维动态变形监测技术与预测理论等领域已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目前该科研团队以第一承担单位负责“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陡边坡风险辨识与雷达干涉监测技术及装备研发”、以及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以及校企联合项目70余项科研课题。形成了师资力量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梯队建设科学的研究队伍,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获国家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多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近10亿的经济效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有力推动了该学科领域的经济发展与进步。
该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
1)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包括露井联采综合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分析、露天边坡风险分级分析与评价、高陡软岩边坡智能匹配优化设计、大型松软堆积体安全评价、控制与加固技术等;
2)井下突水预测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复杂断裂带存在对上覆岩体的破坏规律及其诱发导水通道的评估与预测、安全开采控制技术与措施;
3)尾矿库灾变机制及其预测预警技术,主要包括尾矿坝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诊断技术、尾矿库溃坝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尾矿坝浸润线抬升及坝体涌水开裂紧急险情处置技术、浑水渗流作用下尾矿坝淤堵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
4)地下工程设计、加固技术及施工风险评估;地下资源开发上覆岩体破坏规律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与控制技术;
5)岩土工程的变形智能监测及其灾害预测预警技术:三维实体预测及其安全判别技术;
6)岩土工程的理论研究及其工程控制新技术的研发等 ;
7)岩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及其评价体系的创建等;
8)各类基础工程的设计、震害评价、以及控制技术和加固措施等。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
为了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严重危害,结构在正常使用和受灾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整体性,以便有效地发挥建筑物的承重和支撑作用,保证室内工作人员能够安全地撤离和尽可能少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新型结构设计及其防灾研究方向发展空间巨大。而且,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和能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因此建筑节能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巨大的建筑能耗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强化新型建筑结构、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学术问题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晓纯教授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特色团队以博士生导师王晓纯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该团队一直致力于新型建筑结构设计、新材料的开发、结构防火技术研究;在复杂结构设计、新材料、以及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石化建筑结构火灾安全评估领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0余项。同时,该特色团队在绿色建筑、热泵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长期成果的积累,并取得较好的创新成果。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抗火性能;
2)钢结构防火性能化设计;
3)地源热泵设备开发;
4)石化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5)钢结构超薄型涂料抗火性能;
6)砌体加固技术;
7)纤维复合材料修复管道技术;
8)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复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工程防灾减灾
工程防灾减灾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用以提高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来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能力,提高国家重大工程的防灾能力。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实施,该研究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屈铁军教授
“工程防灾减灾”特色团队以屈铁军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该团队在结构振动与抗震研究领域长期从事地震地面运动特性、地下管道抗震分析理论、城市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理论与实验、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抗震设计及行车安全研究等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先后承担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下管道地震输入及反应”、“GFRP增强水泥模板-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受力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再生混凝土多轴破坏准则与本构模型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以及“地震地面运动非平稳性对结构反应影响的试验研究”、“百万千瓦机组直接空冷风机组风机振动特性与减振研究”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6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同时在桥梁、隧道等结构稳定性计算方面的设计软件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震与防灾减灾;
2)建筑结构的检测、加固与改造;
3)钢管混凝土结构;
4)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与控制;
5)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6)纤维增强水泥模板复合结构;
7)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与优化设计技术;
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堆石混凝土技术
9)桥梁设计理论及应用与仿真分析、大跨度桥梁结构、钢桥的疲劳、既有桥梁评估与加固、旧桥检测加固维修理论及设计施工研究。
专业点分布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14 土木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6 所,本次参评5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3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2 | 10286 | 东南大学 | A+ |
3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4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5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6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7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8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9 | 10294 | 河海大学 | A- |
10 | 10532 | 湖南大学 | A- |
11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12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A- |
13 | 90006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A- |
14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B+ |
15 | 10107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B+ |
16 | 10153 | 沈阳建筑大学 | B+ |
17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B+ |
18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19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20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1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2 | 10536 | 长沙理工大学 | B+ |
23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24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25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26 | 11078 | 广州大学 | B+ |
27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28 | 10016 | 北京建筑大学 | B |
29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B |
30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31 | 10386 | 福州大学 | B |
32 | 10429 | 青岛理工大学 | B |
33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34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35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36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37 | 10618 | 重庆交通大学 | B |
38 | 10710 | 长安大学 | B |
39 | 10731 | 兰州理工大学 | B |
40 | 10732 | 兰州交通大学 | B |
41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42 | 10145 | 东北大学 | B- |
43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44 | 10332 | 苏州科技大学 | B- |
45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学 | B- |
46 | 10385 | 华侨大学 | B- |
47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B- |
48 | 10430 | 山东建筑大学 | B- |
49 | 10593 | 广西大学 | B- |
50 | 10616 | 成都理工大学 | B- |
51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52 | 10704 | 西安科技大学 | B- |
53 | 11075 | 三峡大学 | B- |
54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55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 C+ |
56 | 10147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C+ |
57 | 10255 | 东华大学 | C+ |
58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C+ |
59 | 10404 | 华东交通大学 | C+ |
60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C+ |
61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学 | C+ |
62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63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C+ |
64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C+ |
65 | 10792 | 天津城建大学 | C+ |
66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学 | C+ |
67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C+ |
68 | 10009 | 北方工业大学 | C |
69 | 10078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C |
70 | 10183 | 吉林大学 | C |
71 | 10191 | 吉林建筑大学 | C |
72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C |
73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74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75 | 10298 | 南京林业大学 | C |
76 | 10384 | 厦门大学 | C |
77 | 10538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C |
78 | 10560 | 汕头大学 | C |
79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C |
80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81 | 11646 | 宁波大学 | C |
82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C- |
83 | 10128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C- |
84 | 10188 | 东北电力大学 | C- |
85 | 10216 | 燕山大学 | C- |
86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87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88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89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90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C- |
91 | 10555 | 南华大学 | C- |
92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C- |
93 | 11066 | 烟台大学 | C- |
94 | 11117 | 扬州大学 | C- |
土木工程考研考什么
土木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系)考研科目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4结构力学(含动力学基础)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两份试卷二选一):1混凝土结构(含预应力混凝土)、钢结构(含钢结构稳定);2弹性力学(含有限元)
土木工程考研参考书:
以武汉大学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
825 建筑工程经济:
《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何亚伯,武汉大学出版社
826 给水排水水力学:
《水力学》,西南交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27 道路工程材料:
《道路建筑材料》李立寒 张南鹭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801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邓训,武汉大学出版社或《材料力学》孙训方,高等教育出版社
918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教程1,2》龙驭球,高等教育出版社
803 工程地质: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杨连生 武汉大学出版社
488 水力学:
《水力学》李炜,武汉大学出版社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就业:
土木工程行业前景
尽管我国经济与社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目前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各项基础建设工作仍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仍在推进之中。因此,土木工程建设前景广阔。
1.城市建设
维基百科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51.27%,排在世界第113位,远低于美国的82%、德国74%,法国的77%。相应的城市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城市建设中的土木工程工作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工程等的建设与维护。相应的工作将会吸引大量的毕业生工作。
2.公路建设与维护
近30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迅猛,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106,387公里,排在美国68,937,575公里和欧盟5,814,080公里之后。其中高速公路我国已经超出10万公里,排在世界第一。
尽管公路建设发展良好,我们还必须看到,国内公路发展是不均衡的,西部地区及山区的公路网仍然薄弱,不利于国家的均衡发展。鉴于国内庞大的人口数量,相应公路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关的建设工作必然带来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机会。
另外一方面,既有里程庞大的公路规模,随着路桥年龄的增长,相关路桥检测、维护、加固等工作量需求巨大,同样能吸收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人员。
3. 铁路建设与维护
目前,我国的铁路总里程约10万公里,仍远低于美国的22.6万公里。换算为人均铁路里程长度则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10多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目前高铁里程已经突破1万公里,是其他国家高铁里程的总和。我国人口多,人口分布稠密的特点使得高铁成为较适合我们的交通方式,因此高速铁路将会不断的发展。
总体而言,国内铁路网仍然处于相对稀缺的状况,分布仍不均匀。因此,无论是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其建设空间还很大。
持续不断的铁路建设工作必然带来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机会。既有的铁路基础设施的维护同样需要大量的就业人员。
4.机场建设与维护
在所有的基础建设中,我国的机场建设相对较慢,资源主要集中于大城市。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机场总数为497个,远低于美国的15,079个,巴西的4,105个。尽管大规模的航空运输并不是适合我国国情,但目前的国内的机场数量太过稀少,不利于经济发展及战备与救灾等工作。机场建设工作同样可以吸引大量的土木工程就业机会。
2022土木工程专业考研群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福建工程学院考研分数线、福建工程学院报录比、福建工程学院考研群、福建工程学院学姐微信、福建工程学院考研真题、福建工程学院专业目录、福建工程学院排名、福建工程学院保研、福建工程学院公众号、福建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福建工程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 推荐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参考书目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QQ群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难吗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考试科目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研究生分数线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研究生一对一辅导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研究生辅导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辅导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参考书目
-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
-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保研
-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保研细则
-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保研条件
-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保研夏令营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论坛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分数线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真题
- 沈阳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南华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西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天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浙江科技学院土木工程考研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木工程考研
-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西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燕山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河北农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石河子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四川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大连海事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黑龙江科技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南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东北电力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四川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山东农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河南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武汉科技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新疆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西安交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华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土木工程考研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木工程考研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中国农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济南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土木工程考研
福建工程学院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福建工程学院考研网由福建工程学院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福建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福建工程学院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